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孔子传

何新 孔子新传 总目录

孔子新传

何 新 著

目 录

序1

(一) 孔子的出身

1、生年

2、家世

3、祖父与父亲

4、野合所生下的私生子

5、孤儿与弃子

6、关于“五父之衢”

7、孔颜二族之间的关系

8、惊世骇俗之举

9、孔子的少年理想

10、“尼丘”的涵义

11、挑战主流社会

(二)“贫也贱”的早年

12、吾少也贱

13、多能鄙事

14、圣人无常师

15、为季氏小吏

16、娶妻生子

17、答齐景公

18、戎狄之患

19、尊王攘夷

20、不以私德论英雄

(三)第一次远游

21、两小儿问难

22、泰山遇隐者

23、收伏子路

24、“上士杀人用笔头”

25、夫子循循善诱

26、孔子观海

27、孔子可能经过商

28、孟厘子的遗言

29、问学太庙

30、访礼问乐

31、观“大武”之舞

32、孔子评论“大武”

33、孔子论音乐与政治

34、拜访老子

35、老子至道

36、老子论阴阳

37、老子论自然

38、六经皆先王之陈迹

39、老子的赠言

(五)神道教与“儒”的起源

40、儒者起源于祭司

41、中国上古之神道教

42、礼乐仪式

43、封禅大典

44、神道教的操作巫术

45、蜡祭与大傩

46、孔子主持祭天

47、孔子革新礼教

48、游士与庶子

49、君子的新意义

50、鲁国政变

51、儒墨集团都是雏型政党

52、鲁君出走

53、齐景公与晏子

54、田氏兴起

55、闻韶忘肉

56、拒绝受封

57、赢博观葬

58、鲁君之死

59、孔党参与田氏改革

60、田氏篡姜齐

61、孔子政治理念的矛盾性

(八)作为一位政治改革家

62、季氏家变

63、阳虎与孔子

64、阳虎政变

65、执政鲁国

66、杀少正卯

67、孔子相鲁

68、施政大纲

69、郏谷之会

70、不辱君命

71、坠三都

72、孔子指挥平叛

73、称病退居

74、离开鲁国

(八)踟蹰卫晋

75、客居卫国

76、子见南子

77、卫国内乱

78、受困于匡

79、卫太子被逐

80、孔子的机会主义

81、新弟子子夏

82、讲学招徒于卫

83、潜回鲁国

84、孔子访晋

(九)落魄时代

85、丧家之犬

86、孔子入陈

87、圣人多知

88、为尊者讳

89、冉求归鲁

90、楚昭王欲召孔子

91、绝粮陈蔡

92、弦歌不绝

93、徘徊旷野

94、通达生死

95、考验弟子

96、苦中求乐

97、孔子入叶

(十)楚国招隐

98、宰予使楚

99、孔子见孙叔敖

100、与叶公的交往

101、隐士之嘲

102、沧浪水清

103、洹樵问答

104、会见老莱子

105、子贡见老子

106、白公胜

107、重病于陈

108、自我祈祷

(十一)子弟成材

109、各言尔志

110、正名正位

111、再到卫国

112、吴国称霸

113、子贡出使

114、子贡之纵横术

115、吴师伐齐

116、冉求御敌

(十二)内圣外王之道

117、季氏礼聘孔子

118、孔子归鲁

119、鲁国“国老”

120、支持鲁君

121、子路之死

122、会见盗跖

123、盗亦有道

124、祖述六经

125、哲人之萎

126、孔子论儒者

127、克已复礼

128、哀公之诔

129、素王与宗师

130、儒学走向天下

131、孔子儒学核心是人文主义

132、内圣:孟子的人格主义

133、外王:荀子的法治主义

序1

[孔子新传发表前言]

王涌君是我的老朋友。他主持《中国电子商务》后屡次见访。因听说我有未定稿的《孔子新传》一书,要求在他的刊物上独家首发,并予连载。难却其盛情,因将此稿付之,分期发表。

何新2006年9月3日

序言

孔子号称“圣人”,赫赫有名。但实际上,关于孔子的出身与身世,两千多年以来,却一直还是一个巨大的疑谜。司马迁《史记》中为孔子立有“世家”,前人早已指出,其所纪事及年代皆多有舛误①。

孔子一生事业,是创立了儒学(“五经”体系)这种学术流派②,以及“儒家”这一政治组织。人们都知道,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但是,从先秦时代百家之一的儒者学说,演变到万系一统的儒门宗教,这一历程并非发生在孔子当世,而是在孔子死后历数百年(汉初),以至上千年(唐初)才逐步完成的。

实际上,孔子本人初始的学术和政治思想,与汉代以后逐渐系统化的儒教意识形态具有极为重大的不同。至于孔子的生平事迹,则更是遭遇了后世有意无意的极其巨大的沉埋和误解。

儒家社团在孔子初创的时期(特别在孔子的青年和中年时期),本来是一个具有批判时代政治涵义、主张革新求变、革故鼎新的政治团体。中年以后的孔子通过挫折和历炼,而具有了实用主义和机会主义的政治技巧,开始寻求与政治现实的妥协,其理念趋向保守化,倡导建设稳定的秩序与伦理(“礼”);与早年的孔子大为不同。所以孟子说:孔子,“圣之时者也。”

但是另一方面,晚年之孔子著述《礼运》提出“大同”,认为历史周期性地经历“据乱”——“升平”(小康)——“太平”(大同)的三世之变。认为当世现实为“据乱”之世,礼运的最高境界乃是臻入“大同”。在“礼运”中孔子赞扬“选贤与能”的民主政治。在《春秋》中,孔子以记述规格的区别,来暗寓历史批判之“微言大义”,试图为未来政治建树一种价值模式。孔子一生的思想,始终是在变化和发展着。(例如,《易经系词大传》就是孔子这种变革哲学的伟大宣言。)

----------------------------------------------------------------------

[注释]

①钱穆指出:“余读《史记·孔子世家》,最芜杂无条理。其他如《年表》,如鲁、卫、陈、蔡世家,凡及孔子,几无事不抵牾,无语不睽违,诚如崔述之讥。史迁虽疏,不当灭裂乃尔,盖出后人之移易增窜者多矣!”(《古史辨》第4册第86页)

②汉代称“五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唐以后称为“六经”。清代又纂集儒门经典增为“十三经”。 -----------------------------------------------------

西汉初叶,宗源于荀子而倡导以法立礼思想的儒家今文学派兴起。 所谓“今文学派”,其实是儒学中的“现代派”和“实用”主义流派。汉初之今文儒学与主张复古主义和拘泥故典的“古文”学派形成对立和分岐。而贾谊、晃错、董仲舒、公孙弘,则正是汉初传承荀门儒学的一批中坚代表人物。

今人侈言汉初文景无为之治,其实文帝已有变法之志,但迫于时势而未敢遽行之。汉景帝时期,反对政治改革的保守派贵族,推崇黄老的“无为”、“守天”、“法自然”学说,而反对今文学派。后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而独尊儒术,正是为了借重今文儒学所鼓吹“尊王攘夷”的国家主义理念。正如清末今文派大儒廖平、康有为及后来蒙

文通所指出,今文儒学中寓有孔子“托古改制”,求新求变倡言“革命”的微言大义。

汉武帝后期,卫太子(刘据)支持儒学当时新兴的“谷梁”一派,此学派试图以字义训诂考据来纠正“今文”(公羊)派法今非古,以《春秋》为当世律法之偏差。继之刘氏贵族(河间献王刘德等人)又大献古文经,力推所谓“古文经学”,实际是以古非今,欲改变武帝所弘扬的今文儒学的变制改革方向;用周公的“封建”礼学取代孔、荀的大一统主张。由此而导致后来聚讼纷纭的今古文两大学派之大论战。 经学之古文学派,始终具有明显主张复古保守的贵族主义倾向,实际是儒学中的“原教旨主义”。

到东汉末期,郑玄、马融调合今古文两派,儒学之政治改革色彩逐渐泯没,保守色彩渐浓。唐太宗李世民开国后明确地将儒家经典确立为以忠君、孝悌之伦理原则为根本主旨的国家意识形态,于是儒学逐步国教化,才终于在宋元明后发展成为一个保守主义的帝国国家信仰和治国宗教。

杨向奎指出:“不是教主而起教主作用的是孔子,不是宗教而起宗教作用的是儒家,但儒家并没有迷信(偶象)崇拜。”说儒家没有“迷信崇拜”,并不确然。实际上,自从刘邦建立汉帝国过曲阜以太牢祭祀孔子始,汉晋以下至唐宋元明清两千多年的时期里,孔子一直被不断地神化、圣化、偶象化。

但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起,20世纪初西方学术靡荡中国,激进主义的文化革命思潮发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呐喊。自此以后,在一百年的反古批孔浪潮中,孔子又不断地被丑化和妖魔化。然而,这种被神圣化或妖魔化的孔子,都并不是历史中那位真正的孔子。

毕竟,作为一种政治宗教和社会伦理,儒家思想及儒教文化影响中华民族与文明垂二千年。

钱穆说:

“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①。在此五千多年之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

尽管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中具有如此之大的名望,孔子对于中国历史文化之影响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帝王和任何一个知识分子(也许只有伏羲、黄帝和现代的毛泽东堪与相提并论)。然而迄今为止,关于孔子却还没有一部比较翔实可信的传记和年谱。 -------------------------------------------

[注释]

①廖平,著《今古学考》,谓古文学派宗周公,师《周礼》。今文学派宗孔子,师《王制》。其学为康有为所承述,著《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

--------------

在大部分现代人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个私塾先生式的兴办“私学”的“教育家”。例如冯友兰说:“孔子一生不过是一个门徒众多的教授老儒。”傅斯年说:“儒家者流,不过出于教书匠。”此类说法,可以代表五四以后至今西化派学者们对于非圣化的孔子的流行普遍看法。 于是孔子一直被解读为一个近乎冬烘的迂腐文人,抱着一肚子关于“周礼”以及“仁义”的酸腐思想,终日喋喋不休地四处周游进行说教。(也不知他与弟子们的衣食吃喝从何而来?)他的身边则围聚着一群近乎白痴而盲目信从的年轻Fans(如子路、颜回之辈),不断地从当时的一个小国家被驱逐到另一个小国家,四处碰壁。这就是现代学术界所一直向人们描述的一幅可怜的孔子形相!试问:如此一个生不逢时的晦气人物,又有何伟大精彩可言?!

以故,周谷城曾说:“孔子之学说,在政治方面无任何价值。除提倡道德一项以外,他无可取。彼乃天然之教育家,善说道德;政治乃具体之事,非彼之空言所能改良。但正因彼之言是空的,对于后世,反而便发生惊人之影响。于独裁君主,方便尤多。盖独裁君主制,能

维持不倒者,全赖两种法宝:一曰武力,二曰道德。孔子是一中材之人,本着一生经验,开口道德,闭口道德,便大为世人所欢迎。”① 以上周氏的这种看法,在现代学界中颇具代表性。

但是,这种形象的孔子,并不是真正生活于历史中的孔子,而是几千年间被“圣”化和丑化后,关于这位圣人所残留的一幅木乃伊形相。在几千年的圣化、神化和虚幻化过程中,孔子一生真实的经历、生活、血肉、情欲都已抽离而空壳化了;因此,留下来的就只是这么一个荒谬呆愚徒有道德空言的孔子。

实际上,如果孔子真的只是这样一个呆板无聊冬烘无能的人物,何以竟能顶着中华“圣人”的称号而历两千多年?以至雄才大略如汉武帝也心悦诚服而膜拜于其膝下,终竟成为华夏文明的精神导师和象征?其政治及文化思想(“道统”),又何以能垂范中国古代几乎近三千年而不断绝?另一方面,如果孔子只是这样一个完全不值得崇拜的偶象,而数千年来这个民族的精英竟曾如此地追随之崇拜之,岂不是整体地过于弱智了吗?!难怪“五四”时代激进的新派分子要高呼“打倒孔家店”,而主张推倒全部经学了!

---------------------------------------

[注释]

①《周谷城文集》,第275页。

------------------------------------------------------------

我写这部传记的目的,是试图寻找和挖掘出历史中那个曾经生存过的真正的孔子。据我的观察,那是一个生于贫贱长于忧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孔子;一个弘毅任远,不屈不挠,一而贯之,矢志不移于寻求救国利民之道的孔子;是作为一位伟大政治家、思想家和组织家的孔子;是一个“诗、书、礼、乐、御、射”六艺兼通,勇毅过人,胸怀大志,锲而不舍行其所志,智慧过人学识渊博的孔子;也是一个充满柔情和狡谲,极善随机应变与时俱进,的确堪称所谓“圣之时者”的孔子。

总之,这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心有欲,但也有软弱心灵性格缺陷富有真实人性的活生生的孔子。

但是,这样一个孔子,并不是我向壁虚构的孔子;而正是从大量历史材料中剪辑还原后②,

所呈现出来的那个真正的孔子。

----------------------------------

[注] ②本书史料,多取自汉以前传述孔子之史事,包括历代类书中所辑孔子事迹之佚文。如《庄子》书中,即存有大量关于孔子生平言论事迹之传说。而古人以《庄子》为“寓言”,儒者目之为旁宗,多不采信。近人以儒道为对立,亦不用之。实际上,《庄子》书中多儒家言。自魏晋以下,俗说习惯以“老庄”并称。其实,老子之用世及不离不弃,与庄子之出世而蜕脱尘埃,具有根本意义上的不同。虽然庄子褒扬老子,但事实上我们很难找到老子与庄子的直接渊源。相反,从庄子书中看,庄子与孔门关系颇深,其学应出儒门后学而变异,孔、庄之间具有颇为深刻之历史渊源。

何新 2005。5.1

说明:此文原刊于王涌主编之《中国电子商务》2006/9,在此转发得到何新授权,并经何新先生最新校阅。

(一)孔子家世

1、出生时间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陬,字又作邹,在今山东曲阜附近。①孔子宗族本为“子”姓,“孔”是其高曾祖分族的别氏,所以孔子又称“子孔子”。

据《春秋·公羊传》记,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十一月庚子。《谷梁传》则记为同年十月庚子(当夏历8月27日)生。《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由于三书所说不一,以致二千余年来聚讼不决。

关于孔子生年所以发生上述说法之不同,原因是因为秦汉以前,中国各地区、多朝代使用历法不同,又在换算中发生讹误。颛顼历之1月,在周历及夏历各为10月及12月,有旧年、新年之别,则纪时序必有一年之误。实际在《史记》关于春秋战国时代的纪年中,多次发生过这种类似的历法换算之讹误。盖《公羊传》用颛顼历,②《谷梁传》用周历。颛顼历(建亥)11月,正当周历(建子)之十月。③至于“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之异,也是由于不同历法换算中造成了纪年舛误。④

今人计算孔子纪年,多信从《史记》,但实际则仍应以先于《史记》成书的公羊、谷梁为准,即确定孔子生于公元前552年9月9(庚子)日。⑤

①《孔子世家》:孔子生地在鲁昌平陬邑。陬,通邹。《水经·泗水注》:“邹山,《左传》所谓峄山也,故邾娄之国,叔梁贺之邑也。”

②秦及汉初通行颛顼历。鲁用周历。

③《史记·孔子世家》谓孔子生于鲁襄公22年;《公羊传》谓生于鲁襄公21年周历十一月庚子;《谷梁传》谓生于鲁襄公21年周历十月庚子(夏历8月27日)。据《春秋》襄公21年“十月,庚辰朔(初一)”,在无闰月的情况下,则下月(十一月)不当有庚子。 ④《索隐》:“盖以周正十一月属明年,故误也。后序孔子卒,云七十二岁,每少一岁也。”何按:上古历法十月为一纪年。十一、十二以至十三、十四月乃增润之月也。故若换算为周正,十一月可计为新年也。

⑤前人已指出,考《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多处记事皆有一年之误。

2、家世

孔子祖上曾有一个颇为显赫的贵族世家背景。①

孔子直系先祖可以上溯于殷商王族之名人微子启及微仲。②微子是商王族之庶子,是商纣王(帝辛)的异母之兄。

周武王克商后,并未灭商祀。武王仍封纣之嫡子武庚及其族属守于殷邑,继奉商祀。但周武王死后,武庚即反叛周,被周公率师东征所镇压。周公平乱之后,封商王族之庶子微子启及其族属守于商丘,国号宋(商之音转)。但宋之爵位(级别)仍列上公,与周公之子鲁公伯禽并列,爵位高于中原其他诸侯之上。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继位。所以宋国之君族,是出自殷商王族之庶枝,孔子的族属,可以一直上溯于此。

孔子的高祖子弗父何,是宋君愍公之嫡长子。如依照周公所立之宗法制度,诸侯世世当立嫡长子为太子,则弗父何本具有继位宋君的资格。③但是,商朝虽也曾有父死子继的父系传位先例,但并未形成严密的制度。在商亡而宋立国以后,由于宋君微子本身也是庶子,因此自微子以下,其继统并不严格遵守周人的宗法制,仍采用殷商传统的“兄终弟及”即据母系的传承制度。④

宋愍公死前,未将王位传于嫡子弗父何,而传于自己之弟。弗父何之弟名叫鲋祀,对此不满。他后来发动政变弑杀了国君(其叔父)。政变成功后,鲋祀先假意欲将君位让给其兄弗父何,但弗父何不敢受,鲋祀就自己坐了了王位,此即宋厉公。子弗父何以下三世,均以世卿担任宋国之大司马。

①“乃命微子开代殷后,奉其先祀接国于宋”。(《宋世家》)孔子自己说:“丘也,殷人也。”(檀弓)“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

②微子即殷子。殷微古音通。宋国即商国,宋商音通。讳殷故称微,讳商故称宋。其地略在今豫北之安阳、西之沁阳,东之商丘。 ③据《史记》:周灭商,周成王封微子启于宋,遂从殷之王室转为诸侯。四传至宋愍公,长子弗父何,次子鲋祀。宋愍公不传子而传弟,是为炀公。兄终弟及本是商代的制度。鲋祀弑其叔父炀公,欲立其兄弗父何为君。但弗父何让不受。其弟鲋祀立,是为厉公。弗父何仍为卿。《左传》中孟僖子说孔子乃圣人之后,即指弗父何。 ④鲁国虽是周公之后,但周与殷商遗族通婚,其继统之法亦采取所谓“一继一及”,不严格遵守周之宗法。故严格传嫡之宗法制,似仅实行于周之王室。

