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性测试粒径

颗粒的大小称作粒度,颗粒的直径称做粒径。通常用粒径来表示粒度。我们知道只有圆球形的几何体才有直径,而实际测量的物质形状各异,是有不存在真实直径的。因此在粒度分布测量过程中所说的粒径并非颗粒的真实直径,而是虚拟的“等效直径”。等效直径是当被测颗粒的某一物理特性与某一直径的同质球体最相近时,就把该球体的直径作为被测颗粒的等效直径。因此用不同原理设计的粒度测量方法的数据经常有较大的差异。虽然有些仪器有软件进行换算,实际使用既没必要,也不准确。

表示粒度特性的几个关键指标:

① D50: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粒径。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大于它的颗粒占50%,小于它的颗粒也占50%,D50也叫中位径或中值粒径。D50常用来表示粉体的平均粒度。

② D97: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数达到97%时所对应的粒径。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小于它的的颗粒占97%。D97常用来表示粉体粗端的粒度指标。

其它如D16、D90等参数的定义与物理意义与D97相似。

③ 比表面积:单位重量的颗粒的表面积之和。比表面积的单位为m2/kg或cm2/g。比表面积与粒度有一定的关系,粒度越细,比表面积越大,但这种关系并不一定是正比关系等参数的定义与物理意义与D97相似。

测量原理和仪器列举如下,不全之处欢迎补充

(1)筛分法:筛分法是一种最传统的粒度测试方法,也是我厂最常用的方法。它是使颗粒通过不同尺寸的筛孔来测试粒度的。筛分法分干筛和湿筛两种形式,可以用单个筛子来控制单一粒径颗粒的通过率,也可以用多个筛子叠加起来同时测量多个粒径颗粒的通过率,并计算出百分数。筛分法有手工筛、振动筛、负压筛、全自动筛等多种方式。颗粒能否通过筛几与颗粒的取向和筛分时间等素因素有关,不同的行业有各自的筛分方法标准。

(2)显微镜法:测量与实际颗粒投进面积相同的球形颗粒的直径即等效投影面积直径。包括显微镜、CCD摄像头(或数码像机)、图形采集卡、计算机等部分组成。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显微镜放大后的颗粒图像通过CCD摄像头和图形采集卡传输到计算机中,由计算机对这些图像进行边缘识别等处理,计算出每个颗粒的投影面积,根据等效投影面积原理得出每个颗粒的粒径,再统计出所设定的粒径区间的颗粒的数量,就可以得到粒度分布了。

由于这种方法单次所测到的颗粒个数较少,对同一个样品可以通过更换视场的方法进行多次测量来提高测试结果的真实性。除了进行粒度测试之外,它还常用来观察和测试颗粒的形貌

(3)刮板:把样品刮到一个平板的表面上,观察粗糙度,以此来评价样品的粒度是否合格。此法是涂料行业采用的一种方法。是一个定性的粒度测试方法,我以前玩过一次,别人给我看,我看不出有什么区别。

(3)沉降法:依据颗粒的沉降速度作等效对比,所测的粒径为等效沉速径,即用与被测颗粒具有相同沉降速度的同质球形颗粒的直径来代表实际颗粒的大小。有简单的沉降瓶法和按此原理设计的粒度仪。例如一种纳米颗粒粒度分析仪采用的是差示沉淀法进行颗粒粒度的测量和分析。样品被注入到高速旋转的液体中,然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样品被快速沉淀并通过检测头被检测并拾取。因为大小不同的颗粒到达检测头的时间不同,因此通过记录颗粒到达检测头的时间,就可以知道颗粒的大小,

(4)电阻法:电阻法又叫库尔特法,是由美国一个叫库尔特的人发明的一种粒度测试方法。这种方法是根据颗粒在通过一个小微孔的瞬间,占据了小微孔中的部分空间而排开了小微孔中的导电液体,使小微孔两端的电阻发生变化的原理测试粒度分布的。小孔两端的电阻的大小与颗粒的体积成正比。当不同大小的粒径颗粒连续通过小微孔时,小微孔的两端将连续产生不同大小的电阻信号,通过计算机对这些电阻信号进行处理就可以得到粒度分布了。

(5)激光衍射:利用颗粒对激光的散射特性作等效对比,所测出的等效粒径为等效散射粒径,即用与实际被测颗粒具有相同散射效果的球形颗粒的直径来代表这个实际颗粒的大小。当被测颗粒为球形时,其等效粒径就是它的实际直径。一般认为激光法所测的直径为等效体积径。该方法测定速度快,不过从原理上讲颗粒越小,衍射角越大,因此它可能更适合小颗粒,我们实验室有一台英国马尔文的mastersizer2000激光粒径仪。

