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河文明村创建规划

龙河村创建全国文明村工作规划

为全面提升龙河村整体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村民文明素质,扎实推进龙河村新农村建设,争创全国文明村,依照中央文明委《关于创建全国文明村的总体要求》,结合龙潭河村实际,制定本工作规划。

一、基本情况

龙河村位于西河中游,版图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78亩,茶园面积400亩,村内大小企业7个。

二、指导思想

创建全国文明村活动是龙河村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强大动力,是指导和引领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的关键和保证。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中央文明委《关于创建全国文明村的总体要求》为目标,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决维护农民利益,不断繁荣乡村文化,切实增进农民福祉,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努力壮大村财实力,为进一步提升整体文明程度,把龙潭河村建设成为全国文明村而努力奋斗。

三、目标任务

创建全国文明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社会责任,是龙河村全体村民的迫切要求,也是龙潭河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围绕创建全国文明村这个总目标,龙河村的主要任务是

举全村之力建设富民工程、乐民工程、安民工程、惠民工程和为民工程。实施五大工程之后,呈现十个亮点,具体规划如下:

(一)建设富民工程

创建全国文明村活动期间,村“两委”将分期分批带领村主要骨干到中国经济强村学习取经,把经验、资金、人才引进来,以此推进龙潭河村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借地发展村级经济。以土地入股办公司、土地流转建基地、农民合作社抗风险等方式,走市场化道路,壮大村集体经济。如今年引进的天之茶业有限公司,前期投资800万元,村集体以价值48万元的12亩土地入股,成为股东之一,与该公司共担赢亏。

2、借智做强龙头企业。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创优品牌效益。近几年,立足高起点、现代化、高效益,成功引进投资500多万元的挚友茶业有限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的眉峰农业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进一步延伸了茶业产业链条,拓宽了茶农的致富增收渠道。3、借资壮大村企实力。龙河村企业规模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金紧缺,规划通过共建单位——邮政支局的支持,扩大授信额度,为企业融资破解难题。通过各共建单位的帮助,提高村企市场竞争力,发展创新的活力和村企经济实力。

4、借题兴办旅游产业。龙河是红二十七军组建地,现建有红二十七军纪念碑、红军亭、红色诗郎。

5、借力帮助村民致富。通过就业培训、技术培训和岗

位技能培训帮助农民更新观念,理清思路,学习农村致富本领,掌握实用技术,引导鼓励支持兴办小企业,或开店经营农副产品,或到企业打工就业,实现农民致富增收。

(二)建设乐民工程

“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是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农村的思想文化阵地,如果先进文化无法发挥主导作用,腐朽落后的文化就必然有市场。为此,龙潭河村规划建设乐民工程,寓教于乐,让村民有丰富的精神食粮,做快乐的龙河人。

1、坚持先进文化引领。在村大力弘扬爱国爱乡的主旋律,宣传爱拼、敢拼、能拼的蓉中创业精神,通过制订村规民约,提倡文明行为,使讲节俭、讲团结、讲大局、讲奉献蔚然成风,使广大村民对党的信念更加坚定,更有信心,对党的认识更加明确、更加全面,对党的先进性认识更加完整、更加深刻。

2、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3、坚持完善文体设施。

4、坚持繁荣文化。

5、坚持维护健康权益。

(三)建设安民工程

农村的治安、民主、法制、和谐和稳定问题是农村精神

文明建设中的难点和重点。为此规划用6年时间建设安民工程。

1、综合治理保平安。充分发挥村警务室和治安巡逻队的作用,对分布在全村各个角落的24个电子眼进行设备检查,规划增设10个电子眼,配备巡逻车,公开24小时服务热线,开通有线电视24小时监控系统,提升每位巡逻队员的综合素质,把村警务室建设成为泉州市一级警务室,把村巡逻队建成深受村民好评的治安巡逻队,保护好村民的生产生活安全。

2、抓民主法治促和谐。经常性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增强村民的法制意识和守法观念。进一步落实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群众大会制度,以民主公开为着眼点,完善健全监督机制,把村事的知情权、村财的处置权和村务的决定权交给村民,让村民话有处说,理有处讲,冤有处伸,加快推进依法治村和民主公开的进程,实现政通人和。

3、抓环境美化暖人心。对破旧的危房、柴草间、公厕、仓库猪舍等进行拆除或收储,转化为绿地,对通往各村民小组的道路全部水泥硬化。采用莱克文化苑的形式对村民危房成片进行改造,2011年完成莱克文化苑二期工程,2014年完成莱克文化苑三期改造项目。对芙蓉溪两岸重新规划美化,使蓉中村的村容村貌更加整洁优美。

4、抓评星活动扬正气。在全村500户村民中开展评星

活动,评选1--10星级文明户。争取2010年有85%农户被评为村级文明户,2011年有90%农户被评为村级文明户,2012年评星户达到95%,2013年达到100%。今年达到五星级标准的文明户占文明户总数的50%,达到5--10星级标准占20%。通过评星活动大力弘扬正气,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热潮,让村民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形成浓厚的创星评优氛围。

5、抓廉政建设正风纪。为确保鲜红的党旗在蓉中村永不褪色,必须抓好廉政建设。严先要从村“两委”成员严起,着力提高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构建监督长效机制,增强监督的有效性。要求每位村干部带头勤政、廉洁,带头艰苦奋斗,带头无私奉献,在村民中树立良好形象。

(四)建设惠民工程

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满足农民需求,确保农民实惠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宗旨。

1、创新行政服务机制。规划把计生、民政、社保、户政、新农合等涉政服务性工作组合在一起,统一集中办公,公开程序,阳光操作,实行“一站式”管理,“富口式”服务,使行政服务、中介服务、科技服务在承诺时限内办理行政审批,方便为村民服务,创新行政服务新机制。

