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复习

必修一 1.知道天体系统的层次性地月系 太阳系总星系银河系 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其他行星系2 地球在太阳系模式图中的位置 与太阳距离由近及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 行星公转方向:同向性 行星公转轨道面:共面性 行星公转轨道形状:近圆形 4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 地球上有液态水 (从里到外) 形成适宜温度 形成大气层,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形成原始海洋 光球:太阳黑子 (3)极光 色球:耀斑 (4)自然灾害 日冕:太阳风 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5 太阳的大气层分层和主要的太阳活动类型 太阳活动影响: (1)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中断。 (2) “磁暴”现象 6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恒星日:23 时 56 分 4 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 小时(昼夜交替的周期) 速度:角速度、线速度 7 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一个焦点 周期:恒星年: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 速度:近日点:1 月初 速度最快 远日点:7 月初 速度最慢 8 昼夜交替和时差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转,东边比西边时间早。 9 北京时间:东八区时间 10 地方时、区时计算: (1)全球分 24 的市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15°。相邻两个时区区时相差 1 小时。 (2)180°经线——国际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11 黄赤交角: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 12(1)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各纬度昼长小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各地 昼夜等长。 (2)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 同一时刻, 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 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春分日和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 向两极递减。 13 季节成因: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在一年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不仅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呈有规律的递减,可划分五带。 注:若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14 地球内部圈层及其分界面:地壳地幔(莫霍界面)地幔地核(古登堡界面) 15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16 三大岩石转化17 内力因素能量来源: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表现方式:地壳运动(主要) ,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外力因素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表现方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18 褶皱(1)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可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 褶皱。 (2)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中心岩层老、两翼新;向斜中心新、两翼老。 板块发生背离运动,地壳张裂形成裂谷或发育为海洋;板块发生相对运动,相互碰撞,褶皱就会隆起形成 高大的褶皱山系。 断层: (1)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岩体破裂,如果两侧岩体沿断裂面 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2)如果断层的位置以垂直方向为主,其中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相 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等。 19 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 (1)海水侵蚀地貌:海蚀柱、海蚀崖 (2)冰川侵蚀地貌:冰斗和角峰 (3)海水堆积地貌:沙滩 (4)风力堆积地貌:沙丘 20 内力作用于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使地表趋向于平缓。 21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太阳辐射: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大部分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 地面辐射: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是大气增温的主要形式。 大气逆辐射:大气将地面辐射的长波能量全部吸收,又以大气逆辐射返还地面,起保温作用。22 大气热力环流的过程:必修一 30 页图 23 三圈环流、全球气压带风带:必修一 30-31 页图 24 气压带与风带季节移动对气候形成的影响: (1)热带草原气候:干季——信风带;湿季——赤道低气压带 (2)地中海气候: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冬季——西风带 25 季风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季风气候特征: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气候具有海洋性。冬季受来自大陆的 干冷气流的影响,气候寒冷,干燥少雨,气候具有大陆性。 26 锋面系统: (1)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冷锋过境,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好。 (2)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锋过境,气压下降,气温上升,天气转晴。 (3)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阴雨天气。 高低压系统: 高压脊: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低压槽: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大气水平涡旋(辐合上升) 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的大气水平涡旋(辐散下沉) 气旋方向:北气逆、北反正、南反逆、南气正。 例 低 雨热不同期北气逆 气旋与气候:a.空气中有大量水汽, ,气旋控制下,出现降水天气;反气旋控制,形成大雾。 b.冬季反气旋控制:寒冷、干燥、晴朗。可能出现大风降温天气甚至寒潮。 c.夏季反气旋控制:炎热、晴朗的高温天气。 27 水循环的类型: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大循环 28 水循环基本过程: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29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塑造地表形态。 30 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必修一 57 页图 31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全球热量输送: 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维持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2)沿岸气候:暖流对沿岸气候增温增湿;寒流对沿岸气候降温减湿。 (3)渔场:寒暖流交汇地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为鱼类提供饵料;还可形成“水障” ,阻碍鱼类运动,易于形成大的鱼场,如纽芬兰渔场和日本的北海道渔 场。 秘鲁渔场: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四大渔场:英国北海渔场、秘鲁渔场、纽芬兰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 32 组成陆地自然环境的自然地理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 33 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依赖于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四肢让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34 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大气组成一部分来自于生物的作用,改 变陆地水的化学成分,有些沉积岩是在生物的参与下形成的,生物的出现使地球的面貌发生根本的变化。 3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受到外界的干扰而 变化,也会导致其它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36 陆地自然带: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37 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受太阳辐射能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 方向,由赤道向两级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以热量为基础。 (中纬度大陆东岸: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针阔混交林带;中纬度大陆西岸: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8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也产生了有规 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 (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39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随着海拔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山 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 喜马拉雅山:常绿阔叶林、高山针叶阔叶混交林、高山针叶林、高尚灌木林、高山草甸、高寒荒漠、积雪 冰川 40 山区交通线分部特点: (1)以公路为主,而后才是铁路 (2)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3)同样的直线距离,山地地区的线路弯曲程度和总长度一般要大于相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 41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暖预示着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对提高作物产量有利。 (2)温度升高伴随着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使作物减产。 42 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全球气候变化波动上升 43 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可能影响 原因:人类社会消耗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急剧增加,森林毁坏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 的增加,二氧化碳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 影响: (1)海平面上升。 (2)影响农业生产。 (3)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 解决方法: (1)多使用清洁能源 (2)植树种草 (3)防止森林火灾 (4)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44 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1)发现更多资源 (2)提高资源利用率 (3)寻找广泛替代用品 45 台风的成因:在海洋面温度超过 26℃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由于近洋面气温高,大量空气膨胀上 升,使近洋面气压降低,外围空气源源不断地补充流入上升去。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入的空气旋转起 来。而上升空气膨胀变冷,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水滴时,要放出热量,又促使低层空气不断上升。这 样近洋面气压下降得更低,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最后形成了台风。 分布: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其他海域,如西印度群岛、澳大利亚东海 岸、印度洋也时有台风发生。 多发季节:夏秋 危害:强风、暴雨、风暴潮;突发性强,破坏力大。 46 结合实例,分析台风对我国的影响:台风“罗莎”必修二1.运用图表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农业革命前,数量少,增长缓慢;农业革命期间,数量稳定增长;工业革命开始后,增长明显加快;20 世 纪,快速时期:亚非拉增长迅速,西欧北美大洋洲缓慢。 2.人口增长模式主要类型: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3.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特征 原始型: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 传统型: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 现代型: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4.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 发达国家:现代型 发展中国家: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撒哈拉以南非洲个别国家:原始型 世界: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5.人口迁移含义: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6.影响人口迁移主要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 政治因素:政策、政治变革、战争 实例:美国 (3)自然灾害 地带” 。 中国古代 (1)南北战争 西移 南部迁往北部西部 (2)工业化、城市化 乡村流入城市 (4)北部老工业区迁往南部和西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 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 (2)安史之乱 (3)靖康之难(5)环境改善、老工业区经济重建 北民南迁(1)西晋末年“永嘉之乱”7.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迁入地来说,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利于经济发展;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压力加大。 对迁出地来说,减少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人才、劳动力流失。 8.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 量的前提下, 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9.制约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生活文化消费水平。 10.城市形态:每个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 常见城市形态:团块状(平原) :成都、合肥、华盛顿 条带状(谷地) :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分散形态:重庆 1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 业用地。 功能分区:文化区、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12. 不同功能分区分布特点: (1)住宅区占城市空间的 40%-60% (2)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在大城市市中心,形成特殊商业区——中心商务 区,不但是商业活动中心还是服务中心。 (3)工业区:有大量的运输需求,需要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大城市其他功能区:行政区、文化区。 1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 其他因素:收入、历史文化、种族宗教、早期土地利用方式、环境(随着工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第三产业 兴起,市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14.城市等级划分: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15.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差异: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较小;大城市服务种类多, 级别高,服务范围较大。 16.城市化的含义: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市的过程。 17.城市化的过程和主要特点: 城市化阶段 初期阶段 低 水平 70% 缓慢甚至停滞 继续增大 大城市中心空洞化、 逆城市化18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生物多样性减少 (2)工业生产排放废渣对城市土质长生不良影响。 (3)使降水、径流、蒸发、渗漏产生再分配,也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19 农业区位含义: 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地形、土壤、水源、气候(自然条件) 市场、劳动力、机械、政策、交通运输(社会条件) 20 农业区位的选择:实质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21 农业地域形成过程: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 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22(1)季风水田农业 特点: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水利工程量大。 形成条件:地势平坦,高温多雨的季风气候,劳动力丰富,亚洲季风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 产高。 (2)商品谷物农业 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形成条件: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自然条件优越:地 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 (3)大牧场放牧业(潘帕斯草原) 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形成条件: (1)潘帕斯草原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2)地广人稀,为牧场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 据海港近,交通便利。 (4)乳畜业 特点: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 形成条件: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凉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23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土地、水源、劳动力、政策、原料、动力、运输、市场 24 理解工业区位的选择:一个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区位因素及其作用发生变化,进而直 接影响工业区位的选择;近年来,科学技术进步很快,工业的区位选择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因素。 25 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成为工业地域。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是以生产工序上的工 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规划建设工业地域,形成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业联系。 26 工业地域形成条件:工业联系(工序上、空间利用上)+工业集聚 发展特点:发展度高(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的工业地域往往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城市。 (3)27 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污染空气:水泥厂、砖瓦厂、酿造厂、发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炼油厂(工厂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 向的下风地带) 污染水源:炼油厂、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固体废弃物污染:发电厂、钢铁厂(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28 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电信通信、商业 29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方式 铁路运输 优点 缺点 运量大、 速度快、 运费较低、 受自然因素影响小、 修筑铁路造价高、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 连续性好 公路运输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 条件适应性强 水路运输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水文状况 和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 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运局和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 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 30 交通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 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改变。 交通对商业网点的布局影响: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捷的交通,这样才能吸引大量的购物者。 31 人地关系思想演变过程: (1)采集渔猎时代:被动适应(原始的平衡关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 (2)农业文明:主动适应(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环境遭到破坏) (3)工业文明:主宰环境( “征服自然” ,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逐渐从局部扩展到全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32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 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 、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城市地区——环境污染,乡 村地区——生态破坏。 33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基本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 、经济持续发展(条件) 、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34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1)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 (2) 发展集约型经济 (3)合理利用资源 (4)保护环境 (5)循环经济 35 生态农业: (1)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农业为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 (2)实行综合循环利用 (3)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必修三 1.区域的含义: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2.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理位置差异 (2)气候条件差异 (3)土地条件差异 (4)矿产资源条件差异 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为例) (1)早期,稠密的水系,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船作为交通工具被使用,稠密的水系提供天然水道;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 产技术的改良,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限制条件。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成本高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3)随着工商业发展,因农业生产规模较小,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较低,长江中下游平原逐 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4.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重要因素: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 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 5.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6.资源跨区调配产生的原因: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区域间的发 展水平不平衡,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说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西部地区应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 发利用;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7.资源的跨区调配对调入区和调出区的影响(以西气东输为例) : (1)对西部发展的影响: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 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对东部发展的影响: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情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发挥东部地区的 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 经济发展。 (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8. 荒漠化 自然:干旱;人为: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 成因 垦、水资源利用不当 水土流失 自然:黄土地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降水集 中、程度高、多暴雨;人为:植被破坏,不合 理的耕作制度,开荒 破坏土地资源,使可供农牧的土地面积减少,土地 危害 滋生能力退化,植物量减少,土地载畜力下降,作 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合理利用水资源,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 防治 护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 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 增长 9.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危害:气候异常、洪涝灾害频繁。 10.热带雨林的环境效应: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促进全球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调节碳氧 平衡;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11.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再加上长 期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贫瘠。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所 以地上植被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分,而这又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 12.雨林被毁的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商业性伐木;开辟大型农牧场;过度的迁移农业;采 矿、修路、城镇建设。 13.流域开发:考虑河流的特点和整体性特征,对河流进行综合开发。 14 影响流域开发的自然地理条件:地形、气候、水系、矿产资源。 15.流域开发: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 基本过程:53 页图 16.流域综合治理措施:梯级开发、修建大坝。 17.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 土壤肥力下降;河床抬高,通航能力降低,洪 水泛滥成灾;引起泥石流等灾害;生态环境恶 化 建立基本农田, 植树种草, 解决当地能源需求。自然:气候、地形、土壤。 社会经济:市场、交通、人口密度。 18.农业生产布局特点:因地制宜 耕作农业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林业和特产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畜牧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存在问题: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 19.农业的发展方向: (1)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发 展重点是:发展私营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商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 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2) 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围绕生态建设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 结合退耕还林、 还草工程实施,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发展重点是: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 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3)山区农业发展方向: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在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多元开发特色农业 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 ,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产品配套加工业。