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教案dayib

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三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按板中学 田金灿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着重体现生物学习内容的现实性,培养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应用意识。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方面制定如下: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绿色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

(2)尝试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掌握操作技能。 (3)进一步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绿叶在光下能否制造淀粉等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对光合作用实验结果的分析,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述观点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协作精神。培养学生体验生物探究中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实验的研究意识。 (2)通过对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上的应用,树立生物科学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教师不能只依照传统教学方法,照猫画虎式地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要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实验的步骤和方案,还要使学生理解每一个实验步骤的设计原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因此,本节课,我试图把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由传统的教师讲步骤,变为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使学生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的方法。本课题是对之前所学过生物体结构层次进行深入了解并且应用于实际之中。通过对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为以后学习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本节在教学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光合作用是植物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也是第6章的重点内容。因为:光合作用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主能量转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光合作用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生物界。因此,探究光合作用的奥秘就成为最富吸引力的课题,它是贯穿本章教学内容的主线。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等环节,既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初步学会一些科学研究方法。

1.重点: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淀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难点: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释放出氧气的实验操作。 四、学情分析及教学方法

本课题是一个探究性实验,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对淀粉遇碘变蓝不了解没有化学知识基础等,学生独自完成本实验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进行必要讲解和学习指导,内容从光合作用的过程、实质到物质变化、能量变化都较为复杂。学生对生物课感兴趣,但由于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不足学习上有一定困难,对本内容的学习、实验操作从心理上有了一定的障碍,我在教学中充分预测学生在理解掌握本章本节教材时易出现的问题,采用生动和浅显的语言,深入浅出的分析,逐步完善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实验操作,针对学生情况,加强练习,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加深印象。新课程标准突出了人与生物圈,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生物,它对生物圈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只有真正理解了光合作用的实质,才能真切体会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增强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自觉性。而保护环境、珍爱生命正是新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应抓住光合作用这一知识点对学生进行保护绿色植物的教育。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新课标要求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重要含义之一就是学生要有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正确态度,要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本节课主要培养以下三种学习法:1.实验探究法。2.合作学习法。3.自主学习法。 五、教学用具

盆栽植物、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试管夹、火柴、自来水、教学光盘,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2.示范淀粉加碘颜色的转换,明确实验的原理,知道淀粉的来源,从而探讨验证方法。 3.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思考,归纳整理科学探究实验,教师点拨指导。 探点一:怎样设计对照实验?(选叶遮光)

探点二:如何检验叶片中产生了淀粉?(酒精脱色、滴加碘液) 探点三:如何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去掉(暗处理)

4.演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 回顾科学探究实验步骤

明确设计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考虑因素。 得出结论,光合作用的产物。

5.总结归纳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回答自主学习中提出的问题。 归纳实验操作 总结实验注意要点

6.课外延伸 7.课堂小结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淀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操作。 8.作业布置 完成优化设计的相关习题

八、板书设计

第三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一.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1方法步骤

(1)暗处理 (2)部分遮光(3)照光(4)取下叶片(5)酒精脱色(6)滴加碘液(7)显色。 2.结果:叶片的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叶片的遮盖部分遇碘没有变蓝 二.实验结论

1)光合作用主要产物是淀粉. 2)光合作用需要光.

九、教学反思

本教案力求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以达到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本节课从课前准备到课堂讨论、完善实验计划直至最后完成实验、得出结论,都是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起到指导、督促的作用,教师角色发生转变,是由过去的“台前”走到现在的“幕后”,做一个“导演”,安排好适当的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由观众变为实际参与者。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实验的一般方法与技能,还关注起自己身边的生活现象,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2.在教师宏观调控下,能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第三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按板中学 田金灿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着重体现生物学习内容的现实性,培养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应用意识。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方面制定如下: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绿色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

(2)尝试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掌握操作技能。 (3)进一步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绿叶在光下能否制造淀粉等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对光合作用实验结果的分析,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表述观点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协作精神。培养学生体验生物探究中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实验的研究意识。 (2)通过对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上的应用,树立生物科学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教师不能只依照传统教学方法,照猫画虎式地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要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实验的步骤和方案,还要使学生理解每一个实验步骤的设计原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因此,本节课,我试图把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由传统的教师讲步骤,变为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使学生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的方法。本课题是对之前所学过生物体结构层次进行深入了解并且应用于实际之中。通过对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为以后学习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本节在教学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光合作用是植物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也是第6章的重点内容。因为:光合作用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主能量转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光合作用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生物界。因此,探究光合作用的奥秘就成为最富吸引力的课题,它是贯穿本章教学内容的主线。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等环节,既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初步学会一些科学研究方法。

1.重点: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淀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难点: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释放出氧气的实验操作。 四、学情分析及教学方法

