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教案

教学内容:

1.歌曲:《渴望春天》。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3.配乐散文:《春》。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VCD 、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3.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1.教师要充分注意“教学导入”环节的重要性,精心设计。如:(1)可以通过教科书上的彩色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用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2)可用优美的旋律导入;(3)可用简短的诗句导人;(4)可用录像资料(风光片,春景图,配乐散文)导入。要求学生共同参与。

2.请学生朗诵散文诗《春》,并选择适当的乐曲做背景音乐,有感情地表演。 教师也可以发动学生自主找一些抒情音乐的录音并请大家边听边讨论,选择合适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

3.播放歌曲《渴望春天》。请学生仔细聆听,听后用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4.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其间,教师可以为学生范唱,也可以用钢琴伴唱,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唱,使学生逐渐熟悉歌曲。

5.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段。如:一、二乐句的开头:(插图)并打着拍子反复地唱一唱,加深印象。

6.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变化音。如(插图)在演唱中注意唱准音高及旋律对感情表达的作用。

7.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的录音。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 ①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快,稍快,很快,极快。结合词、曲特点,谈一谈为什么用这样的速度来表达。 ②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很弱(pp )、弱(p )、中强(mf )、强(f )、很强(ff )。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

③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④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整首作品的感受。

8.在老师钢琴伴奏下,(或用录音带伴奏;老师指挥)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渴望春天》。演唱形式可采用领唱、齐唱。之后,也可由学生独唱或小组唱。

9.请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伴奏型可由师生共同设计,更多的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边唱边教学内容:

1.欣赏:《新疆之春》小提琴曲 《春晓》歌曲 《春节序曲》管弦乐曲 《春天奏鸣曲》(小提琴与钢琴)2.器乐:学吹竖笛《春游》3.创作与表演:为旋律创作歌词,并表演。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以描绘春天为主题的声乐、器乐作品,了解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并感受其抒情性、审美性。

2.学会用竖笛吹奏《春游》。

3.通过学生创编歌词、填词唱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以及对音乐的理解、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一)欣赏 1.《新疆之春》

(1)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表达的情绪,如:豪放、乐观、奔放、流畅、欢快、载歌载舞等。

(2)出示《新疆之春》的主题旋律片段(第一、二部分),引导学生对两个部分的主题片段进行分析。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如:各部分的演奏形式有什么不同?第一部分主题是钢琴伴奏,小提琴以装饰音、强音、跳弓等多种演奏形式出现,第二部分则是小提琴以双音演奏舞曲般的节奏和拨弦的形式演奏,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感受小提琴丰富的表现力。

(3)通过欣赏《新疆之春》,使学生了解新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及他们的精神风貌。

2.《春节序曲》

(1)边听边感受这首乐曲的风格特点,如:热烈的、欢腾的、载歌载舞的等。学生小组讨论并谈感受。

(2)将不同部分的音乐主题用板书、投影、课件等方式呈现出来。请学生边听边对比音乐的不同特点,如:欢快的、抒情的、流畅的、赞美的等情绪特点,以及力度上的特点。

(3)学生自主地找一段主题旋律并为其划旋律线,感受旋律的表现特征。 3.《春晓》 使学生了解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春晓》这首诗构思精巧,令人回味无穷,加入黎英海的配曲,更使其意境深邃。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词曲结合歌曲的深刻内涵,并吟诵全诗。

4.《春天奏鸣曲》

(1)作品是贝多芬所作10首小提琴奏鸣曲中的第五首,该曲因音乐绚丽甘美,明澈如水而得名。共四个乐章,可以选听其中的第一乐章,教师可以根据优美、抒情的旋律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

(2)组织学生讨论:乐曲第一部分中,小提琴演奏和钢琴伴奏有什么特点?

(二)学吹竖笛《春游》

1.教师弹琴,学生轻声哼唱旋律,熟悉曲谱。 2.学生练习吹奏。学生相互帮助掌握技术难点。

3.引导学生找出乐曲中旋律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如:二、四句旋律完全相同,第三句变化;结尾不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为乐曲配打击乐伴奏,在有标记的地方敲击三角铁或其他打击乐器。

(三)创作与表演

1.请学生即兴为《春节序曲》(教材内容)的旋律配一段歌词,并试着唱一唱。分小组创编,然后为大家展示成果。

2.师生共同表演《春节序曲》音乐片段。形式:弹奏、舞蹈、扭秧歌、敲锣打鼓、演唱,教师要将全体学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表演,表演形式由学生自主选择,也可教师、学生讨论安排角色。

第三·四课 课型:综合课 课时:4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渴望春天》。

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 教学目标:

1、以“春”为主题,使学生通过歌唱春天的歌曲,欣赏春天的乐曲,来寻找春天,发现春天,感悟春天。

2、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启发学生体验在清新流畅的音乐中焕发的青春气息,唤起学生对音乐、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并引导学生能够用甜美、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渴望春天》,尝试用声音、速度、

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背景知识,放到课外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4、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文化,在音乐的启迪和感染下,产生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 教学难点:歌曲情感的表现。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欣赏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春天:

(一)、播放门德尔松的《春之歌》,学生进教室。 (二)、看春、说春、听春:

1、通过多媒体出示一些春景图片,配有优美的背景音乐。(从冰雪融化到万物复苏、春光明媚、到处充满无限生机)

师:同学们,看一下这几幅图有什么变化?你能感受到图片所表现的内容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生:略

2、师:是啊,现在正是春天。春光明媚,百花盛开,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生机。那么春天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呢?你能用一句话来描述春天的美景吗?或者你说一、二句赞美春天的话或诗句。

师: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那么,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3、师: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春天是那样的美丽,让我们静静的听一听,你听到了春天大自然的哪些声音?你能模仿一下吗?(学生模仿小鸟的叫声、春雨的声音等等)

二、导入新歌:

师:春是四季之首,她在人们的艺术创作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百花争艳,一切都欣欣然像刚睡醒的样子,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春天是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人都期盼的季节,我们是多么渴望春天啊!

三、学唱歌曲《渴望春天》:

1、播放童声合唱《渴望春天》,边听边思考以下问题(多媒体课件出示): A 、作品的演唱形式?

B 、作品的情绪:1、热烈激动2、抒情愉快3、低沉忧伤 C 、作品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D 、歌曲的拍号:1、3/4 2、6/8 3、3/8 2、听一听,比一比。

(1)、学习新知识:什么是6/8拍,6/8的特点是什么?乐曲开始的第一个字" 来" ,是在小节的第几拍?