2、创新财政投入机制。村财收入和支出执行“一支笔”、“两条线”管理,集中财力办大事,严把财政投入关,使有限

的财力用在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公共事业方面,花在有经济效益的投资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创新农民就业机制。村企18家企业要优先安置本村村民就业,优先录用经过岗位技术培训的高学历人员,优先使用表现突出的业务骨干。

4、创新医疗卫生机制。规划组建一支保洁队伍,做到垃圾一日三清,户户门前三包。改善村卫生室的条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宣传健康基本知识,确保新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100%,每位村民的医疗费由村财全额支付。

5、创新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健全计生跟踪服务体系,为育龄群众提供良好的避孕节育全程服务和生殖保健服务,进一步落实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关爱老人儿童制度,医疗初级保健制度,使村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共享与城里人一样的社会保障机制。

(五)建设为民工程

弄清农民所想、服务农民所需,干好农民所盼,解决农民所忧是村“两委”的崇高责任。

1、强化党的建设。农村能否发展和稳定,关键看村党委的凝聚力、影响力、执行力和战斗力。为此规划把党建工作作为常抓不懈的中心工作。首先要把村党委建设成为政治清醒、信念坚定、求真务实、善于学习、坚持原则、弘扬正

气、奋发有为、廉洁奉公、团结高效的坚强领导集体。其次要使村党委成为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第三要把村“两委”成员培养成为德、能、勤、绩、廉全面发展,具有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

2、强化群团组织。规划2010年之前要把村工会、村妇联、村团委这些群众团体组织建立健全起来,充分发挥工、青、妇在创建全国文明村活动中的作用。其中村工会在2009年完成组建工作,用两年时间对工、青、妇组织的骨干进行业务培训和强化,使之成为先进群团组织。

3、强化村企合作。村企合作是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新之举,把在市场经济中经过历练、有所作为的企业家挑选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去,让他们在为村经济社会发展造血的同时,延伸各自企业的发展空间,延长企业产业链,同时对提升各自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也是个好办法,要继续强化。

4、强化“三位一体”。村的未来在下一代孩子们,规划村成立“关心下一代领导小组”,由党委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李双任组长。关爱下一代的成长和教育,包括外来工子女,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关爱体系,让下一代孩子们得到村“两委”和群团组织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能够茁壮成长。

5、强化文明礼仪。规划在幼儿园、小学、中专学校、电大开设文明礼仪培训班,在村工会、妇联、共青团组织开设文明礼仪系列活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引导村民们按照文明礼仪的要求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互学互帮,做一位高素质的文明村民。

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思路

围绕一个中心:以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突出两个重点: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 抓住三个载体:一是“星级文明户”、“四户”评选;二是文明村建设;三是文明乡镇建设。

发挥四个作用:一是农村党团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二是驻地企事业单位的骨干示范作用;三是创建单位的结对共建作用;四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作用。

实现五个明显进步:一是以学习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在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上取得新的明显进步;二是在增强农村综合经济实力、尽力改变农村面貌上取得新的明显进步;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群众参与活动的实践性上取得新的明显进步;四是加快村镇规划与建设,在实现城乡一体化上取得新的明显进步;五是加快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在科教文卫体、社会治安上取得新的明显进步。

二、主要任务

(一)改善农村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环保惠民,抓好村庄周围环境、村内环境和家居环境建设。

1、清洁家园。建立清洁家园长效管理机制,保持村容村貌整洁美观。设立垃圾池或堆放点,实行定时集中收集堆放,填埋垃圾,每个村有一支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和一个长效保洁制度。长期保持村庄内外、庭前屋后无污泥,无畜禽粪便等各类垃圾,无乱堆乱放的柴草、杂物、农机具等;保持公路无占道堆放的建筑材料、秸秆、垃圾和占道打场、晒谷,乱停乱放车辆;保持村庄内外无乱搭乱建、乱涂乱画,按规划建房,无违章建筑。

2、绿化村庄。按照“一路一品、一村一特色”的要求,在村庄范围内道路河渠两侧,塘坝四周及各家住户的房前屋后,能够利用空地植树、种花,搞好村庄绿化。绿化以观赏树木、花卉、果树和速生用材林为主,乔灌结合,常绿与落叶结合,形成一路一树、一街一景、四季常青、瓜果飘香的良好生态环境,建设环村绿化林带,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村内建设公共绿地或街心公园。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实现村在林中,林在村中,村容整洁,环境优美。

3、硬化道路。中心村连接公路的干道和村内主次干道以及户户

通(村民院前与主次干道间的连接部分)实现硬化,主次干道与公共活动场所有路灯照明,排水畅通,无污水溢流或积水。

4、改房、改水、改厨、改厕。加快空心村改造,实施以建筑节能、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沼气池建设为主的农村节能住房推广工程;实施安全饮用水工程,具备条件的村实行集中供水,确保村民全部用上清洁卫生的饮用水,水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推广使用沼气池,使以沼气为主的清洁能源进入农户家庭,入户率达60%以上。每个村庄最少建立一所带粪便净化处理的公厕,建立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圈,鼓励农民建沼气式厕所和水冲式厕所,清除露天粪坑和简陋厕所,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

(二)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业。引导村民科学使用农药化肥,不用剧毒农药,大力提倡使用农家肥、生物肥,生产无公害和绿色有机农副产品。大力发展绿色养殖。将沼气池建设和发展畜牧业养殖结合起来,重点发展养殖小区,积极治理畜禽粪便污染,并配套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80%的农户实行人畜分离,形成生产与生活良性循环的生态链。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使庭院经济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的增长点。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积极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农家乐等生态旅游,繁荣农村经济。大力治理企业污染,确保工业污染物达标排放,严禁新建污染企业,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三)建设乡村文明。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开展农村普法教育,保障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实现村内民主法制宣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村民遵纪守法意识明显增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倡导人人学科学、用科学,村民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扎实有效地开展“文明户”创建活动,着力提高村民思想道德和文明程度,实现村俗民风文明,生活方式健康,村民和睦相处,团结互助,遵纪守法,无打架斗殴,无盗窃,无贩毒吸毒,无聚众赌博现象,无计划外生育,无刑事案件发生。尊师重教,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无辍学现象,村中无青壮年文盲。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健全,规范有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成立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文体娱乐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综合为民服务中心建设,设立“二站三所五室”,即为民全程代理服务站、计生服务站;村级办公场所、村民活动广场、便民超市;村议事室、治安民调室、党团活动室、文化书屋、标准卫生室,并切实加强管理。

