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公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一条公路设计的基本方法①

一 设计的依据

①设计车辆

②交通量换算

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

③设计速度

④交通量

⑤基本通行能力

二 地质水文勘测

①收集资料

②室内研究路线方案 ③现场踏勘 ④其他资料 ⑤资料整理。

三 选线

平原地区选线

① 自然特征:地面起伏不大,一般自然坡度都在三度以下。

② 路线特征:平面线形舒适、弯道转角不大,平曲线半径较大;在纵断面上,坡度平缓。

布设要点 (a) 布线步骤:路线起点、大的控制点(经过的城镇、矿产、农场、及风景文,

(b)

物)、中间控制点(建筑群、水电设施、跨河桥位、洪水泛滥线以外及其必须绕越的障碍物)(b)布线要点:①正确处理好路线与农业的关系。②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③处理好路线与城镇居民点的关系。④注意土壤、水文条件⑤注意利用老路,并与铁路、航道及已有公路运输相配合。⑥注意就地取材和利用工业废料。

山岭区选线

① 自然特征:自然坡度在二十度以上。

② 沿溪线:(a)路线特点:沿溪线是指公路沿河谷方向布设的路线。(b)布设要点:

1)河岸的选择(地形、地质、水文条件;气候条件;城镇、工矿和居民的分布:革命事迹、历史文物、风景区)2)线位的高度 3)桥位的选择③越岭线(a):路线特点:路线需要克服很大的高差,越岭线选线中,是以路线纵断面为主导的。(a)布设要点:1)垭口的选择(位置、 高度)2)过岭高程

③ 山脊线 1)路线特点:山脊线是指大致沿分水岭方向所布设的路线。2)布设要点:

①控制垭口的选择②试坡布线

丘陵区选线

① 自然特征:微丘:起伏小,地面坡度在二十度以下,山丘、沟谷分布稀疏,坡行缓和,

相对高程在100米以内。

重丘:起伏频繁,相对高差较大,地面坡度在二十度以上。

② 路线特征:a)丘陵区选线的特征:1)局部方案多 2)需要平、纵、横三方面相互协调、

密切配合。3)路基形式以半填半挖为主。 b)丘陵区路线布设的方式1)平坦地带——走直线2)斜坡地带——走匀坡线3)起伏地带——走中间。

四 定线、移线

纸上定线

(a) 纸上放坡(b)修正导向线,定平面试线:以点连线,以线交点。

纸上移线

移线条件:路线平面标准前后不协调,需要调整转角点点位置、改变半径,或室内定坡后发现局部地段工程量过大时。

路线位置过于靠山,挖方边坡太高于稳定不利,或过于靠外,挡土墙过高,砌石工程太大,移改线位能节省较大的工程量时。 增加工程量不大,但能显著提高平、纵线形标准时。

移线方法:移道路中心线使横断面填挖平衡。

五 平面设计

(a)半径的选择:①查表 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

②因素确定 :1)外距控制半径 : R=E控¾¾/(secа/2)-1 2)切线长控制半径 : R=T控/tanа/2

3) 虚交点法 :根据实测辅助导线的转角大小及导线长度,在纸上按一定比例作图,定出虚交点的位置,通过图解可选出与地形相应的圆曲线半径,然后根据图解结果,并进行现场检验,判断选定的半径是否合适。

3)双交点法: R=AB/tan(α1/2)+tan(α2/2) 4)复曲线法:

5)曲线长控制半径:R=180L/3.14α (b) 缓和曲线的选择:

(c)曲线要素的计算 1) 圆曲线的几何要素: T=Rtanα/2 L=3.14αR/180 E=R(secα/2-1)

2)设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几何要素 切线角:β= Lc/2R(弧度)

