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缅甸华人特区的前世今生

  事件:   ●8月7日,缅甸军方以果敢枪修理厂制造毒品为由,派出30名警察欲强搜该厂。   ●8月8日,缅甸政府军曾与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发生对峙,造成果敢居民恐慌,   ●8日至12日,近万名果敢难民越过国境线奔入云南南伞躲避;11日晚,守在边境期待出关的果敢人,中国人的队列整整绵延9公里。经过中国政府及时果断的外交、疏散,收容、遣返等努力,事态潮渐平息。然而,随着缅甸政府军向果敢增派军队以及果敢政府领导层内部冲突的加剧,刚刚平静的当地局势再次紧张起来。   ●24日,缅甸军队下令果敢军队退出同盟军,加人受政府控制的边防军,被果敢同盟军拒绝,双方再次对峙。   ●25日,1000多名政府军乘坐多辆汽车进入老街,许多居民和商人担心爆发冲突,再次向中国边界一带逃离。   ●27日下午,缅甸果敢特区发生战事,引发缅方边民恐慌并大量涌入我中国境内。   ●缅甸果敢地区局势已趋于平稳,人境边民开始陆续返回。   原因:   果敢军曾与缅甸政府军发生激战,但双方已经俸火了20年。果敢军通过新成立的“缅甸和平和民主阵线联盟”发表声明称,缅甸政府军正在向他们施压,要求他们在2010年缅甸大选前,加入由政府控制的边境安全部队,以此避免他们列大选造成影响。   与云南临沧、保山两地区接壤的缅甸掸邦第一特区俗称“果敢特区”,是一个奇特的地方:这里虽在境外,却通用人民币、汉语(云南方言和普通话),政府和军队建制也酷似中国,甚至使用云南的电话区号和手机号码。   2009年8月8日,这个“酷似中国的外国地方”爆发了被称为“8.8事件”的乱局,导致大批果敢人和在当地经商的汉人向中国境内逃亡。这个果敢特区究竟为何如此酷似中国?它和中国究竟有何渊源?      汉人土司专政的“独立王国”      果敢即缅甸掸邦第一特区,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人口20余万,位于萨尔温江(怒江)东岸,与云南临沧和保山地区接壤,共同边界长达250公里。这里人口90%为果敢族(缅甸汉族),尚有掸(中国称傣)、佤等民族。   果敢地区先秦属哀牢百濮地。东汉光武帝时随哀牢内属。唐代属南诏,后为大理国永昌府孟缠甸,元灭大理,置云南省孟定路孟缠甸,明代则分别为镇康土州、孟定土府的一部分,约18世纪,汉族人杨献才成为该地世袭土司,1840年其第四世杨国华被道光皇帝封为世袭果敢土县令。   1886年,英国吞并缅甸,并趁中国虚弱向东北扩张,1897年中英签订《续议缅甸条约》,果敢县被划归英属印度,属于木邦土司管辖。然而实际上,不论是号称中国属县,或称为英属印度土司,这里始终是杨娃土司的独立王国。   二战后果敢脱离木邦,成为直属缅甸的大土司;1959年,缅甸吴努政权与果敢签署协议,和平改组果敢土司政府。废除末代土司杨振财的地位,将权力交由“果敢地区议会”,杨氏被吸收入缅甸中央政府做官;1962年,奈温发动军事政变上台,撕毁协议,逮捕杨氏成员,试图彻底同化果敢,杨氏子弟杨振声潜回掸邦,组织“果敢革命军”反抗,缅甸政府采用“以果制果”手段,扶植果敢人罗星汉组织自卫队,1965年打败杨振声,成为果敢县长,当年,缅甸政府将汉族改称果敢族,在果敢强迫推行缅甸语教育。   1968年,缅共彭家声部反攻果敢,罗星汉不敌,焚毁果敢新街,劫持大批果敢居民遮亡掸邦腊戎,果敢成为缅共根据地。