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动力

压力、动力

谈到压力,相信同志们会和我一样,会联想到许多许多事情。压力,虽我们看不到、摸不着,却如幽灵一般如影随形,存在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可以这样讲,有人的地方就有压力,你活着一天,压力就会跟随你一天,人人生而有压力,事事伴随着压力。所以我们每一名同志都要学会和压力打交道。如果能够得到正确处理,压力会带来无穷动力,带领我们奋勇直前;如果处理不好,压力就会成为我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在压力面前,如何正确面对?如何迎接挑战?这是我们每位同志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一、压力具有客观性,人生处处有压力

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因为他既来源于外界,也产生于内心。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在我们警营里,每一个人随时都会品尝到压力的苦涩,同时也能感受到压力释放的快乐。因为生命的历程就是在压力的包围圈中不断突围的过程。

(一)生存压力与生俱来,必须勇敢面对生活。生存的压力与我们终生相伴。咿呀学语时的第一句话,蹒跚学步时迈出的第一步,都是基于渴望生存的压力。上幼儿园时,我们学会认字、画画、唱歌、跳舞、做游戏、整理房间、吃饭等,一切都在比谁做的更好。之后是小学、中学、高中,都在为以后能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生活而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准备。等到参加了工作,成立了家庭,又有了新的角色,有了新的责任。即便是退休了,压力也不会轻易从我们身边走开,身

体的健康状况又成了生存压力的重要因素。从一个人的生命产生,到生命的终结,每时每刻都有压力伴随。因此,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就应该丢掉逃避压力的幻想,勇敢面对现实生活。

(二)发展压力时时存在,必须积极追求进步。人人渴望发展,人人需要发展,人人必须发展。要发展就必须面对压力,因为发展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随遇而安是有本质区别的,最重要的区别是对待压力的态度我们在部队希望能入党、当班长、转士官、考学、提干,说到底也都是为了部队建设发展,同时不断提高自己。其实在发展问题上,人人都有压力。在部队,战士有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的压力,干部也有提职晋衔、成家立业的压力。在企业,职员也常常面临着“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压力。因此,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发展是一个免受淘汰的基本要求,没有今天的发展,就没有明天的成就。作为革命战士就应该积极追求进步,在求发展中不断完善自我,成长成才。

(三)环境压力无处不在,必须努力营造和谐。人的生存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多维度多层面的人面临的环境压力也是多种多样的。就部队环境而言,面对开放的社会,不可能封闭的警营,社会上的各种信息对我们都会引发思想上的波动和心理上的变化。政治责任的压力,工作任务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以及提高素质的压力,不论是人为、客观的,还是自身、环境的,都会使我们或大或小地面对心理考验。尤其是部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实行相对封闭的管理模式,生活单调、任务单一、交往单向,基本上“橄

榄绿”与“橄榄绿”的对话,与社会生活环境形成强烈反差。因此,我们必须努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越是有压力越是要与人和谐相处,越是有压力越是要精诚团结,这样才能赢得战胜环境压力的主动权。

二、压力具有主观性,战胜压力靠能力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活在各式各样的压力之中,我们没办法去选择承受哪种压力,但我们可以决定怎样去面对压力、释放压力。从根本上说,战胜压力的途径就是依靠自身的能力素质。

(一)压力是一种心理感受,需要提高认知能力。现实生活中,由于知识水平、生活阅历、职业岗位等不同,大家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不可能完全一致,面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感受,这就是形成了认知能力的差异,导致同样的境遇形成不同的反应。有的同志看到别人比自己“混”得好,就气不顺,心不平、睡不着觉,这是嫉妒产生的压力。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就会把他人的进步当作自己学习的动力。有的同志对自己期望值过高,定好的目标一旦实现不了就很苦恼,很烦躁,自我感知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很容易自寻烦恼,这是不切实际产生的压力。如果换个观念来看,就会自觉调整目标,适时把压力降下来。遇到困难、挫折和压力时,可能有人会意志消沉、精神颓废,心情很糟糕。也可能有人会沉着应对、积极进取,心情很快乐。因此,只要运用科学的认知方法,把问题放到周围的大环境中来看,放在全局的高度分析,既要看到压力的危害,也应看到压力的