32

切线增长值:q=Lc/2-Lc/240R

2

圆曲线内移值:p=Lc/24R 切线长:Th=(R+p)tanα/2 +q

圆曲线长:L=(α-2β)3.14R/180

平曲线总长:Lh=L+2Lc

外距:Eh=(R+p)secα/2 –R 超距:Dh=2Th-Lh

(d)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 (e)逐桩坐标表 (f)中桩坐标的计算

六 纵断面设计

(a):①最大纵坡的确定

②最小纵坡不小于0.3%

当设计必须为水平坡(0%)或小于0.3%的纵坡时,边沟排水设计应与纵坡设计一起综合考虑,其边沟应作纵向排水设计。

(b)各级公路最大纵坡长限制(单位:m)

公路最小坡长的限制

公路最大合成坡度的限制

下述情况合成坡度必小于8%:

(1)

(2) (3)

冬季路面有积雪、结冰地区; 自然横坡较陡峻的傍山路段; 非汽车交通量比率高的路段

(c) 变坡点位置的决定

(1) (2) (3) (4) (5)

标准中纵坡设计有关要求 标准中坡长设计标准值 平纵配合原则

工程量或造价,即填挖量大小或构造物设置情况

几何计算方便,变坡点桩号一般在整数或10的证书倍

(d ) 半径的选择 ①查表

公路竖曲线最小半径和竖曲线最小长度

视觉所需的最小竖曲线半径

因素确定:1)在不过分增加土石方情况,使行车舒适,采用大半径。

2) 外距控制半径 3) 切线长度控制半径 (e)几何要素计算 竖曲线长:L=Rω

切线长:T=TA=TB≈L/2=Rω/2

2

外距: E=T/2R

2

竖距:h=l/2R (f)桩号计算

竖曲线的起点桩号=变坡点的桩号- T 竖曲线的终点桩号=变坡点的桩号+T 切线高程=变坡点的高程±(T-l).i

2

改正值:h=l/2R

某桩号在凸形竖曲线的设计高程=该桩号的切线高程-h 某桩号在凹形竖曲线的时间高程=该桩号的切线高程+ h (g)纵断面的绘制 (h)路基设计表

(1)路边及中桩与设计高程之高差的计算表

绕内边轴旋转的超高值计算公式

绕桩号中线旋转的超高值计算公式

(2)施工中桩=设计高程-中桩与设计高程之差

七 横断面设计

(1)横断面面积计算:积距法:A=bh1+bh2+…+bhn

坐标法: (2) 土石方数量计量

A1与A2相差不大时:V=(A1+A2)L/2

A1与A2相差很大时 :V=(A1+A2)L(1+m/1+m)/3 m=A1/A2 (A1

(3)标准横断面的选择

(41) 横断面的绘制

一条公路设计的基本方法①

一 设计的依据

①设计车辆

②交通量换算

代表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

③设计速度

④交通量

⑤基本通行能力

二 地质水文勘测

①收集资料

②室内研究路线方案 ③现场踏勘 ④其他资料 ⑤资料整理。

三 选线

平原地区选线

① 自然特征:地面起伏不大,一般自然坡度都在三度以下。

② 路线特征:平面线形舒适、弯道转角不大,平曲线半径较大;在纵断面上,坡度平缓。

布设要点 (a) 布线步骤:路线起点、大的控制点(经过的城镇、矿产、农场、及风景文,

(b)

物)、中间控制点(建筑群、水电设施、跨河桥位、洪水泛滥线以外及其必须绕越的障碍物)(b)布线要点:①正确处理好路线与农业的关系。②处理好路线与桥位的关系。③处理好路线与城镇居民点的关系。④注意土壤、水文条件⑤注意利用老路,并与铁路、航道及已有公路运输相配合。⑥注意就地取材和利用工业废料。

山岭区选线

① 自然特征:自然坡度在二十度以上。

② 沿溪线:(a)路线特点:沿溪线是指公路沿河谷方向布设的路线。(b)布设要点:

1)河岸的选择(地形、地质、水文条件;气候条件;城镇、工矿和居民的分布:革命事迹、历史文物、风景区)2)线位的高度 3)桥位的选择③越岭线(a):路线特点:路线需要克服很大的高差,越岭线选线中,是以路线纵断面为主导的。(a)布设要点:1)垭口的选择(位置、 高度)2)过岭高程

③ 山脊线 1)路线特点:山脊线是指大致沿分水岭方向所布设的路线。2)布设要点:

