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论文资料(感官.语言)

论蒙台梭利的感观教育

吕晓丽

一、蒙氏教育的概述

1907 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建立“儿童之家”。招收 3 ~ 6 岁的儿童加以教育,她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出现了惊人的效果;那些“普通的、贫寒的”儿童,几年后,心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被培养成了一个个聪明自信、有教养、生机勃勃的少年英才。蒙台梭利崭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的教学方法 ,轰动了整个欧洲,“关于这些奇妙儿童的报道,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人们仿照蒙台梭利的模式建立了许多新的“儿童之家”。

二、蒙氏教育法基本原则

(一)以儿童为中心

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二)不同的教育

反对填鸭式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三)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四)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

教师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发展的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对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五)完全人格的培养

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六)尊重孩子成长步调

没有课程表和上下课时间,使孩子能够专注地发展内在的需要。

(七)混龄教学

不同年龄孩子会相互模仿、学习,养成儿童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

(八)丰富的教材与教具

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九)摒除奖惩制度

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十)爆发的教学成果

采取尊重孩子内在需求的方式,让孩子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孩子内在心智的成长。

三、感官教育的内容及特点

(一)感官教育

重视幼儿的感官(或称感觉)训练和智力的培养,这是儿童之家的重要特色,也是蒙台梭利方法的一大特点。蒙台梭利重视感官教育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1、幼儿正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为了不失时机,使感官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2、感官是心灵的门户,感官对智力发展具有头等重要性。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入“儿童之家”以前,已在无指导的情况下吸收和积累了大量杂乱的印象,而正确的智力活动是建立在清晰的概念之上的,故整理印象应是“智力发展的第一步”,这也需要通过感官教育才能办到。

3、与蒙台梭利早期从事特殊教育时所形成的一个基本信念,即“智力低下与其说是医疗问题,不如说是教育问题”有关。她认为通过感官教育,可以对某些因感官存在缺陷而影响心智发展的儿童进行及时补救。只要这些感官缺陷在敏感期之前被发现,就有可能通过感官教育得到较大的改善。

(二)感官教育的特点

1、教具根据其用途分为不同的种类

每一类教具基本上都由若干部件组成。所有部件除了某一维度(如大小、重量、频率高低等)有量的差异外,其余的性质相同。例如,训练感知重量的教具,所有的部件均同质、同形,只是每个部件之间存在量的差异,以便使儿童通过操作这套教具,训练对重量感觉的敏锐性。

2、每种教具各训练一种特殊的感觉

蒙台梭利要求在训练时,应尽可能排除其他感官的干扰,以便使所要训练的感官得到的印象尽可能纯正、清晰。例如,为了训练触觉,要求儿童将眼睛蒙上,或者在暗室中操作触觉教具,以便排除视觉的干扰。

3、教具能控制儿童犯使用不当的错误

即使儿童在操作过程中能根据教具的“暗示”进行“自我教育”,一旦使用不当,就要推倒重来,直到正确为止。

“自我教育”是体现蒙台梭利方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她一再强调:“人之所以成人,不是因为教师的教,而是因为他自己的做。”

四、感官教育的重要性

蒙台梭利认为,对于幼儿来说,是“刺激,而不是对事物的思维,吸引着他的注意”,因此感官教育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是重要的;蒙台梭利还认为,“智能的培养首先依靠感觉„„感觉练习是初步的基本的智力活动。通过感觉的练习使儿童能辨认、分类、排列顺序,这就是智能和文化学习”(蒙台梭利:《高级蒙台梭利教学法》,第1卷“教育上的自发活动”,1917年英文版,第198~205页)。算术、书写、言语,甚至实际生活能力、良好秩序的规范都由感官教育引出。还有,通过感官教育可以在早期发现某儿童在感觉机能的某方面所存在的欠缺,以便及时治疗和纠正。

五、感官教育的实施

首先,蒙台梭利根据儿童对不同的感官刺激存在不同敏感期的原理,将感官训练细分为触觉、视觉、听觉等的训练,每种训练单独进行,并创制了一套教具,共26种,供除嗅觉外的感官练习之用。例如,供视觉练习用的一种教具是:三组圆柱,第一组高相等而直径不同,第二组直径相同而高不等,第三组高与直径均不同,要求儿童分别将其嵌入钻在木盘上的相应孔中。