为缅甸人民军东北军区一部;1989年3月11日,彭家声发动“3.11起义”,脱离缅共,成立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党和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自任果敢临时军政委员会主席、同盟军总司令,同年5月,亲赴仰光与缅甸政府和谈,成立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政府,彭任主席。该特区虽名义上属掸邦,实际上直接和缅甸联邦政府发生关系,缅甸中央在当地派驻少量行政、教育人员,但基本上仍由果敢人自治。      彭家声:祖籍四川的“果敢王”      彭家声是何许人也?有人说他是毒枭,也有人说他是豪杰。   现任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政府主席的彭家声祖籍中国四川。1931年,他出生于果敢红石头河。父亲彭积昌共生七子。彭家声是长子。除了夭折的次子,彭家兄弟六人全部在果敢身居要职。   1949年,在当时的果敢土司杨振材开办的进修班里恶补了不到一年的军事知识后,年仅18岁的彭家声开始在土司公署自卫队担任分队长,数年后升为副大队长,直至1965年缅甸政府军进驻果敢、土司政权结束才解甲回家。他的同学罗星汉、坤沙日后一个成为他的死敌。一个成为他的挚友,三人被合称为“缅北三杰”。   这种日子没有持续多久。果敢在缅政府军进驻后陷入混乱,同年6月底,44岁的彭家声带着几十名青年成立了“果敢人民革命军”。与缅政府军打起了游击。   在边境,常听人们讲彭家声多灾多难,几次差点送命。与缅政府军作战的那几年,让彭家兄弟骁勇善战之名驰誉缅甸。1967年,缅甸共产党邀请彭家声加入。次年元月,经过严格训练和重新准备后,彭家声的部队以“缅甸人民解放军”的名义进入果敢。   据说。当时在与缅政府军作战时。人民军处于下风,在前线指挥所准备下撤退命令之际,不怕死的彭家声却坐着一辆吉普车直往前线冲。他一脚蹬在踏板上,身子伸出车门外,一个劲喊司机:“往前开!往前开!”如此狠劲居然在最后扭转了战局。   1969年4月,果敢立县。彭家声任县长。占领果敢初期,他实施休养生息的政策,减少税收,对部下和平民百姓都比较爱护。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缅共内部分化严重,彭家声也随之沉浮,从1977年开始,一直隐居贺岛。直到后来旧部逐渐控制了果敢的局势,他才复出主持局面。   1989年,彭家声成立民族民主同盟军,与缅政府达成停战协定,成立了高度自治的缅甸掸邦第一特区。缅甸境内其他17支武装纷纷效仿。   根据协议,他们可保持现有武装力量和管辖地盘,缅政府向他们提供部分经费及其他物资援助,并给予了开发矿产、森林资源,开放边境口岸和减免进出口税收等特权。   1990年,任特区政府主席的彭家声同意在果敢进行改种禁毒。2002年底,果敢根除了罂粟种植。从进入和平年代至今,果敢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      政府军――同盟军长期对峙下的边贸      2009年8月7日,缅甸军方以果敢枪械修理厂制造毒品为由,派出30名警察欲强搜该厂,随后缅军、果敢同盟军处于对峙状态,造成果敢居民恐慌。8日至12日,近万名果敢难民(包括中国人及缅甸边民)越过国境线奔入南伞躲避,,局势让果敢人忧心忡忡,也让果敢――南伞口岸很多中国商人损失惨重。   在果敢做了20多年生意的百货批发老板段中和回忆说:“很多人从8日开始涌进来,11日晚上最乱最多,果敢国境线上密密麻麻全是人;那天果敢自治区主席彭家声自己觉得缅政府要动他了,要求跑到中国避难并且做好开战准备;当天还有人乘乱跑到赌场去