指导学生划拍子唱一唱上面旋律,巩固6/8拍的节奏。

(2)、比一比歌曲为什么用的是6/8拍子,而不用3/4拍子。(学生在听中比较,同样的旋

律用不同拍子有何不同的感受。)

3、跟着老师的琴声用" 啦" 进行哼唱旋律。并模仿一下节奏XXX 拍手为旋律伴奏,注意6/8拍子的强弱对比。

4、同学们唱会了这首歌曲旋律之后,有没有注意到这首歌的几句乐句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段。分析歌曲四个乐句中,哪几句开始部分完全相同,哪一句完全不同?在音乐的表现上有何意义?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变化音。在演唱中注意唱准音高及旋律对感情表达的作用。

师生共同讨论,引出对该曲结构的讲解:这首乐曲由四个工整对称的乐句组成,前两句为上下句,似一问一答,活泼流畅;第三句变化音的出现,丰富了乐句的色彩;第四句由前两句变化而来,旋律更加婉转,并起到总结作用。

5、请同学们按照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感受其中的春天气息。

6、复听《渴望春天》。师生共同分析歌曲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哪些地方表现了渴望春天来临的急切心情?

7、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好听的歌曲是哪位作曲家创作的?他是哪国人?写过什么作品?什么时代的音乐家?有什么成就?称号是什么?„„。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收集的资料,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莫扎特。学生简单介绍音乐大师——莫扎特的出生地、出生时间和非凡的音乐天赋。

师介绍莫扎特创作《渴望春天》时的情景:这首歌曲作于1791年1月14日,这时的莫扎特已疾病缠身,贫病交加,可令人惊叹的是这首歌曲中没有丝毫伤感和绝望,整个旋律清新欢快,充满天真和童趣,足以看出作曲家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世间上恐怕没有一位作曲家像莫扎特那样,其作品的美好和自身生活的痛苦有着如此鲜明的反差,除了童年时期饱受宠爱,莫扎特的一生经历贫穷、疾病、妒忌、倾轧等种种坎坷。(可以要求学生进一步结合莫扎特的人生之路体会歌曲如阳光般灿烂,如春天般和煦的作品风格。)

8、艺术处理。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

(1)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什么?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结合词、曲特点,谈一谈为什么用这样的速度来表达。

(2)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 (3)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4)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整首作品的感受。

9、在老师钢琴伴奏下,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渴望春天》。演唱形式可采用领唱、齐唱,边唱边加上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伴奏型可由师生共同设计。

课件出示乐器伴奏: 三角铁:X. X.

沙 球:0XX 0XX (还可以用串铃、铃鼓、响板等乐器伴奏)

10、同学们,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充满生机的季节。音乐家创作了许多作品来赞美春天,表现春天的美好。请你们想一想,还有什么歌曲或者乐曲是描写春天的呢?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歌曲:《春天在哪里》、《三月里的小雨》、《春晓》、《北国之春》„„ 乐曲:《春之声圆舞曲》„„

四、实践创作活动:

1、师:同学们唱着描写春天的歌曲,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春天美好的图景,如果让你来表现春天,你会采用哪些艺术表现形式?接下来我们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一下春天怎么样?分小组进行创作,把你眼中看到的春天的景物表现出来。(学生分成三小组,以朗诵、绘画、舞蹈、器乐等形式来表现春天)

教学内容:1. 唱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 音乐故事:国歌的故事。

3. 音乐欣赏:《绣红旗》。

1.教学目标:

1.通过准确而有感情地演唱和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体会国歌的情绪,理解国歌的来历,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2. 结合欣赏《绣红旗》创编歌表演。

2. 教学过程:

(一)唱歌

1.学生随音乐《红旗颂》走进教室。

2.师生谈话:教师引导学生:看谁能唱出刚刚听到乐曲开头由小号演奏的曲调。 3.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启发学生根据“国歌的故事”等资料,说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理解。

4.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录音、影视或教师范唱)。

(2)教师指挥学生随录音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注意启发学生对演唱的效果进行评价。

(3)学生探究:歌曲速度、节奏、节拍、旋律等音乐表现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音乐要素及表情术语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4)引导学生随音响(录音、影视、伴奏等)听好前奏,准确地把握弱起起唱,唱准三连音,有表情地唱熟歌曲的曲谱和歌词。

(5)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如自由改变本歌的速度、节拍(如2/4变3/4)与节奏(如变弱起为强起;改变三连音节奏),并与前面进行对比,体会音乐情绪及风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6)引导学生随琴声或录音机唱乐谱(包括前奏)。边唱边划拍子,并三连音节奏。

(7)反馈与评价:学生采用竞赛的方式,看谁能很快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谱和歌词准确地背唱下来,师生共同评价。

(二)欣赏

1.观看歌剧《江姐》的录像片段,聆听女声齐唱《绣红旗》。

2.学生探讨《绣红旗》的演唱形式、表现的情节、表达的主题思想和音乐的基本情绪等。

3.创编歌表演动作:学生可通过个人或分小组,根据各自对歌曲《绣红旗》内容和情节的理解和想象,创编歌表演动作。设计符合故事情节、乐曲结构及音乐情绪的表演形式,以表达江姐和狱中战友绣红旗、迎解放的意境和坚定的信念。在表演的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他人和集体的伴奏作简单的评价,并在群体中参与相互交流二度创造的感受,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教学内容:

欣赏

1. 管弦乐曲《红旗颂》。

2. 歌曲《红旗飘飘》。

3. 歌曲《国旗颂》。

教学目标:

1.感受器乐曲《红旗颂》的音乐情绪及演奏的形式。能边聆听乐曲《红旗颂》边看油画,边结合历史知识描述《开国大典》的盛况。

2.感受歌曲《红旗飘飘》《国旗颂》的音乐情绪及演唱形式;能哼唱歌曲《红旗飘飘》中一句或几句曲调。能边聆听音乐,边即兴模仿中国健儿在奥运开幕式行进时的姿态。能描述自己面临不同场合升国旗时的联想与感受。

教学过程:

1.教师介绍《红旗颂》的作者及首演的背景,然后播放录音。 2. 学生聆听引子及第一部分主题。

3.教师引导学生从这段引子和主题中,听出乐曲分别用了哪些乐器来演奏?其中听出了什么熟悉的音调?(《国歌》音调)

4. 聆听第二部分(展开部)。听后,学生畅谈:从乐曲中听辨出节奏、音型有什么特点?这段乐曲在演奏的形式、乐曲的风格较第一段有何不同?