其次,蒙台梭利认为,感官教育要给儿童以活动的自由,成人尽量不予干涉,让儿童各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进度选择(按等级顺序排列的)教材、教具,并自行操作,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儿童的内在动机,同时使教具与儿童的敏感期相配合,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蒙台梭利创制的教具能控制错误,她主要是通过这套教具让儿童进行自我教育。例如,上面讲到的视觉教具,如果儿童把一个圆柱体放进一个比它小的孔,则放不进;若放进一个比它大的孔,则到最后,终将至少有一个圆柱体放不进孔中,整个过程只要有一个错误,就需重新调整。所以说:“这套教具控制了每一个错误,要求儿童能进行自我纠正”。

再次,根据生命力活动服从一定节律的原理设计的整套感官训练教具,试图按儿童的水平和兴趣,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形状、颜色、大小、声音„„)提供有等级的顺序的系统刺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少到多„„)以引起儿童的自由反应和自导学习。

六、对感官教育的评价

近年来有不少实验证明认识能力的培养应从感觉训练开始,感觉发展得越好,带来的外界信息越多,认知能力就越能得到发展,因此不少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认为蒙台梭利强调儿童的感觉训练是符合人的认识发展规律的。有些实验研究还证明蒙台梭利学校的儿童经过“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智力一般有所提高,在知觉方面尤佳。从教育史角度讲,蒙台梭利方法确有创见。例如,卢梭的自然教育论以自然后果作为道德自我教育的方法,蒙台梭利将其从德育扩大到智育,主张让儿童在自我操作和摸索中,通过“教具的控制错误”,达到智慧的自我教育,这对以后的个体化教学

是一个启发。又像文字书写的学习,裴斯塔洛齐主张通过绘画对形的掌握过渡到文字的书写,蒙台梭利则让幼儿从进入“儿童之家”的第一天起,就通过有计划的感官训练,在不知不觉之中“爆发式”地学会书写,效果比常规的要好得多。

当然,蒙台梭利的感官训练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这主要是“感官的单独刺激,对特定材料的有关刺激果然敏锐了。但由于强调单一的器官的孤立训练,必然使个体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离,影响儿童全面地认识世界,从而也就影响儿童的认识发展,因为知觉的整体并不是色、形、声等感觉的简单总合。其次,蒙台梭利进行感觉训练所用的教材、教具过于死板划一,都是按严格的分类、等级的排列、固定的方法进行的,每种教具只有一个目的,不能变化,不能用来做游戏、发展语言或进行其他创造性的独立活动,这必然不利于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情感和语言等。此外,单纯掌握物体的外形特征以及大小、长短高低等的顺序,并不一定能促进概念的形成,因而未能有效地培养儿童的思维。

参考文献:

1、 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2月第1版

2、教育学 王道俊、郭文安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版

浅谈蒙台梭利语言教具的制作

浅谈蒙台梭利语言教具的制作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幼儿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来感受外界所带来的信息,来进行语言的积累及学习,正如蒙台梭利博士所说:“语言是儿童最早获得能力之一。”那么,在我们的蒙台梭利教室内,该如何通过教具的操作与展示使幼儿获得语言的自主学习呢,主要的来源就是延伸教具的制作与操作。就目前的蒙台梭利教育而言,蒙台梭利教室的语言教具的投放一直是一个可挖掘的盲点,我们的蒙台梭利教师望“语言”而止步,使蒙台梭利教室内经典的语言教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发挥其作用。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幼儿语言上的缺陷和不完善,一是由于先天原因造成的生理缺陷;二是由于后天原因造成的功能性缺陷,即在幼儿的语言形成期,因为听不到正确的发音、完整的语言,或是由不好的(错误的)发音习惯造成的言语缺陷。针对两方面的原因,作为蒙台梭利教师,除了要给孩子创设一个适宜的语言环境之外,还要针对幼儿的年龄特征投入相对应的延伸教具来辅助幼儿的语言发展。

一、蒙台梭利语言教育的意义

语言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社会性发展、智力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四岁左右的幼儿,其语言意识明显发展起

来,逐步能自觉的学习语音、词汇及组词造句的规则,语言学习在这个时期应是重点。但是,语言教育在幼儿阶段是随时进行的,并非只是集中授课,其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一)提高幼儿沟通交流的社会交往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社会成员有较高的口语水平,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种能力必须从小培养,通过正确的、有效的语言教育使幼儿尽快从利用表情、动作与周围人交往过渡到利用口语与人交往,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喜欢与人交际,来达到促进社会性发展的目的。