偷钱,被老板开枪打死,很多人以为是缅甸军方和果敢同盟军交火了,他们像湖水一样往南伞这边冲过来”果敢首府老街很快就人去屋空、大门紧闭;11日晚,守在边境期待出关的果敢人、中国人的队列整整绵延9公里   缅甸果敢特区政府稽查处处长鲁正江说,在果敢做生意、打工的南伞人、内地人多达数万人,老街店铺90%以上由中国人投资,同时果敢不少水电、基建项目都依靠中国投资者。对峙事件影响巨大,眼下果敢老街店面顶多恢复了30%,大多数中国商人都走了,果敢从未如此调敞冷清,往日的繁华恍然如梦。   而果敢――南伞边贸也是由来已久。南伞,位于云南西部临沧市镇康县境内的边境小镇,从巍峨的国门向外眺望,缅甸果敢特区不过百米之遥。南伞小镇旱在1863年就草创集市,开展边民互市,进行以物易物的产品交换,1912年,这里设勐英镇,1984年改为南伞区驻地。南伞是傣语音译汉字地名。意为“嫁姑娘的地方”,这里汉、傣杂居,国境线约40公里,成为中缅边民的互市口岸。据南伞的老人们回忆,最早的南伞――果敢边贸“每5日一街”:抗战期间,驻缅甸的日军侵入南伞,双方互市就此止歇,抗战胜利后集市重新复苏,1952年,解放大军进驻南伞后使当地集市日益兴旺。   据当地资料,1987年,南伞建成15米宽、580米长的沥青街面和水泥预制板人行道,国有工商企业、集体工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30多家,成为临沧地区与缅甸的重要边境贸易口岸之一,边民互市天天均可交易,货品琳琅满目:日用百货、糖油副食、土特产品、日用工业品等等。果敢10多万人的生活必需品和建筑建材全靠从中国进口,其中大量商品需经南伞口岸、岔沟街进入缅甸市场,给果敢各地提供了充足的货源及人流、物流;南伞镇境内“一洞通两国”的溶洞景观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境内外游客;1991年8月,南伞被云南省政府批准为二类口岸。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实行边境开放政策以来,南伞的进出口总值逐年增加。出口的主要商品有:建材、啤酒、复合肥、机械、成品油、食用油、液化气、烟丝、饮料、摩托车、红碎茶及日用百货等30多个品种;进口的主要商品有:甘蔗、未材、矿石、茶叶等7个品种。截止2008年底的数据,镇康县共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逾1.2亿元。   “你要是生活在南伞,你很难辨别我们和果敢有什么区别。”段中和认为,开展边贸在两地“自然而然”,既是两国人民互通有无的需要,更是某种高度亲近的情感需要。   鲁正江这样描述着今天的果敢,“南伞――果敢之间的贸易往来让果敢近距离从中国身上学到了很多有益的东西,甚至,果敢也算是中国开放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对整个云南来说,果敢也是一条通向东南亚的重要口岸通道,虽然我们的贸易量无法赶上德宏州的瑞丽、畹町,但是它对临沧这样一个云南深处的腹地州市来说依然举足轻重。”   东南亚问题专家、云南省社科院副院长贺圣达进而分析。由于缅甸是军人执政的国家,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政策也比较多变,开放程度还不够,境外口岸贸易通道建设滞后,非关税壁垒突出,投资环境还比较差。严重制约着双边的边境贸易和整个口岸经济的发展。   他认为,“8.8事件”之后果敢局势趋于平缓,同时,2010年缅甸要大选,近期将不会大动干戈。很多因素导致中缅边境的总体趋势将是“近无大碍,但有小忧”,因为果敢同盟军内部矛盾也在演变和酝酿,不排除对立家族可能出现的军事内讧,但其影响绝对不会像政府军与同盟军的对峙这样引发大规模的动乱和大的难民潮,更不会给当地边贸带来更大的影响。“边贸一定会逐步恢复,中国商人还会乐现地回去。”   而南伞――果敢边贸持续繁荣的深层次意义还在于,果敢山区过去主要经济作物是罂粟,近几年来的“替代种植”成为缓解和改善缅甸边民的重要举措,只有当地富起来,两地边贸才可能更加活跃繁荣,边贸和果敢经济的良好现实叉能有力地推进当地边民“脱贫”,最终实现替代经济与边境贸易的良性循环、从这一点上说,南伞――果敢稳定、和平的边贸意义重大,关乎到国家乃至东南亚取缔毒品的战略步骤与国家安全。