5. 聆听第三部分及尾声。

6.学生边聆听乐曲边观看油画《开国大典》,结合语文知识和历史知识,各自畅谈听后的感受和对乐曲的理解。描述《开国大典》时的盛况。

7.学生对以上的见解进行评价,教师参与评价活动,说出自己的理解。 8. 欣赏男声独唱歌曲《红旗飘飘》。

9.学生自由讨论《红旗飘飘》的音乐情绪、演唱形式以及表达的主题思想。 10.学生随录音边看歌谱边随之哼唱。

11.如果高音区有困难,教师可作移调处理。学生可畅谈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并说出对其中哪个乐句的印象最深。(可能会有不同答案,教师都应予以鼓励)

12.学生聆听音乐,即兴模仿中国健儿在奥运开幕式行进时的姿态。

13.欣赏歌曲《国旗颂》。引导学生讨论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演唱形式,以及表达的主题思想。

14.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描述自己面临不同场合升国旗时的联想与感受.(参考课本的插图:天安门国庆节升国旗的群众集庆场面)。

第九·十课 课型:综合课 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1.讲音乐故事,欣赏古琴曲《流水》。

2. 学习歌曲《阳关三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并能复述“知音”的故事。

2. 了解古琴曲《流水》的音乐内涵,认识古琴的音色。

3.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够感受和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过程: (一)讲音乐故事

1.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有关知音的故事吗?

2.请学生讲故事,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关键词。如:伯牙、子期、古琴、高山、流水等。教师适当补充。(如果学生不了解,由教师讲故事。)

3.问:同学们,知音的故事对你有什么触动?

学生的答案可能涉及到朋友间的友情,这为下面学唱歌曲《阳关三叠》做了铺垫。学生的答案也可能涉及到音乐沟通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作用,也可能涉及到古琴音色塑造自然现象的造型功能,等等,都应予以鼓励。

4.听古琴曲《流水》

这项教学内容也可以先安排听古琴曲《流水》,后讲故事。也可以由教师在古琴曲《流水》的音乐声中讲故事,然后摘要其中的某些片段加以欣赏。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自主领会音乐的文化内涵和意境。

(二)唱歌

1.可以安排学生先欣赏歌曲《阳关三叠》;也可以先安排学生朗诵诗句,教师弹奏作为背景音乐。

2. 让学生跟随录音学唱。

3.请学生分析歌曲在调式、节奏、音程等方面的特点。比如,歌曲前面部分较为平缓,音与音之间多为邻音,节奏上先长后短等。应注意使学生总结出这些特点对歌曲情感表达的作用。

4. 教师辅导学生学会这首歌。全班集体演唱。

5.可以让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吹竖笛为其他同学的演唱伴奏,并为下节课的音乐情景剧做铺垫。

6.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让学生相互评判在歌曲意境、词曲准确性上的得与失。总结并布臵下节课的内容。

第十一·十二课 课型:欣赏课 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1.编排并表演音乐情景剧。

2. 2.欣赏《楚商》《秦王破阵乐》

教学目标:

1.组织和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学习过的歌曲《阳关三叠》编排并表演音乐情景剧。发挥学生自主创造的能力。

2. 能够在音乐情景剧中将舞蹈、器乐演奏(吹竖笛)、吟诗等相关艺术手段融人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表现的能力。

3.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以编钟、乐舞等为代表的我国古代辉煌的音乐成就。引导学生将各门学科(如历史、语文等)的相关知识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概念。

4.了解编钟的音色特点及其在古代音乐文化中的作用。 5.了解大型乐舞在古代音乐文化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阳关三叠》

采用齐唱、接唱、小组唱等方式复习歌曲《阳关三叠》。 (二)创编音乐情景剧

1.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创编音乐情景剧“送友人”。可以引导学生先讨论角色、剧情,然后进行剧本和台词创编,最后分角色表演。

2. 教科书中有角色和剧情的简单提示,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参考提示时不必拘泥于课本,可以自主创新;应鼓励别出心裁的设计方案和表演。

3. 对于人数较多的教学班,教师也可以从班级中选出几位“演员”表演给大家看。对学生观众可以做简单的分工:可以安排部分女同学在周围做杨柳摇摆的示意,可以安排同学吹竖笛或演奏其他擅长的乐器作为声音背景,可以安排部分同学哼鸣《阳关三叠》的旋律营造某种氛围„„

(三)欣赏

《楚商》《秦王破阵乐》

1.问:听赏《楚商》和《秦王破阵乐》,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请用精练的词语描述你的感受。

2.播放录音。

3. 教师将学生回答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并总结这两首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古代音乐风格──凝重、庄严、神圣、清虚等。

4.讨论:是什么原因使这两首作品的音响不同于今天我们所听的音乐? 答案可能会涉及乐器的音色、生活环境、音乐的作用等。

(四)总结

教师自己总结(或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效果等。

第十三·十四课 课型:综合课 课时:4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江河万古流》;

欣赏:《黄河船夫曲》、《保卫黄河》。

教学目的:

学会歌曲《江河万古流》,理解歌曲中旋律、节奏与歌词的密切关系,两段相同结构的歌词与不同旋律和节奏达到的艺术效果。欣赏《黄河船夫曲》和《保卫黄河》,了解黄河──中国的母亲河,体会在《保卫黄河》中所表现的黄河的汹涌气势和中华民族的精神。 教学过程:

1.以提问导入新课。

我国幅员辽阔,有很多江河、湖泊,在众多的江河中,最著名的是哪两条?为什么?它们流经的省份有哪些?

黄河和长江(可出示地图)

黄河: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

长江:青海省(通天河)、西藏自治区(金沙江)、云南省(金沙江)、四川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

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华民族对它们有着特殊的感情。《江河万古流》中寄托了我们对黄河、长江的感情。

2.教唱《江河万古流》。

(1)播放歌曲《江河万古流》。

(2)讲解歌曲中的节奏难点,并做练习。体会歌词与节奏、曲调结合在一起所表达的情感。

(3)教唱歌曲,并打拍子唱乐谱。用自然的、较深沉的声音演唱歌曲。 (4)学唱歌曲后,启发学生体会歌曲的结构──单二部曲式(二段体)。两段开始处的不同旋律所表达的不同情感,旋律的再现起到歌曲“统一”的作用。

3.欣赏《黄河船夫曲》(2遍) 以提问引入欣赏内容:

你是否知道与黄河、长江有关的故事,或以黄河、长江寄托某种感情的音乐作品?

