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试卷

2013-2014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出题日期:2014年5月

注意:本卷大部分题目为2014中考原题(部分题目有修改,请仔细答题,无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污秽(huì) 干涸( gù) 惟妙惟肖(xiào ) ...

B.丑陋(lòu) 绯红(fēi) 深恶痛疾(wù) ...

C.酝酿(niàng) 朔方(shuò) 锐不可当(dǎng) ...

D.匿名(nì) 称职(chèng) 恪尽职守(kè) ...

2.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2分)

①绿īn)如盖

③笛声(yōu)扬 ②月光(jiǎo)洁 ④心情愉(yuè)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

A.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位于太行山深处。这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我 们到此,真有点儿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 ....

B.在一次大型电视诗歌朗诵会上,殷之光先生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 ....

所有观众,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C. . 日本某些政客,就侵略历史推陈出新大做文章,严重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 ....

D.监管人员的火眼金睛,总能让刻意伪装的假冒产品一下子现出原形。 ....

4.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泰州举全市之力,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的原则,大力推进中国医药城的建设。

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C.教育都门只有多创造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就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D.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 ) ..

A.“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B.今年4月1日,在泰州市国际写作中心,举行了“秋雪湖之春”书画家笔会。

C.《济南的冬天》节选自长篇散文《一些印象》(《老舍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D.上午八点,社会各界为雅安地震遇难者举行默哀仪式;汽笛声,防空警报声一齐响起。

6.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

【小题1】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夕阳下西,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_________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小题4】其真无马邪?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渔家傲秋思》中抒发身处边塞的征人们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刘禹锡《陋室铭》中,作者借室主人的交往表现“陋室”不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鸟专题(5分)

(8材料一 每年四月是我国“全民读书月”。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

力。

材料二 湖北省著名的百岁将军童陆生,他的健康经验有“三乐”,即心宽为乐,读书为

乐,助人为乐。他深知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延缓衰老。至今,他除了读医学、

文学杂志外,还整理出多个诗集和回忆录。

材料三 《语文课程标准》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但遗憾的是,我们常

常看到许多中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上。

(1)请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概括出一个共同的结论。(1分)

(2)针对材料三中的中学生读书现象,学校准备开展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主题活动。

①请你为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1分)

②如果让你去请材料二中的童陆生将军到学校为全校师生作报告,你准备怎样对他说?(2分)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9. 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 (人名)。(1分) 10.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2分)„【 】 ..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1.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6~7题。(10分)

生于二维码时代

阮华君

近年来,二维码在中国大行其道。车票机票、电视屏幕、报纸题头、商品标签、广告图片、服装饰品、电影海报、景点门票„„到处都有它的身影。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是条形码的升级。它诞生于日本,是用某种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图形,把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像,当用特定软件拍摄这些图像时,所有信息就会显示出来。如今它已不限于黑白两色,还可以做成彩色,甚至和其他图案结合起来,印刷在衣物饰品上,使它看起来更美、更时尚。

二维码在生活中非常实用。在广东番禺,民警查户口时,只需用智能手机扫描门牌上的二维码,即可准确获取该户址住户的信息。在国外,还有人把二维码印到墓碑上,人们只需扫描后,就可以登录到相关网站了解逝者的相关信息:逝者的亲属还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补充或更新。公交车引入二维码后,乘客只要用手机扫描一下,便可轻松获知你乘坐的公交车离站点还有多远。同时获取一些公交车站附近吃喝玩乐的各类信息,包括失物招领等等。另外,在一些会议开始前。主办方都会给来宾发送一条彩信入场券,彩信中包含一条与来宾手机号码、身份等一一对应的二维码,来宾只需出示二维码供配套机器扫捕即可实现签到,既省去了纸质入场券的浪费,也简化了核对嘉宾身份的烦琐。