3、由宋迁鲁

孔子之七世祖子正考父,职司是宋国太宰。①正考父也是宋国公室的一代名臣,历宋戴公、武公、宣公三世为卿(约在前799年—前729年)。有人认为《诗经》中的“商颂”,就是子正考父所制作的。②

正考父为人以谦逊知名。庄子曾说:正考父为士时,见人躬着背。任命为大夫后,见人弯下腰。任命为上卿后,见人更谦恭地俯下身子。地位愈高,谦卑愈甚。

孔子之六世祖孔父嘉,复任宋国之大司马,主持军事。此前孔氏诸祖皆不标“孔”氏。从孔父嘉一代后,始别族命氏称“孔”。③(孔,当为其采邑名。)孔父嘉时代,宋国发生内乱,孔父嘉后来被宋太宰华督所杀害。④

[《左传》记此事谓:宋殇公9年(前711年),孔父嘉任大司马,主持军事,多次与邻国的郑国作战,战争引起国民不满。孔父嘉有美妻。太宰华督使人宣言国中曰:“国君即位十年,对外打了十一仗,民生痛苦不堪,都是大司马孔父嘉的责任。我们应该除掉他以安定民心。”不久,华督发动政变,杀死孔父嘉,夺去其美妻。后来华督又弑杀宋君,另立宋庄公。]

孔父嘉之子,即孔子之五世祖孔木金父⑤,为避内乱逃离宋国,举族迁居到鲁国。⑥因鲁宋两国公族之间世代有婚姻之亲,所以孔氏一族此后即繁衍在鲁国,其后人多为鲁国贵族的家臣。

①先秦官制中“太宰”,即后世宰相,或称“国相”。列国称呼不一,如鲁无“太宰”,国相称“司徒”,为季孙氏世袭之职。但《谷梁传》钟氏补注则以为,宋国之大宰乃卑职,不在六卿大夫之列。

②《鲁语》:“正考父作《商颂》十二篇。”或说“校《商颂》十二篇于周太师。”弗父何曾孙正考父,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皆为上卿。但正考父不自满假,每一受命,益增其恭。又自奉甚俭。尝为鼎铭曰:

“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 ③《春秋》谷梁传范宁《集解》:“《左传》曰孔父嘉,名嘉也。孔,字也。父,美称也。《春秋》名嘉者多字孔。弗父何让国,四世传至正考父,宋君未赐氏族。五世,至孔父,君命以其字为氏。”孔父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祁父,其子奔鲁为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生仲尼,孔父是孔子六世祖。

④《春秋》谷梁传:“桓公二年春正月,华督弑其(宋)君与夷(名)。”集解:“华督,宋之卑者,卑者以国为氏。”“及(殛也)其大夫孔父,孔父先死。孔子,故宋人也。”《公羊传》:“(华)督将弑殇公,于是先攻大夫孔父之家。”《左传》谓:“督艳孔父之妻,杀而取之。”又言:“民之不堪命归罪司马(孔父)。”孔父乃宋国大司马,首席执政;华督,为“大宰”。大宰主君膳食,不列于宋之六卿。(说详《谷梁》集解)

⑤正考父生孔父嘉。孔父嘉为孔子之第六代祖。别族取新姓为“孔”。父者,伯也,志其排行。嘉是其名。因获赐族之典,其后代以其先人之字为氏,乃曰孔氏。

宋宣公传其弟为穆公,以孔父嘉为大司马。穆公又传其兄宣公之子为殇公,孔父嘉受遗命佐助嗣君。太宰华父督欲弑君,太宰遂先杀孔父嘉。

孔父嘉曾孙曰孔防叔,鲁授其邑于防,为防大夫,故氏号曰“防叔”。鲁有东防西防,防叔所治为东防,在今山东费县东北。

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孔铎夷,孔铎夷生防叔,孔防叔又生孔伯夏,孔伯夏生孔叔梁纥。孔叔梁纥生孔子。

⑥可能鲁国有强大的殷商遗族。《左传》定四年:“分鲁公殷民六族,使帅其宗氏,辑(集)其分族,将其类丑(俦),以法则周公。” 孔氏奔鲁,或国有族亲在鲁国也。

4、祖父与父亲

孔丘的祖父是孔防叔。根据周代的命名风俗,“叔”是指行次(长曰伯,次曰叔),“防”是所出生的氏地。

孔防叔是鲁国贵族臧孙氏的家臣。防是臧孙氏的封地(位于曲阜之东),孔防叔曾任防邑宰(防邑总管)或防大夫,以地命氏,故称“防叔”。

孔防叔之子孔叔纥,又称叔梁纥①,简称“孔纥”,此人就是孔子的生父。

关于孔纥的生平,先秦史料中记述很少,关于其生年亦无可考。②但关于其卒年,史料则有记载,谓孔纥死于孔子三岁时,即鲁襄公24年(前549)。据《左传》记,孔纥是鲁贵族孟献子(蔑)别宗臧氏之家的家臣。

鲁国宗室贵族中,最显赫者为三家: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因这三家贵族都是鲁桓公的子孙,故鲁人称此三家贵族为“三桓”之后,简称“三桓”。孟献子家族,也是“三桓”之一。

①古以伯仲叔季四字标识排行。叔,即兄弟中排行第三。纥,名。梁,或说为字。或说为邑名,梁即纥之生邑,以邑为氏故称梁。梁纥即梁父,梁甫,后世以故有“梁父吟”。

②晋王肃伪撰《孔子家语》说纥65岁娶颜氏,生孔子三年后(71岁)死,其说出自王肃伪造。荒谬不可信。

5、勇猛的武士孔纥

鲁襄公10年(前1563),晋国、吴国组织多国联军围攻一个小城邑福阳。福阳,地处今江苏安徽交界处,又称阳、付阳,即今江苏沛县(沛、古音通)。是一个非华夏族小国。①这个小国属于东夷族姓,但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扼处在自江淮进入中原的要冲地位。② 福阳之战是春秋中期的重要一战。因福阳是吴国与中原交往的必经通道,此战是吴国联合晋国所发起,目的是打开吴国与晋国之

间交通的要道。领导联军的统帅是晋国之将军荀偃及吴国之将军士。对于此战,作为晋国盟友的鲁、卫等国都派军助战。

孔纥随同鲁军参加了攻打福阳的攻城战斗,福阳人奋力坚守。战斗中,守城者故意打开城门,放进联军一部分军队,然后突然放下城关闸门,企图关门聚歼已经攻进城的联军。当闸门就要落下时,孔纥正好经过门下,他一个人居然用双手承托住下降中的沉重的门关,使攻进城的联军武士们得以及时后撤脱身。此门关据说重达千斤,由此可以知道,孔纥是一位力气非常强大的壮武勇士。(晋人王肃撰《孔子家语》,谓孔纥力举城门时年事高达60岁以上,则根本不可信。) 以常理揆之,孔纥此时年纪应在30—50岁左右。《曲礼》:“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武士)。五十曰艾,服官(政)。”从生理能力看,男性体力最强壮期在30—50岁之间。③

七年后,即鲁襄公17年(前556)秋,齐国侵犯鲁国。齐将高厚率军攻击防邑,将臧氏家族围困于城中。一天夜里,孔纥帅甲士300人突围而出,护送主人臧纥逃到前来援救的鲁军营地。齐人遂退兵撤离。

此战之后,为表彰孔纥,臧纥遂授任孔纥为陬邑宰(地方主管)。陬邑在防邑以南十余里,原为狄族小国邾国的都邑。鲁文公十三年(前

614),邾国人在鲁人压迫下弃邑东迁,此地被鲁国吞并,而由臧氏家族控制,附属于防邑。

孔纥全族后来即定居于陬邑,其族属以陬邑为氏。故孔纥又称“陬人纥”,④而孔子成年后也被称为“陬人之子”。⑤

①《春秋》经:“十年春,(鲁)公会晋侯、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会吴于祖。”

据《谷梁传》,此战乃吴国发起。但《左传》则未提及吴,而只讲晋欲夺此邑以封宋之向戌(因向戌亲晋)。

②《谷梁传》钟氏集注:“付阳及祖地皆在沛县,乃吴入北方之要冲。”

③传说孔子也有举门之膂力,事迹见《列子·说符》、《吕·慎大》、《淮南主术》、《淮南·道应》及《论衡·效力》。

④见《左传》襄公十年。又,《史记》:“陬,孔子父叔梁纥所治邑。”

⑤《论语·八佾》。

6、野合而生的私生子

最值得注意但也历来最被古今儒者所讳言的一个重要事实是:孔子的出身并非贵族之世家,而实际只是武士孔纥与一位贫家女子颜氏“野合”,而生出的一个私生子。

这一事实是司马迁当年实地访察孔子家乡后,所了解到的孔子真实的身世情况,并明确记录在《史记》中:①“纥与颜氏女祷于尼丘,野合而生孔子。”

所谓“野合”,直解之即在田野林地中性交。另一种说法是男女没有举行婚礼之前的性交,也是“野合”。清儒桂馥《札朴》:“《史记》记梁父野合而生孔子。按„野合‟,言未得成礼于女氏之庙也。”换句话说,总而言之,不管是田野之交还是廊庙之交,所谓野合,亦即未婚而交合。

司马迁在《史记》孔传中记述的关于孔子父母“野合”的事实十分清楚,因此可以断定,孔丘父母关系实际是非规范性的(“非礼”)关系。

孔子的正名叫孔丘,别名(即“字”)叫“仲尼”。小山曰丘,尼者,即尼山,乃东鲁沂水之发源地,距陬邑约10华里。以“丘”及“尼”命名,看来与孔子父母的上述“野合”故事是有关系的。

仔细审核《史记》中关于孔子出生的记录,可以这样说,在《史记》原文及先秦及秦汉文献中,除司马迁记录了孔纥与颜氏女发生过野合关系外,并没有关于孔、颜二家曾建立婚姻关系的任何正式

记载。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后世所有关于孔纥与颜氏存在婚姻关系的描述,都是汉以后的儒士文人所编造的。(其中尤以晋人王肃为著名)换句话说,为了神化孔丘,儒者们试图抹去这一段野合的记录,而根据汉以后常规的婚制礼俗编造了孔纥与颜氏女之间所谓正式的婚姻关系。①

①太史公曰:“余读孔子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日)习礼其家。余敬徊,留之不能去。”

②为修补圣人的这种非礼出身,汉以后一些儒者如晋之王肃,竟编造神话而弥合之,曰:

“叔梁纥娶鲁之施氏,生九女,无子。有一妾,生男曰孟皮,病足,为废人。乃求婚于颜氏。颜氏姬姓,与孔氏家同在陬邑尼丘山麓,相距近,素相知。颜氏季女名征在,许配叔梁纥,生孔子。” 这段故事于史无稽,纯是王肃所臆造。崔述《史记志疑》指出:“《史记》记:„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邱,得孔子‟。案:此文疑本作„纥与颜氏女祷于尼邱,野合而生孔子‟。《索隐》谓„梁纥老而徵在少,非当比室初笄之礼也,故云野合。‟此说谬甚。老夫得其女妻,从未闻谓之野合。”

蒙文通曰:“王肃好贾子之学而不好郑玄,所为经注,异于郑氏,虑不胜,然后有《孔子家语》、《尚书·孔传》之伪,有《论语·孝经·孔传》、《孔丛子》之伪。”

http://www.eeo.com.cn/zgdzsw/zhuanlan/2006/11/0

1/24360.html

孔子新传

(一)孔子家世

1、出生时间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陬,字又作邹,在今山东曲阜附近。孔子宗族本为“子”姓,“孔”是其高曾祖分族的别氏,所以孔子又称“子孔子”。 据《春秋·公羊传》记,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十一月庚子。《谷梁传》则记为同年十月庚子(当夏历8月27日)生。《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由于三书所说不一,以致二千余年来聚讼不决。

关于孔子生年所以发生上述说法之不同,原因是因为秦汉以前,中国各地区、多朝代使用历法不同,又在换算中发生讹误。颛顼历之1月,在周历及夏历各为10月及12月,有旧年、新年之别,则纪时序必有一年之误。实际在《史记》关于春秋战国时代的纪年中,多次发生过这种类似的历法换算之讹误。盖《公羊传》用颛顼历,②《谷梁传》用周历。颛顼历(建亥)11月,正当周历(建子)之十月。③至于“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之异,也是由于不同历法换算中造成了纪年舛误。④

①《孔子世家》:孔子生地在鲁昌平陬邑。陬,通邹。《水经·泗水注》:“邹山,《左传》所谓峄山也,故邾娄之国,叔梁贺之邑也。”

②秦及汉初通行颛顼历。鲁用周历。

③《史记·孔子世家》谓孔子生于鲁襄公22年;《公羊传》谓生于鲁襄公21年周历十一月庚子;《谷梁传》谓生于鲁襄公21年周历十月庚子(夏历8月27日)。据《春秋》襄公21年“十月,庚辰朔(初

一)”,在无闰月的情况下,则下月(十一月)不当有庚子。

④《索隐》:“盖以周正十一月属明年,故误也。后序孔子卒,云七十二岁,每少一岁也。”何按:上古历法十月为一纪年。十一、十二以至十三、十四月乃增润之月也。故若换算为周正,十一月可计为新年也。

-------------------------------------------------------------

今人计算孔子纪年,多信从《史记》,但实际则仍应以先于《史记》成书的公羊、谷梁为准,即确定孔子生于公元前552年9月9(庚子)日。①

2、家世

孔子祖上曾有一个颇为显赫的贵族世家背景。②

③孔子直系先祖可以上溯于殷商王族之名人微子启及微仲。微子是商王族之庶

子,是商纣王(帝辛)的异母之兄。

周武王克商后,并未灭商祀。武王仍封纣之嫡子武庚及其族属守于殷邑,继奉商祀。但周武王死后,武庚即反叛周,被周公率师东征所镇压。周公平乱之后,

封商王族之庶子微子启及其族属守于商丘,国号宋(商之音转)。但宋之爵位(级别)仍列上公,与周公之子鲁公伯禽并列,爵位高于中原其他诸侯之上。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继位。所以宋国之君族,是出自殷商王族之庶枝,孔子的族属,可以一直上溯于此。

孔子的高祖子弗父何,是宋君愍公之嫡长子。如依照周公所立之宗法制度,诸侯世世当立嫡长子为太子,则弗父何本具有继位宋君的资格。④但是,商朝虽也曾有父死子继的父系传位先例,但并未形成严密的制度。在商亡而宋立国以后,由于宋君微子本身也是庶子,因此自微子以下,其继统并不严格遵守周人的宗法制,仍采用殷商传统的“兄终弟及”即据母系的传承制度。⑤

宋愍公死前,未将王位传于嫡子弗父何,而传于自己之弟。弗父何之弟名叫鲋祀,对此不满。他后来发动政变弑杀了国君(其叔父)。政变成功后,鲋祀先假意欲将君位让给其兄弗父何,但弗父何不敢受,鲋祀就自己坐了了王位,此即宋厉公。子弗父何以下三世,均以世卿担任宋国之大司马。

①前人已指出,考《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多处记事皆有一年之误。

②“乃命微子开代殷后,奉其先祀接国于宋”。(《宋世家》)孔子自己说:“丘也,殷人也。”(檀弓)“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

③微子即殷子。殷微古音通。宋国即商国,宋商音通。讳殷故称微,讳商故称宋。其地略在今豫北之安阳、西之沁阳,东之商丘。 ④据《史记》:周灭商,周成王封微子启于宋,遂从殷之王室转为诸侯。四传至宋愍公,长子弗父何,次子鲋祀。宋愍公不传子而传弟,是为炀公。兄终弟及本是商代的制度。鲋祀弑其叔父炀公,欲立

其兄弗父何为君。但弗父何让不受。其弟鲋祀立,是为厉公。弗父何仍为卿。《左传》中孟僖子说孔子乃圣人之后,即指弗父何。 ⑤鲁国虽是周公之后,但周与殷商遗族通婚,其继统之法亦采取所谓“一继一及”,不严格遵守周之宗法。故严格传嫡之宗法制,似仅实行于周之王室。

--------------------------------------------------------

3、由宋迁鲁

①孔子之七世祖子正考父,职司是宋国太宰。正考父也是宋国公室的一代名臣,

历宋戴公、武公、宣公三世为卿(约在前799年—前729年)。有人认为《诗经》中的“商颂”,就是子正考父所制作的。②

正考父为人以谦逊知名。庄子曾说:正考父为士时,见人躬着背。任命为大夫后,见人弯下腰。任命为上卿后,见人更谦恭地俯下身子。地位愈高,谦卑愈甚。

孔子之六世祖孔父嘉,复任宋国之大司马,主持军事。此前孔氏诸祖皆不标“孔”氏。从孔父嘉一代后,始别族命氏称“孔”。③(孔,当为其采邑名。)孔父嘉时代,宋国发生内乱,孔父嘉后来被宋太宰华督所杀害。④

[《左传》记此事谓:宋殇公9年(BC-711年)孔父嘉任大司马,主持军事,多次与邻国的郑国作战,战争引起国民不满。孔父嘉有美妻。太宰华督使人宣言国中曰:“国君即位十年,对外打了十一仗,民生痛苦不堪,都是大司马孔父嘉的责任。我们应该除掉他以安定民心。”不久,华督发动政变,杀死孔父嘉,夺去其美妻。后来华督又弑杀宋君,另立宋庄公。]

①先秦官制中“太宰”,即后世宰相,或称“国相”。列国称呼不一,如鲁无“太宰”,国相称“司徒”,为季孙氏世袭之职。但《谷梁传》钟氏补注则以为,宋国之大宰乃卑职,不在六卿大夫之列。

②《鲁语》:“正考父作《商颂》十二篇。”或说“校《商颂》十二篇于周太师。”弗公何曾孙正考父,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皆为上卿。但正考父不自满假,每一受命,益增其恭。又自奉甚俭。尝为鼎铭曰:

“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 ③《春秋》谷梁传范宁《集解》:“《左传》曰孔父嘉,名嘉也。孔,字也。父,美称也。《春秋》名嘉者多字孔。弗父何让国,四世传至正考父,宋君未赐氏族。五世,至孔父,君命以其字为氏。”孔父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祁父,其子奔鲁为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生仲尼,孔父是孔子六世祖。

④《春秋》谷梁传:“桓公二年春正月,华督弑其(宋)君与夷(名)。集解:“华督,宋之卑者,卑者以国为氏。”及(殛也)其大夫孔父,孔父先死。孔子,故宋人也。《公羊传》:“(华)督将弑殇公,于是先攻大夫孔父之家。”《左传》谓“督艳孔父之妻,杀而取之。”又言“民之不堪命归罪司马(孔父)。”孔父乃宋国大司马,首席执政,华督,为“大宰”。大宰主君膳食,不列于宋之六卿(说详《谷梁》集解。)

-------------------------------------------------------------

孔父嘉之子,即孔子之五世祖孔木金父①,为避内乱逃离宋国,举族迁居到鲁国。②因鲁宋两国公族之间世代有婚姻之亲,所以孔氏一族此后即繁衍在鲁国,其后人多为鲁国贵族的家臣。

4、祖父与父亲

孔丘的曾祖父是孔防叔。根据周代的命名风俗,“叔”是指行次(长曰伯,次曰叔),“防”是所出生的氏地。

孔防叔是鲁国贵族臧孙氏的家臣。防是臧孙氏的封地(位于曲阜之东),孔防叔曾任防邑宰(防邑总管)或防大夫,以地命氏,故称“防叔”。

孔防叔之子孔伯夏。伯夏生孔叔纥,又称叔梁纥③,简称“孔纥”,此人就是孔子的生父。

关于孔纥的生平,先秦史料中记述很少,关于其生年亦无可考。④但关于其卒年,史料则有记载,谓孔纥死于孔子三岁时,即鲁襄公24年(前549)。据《左传》记,孔纥是鲁贵族孟献子(蔑)别宗臧氏之家的家臣。

鲁国宗室贵族中,最显赫者为三家: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因这三家贵族都是鲁桓公的子孙,故鲁人称此三家贵族为“三桓”之后,简称“三桓”。孟献子家族,也是“三桓”之一。

5、勇猛的武士孔纥

鲁襄公10年(前1563),晋国、吴国组织多国联军围攻一个小城邑福阳。福阳,地处今江苏安徽交界处,又称偪阳、付阳,即今江苏沛县(沛、偪古音通)。是一个非华夏族小

①正考父生孔父嘉。孔父嘉为孔子之第六代祖。别族取新姓为“孔”。父者,伯也,志其排行。嘉是其名。因获赐族之典,其后代以其先人之字为氏,乃曰孔氏。

宋宣公传其弟为穆公,以孔父嘉为大司马。穆公又传其兄宣公之子为殇公,孔父嘉受遗命佐助嗣君。太宰华父督欲弑君,太宰遂先杀孔父嘉。

孔父嘉曾孙曰孔防叔,鲁授其邑于防,为防大夫,故氏号曰“防叔”。鲁有东防西防,防叔所治为东防,在今山东费县东北。

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孔铎夷,孔铎夷生防叔,孔防叔又生孔伯夏,孔伯夏生孔叔梁纥。孔叔梁纥生孔子。

②可能鲁国有强大的殷商遗族。《左传》定四年:“分鲁公殷民六族,使帅其宗氏,辑(集)其分族,将其类丑(俦),以法则周公。” 孔氏奔鲁,或国有族亲在鲁国也。

③古以伯仲叔季四字标识排行。叔,即兄弟中排行第三。纥,名。梁,或说为字。或说为邑名,梁即纥之生邑,以邑为氏故称梁。梁纥即梁父,梁甫,后世以故有“梁父吟”。

④晋王肃伪撰《孔子家语》说纥65岁娶颜氏,生孔子三年后(71岁)死,其说出自王肃伪造。荒谬不可信。

-----------------------------------------------------------------------

国。①这个小国属于东夷族妘姓,但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扼处在自江淮进入中原的要冲地位。②

福阳之战是春秋中期的重要一战。因福阳是吴国与中原交往的必经通道,此战是吴国联合晋国所发起,目的是打开吴国与晋国之间交通的要道。领导联军的统帅是晋国之将军荀偃及吴国之将军士匄。对于此战,作为晋国盟友的鲁、卫等国都派军助战。

孔纥随同鲁军参加了攻打福阳的攻城战斗,福阳人奋力坚守。战斗中,守城者故意打开城门,放进联军一部分军队,然后突然放下城关闸门,企图关门聚歼已经攻进城的联军。当闸门就要落下时,孔纥正好经过门下,他一个人居然用双手承托住下降中的沉重的门关,使攻进城的联军武士们得以及时后撤脱身。此门

关据说重达千斤,由此可以知道,孔纥是一位力气非常强大的壮武勇士。(晋人王肃撰《孔子家语》,谓孔纥力举城门时年事高达60岁以上,则根本不可信。)

以常理揆之,孔纥此时年纪应在30—50岁左右。《曲礼》:“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武士)。五十曰艾,服官(政)。”从生理能力看,男性体力最强壮期在30—50岁之间。③

七年后,即鲁襄公17年(前556)秋,齐国侵犯鲁国。齐将高厚率军攻击防邑,将臧氏家族围困于城中。一天夜里,孔纥帅甲士300人突围而出,护送主人臧纥逃到前来援救的鲁军营地。齐人遂退兵撤离。

此战之后,为表彰孔纥,臧纥遂授任孔纥为陬邑宰(地方主管)。陬邑在防邑以南十余里,原为狄族小国邾国的都邑。鲁文公十三年(前614),邾国人在鲁人压迫下弃邑东迁,此地被鲁国吞并,而由臧氏家族控制,附属于防邑。 孔纥全族后来即定居于陬邑,其族属以陬邑为氏。故孔纥又称“陬人纥”,④而孔子成年后也被称为“陬人之子”。⑤

①《春秋》经:“十年春,(鲁)公会晋侯、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会吴于祖。 据《谷梁传》,此战乃吴国发起。但《左传》则未提及吴,而只讲晋欲夺此邑以封宋之向戌(因向戌亲晋)。

②《谷梁传》钟氏集注:“付阳及祖地皆在沛县,乃吴入北方之要冲。”

③传说孔子也有举门之膂力,事迹见《列子·说符》、《吕·慎大》、《淮南主术》、《淮南·道应》及《论衡·效力》。

④见《左传》襄公十年。又,《史记》“陬,孔子父叔梁纥所治邑。” ⑤《论语·八佾》。

--------------------------------------------------------------------------------

6、野合而生的私生子

最值得注意但也历来最被古今儒者所讳言的一个重要事实是:孔子的出身并非贵族之世家,而实际只是武士孔纥与一位贫家女子颜氏“野合”,而生出的一个私生子。换句话说,他的贵族出身,并不是原装的,而是后来才被追认的,类似刘备的中山靖王后裔的出身一样。

这一事实是司马迁当年实地访察孔子家乡后,所了解到的孔子真实的身世情况,并明确记录在《史记》中:①“纥与颜氏女祷于尼丘,野合而生孔子。 所谓“野合”,直解之即在田野林地中性交。另一种说法是男女没有举行婚礼之前的性交,也是“野合”。清儒桂馥《札朴》:“《史记》记梁父野合而生孔子。按„野合‟,言未得成礼于女氏之庙也。”换句话说,总而言之,不管是田野之交还是廊庙之交,所谓野合,亦即未婚而交合。

司马迁在《史记》孔传中记述的关于孔子父母“野合”的事实十分清楚,因此可以断定,孔丘父母关系实际是非规范性的(“非礼”)关系。

孔子的正名叫孔丘,别名(即“字”)叫“仲尼”。小山曰丘,尼者,即尼山,乃东鲁沂水之发源地,距陬邑约10华里。以“丘”及“尼”命名,看来与孔子父母的上述“野合”故事是有关系的。

仔细审核《史记》中关于孔子出生的记录,可以这样说,在《史记》原文及先秦及秦汉文献中,除司马迁记录了孔纥与颜氏女发生过野合关系外,并没有关于孔、颜二家曾建立婚姻关系的任何正式记载。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后世所有关于孔纥与颜氏存在婚姻关系的描述,都是汉以后的儒士文人所编造的。(其中尤以晋人王肃为著名)换句话说,为了神化孔丘,儒者们试图抹去这一段野合的记录,而根据汉以后常规的婚制礼俗编造了孔纥与颜氏女之间所谓正式的婚姻关

①系。

①太史公曰:“余读孔子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日)习礼其家。余敬徊,留之不能去。”

②为修补圣人的这种非礼出身,汉以后一些儒者如晋之王肃,竟编造神话而弥合之,曰:叔梁纥娶鲁之施氏,生九女,无子。有一妾,生男曰孟皮,病足,为废人。乃求婚于颜氏。颜氏姬姓,与孔氏家同在陬邑尼丘山麓,相距近,素相知。颜氏季女名征在,许配叔梁纥,生孔子。这段故事于史无稽,纯是王肃所臆造。崔述《史记志疑》指出:“《史记》记:„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邱,得孔子‟。案:此文疑本作„纥与颜氏女祷于尼邱,野合而生孔子‟。《索隐》谓„梁纥老而徵在少,非当比室初笄之礼也,故云野合。‟此说谬甚。老夫得其女妻,从未闻谓之野合。蒙文通曰:“王肃好贾子之学而不好郑玄,所为经注,异于郑氏,虑不胜,然后有《孔子家语》、《尚书·孔传》之伪,有《论语·孝经·孔传》、《孔丛子》之伪。王肃实为晋氏伪乱孔学之一大谬人也!

7、孤儿与弃子

因此,据《史记》的记述,孔丘乃是其父亲武士孔纥在一次神道教①的祭会间,在曲阜附近一个名叫“尼丘”山谷的狂欢集会中,与一个平民少女颜氏(征在)发生“野合”,受孕而生出的私生子。②

之所以说孔子是“私生子”,是因为没有任何可信证据能够表明,孔纥后来知道自己有了这个孩子。在这次野合之后,孔纥似乎也再没有与这个贫穷的少女颜氏(征在)见过面。故孔子少时,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由此造成的童年心理创伤,使孔子一生怀有非常强的恋父心理情结,反映在其政治思想中,即崇拜君父。 孔子出生后居住于母亲颜氏的家族中,此地即今曲阜郊外的“阙里”,而非居住在其父族所在的陬邑。阙里,原是一个为鲁国贵族主持丧葬执役者的居里,孔子母亲颜征在世代居住于此,并在这里抚养孔子成长至十六岁。

关于孔母颜征在的出身及身世,先秦文献中未见记述。可以肯定的只是,颜氏家族,绝非鲁国之显族,颜征在乃是一个贫家女子。但颜氏是一位很有傲骨和自尊的女性。在那次尼丘之会后,颜氏似乎终身未嫁。生下孔子后,颜氏独自抚养孤儿,她生前也没有把孔子的出身来历,告诉给少年的孔子。③

春秋时期以至直到西汉,特别是在存留殷商文化传统的一些邦国中,一直仍有母系制度的遗俗,从母居,并不被习俗认为很奇怪之事。

由于家世孤寒,实际上,孔丘的整个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是在贫穷与卑贱中度过的。

8、关于“五父之衢”

当孔子三岁时,孔纥已去世(去世时孔纥大约五十——六十岁左右)。但是,对这个命途多舛的苦孩子所真正不幸的是,当孔丘十五、六岁时,母亲颜氏征在也早早地弃世了。由于颜氏只是一个贫家寡居之妇,所以她死后只能被草草地埋葬(“薄殡”)于陬邑附近的一个野葬之地——“五(恶)父(夫)之衢”。④ 周代制度,城邑居民依据职业及社会身份、地位之不同而分类居住。世业世居,生前不能轻易迁移改变居所,死后也只能依据死者生前之宗族及等级贵贱,而被葬入不同之墓地。⑤郑玄《周礼》注指出:“古者万民墓地不同处,分使其地各有区域,得以族葬,使不相害。”⑥

①商、周时代中国,政教宗法三位合一,王者是军事领袖,宗族宗主也是宗教祭司。当时之宗教是敬祖事天祭社的神道教。故孔子云:“圣人以神道设教”。

②曲阜民间传说孔子母生孔子于露天之草野上,血染红草,今仍称其地为“红草地”。

③ “孔子之父陬叔梁纥与颜氏女征在野合而生孔子。征在耻焉,不告孔子。”(《礼·檀弓》郑玄注)

④五父之衢,位于今曲阜之东南。“五”、“午”古字通用。午、忤也。父,夫也。忤夫即恶夫。所谓“恶夫之衢”,即找不到宗系的穷人之乱葬岗也。

⑤参看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第60页。曲阜是“古人居丘”建于丘陵之上的古城。今出土曲阜西周古城,城中有墓地,其中甲组墓为殷民六族之墓。但墓为鲁公族之墓。鲁国都城中,住有周鲁贵族和殷民后裔两种不同组合的集团,直到春秋末还是这样。

阳虎在鲁国掌政,曾盟鲁公及三桓于周社,盟国(殷)人于毫社。(定六年)鲁公三桓是周族,必盟于周社,而“国人”原是殷民之后,必须在毫社盟。毫(曲阜)是殷商故邑。

⑥〖ZW(〗《周礼·墓大夫》“使皆有私地域”注。

“五父之衢”是鲁国一块著名的墓地。其所以著名,并非因为它是吉地,相反,根据《左传》中的记述,“五父之衢”乃是鲁国一处被认为不祥而经常遭受诅咒的墓地。

《左传》襄公8年记:季武子与叔孙穆子盟誓,“诅(誓)于五父之衢”。定7年记:阳虎与鲁君及三桓盟于毫社,又“诅(誓)于五父之衢。

所谓“诅”,即“诅誓”,今语谓之“发恶誓”。两人相盟,彼此相约信守承诺,否则就不得好死。这种誓词,就叫“诅”。因此,“诅”是一种发恶报之誓的宗教仪式。诅于“五父之衢”,即立誓使背盟者遭横死,死后埋葬于“五父之衢”之谓也。

①由此可知,“五父之衢”是鲁国横死无主之鬼的葬所,必为不祥之地。《礼记·檀

弓》记述孔子母亲颜氏死后即葬身于此地。仅由此一点,也就可以看出孔母颜氏生前之身份是多么卑贱。

9、孔颜二族的特殊关系

据《史记》孔子传记:颜母从不对孔子讲她的父亲是谁,“讳之”。颜母为什么对孔子讳言其父?据汉儒郑玄说:“孔子之父陬叔梁纥,与颜氏之女征在野合而生孔子。征在耻焉,不告。”就是说,颜征在对于“野合”受孕一事,感到有所耻辱,因此在孔子出生后,她始终不向孔子提及他的父亲。

然而,颜母能向孔子隐瞒其父亲的事那么久,说明她生前一定是远离孔氏家族而独居。因而可以肯定,颜氏及孔丘与孔纥的关系,事实上在孔纥及颜氏生前,

从未得到孔纥家族的承认。否则作为邑大夫的公子,孔子在少年时的生活也就不会那样地贫贱了。

根据上古的命名风俗,作为一个无父的孤儿,孔子的姓本应当依从母族之姓为颜氏。换句话说,孔丘之母党为颜氏之族。我们知道,颜氏一族与孔子关系至为密切,孔子所最钟爱的学生即是鲁人颜回。

颜回的父亲颜路毕生贫穷,但很早就已侍从追随孔子身边,号曰“弟子”。实际颜路在孔子身边的角争,似乎更像孔子的一个使役。其子颜回以“德行”闻名,但平生其实也并没有显示出特别出色超众的才能,却一直受到孔子的特殊关爱。

在孔子的独生子孔鲤死后不久,颜回也早死。孔子悲痛欲绝,②呼天曰:“噫,天丧予!天丧乎!”③以至颜回父亲颜路居然对孔子提出,要求孔子卖掉自己的驾乘马车,来为颜回买棺椁助葬。④虽然此要求为孔子所拒绝,但由此可以看出颜孔关系之深。

棺木之外套加木椁,这是贵族的葬仪。颜氏非贵族,这样要求是不合礼数的。但孔子并没有斥责颜路,而只是说:“无论是否有才能,我拿学生都当自己孩子看。我儿子孔鲤死时,他的规格也只有棺木而没有配外椁啊!