(二)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敏感期、促进人的一生的发展

婴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幼儿的听觉器官、发音器官也逐步的完善,具备了发出正确语音的的条件,因此,幼儿期的语言教育在家庭、幼儿园中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人的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有效促进婴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语言在人的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掌握语言之前,婴幼儿认识一个物体的特征,就是必须对该物体的各个部分和特征逐一进行详细的的感知。比如:用手摸、抓起来看、放进嘴里咬来感知等。只有掌握了语言、认知才发生质的变化,无论对环境、对自我、对他人都会有更加清晰、理性的认知。

二、蒙台梭利教育中语言教具的制作

蒙台梭利教具的制作是蒙台梭利教师培训的必修课,目的就是培养教师的教具制作能力。教师在制作蒙台梭利教具之前,必须要掌握蒙台梭利教具的制作原理,还要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同时也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那么,在蒙台梭利语言教具的制作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明确的目的性

明确的目的性是指确立一个特定的目标,然后根据此目标,改变教具某个单一的性质,并突出单一性质的变化。婴幼儿的语言发展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幼儿语言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逻辑性,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也表现出不同的语言发展水平。而在蒙台梭利教育的范畴之内不仅包括了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包括了对幼儿情感态度的培养、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想象力的培养。蒙台梭利博士希望孩子通过语言的学习,变得发音清晰、书写稳定,举止优雅。那么把孩子所需掌握的教育内容融汇于教具的操作中,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轻而易举的学习过程。

例如:小班的幼儿主要以词汇的掌握为主。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制作大量的词汇填空卡,为幼儿提供词汇。我们针对幼儿年龄特征,利用彩图的形式制作了很多的词条,并且把这些词条按照词义分类,例如:反义词、同义词、方位词等。同时,也制作了以句子阅读为主,进行词语填空形式的词汇训练,比如教具:介词连连看。幼儿根据图片的内容进行指读,在横线上添上相关联的介词。

中班的幼儿主要以短句阅读为主,我们就要制作一些儿歌、古诗

三段卡,多给幼儿创造阅读的机会。例如教具《词汇万花筒》,此教具利用词条与文字的对应过程,不但培养了幼儿的认字能力,通过操作也培养了幼儿的阅读能力。为了锻炼幼儿的口语能力,我们制作了延伸教具《看图自我组句》,孩子通过教具的操作,根据图片的内容先认识简单的词汇,再通过词汇去组句子,不但积累了词汇、也积累了生活经验。我们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比如:饮料瓶、盒子等,制作成故事、古诗、儿歌三段卡,供幼儿操作,以此来给幼儿提供阅读的机会。

大班的幼儿主要以拼读、书写为主,我们就要以此为目标制作延伸教具来锻炼幼儿的书写、拼读、认读能力。在拼音教学中,进行拼音词条与句子词条的对应。为了培养幼儿的拼读意识,我们从幼儿熟悉的生活中搜集词语,孩子们对电视中的广告词感兴趣,我们就专门制作了阅读《广告词语接龙》。我们收集各种广告的宣传片及广告用语,制作成定义册和宣传册,让幼儿通过对应来进行认字、阅读的训练。教具《笔画结构拓描卡》,就针对汉字的笔顺进行了分布操作练习。并且对汉字的偏旁、部首进行了分颜色、分步骤的操作展示。教具《语音拼读盒》的制作为孩子提供了书写前的预备认识。通常情况下,制作教具时,还要考虑到满足发展孩子的专注力、动作的协调性、独立性、秩序感等方面。所以,在制作教具时要充分引起幼儿探索学习的兴趣,同时增加教具的可操作性。让幼儿通过教具的操作直接获得知识,达到教育目标。

(二)完整性

教具的制作与使用要有系统性,遵循由简至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逻辑过程,使孩子能力逐步提高。另外,教具本身的难度要适中,教具所含刺激的多少,也需要配合幼儿的需要调整,因此设计时应配合幼儿个性的内在需求而富有弹性。例如:针对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制作了教具《汉字的演变》,教具利用文字介绍了汉字由甲骨文演变到现代文字的过程,并且展示了汉字笔顺、拆分、组词的全过程。孩子通过教具的操作可以简单地了解文字的演变,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阅读、书写的能力。针对幼儿语言的组织能力,我们制作了《排图讲述》这个教具,让幼儿根据事情的发展过程进行排序并且说出一句相关联的句子。为了培养幼儿的书写能力,我们也逐步针对幼儿的书写技能进行训练。由简单过渡到复杂,也极利于幼儿对语言的掌握。还可以把其他的品德教育、情感态度、社会经验融进教具之内,让幼儿在操作中积累社会经验,培养幼儿的感性认识。