(6)透气法:透气法也叫弗氏法。先将样品装到一个金属管里并压实,将这个金属管安装到一个气路里形成一个闭环气路。当气路中的气体流动时,气体将从颗粒的缝隙中穿过。如果样品较粗,颗粒之间的缝隙就大,气体流边所受的阻碍就小;样品较细,颗粒之间的缝隙就小,气体流动所受的阻碍就大。透气法就是根据这样一个原理来测试粒度的。这种方法只能得到一个平均粒度值,不能测量粒度分布。这种方法主要用在磁性材料行业。

(7)超声波法:通过不同粒径颗粒对超声波产生不同的影响的原理来测量粒度分布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直接测试固液比达到70%的高浓度浆料。这种方法是一种新的技术,目前国内外都有人进行研究,据说国外已经有了仪器,国内目前还没有。

(8)相关法:用光子相关原理测量粒度的一种方法,主要用来测量纳米材料的粒度分布。国外已有现成的仪器,国内目前还没有。

颗粒的大小称作粒度,颗粒的直径称做粒径。通常用粒径来表示粒度。我们知道只有圆球形的几何体才有直径,而实际测量的物质形状各异,是有不存在真实直径的。因此在粒度分布测量过程中所说的粒径并非颗粒的真实直径,而是虚拟的“等效直径”。等效直径是当被测颗粒的某一物理特性与某一直径的同质球体最相近时,就把该球体的直径作为被测颗粒的等效直径。因此用不同原理设计的粒度测量方法的数据经常有较大的差异。虽然有些仪器有软件进行换算,实际使用既没必要,也不准确。

表示粒度特性的几个关键指标:

① D50: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百分数达到50%时所对应的粒径。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大于它的颗粒占50%,小于它的颗粒也占50%,D50也叫中位径或中值粒径。D50常用来表示粉体的平均粒度。

② D97:一个样品的累计粒度分布数达到97%时所对应的粒径。它的物理意义是粒径小于它的的颗粒占97%。D97常用来表示粉体粗端的粒度指标。

其它如D16、D90等参数的定义与物理意义与D97相似。

③ 比表面积:单位重量的颗粒的表面积之和。比表面积的单位为m2/kg或cm2/g。比表面积与粒度有一定的关系,粒度越细,比表面积越大,但这种关系并不一定是正比关系等参数的定义与物理意义与D97相似。

测量原理和仪器列举如下,不全之处欢迎补充

(1)筛分法:筛分法是一种最传统的粒度测试方法,也是我厂最常用的方法。它是使颗粒通过不同尺寸的筛孔来测试粒度的。筛分法分干筛和湿筛两种形式,可以用单个筛子来控制单一粒径颗粒的通过率,也可以用多个筛子叠加起来同时测量多个粒径颗粒的通过率,并计算出百分数。筛分法有手工筛、振动筛、负压筛、全自动筛等多种方式。颗粒能否通过筛几与颗粒的取向和筛分时间等素因素有关,不同的行业有各自的筛分方法标准。

(2)显微镜法:测量与实际颗粒投进面积相同的球形颗粒的直径即等效投影面积直径。包括显微镜、CCD摄像头(或数码像机)、图形采集卡、计算机等部分组成。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显微镜放大后的颗粒图像通过CCD摄像头和图形采集卡传输到计算机中,由计算机对这些图像进行边缘识别等处理,计算出每个颗粒的投影面积,根据等效投影面积原理得出每个颗粒的粒径,再统计出所设定的粒径区间的颗粒的数量,就可以得到粒度分布了。

由于这种方法单次所测到的颗粒个数较少,对同一个样品可以通过更换视场的方法进行多次测量来提高测试结果的真实性。除了进行粒度测试之外,它还常用来观察和测试颗粒的形貌

(3)刮板:把样品刮到一个平板的表面上,观察粗糙度,以此来评价样品的粒度是否合格。此法是涂料行业采用的一种方法。是一个定性的粒度测试方法,我以前玩过一次,别人给我看,我看不出有什么区别。

(3)沉降法:依据颗粒的沉降速度作等效对比,所测的粒径为等效沉速径,即用与被测颗粒具有相同沉降速度的同质球形颗粒的直径来代表实际颗粒的大小。有简单的沉降瓶法和按此原理设计的粒度仪。例如一种纳米颗粒粒度分析仪采用的是差示沉淀法进行颗粒粒度的测量和分析。样品被注入到高速旋转的液体中,然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样品被快速沉淀并通过检测头被检测并拾取。因为大小不同的颗粒到达检测头的时间不同,因此通过记录颗粒到达检测头的时间,就可以知道颗粒的大小,

(4)电阻法:电阻法又叫库尔特法,是由美国一个叫库尔特的人发明的一种粒度测试方法。这种方法是根据颗粒在通过一个小微孔的瞬间,占据了小微孔中的部分空间而排开了小微孔中的导电液体,使小微孔两端的电阻发生变化的原理测试粒度分布的。小孔两端的电阻的大小与颗粒的体积成正比。当不同大小的粒径颗粒连续通过小微孔时,小微孔的两端将连续产生不同大小的电阻信号,通过计算机对这些电阻信号进行处理就可以得到粒度分布了。