(1)欣赏一首描写黄河边人们生活的歌曲──《黄河船夫曲》(第一遍)。

(2)参考谱例找出歌曲中的“重复”部分。

(3)其旋律是由几句构成的?歌曲的分句与歌词的写法(排比)和内容有着直接的关系。

(4)跟着录音模唱这首歌曲(第二遍)。

4.欣赏《保卫黄河》

(1)以“抗日战争”引入欣赏──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提问:在这个作品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气势?强调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精神和乐曲中所表现出的滔滔河水奔涌向前的宏伟气势。

(2)介绍《黄河大合唱》及其词作家光未然,曲作家冼星海。简单介绍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创作背景。

(3)介绍《保卫黄河》中的主题旋律。分段欣赏,感受不同音乐形象:引子、主题旋律(第

一、二部分)、主题展开(第三部分)、宽广的旋律(第四部分)、主题再现(第五部分)。

(4)完整欣赏。

5.小结

通过唱歌和欣赏,感知歌曲的二段体结构和音乐中的再现、重复,感受和体会歌曲的不同风格,什么叫做钢琴协奏曲,以及不同作品中的不同音乐形象。

第十五课 课型:学唱课 课型:2节课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送别》。

2.欣赏根据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

教学目标:

1.背唱歌曲《送别》,并能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通过讨论能够对《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做出分析,并能够体会每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及其在电视连续剧中的作用。

3.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类别。 教学过程: (一)唱歌

1.讨论:同学们,你们看过哪些电影、电视?其中哪首影视歌曲(或器乐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2.教师简要介绍影视音乐的几种类型。(主题歌、插曲、情节音乐、背景音乐、片头曲、片尾曲等)。

3.请学生唱唱他们所熟悉的影视歌曲(人数可根据时间灵活掌握)。

4.教师:同学们,让我们听一听下面这首歌曲,听完后说说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是怎样的。

5.播放《送别》录音之后,回答问题。然后参看教科书上的有关文字提示。 6.请同学们学唱这首歌。

7.用分小组接唱、表演唱等方式检查学习效果。 8.请同学们讨论歌曲的结构特点。 9.全班完整地演唱这首歌。 10.比一比,谁先会背唱。 (二)欣赏

1.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吗?

2.请学生讨论四大古典名著中哪些人物形象给他们留下过深刻印象。 3.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根据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中的音乐吗? 4.教师先分别播放《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片段(每首约20秒时间),引起学生兴趣。

5.教师:我们接下去要分别仔细听赏这四首主题歌。

6.分别播放。期间要求学生按教科书要求完成讨论及练习。

7.《敢问路在何方》的音乐情绪豪迈奔放、果敢有力,具有英雄性格。它塑造了唐僧师徒四人不畏艰险、跋山涉水去西天取经的英雄形象。教师也可引导学生说说《西游记》中四人的不同个性。节奏练习要做到准确、整齐,应提醒学生从谱例上找出类似的节奏。

《滚滚长江东逝水》的音乐风格是宽广抒情的,同时具有雄浑、古朴、苍劲、慨叹等情绪。书中的练习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处理,风格多样,只要能够发挥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就达到了目的。如果学生有什么疑问,教师(或请学生)可以向他们介绍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 《好汉歌》《枉凝眉》后有一个练习,即讨论各自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其中《好汉歌》塑造的是梁山好汉的形象,而《枉凝眉》塑造的是以贾宝玉、林黛玉为代表的“红楼人物”形象,二者区别很大,音乐上有明确体现。

听完四首主题歌后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主题歌的作用或意义等问题。提示学生关注影视中的主题歌等音乐。

第十六课 课型:欣赏课. 复习课 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我心依旧》、《啦呀啦》、《辛德勒名单》主题音乐、《卧虎藏龙》音乐。

2.编排并表演音乐情景剧《一个真实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送别》。

2.组织和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学习的体会,简单讨论如何欣赏影视音乐。

3.让学生阅读《我心依旧》《啦呀啦》《辛德勒名单》主题音乐、《卧虎藏龙》音乐后面的文字材料,然后提问检查学生掌握的程度。

4.让学生提出欣赏的顺序。教师依照大多数意见逐一播放并讲解。

5.《我心依旧》的转调知识点不要求学生死记概念,只要学生能够听出音乐色彩上的变化即可。《辛德勒名单》主题音乐的主奏乐器是小提琴,它表达的是一种发自肺腑的追思;《卧虎藏龙》音乐的主奏乐器是大提琴,它表现的是一种洒脱、清虚的情绪和意境。

6.注意让学生对这几首器乐主题音乐的作用加以评述。

7. 听《一个真实的故事》录音或观看电影片段。

8.分小组讨论这首歌所表现的女大学生为拯救丹顶鹤献出年轻生命的事迹。

9. 各小组讨论音乐情景剧的设计方案。

10.试试用抽签的方法(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决定各组演出顺序。在教师的帮助下依次演出。

11.请同学们对各组的演出作出评价。

12.请同学们课后写一篇关于影视音乐感想的小论文,作为对本单元内容的总结。 学习总结:

1. 复习已学的歌曲,要求流畅

2. 对歌词要求背记

3. 歌唱过程中音准要准

4. 歌唱过程中节奏要稳

5. 把歌曲原有创作背景了解清楚

6. 需要带感情的去歌唱

考试要求:

1. 考试时要求坐姿站姿端正

2. 学唱歌曲为考试重点主要内容

3. 考试曲子由老师随机抽选

教学内容:

1.歌曲:《渴望春天》。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3.配乐散文:《春》。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VCD 、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3.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1.教师要充分注意“教学导入”环节的重要性,精心设计。如:(1)可以通过教科书上的彩色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用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2)可用优美的旋律导入;(3)可用简短的诗句导人;(4)可用录像资料(风光片,春景图,配乐散文)导入。要求学生共同参与。

2.请学生朗诵散文诗《春》,并选择适当的乐曲做背景音乐,有感情地表演。 教师也可以发动学生自主找一些抒情音乐的录音并请大家边听边讨论,选择合适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

3.播放歌曲《渴望春天》。请学生仔细聆听,听后用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4.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其间,教师可以为学生范唱,也可以用钢琴伴唱,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唱,使学生逐渐熟悉歌曲。

5.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段。如:一、二乐句的开头:(插图)并打着拍子反复地唱一唱,加深印象。

6.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变化音。如(插图)在演唱中注意唱准音高及旋律对感情表达的作用。

7.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的录音。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 ①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快,稍快,很快,极快。结合词、曲特点,谈一谈为什么用这样的速度来表达。 ②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很弱(pp )、弱(p )、中强(mf )、强(f )、很强(ff )。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

③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④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整首作品的感受。

8.在老师钢琴伴奏下,(或用录音带伴奏;老师指挥)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渴望春天》。演唱形式可采用领唱、齐唱。之后,也可由学生独唱或小组唱。

9.请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伴奏型可由师生共同设计,更多的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边唱边教学内容:

1.欣赏:《新疆之春》小提琴曲 《春晓》歌曲 《春节序曲》管弦乐曲 《春天奏鸣曲》(小提琴与钢琴)2.器乐:学吹竖笛《春游》3.创作与表演:为旋律创作歌词,并表演。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以描绘春天为主题的声乐、器乐作品,了解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并感受其抒情性、审美性。