孔子又说:“我不能没有马车而出门步行。因为我常常要与大夫们一齐外出,不能没有马车啊!”又说:“颜回看我如同父亲,而我却不能将他当儿子看。不是我不爱他,是怕弟子们有议论啊!”⑤

由《论语》中的这些记述,当可以看出颜氏父子与孔子必具有某种较特殊的关系,超乎

①参见《礼记·檀弓》及《韩子·外储说》。五,古音与恶近通,五父,恶夫也。〖ZW)〗

② “回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天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

③《论语·先进》。关于颜回死年,诸说矛盾。或系于孔子晚年,实际应在孔子流亡于卫国时。故孔子归鲁后,季康子曾问孔子,“弟

子谁为好学?”孔子答:

“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

④《论语》:“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⑤ “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先进》)

一般师生关系之上,很可能是孔子母亲颜氏的族党。

还值得注意的是,孔门七十弟子中,颜氏一族是其中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据《颜氏家训》记:

“颜氏之先,本乎邹鲁,或分入齐,世以儒雅为业。仲尼门徒,升堂者七十有二,颜氏居八焉。”

《颜氏家训》赵曦明注列举此八人云:

“颜回,字子渊,鲁人。颜无由,字路,回之父。颜幸,字正柳。颜高(即颜刻),字子蹻。①颜祖(即颜相),字襄。颜之仆,字叙。颜哙,字子声。颜何,字冉。皆鲁人。”②可知孔子身边弟子中,姓颜氏者实为最多。

10、惊世骇俗之举

孔子的母亲颜氏死后,是一位与颜氏相邻的拉輓车人之母亲(“輓父之母”),向孔子透露了关于孔子生父是孔纥及其家世背景的故事。

所谓“輓父”,即“挽父”或“挽夫”,挽车之夫也;也就是为死去的人拉丧车送往墓地者。这位輓夫曾为前陬邑大夫、贵族老爷孔纥拉过送灵的挽车,所以知道孔纥一族之墓地在“防邑”。这位挽车人的母亲将这些情况告知了孔丘。③

由于孔子之曾祖父孔防叔曾任防邑大夫,“防”乃孔氏故邑,因此孔氏之的族墓地在防邑。

知道这个消息后,正当血气方刚之年的十七岁孔丘干出了一件大胆惊人的事情。他来到防邑的孔氏墓地,找到了孔纥的墓穴。孔丘公然向孔纥的遗族挑战,

未经过他们的许可,他就掘开了孔纥的坟墓,将自己那位身世卑贱的母亲之遗骨与这位贵族父亲的遗骨合葬在一起。④

无论从殷商礼俗还是从周礼看,青年孔丘的这种作法,即将一个完全不具有任何名分的一夜情人(甚至不能称为正式的“妾”),与一个世系显赫的贵族武士掘墓合葬,这都是一件惊世骇俗的举动。我们应当能够想象,当此事发生之时,在鲁国上流社会所必然会发生的冲击和震动。

据《史记·索隐》记述,孔纥的正妻乃是施氏,无子,但生有九个女儿。孔纥生前纳有一妾,此妾生有一子名孟皮。孟者,长也,皮者,跛也(孟跛,今语即大瘸子)。盖孟皮自幼即因病坏足(小儿麻痹症?)。根据周代之宗法制,由于孟皮是妾生,所以他也只应当是孔纥之庶子。

以殷商礼制,决定贵族公子的继承权首先应论母系之贵贱。而若以周之宗法制,妾所生子,乃是“庶子”,庶子不能继承标志着贵族身份的爵号。

①颜高,是能拉劲弓的武士,又称颜刻、颜阖、颜开,见于《庄子》。

②《急就篇》颜师古注:“颜氏本出颛顼之邱……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为鲁附庸,在鲁国邾县。其后,邾武公名夷父,字曰颜,故《春秋》公羊传谓之颜公。其后遂称颜氏;齐鲁之间,皆为盛族。孔氏弟子达者七十二人,颜氏有八人焉。”

③《礼法·檀弓》:“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人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其慎(身)也盖殡也。问于邹曼(挽)父之母,然后得合葬于防。

邹,氏也。曼父,《史记》作輓父,曼、輓古音通,字相假。父,夫也。《孔子世家》:“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

④《檀弓》:“孔子曰:卫人之祔也,离之。鲁人之祔也,合之。善夫!”“孔子既祥(服丧25月),五月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

野合而生的孔子,事实上只是贵族孔纥的弃子。即使后来归宗得到孔氏一族的承认,也仍然是一个没有贵族权利的外庶子。但是,由于其兄孟皮也是妾生之庶子,因此,孔子与孟皮事实上处于同等之身份地位。

唯一不同之点是,作为一个自出生即被遗弃于外的孤儿和弃子,直到这次掘墓葬母事件发生之前,孔子实际上并未与孔氏家族发生过任何关系。

必须指出的是:如果在此合葬父母事件之前,孔子未归宗于“孔”氏,那么他的本姓应当从母为“颜”氏。在归宗于孔门之后,才能改姓为孔氏。①

11、孔子的少年理想

周代风俗,居处以业为别:相同等级身份、相同职业、相同种姓的人聚里而居,居住于相同的居所。孔母颜氏其居处地与輓车夫为邻,则其居里中人之所常业,自然多是为人执办丧事者。传说孔子少年时期,也曾作过丧礼上为死者执绋吹打的小乐手。

根据周代礼制,凡贵族子弟(国子或君子)八岁应当入“小学”集体居住,学习识字、读写、计算。但孔子生活中并没有过这样的经历。②

《史记》说“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以演习祭祀之礼仪作为儿童游戏。如果不了解孔子少年时代的上述生存环境,那么一个少年人对于“祭祀礼容”的这种早熟,就是非常可怪之事。

孔子少年时的成年理想,似乎就是在长大后成为一个能为贵族主持丧祭之礼的傧相。这种傧相,在《周礼》中称为“胥”。“胥”字在先周籍中又书作“諝”、“须”(顼)或“需”。其实周代之“胥”,就是后世之“儒”。③

在周代,胥/諝是有智慧与知识者之称谓,也是乡里的乐官、祭司和书吏。④

12、儒者起源于祭司

《墨子·非儒》中曾这样谈论儒者:“夏乞麦禾,五谷既登,大丧是(时)随。子姓(孙)皆从,得厌(有)饮食。……富人有丧,乃大说(悦),喜曰:此衣食之端也。”表明当时所谓儒者实际上是以从事丧礼之事为职业的傧相。 人们会注意到在儒家的主要典籍《礼记》和《仪礼》中,都特别详于贵族丧礼之相关制度及各种衣冠服用之描述。《论语》及《礼记》中,也多有孔子曾为人执丧以及关于君子居丧之礼的详细记述,表明孔子时代之儒者的确详熟于此道。

孔子青年时代曾赴周朝王都洛阳,拜访老子。据《礼记》说,老子带着孔子,一同主持了一场重要的丧礼。

孔子流亡齐国时,吴国王子季札带儿子出访齐国,他的儿子死于赢博,孔子曾专程赶去

①根据周代的命名习俗,孟者长也,仲者次也,季者幼也。孟、仲、季是排行而非本名,则孔家之孟皮、仲尼之下尚应有一弟名季者。我怀疑此人就是颜季路,是否就是仲尼的异父兄弟,也是颜回之父亲。 ②《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痒,术有序(《官子·度地》:里十为术),国有学。”《孟子·滕文公》:“设为痒序学校以教之。痒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公羊传》:何休注:“中里为本校室十月事讫,父老教于校室。”

③《侯马盟书》中“巫觋祝史”连云,四职皆为上古之祭司,其分工不同,约略皆可称为“胥”或“儒”。

④《周礼·天官·宗宰》注:“胥读如諝,谓其有才知为什长。”《玉篇》:“諝,才智之称也。”《说文》:“諝,(智)也。”《广雅》:“哲也。

观摩这位吴国亲王为儿子主办的丧礼。①后来孔子流亡在卫国时,已经60多岁,还亲自为卫大夫司徒敬子的丧葬担任司礼。

成年的孔子曾自述说:“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孔子这里所说,正是一个丧礼司祭者的责任。②(由上述话还可以看出,在主持丧礼之后,孔子是喜欢喝一点酒的。)

周代称为“胥”或“相”的司祭头戴特殊的礼帽,身着特殊的礼服。孔子学生公西华曾说自己理想是“愿为小相”,而想戴上“端章甫”之冠。“端”,顶也。据汉代学者记述,“章甫之冠”本来是殷商族人一种礼帽之名,用黑色织物制作,故又称“玄

③端”或“缁布冠。”

《礼记》记古贵族男子年二十而“冠”。④ “冠礼”必须在宗庙举行,以“尊先祖(《礼记·冠义》)。所谓“章甫”之冠,原可能是商朝士子的丈夫之冠。在周代,则成为胥相们的礼帽了。⑤

相者所穿特殊礼服,也用黑色织品制作,名“玄襦”⑥。《说文》:“襦,短衣也。”“襦”与“儒”同音通假。襦字需、衣,会意,字源或即儒者之衣也。这种头戴“章甫”之冠,身穿“襦”衣的相者——丧葬及祭祀之礼上活动的司祭者们,其实就是后来之“儒者”的前身。

13、孔子论“冠礼”

很可能,正是在知道自己的身世之后,孔子才将自己的姓氏由颜氏改为孔氏,并且自我命名为“丘”,取字为“尼”。古礼,男子17—20岁成年而受“冠礼”,经冠礼宣告成年才能有“字”。

选“尼丘”这个地名,来作为自己的命名与字号,显然是与孔丘父母那次浪漫奇妙的尼丘幽会有关。因为,正是这次幽会才导致了孔子的降生。⑦又,丘者,野合之所也。尼者,亲昵也。尼丘,即野合于丘中,这一命名不仅具有幽默感,而且对主流宗法社会其实是具有某种挑战性的。

这里有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孔子在17—20岁之间,究竟是否举行过“冠礼”呢?从《礼记》的记述看,在周代,一个贵族士子,只有在举行了冠礼这一入社成年仪式后,才成为成年人,一个“士”,而被士族贵族社会所正式接纳。但是对此,我们在孔子的身世材料中找不到任何佐证。事实上,当时孔子作为一个贱民之子,应该是没有资格举行冠礼的。

在《礼记·郊特牲》中,记述有孔子关于冠礼所发表的一段颇为突兀的议论。孔子说:“冠礼”之义,“吾未之闻也。”又说:“冠礼”正确的意义是,“人人都有资格举行冠礼,不是只有„大夫‟才能举行。”(这显然是针对有人认为只有“大夫”才能举行“冠礼”。)

①《檀弓》:“延陵季子适齐,于其反也,其长子死,葬于赢、博之间。”孔子曰:“延陵季子,吴之习于礼者也。”往而观其葬焉。 ②见《论语·子罕》第十六章。

③《论语》中曾提到此人(见《先进》)。《庄子·达生》:“祝亲人„玄端‟以临牢”。

④《礼记》,周冠曰“委貌”(伟帽),殷冠曰“章甫”(丈夫),夏冠曰“毋追”(毋坠)。

⑤ “章甫”二字,旧经学家所莫解。我窃以为即“大夫”之转音。〖ZW)〗

⑥《汉书·陆贾传》:冠礼,即贵族男子的成年礼。贵族男子到了二十岁,由父亲主持,请同族的父老(乡老而致仕者)到场,把冠弁给儿子戴在头上,然后给他取一个字。《礼记·冠义》:“冠者,礼之始也。”“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其礼可不重欤?

“缙绅之徒”,师古注:“缙绅,儒者之服也。”

⑦《索隐》:

“圩音乌,中低四傍高也。”《家语》亦说孔子头骨“圩”(凹)顶似丘,故以名之,甚谬也。

孔子批评说:“如果依照古礼,那么人只有到五十岁后,才能凭功劳或道德而得到„大夫‟的称号。二十岁的年轻人没有功德,则自然不应有(大夫)之称号。所以,凭什么只有„大夫‟才能行冠礼?

孔子说,只允许贵族举行冠礼这种制度,是夏朝以来所立下的陋俗(“夏之未造也”)。孔子说: “天下无生而贵者也。”他说,在古代就连天子之元子(太子),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国家不应以人的出身,而应该根据才能和道德授人以称号和爵位,”这才是真正合于古礼的“礼”制。 “礼之所尊,尊其义(实质)也!” 《礼记·檀弓》中孔子的这一极其重要的反世袭、反贵族的思想,二千年来从未被古代儒者所引述,也从未被后之研究者所重视。事实上,只有了解孔子的卑贱出身和上述社会背景,才可以理解《檀弓》中孔子上述议论的真正涵义。孔子生前一直反对“生而贵之”、世亲世贵的贵族等级体系,这也正是汉代今文学家所谓孔子传礼的“微言大义”之一。

14、挑战主流社会

青年孔子在作出了合葬父母这一举动之后,随之又作出了另一件惊人之举。

前面曾言及,当时在鲁国真正执掌着政权者,并非鲁国之国君,而是三个世袭的贵族世家。此三家贵族与鲁桓公原出于同宗。三家族之高祖乃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因此史家称之为“三桓”。“三桓”之首,是季孙氏。在孔子青年时代,季孙氏的家长是季平子,名意如。 有一天,季平子在其封地的采邑中举办酒宴,宴请全鲁国的贵族及其子弟,即所谓“士君子”们。

年方十七岁的孔子,虽然是个孤穷小子,但却异想天开也要参加鲁国贵族士子们的这个宴会。据司马迁的记述:当时,孔子刚刚重新合葬了父母亲,正在为母亲服丧。他腰系麻绳身穿着丧服,前往赴会。①孔子不穿礼服,而身着这种服饰赴会,显然也是涵有挑战性的。

当孔子来到季氏宴会的会场,试图进去时,他受到了阻拦。季氏家族中极有权势的大总管(“家大夫”)杨(阳)虎②守在门前。杨虎审视孔子,傲慢地对孔子说:

“这里所招待的人都是„士‟,你没有资格参加!”(“季氏享士,非敢饷子也!”)结果,孔子蒙受羞辱而退。

有趣的是,季氏这位管家杨虎,其实与孔丘具有许多共同之点。第一,据说二人像貌极为相似,为此后来孔丘还吃过大苦头。第二身世相近。事实上杨虎也不是世袭的公子,而是一个贵族家中的“庶子”。

这则事迹见诸司马迁《史记》的孔子本传,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它不仅确切地表明了青年孔子出身的卑贱,而且表明了青年孔子曾被当时鲁国的贵族主流社会所拒绝接纳。事情是十分显然的——如果杨虎承认孔子真是一位具有贵族家世背景的贵公子——前陬邑大夫孔纥之子,那么他就不会不承认他是“士”,而这样轻蔑地侮辱他。

①《孔子世家》:“孔子要绖,季氏饷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饷士,非敢饷子也。‟孔子由是退。”是年孔子十七岁。 ②杨虎,亦作阳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28 11:57:53编辑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小勉羊]与[兴华论坛]共同所有。

2006-11-10 11:13:00

诚信、高效、务实,学以致用!

小勉羊

等级:秀才

文章:2707

积分:84150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9月3日

何新:《孔子新传》独家连载(4) ---------------------------------------------------------------

(二)、“贫而贱”的早年生涯

15、子曰:吾少也贱

各种史料记载均表明,孔子的少年、青年时代,“贫且贱。”孔子自己也曾说:“我从小生于贫贱,不得不自谋生活,所以会做许多下等人才做的事,而士君子就不可能去做这么多事!”①

孔子幼年家境出身于贫贱,所以他很早就领悟了人生及世态。据儒家经传,周代国家极为重视贵族子弟的培养和教育,建立了成熟的学宫制度。周代礼制规定: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但是少年孔子却没有入学的资格。

孔子成年以后曾回忆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志于学”,就是有志向往学习。但由此可见在十五岁以前,孔子没有机会接受当时贵族子弟必经的成为“君子”的正式启蒙教育。

事实上,如果说孔子“十五志学”是向往学习,那么十七岁后则曾发愤苦学。将这种励志过程同孔子的出身联系起来,可以看出如下的因

果关系:孔子幼年无父,少年丧母,十七岁时由于出身微贱而遭受杨(阳)虎拒门的羞辱。于是孔子明白了自己虽是“贵人”之后,但却没有“士”的资格,不能得到贵族社会的承认,因此孔子立志要学习本领。

直接侮辱和刺激了孔子的人是杨虎。但实际上,这位杨虎自己的出身也只是当时贵族阶级的一个边缘人。杨虎出身于孟孙氏家族中没有继承权和贵族名份的庶子,后来做了季孙氏的家臣。

尽管孔子终身讨厌杨虎,但传说孔子的外貌与杨虎长得很相像。应当说正是杨虎这一拒门事件,直接刺激了孔子早年的发愤图强。 《史记》说孔子身材高大,“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荀子说:“仲尼之状,面若蒙魌”(《荀子?非相》)。孔子之头特大,而且头上有异状骨。

①《论语集注》包咸引注:“我少小贫贱,常自执事,故多能为鄙人之事。君子固不当多也。”

②魌者,《说文》释作“丑也”。“魌”就是逐疫大傩时使用的“魌头”,俗称大头鬼。

孔子相貌魁伟,与众不同。那么世俗所传鞠躬佝偻谦和平庸之孔子像,盖美化而失真矣!

16、多能鄙事

孔子在少年及青年时期,为谋生计,曾从事过多种卑贱职业,即“鄙事”或“贱事”,以至备受侮辱和歧视。成年后孔子曾对弟子们这样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①所谓“能”,且有耐受之意。即会做。所谓“鄙事”,即卑贱之事。所谓“贱”,当然是指社会身份的卑贱。 孔子还曾说自己“吾不试,故艺。”试者,仕也。艺者,手艺也。我不是“士人”,所以才学有技艺。

由先秦两汉留下的许多传说资料看,孔子确乎多有谋生应变的本领(“艺”)。

他能忍受清贫生活:可以吃粗粮,喝凉水。如果困乏,即使没有席榻,弯起胳膊也能当枕头入睡。②《礼记》说:孔子的爱犬死了,按当时的习俗,至少也应该找一张旧车伞盖把狗的尸体包裹埋掉。可是孔子贫穷,没有车子,自然连一张旧伞盖也没有,只好用一条破席子卷着把死狗埋掉。③

由于自幼从事体力劳动,孔子的力气也很大,如同其有勇力的父亲一样,能用双手擎起门关。④但孔子却并不以自己的力气大为炫耀。“孔子之劲,能拒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列子?说符》)

何新 孔子新传 总目录

孔子新传

何 新 著

目 录

序1

(一) 孔子的出身

1、生年

2、家世

3、祖父与父亲

4、野合所生下的私生子

5、孤儿与弃子

6、关于“五父之衢”

7、孔颜二族之间的关系

8、惊世骇俗之举

9、孔子的少年理想

10、“尼丘”的涵义

11、挑战主流社会

(二)“贫也贱”的早年

12、吾少也贱

13、多能鄙事

14、圣人无常师

15、为季氏小吏

16、娶妻生子

17、答齐景公

18、戎狄之患

19、尊王攘夷

20、不以私德论英雄

(三)第一次远游

21、两小儿问难

22、泰山遇隐者

23、收伏子路

24、“上士杀人用笔头”

25、夫子循循善诱

26、孔子观海

27、孔子可能经过商

28、孟厘子的遗言

29、问学太庙

30、访礼问乐

31、观“大武”之舞

32、孔子评论“大武”