发展重点是:林木、人参、养 鹿、林蛙、食用菌、中草药材、水果及山野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 的转变。 20.能源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21.(山西)能源开发的有利条件: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不利条件:西气东输使晋煤失去大部分市场; “西电东送”使山西煤炭在东部地区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减小; 新能源的使用使过分倚重煤炭的能源结构发生变化;山西煤炭开采条件不断下降,开采成本不断上升。 22.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工业:循环经济 农业:生态农业 23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解放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城市化:提供消费市场。 24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资源供给问题、就业问题及解决办法 环境问题:防止“三废”污染 资源供给问题:资源跨区域调配 就业问题:产业升级、人才培养 25.遥感: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基本过程:物体辐射和 目标物 反射电磁波 传感器收集 遥感地面系统 传输信息处理专业图件 信息分析 统计数字26.遥感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 27.GPS 组成:空间部分——GPS 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 信号 接收机 28.GPS 在交通上的定位导航作用:汽车中的 GPS 用户设备,首先接受卫星信息,解算出本车的位置、速度 等信息,并通过无线电信号传至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根据汽车所在位置及时通过语音提示,为汽车导航 29.GIS(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商业组织和管理、城市规划、卫生救 护。 选修 51.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1)气象灾害:热带气旋、干旱、寒潮 (3)水文灾害:洪涝、风暴潮 2.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1)旱灾: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 (5)低温冷害:东北地区 3.气象灾害形成原因 (1)台风:广阔的暖洋面,海水通过蒸发,向大气提供充足的水汽;下冷上热的不稳定大气层结,促进空 气上升及水汽凝结致雨。 (2)干旱: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它由较长时间的气候波动 或气候异变引起,常与大气在全球范围内的波动有关,往往可以持续数月,甚至若干年。 (3)寒潮: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形成寒潮的强 冷气团聚集在高纬度的寒带,直径可达几千千米,厚度伸展到 6 千米-7 千米的高空。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 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所以,寒潮来临前,当地天气越暖,寒潮强度越大。 (4)洪涝:包括洪水和涝渍两种主要类型。洪水使特大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 象,一般发生在以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汛期。涝渍是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多发生在蒸发弱、 排水不畅的低洼地。洪涝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 候区。从地形因素看,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是洪水的直接威胁区。低洼地容易发生涝渍。 4.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的地域差异: (2)洪涝: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 (6)台风:东南沿海 (3)地震:台湾省、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4)滑坡泥石流:西南地区 (2)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4)生物灾害:病害、虫害、鼠害某 种 自 然 灾 害不同区 域的灾 害强度大危害程度高小 不同区 域的社 会经济 发展水 平危害程度低 高危 害 程 度 高 的 区域 危 害 程 度 低 的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低 强 防抗灾能力 弱 危害程度低 危害程度高5.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遥感: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动态性强。 优点:实时监测、灾后检测、防灾减灾救灾。 GIS(地理信息系统) :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 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选修 6 1.环境问题产生原因: (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 (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2.主要资源问题及产生原因: 淡水资源短缺 耕地日益减少 一些矿产濒临耗竭 特性:非可再生;消费 数量:快速增长 分布不均; 不合理的开发管理措施; 污染严重; 人口增加、 人口增加占地、非农 工农业生产发展, 世界总需水量增长很快, 供需矛盾非常 突出 3.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解决措施 生态环境问题 森林破坏 主要分布区域 东北、西南、华南地区 主要防治措施 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 林区经济结构 草原退化 湿地萎缩 生物多样性锐减 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三江低地、湖滨海滨 林区、草原、近海海域 退耕还草、封育草场、舍伺养畜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耕、退田还湖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 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 土壤侵蚀 荒漠化 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西北、华北半干旱区 退田环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 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 (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4.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1)水体污染:重金属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石油泄漏。 (2)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3)大气:可吸入颗粒物、酸雨。 5.环境管理对象:个人、企业、政府 执行主体:国家和政府 手段:法律、行政(主要) ;经济、技术、宣传教育

必修一 1.知道天体系统的层次性地月系 太阳系总星系银河系 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其他行星系2 地球在太阳系模式图中的位置 与太阳距离由近及远: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 行星公转方向:同向性 行星公转轨道面:共面性 行星公转轨道形状:近圆形 4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 地球上有液态水 (从里到外) 形成适宜温度 形成大气层,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形成原始海洋 光球:太阳黑子 (3)极光 色球:耀斑 (4)自然灾害 日冕:太阳风 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5 太阳的大气层分层和主要的太阳活动类型 太阳活动影响: (1)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中断。 (2) “磁暴”现象 6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恒星日:23 时 56 分 4 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 小时(昼夜交替的周期) 速度:角速度、线速度 7 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一个焦点 周期:恒星年: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 速度:近日点:1 月初 速度最快 远日点:7 月初 速度最慢 8 昼夜交替和时差成因:地球自西向东转,东边比西边时间早。 9 北京时间:东八区时间 10 地方时、区时计算: (1)全球分 24 的市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15°。相邻两个时区区时相差 1 小时。 (2)180°经线——国际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 11 黄赤交角: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 12(1)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规律:自春分日至秋分日,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自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各纬度昼长小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各地 昼夜等长。 (2)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 同一时刻, 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 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春分日和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 向两极递减。 