除了以上列举的这些用途以外,二维码由于技术简单,几乎人人会用。

有人把传统名片和二维码结合起来,既美观,使用起来又方便,无需交换名片,只要用手机一扫,大量信息就进入他人手机中。另外,一些艺术品展览也引入二维码管理系统,当

游客参观展览时,只要使用智能手机拍下展品上的二维码。经过解码后,再耳贴手机,就能听到语音介绍,这样既不打扰他人,又不用担心听不清、记不住了。一些年轻人也把二维码印到T恤、包、饰物、爱车上,颜色各异,造型不同,酷酷的,很具有时尚感,还能传达很多信息。

好的二维码不仅只是给扫捕器看的,也是给人欣赏的。因此,在设计上也会尽可能追求艺术效果和美感,让人看了赏心悦目。Fillmore Silver Sprinz音乐厅的二维码就非常形象地告诉了你这个地方和音乐有关。在这个二维码中,不仅有几种乐器,还有多种谱号,三个红中套黑的小方块也像极了音箱。整个图案更是运用不同颜色的线条,让人一看就能联想到音乐。

看了以上关于二维码的用途介绍,以及那些独具个性的二维码,你是不是也跃跃欲试想玩一把?那你可要小心了,二维码技术的门槛很低,普通网友从网上下载一款二维码生成器,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制作二维码。但也有不少病毒伪装成手机聊天软件,并通过二维码提供下载链接,用户一旦下载,便会“中招”了,二维码就像一匹烈马,能带我们飞奔,也能踢人、伤人,在享受二维码带来的便捷时。也要小心防范它的副作用。

(选自《知识窗》2013年第2期,有删改)

15.请简述什么是二维码。(4分)

16.请根据文意概述二维码的优点。(至少3点)(6分)

(四)阅读选文,完成21~26题。(20分)

让人,乃众妙之门

①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

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③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

④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被世人遗忘。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叉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

⑤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

⑥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7.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让人,乃众妙之门。

B.让人,让沈从文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

C.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D.让人,并不是懦弱。

18.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9.选文第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4分)

20.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3分)

又见姑姑笑颜

窗涛

①老姑母的耳朵聋了。 ②临近立秋的一天,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从西安驱车西行,去太白山下那个叫豆村的山庄,叩拜已八旬有四的老姑母。

③上世纪60年代的饥荒岁月,姑姑拖儿带女离开故土来到这个山村落户。姑夫说,这儿不如老家平坦,可人少地多,种些红苕土豆高粱什么的,也能填饱肚子。熟识后,村民下地干活便把孩子托付给姑姑。一连几年,姑姑都义务为远近邻居管护孩子,颇受敬重。

④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操持了大半生家务的姑姑看到家里一下子有了那么多的山坡地,就提出要在山坡栽种果树。从此,每天由早到晚,姑姑和姑父一起带着全家,翻耕土地、栽种苗子,精心养护。5年过去了,几十亩的山坡上果树齐刷刷地长起来了,挂果了。这一年,又赶上市场价钱好,收入竟然达4万多元。姑姑揣着钱袋,拉着姑夫径直上县城,二话不说买了一辆嘉陵摩托车。到村口时,乡亲们看得眼馋,蜂拥而至,把姑姑姑夫团团围住,“你们这么风光,还不是当家儿的功劳哟!”姑姑开心地说,“不是,是咱社会好,政策好,乡亲好。”