三、重点工作

1、制定规划,落实任务。根据县区总体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布局,因地制宜,制定县(区)文明乡村和文明村庄建设规划。规划要体现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体现新农村特点,体现当地的传统和乡土文化,既要承传历史,又要有时代创新;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要求,还要给后人的可持续发展留下空间。在规划制定过程中,

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集中民智,尊重民意。规划编制后,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一经通过要坚决遵守,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更改,维护规划的严肃性。落实建设任务要从实际出发,因村制宜,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选择群众最关心、最拥护、要求最迫切的事项先行突破。每个村都要按照建设总体要求,明确各自的建设任务,逐项落实推进,有条件的要立即行动,暂时没条件的,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落实,推动全市乡村文明建设工作深入扎实有效开展。每年5月底、11月底,由各县(区)分别申报符合建设标准的一、二、三类文明村,经验收合格后挂牌。

3、建章立制,长效管理。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村镇都要制定长效管理制度,配好管护人员,完善村规民约,落实监督措施,确保做到“六有”,即:有专项规章制度、有专门组织领导、有专职保洁队伍、有稳定工作经费、有村民参与和监督的体系,有检查考评制度,确保运行有效、管理到位、群众满意。积极引入城市社区管理理念,推行村庄“门前三包”制度,家家户户门前“包绿化、包卫生、包秩序”,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文明乡村建设,努力形成人改造环境、环境改变人的良性循环,促进农民群众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增强文明意识,全力共建文明、生态、和谐的新农村。

一、 农村文明新风尚提升工程

1、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宣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2、大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荣辱观实践活动。

3、大力加强诚信建设。引导和教育农民群众增强诚信意识,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4、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传统。

5、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积极倡导文明新风。

二、文明街道、村示范工程

1、充分发展各级文明生态村的示范带动作用。

2、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十星级文明户”、“科技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

3、加强街道、村生态建设,大力倡导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引导农民群众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4、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高村庄建设规划,开展村庄

治理工作。

5、制定创建规划。各村要结合实际,制定文明生态村创建规划,不断提高创建水平。

三、文化站、室建设工程

1、加强街道、村文化设施建设,完善村组文化设施,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加大投入力度,聚集各类社会文化资源,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

3、充分发挥现有宣传文化阵地作用,加强宣传文化阵地的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阵地作用。

四、“五乱”治理工程

1、把治理“五乱”作为村容村貌建设的重要工作纳入文明创建规划。

2、广泛开展文明卫生户评选活动。

3、以治理“五乱”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

4、坚持齐抓共管,城建、卫生、工商、农业等部门要协调配合,发挥优势,共同做好工作。

六、“三通”“五改”工程

1、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2、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

3、加快农村公路建设

4、大幅度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投资,带动农改圏、改厕、改灶。

四、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强化认识。广泛开展文明乡村建设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是农村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是在农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到文明乡村建设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广大农民的共同愿望,是提高执政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党的农村政策,惠农强农,反哺“三农”的重要抓手。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把文明乡村建设作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任务,精心组织,用城市文明创建的工作方法和机制,强力推进,切实抓紧抓好,务求实效。

(二)广泛发动,全民创建。要进一步广泛发动群众,教育农民,树立创建意识,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的家园。要大力倡导新的生活方式,讲文明、讲科学、易风移俗,用现代理念和文明健康的行为准则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要大力培育和树立先进典型,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激发各级干部和农民的积极建设热情,以典型示范带动全局建设,以全民创建促进整体水平提高,

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持续掀起建设活动高潮。

(三)建立机制,加大投入。要建立健全政府引导,自筹为主的多元投入机制。实行政府投入一点、项目支持一点、社会捐助一点、农民自筹一点的办法,为建设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各级财政设立文明乡村建设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文明村庄建设中部分基础设施的奖励和环卫设施及村保洁员工资补助。整合各级农业、林业、交通、电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有关部门的专项资金,支持文明乡村建设。市直各结对帮建单位,要发挥自身资金、项目、技术等优势,扶持文明乡村建设。注重用民主的原则和市场的办法,调动群众建设积极性,为建设筹资筹劳,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要大力倡导和教育基层干部树立“经营村庄”的理念,通过拍卖、租赁等方式盘活集体闲置资产,用于村内公益事业建设。要积极创造条件引进项目资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带动建设工作的开展。鼓励工商企业及民营企业捐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村企联创”活动,对捐助贡献大的可以立碑、冠名、授予荣誉称号,以调动他们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积极性。同时要完善农村公益设施建管机制,引入市场机制,切实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绿化树木、农田林网的管理,确保发挥长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四)落实责任,加强领导。要进一步强化对文明乡村建设工作的领导,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各级新农村建设领导

小组及其办公室要会同文明委抓好活动的组织协调、督查指导、检查验收和评选表彰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分工负责,督促推进,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抓出成效。要进一步明确文明乡村建设责任在县(区),任务在乡(镇),主体在村,充分发挥县、乡推动建设,村两委班子实施建设,农民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建立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联系包村和部门结对帮建制度,做到不达标不脱钩,不建成不出村。建立健全部门分工负责制度。进一步明确农业、建设、教育、财政、交通、规划、林业、卫生、广电、国土、水利、体育、畜牧、供电、妇联、团委等相关部门的职责,合力推进全市文明乡村建设。