13 季节成因: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在一年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不仅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呈有规律的递减,可划分五带。 注:若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14 地球内部圈层及其分界面:地壳地幔(莫霍界面)地幔地核(古登堡界面) 15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16 三大岩石转化17 内力因素能量来源: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表现方式:地壳运动(主要) ,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外力因素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表现方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18 褶皱(1)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可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 褶皱。 (2)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中心岩层老、两翼新;向斜中心新、两翼老。 板块发生背离运动,地壳张裂形成裂谷或发育为海洋;板块发生相对运动,相互碰撞,褶皱就会隆起形成 高大的褶皱山系。 断层: (1)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岩体破裂,如果两侧岩体沿断裂面 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2)如果断层的位置以垂直方向为主,其中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相 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等。 19 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 (1)海水侵蚀地貌:海蚀柱、海蚀崖 (2)冰川侵蚀地貌:冰斗和角峰 (3)海水堆积地貌:沙滩 (4)风力堆积地貌:沙丘 20 内力作用于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使地表趋向于平缓。 21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太阳辐射: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大部分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 地面辐射: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是大气增温的主要形式。 大气逆辐射:大气将地面辐射的长波能量全部吸收,又以大气逆辐射返还地面,起保温作用。22 大气热力环流的过程:必修一 30 页图 23 三圈环流、全球气压带风带:必修一 30-31 页图 24 气压带与风带季节移动对气候形成的影响: (1)热带草原气候:干季——信风带;湿季——赤道低气压带 (2)地中海气候: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冬季——西风带 25 季风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季风气候特征: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气候具有海洋性。冬季受来自大陆的 干冷气流的影响,气候寒冷,干燥少雨,气候具有大陆性。 26 锋面系统: (1)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冷锋过境,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好。 (2)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锋过境,气压下降,气温上升,天气转晴。 (3)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回摆动的锋。阴雨天气。 高低压系统: 高压脊: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低压槽: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大气水平涡旋(辐合上升) 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的大气水平涡旋(辐散下沉) 气旋方向:北气逆、北反正、南反逆、南气正。 例 低 雨热不同期北气逆 气旋与气候:a.空气中有大量水汽, ,气旋控制下,出现降水天气;反气旋控制,形成大雾。 b.冬季反气旋控制:寒冷、干燥、晴朗。可能出现大风降温天气甚至寒潮。 c.夏季反气旋控制:炎热、晴朗的高温天气。 27 水循环的类型: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大循环 28 水循环基本过程: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29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塑造地表形态。 30 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必修一 57 页图 31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全球热量输送: 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维持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2)沿岸气候:暖流对沿岸气候增温增湿;寒流对沿岸气候降温减湿。 (3)渔场:寒暖流交汇地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为鱼类提供饵料;还可形成“水障” ,阻碍鱼类运动,易于形成大的鱼场,如纽芬兰渔场和日本的北海道渔 场。 秘鲁渔场: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四大渔场:英国北海渔场、秘鲁渔场、纽芬兰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 32 组成陆地自然环境的自然地理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 33 地理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依赖于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四肢让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34 生物在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中的作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大气组成一部分来自于生物的作用,改 变陆地水的化学成分,有些沉积岩是在生物的参与下形成的,生物的出现使地球的面貌发生根本的变化。 35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受到外界的干扰而 变化,也会导致其它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36 陆地自然带: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37 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受太阳辐射能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 方向,由赤道向两级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以热量为基础。 (中纬度大陆东岸: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针阔混交林带;中纬度大陆西岸: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8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也产生了有规 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 (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39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随着海拔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山 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 喜马拉雅山:常绿阔叶林、高山针叶阔叶混交林、高山针叶林、高尚灌木林、高山草甸、高寒荒漠、积雪 冰川 40 山区交通线分部特点: (1)以公路为主,而后才是铁路 (2)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3)同样的直线距离,山地地区的线路弯曲程度和总长度一般要大于相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 41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1)全球气候变暖预示着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对提高作物产量有利。 (2)温度升高伴随着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使作物减产。 42 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全球气候变化波动上升 43 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可能影响 原因:人类社会消耗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急剧增加,森林毁坏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 的增加,二氧化碳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 影响: (1)海平面上升。 (2)影响农业生产。 (3)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 解决方法: (1)多使用清洁能源 (2)植树种草 (3)防止森林火灾 (4)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44 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开发利用程度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1)发现更多资源 (2)提高资源利用率 (3)寻找广泛替代用品 45 台风的成因:在海洋面温度超过 26℃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由于近洋面气温高,大量空气膨胀上 升,使近洋面气压降低,外围空气源源不断地补充流入上升去。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入的空气旋转起 来。而上升空气膨胀变冷,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水滴时,要放出热量,又促使低层空气不断上升。这 样近洋面气压下降得更低,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最后形成了台风。 