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更新日期:2011-03-22 冯元春 周玮 张淑香

细支气管肺泡癌(BA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在WHO 分类法中属于腺癌的一个亚型, 其发生率约占肺原发肿瘤的2%~21%[1,2]。因其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 极易误诊, 尤其是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DBAC)误诊率更高。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3例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并就其误诊原因和鉴别诊断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3例经病理确诊的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 男性8例, 女性5例; 年龄28~77岁, 平均50岁,40岁以上9例, 占69.2%。其中经淋巴结活检证实6例, 痰检发现腺癌细胞6例, 胸腔或心包积液找到腺癌细胞2例,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找到癌细胞1例。

1.2 临床表现 咳嗽、白色泡沫痰9例(69.2%),其中1例每日痰量达

500ml; 痰血2例(15.4%);呼吸困难8例(61.5%);发热1例(7.7%)。颈部或锁骨上触及肿大淋巴结10例(77%)。

1.3 转移情况 全组13例中11例转移, 占84.7%,其中锁骨上淋巴结转移9例(69.2%),胸膜转移2例(15.4%),心包转移1例(7.7%),纵隔淋巴结转移1例(7.7%),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7.7%)。

1.4 影像学资料 全组13例X 线胸片和胸部CT 表现均为双肺弥漫性病变。其中CT 扫描采用GE 公司生产的Prospeed SX Advantage 型螺旋CT 机, 在闭气状态下, 从肺尖到膈顶进行无间断连续轴位扫描,120KV,130mA, 扫描时间1秒, 准直(Collimation)10mm,进床速度10mm/s,pitch为1, 层厚10mm, 层距10mm 。

1.4.1 腺泡样结节 12例显示肺野内针尖至粟粒大小的点状、结节状高密度影, 直径2~8mm, 呈不均匀分布,9例患者双下肺部分有融合。

1.4.2 棉花团样结节 1例显示双肺散在的棉花团样结节影, 直径多在3~15mm, 边界模糊, 呈不均匀分布, 部分有融合。

1.4.3 双肺间质纤维化并腺泡样结节 1例表现为双肺广泛的间质纤维化, 呈线样、条索样及蜂窝状改变, 同时有弥漫性腺泡样结节灶。

1.4.4 大片状肺实变 1例患者既有双肺弥漫性腺泡样结节灶, 又有右上肺的大片实变影,CT 扫描肺窗显示实变, 纵隔窗显示实变区内峰窝状透亮区并伴水平裂轻度上移。

1.4.5 胸腔积液 3例显示, 均为单侧少至中等量胸腔积液, 右侧2例, 左侧1例。

1.4.6 心包积液 1例显示, 为中等量。

1.4.7 纵隔淋巴结肿大 1例显示, 为气管前及主动脉窗下数个肿大淋巴结融合。

1.5 误诊情况 全组13例中12例在院外误诊为粟粒性结核,1例误诊为肺转移癌, 误诊时间1个月至9个月。

2 讨 论

细支气管肺泡癌细胞表型不一, 部分具有Clara 细胞的特征或具有粘液分泌细胞特征[3],Mallassez(1876年) 首次描述,Liebow(1960年) 正式命名。

大体下分为周围性单发结节型、多发结节型和弥漫浸润型。本组13例均为弥漫浸润型, 且均以少见的双肺弥漫性腺泡样结节影为主要影像学特点, 与粟粒性结核相似。DBAC 患者早期症状少, 咳嗽、咳痰、痰血等表现也难与肺炎、肺结核鉴别, 但本组13例中仅1例出现发热, 与粟粒性结核不同。文献报道典型DBAC 白色泡沫痰一天可超过1 000ml以上。本组仅1例有大量白色泡沫痰, 一天可达500ml 以上。本组13例中颈部或锁骨上触及肿大淋巴结10例(77%),较文献报道各型BAC 浅表淋巴结转移明显增加, 说明弥漫浸润型BAC 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弥漫浸润型BAC 所表现的腺泡样结节影大小不等、密度较高且不均匀, 分布以双肺中下野为多, 而肺尖与肺外带较少, 考虑与肺尖与肺外带肺泡数量较少有关[4]。而粟粒性结核结节影表现为大小一致、密度相当、分布均匀, 考虑与血行播散原因有关。慢性进程的粟粒性结核结节影可表现为大小不一, 并有钙化及纤维化表现。另外, 本组所表现的腺泡样结节多在3~8mm, 最大可达15mm(棉花团样结节), 且9例在双下肺有融合。而粟粒性结核结节多在2~5mm, 很少融合。 本组患者院外误诊率100%,除1例误诊为肺转移癌外, 均误诊为粟粒性结核。分析其原因除了DBAC 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外, 对该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及应有的警惕性也是误诊主要原因。我们认为, 双肺弥漫的腺泡样结节, 不伴发热者均要警惕该病。特别是伴有大量白色泡沫痰或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 或颈部、锁骨上触及肿大淋巴结者。对于腺泡样结节较大者更要注意。我们采用的诊断思路是:①积极短期抗炎、抗结核观察疗效并仔细检查浅表淋巴结; ②反复痰查脱落细胞; ③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刷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查脱落细胞; 淋巴结活检。