①控制垭口的选择②试坡布线

丘陵区选线

① 自然特征:微丘:起伏小,地面坡度在二十度以下,山丘、沟谷分布稀疏,坡行缓和,

相对高程在100米以内。

重丘:起伏频繁,相对高差较大,地面坡度在二十度以上。

② 路线特征:a)丘陵区选线的特征:1)局部方案多 2)需要平、纵、横三方面相互协调、

密切配合。3)路基形式以半填半挖为主。 b)丘陵区路线布设的方式1)平坦地带——走直线2)斜坡地带——走匀坡线3)起伏地带——走中间。

四 定线、移线

纸上定线

(a) 纸上放坡(b)修正导向线,定平面试线:以点连线,以线交点。

纸上移线

移线条件:路线平面标准前后不协调,需要调整转角点点位置、改变半径,或室内定坡后发现局部地段工程量过大时。

路线位置过于靠山,挖方边坡太高于稳定不利,或过于靠外,挡土墙过高,砌石工程太大,移改线位能节省较大的工程量时。 增加工程量不大,但能显著提高平、纵线形标准时。

移线方法:移道路中心线使横断面填挖平衡。

五 平面设计

(a)半径的选择:①查表 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

②因素确定 :1)外距控制半径 : R=E控¾¾/(secа/2)-1 2)切线长控制半径 : R=T控/tanа/2

3) 虚交点法 :根据实测辅助导线的转角大小及导线长度,在纸上按一定比例作图,定出虚交点的位置,通过图解可选出与地形相应的圆曲线半径,然后根据图解结果,并进行现场检验,判断选定的半径是否合适。

3)双交点法: R=AB/tan(α1/2)+tan(α2/2) 4)复曲线法:

5)曲线长控制半径:R=180L/3.14α (b) 缓和曲线的选择:

(c)曲线要素的计算 1) 圆曲线的几何要素: T=Rtanα/2 L=3.14αR/180 E=R(secα/2-1)

2)设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几何要素 切线角:β= Lc/2R(弧度)

32

切线增长值:q=Lc/2-Lc/240R

2

圆曲线内移值:p=Lc/24R 切线长:Th=(R+p)tanα/2 +q

圆曲线长:L=(α-2β)3.14R/180

平曲线总长:Lh=L+2Lc

外距:Eh=(R+p)secα/2 –R 超距:Dh=2Th-Lh

(d)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 (e)逐桩坐标表 (f)中桩坐标的计算

六 纵断面设计

(a):①最大纵坡的确定

②最小纵坡不小于0.3%

当设计必须为水平坡(0%)或小于0.3%的纵坡时,边沟排水设计应与纵坡设计一起综合考虑,其边沟应作纵向排水设计。

(b)各级公路最大纵坡长限制(单位:m)

公路最小坡长的限制

公路最大合成坡度的限制

下述情况合成坡度必小于8%:

(1)

(2) (3)

冬季路面有积雪、结冰地区; 自然横坡较陡峻的傍山路段; 非汽车交通量比率高的路段

(c) 变坡点位置的决定

(1) (2) (3) (4) (5)