益处。有了这样的认识,压力也就不成为压力,心情也必定舒畅。

(二)压力是不可避免的,需要提高承受能力。压力的客观性既回答压力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又告诉我们必须敢于面对压力、勇于接纳压力、善于承受压力。然而,承受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俗话说: “铁不淬火难成钢”。人,只有不断地锻炼、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才能遇到压力不慌张、承受压力有胆量。要正确认识自己,找准人生位置。人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条件,不能好高骛远。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奋斗目标,这样才不会因为不恰当的期望和努力产生失望,带来不必要的压力。有了正确的自我认知,才能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才能消除自卑、自弃等不良心理。要增强接受压力的心理预期,随时准备应对各种压力。“成功经常关顾有准备的人”。我们干一切工作之前,不妨先冷静地坐下来思考,仔细分析一下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作好各种应对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要主动到艰苦岗位锻炼,砥砺品格,磨砺意志。在大千世界里吃苦受累是必要的。无论是来自贫苦的地区,还是来自优越的家庭,我们都应该有意识的磨练自己,始终以开放的头脑、宽广的视野、博大的胸襟、平衡的身心和平静的情绪对待生活中的矛盾,“胜不骄、败不馁”,磨练出坚韧顽强的斗争精神和性格,以健康积极地心态迎接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三)压力是能够调适的,需要提高释解能力。规律告诉我们,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压力也不列外,虽然它不可避免,却可以调适。只是需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方法,不断增强释压的

能力。要学会驾驭压力。在对压力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可采取心理暗示和情绪控制的方法驾驭压力。例如经常暗示自己:压力的反应不是自身的弱点和能力不足,而是人人都会遇到的正常现象;社会的发展进步、部队的现实生活、个人的成长进步对每一个人都是一种挑战和考验,我一定能应对它;当个人愿望不能满足和利益受损而怒不可揭时,可以告诫自己要冷静,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同时,还要自觉调整自己,以冷静的态度面对生产压力的事清压力的性质,理性思考及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确认自己对问题的处理能力,积极处理问题。要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有了它,就意味着知道有可信赖的人尊重、支持和爱护自己。当遇到压力时,就能够从这种关系中获得有效的帮助。如战友、同学、父母等都是支持的力量,他们的帮助可以使我们恢复信心。因此,每位同志都要处理好家人和朋友的关系。要善于调节情绪。当我们遇到压力发生情绪波动时要通过一些行为上的改变加以调控,比如听一听舒缓的音乐,看一部好笑的电影,找家人、知心朋友或战友尽情倾诉等,都可以改善恶劣的心情,有助于克服不良情绪。有了压力并不可怕,只要做到正确认识、主动承受、合理调节,我们就会发现压力只是一种体验、一种滋味,是点缀人生的一抹色彩。

三、压力具有辩证性,要把压力变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要两面性。压力也不例外,它可以让坚强的人奋起,也可以让怯懦的人却步;可以让奋进者成就事业,也可以让畏难者一事无成。面对压力,作为战士,要正视压力

不低头,善把压力变动力。

(一)年轻没有失败,自信创造精彩。自信心的培养,是我们青年战士增强心理承受力、走向成功人生的关键。身为革命军人,面对压力,要树立不畏艰难险阻的人生态度和战胜一切的坚定信心;要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要坚信自己的潜质同别人一样,即使在才智、能力方面暂时赶不上别人,也要毫不动摇的相信“我并不比别人差,只要努力照样能赶上他”;要多看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也是如此。所以既要了解自己的不足,更要多看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以此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要相信自己的短处和劣势通过努力是可以改变的。再说,人的短处和劣势,都是相对而言的,经过努力是可以改变的,关键是要打破认知上的禁锢,确定“我能改变自己”自信心,提高加长短板的自觉性。

(二)困难是弹簧,你弱它就强。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人生旅途不会一帆风顺,遇到挫折、压力、困难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对待。如果被压力所困,困难所累,就会被压垮。因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在人生的舞台上,处处充满竞争,我们的对手很多,但真正的对手还是我们自己。人们常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我们要看到:成功永远属于那些意志坚强的、永不言败的强者。实践告诉我们,压力、挫折不可惧,唯有失志才可怕。我军新时期的英模杨业功,把加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捍卫祖国统一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时刻牢记打赢使命,与病魔斗争,与时间赛跑,为了导弹部队建设拼尽了最后一丝力气,用坚强的意志铸