作者单位:冯元春(750004)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

周玮(750004)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张淑香(750004)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参考文献

1,阎培莎, 李维华.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超微结构研究. 中华病理学杂志,1985,14:244

2,阎培莎, 李维华. 细支气管肺泡癌光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比较研究.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88,17:167

3,黄志英, 张海请. 细支气管肺泡癌-Clara 细胞性腺癌6例报告. 中华肿瘤学杂志,1986,8:209

4李至, 蔡祖龙. 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 诊断. 中华放射学杂志,1993,27:373

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更新日期:2011-03-22 冯元春 周玮 张淑香

细支气管肺泡癌(BA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在WHO 分类法中属于腺癌的一个亚型, 其发生率约占肺原发肿瘤的2%~21%[1,2]。因其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 极易误诊, 尤其是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DBAC)误诊率更高。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3例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并就其误诊原因和鉴别诊断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3例经病理确诊的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 男性8例, 女性5例; 年龄28~77岁, 平均50岁,40岁以上9例, 占69.2%。其中经淋巴结活检证实6例, 痰检发现腺癌细胞6例, 胸腔或心包积液找到腺癌细胞2例,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找到癌细胞1例。

1.2 临床表现 咳嗽、白色泡沫痰9例(69.2%),其中1例每日痰量达

500ml; 痰血2例(15.4%);呼吸困难8例(61.5%);发热1例(7.7%)。颈部或锁骨上触及肿大淋巴结10例(77%)。

1.3 转移情况 全组13例中11例转移, 占84.7%,其中锁骨上淋巴结转移9例(69.2%),胸膜转移2例(15.4%),心包转移1例(7.7%),纵隔淋巴结转移1例(7.7%),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7.7%)。

1.4 影像学资料 全组13例X 线胸片和胸部CT 表现均为双肺弥漫性病变。其中CT 扫描采用GE 公司生产的Prospeed SX Advantage 型螺旋CT 机, 在闭气状态下, 从肺尖到膈顶进行无间断连续轴位扫描,120KV,130mA, 扫描时间1秒, 准直(Collimation)10mm,进床速度10mm/s,pitch为1, 层厚10mm, 层距10mm 。

1.4.1 腺泡样结节 12例显示肺野内针尖至粟粒大小的点状、结节状高密度影, 直径2~8mm, 呈不均匀分布,9例患者双下肺部分有融合。

1.4.2 棉花团样结节 1例显示双肺散在的棉花团样结节影, 直径多在3~15mm, 边界模糊, 呈不均匀分布, 部分有融合。

1.4.3 双肺间质纤维化并腺泡样结节 1例表现为双肺广泛的间质纤维化, 呈线样、条索样及蜂窝状改变, 同时有弥漫性腺泡样结节灶。

1.4.4 大片状肺实变 1例患者既有双肺弥漫性腺泡样结节灶, 又有右上肺的大片实变影,CT 扫描肺窗显示实变, 纵隔窗显示实变区内峰窝状透亮区并伴水平裂轻度上移。

1.4.5 胸腔积液 3例显示, 均为单侧少至中等量胸腔积液, 右侧2例, 左侧1例。

1.4.6 心包积液 1例显示, 为中等量。

1.4.7 纵隔淋巴结肿大 1例显示, 为气管前及主动脉窗下数个肿大淋巴结融合。

1.5 误诊情况 全组13例中12例在院外误诊为粟粒性结核,1例误诊为肺转移癌, 误诊时间1个月至9个月。

2 讨 论

细支气管肺泡癌细胞表型不一, 部分具有Clara 细胞的特征或具有粘液分泌细胞特征[3],Mallassez(1876年) 首次描述,Liebow(1960年) 正式命名。

大体下分为周围性单发结节型、多发结节型和弥漫浸润型。本组13例均为弥漫浸润型, 且均以少见的双肺弥漫性腺泡样结节影为主要影像学特点, 与粟粒性结核相似。DBAC 患者早期症状少, 咳嗽、咳痰、痰血等表现也难与肺炎、肺结核鉴别, 但本组13例中仅1例出现发热, 与粟粒性结核不同。文献报道典型DBAC 白色泡沫痰一天可超过1 000ml以上。本组仅1例有大量白色泡沫痰, 一天可达500ml 以上。本组13例中颈部或锁骨上触及肿大淋巴结10例(77%),较文献报道各型BAC 浅表淋巴结转移明显增加, 说明弥漫浸润型BAC 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