2.学会用竖笛吹奏《春游》。

3.通过学生创编歌词、填词唱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以及对音乐的理解、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一)欣赏 1.《新疆之春》

(1)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表达的情绪,如:豪放、乐观、奔放、流畅、欢快、载歌载舞等。

(2)出示《新疆之春》的主题旋律片段(第一、二部分),引导学生对两个部分的主题片段进行分析。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如:各部分的演奏形式有什么不同?第一部分主题是钢琴伴奏,小提琴以装饰音、强音、跳弓等多种演奏形式出现,第二部分则是小提琴以双音演奏舞曲般的节奏和拨弦的形式演奏,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感受小提琴丰富的表现力。

(3)通过欣赏《新疆之春》,使学生了解新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及他们的精神风貌。

2.《春节序曲》

(1)边听边感受这首乐曲的风格特点,如:热烈的、欢腾的、载歌载舞的等。学生小组讨论并谈感受。

(2)将不同部分的音乐主题用板书、投影、课件等方式呈现出来。请学生边听边对比音乐的不同特点,如:欢快的、抒情的、流畅的、赞美的等情绪特点,以及力度上的特点。

(3)学生自主地找一段主题旋律并为其划旋律线,感受旋律的表现特征。 3.《春晓》 使学生了解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春晓》这首诗构思精巧,令人回味无穷,加入黎英海的配曲,更使其意境深邃。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词曲结合歌曲的深刻内涵,并吟诵全诗。

4.《春天奏鸣曲》

(1)作品是贝多芬所作10首小提琴奏鸣曲中的第五首,该曲因音乐绚丽甘美,明澈如水而得名。共四个乐章,可以选听其中的第一乐章,教师可以根据优美、抒情的旋律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

(2)组织学生讨论:乐曲第一部分中,小提琴演奏和钢琴伴奏有什么特点?

(二)学吹竖笛《春游》

1.教师弹琴,学生轻声哼唱旋律,熟悉曲谱。 2.学生练习吹奏。学生相互帮助掌握技术难点。

3.引导学生找出乐曲中旋律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如:二、四句旋律完全相同,第三句变化;结尾不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为乐曲配打击乐伴奏,在有标记的地方敲击三角铁或其他打击乐器。

(三)创作与表演

1.请学生即兴为《春节序曲》(教材内容)的旋律配一段歌词,并试着唱一唱。分小组创编,然后为大家展示成果。

2.师生共同表演《春节序曲》音乐片段。形式:弹奏、舞蹈、扭秧歌、敲锣打鼓、演唱,教师要将全体学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表演,表演形式由学生自主选择,也可教师、学生讨论安排角色。

第三·四课 课型:综合课 课时:4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渴望春天》。

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 教学目标:

1、以“春”为主题,使学生通过歌唱春天的歌曲,欣赏春天的乐曲,来寻找春天,发现春天,感悟春天。

2、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启发学生体验在清新流畅的音乐中焕发的青春气息,唤起学生对音乐、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并引导学生能够用甜美、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渴望春天》,尝试用声音、速度、

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背景知识,放到课外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4、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文化,在音乐的启迪和感染下,产生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 教学难点:歌曲情感的表现。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欣赏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春天:

(一)、播放门德尔松的《春之歌》,学生进教室。 (二)、看春、说春、听春:

1、通过多媒体出示一些春景图片,配有优美的背景音乐。(从冰雪融化到万物复苏、春光明媚、到处充满无限生机)

师:同学们,看一下这几幅图有什么变化?你能感受到图片所表现的内容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生:略

2、师:是啊,现在正是春天。春光明媚,百花盛开,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生机。那么春天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呢?你能用一句话来描述春天的美景吗?或者你说一、二句赞美春天的话或诗句。

师: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那么,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3、师: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春天是那样的美丽,让我们静静的听一听,你听到了春天大自然的哪些声音?你能模仿一下吗?(学生模仿小鸟的叫声、春雨的声音等等)

二、导入新歌:

师:春是四季之首,她在人们的艺术创作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百花争艳,一切都欣欣然像刚睡醒的样子,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春天是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人都期盼的季节,我们是多么渴望春天啊!

三、学唱歌曲《渴望春天》:

1、播放童声合唱《渴望春天》,边听边思考以下问题(多媒体课件出示): A 、作品的演唱形式?

B 、作品的情绪:1、热烈激动2、抒情愉快3、低沉忧伤 C 、作品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D 、歌曲的拍号:1、3/4 2、6/8 3、3/8 2、听一听,比一比。

(1)、学习新知识:什么是6/8拍,6/8的特点是什么?乐曲开始的第一个字" 来" ,是在小节的第几拍?

指导学生划拍子唱一唱上面旋律,巩固6/8拍的节奏。

(2)、比一比歌曲为什么用的是6/8拍子,而不用3/4拍子。(学生在听中比较,同样的旋

律用不同拍子有何不同的感受。)

3、跟着老师的琴声用" 啦" 进行哼唱旋律。并模仿一下节奏XXX 拍手为旋律伴奏,注意6/8拍子的强弱对比。

4、同学们唱会了这首歌曲旋律之后,有没有注意到这首歌的几句乐句之间有什么关系?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段。分析歌曲四个乐句中,哪几句开始部分完全相同,哪一句完全不同?在音乐的表现上有何意义?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变化音。在演唱中注意唱准音高及旋律对感情表达的作用。

师生共同讨论,引出对该曲结构的讲解:这首乐曲由四个工整对称的乐句组成,前两句为上下句,似一问一答,活泼流畅;第三句变化音的出现,丰富了乐句的色彩;第四句由前两句变化而来,旋律更加婉转,并起到总结作用。

5、请同学们按照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感受其中的春天气息。

6、复听《渴望春天》。师生共同分析歌曲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哪些地方表现了渴望春天来临的急切心情?

7、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好听的歌曲是哪位作曲家创作的?他是哪国人?写过什么作品?什么时代的音乐家?有什么成就?称号是什么?„„。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收集的资料,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莫扎特。学生简单介绍音乐大师——莫扎特的出生地、出生时间和非凡的音乐天赋。

师介绍莫扎特创作《渴望春天》时的情景:这首歌曲作于1791年1月14日,这时的莫扎特已疾病缠身,贫病交加,可令人惊叹的是这首歌曲中没有丝毫伤感和绝望,整个旋律清新欢快,充满天真和童趣,足以看出作曲家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世间上恐怕没有一位作曲家像莫扎特那样,其作品的美好和自身生活的痛苦有着如此鲜明的反差,除了童年时期饱受宠爱,莫扎特的一生经历贫穷、疾病、妒忌、倾轧等种种坎坷。(可以要求学生进一步结合莫扎特的人生之路体会歌曲如阳光般灿烂,如春天般和煦的作品风格。)

8、艺术处理。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

(1)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什么?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结合词、曲特点,谈一谈为什么用这样的速度来表达。

(2)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 (3)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4)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整首作品的感受。

9、在老师钢琴伴奏下,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渴望春天》。演唱形式可采用领唱、齐唱,边唱边加上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伴奏型可由师生共同设计。

课件出示乐器伴奏: 三角铁:X. X.