  事件:   ●8月7日,缅甸军方以果敢枪修理厂制造毒品为由,派出30名警察欲强搜该厂。   ●8月8日,缅甸政府军曾与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发生对峙,造成果敢居民恐慌,   ●8日至12日,近万名果敢难民越过国境线奔入云南南伞躲避;11日晚,守在边境期待出关的果敢人,中国人的队列整整绵延9公里。经过中国政府及时果断的外交、疏散,收容、遣返等努力,事态潮渐平息。然而,随着缅甸政府军向果敢增派军队以及果敢政府领导层内部冲突的加剧,刚刚平静的当地局势再次紧张起来。   ●24日,缅甸军队下令果敢军队退出同盟军,加人受政府控制的边防军,被果敢同盟军拒绝,双方再次对峙。   ●25日,1000多名政府军乘坐多辆汽车进入老街,许多居民和商人担心爆发冲突,再次向中国边界一带逃离。   ●27日下午,缅甸果敢特区发生战事,引发缅方边民恐慌并大量涌入我中国境内。   ●缅甸果敢地区局势已趋于平稳,人境边民开始陆续返回。   原因:   果敢军曾与缅甸政府军发生激战,但双方已经俸火了20年。果敢军通过新成立的“缅甸和平和民主阵线联盟”发表声明称,缅甸政府军正在向他们施压,要求他们在2010年缅甸大选前,加入由政府控制的边境安全部队,以此避免他们列大选造成影响。   与云南临沧、保山两地区接壤的缅甸掸邦第一特区俗称“果敢特区”,是一个奇特的地方:这里虽在境外,却通用人民币、汉语(云南方言和普通话),政府和军队建制也酷似中国,甚至使用云南的电话区号和手机号码。   2009年8月8日,这个“酷似中国的外国地方”爆发了被称为“8.8事件”的乱局,导致大批果敢人和在当地经商的汉人向中国境内逃亡。这个果敢特区究竟为何如此酷似中国?它和中国究竟有何渊源?      汉人土司专政的“独立王国”      果敢即缅甸掸邦第一特区,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人口20余万,位于萨尔温江(怒江)东岸,与云南临沧和保山地区接壤,共同边界长达250公里。这里人口90%为果敢族(缅甸汉族),尚有掸(中国称傣)、佤等民族。   果敢地区先秦属哀牢百濮地。东汉光武帝时随哀牢内属。唐代属南诏,后为大理国永昌府孟缠甸,元灭大理,置云南省孟定路孟缠甸,明代则分别为镇康土州、孟定土府的一部分,约18世纪,汉族人杨献才成为该地世袭土司,1840年其第四世杨国华被道光皇帝封为世袭果敢土县令。   1886年,英国吞并缅甸,并趁中国虚弱向东北扩张,1897年中英签订《续议缅甸条约》,果敢县被划归英属印度,属于木邦土司管辖。然而实际上,不论是号称中国属县,或称为英属印度土司,这里始终是杨娃土司的独立王国。   二战后果敢脱离木邦,成为直属缅甸的大土司;1959年,缅甸吴努政权与果敢签署协议,和平改组果敢土司政府。废除末代土司杨振财的地位,将权力交由“果敢地区议会”,杨氏被吸收入缅甸中央政府做官;1962年,奈温发动军事政变上台,撕毁协议,逮捕杨氏成员,试图彻底同化果敢,杨氏子弟杨振声潜回掸邦,组织“果敢革命军”反抗,缅甸政府采用“以果制果”手段,扶植果敢人罗星汉组织自卫队,1965年打败杨振声,成为果敢县长,当年,缅甸政府将汉族改称果敢族,在果敢强迫推行缅甸语教育。   1968年,缅共彭家声部反攻果敢,罗星汉不敌,焚毁果敢新街,劫持大批果敢居民遮亡掸邦腊戎,果敢成为缅共根据地。