就了生命的辉煌。武警部队“养兵千日,用兵千日”,每时每刻都在考验着我们,尤其是年轻的战士,人生道路还漫长,未来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更加的激烈的竞争。要战胜各种外部诱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战胜各种挑战和危机,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成就一番伟业,做一个稳操人生之舵的强者,就必须具有优秀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

(三)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人民都懂得这样的常识:温室里的花草经不起风吹雨打,因为它从小生长在舒适的环境里,没有经过艰苦的生活的锻炼;苍松翠柏一向被认为是不畏艰难、坚强不屈的象征,因为它生长在崇山峻岭,经过无数次的考验而毫不动摇。俗话说,“人要逼,马要骑”。所谓“逼”,就是有压力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人有压力并非全是坏事,在遇到压力的条件下,虽然要付出代价,换来的却是能力素质的提高。可以说,一个人成长过程,就是不断调整压力、适应压力、自我加压的过程。一个人的成功必须善于变压力为动力,精细自我加压,只有这样才能迸发潜力,激发活力,“压”出智慧,“压”出成果。“自古雄才对磨难”。追寻古今中外成才的足迹,莫不如此。战国时的苏秦,以“锥刺股”的精神读书,得以挂六国相印;越过勾践卧薪尝胆,实现了越国的复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点着油灯写出了《矛盾论》、《实践论》。他们都是靠后天的“压力”,靠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靠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通过不懈努力,在并不理想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对于军人而言,意志品格的形成、勇敢精神的培育、顽强毅力的锻造,都是在艰苦磨

练中养成的。只有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人生经验才会逐渐丰富,人生态度才会更加积极,人生意义才能不断升华。圣贤孟子曾经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同志们,让我们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吧,以积极的心态笑迎人生各种挑战,相信我们的人生会更加精彩!

压力、动力

谈到压力,相信同志们会和我一样,会联想到许多许多事情。压力,虽我们看不到、摸不着,却如幽灵一般如影随形,存在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可以这样讲,有人的地方就有压力,你活着一天,压力就会跟随你一天,人人生而有压力,事事伴随着压力。所以我们每一名同志都要学会和压力打交道。如果能够得到正确处理,压力会带来无穷动力,带领我们奋勇直前;如果处理不好,压力就会成为我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在压力面前,如何正确面对?如何迎接挑战?这是我们每位同志都必须回答的问题。

一、压力具有客观性,人生处处有压力

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因为他既来源于外界,也产生于内心。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在我们警营里,每一个人随时都会品尝到压力的苦涩,同时也能感受到压力释放的快乐。因为生命的历程就是在压力的包围圈中不断突围的过程。

(一)生存压力与生俱来,必须勇敢面对生活。生存的压力与我们终生相伴。咿呀学语时的第一句话,蹒跚学步时迈出的第一步,都是基于渴望生存的压力。上幼儿园时,我们学会认字、画画、唱歌、跳舞、做游戏、整理房间、吃饭等,一切都在比谁做的更好。之后是小学、中学、高中,都在为以后能在社会上更好地生存生活而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准备。等到参加了工作,成立了家庭,又有了新的角色,有了新的责任。即便是退休了,压力也不会轻易从我们身边走开,身

体的健康状况又成了生存压力的重要因素。从一个人的生命产生,到生命的终结,每时每刻都有压力伴随。因此,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就应该丢掉逃避压力的幻想,勇敢面对现实生活。

(二)发展压力时时存在,必须积极追求进步。人人渴望发展,人人需要发展,人人必须发展。要发展就必须面对压力,因为发展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随遇而安是有本质区别的,最重要的区别是对待压力的态度我们在部队希望能入党、当班长、转士官、考学、提干,说到底也都是为了部队建设发展,同时不断提高自己。其实在发展问题上,人人都有压力。在部队,战士有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的压力,干部也有提职晋衔、成家立业的压力。在企业,职员也常常面临着“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压力。因此,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发展是一个免受淘汰的基本要求,没有今天的发展,就没有明天的成就。作为革命战士就应该积极追求进步,在求发展中不断完善自我,成长成才。