本课题是一个探究性实验,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对淀粉遇碘变蓝不了解没有化学知识基础等,学生独自完成本实验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进行必要讲解和学习指导,内容从光合作用的过程、实质到物质变化、能量变化都较为复杂。学生对生物课感兴趣,但由于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不足学习上有一定困难,对本内容的学习、实验操作从心理上有了一定的障碍,我在教学中充分预测学生在理解掌握本章本节教材时易出现的问题,采用生动和浅显的语言,深入浅出的分析,逐步完善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和实验操作,针对学生情况,加强练习,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加深印象。新课程标准突出了人与生物圈,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生物,它对生物圈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只有真正理解了光合作用的实质,才能真切体会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增强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自觉性。而保护环境、珍爱生命正是新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应抓住光合作用这一知识点对学生进行保护绿色植物的教育。

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新课标要求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重要含义之一就是学生要有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正确态度,要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本节课主要培养以下三种学习法:1.实验探究法。2.合作学习法。3.自主学习法。 五、教学用具

盆栽植物、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试管夹、火柴、自来水、教学光盘,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2.示范淀粉加碘颜色的转换,明确实验的原理,知道淀粉的来源,从而探讨验证方法。 3.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步骤。思考,归纳整理科学探究实验,教师点拨指导。 探点一:怎样设计对照实验?(选叶遮光)

探点二:如何检验叶片中产生了淀粉?(酒精脱色、滴加碘液) 探点三:如何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去掉(暗处理)

4.演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 回顾科学探究实验步骤

明确设计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考虑因素。 得出结论,光合作用的产物。

5.总结归纳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回答自主学习中提出的问题。 归纳实验操作 总结实验注意要点

6.课外延伸 7.课堂小结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淀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操作。 8.作业布置 完成优化设计的相关习题

八、板书设计

第三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

一.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1方法步骤

(1)暗处理 (2)部分遮光(3)照光(4)取下叶片(5)酒精脱色(6)滴加碘液(7)显色。 2.结果:叶片的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叶片的遮盖部分遇碘没有变蓝 二.实验结论

1)光合作用主要产物是淀粉. 2)光合作用需要光.

九、教学反思

本教案力求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以达到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本节课从课前准备到课堂讨论、完善实验计划直至最后完成实验、得出结论,都是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只起到指导、督促的作用,教师角色发生转变,是由过去的“台前”走到现在的“幕后”,做一个“导演”,安排好适当的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由观众变为实际参与者。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实验的一般方法与技能,还关注起自己身边的生活现象,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2.在教师宏观调控下,能够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相关内容

  • 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
  • 第四节 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植物在呼吸作用中能够产生二氧化碳: 2.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3.举例说出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分析. 2.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难点:1.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分析: 2. ...

  • 3.4.1 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案2
  • [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学要求,重新编排了教学顺序.从五个方面来安排本节教学内容.分别是:众多实验.光合作用概念.光合作用探究历史.光 合作用意义.光合作用的应用. 在"众多实验"中,介绍了5个实验,从而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其中 ...

  • 呼吸作用教案
  • <呼吸作用>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明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原理和意义. (2)通过观察绿色植物的呼吸现象,提高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阅读文本,观察.表达.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逐步了解生命及生命现象的本质,建构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和 ...

  • 能量的释放与利用
  • 教案背景: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六章 能量与呼吸 教案课题: 第一节 能量和释放与利用(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能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如何获取的呢?本课时从设置的人体运动.饥饿时需要能量这些情境入手,引导学生发现生物体的能量是从体内获得的有机物中释放出来的.体验能量释 ...

  • 生物标本制作教案
  •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生物标本的制作,在自然科学中,常常提到生物标本这个词,我们也都或 多或少的见到过生物标本,不知道大家小时候有没有做过这件事:就是把好看的叶子或者花 夹到书里面,等过些日子拿出来,就变干变硬,然后在上面写上好朋友的名字保留起来当作 纪念,这些叶子或花就可以称之为标本,那到底什么是生物标 ...

  • 教师如何写好教案
  • 教师如何写好教案 什么是教案,为什么要写教案?怎么才能写好教案? 教案是教学的实施方案.写好教案是上好课的必须准备工作,没有认真.全面的准备,必然"每课必败". 教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四点:一是每次教学的基本计划,明确本次教学的目标及教育资源的使用计划:二是教学活动的依据, ...

  •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川教版七年级上)(1)
  •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案(川教版七年级上) [课标要求] 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1.识记远古传说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汉族的前身和始祖. 2.理解炎帝.黄帝与农业起源传说的实质. 3.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二.能力 ...

  •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案设计
  •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教案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及作用.光合作用的应用. 2. 光合作用的概念.总反应式. 3. 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图解. (二)能力训练点 1.过多媒体投影,对光合作用过程图解的分步展示,运用化学知识理 解物质和能量变化,理顺所学知 ...

  • [蔬菜育种学]教案
  • <蔬菜育种学>教案 第一章 绪论 一.学时:2学时 二.教学目的: 本章介绍蔬菜育种学的概念.主要内容,以及我国蔬菜育种取得的成就,使学生掌握育种学.品种.无性系.良种的概念,熟悉蔬菜育种学的研究任务.蔬菜育种的目标,了解蔬菜育种的发展趋势. 三.主要内容: 1.蔬菜及蔬菜育种学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