33、孔子论音乐与政治

34、拜访老子

35、老子至道

36、老子论阴阳

37、老子论自然

38、六经皆先王之陈迹

39、老子的赠言

(五)神道教与“儒”的起源

40、儒者起源于祭司

41、中国上古之神道教

42、礼乐仪式

43、封禅大典

44、神道教的操作巫术

45、蜡祭与大傩

46、孔子主持祭天

47、孔子革新礼教

48、游士与庶子

49、君子的新意义

50、鲁国政变

51、儒墨集团都是雏型政党

52、鲁君出走

53、齐景公与晏子

54、田氏兴起

55、闻韶忘肉

56、拒绝受封

57、赢博观葬

58、鲁君之死

59、孔党参与田氏改革

60、田氏篡姜齐

61、孔子政治理念的矛盾性

(八)作为一位政治改革家

62、季氏家变

63、阳虎与孔子

64、阳虎政变

65、执政鲁国

66、杀少正卯

67、孔子相鲁

68、施政大纲

69、郏谷之会

70、不辱君命

71、坠三都

72、孔子指挥平叛

73、称病退居

74、离开鲁国

(八)踟蹰卫晋

75、客居卫国

76、子见南子

77、卫国内乱

78、受困于匡

79、卫太子被逐

80、孔子的机会主义

81、新弟子子夏

82、讲学招徒于卫

83、潜回鲁国

84、孔子访晋

(九)落魄时代

85、丧家之犬

86、孔子入陈

87、圣人多知

88、为尊者讳

89、冉求归鲁

90、楚昭王欲召孔子

91、绝粮陈蔡

92、弦歌不绝

93、徘徊旷野

94、通达生死

95、考验弟子

96、苦中求乐

97、孔子入叶

(十)楚国招隐

98、宰予使楚

99、孔子见孙叔敖

100、与叶公的交往

101、隐士之嘲

102、沧浪水清

103、洹樵问答

104、会见老莱子

105、子贡见老子

106、白公胜

107、重病于陈

108、自我祈祷

(十一)子弟成材

109、各言尔志

110、正名正位

111、再到卫国

112、吴国称霸

113、子贡出使

114、子贡之纵横术

115、吴师伐齐

116、冉求御敌

(十二)内圣外王之道

117、季氏礼聘孔子

118、孔子归鲁

119、鲁国“国老”

120、支持鲁君

121、子路之死

122、会见盗跖

123、盗亦有道

124、祖述六经

125、哲人之萎

126、孔子论儒者

127、克已复礼

128、哀公之诔

129、素王与宗师

130、儒学走向天下

131、孔子儒学核心是人文主义

132、内圣:孟子的人格主义

133、外王:荀子的法治主义

序1

[孔子新传发表前言]

王涌君是我的老朋友。他主持《中国电子商务》后屡次见访。因听说我有未定稿的《孔子新传》一书,要求在他的刊物上独家首发,并予连载。难却其盛情,因将此稿付之,分期发表。

何新2006年9月3日

序言

孔子号称“圣人”,赫赫有名。但实际上,关于孔子的出身与身世,两千多年以来,却一直还是一个巨大的疑谜。司马迁《史记》中为孔子立有“世家”,前人早已指出,其所纪事及年代皆多有舛误①。

孔子一生事业,是创立了儒学(“五经”体系)这种学术流派②,以及“儒家”这一政治组织。人们都知道,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但是,从先秦时代百家之一的儒者学说,演变到万系一统的儒门宗教,这一历程并非发生在孔子当世,而是在孔子死后历数百年(汉初),以至上千年(唐初)才逐步完成的。

实际上,孔子本人初始的学术和政治思想,与汉代以后逐渐系统化的儒教意识形态具有极为重大的不同。至于孔子的生平事迹,则更是遭遇了后世有意无意的极其巨大的沉埋和误解。

儒家社团在孔子初创的时期(特别在孔子的青年和中年时期),本来是一个具有批判时代政治涵义、主张革新求变、革故鼎新的政治团体。中年以后的孔子通过挫折和历炼,而具有了实用主义和机会主义的政治技巧,开始寻求与政治现实的妥协,其理念趋向保守化,倡导建设稳定的秩序与伦理(“礼”);与早年的孔子大为不同。所以孟子说:孔子,“圣之时者也。”

但是另一方面,晚年之孔子著述《礼运》提出“大同”,认为历史周期性地经历“据乱”——“升平”(小康)——“太平”(大同)的三世之变。认为当世现实为“据乱”之世,礼运的最高境界乃是臻入“大同”。在“礼运”中孔子赞扬“选贤与能”的民主政治。在《春秋》中,孔子以记述规格的区别,来暗寓历史批判之“微言大义”,试图为未来政治建树一种价值模式。孔子一生的思想,始终是在变化和发展着。(例如,《易经系词大传》就是孔子这种变革哲学的伟大宣言。)

----------------------------------------------------------------------

[注释]

①钱穆指出:“余读《史记·孔子世家》,最芜杂无条理。其他如《年表》,如鲁、卫、陈、蔡世家,凡及孔子,几无事不抵牾,无语不睽违,诚如崔述之讥。史迁虽疏,不当灭裂乃尔,盖出后人之移易增窜者多矣!”(《古史辨》第4册第86页)

②汉代称“五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唐以后称为“六经”。清代又纂集儒门经典增为“十三经”。 -----------------------------------------------------

西汉初叶,宗源于荀子而倡导以法立礼思想的儒家今文学派兴起。 所谓“今文学派”,其实是儒学中的“现代派”和“实用”主义流派。汉初之今文儒学与主张复古主义和拘泥故典的“古文”学派形成对立和分岐。而贾谊、晃错、董仲舒、公孙弘,则正是汉初传承荀门儒学的一批中坚代表人物。

今人侈言汉初文景无为之治,其实文帝已有变法之志,但迫于时势而未敢遽行之。汉景帝时期,反对政治改革的保守派贵族,推崇黄老的“无为”、“守天”、“法自然”学说,而反对今文学派。后来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而独尊儒术,正是为了借重今文儒学所鼓吹“尊王攘夷”的国家主义理念。正如清末今文派大儒廖平、康有为及后来蒙

文通所指出,今文儒学中寓有孔子“托古改制”,求新求变倡言“革命”的微言大义。

汉武帝后期,卫太子(刘据)支持儒学当时新兴的“谷梁”一派,此学派试图以字义训诂考据来纠正“今文”(公羊)派法今非古,以《春秋》为当世律法之偏差。继之刘氏贵族(河间献王刘德等人)又大献古文经,力推所谓“古文经学”,实际是以古非今,欲改变武帝所弘扬的今文儒学的变制改革方向;用周公的“封建”礼学取代孔、荀的大一统主张。由此而导致后来聚讼纷纭的今古文两大学派之大论战。 经学之古文学派,始终具有明显主张复古保守的贵族主义倾向,实际是儒学中的“原教旨主义”。

到东汉末期,郑玄、马融调合今古文两派,儒学之政治改革色彩逐渐泯没,保守色彩渐浓。唐太宗李世民开国后明确地将儒家经典确立为以忠君、孝悌之伦理原则为根本主旨的国家意识形态,于是儒学逐步国教化,才终于在宋元明后发展成为一个保守主义的帝国国家信仰和治国宗教。

杨向奎指出:“不是教主而起教主作用的是孔子,不是宗教而起宗教作用的是儒家,但儒家并没有迷信(偶象)崇拜。”说儒家没有“迷信崇拜”,并不确然。实际上,自从刘邦建立汉帝国过曲阜以太牢祭祀孔子始,汉晋以下至唐宋元明清两千多年的时期里,孔子一直被不断地神化、圣化、偶象化。

但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发起,20世纪初西方学术靡荡中国,激进主义的文化革命思潮发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呐喊。自此以后,在一百年的反古批孔浪潮中,孔子又不断地被丑化和妖魔化。然而,这种被神圣化或妖魔化的孔子,都并不是历史中那位真正的孔子。

毕竟,作为一种政治宗教和社会伦理,儒家思想及儒教文化影响中华民族与文明垂二千年。

钱穆说:

“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后,中国历史文化又复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演进,而孔子开其新统①。在此五千多年之间,中国历史进程之指示,中国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响最大贡献者,殆无人堪与孔子相比伦。”

尽管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中具有如此之大的名望,孔子对于中国历史文化之影响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帝王和任何一个知识分子(也许只有伏羲、黄帝和现代的毛泽东堪与相提并论)。然而迄今为止,关于孔子却还没有一部比较翔实可信的传记和年谱。 -------------------------------------------

[注释]

①廖平,著《今古学考》,谓古文学派宗周公,师《周礼》。今文学派宗孔子,师《王制》。其学为康有为所承述,著《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

--------------

在大部分现代人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个私塾先生式的兴办“私学”的“教育家”。例如冯友兰说:“孔子一生不过是一个门徒众多的教授老儒。”傅斯年说:“儒家者流,不过出于教书匠。”此类说法,可以代表五四以后至今西化派学者们对于非圣化的孔子的流行普遍看法。 于是孔子一直被解读为一个近乎冬烘的迂腐文人,抱着一肚子关于“周礼”以及“仁义”的酸腐思想,终日喋喋不休地四处周游进行说教。(也不知他与弟子们的衣食吃喝从何而来?)他的身边则围聚着一群近乎白痴而盲目信从的年轻Fans(如子路、颜回之辈),不断地从当时的一个小国家被驱逐到另一个小国家,四处碰壁。这就是现代学术界所一直向人们描述的一幅可怜的孔子形相!试问:如此一个生不逢时的晦气人物,又有何伟大精彩可言?!

以故,周谷城曾说:“孔子之学说,在政治方面无任何价值。除提倡道德一项以外,他无可取。彼乃天然之教育家,善说道德;政治乃具体之事,非彼之空言所能改良。但正因彼之言是空的,对于后世,反而便发生惊人之影响。于独裁君主,方便尤多。盖独裁君主制,能

维持不倒者,全赖两种法宝:一曰武力,二曰道德。孔子是一中材之人,本着一生经验,开口道德,闭口道德,便大为世人所欢迎。”① 以上周氏的这种看法,在现代学界中颇具代表性。

但是,这种形象的孔子,并不是真正生活于历史中的孔子,而是几千年间被“圣”化和丑化后,关于这位圣人所残留的一幅木乃伊形相。在几千年的圣化、神化和虚幻化过程中,孔子一生真实的经历、生活、血肉、情欲都已抽离而空壳化了;因此,留下来的就只是这么一个荒谬呆愚徒有道德空言的孔子。

实际上,如果孔子真的只是这样一个呆板无聊冬烘无能的人物,何以竟能顶着中华“圣人”的称号而历两千多年?以至雄才大略如汉武帝也心悦诚服而膜拜于其膝下,终竟成为华夏文明的精神导师和象征?其政治及文化思想(“道统”),又何以能垂范中国古代几乎近三千年而不断绝?另一方面,如果孔子只是这样一个完全不值得崇拜的偶象,而数千年来这个民族的精英竟曾如此地追随之崇拜之,岂不是整体地过于弱智了吗?!难怪“五四”时代激进的新派分子要高呼“打倒孔家店”,而主张推倒全部经学了!

---------------------------------------

[注释]

①《周谷城文集》,第275页。

------------------------------------------------------------

我写这部传记的目的,是试图寻找和挖掘出历史中那个曾经生存过的真正的孔子。据我的观察,那是一个生于贫贱长于忧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孔子;一个弘毅任远,不屈不挠,一而贯之,矢志不移于寻求救国利民之道的孔子;是作为一位伟大政治家、思想家和组织家的孔子;是一个“诗、书、礼、乐、御、射”六艺兼通,勇毅过人,胸怀大志,锲而不舍行其所志,智慧过人学识渊博的孔子;也是一个充满柔情和狡谲,极善随机应变与时俱进,的确堪称所谓“圣之时者”的孔子。

总之,这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心有欲,但也有软弱心灵性格缺陷富有真实人性的活生生的孔子。

但是,这样一个孔子,并不是我向壁虚构的孔子;而正是从大量历史材料中剪辑还原后②,

所呈现出来的那个真正的孔子。

----------------------------------

[注] ②本书史料,多取自汉以前传述孔子之史事,包括历代类书中所辑孔子事迹之佚文。如《庄子》书中,即存有大量关于孔子生平言论事迹之传说。而古人以《庄子》为“寓言”,儒者目之为旁宗,多不采信。近人以儒道为对立,亦不用之。实际上,《庄子》书中多儒家言。自魏晋以下,俗说习惯以“老庄”并称。其实,老子之用世及不离不弃,与庄子之出世而蜕脱尘埃,具有根本意义上的不同。虽然庄子褒扬老子,但事实上我们很难找到老子与庄子的直接渊源。相反,从庄子书中看,庄子与孔门关系颇深,其学应出儒门后学而变异,孔、庄之间具有颇为深刻之历史渊源。

何新 2005。5.1

说明:此文原刊于王涌主编之《中国电子商务》2006/9,在此转发得到何新授权,并经何新先生最新校阅。

(一)孔子家世

1、出生时间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陬,字又作邹,在今山东曲阜附近。①孔子宗族本为“子”姓,“孔”是其高曾祖分族的别氏,所以孔子又称“子孔子”。

据《春秋·公羊传》记,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十一月庚子。《谷梁传》则记为同年十月庚子(当夏历8月27日)生。《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由于三书所说不一,以致二千余年来聚讼不决。

关于孔子生年所以发生上述说法之不同,原因是因为秦汉以前,中国各地区、多朝代使用历法不同,又在换算中发生讹误。颛顼历之1月,在周历及夏历各为10月及12月,有旧年、新年之别,则纪时序必有一年之误。实际在《史记》关于春秋战国时代的纪年中,多次发生过这种类似的历法换算之讹误。盖《公羊传》用颛顼历,②《谷梁传》用周历。颛顼历(建亥)11月,正当周历(建子)之十月。③至于“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之异,也是由于不同历法换算中造成了纪年舛误。④

今人计算孔子纪年,多信从《史记》,但实际则仍应以先于《史记》成书的公羊、谷梁为准,即确定孔子生于公元前552年9月9(庚子)日。⑤

①《孔子世家》:孔子生地在鲁昌平陬邑。陬,通邹。《水经·泗水注》:“邹山,《左传》所谓峄山也,故邾娄之国,叔梁贺之邑也。”

②秦及汉初通行颛顼历。鲁用周历。

③《史记·孔子世家》谓孔子生于鲁襄公22年;《公羊传》谓生于鲁襄公21年周历十一月庚子;《谷梁传》谓生于鲁襄公21年周历十月庚子(夏历8月27日)。据《春秋》襄公21年“十月,庚辰朔(初一)”,在无闰月的情况下,则下月(十一月)不当有庚子。 ④《索隐》:“盖以周正十一月属明年,故误也。后序孔子卒,云七十二岁,每少一岁也。”何按:上古历法十月为一纪年。十一、十二以至十三、十四月乃增润之月也。故若换算为周正,十一月可计为新年也。

⑤前人已指出,考《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多处记事皆有一年之误。

2、家世

孔子祖上曾有一个颇为显赫的贵族世家背景。①

孔子直系先祖可以上溯于殷商王族之名人微子启及微仲。②微子是商王族之庶子,是商纣王(帝辛)的异母之兄。

周武王克商后,并未灭商祀。武王仍封纣之嫡子武庚及其族属守于殷邑,继奉商祀。但周武王死后,武庚即反叛周,被周公率师东征所镇压。周公平乱之后,封商王族之庶子微子启及其族属守于商丘,国号宋(商之音转)。但宋之爵位(级别)仍列上公,与周公之子鲁公伯禽并列,爵位高于中原其他诸侯之上。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继位。所以宋国之君族,是出自殷商王族之庶枝,孔子的族属,可以一直上溯于此。

孔子的高祖子弗父何,是宋君愍公之嫡长子。如依照周公所立之宗法制度,诸侯世世当立嫡长子为太子,则弗父何本具有继位宋君的资格。③但是,商朝虽也曾有父死子继的父系传位先例,但并未形成严密的制度。在商亡而宋立国以后,由于宋君微子本身也是庶子,因此自微子以下,其继统并不严格遵守周人的宗法制,仍采用殷商传统的“兄终弟及”即据母系的传承制度。④

宋愍公死前,未将王位传于嫡子弗父何,而传于自己之弟。弗父何之弟名叫鲋祀,对此不满。他后来发动政变弑杀了国君(其叔父)。政变成功后,鲋祀先假意欲将君位让给其兄弗父何,但弗父何不敢受,鲋祀就自己坐了了王位,此即宋厉公。子弗父何以下三世,均以世卿担任宋国之大司马。

①“乃命微子开代殷后,奉其先祀接国于宋”。(《宋世家》)孔子自己说:“丘也,殷人也。”(檀弓)“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

②微子即殷子。殷微古音通。宋国即商国,宋商音通。讳殷故称微,讳商故称宋。其地略在今豫北之安阳、西之沁阳,东之商丘。 ③据《史记》:周灭商,周成王封微子启于宋,遂从殷之王室转为诸侯。四传至宋愍公,长子弗父何,次子鲋祀。宋愍公不传子而传弟,是为炀公。兄终弟及本是商代的制度。鲋祀弑其叔父炀公,欲立其兄弗父何为君。但弗父何让不受。其弟鲋祀立,是为厉公。弗父何仍为卿。《左传》中孟僖子说孔子乃圣人之后,即指弗父何。 ④鲁国虽是周公之后,但周与殷商遗族通婚,其继统之法亦采取所谓“一继一及”,不严格遵守周之宗法。故严格传嫡之宗法制,似仅实行于周之王室。

3、由宋迁鲁

孔子之七世祖子正考父,职司是宋国太宰。①正考父也是宋国公室的一代名臣,历宋戴公、武公、宣公三世为卿(约在前799年—前729年)。有人认为《诗经》中的“商颂”,就是子正考父所制作的。②

正考父为人以谦逊知名。庄子曾说:正考父为士时,见人躬着背。任命为大夫后,见人弯下腰。任命为上卿后,见人更谦恭地俯下身子。地位愈高,谦卑愈甚。

孔子之六世祖孔父嘉,复任宋国之大司马,主持军事。此前孔氏诸祖皆不标“孔”氏。从孔父嘉一代后,始别族命氏称“孔”。③(孔,当为其采邑名。)孔父嘉时代,宋国发生内乱,孔父嘉后来被宋太宰华督所杀害。④

[《左传》记此事谓:宋殇公9年(前711年),孔父嘉任大司马,主持军事,多次与邻国的郑国作战,战争引起国民不满。孔父嘉有美妻。太宰华督使人宣言国中曰:“国君即位十年,对外打了十一仗,民生痛苦不堪,都是大司马孔父嘉的责任。我们应该除掉他以安定民心。”不久,华督发动政变,杀死孔父嘉,夺去其美妻。后来华督又弑杀宋君,另立宋庄公。]

