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互动理论及其对成人体育教育的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符号互动理论及其对成人体育教育的启示 作者:覃少菊

来源:《体育时空》2013年第06期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6-000-02

摘 要 符号互动理论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社会学理论,它强调人类能够通过制造和使用符号进行交往。互动理论在成人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本文对符号互动论理论作简要论述,并针对这些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符号 符号互动 成人体育教育

20世纪初,社会学家们开始关注由个体行为和互动所构成与保持的社会结构,并由此推动着社会学理论从对社会宏观现象的关注转向对社会微观层次的分析。符号互动论作为研究微观社会互动过程的主要流派之一,着力探讨了符号在社会互动中的特殊地位和功能,心灵、自我和社会之间的互动过程,以及这一互动过程实现的机制及其特征。通过对符号互动理论中的个体活动与社会活动的研究,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成人体育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符号互动理论概述

(一)符号互动论的发展简况

符号互动理论的思想渊源可追潮至18世纪苏格兰道德哲学家们的意识流之中,亚当·斯密、休谟等人为其代表人物。作为符号互动萌芽意念,他们提出:若欲建立人类的科学,则必须重视人类相互联系的基本事实,并应把注意力集中于人际间的沟通、同情、模仿及风俗上。哲学家们的灵醒观点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符号互动论是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作用的理论。它最初是由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米德综合了杜威、詹姆士对自我的主我与客我的区分、库利的“镜中我”等对符号互动论的创建影响都比较大。那本由米德学生集资出版的《心灵、自我与社会》(原著1934年)一书是米德讲授社会心理学30年心血的结晶,是米德全部思想的精华所在,使他成为符号互动论之父。米德认为,人们具有独特的心智过程,能够用符号来表示环境中的客体。米德相信,社会和制度表征着不同个体间组织化和模式化了的互动,这种互动的组织化则依赖心智。心智的调试能力和自我的中介性影响能延续社会组织,也能改变社会组织。

符号互动论是布鲁默于1937年提出的名词。他在米德去世后的50年中坚持对米德思想的独特解释,形成了芝加哥学派。符号互动论中还有一个以库恩为代表的衣阿华学派。到后期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符号互动理论及其对成人体育教育的启示 作者:覃少菊

来源:《体育时空》2013年第06期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6-000-02

摘 要 符号互动理论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社会学理论,它强调人类能够通过制造和使用符号进行交往。互动理论在成人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本文对符号互动论理论作简要论述,并针对这些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符号 符号互动 成人体育教育

20世纪初,社会学家们开始关注由个体行为和互动所构成与保持的社会结构,并由此推动着社会学理论从对社会宏观现象的关注转向对社会微观层次的分析。符号互动论作为研究微观社会互动过程的主要流派之一,着力探讨了符号在社会互动中的特殊地位和功能,心灵、自我和社会之间的互动过程,以及这一互动过程实现的机制及其特征。通过对符号互动理论中的个体活动与社会活动的研究,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成人体育教育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符号互动理论概述

(一)符号互动论的发展简况

符号互动理论的思想渊源可追潮至18世纪苏格兰道德哲学家们的意识流之中,亚当·斯密、休谟等人为其代表人物。作为符号互动萌芽意念,他们提出:若欲建立人类的科学,则必须重视人类相互联系的基本事实,并应把注意力集中于人际间的沟通、同情、模仿及风俗上。哲学家们的灵醒观点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符号互动论是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作用的理论。它最初是由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米德综合了杜威、詹姆士对自我的主我与客我的区分、库利的“镜中我”等对符号互动论的创建影响都比较大。那本由米德学生集资出版的《心灵、自我与社会》(原著1934年)一书是米德讲授社会心理学30年心血的结晶,是米德全部思想的精华所在,使他成为符号互动论之父。米德认为,人们具有独特的心智过程,能够用符号来表示环境中的客体。米德相信,社会和制度表征着不同个体间组织化和模式化了的互动,这种互动的组织化则依赖心智。心智的调试能力和自我的中介性影响能延续社会组织,也能改变社会组织。

符号互动论是布鲁默于1937年提出的名词。他在米德去世后的50年中坚持对米德思想的独特解释,形成了芝加哥学派。符号互动论中还有一个以库恩为代表的衣阿华学派。到后期又


相关内容

  • 皮亚杰教育理念概述
  • 皮亚杰教育理念概述 概念是从他分析某些有机体生物的发展而来的.皮亚杰的研究结论指出:有机体在发生上的发展并不是被动的,也就是说,发生上的改变并非在环境控制的选择历程下偶然发生的,而是生物的适应的结果,因此,维生是有机体和环境间互动的历程,有机体为适应环境条件产生的变化,建构了它所需要的特定的生物结构 ...

  • 瑞吉欧教育理念1
  • "瑞吉欧"的教育理念和实践 华东师范大学 潘洁 据1991年的美国<新闻周刊>报道,世界十大最佳学校中,学龄前学校首推瑞吉欧·艾米里亚的学前教育机构,并称其为"全世界最好的学前班".十年来,意大利瑞吉欧教育取向已风靡全球,近两年,这股风又吹进我国幼 ...

  •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整理
  •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整理: 第一部分:(概述.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的基本理论) 概述: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学习过程(中心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学生 ...

  • 小学教育心理学简答题(自己整理)
  • 第一章 1.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二章 2.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特征: 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

  • 基于维果茨基理论的教学观
  • 摘 要: 以维果茨基理论为代表的教育心理学取向是建构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本文作者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介绍了维果茨基理论的三个基本观点和一个教学应用模式. 关键词: 维果茨基 教学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与学生的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主动 ...

  • 教育心理学的重点整理
  • 第一章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学习者.学习和教学的一门科学 .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 学习的本质与过程 • 不同类型学习的特点与规律 – 知识.技能.社会规范 • 影响学习的因素 – 动机.认知与人格 ...

  • 青少年社会工作
  • 第四章 青少年发展的理论 一.生理学理论 生物进化论和复演论(1) ●1859年,达尔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的<物种起源>一书发表,进化论的观点推动了人们对行为个体发展过程的研究: ●达尔文认为,生物本身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存活,物种的生存就是"自然 ...

  • 社会问题范式研究
  • 浅析社会问题的研究范式 李兰 (2012级马哲) 1201301004 摘要:社会问题本身的特殊性.它在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对社会运行的重要作用,使得社会问题研究范式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社会的良性运行是保证社会稳定,并实现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前提.它的实现,同时伴随着现实社会中人际 ...

  • 社会学教程笔记[1].doc.
  • 社会学教程笔记 罗于庆 第一章 认识社会学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学 一.研究对象 1. 代表性的观点 社会系统论 费孝通: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系统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的规律. 社会关系论 吴铎:社会学研究的是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关系. 郑杭生: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论 杨心恒:社会学是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