沙 球:0XX 0XX (还可以用串铃、铃鼓、响板等乐器伴奏)

10、同学们,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充满生机的季节。音乐家创作了许多作品来赞美春天,表现春天的美好。请你们想一想,还有什么歌曲或者乐曲是描写春天的呢?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歌曲:《春天在哪里》、《三月里的小雨》、《春晓》、《北国之春》„„ 乐曲:《春之声圆舞曲》„„

四、实践创作活动:

1、师:同学们唱着描写春天的歌曲,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春天美好的图景,如果让你来表现春天,你会采用哪些艺术表现形式?接下来我们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一下春天怎么样?分小组进行创作,把你眼中看到的春天的景物表现出来。(学生分成三小组,以朗诵、绘画、舞蹈、器乐等形式来表现春天)

教学内容:1. 唱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 音乐故事:国歌的故事。

3. 音乐欣赏:《绣红旗》。

1.教学目标:

1.通过准确而有感情地演唱和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体会国歌的情绪,理解国歌的来历,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2. 结合欣赏《绣红旗》创编歌表演。

2. 教学过程:

(一)唱歌

1.学生随音乐《红旗颂》走进教室。

2.师生谈话:教师引导学生:看谁能唱出刚刚听到乐曲开头由小号演奏的曲调。 3.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启发学生根据“国歌的故事”等资料,说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理解。

4.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录音、影视或教师范唱)。

(2)教师指挥学生随录音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注意启发学生对演唱的效果进行评价。

(3)学生探究:歌曲速度、节奏、节拍、旋律等音乐表现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音乐要素及表情术语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4)引导学生随音响(录音、影视、伴奏等)听好前奏,准确地把握弱起起唱,唱准三连音,有表情地唱熟歌曲的曲谱和歌词。

(5)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如自由改变本歌的速度、节拍(如2/4变3/4)与节奏(如变弱起为强起;改变三连音节奏),并与前面进行对比,体会音乐情绪及风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6)引导学生随琴声或录音机唱乐谱(包括前奏)。边唱边划拍子,并三连音节奏。

(7)反馈与评价:学生采用竞赛的方式,看谁能很快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谱和歌词准确地背唱下来,师生共同评价。

(二)欣赏

1.观看歌剧《江姐》的录像片段,聆听女声齐唱《绣红旗》。

2.学生探讨《绣红旗》的演唱形式、表现的情节、表达的主题思想和音乐的基本情绪等。

3.创编歌表演动作:学生可通过个人或分小组,根据各自对歌曲《绣红旗》内容和情节的理解和想象,创编歌表演动作。设计符合故事情节、乐曲结构及音乐情绪的表演形式,以表达江姐和狱中战友绣红旗、迎解放的意境和坚定的信念。在表演的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他人和集体的伴奏作简单的评价,并在群体中参与相互交流二度创造的感受,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教学内容:

欣赏

1. 管弦乐曲《红旗颂》。

2. 歌曲《红旗飘飘》。

3. 歌曲《国旗颂》。

教学目标:

1.感受器乐曲《红旗颂》的音乐情绪及演奏的形式。能边聆听乐曲《红旗颂》边看油画,边结合历史知识描述《开国大典》的盛况。

2.感受歌曲《红旗飘飘》《国旗颂》的音乐情绪及演唱形式;能哼唱歌曲《红旗飘飘》中一句或几句曲调。能边聆听音乐,边即兴模仿中国健儿在奥运开幕式行进时的姿态。能描述自己面临不同场合升国旗时的联想与感受。

教学过程:

1.教师介绍《红旗颂》的作者及首演的背景,然后播放录音。 2. 学生聆听引子及第一部分主题。

3.教师引导学生从这段引子和主题中,听出乐曲分别用了哪些乐器来演奏?其中听出了什么熟悉的音调?(《国歌》音调)

4. 聆听第二部分(展开部)。听后,学生畅谈:从乐曲中听辨出节奏、音型有什么特点?这段乐曲在演奏的形式、乐曲的风格较第一段有何不同?

5. 聆听第三部分及尾声。

6.学生边聆听乐曲边观看油画《开国大典》,结合语文知识和历史知识,各自畅谈听后的感受和对乐曲的理解。描述《开国大典》时的盛况。

7.学生对以上的见解进行评价,教师参与评价活动,说出自己的理解。 8. 欣赏男声独唱歌曲《红旗飘飘》。

9.学生自由讨论《红旗飘飘》的音乐情绪、演唱形式以及表达的主题思想。 10.学生随录音边看歌谱边随之哼唱。

11.如果高音区有困难,教师可作移调处理。学生可畅谈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并说出对其中哪个乐句的印象最深。(可能会有不同答案,教师都应予以鼓励)

12.学生聆听音乐,即兴模仿中国健儿在奥运开幕式行进时的姿态。

13.欣赏歌曲《国旗颂》。引导学生讨论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演唱形式,以及表达的主题思想。

14.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描述自己面临不同场合升国旗时的联想与感受.(参考课本的插图:天安门国庆节升国旗的群众集庆场面)。

第九·十课 课型:综合课 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1.讲音乐故事,欣赏古琴曲《流水》。

2. 学习歌曲《阳关三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并能复述“知音”的故事。

2. 了解古琴曲《流水》的音乐内涵,认识古琴的音色。

3.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够感受和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过程: (一)讲音乐故事

1.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有关知音的故事吗?

2.请学生讲故事,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关键词。如:伯牙、子期、古琴、高山、流水等。教师适当补充。(如果学生不了解,由教师讲故事。)

3.问:同学们,知音的故事对你有什么触动?

