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中考试题

.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C 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 D .至于斟酌损益(革除)

2.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恐/托付不效 B .深追先帝/遗诏 C .臣/不胜受恩感激 D .进尽/ 忠言 3.下

列各组短语中,加点词词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深入不毛——吹毛求疵 B.庶竭驽钝——声嘶力竭 C.兴复之效——东施效颦 D.咨诹

善道——道听途说 4.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 .夙夜优叹(早晚) B .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C 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 D .至

于斟酌损益(革除)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译文:

(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4.请从文中摘录表现诸葛亮对后主殷切希望的句子。答: 5.请用6个字概括

上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4分) 答:

7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

是: 。

8.诸葛亮智慧化身《三国演义》很多事例体现这特点,如摆八卦阵, 2004年沈阳市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则攸之、韦、允之任也。 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

(1)咨:( ) (2)夙:( ) (3)攘除:( ) (4)损:(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遂许先帝以驱驰。

3、概括选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

4、结合选文分析先帝将重任委于诸葛亮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答:

6.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

目的是:

7、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

殆天所以..资将军 (《隆中对》) B、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不足为.外人道

也(《桃花源记》)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狼》) D、先帝不以.臣卑

鄙 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8、诸葛亮在本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和决心答: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a以光先帝遗德 光: b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 c亲贤臣,远小人

远: d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昭:

e引喻失义 f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g悉以咨之 h 报 塞

i 躬.耕于南阳 躬: j由是感激..: 感激: k故.五月渡庐 故:

m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 n至于斟酌损益 益: o后值倾覆

值: p中道崩殂: 天下三分: r危急存亡之秋: s 殊遇: t 臣本布衣 布衣: u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v遂许先产以驱驰 驱

驰: w深入不毛 不毛:

x遂许先帝以驱驰( y 至于斟酌损益( z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a此悉.贞

良死节之臣 悉: b 可计.日而待也 计.: c 恐托付不效 以伤先

帝之明.

e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f 攘除..奸凶 g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h今贼

适.

疲于西 损 g 零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一叶知秋 ②盖追先帝之殊遇 殊途同归

10、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译文: 11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1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翻译:

13.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翻译:

14.“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1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答:

16.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译文:

17.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译文

18.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译文19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20.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译文

2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 : :

.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C 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 D .至于斟酌损益(革除)

2.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恐/托付不效 B .深追先帝/遗诏 C .臣/不胜受恩感激 D .进尽/ 忠言 3.下

列各组短语中,加点词词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深入不毛——吹毛求疵 B.庶竭驽钝——声嘶力竭 C.兴复之效——东施效颦 D.咨诹

善道——道听途说 4.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 .夙夜优叹(早晚) B .深人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C 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 D .至

于斟酌损益(革除)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译文:

(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4.请从文中摘录表现诸葛亮对后主殷切希望的句子。答: 5.请用6个字概括

上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4分) 答:

7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

是: 。

8.诸葛亮智慧化身《三国演义》很多事例体现这特点,如摆八卦阵, 2004年沈阳市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则攸之、韦、允之任也。 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

(1)咨:( ) (2)夙:( ) (3)攘除:( ) (4)损:(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遂许先帝以驱驰。

3、概括选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

4、结合选文分析先帝将重任委于诸葛亮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答:

6.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

目的是:

7、下面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

殆天所以..资将军 (《隆中对》) B、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不足为.外人道

也(《桃花源记》)

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狼》) D、先帝不以.臣卑

鄙 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8、诸葛亮在本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和决心答: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a以光先帝遗德 光: b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 c亲贤臣,远小人

远: d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昭:

e引喻失义 f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g悉以咨之 h 报 塞

i 躬.耕于南阳 躬: j由是感激..: 感激: k故.五月渡庐 故:

m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 n至于斟酌损益 益: o后值倾覆

值: p中道崩殂: 天下三分: r危急存亡之秋: s 殊遇: t 臣本布衣 布衣: u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v遂许先产以驱驰 驱

驰: w深入不毛 不毛:

x遂许先帝以驱驰( y 至于斟酌损益( z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a此悉.贞

良死节之臣 悉: b 可计.日而待也 计.: c 恐托付不效 以伤先

帝之明.

e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f 攘除..奸凶 g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h今贼

适.

疲于西 损 g 零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一叶知秋 ②盖追先帝之殊遇 殊途同归

10、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译文: 11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1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翻译:

13.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翻译:

14.“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1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答:

16.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译文:

17.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译文

18.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译文19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20.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译文

2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 : :


相关内容

  •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1]
  • <出师表>中考试题及答案 Ⅱ 2008 年浙江省奉化市 文言文阅读 (一) 先帝知巨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琴,北定中原,庶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 ...

  • [出师表]中考试题大全
  • <出师表>中考试题大全 1. 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读音和意思都不相同( ) A. B.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皆刑其长吏 C.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 使内外异法也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渔人甚异之 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 ...

  • [出师表]中考试题集锦
  • (2011广东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12分) 出师表(诸葛亮)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 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礻韦.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 ...

  • 出师表试题
  • 2011中考文言文<出师表>复习要点 一. 作者: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政治家.军事 家. 题解:表: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二. 重点字词解释 中道崩殂:死(皇帝) 益州疲弊:民力困乏.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果真,实在: 盖追先帝殊遇:表推测原因:特殊待遇. ...

  • 2012年河南中考[出师表]知识梳理
  • 2012年中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之<出师表> 考情搜索:近三年,河南古诗文阅读没有考过.2012年考察热度:★★★★★ 一.常识要点 1.①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号卧龙. ②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2.本文的名句: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② ...

  • [出师表]中考试题大全_4
  • <出师表>中考试题大全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 九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填空试题训练
  • 九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填空试题训练 (一) 1.关关雎鸠, : 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2.从头越, , .<忆秦娥•娄山关> 3.北国风光, , .<沁园春雪> 4.<行路难(其一)>中体现诗人美好愿望的诗句是 , . 5.白居易<钱塘湖春 ...

  • 2011年佛山市中考语文试题评价
  • 2011年佛山市中考语文试题评价 佛山市禅城区南庄中学 骆坤勇 2011年中考结束那天,我迫不及待地找了一些学生打听第一科的语文考得怎样.结果是平时成绩平平的学生说:"题目好简单,很多东西都似曾相识."而平时成绩较好的同学却说:"老师,很多答案我都不敢确定." ...

  • 2009-------2011[出师表]中考题
  • 2009-------2011<出师表>中考题 锦州市(09辽宁省)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11--13题.(10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