⑤大约是10年前的一个冬天,父亲忽然接到姑姑打来的电话,说要给表兄们分家,要父亲无论如何要带上母亲去她家一趟。听说我正好回来了,姑姑高兴极了,再三叮嘱非要我一同去不可。听着电话,我似乎看到了姑姑边说边拭泪的情景,于是,决定即刻随父同行。按老家的习俗,外甥们分家,必请舅舅定夺。一旦舅舅说了话就成定局。外甥们轻则缄默不语,高兴不高兴都得接受,重则争吵不休,甚至大动干戈,还有媳妇们喋喋不休的叫骂。当舅的遇到这种情景,尴尬难堪,收不了场事小,最不愿看到的是与外甥们结下怨仇。姑姑从父亲和我的脸上仿佛看出了什么,一落座就笑个不停:“你舅,今儿叫你来,不是为说事、当判官,就是想见个面,吃顿欢喜饭。”姑夫接过姑姑的话,把老两口如何劝说表兄表弟早分家另过日子,如何坚持他们不跟任何人一起过,也不要任何人的赡养费,只想搭个小灶欢度晚年的过程讲述了一遍。站在一旁的大表哥愧疚地说:“舅,你也听到了,这么做我们不被庄上人笑话死,也会让唾沫淹死的。我们兄妹6人,谁敢说不养活老人。老人不让我们管,这是揭我们的皮呢!”一旁的表弟表妹们都点头称是。这时大表弟媳妇也上前一步拉住父亲的手说:“舅,你看在外甥的脸上,让我爸妈回心转意,这家不要分了。一大家人住在一起,热热闹闹,好得和啥一样,为啥要轰我们走?”父亲听到这里,把腿一拍,哈哈大笑:“我

听得明明白白。啥都甭说了,快拿酒来,舅今日要喝个痛快。”接着,家宴一字摆开,亲朋们依次就座。一时间,端菜的、添酒的、上茶的、道贺的、说笑的,鱼贯往来。直到夜色降临,人们才慢慢散去。

⑥这一次去看望姑姑,是因为前不久她一觉醒来,两耳无故失聪了。

⑦姑姑知道我要来,执意要走到坡下的公路旁等我。我下车来,看见姑姑颤巍巍的身子,无名的酸楚由心而生。姑姑却攥住我的手一个劲地笑。在去姑姑家的路上,我要搀扶着姑姑走,她不从,说她除了耳朵不听使唤外啥都好着呢。姑夫告诉我,姑姑前些天刚刚在宝鸡查了一回身体,样样正常,连医生都不敢相信。我问姑姑,分了家后悔不?姑夫贴着耳朵“翻译”给姑姑,姑姑知晓后竟然像小孩儿一般笑开了怀:“不后悔,我的福分大得很。政府每月给我发200元养老金还不算,又发800多元的护理费,加起来1000多元,你看红火不红火。”“护理费是啥?”我又问。“我是离休人员,那是用来护理我的。”姑夫插话。这时候姑姑一定是知道了姑夫在说什么,又抢着说:“做饭、洗衣裳都是你姑夫的事,他不要我做,我只领护理费,还要他护理我呢。”说罢,姑姑笑得更灿烂了。我没有想到,一个80多岁一字不识的老农妇,竟然还能讲出如此幽默的话来。

⑧回到家,姑姑非要我脱鞋坐在炕上和她拉话不可。拉话间,姑夫打开窗子指着窗外说,那是你小时候玩耍过的地方,西安和宝鸡的人想在那里搞休闲避暑山庄呢。我探头望去,金色的夕阳染红了远近的山峦,蓝天下的白云在慢慢飘动。山塬被郁郁葱葱的果树林带拥戴着,既蕴含着几分沧桑,更散发出从未有过的生机。

⑨ “到西安逛几天,让我也尽尽孝心”。我拉住姑姑的手央求。姑夫向姑姑递了眼光,姑姑笑出声来:“你姑夫常用摩托带上我上县城逛,庄上人都说两个80多岁的人还风光呢!”姑姑说话时的那张笑颜,那份心宽,那如同喝了蜜糖之后的喜悦,是我打记事起从未见过的。

(选文有改动)

12、请找出既照应第①段又交代了文章主要事件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分) l3 、请简要概括“我”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 3 分)

14、下面两段文字都是场面抽写, 却反映了不同的人情世态。请分别加以分析。(4分)

(1) 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吴敬梓《范进中举》)

15 、由插叙的往事,可以看出姑姑是一个怎样的人?清简要分析。(6 分)

16 、文章多次写到“姑姑的笑”。仔细品味你会发现,除性格因素外,姑姑笑颜常开的原因还有很多,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至少答出三点)( 3 分)

26.作文(60分)

请以“读你”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013-2014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出题日期:2014年5月

注意:本卷大部分题目为2014中考原题(部分题目有修改,请仔细答题,无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污秽(huì) 干涸( gù) 惟妙惟肖(xiào ) ...