分布: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其他海域,如西印度群岛、澳大利亚东海 岸、印度洋也时有台风发生。 多发季节:夏秋 危害:强风、暴雨、风暴潮;突发性强,破坏力大。 46 结合实例,分析台风对我国的影响:台风“罗莎”必修二1.运用图表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农业革命前,数量少,增长缓慢;农业革命期间,数量稳定增长;工业革命开始后,增长明显加快;20 世 纪,快速时期:亚非拉增长迅速,西欧北美大洋洲缓慢。 2.人口增长模式主要类型: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3.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特征 原始型: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 传统型: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 现代型: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4.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 发达国家:现代型 发展中国家: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撒哈拉以南非洲个别国家:原始型 世界: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5.人口迁移含义: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6.影响人口迁移主要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水、矿产资源 社会经济: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 政治因素:政策、政治变革、战争 实例:美国 (3)自然灾害 地带” 。 中国古代 (1)南北战争 西移 南部迁往北部西部 (2)工业化、城市化 乡村流入城市 (4)北部老工业区迁往南部和西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 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 (2)安史之乱 (3)靖康之难(5)环境改善、老工业区经济重建 北民南迁(1)西晋末年“永嘉之乱”7.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迁入地来说,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利于经济发展;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压力加大。 对迁出地来说,减少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人才、劳动力流失。 8.环境承载力: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 量的前提下, 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9.制约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生活文化消费水平。 10.城市形态:每个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状。 常见城市形态:团块状(平原) :成都、合肥、华盛顿 条带状(谷地) :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分散形态:重庆 1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农 业用地。 功能分区:文化区、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12. 不同功能分区分布特点: (1)住宅区占城市空间的 40%-60% (2)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在大城市市中心,形成特殊商业区——中心商务 区,不但是商业活动中心还是服务中心。 (3)工业区:有大量的运输需求,需要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 大城市其他功能区:行政区、文化区。 1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 其他因素:收入、历史文化、种族宗教、早期土地利用方式、环境(随着工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第三产业 兴起,市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14.城市等级划分: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15.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差异: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较小;大城市服务种类多, 级别高,服务范围较大。 16.城市化的含义: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市的过程。 17.城市化的过程和主要特点: 城市化阶段 初期阶段 低 水平 70% 缓慢甚至停滞 继续增大 大城市中心空洞化、 逆城市化18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生物多样性减少 (2)工业生产排放废渣对城市土质长生不良影响。 (3)使降水、径流、蒸发、渗漏产生再分配,也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19 农业区位含义: 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地形、土壤、水源、气候(自然条件) 市场、劳动力、机械、政策、交通运输(社会条件) 20 农业区位的选择:实质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21 农业地域形成过程: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 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22(1)季风水田农业 特点: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水利工程量大。 形成条件:地势平坦,高温多雨的季风气候,劳动力丰富,亚洲季风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 产高。 (2)商品谷物农业 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形成条件: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自然条件优越:地 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 (3)大牧场放牧业(潘帕斯草原) 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形成条件: (1)潘帕斯草原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2)地广人稀,为牧场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 据海港近,交通便利。 (4)乳畜业 特点: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 形成条件: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凉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23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土地、水源、劳动力、政策、原料、动力、运输、市场 24 理解工业区位的选择:一个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区位因素及其作用发生变化,进而直 接影响工业区位的选择;近年来,科学技术进步很快,工业的区位选择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因素。 25 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成为工业地域。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是以生产工序上的工 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规划建设工业地域,形成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业联系。 26 工业地域形成条件:工业联系(工序上、空间利用上)+工业集聚 发展特点:发展度高(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的工业地域往往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城市。 (3)27 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污染空气:水泥厂、砖瓦厂、酿造厂、发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炼油厂(工厂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 向的下风地带) 污染水源:炼油厂、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固体废弃物污染:发电厂、钢铁厂(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28 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电信通信、商业 29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方式 铁路运输 优点 缺点 运量大、 速度快、 运费较低、 受自然因素影响小、 修筑铁路造价高、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 连续性好 公路运输 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 条件适应性强 水路运输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水文状况 和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 技术要求严格 管道运输 运局和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 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 30 交通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 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改变。 交通对商业网点的布局影响: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便捷的交通,这样才能吸引大量的购物者。 31 人地关系思想演变过程: (1)采集渔猎时代:被动适应(原始的平衡关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 (2)农业文明:主动适应(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环境遭到破坏) (3)工业文明:主宰环境( “征服自然” ,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逐渐从局部扩展到全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32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 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 、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城市地区——环境污染,乡 村地区——生态破坏。 