学生的答案可能涉及到朋友间的友情,这为下面学唱歌曲《阳关三叠》做了铺垫。学生的答案也可能涉及到音乐沟通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作用,也可能涉及到古琴音色塑造自然现象的造型功能,等等,都应予以鼓励。

4.听古琴曲《流水》

这项教学内容也可以先安排听古琴曲《流水》,后讲故事。也可以由教师在古琴曲《流水》的音乐声中讲故事,然后摘要其中的某些片段加以欣赏。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自主领会音乐的文化内涵和意境。

(二)唱歌

1.可以安排学生先欣赏歌曲《阳关三叠》;也可以先安排学生朗诵诗句,教师弹奏作为背景音乐。

2. 让学生跟随录音学唱。

3.请学生分析歌曲在调式、节奏、音程等方面的特点。比如,歌曲前面部分较为平缓,音与音之间多为邻音,节奏上先长后短等。应注意使学生总结出这些特点对歌曲情感表达的作用。

4. 教师辅导学生学会这首歌。全班集体演唱。

5.可以让部分基础好的学生吹竖笛为其他同学的演唱伴奏,并为下节课的音乐情景剧做铺垫。

6.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让学生相互评判在歌曲意境、词曲准确性上的得与失。总结并布臵下节课的内容。

第十一·十二课 课型:欣赏课 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1.编排并表演音乐情景剧。

2. 2.欣赏《楚商》《秦王破阵乐》

教学目标:

1.组织和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学习过的歌曲《阳关三叠》编排并表演音乐情景剧。发挥学生自主创造的能力。

2. 能够在音乐情景剧中将舞蹈、器乐演奏(吹竖笛)、吟诗等相关艺术手段融人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表现的能力。

3.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以编钟、乐舞等为代表的我国古代辉煌的音乐成就。引导学生将各门学科(如历史、语文等)的相关知识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概念。

4.了解编钟的音色特点及其在古代音乐文化中的作用。 5.了解大型乐舞在古代音乐文化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阳关三叠》

采用齐唱、接唱、小组唱等方式复习歌曲《阳关三叠》。 (二)创编音乐情景剧

1.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创编音乐情景剧“送友人”。可以引导学生先讨论角色、剧情,然后进行剧本和台词创编,最后分角色表演。

2. 教科书中有角色和剧情的简单提示,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参考提示时不必拘泥于课本,可以自主创新;应鼓励别出心裁的设计方案和表演。

3. 对于人数较多的教学班,教师也可以从班级中选出几位“演员”表演给大家看。对学生观众可以做简单的分工:可以安排部分女同学在周围做杨柳摇摆的示意,可以安排同学吹竖笛或演奏其他擅长的乐器作为声音背景,可以安排部分同学哼鸣《阳关三叠》的旋律营造某种氛围„„

(三)欣赏

《楚商》《秦王破阵乐》

1.问:听赏《楚商》和《秦王破阵乐》,你们会有怎样的感受?请用精练的词语描述你的感受。

2.播放录音。

3. 教师将学生回答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并总结这两首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古代音乐风格──凝重、庄严、神圣、清虚等。

4.讨论:是什么原因使这两首作品的音响不同于今天我们所听的音乐? 答案可能会涉及乐器的音色、生活环境、音乐的作用等。

(四)总结

教师自己总结(或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效果等。

第十三·十四课 课型:综合课 课时:4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江河万古流》;

欣赏:《黄河船夫曲》、《保卫黄河》。

教学目的:

学会歌曲《江河万古流》,理解歌曲中旋律、节奏与歌词的密切关系,两段相同结构的歌词与不同旋律和节奏达到的艺术效果。欣赏《黄河船夫曲》和《保卫黄河》,了解黄河──中国的母亲河,体会在《保卫黄河》中所表现的黄河的汹涌气势和中华民族的精神。 教学过程:

1.以提问导入新课。

我国幅员辽阔,有很多江河、湖泊,在众多的江河中,最著名的是哪两条?为什么?它们流经的省份有哪些?

黄河和长江(可出示地图)

黄河: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

长江:青海省(通天河)、西藏自治区(金沙江)、云南省(金沙江)、四川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

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华民族对它们有着特殊的感情。《江河万古流》中寄托了我们对黄河、长江的感情。

2.教唱《江河万古流》。

(1)播放歌曲《江河万古流》。

(2)讲解歌曲中的节奏难点,并做练习。体会歌词与节奏、曲调结合在一起所表达的情感。

(3)教唱歌曲,并打拍子唱乐谱。用自然的、较深沉的声音演唱歌曲。 (4)学唱歌曲后,启发学生体会歌曲的结构──单二部曲式(二段体)。两段开始处的不同旋律所表达的不同情感,旋律的再现起到歌曲“统一”的作用。

3.欣赏《黄河船夫曲》(2遍) 以提问引入欣赏内容:

你是否知道与黄河、长江有关的故事,或以黄河、长江寄托某种感情的音乐作品?

(1)欣赏一首描写黄河边人们生活的歌曲──《黄河船夫曲》(第一遍)。

(2)参考谱例找出歌曲中的“重复”部分。

(3)其旋律是由几句构成的?歌曲的分句与歌词的写法(排比)和内容有着直接的关系。

(4)跟着录音模唱这首歌曲(第二遍)。

4.欣赏《保卫黄河》

(1)以“抗日战争”引入欣赏──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提问:在这个作品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气势?强调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精神和乐曲中所表现出的滔滔河水奔涌向前的宏伟气势。

(2)介绍《黄河大合唱》及其词作家光未然,曲作家冼星海。简单介绍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创作背景。

(3)介绍《保卫黄河》中的主题旋律。分段欣赏,感受不同音乐形象:引子、主题旋律(第

一、二部分)、主题展开(第三部分)、宽广的旋律(第四部分)、主题再现(第五部分)。

(4)完整欣赏。

5.小结

通过唱歌和欣赏,感知歌曲的二段体结构和音乐中的再现、重复,感受和体会歌曲的不同风格,什么叫做钢琴协奏曲,以及不同作品中的不同音乐形象。

第十五课 课型:学唱课 课型:2节课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送别》。

2.欣赏根据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

教学目标:

1.背唱歌曲《送别》,并能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通过讨论能够对《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做出分析,并能够体会每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及其在电视连续剧中的作用。

3.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类别。 教学过程: (一)唱歌

1.讨论:同学们,你们看过哪些电影、电视?其中哪首影视歌曲(或器乐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2.教师简要介绍影视音乐的几种类型。(主题歌、插曲、情节音乐、背景音乐、片头曲、片尾曲等)。

3.请学生唱唱他们所熟悉的影视歌曲(人数可根据时间灵活掌握)。

4.教师:同学们,让我们听一听下面这首歌曲,听完后说说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是怎样的。

5.播放《送别》录音之后,回答问题。然后参看教科书上的有关文字提示。 6.请同学们学唱这首歌。

7.用分小组接唱、表演唱等方式检查学习效果。 8.请同学们讨论歌曲的结构特点。 9.全班完整地演唱这首歌。 10.比一比,谁先会背唱。 (二)欣赏

1.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吗?