孔父嘉之子,即孔子之五世祖孔木金父⑤,为避内乱逃离宋国,举族迁居到鲁国。⑥因鲁宋两国公族之间世代有婚姻之亲,所以孔氏一族此后即繁衍在鲁国,其后人多为鲁国贵族的家臣。

①先秦官制中“太宰”,即后世宰相,或称“国相”。列国称呼不一,如鲁无“太宰”,国相称“司徒”,为季孙氏世袭之职。但《谷梁传》钟氏补注则以为,宋国之大宰乃卑职,不在六卿大夫之列。

②《鲁语》:“正考父作《商颂》十二篇。”或说“校《商颂》十二篇于周太师。”弗父何曾孙正考父,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皆为上卿。但正考父不自满假,每一受命,益增其恭。又自奉甚俭。尝为鼎铭曰:

“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 ③《春秋》谷梁传范宁《集解》:“《左传》曰孔父嘉,名嘉也。孔,字也。父,美称也。《春秋》名嘉者多字孔。弗父何让国,四世传至正考父,宋君未赐氏族。五世,至孔父,君命以其字为氏。”孔父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祁父,其子奔鲁为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生仲尼,孔父是孔子六世祖。

④《春秋》谷梁传:“桓公二年春正月,华督弑其(宋)君与夷(名)。”集解:“华督,宋之卑者,卑者以国为氏。”“及(殛也)其大夫孔父,孔父先死。孔子,故宋人也。”《公羊传》:“(华)督将弑殇公,于是先攻大夫孔父之家。”《左传》谓:“督艳孔父之妻,杀而取之。”又言:“民之不堪命归罪司马(孔父)。”孔父乃宋国大司马,首席执政;华督,为“大宰”。大宰主君膳食,不列于宋之六卿。(说详《谷梁》集解)

⑤正考父生孔父嘉。孔父嘉为孔子之第六代祖。别族取新姓为“孔”。父者,伯也,志其排行。嘉是其名。因获赐族之典,其后代以其先人之字为氏,乃曰孔氏。

宋宣公传其弟为穆公,以孔父嘉为大司马。穆公又传其兄宣公之子为殇公,孔父嘉受遗命佐助嗣君。太宰华父督欲弑君,太宰遂先杀孔父嘉。

孔父嘉曾孙曰孔防叔,鲁授其邑于防,为防大夫,故氏号曰“防叔”。鲁有东防西防,防叔所治为东防,在今山东费县东北。

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孔铎夷,孔铎夷生防叔,孔防叔又生孔伯夏,孔伯夏生孔叔梁纥。孔叔梁纥生孔子。

⑥可能鲁国有强大的殷商遗族。《左传》定四年:“分鲁公殷民六族,使帅其宗氏,辑(集)其分族,将其类丑(俦),以法则周公。” 孔氏奔鲁,或国有族亲在鲁国也。

4、祖父与父亲

孔丘的祖父是孔防叔。根据周代的命名风俗,“叔”是指行次(长曰伯,次曰叔),“防”是所出生的氏地。

孔防叔是鲁国贵族臧孙氏的家臣。防是臧孙氏的封地(位于曲阜之东),孔防叔曾任防邑宰(防邑总管)或防大夫,以地命氏,故称“防叔”。

孔防叔之子孔叔纥,又称叔梁纥①,简称“孔纥”,此人就是孔子的生父。

关于孔纥的生平,先秦史料中记述很少,关于其生年亦无可考。②但关于其卒年,史料则有记载,谓孔纥死于孔子三岁时,即鲁襄公24年(前549)。据《左传》记,孔纥是鲁贵族孟献子(蔑)别宗臧氏之家的家臣。

鲁国宗室贵族中,最显赫者为三家: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因这三家贵族都是鲁桓公的子孙,故鲁人称此三家贵族为“三桓”之后,简称“三桓”。孟献子家族,也是“三桓”之一。

①古以伯仲叔季四字标识排行。叔,即兄弟中排行第三。纥,名。梁,或说为字。或说为邑名,梁即纥之生邑,以邑为氏故称梁。梁纥即梁父,梁甫,后世以故有“梁父吟”。

②晋王肃伪撰《孔子家语》说纥65岁娶颜氏,生孔子三年后(71岁)死,其说出自王肃伪造。荒谬不可信。

5、勇猛的武士孔纥

鲁襄公10年(前1563),晋国、吴国组织多国联军围攻一个小城邑福阳。福阳,地处今江苏安徽交界处,又称阳、付阳,即今江苏沛县(沛、古音通)。是一个非华夏族小国。①这个小国属于东夷族姓,但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扼处在自江淮进入中原的要冲地位。② 福阳之战是春秋中期的重要一战。因福阳是吴国与中原交往的必经通道,此战是吴国联合晋国所发起,目的是打开吴国与晋国之

间交通的要道。领导联军的统帅是晋国之将军荀偃及吴国之将军士。对于此战,作为晋国盟友的鲁、卫等国都派军助战。

孔纥随同鲁军参加了攻打福阳的攻城战斗,福阳人奋力坚守。战斗中,守城者故意打开城门,放进联军一部分军队,然后突然放下城关闸门,企图关门聚歼已经攻进城的联军。当闸门就要落下时,孔纥正好经过门下,他一个人居然用双手承托住下降中的沉重的门关,使攻进城的联军武士们得以及时后撤脱身。此门关据说重达千斤,由此可以知道,孔纥是一位力气非常强大的壮武勇士。(晋人王肃撰《孔子家语》,谓孔纥力举城门时年事高达60岁以上,则根本不可信。) 以常理揆之,孔纥此时年纪应在30—50岁左右。《曲礼》:“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武士)。五十曰艾,服官(政)。”从生理能力看,男性体力最强壮期在30—50岁之间。③

七年后,即鲁襄公17年(前556)秋,齐国侵犯鲁国。齐将高厚率军攻击防邑,将臧氏家族围困于城中。一天夜里,孔纥帅甲士300人突围而出,护送主人臧纥逃到前来援救的鲁军营地。齐人遂退兵撤离。

此战之后,为表彰孔纥,臧纥遂授任孔纥为陬邑宰(地方主管)。陬邑在防邑以南十余里,原为狄族小国邾国的都邑。鲁文公十三年(前

614),邾国人在鲁人压迫下弃邑东迁,此地被鲁国吞并,而由臧氏家族控制,附属于防邑。

孔纥全族后来即定居于陬邑,其族属以陬邑为氏。故孔纥又称“陬人纥”,④而孔子成年后也被称为“陬人之子”。⑤

①《春秋》经:“十年春,(鲁)公会晋侯、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会吴于祖。”

据《谷梁传》,此战乃吴国发起。但《左传》则未提及吴,而只讲晋欲夺此邑以封宋之向戌(因向戌亲晋)。

②《谷梁传》钟氏集注:“付阳及祖地皆在沛县,乃吴入北方之要冲。”

③传说孔子也有举门之膂力,事迹见《列子·说符》、《吕·慎大》、《淮南主术》、《淮南·道应》及《论衡·效力》。

④见《左传》襄公十年。又,《史记》:“陬,孔子父叔梁纥所治邑。”

⑤《论语·八佾》。

6、野合而生的私生子

最值得注意但也历来最被古今儒者所讳言的一个重要事实是:孔子的出身并非贵族之世家,而实际只是武士孔纥与一位贫家女子颜氏“野合”,而生出的一个私生子。

这一事实是司马迁当年实地访察孔子家乡后,所了解到的孔子真实的身世情况,并明确记录在《史记》中:①“纥与颜氏女祷于尼丘,野合而生孔子。”

所谓“野合”,直解之即在田野林地中性交。另一种说法是男女没有举行婚礼之前的性交,也是“野合”。清儒桂馥《札朴》:“《史记》记梁父野合而生孔子。按„野合‟,言未得成礼于女氏之庙也。”换句话说,总而言之,不管是田野之交还是廊庙之交,所谓野合,亦即未婚而交合。

司马迁在《史记》孔传中记述的关于孔子父母“野合”的事实十分清楚,因此可以断定,孔丘父母关系实际是非规范性的(“非礼”)关系。

孔子的正名叫孔丘,别名(即“字”)叫“仲尼”。小山曰丘,尼者,即尼山,乃东鲁沂水之发源地,距陬邑约10华里。以“丘”及“尼”命名,看来与孔子父母的上述“野合”故事是有关系的。

仔细审核《史记》中关于孔子出生的记录,可以这样说,在《史记》原文及先秦及秦汉文献中,除司马迁记录了孔纥与颜氏女发生过野合关系外,并没有关于孔、颜二家曾建立婚姻关系的任何正式

记载。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后世所有关于孔纥与颜氏存在婚姻关系的描述,都是汉以后的儒士文人所编造的。(其中尤以晋人王肃为著名)换句话说,为了神化孔丘,儒者们试图抹去这一段野合的记录,而根据汉以后常规的婚制礼俗编造了孔纥与颜氏女之间所谓正式的婚姻关系。①

①太史公曰:“余读孔子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日)习礼其家。余敬徊,留之不能去。”

②为修补圣人的这种非礼出身,汉以后一些儒者如晋之王肃,竟编造神话而弥合之,曰:

“叔梁纥娶鲁之施氏,生九女,无子。有一妾,生男曰孟皮,病足,为废人。乃求婚于颜氏。颜氏姬姓,与孔氏家同在陬邑尼丘山麓,相距近,素相知。颜氏季女名征在,许配叔梁纥,生孔子。” 这段故事于史无稽,纯是王肃所臆造。崔述《史记志疑》指出:“《史记》记:„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邱,得孔子‟。案:此文疑本作„纥与颜氏女祷于尼邱,野合而生孔子‟。《索隐》谓„梁纥老而徵在少,非当比室初笄之礼也,故云野合。‟此说谬甚。老夫得其女妻,从未闻谓之野合。”

蒙文通曰:“王肃好贾子之学而不好郑玄,所为经注,异于郑氏,虑不胜,然后有《孔子家语》、《尚书·孔传》之伪,有《论语·孝经·孔传》、《孔丛子》之伪。”

http://www.eeo.com.cn/zgdzsw/zhuanlan/2006/11/0

1/24360.html

孔子新传

(一)孔子家世

1、出生时间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陬,字又作邹,在今山东曲阜附近。孔子宗族本为“子”姓,“孔”是其高曾祖分族的别氏,所以孔子又称“子孔子”。 据《春秋·公羊传》记,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十一月庚子。《谷梁传》则记为同年十月庚子(当夏历8月27日)生。《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由于三书所说不一,以致二千余年来聚讼不决。

关于孔子生年所以发生上述说法之不同,原因是因为秦汉以前,中国各地区、多朝代使用历法不同,又在换算中发生讹误。颛顼历之1月,在周历及夏历各为10月及12月,有旧年、新年之别,则纪时序必有一年之误。实际在《史记》关于春秋战国时代的纪年中,多次发生过这种类似的历法换算之讹误。盖《公羊传》用颛顼历,②《谷梁传》用周历。颛顼历(建亥)11月,正当周历(建子)之十月。③至于“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之异,也是由于不同历法换算中造成了纪年舛误。④

①《孔子世家》:孔子生地在鲁昌平陬邑。陬,通邹。《水经·泗水注》:“邹山,《左传》所谓峄山也,故邾娄之国,叔梁贺之邑也。”

②秦及汉初通行颛顼历。鲁用周历。

③《史记·孔子世家》谓孔子生于鲁襄公22年;《公羊传》谓生于鲁襄公21年周历十一月庚子;《谷梁传》谓生于鲁襄公21年周历十月庚子(夏历8月27日)。据《春秋》襄公21年“十月,庚辰朔(初

一)”,在无闰月的情况下,则下月(十一月)不当有庚子。

④《索隐》:“盖以周正十一月属明年,故误也。后序孔子卒,云七十二岁,每少一岁也。”何按:上古历法十月为一纪年。十一、十二以至十三、十四月乃增润之月也。故若换算为周正,十一月可计为新年也。

-------------------------------------------------------------

今人计算孔子纪年,多信从《史记》,但实际则仍应以先于《史记》成书的公羊、谷梁为准,即确定孔子生于公元前552年9月9(庚子)日。①

2、家世

孔子祖上曾有一个颇为显赫的贵族世家背景。②

③孔子直系先祖可以上溯于殷商王族之名人微子启及微仲。微子是商王族之庶

子,是商纣王(帝辛)的异母之兄。

周武王克商后,并未灭商祀。武王仍封纣之嫡子武庚及其族属守于殷邑,继奉商祀。但周武王死后,武庚即反叛周,被周公率师东征所镇压。周公平乱之后,

封商王族之庶子微子启及其族属守于商丘,国号宋(商之音转)。但宋之爵位(级别)仍列上公,与周公之子鲁公伯禽并列,爵位高于中原其他诸侯之上。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继位。所以宋国之君族,是出自殷商王族之庶枝,孔子的族属,可以一直上溯于此。

孔子的高祖子弗父何,是宋君愍公之嫡长子。如依照周公所立之宗法制度,诸侯世世当立嫡长子为太子,则弗父何本具有继位宋君的资格。④但是,商朝虽也曾有父死子继的父系传位先例,但并未形成严密的制度。在商亡而宋立国以后,由于宋君微子本身也是庶子,因此自微子以下,其继统并不严格遵守周人的宗法制,仍采用殷商传统的“兄终弟及”即据母系的传承制度。⑤

宋愍公死前,未将王位传于嫡子弗父何,而传于自己之弟。弗父何之弟名叫鲋祀,对此不满。他后来发动政变弑杀了国君(其叔父)。政变成功后,鲋祀先假意欲将君位让给其兄弗父何,但弗父何不敢受,鲋祀就自己坐了了王位,此即宋厉公。子弗父何以下三世,均以世卿担任宋国之大司马。

①前人已指出,考《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多处记事皆有一年之误。

②“乃命微子开代殷后,奉其先祀接国于宋”。(《宋世家》)孔子自己说:“丘也,殷人也。”(檀弓)“其祖弗父何,始有宋而嗣让厉公。”

③微子即殷子。殷微古音通。宋国即商国,宋商音通。讳殷故称微,讳商故称宋。其地略在今豫北之安阳、西之沁阳,东之商丘。 ④据《史记》:周灭商,周成王封微子启于宋,遂从殷之王室转为诸侯。四传至宋愍公,长子弗父何,次子鲋祀。宋愍公不传子而传弟,是为炀公。兄终弟及本是商代的制度。鲋祀弑其叔父炀公,欲立

其兄弗父何为君。但弗父何让不受。其弟鲋祀立,是为厉公。弗父何仍为卿。《左传》中孟僖子说孔子乃圣人之后,即指弗父何。 ⑤鲁国虽是周公之后,但周与殷商遗族通婚,其继统之法亦采取所谓“一继一及”,不严格遵守周之宗法。故严格传嫡之宗法制,似仅实行于周之王室。

--------------------------------------------------------

3、由宋迁鲁

①孔子之七世祖子正考父,职司是宋国太宰。正考父也是宋国公室的一代名臣,

历宋戴公、武公、宣公三世为卿(约在前799年—前729年)。有人认为《诗经》中的“商颂”,就是子正考父所制作的。②

正考父为人以谦逊知名。庄子曾说:正考父为士时,见人躬着背。任命为大夫后,见人弯下腰。任命为上卿后,见人更谦恭地俯下身子。地位愈高,谦卑愈甚。

孔子之六世祖孔父嘉,复任宋国之大司马,主持军事。此前孔氏诸祖皆不标“孔”氏。从孔父嘉一代后,始别族命氏称“孔”。③(孔,当为其采邑名。)孔父嘉时代,宋国发生内乱,孔父嘉后来被宋太宰华督所杀害。④

[《左传》记此事谓:宋殇公9年(BC-711年)孔父嘉任大司马,主持军事,多次与邻国的郑国作战,战争引起国民不满。孔父嘉有美妻。太宰华督使人宣言国中曰:“国君即位十年,对外打了十一仗,民生痛苦不堪,都是大司马孔父嘉的责任。我们应该除掉他以安定民心。”不久,华督发动政变,杀死孔父嘉,夺去其美妻。后来华督又弑杀宋君,另立宋庄公。]

①先秦官制中“太宰”,即后世宰相,或称“国相”。列国称呼不一,如鲁无“太宰”,国相称“司徒”,为季孙氏世袭之职。但《谷梁传》钟氏补注则以为,宋国之大宰乃卑职,不在六卿大夫之列。

②《鲁语》:“正考父作《商颂》十二篇。”或说“校《商颂》十二篇于周太师。”弗公何曾孙正考父,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皆为上卿。但正考父不自满假,每一受命,益增其恭。又自奉甚俭。尝为鼎铭曰:

“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 ③《春秋》谷梁传范宁《集解》:“《左传》曰孔父嘉,名嘉也。孔,字也。父,美称也。《春秋》名嘉者多字孔。弗父何让国,四世传至正考父,宋君未赐氏族。五世,至孔父,君命以其字为氏。”孔父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祁父,其子奔鲁为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生仲尼,孔父是孔子六世祖。

④《春秋》谷梁传:“桓公二年春正月,华督弑其(宋)君与夷(名)。集解:“华督,宋之卑者,卑者以国为氏。”及(殛也)其大夫孔父,孔父先死。孔子,故宋人也。《公羊传》:“(华)督将弑殇公,于是先攻大夫孔父之家。”《左传》谓“督艳孔父之妻,杀而取之。”又言“民之不堪命归罪司马(孔父)。”孔父乃宋国大司马,首席执政,华督,为“大宰”。大宰主君膳食,不列于宋之六卿(说详《谷梁》集解。)

-------------------------------------------------------------

孔父嘉之子,即孔子之五世祖孔木金父①,为避内乱逃离宋国,举族迁居到鲁国。②因鲁宋两国公族之间世代有婚姻之亲,所以孔氏一族此后即繁衍在鲁国,其后人多为鲁国贵族的家臣。