标准中纵坡设计有关要求 标准中坡长设计标准值 平纵配合原则

工程量或造价,即填挖量大小或构造物设置情况

几何计算方便,变坡点桩号一般在整数或10的证书倍

(d ) 半径的选择 ①查表

公路竖曲线最小半径和竖曲线最小长度

视觉所需的最小竖曲线半径

因素确定:1)在不过分增加土石方情况,使行车舒适,采用大半径。

2) 外距控制半径 3) 切线长度控制半径 (e)几何要素计算 竖曲线长:L=Rω

切线长:T=TA=TB≈L/2=Rω/2

2

外距: E=T/2R

2

竖距:h=l/2R (f)桩号计算

竖曲线的起点桩号=变坡点的桩号- T 竖曲线的终点桩号=变坡点的桩号+T 切线高程=变坡点的高程±(T-l).i

2

改正值:h=l/2R

某桩号在凸形竖曲线的设计高程=该桩号的切线高程-h 某桩号在凹形竖曲线的时间高程=该桩号的切线高程+ h (g)纵断面的绘制 (h)路基设计表

(1)路边及中桩与设计高程之高差的计算表

绕内边轴旋转的超高值计算公式

绕桩号中线旋转的超高值计算公式

(2)施工中桩=设计高程-中桩与设计高程之差

七 横断面设计

(1)横断面面积计算:积距法:A=bh1+bh2+…+bhn

坐标法: (2) 土石方数量计量

A1与A2相差不大时:V=(A1+A2)L/2

A1与A2相差很大时 :V=(A1+A2)L(1+m/1+m)/3 m=A1/A2 (A1

(3)标准横断面的选择

(41) 横断面的绘制


相关内容

  • 2012年公路造价师考试大纲
  • 2012年公路造价师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对公路工程造价相关知识的要求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了解"即考生应知道的公路工程造价相关知识:"熟悉"即要求考生深刻理解的公路工程造价相关知识:"掌握"即考生能运用所要求的公路工程相关知识解决 ...

  • 公路安全性评价_唐
  • 公路 2007年8月 第8期 HIGHWAY Aug.2007 No.8 文章编号:0451-0712(2007)08-0139-05 中图分类号:U491.4 文献标识码:A 公路安全性评价 唐 1,2 ,何 勇,张铁军 22 (1.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 200092;2 ...

  • 2013公路试验员考试大纲考试大纲
  • 公路试验检测员考试大纲 第一章 科目1 <材料试验> 一.土工试验 (一) 考试目的与要求 本科目主要是为了测评考生了解.熟悉和掌握公路工程.桥梁工程及隧道工程中有关土工测试方面专业知识的熟悉程度,以及对于常用土工测试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考生具备与资格相适应的基本业务能力和业务素养,较为 ...

  • 山区公路桥梁设计中的基本原则与实现方法
  • 山区公路桥梁设计中的基本原则与实现方法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公路逐渐由平原地带延伸到山区.桥梁作为公路重要的组成部分,山区复杂的地理环境为公路桥梁设计带来了一定难度.因此,本文基于山区公路桥梁设计的特殊性提出了安全.适用.经济.技术先进.美观.利于环保及跨径合理等七项基本 ...

  • 北京市公路通行能力研究总报告
  • 北京市公路通行能力研究总报告 (缩 写 本) 登记号 : 主要完成单位 :北京市公路局公路设计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研究中心 主要完成人 :曲峰.齐岩.荣建.张智勇.陈贺.白振宇.卢俊民 研究起止时间 :1999年12月 获奖等级 :一等奖 目 录 1 概述 1 1.1 北京市公路通行能力研究背 ...

  •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1
  •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GC20-2011) 理解和应用 崔建恒 2011.12 1 1.1 修订工作概况 本规范的历史沿革 第一版是在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程>(JTJ 064-86) 以及<公路桥 位勘测设计规范>(JTJ 062-91).<公路 ...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英)
  • 课程编号:041102 总学分:3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工民建方向) (Fundamentals of Concrete Structural Design)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48学时.其中:理论课学时:42学时:习题课学时:6学时. 先行课程:材 ...

  • 交通运输工程学知识点
  • 第1章 绪论 1.1.1交通运输的要素构成(了解): 1.载运工具 2.站场 3.线路 4.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 5.设施管理系统 6.信息管理系统 1.1.2 交通运输方式的构成(重点) 1.铁路运输:适于长距离运输大宗货物,也适宜承担中长途旅客运输. 2.公路运输:在中短途运输中的效果比较突出. ...

  • 道路勘测设计
  •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 Road survey and design"design specification 作 者 姓 名: 吴浩杰 专业.班级 : 道桥09-1 学 号 : [1**********]2 指 导 教 师: 魏海霞 设 计 时 间: 河 ...

  • 2014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大纲
  • 2014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对试验检测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划分为"了解"."熟悉"和"掌握"三个层 次.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分为试验检测工程师和试验检测员两个等级.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科目分为<公共基础&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