B.丑陋(lòu) 绯红(fēi) 深恶痛疾(wù) ...

C.酝酿(niàng) 朔方(shuò) 锐不可当(dǎng) ...

D.匿名(nì) 称职(chèng) 恪尽职守(kè) ...

2.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2分)

①绿īn)如盖

③笛声(yōu)扬 ②月光(jiǎo)洁 ④心情愉(yuè)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

A.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位于太行山深处。这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我 们到此,真有点儿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 ....

B.在一次大型电视诗歌朗诵会上,殷之光先生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 ....

所有观众,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C. . 日本某些政客,就侵略历史推陈出新大做文章,严重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 ....

D.监管人员的火眼金睛,总能让刻意伪装的假冒产品一下子现出原形。 ....

4.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泰州举全市之力,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的原则,大力推进中国医药城的建设。

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C.教育都门只有多创造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就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D.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 ) ..

A.“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B.今年4月1日,在泰州市国际写作中心,举行了“秋雪湖之春”书画家笔会。

C.《济南的冬天》节选自长篇散文《一些印象》(《老舍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D.上午八点,社会各界为雅安地震遇难者举行默哀仪式;汽笛声,防空警报声一齐响起。

6.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

【小题1】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夕阳下西,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_________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小题4】其真无马邪?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渔家傲秋思》中抒发身处边塞的征人们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刘禹锡《陋室铭》中,作者借室主人的交往表现“陋室”不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鸟专题(5分)

(8材料一 每年四月是我国“全民读书月”。一个爱阅读的民族,才能真正铸就过硬的软实

力。

材料二 湖北省著名的百岁将军童陆生,他的健康经验有“三乐”,即心宽为乐,读书为

乐,助人为乐。他深知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延缓衰老。至今,他除了读医学、

文学杂志外,还整理出多个诗集和回忆录。

材料三 《语文课程标准》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但遗憾的是,我们常

常看到许多中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上。

(1)请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概括出一个共同的结论。(1分)

(2)针对材料三中的中学生读书现象,学校准备开展 “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的主题活动。

①请你为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1分)

②如果让你去请材料二中的童陆生将军到学校为全校师生作报告,你准备怎样对他说?(2分)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9. 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 (人名)。(1分) 10.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2分)„【 】 ..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1.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6~7题。(10分)

生于二维码时代

阮华君

近年来,二维码在中国大行其道。车票机票、电视屏幕、报纸题头、商品标签、广告图片、服装饰品、电影海报、景点门票„„到处都有它的身影。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是条形码的升级。它诞生于日本,是用某种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图形,把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像,当用特定软件拍摄这些图像时,所有信息就会显示出来。如今它已不限于黑白两色,还可以做成彩色,甚至和其他图案结合起来,印刷在衣物饰品上,使它看起来更美、更时尚。

二维码在生活中非常实用。在广东番禺,民警查户口时,只需用智能手机扫描门牌上的二维码,即可准确获取该户址住户的信息。在国外,还有人把二维码印到墓碑上,人们只需扫描后,就可以登录到相关网站了解逝者的相关信息:逝者的亲属还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补充或更新。公交车引入二维码后,乘客只要用手机扫描一下,便可轻松获知你乘坐的公交车离站点还有多远。同时获取一些公交车站附近吃喝玩乐的各类信息,包括失物招领等等。另外,在一些会议开始前。主办方都会给来宾发送一条彩信入场券,彩信中包含一条与来宾手机号码、身份等一一对应的二维码,来宾只需出示二维码供配套机器扫捕即可实现签到,既省去了纸质入场券的浪费,也简化了核对嘉宾身份的烦琐。

