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角度分析通感与隐喻之间的关系

2010年第1期总第154期

林区教学

Teach i n g of Forestry R eg i o n

N o . 12010G eneral N o . 154

从认知角度分析通感与隐喻之间的关系

王凤鸣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外语系, 哈尔滨150080)

摘 要:通感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修辞手法。从修辞学和认知语言学两个方面论述了通感的内涵, 指出通感不再是一种简单化、概念化的语言现象, 更不是为了表达而选择的手段, 而是特殊的认知现象, 也是一种特殊的隐喻。

此外, 还从认知角度分析了通感和隐喻之间的关系, 揭示了其独立性和排他性的特征。

关键词:通感; 认知; 隐喻; 独立性; 排他性中图分类号:H 319. 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714(2010) 01-0077-02

无论在我国还是西方, 对通感的研究由来已久。在我

国, 上至先秦下至近代, 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觅得 通感 这一修辞的踪迹, 如 晨钟云外湿 (杜甫! 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 。然而对它的发现, 并引起汉语修辞学界的关注和浓厚兴趣进而进行研究, 却是从钱钟书先生发表! 通感∀一文之后才真正开始的。而在西方,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 心灵论∀里提出声音有 尖锐 和 钝重 之分, 意识到人类的听觉与触觉之间的相通性, 朦胧地意识到通感的存在。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通感在象征主义诗歌中得以广泛运用, 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发展到了顶峰, 有诗人西蒙斯的诗歌为例:

Soft m usic li ke a perf um e and s w eet li gh , t Go l den w ith audible odours e xqu i s ite , Sw athe m e w ith cere m e n ts for etern ity . 柔软的音乐声飘散芳香幻化成甜美的光金光闪闪让人听来品味出极精美的味道包裹着我让我沉寂在永恒之中

既而叔本华在其著作中研究了通感这种现象的心理机制。乌尔曼(U l m ann) 在20世纪20年代对通感从语义学角度作过系统的研究。现如今, 通感不仅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修辞手法, 而且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对它的认知和深入研究已经在认知语言学范畴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关注。

一、通感的定义(释义)

1 通感在修辞学中的定义(释义)

Synaesthesia(通感) 的前缀:Syn 是 一起 、 与 、 融合 之意; aesthes i a 即 感觉 , 所以它为一起或同时感受之意(t ogether perce p ti on) 。据韦伯斯特英语词典对通感的解释, 来自希腊语的aist h esis , 意为se n sation 。其定义为sensati on felt i n one part of t he body when a not her part is stm i u lated .

收稿日期:2009-12-12

作者简介:王凤鸣(1981-), 女, 黑龙江哈尔滨人, 助教, 从事英语教学、英美文学研究。

而作为一种修辞手法, 钱钟书先生早在其! 七缀集∀

里就对其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在日常经验里,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 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有温度, 声音似乎有形象, 冷暖似乎有重量, 气味似乎会有锋芒。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用白话文来阐释钱老先生的含义即:通感是运用形象化的词语, 把人的一种感官的感觉移到了另一种感觉上, 也就是用描写或记录甲类感官及感觉或感知对象的词语去描写或记录乙类感官及感觉或感知对象, 从而达到换用描写或记录不同感官、不同感觉、不同感知对象的词语的目的, 形成一系列超常规的词语组合, 给人以新奇的体验。

修辞手法 通感 运用到文学作品中, 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单一的内容生动化, 化虚为实, 用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情, 更容易取得读者的共鸣。 通感 不但可在文学作品中探其身影, 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的。人们通常会用 字正腔圆 来表述某人有一副好嗓子, 此时声音就被赋予了固体的外形; 用 秀色可餐 来称赞自然之美, 那么颜色就拥有了味道。

这种不同感觉之间短暂的互通, 必有其在语言符号上的表现形式, 随即就出现了语言表达中的通感现象。

2 通感在认知语言学中的定义(释义)

德国美学家费歇尔在! 美的主观主义印象∀中写到: 各个感官不是孤立的, 它们是感觉的分支, 多少能够相互代替。一个感官响了, 另一个感官作为回忆, 作为和声, 作

[1]

为看不见的象征, 也就起了共鸣。

与传统的修辞学的阐述相比, 通感不再是一种简单化、概念化的语言现象, 更不是无足轻重的、标新立异的为了表达而选择的手段。通感既是一种生理现象, 即对一个感官的刺激的同时, 其他感官也相应地产生类似于与直接接受刺激的器官并联的应激反应; 通感同时也是一种心理现象, 套用艺术通感的心理学理论, 它落实到心理分析的层面上, 是一种自发的 感觉转移 , 是一种基于表象 贯通的联想 , 是一种源于表象 而深于表象的转化和升华 。