为缅甸人民军东北军区一部;1989年3月11日,彭家声发动“3.11起义”,脱离缅共,成立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党和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自任果敢临时军政委员会主席、同盟军总司令,同年5月,亲赴仰光与缅甸政府和谈,成立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政府,彭任主席。该特区虽名义上属掸邦,实际上直接和缅甸联邦政府发生关系,缅甸中央在当地派驻少量行政、教育人员,但基本上仍由果敢人自治。      彭家声:祖籍四川的“果敢王”      彭家声是何许人也?有人说他是毒枭,也有人说他是豪杰。   现任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政府主席的彭家声祖籍中国四川。1931年,他出生于果敢红石头河。父亲彭积昌共生七子。彭家声是长子。除了夭折的次子,彭家兄弟六人全部在果敢身居要职。   1949年,在当时的果敢土司杨振材开办的进修班里恶补了不到一年的军事知识后,年仅18岁的彭家声开始在土司公署自卫队担任分队长,数年后升为副大队长,直至1965年缅甸政府军进驻果敢、土司政权结束才解甲回家。他的同学罗星汉、坤沙日后一个成为他的死敌。一个成为他的挚友,三人被合称为“缅北三杰”。   这种日子没有持续多久。果敢在缅政府军进驻后陷入混乱,同年6月底,44岁的彭家声带着几十名青年成立了“果敢人民革命军”。与缅政府军打起了游击。   在边境,常听人们讲彭家声多灾多难,几次差点送命。与缅政府军作战的那几年,让彭家兄弟骁勇善战之名驰誉缅甸。1967年,缅甸共产党邀请彭家声加入。次年元月,经过严格训练和重新准备后,彭家声的部队以“缅甸人民解放军”的名义进入果敢。   据说。当时在与缅政府军作战时。人民军处于下风,在前线指挥所准备下撤退命令之际,不怕死的彭家声却坐着一辆吉普车直往前线冲。他一脚蹬在踏板上,身子伸出车门外,一个劲喊司机:“往前开!往前开!”如此狠劲居然在最后扭转了战局。   1969年4月,果敢立县。彭家声任县长。占领果敢初期,他实施休养生息的政策,减少税收,对部下和平民百姓都比较爱护。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缅共内部分化严重,彭家声也随之沉浮,从1977年开始,一直隐居贺岛。直到后来旧部逐渐控制了果敢的局势,他才复出主持局面。   1989年,彭家声成立民族民主同盟军,与缅政府达成停战协定,成立了高度自治的缅甸掸邦第一特区。缅甸境内其他17支武装纷纷效仿。   根据协议,他们可保持现有武装力量和管辖地盘,缅政府向他们提供部分经费及其他物资援助,并给予了开发矿产、森林资源,开放边境口岸和减免进出口税收等特权。   1990年,任特区政府主席的彭家声同意在果敢进行改种禁毒。2002年底,果敢根除了罂粟种植。从进入和平年代至今,果敢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      政府军――同盟军长期对峙下的边贸      2009年8月7日,缅甸军方以果敢枪械修理厂制造毒品为由,派出30名警察欲强搜该厂,随后缅军、果敢同盟军处于对峙状态,造成果敢居民恐慌。8日至12日,近万名果敢难民(包括中国人及缅甸边民)越过国境线奔入南伞躲避,,局势让果敢人忧心忡忡,也让果敢――南伞口岸很多中国商人损失惨重。   在果敢做了20多年生意的百货批发老板段中和回忆说:“很多人从8日开始涌进来,11日晚上最乱最多,果敢国境线上密密麻麻全是人;那天果敢自治区主席彭家声自己觉得缅政府要动他了,要求跑到中国避难并且做好开战准备;当天还有人乘乱跑到赌场去