(三)环境压力无处不在,必须努力营造和谐。人的生存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多维度多层面的人面临的环境压力也是多种多样的。就部队环境而言,面对开放的社会,不可能封闭的警营,社会上的各种信息对我们都会引发思想上的波动和心理上的变化。政治责任的压力,工作任务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以及提高素质的压力,不论是人为、客观的,还是自身、环境的,都会使我们或大或小地面对心理考验。尤其是部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实行相对封闭的管理模式,生活单调、任务单一、交往单向,基本上“橄

榄绿”与“橄榄绿”的对话,与社会生活环境形成强烈反差。因此,我们必须努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越是有压力越是要与人和谐相处,越是有压力越是要精诚团结,这样才能赢得战胜环境压力的主动权。

二、压力具有主观性,战胜压力靠能力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活在各式各样的压力之中,我们没办法去选择承受哪种压力,但我们可以决定怎样去面对压力、释放压力。从根本上说,战胜压力的途径就是依靠自身的能力素质。

(一)压力是一种心理感受,需要提高认知能力。现实生活中,由于知识水平、生活阅历、职业岗位等不同,大家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不可能完全一致,面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感受,这就是形成了认知能力的差异,导致同样的境遇形成不同的反应。有的同志看到别人比自己“混”得好,就气不顺,心不平、睡不着觉,这是嫉妒产生的压力。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就会把他人的进步当作自己学习的动力。有的同志对自己期望值过高,定好的目标一旦实现不了就很苦恼,很烦躁,自我感知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很容易自寻烦恼,这是不切实际产生的压力。如果换个观念来看,就会自觉调整目标,适时把压力降下来。遇到困难、挫折和压力时,可能有人会意志消沉、精神颓废,心情很糟糕。也可能有人会沉着应对、积极进取,心情很快乐。因此,只要运用科学的认知方法,把问题放到周围的大环境中来看,放在全局的高度分析,既要看到压力的危害,也应看到压力的

益处。有了这样的认识,压力也就不成为压力,心情也必定舒畅。

(二)压力是不可避免的,需要提高承受能力。压力的客观性既回答压力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又告诉我们必须敢于面对压力、勇于接纳压力、善于承受压力。然而,承受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俗话说: “铁不淬火难成钢”。人,只有不断地锻炼、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才能遇到压力不慌张、承受压力有胆量。要正确认识自己,找准人生位置。人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条件,不能好高骛远。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奋斗目标,这样才不会因为不恰当的期望和努力产生失望,带来不必要的压力。有了正确的自我认知,才能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才能消除自卑、自弃等不良心理。要增强接受压力的心理预期,随时准备应对各种压力。“成功经常关顾有准备的人”。我们干一切工作之前,不妨先冷静地坐下来思考,仔细分析一下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作好各种应对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要主动到艰苦岗位锻炼,砥砺品格,磨砺意志。在大千世界里吃苦受累是必要的。无论是来自贫苦的地区,还是来自优越的家庭,我们都应该有意识的磨练自己,始终以开放的头脑、宽广的视野、博大的胸襟、平衡的身心和平静的情绪对待生活中的矛盾,“胜不骄、败不馁”,磨练出坚韧顽强的斗争精神和性格,以健康积极地心态迎接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三)压力是能够调适的,需要提高释解能力。规律告诉我们,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压力也不列外,虽然它不可避免,却可以调适。只是需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方法,不断增强释压的