(五)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各新闻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开辟专栏,制作专题,形成强大的舆论宣传声势,突出宣传文明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建设成果,使党委、政府的决策家喻户晓,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使之积极投身到建设中来。要及时挖掘建设工作的好典型、好经验,通过新闻媒介互相交流,相互学习,在全市营造浓厚的建设氛围,把文明乡村建设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六)加强督导,严格考评。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推进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县乡两级要对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定期组织检查,并建立逐月调度、分析报告制度,对行动慢、难度大的村予以督促、帮助和支持。对工作力度小、重视不够的村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要切实把建设文明乡村工作作为民心工程、民生工程。

把建设文明乡村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对县区、责任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由市文明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牵头,组织市文明办、市农委等有关部门,重点就农村环境卫生、生态绿化、农村安全饮用水、农村沼气、村级综合为民服务中心建设、生态规划编制及节能房工程推广、农村道路及户户通建设等方面,对各县(区)及帮建联系单位进行督导,并将结果通报全市。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加强对各县(区)建设工作的督查。市纪委、监察局要加强效能监察,对领导不重视、工作不力的县(区)、乡(镇)进行通报批评。要把文明乡村建设列入对县(区)领导班子和市直帮建单位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各县(区)要将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列入对乡(镇)领导班子和县直帮建单位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指标,增加权重,强化考核,以推动文明乡村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几项重点工作:

(一)大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精神教育干部群众,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解决农民群众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深入开展民主法制教育,发展基层民主。大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八荣八耻”教育,唯物论、无神论和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切实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积极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每个乡镇建设一

个综合性文化站,每个村建立一个综合文化室,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积极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劳动力劳动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巩固“两基”成果。切实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问题。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组织开展农民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鼓励支持各级文艺团体深入农村演出。进一步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力度,依法规范经营农村图书发行、音像经营以及各种娱乐场所和文艺表演团体。文化、出版、广电、工商、公安、税务等部门要紧密协作,坚决打击传播色情、封建迷信等违法活动,净化农村文化市场。

(三)努力提高农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建设水平。

切实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村容村貌整治,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抓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村庄规划、建设和管理。

(四)深入开展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切实抓好文明户、文明村、文明县城和文明乡镇创建活动。“十一五”末,全市建成20个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省级文明村,2个省级文明县城,5个省级文明乡(镇)。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城乡共建活动。充分发挥城市带动作用,加大城市经济对农村的辐射,城市智力资源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城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对农村的服务,扩大城乡共建的参与面,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五、切实加强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

(一)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认真落实市委关于每年新增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任务一起部署、一起检查落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步伐。

(二)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广大党员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都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用先进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加强道德修养和作风建设。采取多种措施、途径、方法,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

各级各部门及工、青、妇、科协等组织,要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规划,完善措施,扎实推进。

(四)加强队伍建设。

县(区)文明办要做到有经费、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乡镇要有专人负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四、基本原则

创建全国文明村活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也是一件惠及子

孙后代的实事,村“两委”要全力以赴,精心安排,使各项工作符合上级所期、农民所盼、现实所需、政策所允、自己所能,务必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一) 遵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原则 整个创建活动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此作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前提,把倡导新风尚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把建设新环境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把发展新文化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力支撑。在蓉中村必须唱响先进文化的主旋律,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让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没有市场。

(二) 遵循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原则

整个创建活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从村的实际出发,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创建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全体村民得充分理解,使整个创建活动更加富有针对性、广泛性和代表性,成为全体村民的自觉行动。

(三) 遵循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整个创建活动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创建活动为载体,把创建活动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一手抓创建活动,一手抓新农村建设。让创建活动充满活力,让新农村建设更加丰富多彩,切实做到科学安排,统筹兼顾,确保创建

活动深入持久,可持续发展。

五、主要措施

为了确保整个创建活动健康有序进行,其保障措施主要有以下四项: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决定成立创建全国文明村领导小组,全体村“两委”成员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对创建活动负全责。下设三个办公室,即对外联络办公室、活动宣传策划办公室、活动经费保障办公室。每月领导小组召开一次例会,专题研究创建工作。

(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建活动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思路,确保创建活动富有生机活力,充满先进性,创新性和生命力。

(三)多方投入、保障到位。创建活动的经费保障采用各出一点的办法,向上争取一点,企业捐助一点,自己筹备一点,确保资金到位。

(四)完善机制、重在运作。要按照规划的目标任务要求,分阶段实施,确保每个阶段目标任务的完成。首先要建立日常运作机制,其次要建立上下沟通联络机制,第三要建立交流实习机制。多请示汇报,多虚心求教,多分析研究、多学习交流、多总结提高,把功夫下在运作上。

龙河村创建全国文明村工作规划

为全面提升龙河村整体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村民文明素质,扎实推进龙河村新农村建设,争创全国文明村,依照中央文明委《关于创建全国文明村的总体要求》,结合龙潭河村实际,制定本工作规划。

一、基本情况

龙河村位于西河中游,版图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78亩,茶园面积400亩,村内大小企业7个。

二、指导思想

创建全国文明村活动是龙河村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强大动力,是指导和引领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的关键和保证。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中央文明委《关于创建全国文明村的总体要求》为目标,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决维护农民利益,不断繁荣乡村文化,切实增进农民福祉,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努力壮大村财实力,为进一步提升整体文明程度,把龙潭河村建设成为全国文明村而努力奋斗。

三、目标任务

创建全国文明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社会责任,是龙河村全体村民的迫切要求,也是龙潭河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围绕创建全国文明村这个总目标,龙河村的主要任务是

举全村之力建设富民工程、乐民工程、安民工程、惠民工程和为民工程。实施五大工程之后,呈现十个亮点,具体规划如下:

(一)建设富民工程

创建全国文明村活动期间,村“两委”将分期分批带领村主要骨干到中国经济强村学习取经,把经验、资金、人才引进来,以此推进龙潭河村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借地发展村级经济。以土地入股办公司、土地流转建基地、农民合作社抗风险等方式,走市场化道路,壮大村集体经济。如今年引进的天之茶业有限公司,前期投资800万元,村集体以价值48万元的12亩土地入股,成为股东之一,与该公司共担赢亏。