33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基本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 、经济持续发展(条件) 、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34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1)控制人口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 (2) 发展集约型经济 (3)合理利用资源 (4)保护环境 (5)循环经济 35 生态农业: (1)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农业为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 (2)实行综合循环利用 (3)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 必修三 1.区域的含义: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2.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地理位置差异 (2)气候条件差异 (3)土地条件差异 (4)矿产资源条件差异 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为例) (1)早期,稠密的水系,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船作为交通工具被使用,稠密的水系提供天然水道;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 产技术的改良,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限制条件。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成本高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3)随着工商业发展,因农业生产规模较小,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较低,长江中下游平原逐 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4.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重要因素: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 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 5.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6.资源跨区调配产生的原因: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区域间的发 展水平不平衡,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说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西部地区应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开 发利用;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7.资源的跨区调配对调入区和调出区的影响(以西气东输为例) : (1)对西部发展的影响: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 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对东部发展的影响: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情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发挥东部地区的 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 经济发展。 (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8. 荒漠化 自然:干旱;人为: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 成因 垦、水资源利用不当 水土流失 自然:黄土地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降水集 中、程度高、多暴雨;人为:植被破坏,不合 理的耕作制度,开荒 破坏土地资源,使可供农牧的土地面积减少,土地 危害 滋生能力退化,植物量减少,土地载畜力下降,作 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合理利用水资源,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 防治 护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 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 增长 9.湿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危害:气候异常、洪涝灾害频繁。 10.热带雨林的环境效应: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促进全球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调节碳氧 平衡;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11.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由于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再加上长 期高温多雨的淋洗,雨林中土壤一般很贫瘠。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所 以地上植被成为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分,而这又是最容易遭受人类破坏的部分。 12.雨林被毁的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商业性伐木;开辟大型农牧场;过度的迁移农业;采 矿、修路、城镇建设。 13.流域开发:考虑河流的特点和整体性特征,对河流进行综合开发。 14 影响流域开发的自然地理条件:地形、气候、水系、矿产资源。 15.流域开发: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 基本过程:53 页图 16.流域综合治理措施:梯级开发、修建大坝。 17.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 土壤肥力下降;河床抬高,通航能力降低,洪 水泛滥成灾;引起泥石流等灾害;生态环境恶 化 建立基本农田, 植树种草, 解决当地能源需求。自然:气候、地形、土壤。 社会经济:市场、交通、人口密度。 18.农业生产布局特点:因地制宜 耕作农业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 林业和特产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畜牧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存在问题: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 19.农业的发展方向: (1)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发 展重点是:发展私营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商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 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2) 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 围绕生态建设和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 结合退耕还林、 还草工程实施,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发展重点是: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 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3)山区农业发展方向: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在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多元开发特色农业 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 ,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产品配套加工业。发展重点是:林木、人参、养 鹿、林蛙、食用菌、中草药材、水果及山野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 的转变。 20.能源资源的分类: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21.(山西)能源开发的有利条件: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市场广阔、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不利条件:西气东输使晋煤失去大部分市场; “西电东送”使山西煤炭在东部地区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减小; 新能源的使用使过分倚重煤炭的能源结构发生变化;山西煤炭开采条件不断下降,开采成本不断上升。 22.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工业:循环经济 农业:生态农业 23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解放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城市化:提供消费市场。 24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资源供给问题、就业问题及解决办法 环境问题:防止“三废”污染 资源供给问题:资源跨区域调配 就业问题:产业升级、人才培养 25.遥感: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基本过程:物体辐射和 目标物 反射电磁波 传感器收集 遥感地面系统 传输信息处理专业图件 信息分析 统计数字26.遥感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 27.GPS 组成:空间部分——GPS 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 信号 接收机 28.GPS 在交通上的定位导航作用:汽车中的 GPS 用户设备,首先接受卫星信息,解算出本车的位置、速度 等信息,并通过无线电信号传至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根据汽车所在位置及时通过语音提示,为汽车导航 29.GIS(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商业组织和管理、城市规划、卫生救 护。 