能力。要学会驾驭压力。在对压力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可采取心理暗示和情绪控制的方法驾驭压力。例如经常暗示自己:压力的反应不是自身的弱点和能力不足,而是人人都会遇到的正常现象;社会的发展进步、部队的现实生活、个人的成长进步对每一个人都是一种挑战和考验,我一定能应对它;当个人愿望不能满足和利益受损而怒不可揭时,可以告诫自己要冷静,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同时,还要自觉调整自己,以冷静的态度面对生产压力的事清压力的性质,理性思考及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确认自己对问题的处理能力,积极处理问题。要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有了它,就意味着知道有可信赖的人尊重、支持和爱护自己。当遇到压力时,就能够从这种关系中获得有效的帮助。如战友、同学、父母等都是支持的力量,他们的帮助可以使我们恢复信心。因此,每位同志都要处理好家人和朋友的关系。要善于调节情绪。当我们遇到压力发生情绪波动时要通过一些行为上的改变加以调控,比如听一听舒缓的音乐,看一部好笑的电影,找家人、知心朋友或战友尽情倾诉等,都可以改善恶劣的心情,有助于克服不良情绪。有了压力并不可怕,只要做到正确认识、主动承受、合理调节,我们就会发现压力只是一种体验、一种滋味,是点缀人生的一抹色彩。

三、压力具有辩证性,要把压力变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要两面性。压力也不例外,它可以让坚强的人奋起,也可以让怯懦的人却步;可以让奋进者成就事业,也可以让畏难者一事无成。面对压力,作为战士,要正视压力

不低头,善把压力变动力。

(一)年轻没有失败,自信创造精彩。自信心的培养,是我们青年战士增强心理承受力、走向成功人生的关键。身为革命军人,面对压力,要树立不畏艰难险阻的人生态度和战胜一切的坚定信心;要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要坚信自己的潜质同别人一样,即使在才智、能力方面暂时赶不上别人,也要毫不动摇的相信“我并不比别人差,只要努力照样能赶上他”;要多看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也是如此。所以既要了解自己的不足,更要多看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以此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要相信自己的短处和劣势通过努力是可以改变的。再说,人的短处和劣势,都是相对而言的,经过努力是可以改变的,关键是要打破认知上的禁锢,确定“我能改变自己”自信心,提高加长短板的自觉性。

(二)困难是弹簧,你弱它就强。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人生旅途不会一帆风顺,遇到挫折、压力、困难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对待。如果被压力所困,困难所累,就会被压垮。因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在人生的舞台上,处处充满竞争,我们的对手很多,但真正的对手还是我们自己。人们常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我们要看到:成功永远属于那些意志坚强的、永不言败的强者。实践告诉我们,压力、挫折不可惧,唯有失志才可怕。我军新时期的英模杨业功,把加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捍卫祖国统一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时刻牢记打赢使命,与病魔斗争,与时间赛跑,为了导弹部队建设拼尽了最后一丝力气,用坚强的意志铸

就了生命的辉煌。武警部队“养兵千日,用兵千日”,每时每刻都在考验着我们,尤其是年轻的战士,人生道路还漫长,未来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和更加的激烈的竞争。要战胜各种外部诱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战胜各种挑战和危机,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成就一番伟业,做一个稳操人生之舵的强者,就必须具有优秀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

(三)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人民都懂得这样的常识:温室里的花草经不起风吹雨打,因为它从小生长在舒适的环境里,没有经过艰苦的生活的锻炼;苍松翠柏一向被认为是不畏艰难、坚强不屈的象征,因为它生长在崇山峻岭,经过无数次的考验而毫不动摇。俗话说,“人要逼,马要骑”。所谓“逼”,就是有压力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人有压力并非全是坏事,在遇到压力的条件下,虽然要付出代价,换来的却是能力素质的提高。可以说,一个人成长过程,就是不断调整压力、适应压力、自我加压的过程。一个人的成功必须善于变压力为动力,精细自我加压,只有这样才能迸发潜力,激发活力,“压”出智慧,“压”出成果。“自古雄才对磨难”。追寻古今中外成才的足迹,莫不如此。战国时的苏秦,以“锥刺股”的精神读书,得以挂六国相印;越过勾践卧薪尝胆,实现了越国的复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点着油灯写出了《矛盾论》、《实践论》。他们都是靠后天的“压力”,靠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靠埋头苦干、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通过不懈努力,在并不理想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对于军人而言,意志品格的形成、勇敢精神的培育、顽强毅力的锻造,都是在艰苦磨

练中养成的。只有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人生经验才会逐渐丰富,人生态度才会更加积极,人生意义才能不断升华。圣贤孟子曾经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同志们,让我们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吧,以积极的心态笑迎人生各种挑战,相信我们的人生会更加精彩!