(三)具有吸引幼儿的特质

0-6岁的幼儿具有强烈的吸收心智,许多幼儿就是被教具的某种特质所吸引,而一再的重复工作。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幼儿语言的学习、发展,要顺应自然发展的原则。她说:“儿童的语言是自然发展起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主要强调的是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孩子在婴儿时期开始注意大人说话的嘴型,发出依依呀呀的学语的声音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儿童的语言发展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敏感期,我们只要抓住了幼

儿敏感期进行教学,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对颜色的敏感性,进行延伸教具的制作。例如:教具《小狗史努比对应卡》,我们教师就是把相对应的史努比进行绘画后,与实物进行一一对应,不但丰富了幼儿对颜色的感知,还教幼儿学会了对应的概念。教具《汉字的手指触摸》:我们选择了幼儿比较感兴趣的图片进行方位词的认识,利用小动物不同的位臵变化,认识:上、下、左、右,并且进行故事的创编,同时也根据幼儿的敏感期特征融入笔顺的认识及书写。

所以蒙台梭利教师所设计的教具要能够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具的颜色搭配合理、简单明亮、要有吸引幼儿注意的兴趣点。颜色的组合也应呈现一致性,让幼儿一目了然的掌握教具的组合。

(四)错误控制

教具的错误订正系于教具本身,而不在于教师,这种设计可以让幼儿自己发现错误,然后进行自我订正。针对文字的认识,我们把困难简单化,比如偏旁部首的区分,我们利用颜色的控制制作了教具《语音拼读盒》,教具把汉字的偏旁、部首按照颜色进行拆分,把声母、韵母按照颜色进行拆分,幼儿可通过教具的操作认识声母、韵母和汉字的偏旁、部首,并且在操作板上进行拼音与文字的对应及根据词条进行拼组词汇、句子等。针对语言教具的操作过程,此教具从小班即可使用,由简单的认识拼音开始,按照颜色来进行操作,过渡到大班的拼组词句。

针对声调的认识,我们利用蒙台梭利教具本身和声调本身的错误控制特点制作了教具《声调符号展示》《声调拼读板》,幼儿可通过自行操作来巩固对声调的认识。

(五)独立操作性、真实性、方便实用性

蒙台梭利教育注重个体教学,教具的设计主要以个人独立操作为原则。教具制作材料一定要来自生活中真实的材料,让幼儿感受到一个真实的周边环境。因此在制作教具时,一定要考虑到是否适合于幼儿,教具的重量与大小应以孩子能自由移动、易于抓取为原则。制作的教具要方便实用、易清洁、易搬运、易整理,还要具有可循环性。

作为一名蒙台梭利教师,要通过观察来抓住孩子工作中所产生的发散性的思维特性,利用幼儿这种自发性的思维特征进行延伸教具的制作。以此来丰富蒙台梭利教室内语言区的工作,为幼儿语言的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蒙台梭利语言教育 段云波、卢书全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蒙台梭利教具标准 中国蒙台梭利协会

论蒙台梭利的感观教育

吕晓丽

一、蒙氏教育的概述

1907 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建立“儿童之家”。招收 3 ~ 6 岁的儿童加以教育,她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出现了惊人的效果;那些“普通的、贫寒的”儿童,几年后,心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被培养成了一个个聪明自信、有教养、生机勃勃的少年英才。蒙台梭利崭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的教学方法 ,轰动了整个欧洲,“关于这些奇妙儿童的报道,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人们仿照蒙台梭利的模式建立了许多新的“儿童之家”。

二、蒙氏教育法基本原则

(一)以儿童为中心

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二)不同的教育

反对填鸭式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三)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四)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

教师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发展的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对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五)完全人格的培养

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六)尊重孩子成长步调

没有课程表和上下课时间,使孩子能够专注地发展内在的需要。

(七)混龄教学

不同年龄孩子会相互模仿、学习,养成儿童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

(八)丰富的教材与教具

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九)摒除奖惩制度

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十)爆发的教学成果

采取尊重孩子内在需求的方式,让孩子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孩子内在心智的成长。

三、感官教育的内容及特点

(一)感官教育

重视幼儿的感官(或称感觉)训练和智力的培养,这是儿童之家的重要特色,也是蒙台梭利方法的一大特点。蒙台梭利重视感官教育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1、幼儿正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为了不失时机,使感官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2、感官是心灵的门户,感官对智力发展具有头等重要性。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入“儿童之家”以前,已在无指导的情况下吸收和积累了大量杂乱的印象,而正确的智力活动是建立在清晰的概念之上的,故整理印象应是“智力发展的第一步”,这也需要通过感官教育才能办到。