选修 51.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1)气象灾害:热带气旋、干旱、寒潮 (3)水文灾害:洪涝、风暴潮 2.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 (1)旱灾: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 (5)低温冷害:东北地区 3.气象灾害形成原因 (1)台风:广阔的暖洋面,海水通过蒸发,向大气提供充足的水汽;下冷上热的不稳定大气层结,促进空 气上升及水汽凝结致雨。 (2)干旱: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它由较长时间的气候波动 或气候异变引起,常与大气在全球范围内的波动有关,往往可以持续数月,甚至若干年。 (3)寒潮: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形成寒潮的强 冷气团聚集在高纬度的寒带,直径可达几千千米,厚度伸展到 6 千米-7 千米的高空。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 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所以,寒潮来临前,当地天气越暖,寒潮强度越大。 (4)洪涝:包括洪水和涝渍两种主要类型。洪水使特大径流不能被江河、湖库容纳,水位上涨而泛滥的现 象,一般发生在以降水为主要补给的河流汛期。涝渍是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的现象,多发生在蒸发弱、 排水不畅的低洼地。洪涝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 候区。从地形因素看,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是洪水的直接威胁区。低洼地容易发生涝渍。 4.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的地域差异: (2)洪涝: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 (6)台风:东南沿海 (3)地震:台湾省、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4)滑坡泥石流:西南地区 (2)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 (4)生物灾害:病害、虫害、鼠害某 种 自 然 灾 害不同区 域的灾 害强度大危害程度高小 不同区 域的社 会经济 发展水 平危害程度低 高危 害 程 度 高 的 区域 危 害 程 度 低 的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低 强 防抗灾能力 弱 危害程度低 危害程度高5.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遥感: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动态性强。 优点:实时监测、灾后检测、防灾减灾救灾。 GIS(地理信息系统) :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 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 选修 6 1.环境问题产生原因: (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 (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2.主要资源问题及产生原因: 淡水资源短缺 耕地日益减少 一些矿产濒临耗竭 特性:非可再生;消费 数量:快速增长 分布不均; 不合理的开发管理措施; 污染严重; 人口增加、 人口增加占地、非农 工农业生产发展, 世界总需水量增长很快, 供需矛盾非常 突出 3.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解决措施 生态环境问题 森林破坏 主要分布区域 东北、西南、华南地区 主要防治措施 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 林区经济结构 草原退化 湿地萎缩 生物多样性锐减 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三江低地、湖滨海滨 林区、草原、近海海域 退耕还草、封育草场、舍伺养畜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耕、退田还湖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 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 土壤侵蚀 荒漠化 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西北、华北半干旱区 退田环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 业建设用地增长迅速 (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4.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1)水体污染:重金属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石油泄漏。 (2)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3)大气:可吸入颗粒物、酸雨。 5.环境管理对象:个人、企业、政府 执行主体:国家和政府 手段:法律、行政(主要) ;经济、技术、宣传教育


相关内容

  •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试复习策略
  •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试复习策略 摘 要: 作者就近几年小高考复习总结出的经验,试图通过 复习动员,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同时采用三轮复习的方式,自编提纲,以学生自主复习为主,对重难点给予精讲巧讲;通过分层设计等提 升不同基础学生的解题能力;考前进行必要的考点速记.答题指导.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学 ...

  •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地理教研活动计划
  • 为了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精神,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质量,特制定本教研活动计划. 1.探索学科教学规律,积极开展校本教研 促进教研活动的深化,并通过扎实有效的教研工作,把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落到实处.本学期由王辛勤老师和顾轶群老师开展校本培训:韦军老师开设蚌埠市高一 ...

  • 地理组教学工作计划
  • 上一学年教学工作的简要回顾 上一学年度是初三学业水平考试的第三年,同时,初二也开始学业水平考试,两个年级同时进行学业水平考试,因此,初二、初三教学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同时不放松初一教学。 1、落实教学常规方面。备课方面,教师能够独立提前进行个人研究,教研时根据安排的教研内容说课,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提 ...

  • 广东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 广东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 地理必修Ⅰ复习提纲 2.地方时和区时:东多西少,东加西减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 1.3.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1)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 ...

  • 中学地理教研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本学期苏州市教研员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教研室工作计划开展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抓手,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地理学科教学方法,努力促进地理课堂教学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二、工作思路 以区地理学科中心组为核心,以全 ...

  • 中高考政策
  • 二○一一年苏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方案 2010年我市中考将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09]7号),落实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的通知>(苏办发[2009 ...

  • 2017年哈尔滨中考全年时间安排
  • 2016中考尘埃落定,意味着新初四的同学们已跨入中考备战的阶段.从现在开始到2017年中考前,时间上的合理规划将对中考结果产生直接性的影响!那么,接下来的每个月,你需要注意的事情有哪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现在 - 8月 [大事记]暑假 首先,对于初一.初二.初三比较薄弱的知识点有针对性的进 ...

  • 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 我校从2011年下学期开始实施新课程.经过一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同时也存在相当多的困惑.现在就我校实施新课程的有关情况作一些介绍.说明. 一.新课程实施的管理制度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我校在2011-2011学年根据教育部新课程实验方案对学校课程体系进行了规划,在学校<工 ...

  • 2016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复习学案--自然地理
  • 2015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复习学案 1 .天体: 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星际物质等.恒星与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2.天体系统 注意:人造卫星与行星或卫星也可构成一级天体系统. 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类 ...

  • 关于南宁中高考
  • 关于中考 一.考试招生工作原则 (一)全市继续实行初中毕业考试与升学考试两考合一的方式(参加升学考试以考生志愿为原则,对于不报名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由学校自行组织考查评价,且不得收取任何费用).考试科目有六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与历史. (二)继续实行命题.审题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及命题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