##

甚至国内有些学者直接指出, 基于最新的神经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成果, 通感是作为人类重要认知方式的概念隐喻。准确地说,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 通感现象是不同感官之间的经验映射, 是一种认知方式, 它的认知机制

[2]

与隐喻相同 。

二、通感与隐喻之间的关系

通过上文对通感的定义, 特别是从认知语言学方面来说, 通感与隐喻是两个关系紧密甚至有时互为彼此的 域 , 为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解读通感, 那么理清二者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1 隐喻的发展和分类

对隐喻的研究, 最早开始于亚里士多德的! 诗学∀和! 论修辞∀两本文学著作。亚氏学派把比喻定义为 将属于一事物的名称来指另一事物。 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 主要用于文学作品中。然而, 以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为主的柏拉图学派认为, 隐喻是人类内部的一种机制, 既 反映了语言的本质, 又反映了人的本质 [3]。然而, 随着众多研究者从不同层面对隐喻的广泛系统的研究, 由于不同侧重点和理论原型的不同, 隐喻被冠之以不同的定义, 但是较为一致的是:隐喻不再也不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 更是人类认知世界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方式。而根源于对隐喻的不同解释, 隐喻被细化成了很多种类型。这其中最为经典的分类则是Lakoff 的三分法: 结构隐喻、空间方位性隐喻和实体隐喻 。这种分类方法得到了普遍

[4]

的认可和高度的重视。

2 认知###通感和隐喻的根本目的

认知, 是人类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的前提。文学作品对外观世界的描述和对认识世界过程的表达, 都源于对世界认知的原始动力。而通感和隐喻更是受认知支配的。确切地说, 通感是服务于人类认知过程的一种隐喻。

早在20世纪初, 英国语义学家乌尔曼对19世纪不同国域, 操不同语言以及具备不同气质、性格、爱好、风格的许多诗人、作家的作品进行了统计和大量的分析, 得出的结论是:通感是全人类所共有的一种极为普通的心理现象, 反映在文学作品中, 也有着非常相似的通感习惯。2009个通感现象有80%呈向上的 等级分布(h i er ar ch ical d istri buti on) 。一般来说, 感觉的挪移方向按照人类共同的生理机制明显地由较低级趋向较高级感官、由较简单趋向较复杂感官移动的趋势, 即对较高级的感官的刺激能

[5]

引起较低级感官的反应 。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如下:触觉、温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在语言表达上, 低级感觉的词用来修饰较高级感觉的词比较常见, 反之, 用较高级感觉的词修饰低级感觉的词则很少。

在认知语言学通感隐喻理论的发展过程中, Lakoff 和Seitz 等学者为代表的通感观认为: 通感隐喻是天赋和体验, 感官之间的相似与差异, 以及地域、文化和认知作用等因素作用的结果。 也就是说, 通感基于一种感官的感觉向另一感官的感觉挪移, 与其他隐喻一样, 通感包含着 隐

喻 性 认知 过程。因此, 通感由于属于隐喻的范畴, 又受认知原则的支配

:

一般来说, 强度图式 和 节奏图式 对相关类型的通感隐喻有较强的解释力, 然而通感的类型很复杂, 远非以上谈到的两个图式所能涵盖的。这里, 我们更突出了通感作为一种认知手段的作用, 特别是通感这种认知方式的排他性和独立性。

排他性:通感不是普通的隐喻, 无论从认知路径、认知原则还是从认知功能来看, 通感向我们人类认识事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他不同于一般的隐喻, 因为其独特的源域(sou r ce do m ai n) 与目标域(target do m ai n) 都是感觉域。它也不同于其他的认知方式, 他能将生理、心理甚至感情思维结合起来, 创造出感知、审视继而审美的功能。独立性:关于通感是否存在的争论由来已久, 如: 目口鼻, 皆有所明, 不能相通 就代表了哲学家庄周的观点###即否认通感的存在。实际上, 这种争论源于通感之于其他感官是否具有独立性的矛盾。而当将通感这一认知方式与人类特有的 审美 能力(也包括 审丑 能力) 相联系, 考虑到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所具有的丰富的感情 能力 , 通感的独立性就显而易见了。

综上, 简单来说通感是感觉的混合, 是同时发生的让人感觉到的多种感觉, 是人在受到一种刺激时产生的多种感觉上的反映。通感和隐喻类似, 不仅是一个简单化的语言问题, 更是一个多元化的思维问题。因此, 人们对通感的理解也遵循人类的一般认知规律。最后, 证明了通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现象, 也是一种特殊的隐喻。对通感的认知研究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通感作为一个崭新的认知方式的独立性和排他性, 具有广泛深入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费歇尔. 谈谈英语中的Synaesthes i a[J].外语学刊, 1986,

(1):130-134.