弥漫浸润型BAC 所表现的腺泡样结节影大小不等、密度较高且不均匀, 分布以双肺中下野为多, 而肺尖与肺外带较少, 考虑与肺尖与肺外带肺泡数量较少有关[4]。而粟粒性结核结节影表现为大小一致、密度相当、分布均匀, 考虑与血行播散原因有关。慢性进程的粟粒性结核结节影可表现为大小不一, 并有钙化及纤维化表现。另外, 本组所表现的腺泡样结节多在3~8mm, 最大可达15mm(棉花团样结节), 且9例在双下肺有融合。而粟粒性结核结节多在2~5mm, 很少融合。 本组患者院外误诊率100%,除1例误诊为肺转移癌外, 均误诊为粟粒性结核。分析其原因除了DBAC 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外, 对该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及应有的警惕性也是误诊主要原因。我们认为, 双肺弥漫的腺泡样结节, 不伴发热者均要警惕该病。特别是伴有大量白色泡沫痰或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 或颈部、锁骨上触及肿大淋巴结者。对于腺泡样结节较大者更要注意。我们采用的诊断思路是:①积极短期抗炎、抗结核观察疗效并仔细检查浅表淋巴结; ②反复痰查脱落细胞; ③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刷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查脱落细胞; 淋巴结活检。

作者单位:冯元春(750004)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

周玮(750004)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张淑香(750004)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参考文献

1,阎培莎, 李维华.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超微结构研究. 中华病理学杂志,1985,14:244

2,阎培莎, 李维华. 细支气管肺泡癌光镜、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比较研究. 中华病理学杂志,19988,17:167

3,黄志英, 张海请. 细支气管肺泡癌-Clara 细胞性腺癌6例报告. 中华肿瘤学杂志,1986,8:209

4李至, 蔡祖龙. 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 诊断. 中华放射学杂志,1993,27:373


相关内容

  • 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20例临床影像分析
  • 中国实用医药!""1年) 月第! 卷第$$期#%KF?6Q76,D F,6E R=HF,F?=,SP7F E !""1,T>E0! ,U>0$$/$ 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癌 尹平## !" 例临床影像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弥漫型细支气 ...

  • 肺炎型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诊断(附16例分析)
  • 168 • 临床研究 • 肺炎型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诊断(附16例分析) 刘 勇 潘庆文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放射科,吉林 白城 137000) [摘要]目的 探讨肺炎型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 特征.方法 对16例肺炎型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CT 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病变有叶.段性 ...

  • 亚急性或慢性过敏性肺泡炎的高分辨率CT影像特征
  • #936#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年10月第36卷第10期 Chin J Radiol, October 2002, Vol 36, No. 10 Respir Dis, 1960, 82:807. 12缪竞陶, 朱培菊, 张尚福, 等. 肺癌侵犯肺静脉干的CT .MRI 表现 及与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

  • 弥漫性肺(间质)疾病诊治
  • 弥漫性肺(间质)疾病诊断思路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杨劲松 弥漫性肺疾病(DPLD ),以往称为弥漫性肺间质疾病(DILD ),是一组是以肺泡壁为主要病变的疾病群.临床上DPLD 所指"肺间质"的含义不仅是指解剖学的肺泡间质,还包含肺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肺实质部分. DILD ...

  • 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8版)B
  • 人禽流感诊疗方案(版)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A(H5N1)(简称"人禽流感")是人类在接触该病毒感染的病/死禽或暴露在被A(H5N1)污染的环境后发生的感染.在2003年下半年世界上多个国家爆发家禽和野生禽类的A(H5N1)病毒感染,其中有14个国家出现人禽流感病例.截止至200 ...

  • 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_陈强
  •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年6月第25卷第6期 文章编号:1005-2224(2010)06-0419-04小儿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陈强 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志码:B 陈强,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江西省儿童医院副院长.兼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江西省儿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 ...

  • HRCT诊断成人活动性肺结核影像分析
  • HRCT 诊断成人活动性肺结核影像分析 滁州市一院 吴乃付 陈兴 周敏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活动性肺结核HRCT( 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高分辨率CT) 影像特征,探讨其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一2014年4月在我院采用HRCT ...

  • 肺癌影像诊断
  • 肺癌影像诊断 (一)影像学检查方法及选择 1.胸片由于胸片的广泛普及性.简便易行及费用低廉,目前仍被临床医生作为疑诊肺癌时首选影像筛检方法,但胸片对肺癌检出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均低于CT扫描.胸片亦是监测肺癌病人治疗效果以及终身随诊的最基本影像检查手段. 2.CTCT已成为肺癌早期检出.诊断与鉴别.分期 ...

  • 内科学重点(中国医科大学临床药学)
  • 内科 题型:选择20-1个,填空20-1,名解5-3,简答5-5,病例或论述2-10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CODP,肺心病,呼衰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以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慢性炎症反应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