3、与蒙台梭利早期从事特殊教育时所形成的一个基本信念,即“智力低下与其说是医疗问题,不如说是教育问题”有关。她认为通过感官教育,可以对某些因感官存在缺陷而影响心智发展的儿童进行及时补救。只要这些感官缺陷在敏感期之前被发现,就有可能通过感官教育得到较大的改善。

(二)感官教育的特点

1、教具根据其用途分为不同的种类

每一类教具基本上都由若干部件组成。所有部件除了某一维度(如大小、重量、频率高低等)有量的差异外,其余的性质相同。例如,训练感知重量的教具,所有的部件均同质、同形,只是每个部件之间存在量的差异,以便使儿童通过操作这套教具,训练对重量感觉的敏锐性。

2、每种教具各训练一种特殊的感觉

蒙台梭利要求在训练时,应尽可能排除其他感官的干扰,以便使所要训练的感官得到的印象尽可能纯正、清晰。例如,为了训练触觉,要求儿童将眼睛蒙上,或者在暗室中操作触觉教具,以便排除视觉的干扰。

3、教具能控制儿童犯使用不当的错误

即使儿童在操作过程中能根据教具的“暗示”进行“自我教育”,一旦使用不当,就要推倒重来,直到正确为止。

“自我教育”是体现蒙台梭利方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她一再强调:“人之所以成人,不是因为教师的教,而是因为他自己的做。”

四、感官教育的重要性

蒙台梭利认为,对于幼儿来说,是“刺激,而不是对事物的思维,吸引着他的注意”,因此感官教育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是重要的;蒙台梭利还认为,“智能的培养首先依靠感觉„„感觉练习是初步的基本的智力活动。通过感觉的练习使儿童能辨认、分类、排列顺序,这就是智能和文化学习”(蒙台梭利:《高级蒙台梭利教学法》,第1卷“教育上的自发活动”,1917年英文版,第198~205页)。算术、书写、言语,甚至实际生活能力、良好秩序的规范都由感官教育引出。还有,通过感官教育可以在早期发现某儿童在感觉机能的某方面所存在的欠缺,以便及时治疗和纠正。

五、感官教育的实施

首先,蒙台梭利根据儿童对不同的感官刺激存在不同敏感期的原理,将感官训练细分为触觉、视觉、听觉等的训练,每种训练单独进行,并创制了一套教具,共26种,供除嗅觉外的感官练习之用。例如,供视觉练习用的一种教具是:三组圆柱,第一组高相等而直径不同,第二组直径相同而高不等,第三组高与直径均不同,要求儿童分别将其嵌入钻在木盘上的相应孔中。

其次,蒙台梭利认为,感官教育要给儿童以活动的自由,成人尽量不予干涉,让儿童各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进度选择(按等级顺序排列的)教材、教具,并自行操作,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儿童的内在动机,同时使教具与儿童的敏感期相配合,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蒙台梭利创制的教具能控制错误,她主要是通过这套教具让儿童进行自我教育。例如,上面讲到的视觉教具,如果儿童把一个圆柱体放进一个比它小的孔,则放不进;若放进一个比它大的孔,则到最后,终将至少有一个圆柱体放不进孔中,整个过程只要有一个错误,就需重新调整。所以说:“这套教具控制了每一个错误,要求儿童能进行自我纠正”。

再次,根据生命力活动服从一定节律的原理设计的整套感官训练教具,试图按儿童的水平和兴趣,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形状、颜色、大小、声音„„)提供有等级的顺序的系统刺激(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少到多„„)以引起儿童的自由反应和自导学习。

六、对感官教育的评价

近年来有不少实验证明认识能力的培养应从感觉训练开始,感觉发展得越好,带来的外界信息越多,认知能力就越能得到发展,因此不少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认为蒙台梭利强调儿童的感觉训练是符合人的认识发展规律的。有些实验研究还证明蒙台梭利学校的儿童经过“斯坦福—比奈智力测验”,智力一般有所提高,在知觉方面尤佳。从教育史角度讲,蒙台梭利方法确有创见。例如,卢梭的自然教育论以自然后果作为道德自我教育的方法,蒙台梭利将其从德育扩大到智育,主张让儿童在自我操作和摸索中,通过“教具的控制错误”,达到智慧的自我教育,这对以后的个体化教学