偷钱,被老板开枪打死,很多人以为是缅甸军方和果敢同盟军交火了,他们像湖水一样往南伞这边冲过来”果敢首府老街很快就人去屋空、大门紧闭;11日晚,守在边境期待出关的果敢人、中国人的队列整整绵延9公里   缅甸果敢特区政府稽查处处长鲁正江说,在果敢做生意、打工的南伞人、内地人多达数万人,老街店铺90%以上由中国人投资,同时果敢不少水电、基建项目都依靠中国投资者。对峙事件影响巨大,眼下果敢老街店面顶多恢复了30%,大多数中国商人都走了,果敢从未如此调敞冷清,往日的繁华恍然如梦。   而果敢――南伞边贸也是由来已久。南伞,位于云南西部临沧市镇康县境内的边境小镇,从巍峨的国门向外眺望,缅甸果敢特区不过百米之遥。南伞小镇旱在1863年就草创集市,开展边民互市,进行以物易物的产品交换,1912年,这里设勐英镇,1984年改为南伞区驻地。南伞是傣语音译汉字地名。意为“嫁姑娘的地方”,这里汉、傣杂居,国境线约40公里,成为中缅边民的互市口岸。据南伞的老人们回忆,最早的南伞――果敢边贸“每5日一街”:抗战期间,驻缅甸的日军侵入南伞,双方互市就此止歇,抗战胜利后集市重新复苏,1952年,解放大军进驻南伞后使当地集市日益兴旺。   据当地资料,1987年,南伞建成15米宽、580米长的沥青街面和水泥预制板人行道,国有工商企业、集体工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30多家,成为临沧地区与缅甸的重要边境贸易口岸之一,边民互市天天均可交易,货品琳琅满目:日用百货、糖油副食、土特产品、日用工业品等等。果敢10多万人的生活必需品和建筑建材全靠从中国进口,其中大量商品需经南伞口岸、岔沟街进入缅甸市场,给果敢各地提供了充足的货源及人流、物流;南伞镇境内“一洞通两国”的溶洞景观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境内外游客;1991年8月,南伞被云南省政府批准为二类口岸。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实行边境开放政策以来,南伞的进出口总值逐年增加。出口的主要商品有:建材、啤酒、复合肥、机械、成品油、食用油、液化气、烟丝、饮料、摩托车、红碎茶及日用百货等30多个品种;进口的主要商品有:甘蔗、未材、矿石、茶叶等7个品种。截止2008年底的数据,镇康县共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逾1.2亿元。   “你要是生活在南伞,你很难辨别我们和果敢有什么区别。”段中和认为,开展边贸在两地“自然而然”,既是两国人民互通有无的需要,更是某种高度亲近的情感需要。   鲁正江这样描述着今天的果敢,“南伞――果敢之间的贸易往来让果敢近距离从中国身上学到了很多有益的东西,甚至,果敢也算是中国开放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对整个云南来说,果敢也是一条通向东南亚的重要口岸通道,虽然我们的贸易量无法赶上德宏州的瑞丽、畹町,但是它对临沧这样一个云南深处的腹地州市来说依然举足轻重。”   东南亚问题专家、云南省社科院副院长贺圣达进而分析。由于缅甸是军人执政的国家,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政策也比较多变,开放程度还不够,境外口岸贸易通道建设滞后,非关税壁垒突出,投资环境还比较差。严重制约着双边的边境贸易和整个口岸经济的发展。   他认为,“8.8事件”之后果敢局势趋于平缓,同时,2010年缅甸要大选,近期将不会大动干戈。很多因素导致中缅边境的总体趋势将是“近无大碍,但有小忧”,因为果敢同盟军内部矛盾也在演变和酝酿,不排除对立家族可能出现的军事内讧,但其影响绝对不会像政府军与同盟军的对峙这样引发大规模的动乱和大的难民潮,更不会给当地边贸带来更大的影响。“边贸一定会逐步恢复,中国商人还会乐现地回去。”   而南伞――果敢边贸持续繁荣的深层次意义还在于,果敢山区过去主要经济作物是罂粟,近几年来的“替代种植”成为缓解和改善缅甸边民的重要举措,只有当地富起来,两地边贸才可能更加活跃繁荣,边贸和果敢经济的良好现实叉能有力地推进当地边民“脱贫”,最终实现替代经济与边境贸易的良性循环、从这一点上说,南伞――果敢稳定、和平的边贸意义重大,关乎到国家乃至东南亚取缔毒品的战略步骤与国家安全。