除了以上列举的这些用途以外,二维码由于技术简单,几乎人人会用。

有人把传统名片和二维码结合起来,既美观,使用起来又方便,无需交换名片,只要用手机一扫,大量信息就进入他人手机中。另外,一些艺术品展览也引入二维码管理系统,当

游客参观展览时,只要使用智能手机拍下展品上的二维码。经过解码后,再耳贴手机,就能听到语音介绍,这样既不打扰他人,又不用担心听不清、记不住了。一些年轻人也把二维码印到T恤、包、饰物、爱车上,颜色各异,造型不同,酷酷的,很具有时尚感,还能传达很多信息。

好的二维码不仅只是给扫捕器看的,也是给人欣赏的。因此,在设计上也会尽可能追求艺术效果和美感,让人看了赏心悦目。Fillmore Silver Sprinz音乐厅的二维码就非常形象地告诉了你这个地方和音乐有关。在这个二维码中,不仅有几种乐器,还有多种谱号,三个红中套黑的小方块也像极了音箱。整个图案更是运用不同颜色的线条,让人一看就能联想到音乐。

看了以上关于二维码的用途介绍,以及那些独具个性的二维码,你是不是也跃跃欲试想玩一把?那你可要小心了,二维码技术的门槛很低,普通网友从网上下载一款二维码生成器,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制作二维码。但也有不少病毒伪装成手机聊天软件,并通过二维码提供下载链接,用户一旦下载,便会“中招”了,二维码就像一匹烈马,能带我们飞奔,也能踢人、伤人,在享受二维码带来的便捷时。也要小心防范它的副作用。

(选自《知识窗》2013年第2期,有删改)

15.请简述什么是二维码。(4分)

16.请根据文意概述二维码的优点。(至少3点)(6分)

(四)阅读选文,完成21~26题。(20分)

让人,乃众妙之门

①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

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③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

④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被世人遗忘。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叉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

⑤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

⑥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7.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让人,乃众妙之门。

B.让人,让沈从文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

C.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D.让人,并不是懦弱。

18.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9.选文第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4分)

20.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3分)

又见姑姑笑颜

窗涛

①老姑母的耳朵聋了。 ②临近立秋的一天,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从西安驱车西行,去太白山下那个叫豆村的山庄,叩拜已八旬有四的老姑母。

③上世纪60年代的饥荒岁月,姑姑拖儿带女离开故土来到这个山村落户。姑夫说,这儿不如老家平坦,可人少地多,种些红苕土豆高粱什么的,也能填饱肚子。熟识后,村民下地干活便把孩子托付给姑姑。一连几年,姑姑都义务为远近邻居管护孩子,颇受敬重。

④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操持了大半生家务的姑姑看到家里一下子有了那么多的山坡地,就提出要在山坡栽种果树。从此,每天由早到晚,姑姑和姑父一起带着全家,翻耕土地、栽种苗子,精心养护。5年过去了,几十亩的山坡上果树齐刷刷地长起来了,挂果了。这一年,又赶上市场价钱好,收入竟然达4万多元。姑姑揣着钱袋,拉着姑夫径直上县城,二话不说买了一辆嘉陵摩托车。到村口时,乡亲们看得眼馋,蜂拥而至,把姑姑姑夫团团围住,“你们这么风光,还不是当家儿的功劳哟!”姑姑开心地说,“不是,是咱社会好,政策好,乡亲好。”