[2]彭懿, 白解红. 通感认知新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

(1):14-17. [3]谢遐均. 隐喻的文化内涵[J].渤海大学学报, 2004, (6):108-111. [4]Lako f, f G &Johnson , M. M etapho rsW e L i ve By[M].Ch ica

go ; The U n i v ers it y o f Ch i cago P ress , 1980:132.

[5]许峰, 董元兴. 汉英通感隐喻的美学基础与认知阐释

[J].中美英语教学, 2008, (7):32-36.

∃责任编辑:盛琳颖%

#

2010年第1期总第154期

林区教学

Teach i n g of Forestry R eg i o n

N o . 12010G eneral N o . 154

从认知角度分析通感与隐喻之间的关系

王凤鸣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外语系, 哈尔滨150080)

摘 要:通感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修辞手法。从修辞学和认知语言学两个方面论述了通感的内涵, 指出通感不再是一种简单化、概念化的语言现象, 更不是为了表达而选择的手段, 而是特殊的认知现象, 也是一种特殊的隐喻。

此外, 还从认知角度分析了通感和隐喻之间的关系, 揭示了其独立性和排他性的特征。

关键词:通感; 认知; 隐喻; 独立性; 排他性中图分类号:H 319. 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714(2010) 01-0077-02

无论在我国还是西方, 对通感的研究由来已久。在我

国, 上至先秦下至近代, 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觅得 通感 这一修辞的踪迹, 如 晨钟云外湿 (杜甫! 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 。然而对它的发现, 并引起汉语修辞学界的关注和浓厚兴趣进而进行研究, 却是从钱钟书先生发表! 通感∀一文之后才真正开始的。而在西方,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 心灵论∀里提出声音有 尖锐 和 钝重 之分, 意识到人类的听觉与触觉之间的相通性, 朦胧地意识到通感的存在。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通感在象征主义诗歌中得以广泛运用, 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发展到了顶峰, 有诗人西蒙斯的诗歌为例:

Soft m usic li ke a perf um e and s w eet li gh , t Go l den w ith audible odours e xqu i s ite , Sw athe m e w ith cere m e n ts for etern ity . 柔软的音乐声飘散芳香幻化成甜美的光金光闪闪让人听来品味出极精美的味道包裹着我让我沉寂在永恒之中

既而叔本华在其著作中研究了通感这种现象的心理机制。乌尔曼(U l m ann) 在20世纪20年代对通感从语义学角度作过系统的研究。现如今, 通感不仅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修辞手法, 而且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对它的认知和深入研究已经在认知语言学范畴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关注。

一、通感的定义(释义)

1 通感在修辞学中的定义(释义)

Synaesthesia(通感) 的前缀:Syn 是 一起 、 与 、 融合 之意; aesthes i a 即 感觉 , 所以它为一起或同时感受之意(t ogether perce p ti on) 。据韦伯斯特英语词典对通感的解释, 来自希腊语的aist h esis , 意为se n sation 。其定义为sensati on felt i n one part of t he body when a not her part is stm i u lated .

收稿日期:2009-12-12

作者简介:王凤鸣(1981-), 女, 黑龙江哈尔滨人, 助教, 从事英语教学、英美文学研究。

而作为一种修辞手法, 钱钟书先生早在其! 七缀集∀

里就对其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在日常经验里,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 眼、耳、鼻、舌、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有温度, 声音似乎有形象, 冷暖似乎有重量, 气味似乎会有锋芒。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用白话文来阐释钱老先生的含义即:通感是运用形象化的词语, 把人的一种感官的感觉移到了另一种感觉上, 也就是用描写或记录甲类感官及感觉或感知对象的词语去描写或记录乙类感官及感觉或感知对象, 从而达到换用描写或记录不同感官、不同感觉、不同感知对象的词语的目的, 形成一系列超常规的词语组合, 给人以新奇的体验。

修辞手法 通感 运用到文学作品中, 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单一的内容生动化, 化虚为实, 用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情, 更容易取得读者的共鸣。 通感 不但可在文学作品中探其身影, 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的。人们通常会用 字正腔圆 来表述某人有一副好嗓子, 此时声音就被赋予了固体的外形; 用 秀色可餐 来称赞自然之美, 那么颜色就拥有了味道。

这种不同感觉之间短暂的互通, 必有其在语言符号上的表现形式, 随即就出现了语言表达中的通感现象。

2 通感在认知语言学中的定义(释义)