4、祖父与父亲

孔丘的曾祖父是孔防叔。根据周代的命名风俗,“叔”是指行次(长曰伯,次曰叔),“防”是所出生的氏地。

孔防叔是鲁国贵族臧孙氏的家臣。防是臧孙氏的封地(位于曲阜之东),孔防叔曾任防邑宰(防邑总管)或防大夫,以地命氏,故称“防叔”。

孔防叔之子孔伯夏。伯夏生孔叔纥,又称叔梁纥③,简称“孔纥”,此人就是孔子的生父。

关于孔纥的生平,先秦史料中记述很少,关于其生年亦无可考。④但关于其卒年,史料则有记载,谓孔纥死于孔子三岁时,即鲁襄公24年(前549)。据《左传》记,孔纥是鲁贵族孟献子(蔑)别宗臧氏之家的家臣。

鲁国宗室贵族中,最显赫者为三家: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因这三家贵族都是鲁桓公的子孙,故鲁人称此三家贵族为“三桓”之后,简称“三桓”。孟献子家族,也是“三桓”之一。

5、勇猛的武士孔纥

鲁襄公10年(前1563),晋国、吴国组织多国联军围攻一个小城邑福阳。福阳,地处今江苏安徽交界处,又称偪阳、付阳,即今江苏沛县(沛、偪古音通)。是一个非华夏族小

①正考父生孔父嘉。孔父嘉为孔子之第六代祖。别族取新姓为“孔”。父者,伯也,志其排行。嘉是其名。因获赐族之典,其后代以其先人之字为氏,乃曰孔氏。

宋宣公传其弟为穆公,以孔父嘉为大司马。穆公又传其兄宣公之子为殇公,孔父嘉受遗命佐助嗣君。太宰华父督欲弑君,太宰遂先杀孔父嘉。

孔父嘉曾孙曰孔防叔,鲁授其邑于防,为防大夫,故氏号曰“防叔”。鲁有东防西防,防叔所治为东防,在今山东费县东北。

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孔铎夷,孔铎夷生防叔,孔防叔又生孔伯夏,孔伯夏生孔叔梁纥。孔叔梁纥生孔子。

②可能鲁国有强大的殷商遗族。《左传》定四年:“分鲁公殷民六族,使帅其宗氏,辑(集)其分族,将其类丑(俦),以法则周公。” 孔氏奔鲁,或国有族亲在鲁国也。

③古以伯仲叔季四字标识排行。叔,即兄弟中排行第三。纥,名。梁,或说为字。或说为邑名,梁即纥之生邑,以邑为氏故称梁。梁纥即梁父,梁甫,后世以故有“梁父吟”。

④晋王肃伪撰《孔子家语》说纥65岁娶颜氏,生孔子三年后(71岁)死,其说出自王肃伪造。荒谬不可信。

-----------------------------------------------------------------------

国。①这个小国属于东夷族妘姓,但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扼处在自江淮进入中原的要冲地位。②

福阳之战是春秋中期的重要一战。因福阳是吴国与中原交往的必经通道,此战是吴国联合晋国所发起,目的是打开吴国与晋国之间交通的要道。领导联军的统帅是晋国之将军荀偃及吴国之将军士匄。对于此战,作为晋国盟友的鲁、卫等国都派军助战。

孔纥随同鲁军参加了攻打福阳的攻城战斗,福阳人奋力坚守。战斗中,守城者故意打开城门,放进联军一部分军队,然后突然放下城关闸门,企图关门聚歼已经攻进城的联军。当闸门就要落下时,孔纥正好经过门下,他一个人居然用双手承托住下降中的沉重的门关,使攻进城的联军武士们得以及时后撤脱身。此门

关据说重达千斤,由此可以知道,孔纥是一位力气非常强大的壮武勇士。(晋人王肃撰《孔子家语》,谓孔纥力举城门时年事高达60岁以上,则根本不可信。)

以常理揆之,孔纥此时年纪应在30—50岁左右。《曲礼》:“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武士)。五十曰艾,服官(政)。”从生理能力看,男性体力最强壮期在30—50岁之间。③

七年后,即鲁襄公17年(前556)秋,齐国侵犯鲁国。齐将高厚率军攻击防邑,将臧氏家族围困于城中。一天夜里,孔纥帅甲士300人突围而出,护送主人臧纥逃到前来援救的鲁军营地。齐人遂退兵撤离。

此战之后,为表彰孔纥,臧纥遂授任孔纥为陬邑宰(地方主管)。陬邑在防邑以南十余里,原为狄族小国邾国的都邑。鲁文公十三年(前614),邾国人在鲁人压迫下弃邑东迁,此地被鲁国吞并,而由臧氏家族控制,附属于防邑。 孔纥全族后来即定居于陬邑,其族属以陬邑为氏。故孔纥又称“陬人纥”,④而孔子成年后也被称为“陬人之子”。⑤

①《春秋》经:“十年春,(鲁)公会晋侯、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会吴于祖。 据《谷梁传》,此战乃吴国发起。但《左传》则未提及吴,而只讲晋欲夺此邑以封宋之向戌(因向戌亲晋)。

②《谷梁传》钟氏集注:“付阳及祖地皆在沛县,乃吴入北方之要冲。”

③传说孔子也有举门之膂力,事迹见《列子·说符》、《吕·慎大》、《淮南主术》、《淮南·道应》及《论衡·效力》。

④见《左传》襄公十年。又,《史记》“陬,孔子父叔梁纥所治邑。” ⑤《论语·八佾》。

--------------------------------------------------------------------------------

6、野合而生的私生子

最值得注意但也历来最被古今儒者所讳言的一个重要事实是:孔子的出身并非贵族之世家,而实际只是武士孔纥与一位贫家女子颜氏“野合”,而生出的一个私生子。换句话说,他的贵族出身,并不是原装的,而是后来才被追认的,类似刘备的中山靖王后裔的出身一样。

这一事实是司马迁当年实地访察孔子家乡后,所了解到的孔子真实的身世情况,并明确记录在《史记》中:①“纥与颜氏女祷于尼丘,野合而生孔子。 所谓“野合”,直解之即在田野林地中性交。另一种说法是男女没有举行婚礼之前的性交,也是“野合”。清儒桂馥《札朴》:“《史记》记梁父野合而生孔子。按„野合‟,言未得成礼于女氏之庙也。”换句话说,总而言之,不管是田野之交还是廊庙之交,所谓野合,亦即未婚而交合。

司马迁在《史记》孔传中记述的关于孔子父母“野合”的事实十分清楚,因此可以断定,孔丘父母关系实际是非规范性的(“非礼”)关系。

孔子的正名叫孔丘,别名(即“字”)叫“仲尼”。小山曰丘,尼者,即尼山,乃东鲁沂水之发源地,距陬邑约10华里。以“丘”及“尼”命名,看来与孔子父母的上述“野合”故事是有关系的。

仔细审核《史记》中关于孔子出生的记录,可以这样说,在《史记》原文及先秦及秦汉文献中,除司马迁记录了孔纥与颜氏女发生过野合关系外,并没有关于孔、颜二家曾建立婚姻关系的任何正式记载。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后世所有关于孔纥与颜氏存在婚姻关系的描述,都是汉以后的儒士文人所编造的。(其中尤以晋人王肃为著名)换句话说,为了神化孔丘,儒者们试图抹去这一段野合的记录,而根据汉以后常规的婚制礼俗编造了孔纥与颜氏女之间所谓正式的婚姻关

①系。

①太史公曰:“余读孔子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日)习礼其家。余敬徊,留之不能去。”

②为修补圣人的这种非礼出身,汉以后一些儒者如晋之王肃,竟编造神话而弥合之,曰:叔梁纥娶鲁之施氏,生九女,无子。有一妾,生男曰孟皮,病足,为废人。乃求婚于颜氏。颜氏姬姓,与孔氏家同在陬邑尼丘山麓,相距近,素相知。颜氏季女名征在,许配叔梁纥,生孔子。这段故事于史无稽,纯是王肃所臆造。崔述《史记志疑》指出:“《史记》记:„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邱,得孔子‟。案:此文疑本作„纥与颜氏女祷于尼邱,野合而生孔子‟。《索隐》谓„梁纥老而徵在少,非当比室初笄之礼也,故云野合。‟此说谬甚。老夫得其女妻,从未闻谓之野合。蒙文通曰:“王肃好贾子之学而不好郑玄,所为经注,异于郑氏,虑不胜,然后有《孔子家语》、《尚书·孔传》之伪,有《论语·孝经·孔传》、《孔丛子》之伪。王肃实为晋氏伪乱孔学之一大谬人也!

7、孤儿与弃子

因此,据《史记》的记述,孔丘乃是其父亲武士孔纥在一次神道教①的祭会间,在曲阜附近一个名叫“尼丘”山谷的狂欢集会中,与一个平民少女颜氏(征在)发生“野合”,受孕而生出的私生子。②

之所以说孔子是“私生子”,是因为没有任何可信证据能够表明,孔纥后来知道自己有了这个孩子。在这次野合之后,孔纥似乎也再没有与这个贫穷的少女颜氏(征在)见过面。故孔子少时,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由此造成的童年心理创伤,使孔子一生怀有非常强的恋父心理情结,反映在其政治思想中,即崇拜君父。 孔子出生后居住于母亲颜氏的家族中,此地即今曲阜郊外的“阙里”,而非居住在其父族所在的陬邑。阙里,原是一个为鲁国贵族主持丧葬执役者的居里,孔子母亲颜征在世代居住于此,并在这里抚养孔子成长至十六岁。

关于孔母颜征在的出身及身世,先秦文献中未见记述。可以肯定的只是,颜氏家族,绝非鲁国之显族,颜征在乃是一个贫家女子。但颜氏是一位很有傲骨和自尊的女性。在那次尼丘之会后,颜氏似乎终身未嫁。生下孔子后,颜氏独自抚养孤儿,她生前也没有把孔子的出身来历,告诉给少年的孔子。③

春秋时期以至直到西汉,特别是在存留殷商文化传统的一些邦国中,一直仍有母系制度的遗俗,从母居,并不被习俗认为很奇怪之事。

由于家世孤寒,实际上,孔丘的整个童年和少年时期,都是在贫穷与卑贱中度过的。

8、关于“五父之衢”

当孔子三岁时,孔纥已去世(去世时孔纥大约五十——六十岁左右)。但是,对这个命途多舛的苦孩子所真正不幸的是,当孔丘十五、六岁时,母亲颜氏征在也早早地弃世了。由于颜氏只是一个贫家寡居之妇,所以她死后只能被草草地埋葬(“薄殡”)于陬邑附近的一个野葬之地——“五(恶)父(夫)之衢”。④ 周代制度,城邑居民依据职业及社会身份、地位之不同而分类居住。世业世居,生前不能轻易迁移改变居所,死后也只能依据死者生前之宗族及等级贵贱,而被葬入不同之墓地。⑤郑玄《周礼》注指出:“古者万民墓地不同处,分使其地各有区域,得以族葬,使不相害。”⑥

①商、周时代中国,政教宗法三位合一,王者是军事领袖,宗族宗主也是宗教祭司。当时之宗教是敬祖事天祭社的神道教。故孔子云:“圣人以神道设教”。

②曲阜民间传说孔子母生孔子于露天之草野上,血染红草,今仍称其地为“红草地”。

③ “孔子之父陬叔梁纥与颜氏女征在野合而生孔子。征在耻焉,不告孔子。”(《礼·檀弓》郑玄注)

④五父之衢,位于今曲阜之东南。“五”、“午”古字通用。午、忤也。父,夫也。忤夫即恶夫。所谓“恶夫之衢”,即找不到宗系的穷人之乱葬岗也。

⑤参看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第60页。曲阜是“古人居丘”建于丘陵之上的古城。今出土曲阜西周古城,城中有墓地,其中甲组墓为殷民六族之墓。但墓为鲁公族之墓。鲁国都城中,住有周鲁贵族和殷民后裔两种不同组合的集团,直到春秋末还是这样。

阳虎在鲁国掌政,曾盟鲁公及三桓于周社,盟国(殷)人于毫社。(定六年)鲁公三桓是周族,必盟于周社,而“国人”原是殷民之后,必须在毫社盟。毫(曲阜)是殷商故邑。

⑥〖ZW(〗《周礼·墓大夫》“使皆有私地域”注。

“五父之衢”是鲁国一块著名的墓地。其所以著名,并非因为它是吉地,相反,根据《左传》中的记述,“五父之衢”乃是鲁国一处被认为不祥而经常遭受诅咒的墓地。

《左传》襄公8年记:季武子与叔孙穆子盟誓,“诅(誓)于五父之衢”。定7年记:阳虎与鲁君及三桓盟于毫社,又“诅(誓)于五父之衢。

所谓“诅”,即“诅誓”,今语谓之“发恶誓”。两人相盟,彼此相约信守承诺,否则就不得好死。这种誓词,就叫“诅”。因此,“诅”是一种发恶报之誓的宗教仪式。诅于“五父之衢”,即立誓使背盟者遭横死,死后埋葬于“五父之衢”之谓也。

①由此可知,“五父之衢”是鲁国横死无主之鬼的葬所,必为不祥之地。《礼记·檀

弓》记述孔子母亲颜氏死后即葬身于此地。仅由此一点,也就可以看出孔母颜氏生前之身份是多么卑贱。

9、孔颜二族的特殊关系

据《史记》孔子传记:颜母从不对孔子讲她的父亲是谁,“讳之”。颜母为什么对孔子讳言其父?据汉儒郑玄说:“孔子之父陬叔梁纥,与颜氏之女征在野合而生孔子。征在耻焉,不告。”就是说,颜征在对于“野合”受孕一事,感到有所耻辱,因此在孔子出生后,她始终不向孔子提及他的父亲。

然而,颜母能向孔子隐瞒其父亲的事那么久,说明她生前一定是远离孔氏家族而独居。因而可以肯定,颜氏及孔丘与孔纥的关系,事实上在孔纥及颜氏生前,

从未得到孔纥家族的承认。否则作为邑大夫的公子,孔子在少年时的生活也就不会那样地贫贱了。

根据上古的命名风俗,作为一个无父的孤儿,孔子的姓本应当依从母族之姓为颜氏。换句话说,孔丘之母党为颜氏之族。我们知道,颜氏一族与孔子关系至为密切,孔子所最钟爱的学生即是鲁人颜回。

颜回的父亲颜路毕生贫穷,但很早就已侍从追随孔子身边,号曰“弟子”。实际颜路在孔子身边的角争,似乎更像孔子的一个使役。其子颜回以“德行”闻名,但平生其实也并没有显示出特别出色超众的才能,却一直受到孔子的特殊关爱。

在孔子的独生子孔鲤死后不久,颜回也早死。孔子悲痛欲绝,②呼天曰:“噫,天丧予!天丧乎!”③以至颜回父亲颜路居然对孔子提出,要求孔子卖掉自己的驾乘马车,来为颜回买棺椁助葬。④虽然此要求为孔子所拒绝,但由此可以看出颜孔关系之深。

棺木之外套加木椁,这是贵族的葬仪。颜氏非贵族,这样要求是不合礼数的。但孔子并没有斥责颜路,而只是说:“无论是否有才能,我拿学生都当自己孩子看。我儿子孔鲤死时,他的规格也只有棺木而没有配外椁啊!

孔子又说:“我不能没有马车而出门步行。因为我常常要与大夫们一齐外出,不能没有马车啊!”又说:“颜回看我如同父亲,而我却不能将他当儿子看。不是我不爱他,是怕弟子们有议论啊!”⑤

由《论语》中的这些记述,当可以看出颜氏父子与孔子必具有某种较特殊的关系,超乎

①参见《礼记·檀弓》及《韩子·外储说》。五,古音与恶近通,五父,恶夫也。〖ZW)〗

② “回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天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

③《论语·先进》。关于颜回死年,诸说矛盾。或系于孔子晚年,实际应在孔子流亡于卫国时。故孔子归鲁后,季康子曾问孔子,“弟

子谁为好学?”孔子答:

“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

④《论语》:“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⑤ “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先进》)

一般师生关系之上,很可能是孔子母亲颜氏的族党。

还值得注意的是,孔门七十弟子中,颜氏一族是其中人数最多的一个群体。据《颜氏家训》记:

“颜氏之先,本乎邹鲁,或分入齐,世以儒雅为业。仲尼门徒,升堂者七十有二,颜氏居八焉。”

《颜氏家训》赵曦明注列举此八人云:

“颜回,字子渊,鲁人。颜无由,字路,回之父。颜幸,字正柳。颜高(即颜刻),字子蹻。①颜祖(即颜相),字襄。颜之仆,字叙。颜哙,字子声。颜何,字冉。皆鲁人。”②可知孔子身边弟子中,姓颜氏者实为最多。

10、惊世骇俗之举

孔子的母亲颜氏死后,是一位与颜氏相邻的拉輓车人之母亲(“輓父之母”),向孔子透露了关于孔子生父是孔纥及其家世背景的故事。

所谓“輓父”,即“挽父”或“挽夫”,挽车之夫也;也就是为死去的人拉丧车送往墓地者。这位輓夫曾为前陬邑大夫、贵族老爷孔纥拉过送灵的挽车,所以知道孔纥一族之墓地在“防邑”。这位挽车人的母亲将这些情况告知了孔丘。③

由于孔子之曾祖父孔防叔曾任防邑大夫,“防”乃孔氏故邑,因此孔氏之的族墓地在防邑。

知道这个消息后,正当血气方刚之年的十七岁孔丘干出了一件大胆惊人的事情。他来到防邑的孔氏墓地,找到了孔纥的墓穴。孔丘公然向孔纥的遗族挑战,

未经过他们的许可,他就掘开了孔纥的坟墓,将自己那位身世卑贱的母亲之遗骨与这位贵族父亲的遗骨合葬在一起。④

无论从殷商礼俗还是从周礼看,青年孔丘的这种作法,即将一个完全不具有任何名分的一夜情人(甚至不能称为正式的“妾”),与一个世系显赫的贵族武士掘墓合葬,这都是一件惊世骇俗的举动。我们应当能够想象,当此事发生之时,在鲁国上流社会所必然会发生的冲击和震动。

据《史记·索隐》记述,孔纥的正妻乃是施氏,无子,但生有九个女儿。孔纥生前纳有一妾,此妾生有一子名孟皮。孟者,长也,皮者,跛也(孟跛,今语即大瘸子)。盖孟皮自幼即因病坏足(小儿麻痹症?)。根据周代之宗法制,由于孟皮是妾生,所以他也只应当是孔纥之庶子。