相关内容

  • 主管如何让下属化压力为动力
  • 主管如何让下属化压力为动力 我们都知道企业的生存与壮大是树立一个一个"结果"的根底之上,所以我们在日常运营管理过程中通常采用以结果导向的管理方式,这本没有错,本人也绝对支持这么做,而且也应该这么做.问题的关键是当你告知下属想要的结果同时,你采取了那些行动辅佐他达成这个结果. 很多 ...

  • 动力转向系概述及其工作原理
  • 动力转向系概述及其工作原理 ·动力转向系概述 ·液压动力转向系组成和工作原理 ·一.动力转向系概述 1.动力转向系的功用及应用 ·应用:在转向阻力很大的汽车上,采用动力转向装置 ·转向能源:动力转向的能量只有一小部分是驾驶员提供的,大部分是发动机驱动转向油泵旋转,将发动机输出的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压力能 ...

  • 关于压力与动力的作文素材
  • 关于压力与动力的作文素材 [思路提示] 压力和动力是并存的. 压力有时候可以转化成动力. 压力越大,动力越大 过大的压力不仅不能转化成动力,还可能损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名言] 有压力才有动力. --谚语 没有高压,石油不会自己冒出来,压力会成为动力. --胡辛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乱飘飘. - ...

  • 作文素材-压力与动力来源
  • 压力和动力是并存的. 压力有时候可以转化成动力. 压力越大,动力越大 过大的压力不仅不能转化成动力,还可能损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名言] 有压力才有动力.--谚语 没有高压,石油不会自己冒出来,压力会成为动力.--胡辛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乱飘飘.--王进喜 [经典素材] 压力跟动力成正比(猎狗 ...

  • 正确面对学习压力与考试焦虑
  • <正确面对学习压力与考试焦虑>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认识到学习压力过大的消极作用:能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压力:意识 到适当压力的价值:在生活中学习中能对家长老师社会能客观的分析. 知识目标:了解造成学习压力过大的因素,能分情是外因还是内因:掌握将压力转换为动力 的一些方法. ...

  • 第十四章 超超临界锅炉水动力特性
  • 第十四章 超超临界锅炉水动力特性 超临界锅炉的一些问题是由于工质特性的变化引起的,要理解超临界锅炉的特点,首先要对超临界压力时工质的特性变化有较多的了解.由于汽水密度差在超临界压力时消失,所以无法进行汽水分离,决定了超临界压力不能使用带汽包的具有水循环的锅炉.只能使用直流锅炉或其它类似于直流锅炉的锅 ...

  • 化压力为动力作文
  • 第一次见刘校长是他给我们讲作文教学中的情思,他留给我的是:这是一位情感丰富.处处充满着"情".精神矍铄的老人.这一次听他给我们讲实小精神,留给我的是震撼:这是一位阅历丰富.雷厉风行.语言幽默.浑身充满个性的老人. 自进入学校以来,听得最多的是"朝气.勇气.豪气" ...

  • 无动力氨回收技术的新进展及新应用
  • 无动力氨回收技术的新进展及新应用 0 背景 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生成的氨与合成气混在一起,经冷却.分离后,液氨与溶在其中的不凝气一同减压进入液氨贮槽系统.在减压过程中,大量不凝气(甲烷.氢气.氮气及少量的惰性气体) 和部分气氨闪蒸出来,形成弛放气.采用传统的等压水水洗吸收法回收氨,存在诸多弊端,如氨 ...

  • 晨会早会动力演讲稿
  • 动力是推动工作.事业等前进和发展的力量 主动和被动 被动:压力 压力就是动力 生活上的压力,衣食住行,车贷房贷 家庭的压力,催婚,父母亲戚.三姑六婆 工作上的压力,每个月的业绩.手里的项目,这些事业方面的 压力作为动力的一种,对每个人的效果呢是不一样的,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主动的面对压力,真正的化 ...

  • 就地压力表管理规定
  • 文件编号:MYH.03/BA.ZD-05.39-2013(C) 就地压力表管理规定 文件会签表 目 录 1 目的 . ............................................................................ 4 2 适用范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