德国美学家费歇尔在! 美的主观主义印象∀中写到: 各个感官不是孤立的, 它们是感觉的分支, 多少能够相互代替。一个感官响了, 另一个感官作为回忆, 作为和声, 作

[1]

为看不见的象征, 也就起了共鸣。

与传统的修辞学的阐述相比, 通感不再是一种简单化、概念化的语言现象, 更不是无足轻重的、标新立异的为了表达而选择的手段。通感既是一种生理现象, 即对一个感官的刺激的同时, 其他感官也相应地产生类似于与直接接受刺激的器官并联的应激反应; 通感同时也是一种心理现象, 套用艺术通感的心理学理论, 它落实到心理分析的层面上, 是一种自发的 感觉转移 , 是一种基于表象 贯通的联想 , 是一种源于表象 而深于表象的转化和升华 。

##

甚至国内有些学者直接指出, 基于最新的神经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成果, 通感是作为人类重要认知方式的概念隐喻。准确地说,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 通感现象是不同感官之间的经验映射, 是一种认知方式, 它的认知机制

[2]

与隐喻相同 。

二、通感与隐喻之间的关系

通过上文对通感的定义, 特别是从认知语言学方面来说, 通感与隐喻是两个关系紧密甚至有时互为彼此的 域 , 为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解读通感, 那么理清二者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1 隐喻的发展和分类

对隐喻的研究, 最早开始于亚里士多德的! 诗学∀和! 论修辞∀两本文学著作。亚氏学派把比喻定义为 将属于一事物的名称来指另一事物。 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 主要用于文学作品中。然而, 以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为主的柏拉图学派认为, 隐喻是人类内部的一种机制, 既 反映了语言的本质, 又反映了人的本质 [3]。然而, 随着众多研究者从不同层面对隐喻的广泛系统的研究, 由于不同侧重点和理论原型的不同, 隐喻被冠之以不同的定义, 但是较为一致的是:隐喻不再也不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 更是人类认知世界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方式。而根源于对隐喻的不同解释, 隐喻被细化成了很多种类型。这其中最为经典的分类则是Lakoff 的三分法: 结构隐喻、空间方位性隐喻和实体隐喻 。这种分类方法得到了普遍

[4]

的认可和高度的重视。

2 认知###通感和隐喻的根本目的

认知, 是人类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的前提。文学作品对外观世界的描述和对认识世界过程的表达, 都源于对世界认知的原始动力。而通感和隐喻更是受认知支配的。确切地说, 通感是服务于人类认知过程的一种隐喻。

早在20世纪初, 英国语义学家乌尔曼对19世纪不同国域, 操不同语言以及具备不同气质、性格、爱好、风格的许多诗人、作家的作品进行了统计和大量的分析, 得出的结论是:通感是全人类所共有的一种极为普通的心理现象, 反映在文学作品中, 也有着非常相似的通感习惯。2009个通感现象有80%呈向上的 等级分布(h i er ar ch ical d istri buti on) 。一般来说, 感觉的挪移方向按照人类共同的生理机制明显地由较低级趋向较高级感官、由较简单趋向较复杂感官移动的趋势, 即对较高级的感官的刺激能

[5]

引起较低级感官的反应 。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如下:触觉、温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在语言表达上, 低级感觉的词用来修饰较高级感觉的词比较常见, 反之, 用较高级感觉的词修饰低级感觉的词则很少。

在认知语言学通感隐喻理论的发展过程中, Lakoff 和Seitz 等学者为代表的通感观认为: 通感隐喻是天赋和体验, 感官之间的相似与差异, 以及地域、文化和认知作用等因素作用的结果。 也就是说, 通感基于一种感官的感觉向另一感官的感觉挪移, 与其他隐喻一样, 通感包含着 隐

喻 性 认知 过程。因此, 通感由于属于隐喻的范畴, 又受认知原则的支配

:

一般来说, 强度图式 和 节奏图式 对相关类型的通感隐喻有较强的解释力, 然而通感的类型很复杂, 远非以上谈到的两个图式所能涵盖的。这里, 我们更突出了通感作为一种认知手段的作用, 特别是通感这种认知方式的排他性和独立性。

排他性:通感不是普通的隐喻, 无论从认知路径、认知原则还是从认知功能来看, 通感向我们人类认识事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他不同于一般的隐喻, 因为其独特的源域(sou r ce do m ai n) 与目标域(target do m ai n) 都是感觉域。它也不同于其他的认知方式, 他能将生理、心理甚至感情思维结合起来, 创造出感知、审视继而审美的功能。独立性:关于通感是否存在的争论由来已久, 如: 目口鼻, 皆有所明, 不能相通 就代表了哲学家庄周的观点###即否认通感的存在。实际上, 这种争论源于通感之于其他感官是否具有独立性的矛盾。而当将通感这一认知方式与人类特有的 审美 能力(也包括 审丑 能力) 相联系, 考虑到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所具有的丰富的感情 能力 , 通感的独立性就显而易见了。