是一个启发。又像文字书写的学习,裴斯塔洛齐主张通过绘画对形的掌握过渡到文字的书写,蒙台梭利则让幼儿从进入“儿童之家”的第一天起,就通过有计划的感官训练,在不知不觉之中“爆发式”地学会书写,效果比常规的要好得多。

当然,蒙台梭利的感官训练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这主要是“感官的单独刺激,对特定材料的有关刺激果然敏锐了。但由于强调单一的器官的孤立训练,必然使个体与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离,影响儿童全面地认识世界,从而也就影响儿童的认识发展,因为知觉的整体并不是色、形、声等感觉的简单总合。其次,蒙台梭利进行感觉训练所用的教材、教具过于死板划一,都是按严格的分类、等级的排列、固定的方法进行的,每种教具只有一个目的,不能变化,不能用来做游戏、发展语言或进行其他创造性的独立活动,这必然不利于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情感和语言等。此外,单纯掌握物体的外形特征以及大小、长短高低等的顺序,并不一定能促进概念的形成,因而未能有效地培养儿童的思维。

参考文献:

1、 外国教育史教程 吴式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2月第1版

2、教育学 王道俊、郭文安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版

浅谈蒙台梭利语言教具的制作

浅谈蒙台梭利语言教具的制作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幼儿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来感受外界所带来的信息,来进行语言的积累及学习,正如蒙台梭利博士所说:“语言是儿童最早获得能力之一。”那么,在我们的蒙台梭利教室内,该如何通过教具的操作与展示使幼儿获得语言的自主学习呢,主要的来源就是延伸教具的制作与操作。就目前的蒙台梭利教育而言,蒙台梭利教室的语言教具的投放一直是一个可挖掘的盲点,我们的蒙台梭利教师望“语言”而止步,使蒙台梭利教室内经典的语言教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发挥其作用。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幼儿语言上的缺陷和不完善,一是由于先天原因造成的生理缺陷;二是由于后天原因造成的功能性缺陷,即在幼儿的语言形成期,因为听不到正确的发音、完整的语言,或是由不好的(错误的)发音习惯造成的言语缺陷。针对两方面的原因,作为蒙台梭利教师,除了要给孩子创设一个适宜的语言环境之外,还要针对幼儿的年龄特征投入相对应的延伸教具来辅助幼儿的语言发展。

一、蒙台梭利语言教育的意义

语言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社会性发展、智力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四岁左右的幼儿,其语言意识明显发展起

来,逐步能自觉的学习语音、词汇及组词造句的规则,语言学习在这个时期应是重点。但是,语言教育在幼儿阶段是随时进行的,并非只是集中授课,其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一)提高幼儿沟通交流的社会交往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社会成员有较高的口语水平,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种能力必须从小培养,通过正确的、有效的语言教育使幼儿尽快从利用表情、动作与周围人交往过渡到利用口语与人交往,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喜欢与人交际,来达到促进社会性发展的目的。

(二)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敏感期、促进人的一生的发展

婴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幼儿的听觉器官、发音器官也逐步的完善,具备了发出正确语音的的条件,因此,幼儿期的语言教育在家庭、幼儿园中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人的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有效促进婴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语言在人的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掌握语言之前,婴幼儿认识一个物体的特征,就是必须对该物体的各个部分和特征逐一进行详细的的感知。比如:用手摸、抓起来看、放进嘴里咬来感知等。只有掌握了语言、认知才发生质的变化,无论对环境、对自我、对他人都会有更加清晰、理性的认知。

二、蒙台梭利教育中语言教具的制作

蒙台梭利教具的制作是蒙台梭利教师培训的必修课,目的就是培养教师的教具制作能力。教师在制作蒙台梭利教具之前,必须要掌握蒙台梭利教具的制作原理,还要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同时也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那么,在蒙台梭利语言教具的制作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明确的目的性

明确的目的性是指确立一个特定的目标,然后根据此目标,改变教具某个单一的性质,并突出单一性质的变化。婴幼儿的语言发展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幼儿语言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逻辑性,针对不同年龄的幼儿也表现出不同的语言发展水平。而在蒙台梭利教育的范畴之内不仅包括了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包括了对幼儿情感态度的培养、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想象力的培养。蒙台梭利博士希望孩子通过语言的学习,变得发音清晰、书写稳定,举止优雅。那么把孩子所需掌握的教育内容融汇于教具的操作中,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轻而易举的学习过程。