⑤大约是10年前的一个冬天,父亲忽然接到姑姑打来的电话,说要给表兄们分家,要父亲无论如何要带上母亲去她家一趟。听说我正好回来了,姑姑高兴极了,再三叮嘱非要我一同去不可。听着电话,我似乎看到了姑姑边说边拭泪的情景,于是,决定即刻随父同行。按老家的习俗,外甥们分家,必请舅舅定夺。一旦舅舅说了话就成定局。外甥们轻则缄默不语,高兴不高兴都得接受,重则争吵不休,甚至大动干戈,还有媳妇们喋喋不休的叫骂。当舅的遇到这种情景,尴尬难堪,收不了场事小,最不愿看到的是与外甥们结下怨仇。姑姑从父亲和我的脸上仿佛看出了什么,一落座就笑个不停:“你舅,今儿叫你来,不是为说事、当判官,就是想见个面,吃顿欢喜饭。”姑夫接过姑姑的话,把老两口如何劝说表兄表弟早分家另过日子,如何坚持他们不跟任何人一起过,也不要任何人的赡养费,只想搭个小灶欢度晚年的过程讲述了一遍。站在一旁的大表哥愧疚地说:“舅,你也听到了,这么做我们不被庄上人笑话死,也会让唾沫淹死的。我们兄妹6人,谁敢说不养活老人。老人不让我们管,这是揭我们的皮呢!”一旁的表弟表妹们都点头称是。这时大表弟媳妇也上前一步拉住父亲的手说:“舅,你看在外甥的脸上,让我爸妈回心转意,这家不要分了。一大家人住在一起,热热闹闹,好得和啥一样,为啥要轰我们走?”父亲听到这里,把腿一拍,哈哈大笑:“我

听得明明白白。啥都甭说了,快拿酒来,舅今日要喝个痛快。”接着,家宴一字摆开,亲朋们依次就座。一时间,端菜的、添酒的、上茶的、道贺的、说笑的,鱼贯往来。直到夜色降临,人们才慢慢散去。

⑥这一次去看望姑姑,是因为前不久她一觉醒来,两耳无故失聪了。

⑦姑姑知道我要来,执意要走到坡下的公路旁等我。我下车来,看见姑姑颤巍巍的身子,无名的酸楚由心而生。姑姑却攥住我的手一个劲地笑。在去姑姑家的路上,我要搀扶着姑姑走,她不从,说她除了耳朵不听使唤外啥都好着呢。姑夫告诉我,姑姑前些天刚刚在宝鸡查了一回身体,样样正常,连医生都不敢相信。我问姑姑,分了家后悔不?姑夫贴着耳朵“翻译”给姑姑,姑姑知晓后竟然像小孩儿一般笑开了怀:“不后悔,我的福分大得很。政府每月给我发200元养老金还不算,又发800多元的护理费,加起来1000多元,你看红火不红火。”“护理费是啥?”我又问。“我是离休人员,那是用来护理我的。”姑夫插话。这时候姑姑一定是知道了姑夫在说什么,又抢着说:“做饭、洗衣裳都是你姑夫的事,他不要我做,我只领护理费,还要他护理我呢。”说罢,姑姑笑得更灿烂了。我没有想到,一个80多岁一字不识的老农妇,竟然还能讲出如此幽默的话来。

⑧回到家,姑姑非要我脱鞋坐在炕上和她拉话不可。拉话间,姑夫打开窗子指着窗外说,那是你小时候玩耍过的地方,西安和宝鸡的人想在那里搞休闲避暑山庄呢。我探头望去,金色的夕阳染红了远近的山峦,蓝天下的白云在慢慢飘动。山塬被郁郁葱葱的果树林带拥戴着,既蕴含着几分沧桑,更散发出从未有过的生机。

⑨ “到西安逛几天,让我也尽尽孝心”。我拉住姑姑的手央求。姑夫向姑姑递了眼光,姑姑笑出声来:“你姑夫常用摩托带上我上县城逛,庄上人都说两个80多岁的人还风光呢!”姑姑说话时的那张笑颜,那份心宽,那如同喝了蜜糖之后的喜悦,是我打记事起从未见过的。

(选文有改动)