综上, 简单来说通感是感觉的混合, 是同时发生的让人感觉到的多种感觉, 是人在受到一种刺激时产生的多种感觉上的反映。通感和隐喻类似, 不仅是一个简单化的语言问题, 更是一个多元化的思维问题。因此, 人们对通感的理解也遵循人类的一般认知规律。最后, 证明了通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现象, 也是一种特殊的隐喻。对通感的认知研究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通感作为一个崭新的认知方式的独立性和排他性, 具有广泛深入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费歇尔. 谈谈英语中的Synaesthes i a[J].外语学刊, 1986,

(1):130-134.

[2]彭懿, 白解红. 通感认知新论[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

(1):14-17. [3]谢遐均. 隐喻的文化内涵[J].渤海大学学报, 2004, (6):108-111. [4]Lako f, f G &Johnson , M. M etapho rsW e L i ve By[M].Ch ica

go ; The U n i v ers it y o f Ch i cago P ress , 1980:132.

[5]许峰, 董元兴. 汉英通感隐喻的美学基础与认知阐释

[J].中美英语教学, 2008, (7):32-36.

∃责任编辑:盛琳颖%

#


相关内容

  • 隐喻和转喻的区分_研究现状和分歧
  • 2009年2月第25卷 第1期 外国语文 ForeignLanguageandLiterature Feb.,2009Vol.25 No.1 隐喻和转喻的区分:研究现状和分歧 张 辉 杨 波 (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外语研究>编辑部,江苏南京 210039) 提 要:转喻研究似乎一直处于隐喻 ...

  • 概念整合理论对通感的阐释
  • 第24卷第5期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24,No.5 2007年9月JournalofAnhui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September,2007 概念整合理论对通感的阐释 蒋红艳,周启强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2 ...

  • 从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角度看英语语
  • 山东外语教学 Shando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Journal 2007年第1期(总第116期) 从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角度看英语语法及其教学 撒忠清,董宏乐 1 2 (1.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2.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上海 20043 ...

  • 语言的认知研究
  • <外国语言文学>(季刊) 2003年第3期(总第77期) 语言的认知研究 束定芳 (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 200083)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语言学史上的几次重要的研究范式的转移,并指出,目前语言学家们对语言 的认知研究其实也意味着一次对语言和语言研究观念上的一次革命.研究方法作了简 ...

  • 概念隐喻与委婉语隐喻意义构建的认知理据_谌莉文
  • 2006年第8期总第209期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LanguagesandTheirTeaching2006,l8 Seriall209 概念隐喻与委婉语隐喻意义构建的认知理据* 谌莉文 (宁波大学理论语言学研究所,浙江宁波 315211) 摘 要: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委婉语是一种概念化的隐喻 ...

  • 隐喻为什么可能
  • 2008年5月第29卷第3期 外语教学 ForeignLanguageEducation May.2008Vol.29No.3 ! ! ! ! " 专栏:修辞研究的新进路 !!!!!!!!!!!!!!!!!" !!!! " 栏目主持人:徐盛桓(上海外国语大学 中国外语战 ...

  • 顾城诗歌的意象美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学生姓名 学 号 院(系) 专 业 指导教师 时 间 顾城诗歌的意象美 曲彦翰 081140115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吕刚 2012 年 6 月 6 日 顾城诗歌的意象美 摘要 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享有"童话诗人"的美誉.诗 ...

  • 概念隐喻的认知阐释及概念隐喻能力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3卷第3期 双月刊2007年5月出版 概念隐喻的认知阐释及概念隐喻能力 陆国君,宋建清 (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摘要:概念隐喻体现的是语言的概念(经验)功能.一方面,通过在词汇语法层面产生名词化,话语者可 以对所构建的经验意义(事件.关系.范畴等)进 ...

  • 顾城诗歌中的意象艺术
  • 内容摘要:顾城诗歌属于朦胧派,并且是朦胧派的代表诗人,被誉为"童话诗人",他有着一颗童心,用纯真的眼光去观察世间万物,他眷恋着美丽的大自然,云彩.太阳.山川等自然万物都是他歌颂的对象,以此来抒发自己对生命的感悟.顾城的诗歌有着独特的表现手法,他的诗歌中各种各样的意象更是出彩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