例如:小班的幼儿主要以词汇的掌握为主。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制作大量的词汇填空卡,为幼儿提供词汇。我们针对幼儿年龄特征,利用彩图的形式制作了很多的词条,并且把这些词条按照词义分类,例如:反义词、同义词、方位词等。同时,也制作了以句子阅读为主,进行词语填空形式的词汇训练,比如教具:介词连连看。幼儿根据图片的内容进行指读,在横线上添上相关联的介词。

中班的幼儿主要以短句阅读为主,我们就要制作一些儿歌、古诗

三段卡,多给幼儿创造阅读的机会。例如教具《词汇万花筒》,此教具利用词条与文字的对应过程,不但培养了幼儿的认字能力,通过操作也培养了幼儿的阅读能力。为了锻炼幼儿的口语能力,我们制作了延伸教具《看图自我组句》,孩子通过教具的操作,根据图片的内容先认识简单的词汇,再通过词汇去组句子,不但积累了词汇、也积累了生活经验。我们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比如:饮料瓶、盒子等,制作成故事、古诗、儿歌三段卡,供幼儿操作,以此来给幼儿提供阅读的机会。

大班的幼儿主要以拼读、书写为主,我们就要以此为目标制作延伸教具来锻炼幼儿的书写、拼读、认读能力。在拼音教学中,进行拼音词条与句子词条的对应。为了培养幼儿的拼读意识,我们从幼儿熟悉的生活中搜集词语,孩子们对电视中的广告词感兴趣,我们就专门制作了阅读《广告词语接龙》。我们收集各种广告的宣传片及广告用语,制作成定义册和宣传册,让幼儿通过对应来进行认字、阅读的训练。教具《笔画结构拓描卡》,就针对汉字的笔顺进行了分布操作练习。并且对汉字的偏旁、部首进行了分颜色、分步骤的操作展示。教具《语音拼读盒》的制作为孩子提供了书写前的预备认识。通常情况下,制作教具时,还要考虑到满足发展孩子的专注力、动作的协调性、独立性、秩序感等方面。所以,在制作教具时要充分引起幼儿探索学习的兴趣,同时增加教具的可操作性。让幼儿通过教具的操作直接获得知识,达到教育目标。

(二)完整性

教具的制作与使用要有系统性,遵循由简至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逻辑过程,使孩子能力逐步提高。另外,教具本身的难度要适中,教具所含刺激的多少,也需要配合幼儿的需要调整,因此设计时应配合幼儿个性的内在需求而富有弹性。例如:针对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制作了教具《汉字的演变》,教具利用文字介绍了汉字由甲骨文演变到现代文字的过程,并且展示了汉字笔顺、拆分、组词的全过程。孩子通过教具的操作可以简单地了解文字的演变,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阅读、书写的能力。针对幼儿语言的组织能力,我们制作了《排图讲述》这个教具,让幼儿根据事情的发展过程进行排序并且说出一句相关联的句子。为了培养幼儿的书写能力,我们也逐步针对幼儿的书写技能进行训练。由简单过渡到复杂,也极利于幼儿对语言的掌握。还可以把其他的品德教育、情感态度、社会经验融进教具之内,让幼儿在操作中积累社会经验,培养幼儿的感性认识。

(三)具有吸引幼儿的特质

0-6岁的幼儿具有强烈的吸收心智,许多幼儿就是被教具的某种特质所吸引,而一再的重复工作。蒙台梭利博士认为:幼儿语言的学习、发展,要顺应自然发展的原则。她说:“儿童的语言是自然发展起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主要强调的是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孩子在婴儿时期开始注意大人说话的嘴型,发出依依呀呀的学语的声音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儿童的语言发展分为:听、说、读、写四个敏感期,我们只要抓住了幼

儿敏感期进行教学,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对颜色的敏感性,进行延伸教具的制作。例如:教具《小狗史努比对应卡》,我们教师就是把相对应的史努比进行绘画后,与实物进行一一对应,不但丰富了幼儿对颜色的感知,还教幼儿学会了对应的概念。教具《汉字的手指触摸》:我们选择了幼儿比较感兴趣的图片进行方位词的认识,利用小动物不同的位臵变化,认识:上、下、左、右,并且进行故事的创编,同时也根据幼儿的敏感期特征融入笔顺的认识及书写。