以殷商礼制,决定贵族公子的继承权首先应论母系之贵贱。而若以周之宗法制,妾所生子,乃是“庶子”,庶子不能继承标志着贵族身份的爵号。

①颜高,是能拉劲弓的武士,又称颜刻、颜阖、颜开,见于《庄子》。

②《急就篇》颜师古注:“颜氏本出颛顼之邱……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为鲁附庸,在鲁国邾县。其后,邾武公名夷父,字曰颜,故《春秋》公羊传谓之颜公。其后遂称颜氏;齐鲁之间,皆为盛族。孔氏弟子达者七十二人,颜氏有八人焉。”

③《礼法·檀弓》:“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人之见之者,皆以为葬也。其慎(身)也盖殡也。问于邹曼(挽)父之母,然后得合葬于防。

邹,氏也。曼父,《史记》作輓父,曼、輓古音通,字相假。父,夫也。《孔子世家》:“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

④《檀弓》:“孔子曰:卫人之祔也,离之。鲁人之祔也,合之。善夫!”“孔子既祥(服丧25月),五月弹琴而不成声,十日而成笙歌。”

野合而生的孔子,事实上只是贵族孔纥的弃子。即使后来归宗得到孔氏一族的承认,也仍然是一个没有贵族权利的外庶子。但是,由于其兄孟皮也是妾生之庶子,因此,孔子与孟皮事实上处于同等之身份地位。

唯一不同之点是,作为一个自出生即被遗弃于外的孤儿和弃子,直到这次掘墓葬母事件发生之前,孔子实际上并未与孔氏家族发生过任何关系。

必须指出的是:如果在此合葬父母事件之前,孔子未归宗于“孔”氏,那么他的本姓应当从母为“颜”氏。在归宗于孔门之后,才能改姓为孔氏。①

11、孔子的少年理想

周代风俗,居处以业为别:相同等级身份、相同职业、相同种姓的人聚里而居,居住于相同的居所。孔母颜氏其居处地与輓车夫为邻,则其居里中人之所常业,自然多是为人执办丧事者。传说孔子少年时期,也曾作过丧礼上为死者执绋吹打的小乐手。

根据周代礼制,凡贵族子弟(国子或君子)八岁应当入“小学”集体居住,学习识字、读写、计算。但孔子生活中并没有过这样的经历。②

《史记》说“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以演习祭祀之礼仪作为儿童游戏。如果不了解孔子少年时代的上述生存环境,那么一个少年人对于“祭祀礼容”的这种早熟,就是非常可怪之事。

孔子少年时的成年理想,似乎就是在长大后成为一个能为贵族主持丧祭之礼的傧相。这种傧相,在《周礼》中称为“胥”。“胥”字在先周籍中又书作“諝”、“须”(顼)或“需”。其实周代之“胥”,就是后世之“儒”。③

在周代,胥/諝是有智慧与知识者之称谓,也是乡里的乐官、祭司和书吏。④

12、儒者起源于祭司

《墨子·非儒》中曾这样谈论儒者:“夏乞麦禾,五谷既登,大丧是(时)随。子姓(孙)皆从,得厌(有)饮食。……富人有丧,乃大说(悦),喜曰:此衣食之端也。”表明当时所谓儒者实际上是以从事丧礼之事为职业的傧相。 人们会注意到在儒家的主要典籍《礼记》和《仪礼》中,都特别详于贵族丧礼之相关制度及各种衣冠服用之描述。《论语》及《礼记》中,也多有孔子曾为人执丧以及关于君子居丧之礼的详细记述,表明孔子时代之儒者的确详熟于此道。

孔子青年时代曾赴周朝王都洛阳,拜访老子。据《礼记》说,老子带着孔子,一同主持了一场重要的丧礼。

孔子流亡齐国时,吴国王子季札带儿子出访齐国,他的儿子死于赢博,孔子曾专程赶去

①根据周代的命名习俗,孟者长也,仲者次也,季者幼也。孟、仲、季是排行而非本名,则孔家之孟皮、仲尼之下尚应有一弟名季者。我怀疑此人就是颜季路,是否就是仲尼的异父兄弟,也是颜回之父亲。 ②《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痒,术有序(《官子·度地》:里十为术),国有学。”《孟子·滕文公》:“设为痒序学校以教之。痒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公羊传》:何休注:“中里为本校室十月事讫,父老教于校室。”

③《侯马盟书》中“巫觋祝史”连云,四职皆为上古之祭司,其分工不同,约略皆可称为“胥”或“儒”。

④《周礼·天官·宗宰》注:“胥读如諝,谓其有才知为什长。”《玉篇》:“諝,才智之称也。”《说文》:“諝,(智)也。”《广雅》:“哲也。

观摩这位吴国亲王为儿子主办的丧礼。①后来孔子流亡在卫国时,已经60多岁,还亲自为卫大夫司徒敬子的丧葬担任司礼。

成年的孔子曾自述说:“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孔子这里所说,正是一个丧礼司祭者的责任。②(由上述话还可以看出,在主持丧礼之后,孔子是喜欢喝一点酒的。)

周代称为“胥”或“相”的司祭头戴特殊的礼帽,身着特殊的礼服。孔子学生公西华曾说自己理想是“愿为小相”,而想戴上“端章甫”之冠。“端”,顶也。据汉代学者记述,“章甫之冠”本来是殷商族人一种礼帽之名,用黑色织物制作,故又称“玄

③端”或“缁布冠。”

《礼记》记古贵族男子年二十而“冠”。④ “冠礼”必须在宗庙举行,以“尊先祖(《礼记·冠义》)。所谓“章甫”之冠,原可能是商朝士子的丈夫之冠。在周代,则成为胥相们的礼帽了。⑤

相者所穿特殊礼服,也用黑色织品制作,名“玄襦”⑥。《说文》:“襦,短衣也。”“襦”与“儒”同音通假。襦字需、衣,会意,字源或即儒者之衣也。这种头戴“章甫”之冠,身穿“襦”衣的相者——丧葬及祭祀之礼上活动的司祭者们,其实就是后来之“儒者”的前身。

13、孔子论“冠礼”

很可能,正是在知道自己的身世之后,孔子才将自己的姓氏由颜氏改为孔氏,并且自我命名为“丘”,取字为“尼”。古礼,男子17—20岁成年而受“冠礼”,经冠礼宣告成年才能有“字”。

选“尼丘”这个地名,来作为自己的命名与字号,显然是与孔丘父母那次浪漫奇妙的尼丘幽会有关。因为,正是这次幽会才导致了孔子的降生。⑦又,丘者,野合之所也。尼者,亲昵也。尼丘,即野合于丘中,这一命名不仅具有幽默感,而且对主流宗法社会其实是具有某种挑战性的。

这里有一个有意思的问题是,孔子在17—20岁之间,究竟是否举行过“冠礼”呢?从《礼记》的记述看,在周代,一个贵族士子,只有在举行了冠礼这一入社成年仪式后,才成为成年人,一个“士”,而被士族贵族社会所正式接纳。但是对此,我们在孔子的身世材料中找不到任何佐证。事实上,当时孔子作为一个贱民之子,应该是没有资格举行冠礼的。

在《礼记·郊特牲》中,记述有孔子关于冠礼所发表的一段颇为突兀的议论。孔子说:“冠礼”之义,“吾未之闻也。”又说:“冠礼”正确的意义是,“人人都有资格举行冠礼,不是只有„大夫‟才能举行。”(这显然是针对有人认为只有“大夫”才能举行“冠礼”。)

①《檀弓》:“延陵季子适齐,于其反也,其长子死,葬于赢、博之间。”孔子曰:“延陵季子,吴之习于礼者也。”往而观其葬焉。 ②见《论语·子罕》第十六章。

③《论语》中曾提到此人(见《先进》)。《庄子·达生》:“祝亲人„玄端‟以临牢”。

④《礼记》,周冠曰“委貌”(伟帽),殷冠曰“章甫”(丈夫),夏冠曰“毋追”(毋坠)。

⑤ “章甫”二字,旧经学家所莫解。我窃以为即“大夫”之转音。〖ZW)〗

⑥《汉书·陆贾传》:冠礼,即贵族男子的成年礼。贵族男子到了二十岁,由父亲主持,请同族的父老(乡老而致仕者)到场,把冠弁给儿子戴在头上,然后给他取一个字。《礼记·冠义》:“冠者,礼之始也。”“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其礼可不重欤?

“缙绅之徒”,师古注:“缙绅,儒者之服也。”

⑦《索隐》:

“圩音乌,中低四傍高也。”《家语》亦说孔子头骨“圩”(凹)顶似丘,故以名之,甚谬也。

孔子批评说:“如果依照古礼,那么人只有到五十岁后,才能凭功劳或道德而得到„大夫‟的称号。二十岁的年轻人没有功德,则自然不应有(大夫)之称号。所以,凭什么只有„大夫‟才能行冠礼?

孔子说,只允许贵族举行冠礼这种制度,是夏朝以来所立下的陋俗(“夏之未造也”)。孔子说: “天下无生而贵者也。”他说,在古代就连天子之元子(太子),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国家不应以人的出身,而应该根据才能和道德授人以称号和爵位,”这才是真正合于古礼的“礼”制。 “礼之所尊,尊其义(实质)也!” 《礼记·檀弓》中孔子的这一极其重要的反世袭、反贵族的思想,二千年来从未被古代儒者所引述,也从未被后之研究者所重视。事实上,只有了解孔子的卑贱出身和上述社会背景,才可以理解《檀弓》中孔子上述议论的真正涵义。孔子生前一直反对“生而贵之”、世亲世贵的贵族等级体系,这也正是汉代今文学家所谓孔子传礼的“微言大义”之一。

14、挑战主流社会

青年孔子在作出了合葬父母这一举动之后,随之又作出了另一件惊人之举。

前面曾言及,当时在鲁国真正执掌着政权者,并非鲁国之国君,而是三个世袭的贵族世家。此三家贵族与鲁桓公原出于同宗。三家族之高祖乃是鲁桓公的三个儿子,因此史家称之为“三桓”。“三桓”之首,是季孙氏。在孔子青年时代,季孙氏的家长是季平子,名意如。 有一天,季平子在其封地的采邑中举办酒宴,宴请全鲁国的贵族及其子弟,即所谓“士君子”们。

年方十七岁的孔子,虽然是个孤穷小子,但却异想天开也要参加鲁国贵族士子们的这个宴会。据司马迁的记述:当时,孔子刚刚重新合葬了父母亲,正在为母亲服丧。他腰系麻绳身穿着丧服,前往赴会。①孔子不穿礼服,而身着这种服饰赴会,显然也是涵有挑战性的。

当孔子来到季氏宴会的会场,试图进去时,他受到了阻拦。季氏家族中极有权势的大总管(“家大夫”)杨(阳)虎②守在门前。杨虎审视孔子,傲慢地对孔子说:

“这里所招待的人都是„士‟,你没有资格参加!”(“季氏享士,非敢饷子也!”)结果,孔子蒙受羞辱而退。

有趣的是,季氏这位管家杨虎,其实与孔丘具有许多共同之点。第一,据说二人像貌极为相似,为此后来孔丘还吃过大苦头。第二身世相近。事实上杨虎也不是世袭的公子,而是一个贵族家中的“庶子”。

这则事迹见诸司马迁《史记》的孔子本传,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它不仅确切地表明了青年孔子出身的卑贱,而且表明了青年孔子曾被当时鲁国的贵族主流社会所拒绝接纳。事情是十分显然的——如果杨虎承认孔子真是一位具有贵族家世背景的贵公子——前陬邑大夫孔纥之子,那么他就不会不承认他是“士”,而这样轻蔑地侮辱他。

①《孔子世家》:“孔子要绖,季氏饷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饷士,非敢饷子也。‟孔子由是退。”是年孔子十七岁。 ②杨虎,亦作阳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28 11:57:53编辑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小勉羊]与[兴华论坛]共同所有。

2006-11-10 11:13:00

诚信、高效、务实,学以致用!

小勉羊

等级:秀才

文章:2707

积分:84150

门派:无门无派

注册:2005年9月3日

何新:《孔子新传》独家连载(4) ---------------------------------------------------------------

(二)、“贫而贱”的早年生涯

15、子曰:吾少也贱

各种史料记载均表明,孔子的少年、青年时代,“贫且贱。”孔子自己也曾说:“我从小生于贫贱,不得不自谋生活,所以会做许多下等人才做的事,而士君子就不可能去做这么多事!”①

孔子幼年家境出身于贫贱,所以他很早就领悟了人生及世态。据儒家经传,周代国家极为重视贵族子弟的培养和教育,建立了成熟的学宫制度。周代礼制规定: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但是少年孔子却没有入学的资格。

孔子成年以后曾回忆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志于学”,就是有志向往学习。但由此可见在十五岁以前,孔子没有机会接受当时贵族子弟必经的成为“君子”的正式启蒙教育。

事实上,如果说孔子“十五志学”是向往学习,那么十七岁后则曾发愤苦学。将这种励志过程同孔子的出身联系起来,可以看出如下的因

果关系:孔子幼年无父,少年丧母,十七岁时由于出身微贱而遭受杨(阳)虎拒门的羞辱。于是孔子明白了自己虽是“贵人”之后,但却没有“士”的资格,不能得到贵族社会的承认,因此孔子立志要学习本领。

直接侮辱和刺激了孔子的人是杨虎。但实际上,这位杨虎自己的出身也只是当时贵族阶级的一个边缘人。杨虎出身于孟孙氏家族中没有继承权和贵族名份的庶子,后来做了季孙氏的家臣。

尽管孔子终身讨厌杨虎,但传说孔子的外貌与杨虎长得很相像。应当说正是杨虎这一拒门事件,直接刺激了孔子早年的发愤图强。 《史记》说孔子身材高大,“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荀子说:“仲尼之状,面若蒙魌”(《荀子?非相》)。孔子之头特大,而且头上有异状骨。

①《论语集注》包咸引注:“我少小贫贱,常自执事,故多能为鄙人之事。君子固不当多也。”

②魌者,《说文》释作“丑也”。“魌”就是逐疫大傩时使用的“魌头”,俗称大头鬼。

孔子相貌魁伟,与众不同。那么世俗所传鞠躬佝偻谦和平庸之孔子像,盖美化而失真矣!

16、多能鄙事

孔子在少年及青年时期,为谋生计,曾从事过多种卑贱职业,即“鄙事”或“贱事”,以至备受侮辱和歧视。成年后孔子曾对弟子们这样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①所谓“能”,且有耐受之意。即会做。所谓“鄙事”,即卑贱之事。所谓“贱”,当然是指社会身份的卑贱。 孔子还曾说自己“吾不试,故艺。”试者,仕也。艺者,手艺也。我不是“士人”,所以才学有技艺。

由先秦两汉留下的许多传说资料看,孔子确乎多有谋生应变的本领(“艺”)。

他能忍受清贫生活:可以吃粗粮,喝凉水。如果困乏,即使没有席榻,弯起胳膊也能当枕头入睡。②《礼记》说:孔子的爱犬死了,按当时的习俗,至少也应该找一张旧车伞盖把狗的尸体包裹埋掉。可是孔子贫穷,没有车子,自然连一张旧伞盖也没有,只好用一条破席子卷着把死狗埋掉。③

由于自幼从事体力劳动,孔子的力气也很大,如同其有勇力的父亲一样,能用双手擎起门关。④但孔子却并不以自己的力气大为炫耀。“孔子之劲,能拒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列子?说符》)


相关内容

  • 散文著作中的孔子形象对后世的影响
  • 第16卷第2期2009年4月 JoURNALoF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DoNGGUANUNlVERSITYoFTECHNoLoGY V01.16No.2 Apr.2009 先秦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著作中的 孔子形象对后世的影响 张 岩 (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摘要:先秦历史散 ...

  • 先秦诸子寓言中的孔子形象摭谈
  • 2006. 6第 28卷哲学社会科学版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先秦诸子寓言中的孔子形象摭谈 郑先彬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江苏淮安223001) 摘 要:寓言能通过简单形象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在诸子散文中得到广泛运用.孔子作为当时颇有影响的人物, 经常被诸子用在寓言中担当一定的角色, 表现 ...

  • 孔子语录100句
  • 孔子语录100句 1.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

  • 孔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 在国学热的今天,孔子的形象被一遍遍地演绎着.最近,山东.浙江.山西等省的孔子题材话剧陆续在全国热演,影视剧.纪录片里的孔子也在不断变换着面孔:他是一位老师,一位离家久不归的丈夫,一位悲情的知识分子,一位辛苦的政治学说推销员,一个与自己终生较劲的老者. 子见南子.山东版话剧<孔子>剧照 作 ...

  •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与翻译
  • 编者按:原文据中华书局<史记>标点本(1982年11月第二版),白话翻译参照林语堂<孔子的智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原文标点和白话翻译均有改动. [原文]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於 ...

  • 孔子学院的发展问题与管理创新_郭宇路
  • 2009年第6期(总第221期) 学术论坛 A C A D E M I C FO R U M N O . 6, 2009 (C u m u l a t i v e l y N O . 221) 孔子学院的发展问题与管理创新 郭宇路 [摘 要]建设孔子学院, 是中国政府促进中外语言和文化交流, 发展人 ...

  • 还孔子以清白--略论电影[孔子]对孔子形象的丑化
  • 苫平分 ・秽J 逐孔子以清白 --■论电彤<孔子>对孔子形象的丑化 [摘耍] 胡玫导演本来想在<(孔子>申把孔子塑造成为一个道德高尚.忠厚仁慈.有教无 类.言行一致者的形象,不想却塑造了一个别有用心.攀附权贵,教而有类.言行不一者的孔子形象. 的学生,他曾说:"有颜 ...

  • 杨伯峻试论孔子
  • 杨伯峻<试论孔子> 第一部分孔子身世 孔子名丘,字仲尼,一说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公羊传>和<穀梁传>,即公元前五五一年),一说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史记•孔子世家>),相差仅一年.前人为些打了不少笔墨官司,实在不必.死于鲁哀公十六年,即公元前四七九年 ...

  • 孔子弟子和门人
  • 孔子弟子和门人.我们通常说孔子弟子有三千 孔门十哲简介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 ...

  • 孔子学院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2011年第6期第35卷(总第168期)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Science Edition) №6,2011Vol.35General, №168 孔子学院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唐淑宏 (沈阳师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