2.请学生讨论四大古典名著中哪些人物形象给他们留下过深刻印象。 3.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根据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中的音乐吗? 4.教师先分别播放《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片段(每首约20秒时间),引起学生兴趣。

5.教师:我们接下去要分别仔细听赏这四首主题歌。

6.分别播放。期间要求学生按教科书要求完成讨论及练习。

7.《敢问路在何方》的音乐情绪豪迈奔放、果敢有力,具有英雄性格。它塑造了唐僧师徒四人不畏艰险、跋山涉水去西天取经的英雄形象。教师也可引导学生说说《西游记》中四人的不同个性。节奏练习要做到准确、整齐,应提醒学生从谱例上找出类似的节奏。

《滚滚长江东逝水》的音乐风格是宽广抒情的,同时具有雄浑、古朴、苍劲、慨叹等情绪。书中的练习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处理,风格多样,只要能够发挥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就达到了目的。如果学生有什么疑问,教师(或请学生)可以向他们介绍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 《好汉歌》《枉凝眉》后有一个练习,即讨论各自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其中《好汉歌》塑造的是梁山好汉的形象,而《枉凝眉》塑造的是以贾宝玉、林黛玉为代表的“红楼人物”形象,二者区别很大,音乐上有明确体现。

听完四首主题歌后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主题歌的作用或意义等问题。提示学生关注影视中的主题歌等音乐。

第十六课 课型:欣赏课. 复习课 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我心依旧》、《啦呀啦》、《辛德勒名单》主题音乐、《卧虎藏龙》音乐。

2.编排并表演音乐情景剧《一个真实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送别》。

2.组织和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学习的体会,简单讨论如何欣赏影视音乐。

3.让学生阅读《我心依旧》《啦呀啦》《辛德勒名单》主题音乐、《卧虎藏龙》音乐后面的文字材料,然后提问检查学生掌握的程度。

4.让学生提出欣赏的顺序。教师依照大多数意见逐一播放并讲解。

5.《我心依旧》的转调知识点不要求学生死记概念,只要学生能够听出音乐色彩上的变化即可。《辛德勒名单》主题音乐的主奏乐器是小提琴,它表达的是一种发自肺腑的追思;《卧虎藏龙》音乐的主奏乐器是大提琴,它表现的是一种洒脱、清虚的情绪和意境。

6.注意让学生对这几首器乐主题音乐的作用加以评述。

7. 听《一个真实的故事》录音或观看电影片段。

8.分小组讨论这首歌所表现的女大学生为拯救丹顶鹤献出年轻生命的事迹。

9. 各小组讨论音乐情景剧的设计方案。

10.试试用抽签的方法(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决定各组演出顺序。在教师的帮助下依次演出。

11.请同学们对各组的演出作出评价。

12.请同学们课后写一篇关于影视音乐感想的小论文,作为对本单元内容的总结。 学习总结:

1. 复习已学的歌曲,要求流畅

2. 对歌词要求背记

3. 歌唱过程中音准要准

4. 歌唱过程中节奏要稳

5. 把歌曲原有创作背景了解清楚

6. 需要带感情的去歌唱

考试要求:

1. 考试时要求坐姿站姿端正

2. 学唱歌曲为考试重点主要内容

3. 考试曲子由老师随机抽选


相关内容

  • 三年级数学兴趣小组教案
  • 新燕乡村少年宫活动备课笔记 级 别:校 级 项 目:数 学 乐 园 人 数:25 人 辅导老师:尤 俊 玲 溧 阳 市 第 二 实 验 小 学 二〇一五年三月 新燕乡村少年宫活动备课教案 新燕乡村少年宫活动备课教案 新燕乡村少年宫活动备课教案 新燕乡村少年宫活动备课教案 新燕乡村少年宫活动备课教案 ...

  • 如何写教案
  • 教案的设计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既然教学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这就要求教案的设计必须包括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两个方面的内容,那种只设计教师教而不设计学生学的教案不是好的教案. 其二,既然教学是在教师组织下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主体是学生,本质是学.这就要求教案的设计必须针对各种学生的不 ...

  • 4[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示范教案(标准格式教案)
  • <宛自天开--古代园林艺术>示范教案 教材版本:人教版<美术鉴赏(选修)>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 本课是中国美术鉴赏部分第六课内容中国古代园林的欣赏.中国园林在世界园林艺术中具有鲜明的个性和艺术成就而独树一帜.教学内容是中国园林的起源.发展:中国古代园林的的分类:皇 ...

  • 环艺教研室活动计划
  • 2004-2005学年 第1学期 环境艺术设计教研室工作计划 环境艺术设计教研室主要负责艺术设计专业的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教学管理及研究工作. 本教研室负责各个专业的环艺课程如: 室内设计基础. 展示空间设计. 景观设计研究等 为了进一步规范教研室的教学与管理,本学期定期进行教研室活动,教研室活动要求如 ...

  • 冀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 找教案 www.zhaojiaoan.com第 1 课:巧置换 第 2 课:自画漫画像. 第 3 课:漫画与生活 第 4 课:身边的风景 第 5 课:从不同的视角表现 第 6 课:操场上 第 7 课:盘泥条问题提出 第 8 课:瓶子巧装饰 9.以墨代色 10.看大戏 11.搭座塔 12.喂,你好 1 ...

  • 美术材质的美教案
  • 英德市实验小学 2011 年暑期新教师基本功训练之学科授课教案 英德市实验小学 课题 材质的美 美术 时间 学科授课教案 2011.8.20 备课人 备课人 徐雄辉 1.通过本课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丰富的材质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也给我们带来美. .通过本课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丰富的材质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也给我 ...

  • 中小学教案设计的原则
  • [中小学教案设计的原则]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中小学教案设计的原则.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教师在写教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性 所谓符合科学性,就是教师要认真贯彻课标精神,按教材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 ...

  • 幼儿园剪纸关于树林的教案
  • 篇一:幼儿园中班剪纸教案 幼儿园中班剪纸教案:节日的灯笼 活动目标:1.学会看步骤图,尝试运用对边折法折剪灯笼,大胆运用镂空的方法对灯笼进行装饰. 2.通过制作灯笼,萌发爱国情感. 3.在创作活动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1.大班幼儿剪纸作品:灯笼若干.剪纸灯笼步骤图. 2.视频:< ...

  • 教案编写规范及要求
  • 职业学院教案编写规范及要求 教案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必备教学文件.为进一步规范课程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院要求教师上课(所有的理论课和实验.实训等实践课)必须有教案,并且为了确保教案的编写质量,特制定本规范和要求. 一.教案的内涵 教案是为实现教学大纲而精心设计的授课框 ...

  •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案
  • <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理解民间艺术的相关知识:认识了解民间艺术色彩搭配的主要特点:欣赏体会民间艺术的丰富内涵:尝试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基本的配色练习.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欣赏民间艺术作品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锻炼学生语言表述能力及绘画表现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