社会治理创新必须纳入法治轨道(法评)

日 报

周 报

杂 志

人民日报 2014年01月15日 星期三

往期回顾

人民网检索

返回目录

社会治理创新必须纳入法治轨道(法评)

李步云

《 人民日报 》( 2014年01月15日   19 版)

“法治社会”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理念,是建设法治中国的新目标、新要求。它既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新内容,也是社会文明建设的新举措。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法治社会与法治政府相对应。法治政府要求所有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依法履责。法治社会则要求各种社会组织依法行使自己的社会权力,依法保护社会组织成员及广大公民的权利。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对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出了“改进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等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社会治理创新必须纳入法治轨道,由过去的“社会管理”改为现在的“社会治理”,这是理念上的一大进步。“管理”的基本特征是自上而下地“管”,而“治理”既包括“管”,也包括各种社会组织和广大公众自下而上地参与和监督。

如何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笔者认为,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通过法治宣传教育和严格依法办事,提高各种社会组织和全体社会成员对宪法和法律的信仰,从思想上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在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中,要特别重视各种法治组织,如法律宣传教育、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等组织,充分发挥其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二是围绕中央关于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总体设想和具体要求,加快制定与之配套的各项法律、法规。及时总结实践中各项改革的成功经验,使其上升为法律、法规,以指导正在进行的改革实践。在这方面,应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尤其是有法规制定权的各省、市、自治区的人大及政府,有立法权的较大市,以及自治州、自治县等,可以在不违背国家基本法律和中央有关改革的基本精神、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先行一步,以适应各区域各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并为国家立法提供经验。

三是充分发挥乡规民约等其他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城乡自治组织的乡规民约,以及各种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等社会组织制定的规章制度,虽然不具有依靠国家强制力推行和保护的属性,但在调整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在社会治理中,国家法律与乡规民约等其他社会规范协调、互补、互动,就能够使社会最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更好地起到他律、互律、自律的作用。

四是处理好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中央要求“政社分开”,目的是加强各种社会组织的自主性,更好地发挥它们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调动社会组织成员及广大公民在国家各项改革、建设事业中参与和监督的积极性。在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中,政府必须正确定位,既不缺位、虚位,也不越位、错位,做到有所为又有所不为。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和监督各种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同时,也必须加强对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的监督,使社会组织的自治活动在政府主导和法律规范的轨道上展开。

(作者为广州大学教授)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评报  | 关于人民日报社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日 报

周 报

杂 志

人民日报 2014年01月15日 星期三

往期回顾

人民网检索

返回目录

社会治理创新必须纳入法治轨道(法评)

李步云

《 人民日报 》( 2014年01月15日   19 版)

“法治社会”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理念,是建设法治中国的新目标、新要求。它既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新内容,也是社会文明建设的新举措。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法治社会与法治政府相对应。法治政府要求所有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依法履责。法治社会则要求各种社会组织依法行使自己的社会权力,依法保护社会组织成员及广大公民的权利。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对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出了“改进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等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社会治理创新必须纳入法治轨道,由过去的“社会管理”改为现在的“社会治理”,这是理念上的一大进步。“管理”的基本特征是自上而下地“管”,而“治理”既包括“管”,也包括各种社会组织和广大公众自下而上地参与和监督。

如何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笔者认为,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通过法治宣传教育和严格依法办事,提高各种社会组织和全体社会成员对宪法和法律的信仰,从思想上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在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中,要特别重视各种法治组织,如法律宣传教育、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等组织,充分发挥其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二是围绕中央关于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总体设想和具体要求,加快制定与之配套的各项法律、法规。及时总结实践中各项改革的成功经验,使其上升为法律、法规,以指导正在进行的改革实践。在这方面,应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尤其是有法规制定权的各省、市、自治区的人大及政府,有立法权的较大市,以及自治州、自治县等,可以在不违背国家基本法律和中央有关改革的基本精神、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先行一步,以适应各区域各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并为国家立法提供经验。

三是充分发挥乡规民约等其他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城乡自治组织的乡规民约,以及各种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等社会组织制定的规章制度,虽然不具有依靠国家强制力推行和保护的属性,但在调整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在社会治理中,国家法律与乡规民约等其他社会规范协调、互补、互动,就能够使社会最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更好地起到他律、互律、自律的作用。

四是处理好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中央要求“政社分开”,目的是加强各种社会组织的自主性,更好地发挥它们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调动社会组织成员及广大公民在国家各项改革、建设事业中参与和监督的积极性。在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中,政府必须正确定位,既不缺位、虚位,也不越位、错位,做到有所为又有所不为。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和监督各种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同时,也必须加强对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的监督,使社会组织的自治活动在政府主导和法律规范的轨道上展开。

(作者为广州大学教授)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评报  | 关于人民日报社

隐藏留言须知

署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人民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人民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人民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相关内容

  • 法治建设先导区域的概念与功能
  • 作者:公丕祥 江海学刊 2014年12期 一般来说,法律政策乃是政府基于国家与社会治理的需要,按照国家法治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大政方针,从全国或特定地区的具体法治情形出发所提出的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与政策安排.时下,随着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历史进程的深入展开,一些地方的党委.政府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 ...

  •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思考_王增杰
  • 政治·社会建设 ZHENGZHISHEHUIJIANSHE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思考 王增杰 (中共河南省直机关党校,河南 [摘要] 郑州450002) 在我国法治建设中,基层的依法治理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基层 治理法治化"的要求,对于推进国家治理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三五"规划的教学建议
  • 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结合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将这些精神体现 ...

  • 迎接司法部调研普法依法治市工作汇报
  • 尊敬的司法部领导,尊敬的省厅.济南市局领导: 首先,我代表章丘市委.市政府热烈欢迎司法部.省司法厅及济南市司法局领导来我市视察指导工作.章丘1992年撤县设市,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908个村(居),98.9万人,是全国百强县(市).多年来,在司法部和省.济南市领导的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精要
  • 2015年司法考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精要 2015年司考三大核心猜想 1. 卷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会出什么样的题目? 2. 卷四取消简答题后,法治理论会怎么在论述题考察? 3. 卷四会用文书题取代简答题,保持7题,还是回归6题?!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理论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 ...

  • 社会主义社会管理创新法制化的发展与展望
  • 社会主义社会管理创新法制化的发展与展望 党的十八大报告社会管理创新格局中明确提出"法治保障"的命题.根据法治的基本要求,社会管理创新法治化不仅要求社会管理创新法律制度本身是良好的法律,即从形式上到内容上都符合正义的要求,而且要求社会管理创新法律制度能够在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得以有序 ...

  • 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六五"普法动员大会
  • 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六五"普法动员大会 2011年9月21日,江苏省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六五"普法动员大会,传达第七次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及全省第十四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全市"五五"普法工作,表彰先进,全面部署" ...

  • 关于做好新形势下我市信访工作维护我市社会稳定的调研报告
  • □市党代表法制调研组 按照中共珠海市委组织部<关于珠海市党代表开展调研视察活动的通知>的安排,市党代表法制调研视察小组于2012年12月组织开展了"在新形势下做好珠海信访工作,维护珠海社会稳定问题"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讨论座谈等方式,分别走访了市信访 ...

  •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
  •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