2、借智做强龙头企业。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创优品牌效益。近几年,立足高起点、现代化、高效益,成功引进投资500多万元的挚友茶业有限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的眉峰农业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进一步延伸了茶业产业链条,拓宽了茶农的致富增收渠道。3、借资壮大村企实力。龙河村企业规模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金紧缺,规划通过共建单位——邮政支局的支持,扩大授信额度,为企业融资破解难题。通过各共建单位的帮助,提高村企市场竞争力,发展创新的活力和村企经济实力。

4、借题兴办旅游产业。龙河是红二十七军组建地,现建有红二十七军纪念碑、红军亭、红色诗郎。

5、借力帮助村民致富。通过就业培训、技术培训和岗

位技能培训帮助农民更新观念,理清思路,学习农村致富本领,掌握实用技术,引导鼓励支持兴办小企业,或开店经营农副产品,或到企业打工就业,实现农民致富增收。

(二)建设乐民工程

“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是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农村的思想文化阵地,如果先进文化无法发挥主导作用,腐朽落后的文化就必然有市场。为此,龙潭河村规划建设乐民工程,寓教于乐,让村民有丰富的精神食粮,做快乐的龙河人。

1、坚持先进文化引领。在村大力弘扬爱国爱乡的主旋律,宣传爱拼、敢拼、能拼的蓉中创业精神,通过制订村规民约,提倡文明行为,使讲节俭、讲团结、讲大局、讲奉献蔚然成风,使广大村民对党的信念更加坚定,更有信心,对党的认识更加明确、更加全面,对党的先进性认识更加完整、更加深刻。

2、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3、坚持完善文体设施。

4、坚持繁荣文化。

5、坚持维护健康权益。

(三)建设安民工程

农村的治安、民主、法制、和谐和稳定问题是农村精神

文明建设中的难点和重点。为此规划用6年时间建设安民工程。

1、综合治理保平安。充分发挥村警务室和治安巡逻队的作用,对分布在全村各个角落的24个电子眼进行设备检查,规划增设10个电子眼,配备巡逻车,公开24小时服务热线,开通有线电视24小时监控系统,提升每位巡逻队员的综合素质,把村警务室建设成为泉州市一级警务室,把村巡逻队建成深受村民好评的治安巡逻队,保护好村民的生产生活安全。

2、抓民主法治促和谐。经常性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增强村民的法制意识和守法观念。进一步落实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群众大会制度,以民主公开为着眼点,完善健全监督机制,把村事的知情权、村财的处置权和村务的决定权交给村民,让村民话有处说,理有处讲,冤有处伸,加快推进依法治村和民主公开的进程,实现政通人和。

3、抓环境美化暖人心。对破旧的危房、柴草间、公厕、仓库猪舍等进行拆除或收储,转化为绿地,对通往各村民小组的道路全部水泥硬化。采用莱克文化苑的形式对村民危房成片进行改造,2011年完成莱克文化苑二期工程,2014年完成莱克文化苑三期改造项目。对芙蓉溪两岸重新规划美化,使蓉中村的村容村貌更加整洁优美。

4、抓评星活动扬正气。在全村500户村民中开展评星

活动,评选1--10星级文明户。争取2010年有85%农户被评为村级文明户,2011年有90%农户被评为村级文明户,2012年评星户达到95%,2013年达到100%。今年达到五星级标准的文明户占文明户总数的50%,达到5--10星级标准占20%。通过评星活动大力弘扬正气,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热潮,让村民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形成浓厚的创星评优氛围。

5、抓廉政建设正风纪。为确保鲜红的党旗在蓉中村永不褪色,必须抓好廉政建设。严先要从村“两委”成员严起,着力提高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构建监督长效机制,增强监督的有效性。要求每位村干部带头勤政、廉洁,带头艰苦奋斗,带头无私奉献,在村民中树立良好形象。

(四)建设惠民工程

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满足农民需求,确保农民实惠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宗旨。

1、创新行政服务机制。规划把计生、民政、社保、户政、新农合等涉政服务性工作组合在一起,统一集中办公,公开程序,阳光操作,实行“一站式”管理,“富口式”服务,使行政服务、中介服务、科技服务在承诺时限内办理行政审批,方便为村民服务,创新行政服务新机制。

2、创新财政投入机制。村财收入和支出执行“一支笔”、“两条线”管理,集中财力办大事,严把财政投入关,使有限

的财力用在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公共事业方面,花在有经济效益的投资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3、创新农民就业机制。村企18家企业要优先安置本村村民就业,优先录用经过岗位技术培训的高学历人员,优先使用表现突出的业务骨干。

4、创新医疗卫生机制。规划组建一支保洁队伍,做到垃圾一日三清,户户门前三包。改善村卫生室的条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宣传健康基本知识,确保新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100%,每位村民的医疗费由村财全额支付。

5、创新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健全计生跟踪服务体系,为育龄群众提供良好的避孕节育全程服务和生殖保健服务,进一步落实计生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关爱老人儿童制度,医疗初级保健制度,使村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共享与城里人一样的社会保障机制。

(五)建设为民工程

弄清农民所想、服务农民所需,干好农民所盼,解决农民所忧是村“两委”的崇高责任。

1、强化党的建设。农村能否发展和稳定,关键看村党委的凝聚力、影响力、执行力和战斗力。为此规划把党建工作作为常抓不懈的中心工作。首先要把村党委建设成为政治清醒、信念坚定、求真务实、善于学习、坚持原则、弘扬正

气、奋发有为、廉洁奉公、团结高效的坚强领导集体。其次要使村党委成为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的先进基层党组织。第三要把村“两委”成员培养成为德、能、勤、绩、廉全面发展,具有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