相关内容

  • 一个中国热血志愿军在果敢作战的真实故事(转)
  • 我是一名所谓的志愿军,在08年缅军进驻果敢地区,瓦解了汉人政权后,拜别父母去的那,在这我不想说什么敏感的政治话题,但有些故事也许不说就会埋在土里,我忘不掉那就该说出来,至于不了解果敢的朋友,可以去百度果敢,在那有百分之九十五的汉人,我不知道现在对自己的同胞说民族气节,还会不会有人理解,但是我从小就受 ...

  • 除了中国以外,这个地区也用中文,还会说汉语,只用人民币
  • 除了我国大陆960万平方公里和港澳台特区外,在世上居然还存在这么个地方,在那里的大多数人是汉族,甚至还有不少人说自己是中国皇族的后代,在这个地区里使用的文字还是中文,还会说汉语,甚至日常用的都是人民币.这个神秘地区就是果敢地区. 是在清朝时期分割出去的地区,直到现在他们一直在使用中文讲汉话,甚至很多 ...

  • [原创]致公党与"洪门"的前世今生 – 铁血网
  • 近日,美国华裔政治明星被FBI"钓鱼执法"拉下马的新闻见诸报端,引起外界哗然.事件中作为加州的现任参议员,加州"州务卿"的有力竞选者的余胤良,因为涉嫌腐败和非法进口武器等八项罪名已经被美国联邦法院起诉.而FBI卧底在设下圈套调查余胤良的违法行为时,发现他与加州 ...

  • [中国博物馆]博物馆里见证深圳的前世今生
  • 深圳博物馆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旧馆,叫做深圳博物馆艺术自然馆,位于福田区同心路6号:另一座是新馆,叫做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位于福田区福中路市民中心东翼.参观完旧馆后,我直奔新馆,相对清静的旧馆,新馆人声鼎沸,有的馆里还挤得水泄不通.其实并不是说新馆好过旧馆多少,这两个馆风格完全不同,旧馆里有各种古董 ...

  • 缅甸考察:沿着伊洛瓦底江的思索(下)
  • 作者系旅缅学者,授权爱思想首发,转载须取得授权 导读:缅甸是写成Burma 还是Myanmar 呢?仰光是写成Rangoon还是Yangon 呢?初到缅甸的外国人,往往会陷入困惑.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缅甸,依然是一个神秘的国度! 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素有"民族的大熔炉"之称,5 ...

  • 浅谈"金三角"毒品形势及应对措施
  • 浅谈"金三角"毒品形势及应对措施 作者:程凯 来源:<智富时代>2014年第09期 [摘 要]泰国.缅甸.老挝三国交界的"金三角"地区由于其独特的政治.地理条件成为世界主要毒品生产地.近年来"金三角"地区在保持罂粟种植面积持续增 ...

  • 吟诵的前世今生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吟诵的前世今生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的高效方法,有着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丰富多彩,精美绝伦,在历史上起到过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通过吟诵的方式,能更加 ...

  • 橄榄树的前世今生
  • 橄榄树的前世今生 <橄榄树>这首歌是1979年收录在齐豫的第一张个人专辑里的标题曲,这首歌应该是中文流行音乐史上传唱最广.流传最久,也是最受欢迎的歌曲之一.这首歌的作词人是作家三毛,作曲人是音乐家李泰祥,演唱者是歌手齐豫.1979年出版发行的这张专辑在当年为台湾青年创作歌谣风潮树立了几乎 ...

  • [东盟各国概况]
  • 1.东南亚(Southeast Asia)是二战后期才出现的一个新的地区名称. 该地区共有11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文莱.菲律宾.东帝汶,面积约45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6亿. 2.东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由东南亚地区的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