(5)激光衍射:利用颗粒对激光的散射特性作等效对比,所测出的等效粒径为等效散射粒径,即用与实际被测颗粒具有相同散射效果的球形颗粒的直径来代表这个实际颗粒的大小。当被测颗粒为球形时,其等效粒径就是它的实际直径。一般认为激光法所测的直径为等效体积径。该方法测定速度快,不过从原理上讲颗粒越小,衍射角越大,因此它可能更适合小颗粒,我们实验室有一台英国马尔文的mastersizer2000激光粒径仪。

(6)透气法:透气法也叫弗氏法。先将样品装到一个金属管里并压实,将这个金属管安装到一个气路里形成一个闭环气路。当气路中的气体流动时,气体将从颗粒的缝隙中穿过。如果样品较粗,颗粒之间的缝隙就大,气体流边所受的阻碍就小;样品较细,颗粒之间的缝隙就小,气体流动所受的阻碍就大。透气法就是根据这样一个原理来测试粒度的。这种方法只能得到一个平均粒度值,不能测量粒度分布。这种方法主要用在磁性材料行业。

(7)超声波法:通过不同粒径颗粒对超声波产生不同的影响的原理来测量粒度分布的一种方法。它可以直接测试固液比达到70%的高浓度浆料。这种方法是一种新的技术,目前国内外都有人进行研究,据说国外已经有了仪器,国内目前还没有。

(8)相关法:用光子相关原理测量粒度的一种方法,主要用来测量纳米材料的粒度分布。国外已有现成的仪器,国内目前还没有。


相关内容

  • C40混凝土设计
  • 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一. 工程概况 预制空心板梁.T 梁设计强度等级为C40混凝土.根据梁结构尺寸及施工工艺,取碎石最大粒径31.5mm (5~31.5mm连续级配),设计坍落度取70~90mm.配合比设计依据为施工图.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及混凝土施工有关要求. 二. ...

  • 应用水汽相变促进湿法脱硫净烟气中PM2.5和SO3酸雾脱除的研究
  • 第44卷第1期年1月 燃 料 化 学 学 报 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Vol. 44No. 1Jan. 2016 文章编号:0253⁃ 2409(2016)01⁃ 0113⁃ 07 应用水汽相变促进湿法脱硫净烟气中PM 2. 5 和SO 3酸 ...

  • 页岩气网络压裂设计方法研究_蒋廷学
  • 第39卷第3期2011年5月石 油 钻 探 技 术PET RO L EUM DRIL LI NG T ECHN IQ U ES Vo l . 39No . 3M ay , 2011 页岩气钻井完井技术专题 doi :10. 3969/j . issn . 1001-0890. 2011. 03. 0 ...

  • 国内外药用辅料新进展
  • 药用辅料的研发与应用 摘 要:药用辅料作为药物制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着重阐述了辅料开发的几种途径.辅料安全性.审批问题及国内开发新型辅料的必要性. 关键词:药用辅料 药物制剂 剂型 药品的研究与开发(R &D )己成为医药卫生科技热点话题之一,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 ...

  • 第二章 第二节 碎屑岩储集层
  • 第二节 碎屑岩储集层 99%以上的储集层为沉积岩,其中又以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为主,1%为其它岩类储集层.所以按岩类可分以下三种类型储集层. 碎屑岩储集层的岩类包括:砾岩,含砾砂岩,中.粗砂岩,细砂岩及粉砂岩,其中物性最好的是中-细砂岩和粗粉砂岩. 一.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 传统的观念认为砂岩储集层的 ...

  • SBS改性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研究
  •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CTAPETROLEISINICA(PETROLEUM PROCESSINGSECTION) 第2013年12月 A9卷第6期 2 ()文章编号:00171920130600961810--- SBS改性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研究 王 红,王子军,王翠红,佘玉成 ()中国石化石油化 ...

  • 油田回注污水三项水质指标检测方法研究
  • 第20卷第3期 2003年9月25日 油 田 化 学Vol.20 No.325Sept,2003 文章编号:100024092(2003)0320245202 油田回注污水三项水质指标检测方法研究 冯 萍,孙凤梅,周海刚,张 晶,曹金林,曲志林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公司技术检测中心,山东东营25700 ...

  • 葡萄糖酸钠的生产工艺研究及其应用
  • "科隆杯"混凝土外加剂征文集--分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 葡萄糖酸钠的生产工艺研究及其应用 柯余良"方云辉12林添兴2郭鑫祺2兰自栋12 (1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004,2福建科之杰新材料有限公 司福建厦门361101,) [摘要]采 ...

  • 试验员培训讲义
  • 试验员培训讲义 陈伟.2016年10月于鳌江 第一章 试验工作管理 工程试验工作的基本任务: 1. 试验鉴定工程材料 2. 检验.试验工程结构.构件成品和半成品 3. 控制施工过程质量 4. 监督检查材料的保管和使用 5. 研究和推广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测试方法 6. 提供试验数据和参数 7. 管理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