2、强化群团组织。规划2010年之前要把村工会、村妇联、村团委这些群众团体组织建立健全起来,充分发挥工、青、妇在创建全国文明村活动中的作用。其中村工会在2009年完成组建工作,用两年时间对工、青、妇组织的骨干进行业务培训和强化,使之成为先进群团组织。

3、强化村企合作。村企合作是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新之举,把在市场经济中经过历练、有所作为的企业家挑选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去,让他们在为村经济社会发展造血的同时,延伸各自企业的发展空间,延长企业产业链,同时对提升各自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也是个好办法,要继续强化。

4、强化“三位一体”。村的未来在下一代孩子们,规划村成立“关心下一代领导小组”,由党委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李双任组长。关爱下一代的成长和教育,包括外来工子女,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关爱体系,让下一代孩子们得到村“两委”和群团组织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能够茁壮成长。

5、强化文明礼仪。规划在幼儿园、小学、中专学校、电大开设文明礼仪培训班,在村工会、妇联、共青团组织开设文明礼仪系列活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引导村民们按照文明礼仪的要求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互学互帮,做一位高素质的文明村民。

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思路

围绕一个中心:以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突出两个重点: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 抓住三个载体:一是“星级文明户”、“四户”评选;二是文明村建设;三是文明乡镇建设。

发挥四个作用:一是农村党团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二是驻地企事业单位的骨干示范作用;三是创建单位的结对共建作用;四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作用。

实现五个明显进步:一是以学习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在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上取得新的明显进步;二是在增强农村综合经济实力、尽力改变农村面貌上取得新的明显进步;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群众参与活动的实践性上取得新的明显进步;四是加快村镇规划与建设,在实现城乡一体化上取得新的明显进步;五是加快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在科教文卫体、社会治安上取得新的明显进步。

二、主要任务

(一)改善农村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环保惠民,抓好村庄周围环境、村内环境和家居环境建设。

1、清洁家园。建立清洁家园长效管理机制,保持村容村貌整洁美观。设立垃圾池或堆放点,实行定时集中收集堆放,填埋垃圾,每个村有一支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和一个长效保洁制度。长期保持村庄内外、庭前屋后无污泥,无畜禽粪便等各类垃圾,无乱堆乱放的柴草、杂物、农机具等;保持公路无占道堆放的建筑材料、秸秆、垃圾和占道打场、晒谷,乱停乱放车辆;保持村庄内外无乱搭乱建、乱涂乱画,按规划建房,无违章建筑。

2、绿化村庄。按照“一路一品、一村一特色”的要求,在村庄范围内道路河渠两侧,塘坝四周及各家住户的房前屋后,能够利用空地植树、种花,搞好村庄绿化。绿化以观赏树木、花卉、果树和速生用材林为主,乔灌结合,常绿与落叶结合,形成一路一树、一街一景、四季常青、瓜果飘香的良好生态环境,建设环村绿化林带,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村内建设公共绿地或街心公园。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实现村在林中,林在村中,村容整洁,环境优美。

3、硬化道路。中心村连接公路的干道和村内主次干道以及户户

通(村民院前与主次干道间的连接部分)实现硬化,主次干道与公共活动场所有路灯照明,排水畅通,无污水溢流或积水。

4、改房、改水、改厨、改厕。加快空心村改造,实施以建筑节能、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沼气池建设为主的农村节能住房推广工程;实施安全饮用水工程,具备条件的村实行集中供水,确保村民全部用上清洁卫生的饮用水,水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推广使用沼气池,使以沼气为主的清洁能源进入农户家庭,入户率达60%以上。每个村庄最少建立一所带粪便净化处理的公厕,建立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圈,鼓励农民建沼气式厕所和水冲式厕所,清除露天粪坑和简陋厕所,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

(二)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业。引导村民科学使用农药化肥,不用剧毒农药,大力提倡使用农家肥、生物肥,生产无公害和绿色有机农副产品。大力发展绿色养殖。将沼气池建设和发展畜牧业养殖结合起来,重点发展养殖小区,积极治理畜禽粪便污染,并配套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80%的农户实行人畜分离,形成生产与生活良性循环的生态链。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使庭院经济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的增长点。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积极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农家乐等生态旅游,繁荣农村经济。大力治理企业污染,确保工业污染物达标排放,严禁新建污染企业,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三)建设乡村文明。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开展农村普法教育,保障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实现村内民主法制宣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村民遵纪守法意识明显增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倡导人人学科学、用科学,村民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扎实有效地开展“文明户”创建活动,着力提高村民思想道德和文明程度,实现村俗民风文明,生活方式健康,村民和睦相处,团结互助,遵纪守法,无打架斗殴,无盗窃,无贩毒吸毒,无聚众赌博现象,无计划外生育,无刑事案件发生。尊师重教,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无辍学现象,村中无青壮年文盲。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健全,规范有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成立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文体娱乐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综合为民服务中心建设,设立“二站三所五室”,即为民全程代理服务站、计生服务站;村级办公场所、村民活动广场、便民超市;村议事室、治安民调室、党团活动室、文化书屋、标准卫生室,并切实加强管理。

三、重点工作

1、制定规划,落实任务。根据县区总体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布局,因地制宜,制定县(区)文明乡村和文明村庄建设规划。规划要体现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体现新农村特点,体现当地的传统和乡土文化,既要承传历史,又要有时代创新;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要求,还要给后人的可持续发展留下空间。在规划制定过程中,

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集中民智,尊重民意。规划编制后,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一经通过要坚决遵守,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更改,维护规划的严肃性。落实建设任务要从实际出发,因村制宜,量力而行,不搞一刀切,选择群众最关心、最拥护、要求最迫切的事项先行突破。每个村都要按照建设总体要求,明确各自的建设任务,逐项落实推进,有条件的要立即行动,暂时没条件的,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落实,推动全市乡村文明建设工作深入扎实有效开展。每年5月底、11月底,由各县(区)分别申报符合建设标准的一、二、三类文明村,经验收合格后挂牌。