12、请找出既照应第①段又交代了文章主要事件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分) l3 、请简要概括“我”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 3 分)

14、下面两段文字都是场面抽写, 却反映了不同的人情世态。请分别加以分析。(4分)

(1) 当下众邻居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吴敬梓《范进中举》)

15 、由插叙的往事,可以看出姑姑是一个怎样的人?清简要分析。(6 分)

16 、文章多次写到“姑姑的笑”。仔细品味你会发现,除性格因素外,姑姑笑颜常开的原因还有很多,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至少答出三点)( 3 分)

26.作文(60分)

请以“读你”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相关内容

  • 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上册(上学期) 免费68份_教学资料
  •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检测题(上学期)(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练习题(上学期语文)(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看图写话练习一(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句子复习题(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汉字知识汇总(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试题(上学期pep)(01-05) ...

  • 2014年秋季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 2014年秋季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东川三小 赵燕彩 一. 考试基本情况简述 一年级语文平均分90.59,二年级语文平均分88.5分,三年级语文平均分74.8分,四年级语文平均分67.7分,五年级语文平均分73.81分,除了一年级第一次参加考试外,其他年级明显比上学期期末考试低了很多,在下半个学 ...

  • 期中考试通知
  • 武教研发[2015] 05 号 关于全区中小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期中统一测试的通知 各中小学: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区教育大会精神,对全区中小学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测,强化教学与管理的有效性,增强教师的质量意识,进一步提高全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经教育局研究,决定对全区中小学2014-2 ...

  • 一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分析及整改
  • 一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分析及整改 4月27日,我们一年级如期举行了期中测试,现将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一.出题情况: 本次检测共有十一道大题,试卷内容涵盖丰富,字词句段都有涉猎,试卷出题注重识字.写字.词句积累,很好地体现了学段特点,试卷题型多样,题量和难度较为适中. 二.试卷分析: 本次成绩虽然较为 ...

  • 镇宁自治县期末考试情况分析
  • xxx县2013 --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情 况 分 析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数学 分析人: 一.试题分析(主要从题量.难易程度.知识能力.科学性. 导向性及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题目涵盖面广,主要涉及到人民币单位的熟悉程度和数的组 成及100以内的数字计算,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 ...

  • 二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质量分析
  • 二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检测质量分析 第一单元试卷已经结束,掩卷深思,有让人欣喜的地方,也有令人深思之处,为了真正发挥考试评价的合理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现就本次考试情况做如下分析: 一.答卷分析 本次测试共有十大题,可以概括为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大类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 ...

  • 一年级下学期语文试卷分析
  • 2013-2014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 一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一.2 何慧雅 一.考试基本情况 这一学年已经结束,我班共有47人参加考试.平均分为85.05分,及格率为96%.90分以上的有18人,80--90分的有19人,70--80分的有6人,60--70分的有2人,60分以下的有2人.为了能够及时 ...

  • 六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 六年级语文期中检测试卷分析 本次语文考试涉及的层面和内容很多,知识点也分布到方方面面.现对本学期五年级期末试卷及考试情况做如下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从字词.语句.阅读.写作四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检测.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不大,难易适中,覆 ...

  • 文明单位复查汇报材料及目录
  • 安 庆 市 华 三 小 关于文明单位(标兵)届期制复查汇报材料 安庆市华中路第三小学创办于1966 年,1996年由原郊区划转迎江区属小学,长期以来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热情关心和鼎力支持下逐步发展并壮大起来.现有校园面积约10787多方米,校 舍建筑面积3380平方米.全校22班(含幼儿园),学生 ...

  • 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分析
  • 2014-2015学年西石门小学第一学期 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学生共有20人,个别学生基础较差. 二.试卷题目难易分析: 试卷难易程度总体适中,基础题考核全面,呈现的基础性强,第 四题和第十二题作文稍有偏难,这类题平时训练的比较少. 三.考试情况分析: 1.由于部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