所以蒙台梭利教师所设计的教具要能够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具的颜色搭配合理、简单明亮、要有吸引幼儿注意的兴趣点。颜色的组合也应呈现一致性,让幼儿一目了然的掌握教具的组合。

(四)错误控制

教具的错误订正系于教具本身,而不在于教师,这种设计可以让幼儿自己发现错误,然后进行自我订正。针对文字的认识,我们把困难简单化,比如偏旁部首的区分,我们利用颜色的控制制作了教具《语音拼读盒》,教具把汉字的偏旁、部首按照颜色进行拆分,把声母、韵母按照颜色进行拆分,幼儿可通过教具的操作认识声母、韵母和汉字的偏旁、部首,并且在操作板上进行拼音与文字的对应及根据词条进行拼组词汇、句子等。针对语言教具的操作过程,此教具从小班即可使用,由简单的认识拼音开始,按照颜色来进行操作,过渡到大班的拼组词句。

针对声调的认识,我们利用蒙台梭利教具本身和声调本身的错误控制特点制作了教具《声调符号展示》《声调拼读板》,幼儿可通过自行操作来巩固对声调的认识。

(五)独立操作性、真实性、方便实用性

蒙台梭利教育注重个体教学,教具的设计主要以个人独立操作为原则。教具制作材料一定要来自生活中真实的材料,让幼儿感受到一个真实的周边环境。因此在制作教具时,一定要考虑到是否适合于幼儿,教具的重量与大小应以孩子能自由移动、易于抓取为原则。制作的教具要方便实用、易清洁、易搬运、易整理,还要具有可循环性。

作为一名蒙台梭利教师,要通过观察来抓住孩子工作中所产生的发散性的思维特性,利用幼儿这种自发性的思维特征进行延伸教具的制作。以此来丰富蒙台梭利教室内语言区的工作,为幼儿语言的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蒙台梭利语言教育 段云波、卢书全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蒙台梭利教具标准 中国蒙台梭利协会


相关内容

  • 幼儿园教师论文
  • 皮亚杰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为思维服务的。同时,语言也是接受知识的工具,没有这个工具我们就很难获得广泛的知识。我们人类之所以优于其他动物而取得今天的进步,就是因为使用了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语言。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期,幼儿的语言教育应该以言语活动为手段,以“一日生活”为途径。 ...

  •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学作了如此的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可见信息技术在现在以及将来的教育教学中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并越来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各种语文能力和塑造学生健全 ...

  •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前言
  •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前言 摘要:蒙台梭利说:来自智力的东西没有一件不是来自感官. 关键字:感官教育 基本概念 重要性 引言:蒙台梭利通过对幼儿的长期观察发现:人在幼儿阶段有惊人的吸收外界刺激来形成自己生命的能力.她把这种能力称为"吸收性心智".人的知识和经验是透过"感觉刺激 ...

  • 小班级组计划
  • 梅县新城办中心幼儿园 小班级组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班级组计划 小班级只有一个班,我们做了家访工作,并且在孩子来园前给幼儿做了测查,通过测查和观察分析,发现小班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的常规环节比较薄弱.因此,我们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为目标,进行教学研究工作,对幼儿进行认真观查.分 ...

  • 怎样上好一节科学课及学科特点
  • 怎样上好一节科学课及学科特点 一.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概论: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感知和操作,探索周围世界奥秘的活动.具体来说: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过程:是支持幼儿亲身经历探究过程,是幼儿体验科学精神和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是使幼儿获得有关 ...

  • 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共6篇)
  • 篇一:幼儿园开题报告 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对策的研究 峰峰矿区滏泉幼儿园 鹿国栋 一.课题的提出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育幼儿使用礼貌语言与人交往,形成文明交往习惯.为此,我们在幼教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将文明礼貌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 ...

  • 从认知角度分析通感与隐喻之间的关系
  • 2010年第1期总第154期 林区教学 Teach i n g of Forestry R eg i o n N o . 12010G eneral N o . 154 从认知角度分析通感与隐喻之间的关系 王凤鸣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外语系, 哈尔滨150080) 摘 要:通感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修辞手 ...

  • 富饶的西沙群岛评课
  • <富饶的西沙群岛>评课 有幸聆听了张静老师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感触颇多. 语文课究竟应该怎么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大家都有共同的认识,就是语文课应该姓语,有语文味.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资料的运用都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而展开.所以,一节精彩的语文课应 ...

  • 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论文
  • 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本人认为,识字过程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识字和用字相结合的方 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