3、建章立制,长效管理。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村镇都要制定长效管理制度,配好管护人员,完善村规民约,落实监督措施,确保做到“六有”,即:有专项规章制度、有专门组织领导、有专职保洁队伍、有稳定工作经费、有村民参与和监督的体系,有检查考评制度,确保运行有效、管理到位、群众满意。积极引入城市社区管理理念,推行村庄“门前三包”制度,家家户户门前“包绿化、包卫生、包秩序”,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文明乡村建设,努力形成人改造环境、环境改变人的良性循环,促进农民群众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增强文明意识,全力共建文明、生态、和谐的新农村。

一、 农村文明新风尚提升工程

1、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宣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2、大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荣辱观实践活动。

3、大力加强诚信建设。引导和教育农民群众增强诚信意识,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4、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传统。

5、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积极倡导文明新风。

二、文明街道、村示范工程

1、充分发展各级文明生态村的示范带动作用。

2、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十星级文明户”、“科技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

3、加强街道、村生态建设,大力倡导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引导农民群众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4、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高村庄建设规划,开展村庄

治理工作。

5、制定创建规划。各村要结合实际,制定文明生态村创建规划,不断提高创建水平。

三、文化站、室建设工程

1、加强街道、村文化设施建设,完善村组文化设施,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加大投入力度,聚集各类社会文化资源,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力度。

3、充分发挥现有宣传文化阵地作用,加强宣传文化阵地的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阵地作用。

四、“五乱”治理工程

1、把治理“五乱”作为村容村貌建设的重要工作纳入文明创建规划。

2、广泛开展文明卫生户评选活动。

3、以治理“五乱”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

4、坚持齐抓共管,城建、卫生、工商、农业等部门要协调配合,发挥优势,共同做好工作。

六、“三通”“五改”工程

1、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2、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

3、加快农村公路建设

4、大幅度加快农村沼气建设投资,带动农改圏、改厕、改灶。

四、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强化认识。广泛开展文明乡村建设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是农村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是在农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到文明乡村建设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广大农民的共同愿望,是提高执政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党的农村政策,惠农强农,反哺“三农”的重要抓手。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把文明乡村建设作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任务,精心组织,用城市文明创建的工作方法和机制,强力推进,切实抓紧抓好,务求实效。

(二)广泛发动,全民创建。要进一步广泛发动群众,教育农民,树立创建意识,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的家园。要大力倡导新的生活方式,讲文明、讲科学、易风移俗,用现代理念和文明健康的行为准则改变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要大力培育和树立先进典型,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激发各级干部和农民的积极建设热情,以典型示范带动全局建设,以全民创建促进整体水平提高,

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持续掀起建设活动高潮。

(三)建立机制,加大投入。要建立健全政府引导,自筹为主的多元投入机制。实行政府投入一点、项目支持一点、社会捐助一点、农民自筹一点的办法,为建设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各级财政设立文明乡村建设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文明村庄建设中部分基础设施的奖励和环卫设施及村保洁员工资补助。整合各级农业、林业、交通、电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有关部门的专项资金,支持文明乡村建设。市直各结对帮建单位,要发挥自身资金、项目、技术等优势,扶持文明乡村建设。注重用民主的原则和市场的办法,调动群众建设积极性,为建设筹资筹劳,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要大力倡导和教育基层干部树立“经营村庄”的理念,通过拍卖、租赁等方式盘活集体闲置资产,用于村内公益事业建设。要积极创造条件引进项目资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带动建设工作的开展。鼓励工商企业及民营企业捐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村企联创”活动,对捐助贡献大的可以立碑、冠名、授予荣誉称号,以调动他们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积极性。同时要完善农村公益设施建管机制,引入市场机制,切实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绿化树木、农田林网的管理,确保发挥长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四)落实责任,加强领导。要进一步强化对文明乡村建设工作的领导,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各级新农村建设领导

小组及其办公室要会同文明委抓好活动的组织协调、督查指导、检查验收和评选表彰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分工负责,督促推进,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抓出成效。要进一步明确文明乡村建设责任在县(区),任务在乡(镇),主体在村,充分发挥县、乡推动建设,村两委班子实施建设,农民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建立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联系包村和部门结对帮建制度,做到不达标不脱钩,不建成不出村。建立健全部门分工负责制度。进一步明确农业、建设、教育、财政、交通、规划、林业、卫生、广电、国土、水利、体育、畜牧、供电、妇联、团委等相关部门的职责,合力推进全市文明乡村建设。

(五)加大宣传,营造氛围。各新闻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开辟专栏,制作专题,形成强大的舆论宣传声势,突出宣传文明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建设成果,使党委、政府的决策家喻户晓,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使之积极投身到建设中来。要及时挖掘建设工作的好典型、好经验,通过新闻媒介互相交流,相互学习,在全市营造浓厚的建设氛围,把文明乡村建设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六)加强督导,严格考评。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推进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县乡两级要对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定期组织检查,并建立逐月调度、分析报告制度,对行动慢、难度大的村予以督促、帮助和支持。对工作力度小、重视不够的村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要切实把建设文明乡村工作作为民心工程、民生工程。

把建设文明乡村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对县区、责任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由市文明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牵头,组织市文明办、市农委等有关部门,重点就农村环境卫生、生态绿化、农村安全饮用水、农村沼气、村级综合为民服务中心建设、生态规划编制及节能房工程推广、农村道路及户户通建设等方面,对各县(区)及帮建联系单位进行督导,并将结果通报全市。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要加强对各县(区)建设工作的督查。市纪委、监察局要加强效能监察,对领导不重视、工作不力的县(区)、乡(镇)进行通报批评。要把文明乡村建设列入对县(区)领导班子和市直帮建单位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各县(区)要将文明乡村建设工作列入对乡(镇)领导班子和县直帮建单位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指标,增加权重,强化考核,以推动文明乡村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几项重点工作:

(一)大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精神教育干部群众,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解决农民群众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深入开展民主法制教育,发展基层民主。大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八荣八耻”教育,唯物论、无神论和移风易俗宣传教育。切实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积极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每个乡镇建设一

个综合性文化站,每个村建立一个综合文化室,加快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积极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劳动力劳动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巩固“两基”成果。切实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问题。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组织开展农民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鼓励支持各级文艺团体深入农村演出。进一步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力度,依法规范经营农村图书发行、音像经营以及各种娱乐场所和文艺表演团体。文化、出版、广电、工商、公安、税务等部门要紧密协作,坚决打击传播色情、封建迷信等违法活动,净化农村文化市场。

(三)努力提高农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建设水平。

切实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村容村貌整治,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抓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村庄规划、建设和管理。

(四)深入开展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切实抓好文明户、文明村、文明县城和文明乡镇创建活动。“十一五”末,全市建成20个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省级文明村,2个省级文明县城,5个省级文明乡(镇)。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城乡共建活动。充分发挥城市带动作用,加大城市经济对农村的辐射,城市智力资源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城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对农村的服务,扩大城乡共建的参与面,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五、切实加强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

(一)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认真落实市委关于每年新增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任务一起部署、一起检查落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步伐。

(二)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广大党员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都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用先进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加强道德修养和作风建设。采取多种措施、途径、方法,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

各级各部门及工、青、妇、科协等组织,要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规划,完善措施,扎实推进。

(四)加强队伍建设。

县(区)文明办要做到有经费、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乡镇要有专人负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四、基本原则

创建全国文明村活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也是一件惠及子

孙后代的实事,村“两委”要全力以赴,精心安排,使各项工作符合上级所期、农民所盼、现实所需、政策所允、自己所能,务必遵循以下三项原则:

(一) 遵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原则 整个创建活动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此作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前提,把倡导新风尚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把建设新环境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把发展新文化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力支撑。在蓉中村必须唱响先进文化的主旋律,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让腐朽没落的思想文化没有市场。

(二) 遵循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原则

整个创建活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从村的实际出发,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创建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全体村民得充分理解,使整个创建活动更加富有针对性、广泛性和代表性,成为全体村民的自觉行动。

(三) 遵循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整个创建活动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创建活动为载体,把创建活动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一手抓创建活动,一手抓新农村建设。让创建活动充满活力,让新农村建设更加丰富多彩,切实做到科学安排,统筹兼顾,确保创建

活动深入持久,可持续发展。

五、主要措施

为了确保整个创建活动健康有序进行,其保障措施主要有以下四项: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决定成立创建全国文明村领导小组,全体村“两委”成员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对创建活动负全责。下设三个办公室,即对外联络办公室、活动宣传策划办公室、活动经费保障办公室。每月领导小组召开一次例会,专题研究创建工作。

(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建活动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思路,确保创建活动富有生机活力,充满先进性,创新性和生命力。

(三)多方投入、保障到位。创建活动的经费保障采用各出一点的办法,向上争取一点,企业捐助一点,自己筹备一点,确保资金到位。

(四)完善机制、重在运作。要按照规划的目标任务要求,分阶段实施,确保每个阶段目标任务的完成。首先要建立日常运作机制,其次要建立上下沟通联络机制,第三要建立交流实习机制。多请示汇报,多虚心求教,多分析研究、多学习交流、多总结提高,把功夫下在运作上。


相关内容

  • XX建委上半年工作总结
  • 为全面总结xx年上半年工作,发扬成绩,纠正不足,更好的做好下半年工作,现对我县xx年上半年工作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xx年上半年建设工作的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建设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 ...

  • 赴5A旅游景区考察心得体会
  • 心得一:樊城区旅游景区创A 学习考察心得体会 2015年7月8日至10日,我参加了为期3天的由市旅游局组织的全市景区创A 培训班.实地考察了十堰市郧西县五龙河.上津古镇.天河景区(樱花谷) 和全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并听取郧西县旅游局.五龙河景区.天河景区介绍了创A 工作经验.通过实地考察和听取汇报 ...

  • 乡镇年终总结表彰和下一年工作部署大会讲话稿
  • 真抓实干转作风 同频共振创品牌 为打造区域强镇建设美好范岗而努力奋斗 同志们: 经党委政府决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20xx年度总结表彰暨20xx年工作部署会议.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xx年工作,贯彻落实XX市三干会精神,部署20xx年工作,动员全镇干群为打造区域强镇,建设美好范岗而努力奋斗. ...

  • 建委2004年工作情况及2005年工作计划汇报
  • 武城县建委 2004年工作情况及2005年工作计划汇报 各位领导: 根据市建委今天这次会议的要求,我把今年以来武城县建设工作情况和明年的工作计划做如下汇报. 一.今年以来建设工作的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府提出的"1122"战略思路和"135&q ...

  • 水源地恢复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水源地恢复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 ...

  • 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情况汇报
  • 正当文明之风劲吹荆楚大地之时,张部长一行各位领导不辞辛苦,一路风尘,莅临我县检查验收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首先,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及郧西51万人民向省检查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代表郧西县委.县政府将郧西县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xx年以来,我们在 ...

  • 河北某市城市总体规划
  • <廊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草案) 主要内容 一.总则 (1)本规划分为市域.规划区(中心城市).中心城区三个层次. 市域层次.包括两区两市六县全部行政区划范围,国土面积6429平方公里. 规划区层次.规划区范围为廊坊中心城市,具体包括广阳区.安次区,以及固安县.永清 ...

  • 农贸市场的设计
  • 农贸市场的设计必须与北仑特有的自然.人文.品味格调相交融,并在市场布局.建筑外观设计等方面体现北仑的城市特色,我们本着"经济美观.便于清洁:有利经营.购买方便:通风良好.光线明亮"的设计理念,以"现代.文化.本土.科技.环保.交易"的主题,形成整体视觉和空间构 ...

  • 重庆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 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文 本 文本 重庆市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3 第二章 风景区性质与规模 ......................................... 6 第三章 风景资源评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