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民俗文化

前言

每一种文化的发展模式都不是静止的,也不是简单单一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发展模式也会相适应的而改变。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产生和发展的,同时与时具进的适应各个时代或朝代的更替和发展也对其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中华民族为主流的各种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融合和发展起来的,是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其中包括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艺术、教育科技等很多方面的丰富内容。而其中的风俗习惯则作为最贴近人们生活的一种思想形态源远流长的流传了下来。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个民族之间区分的重要特征。

我们的传统文化,体现为五伦八德和道德精神,其中表明了,对人是仁民爱物,对己是修省立诚。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个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而且是非常积极的影响。

比如说,易经,就是一本解开人生的密码书,可以指导人怎么生活、怎么工作、怎么处世、怎么做领导、怎么经商等等。儒家学说,是教会人诚信、忠厚、宽恕、自省、仁爱、勤俭等美德。而老子的《道德经》,是一本深沉的哲学书,处世经典书,它教会人更真实地生活,更踏实地生活。还有庄子,教会人许多生活的智慧,让人活得更加豁达平和。

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所谓的“礼”只是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

所谓道家,最初见于汉代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司马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瞻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知变,因变,应变”可谓道家之特长。

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生根、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佛教是一种伦理道德色彩相当浓厚的宗教。佛教以人生为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脱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便提出了一套去恶从善的理论学说和伦理道德准则,形成了有关宗教伦理道德的思想体系。

(二)陕西地域文化对关中人的影响

陕西省关中人的性格特色:

1)“生”

“生”,总的来说有两重意义。一是关中人在人格气象上表现为一种“混沌未凿”与“壮怀激烈”两种心态并存的状态;二是关中人的人格气象又表现为纵向上的“大得自在”、“上下不慕”和横向的“亲疏有别”、“内外分明”两种社会态度。

陕西是汉王朝的发祥地,关中是汉民族最先形成的风水宝地。更早一些时日,秦王朝就因商鞅变法的“政策推进”的影响,关中人的习武公战、勇毅献身、大气刚正的人格气象就逐渐形成;后自西晋末年始到南北朝终,鲜卑、匈奴、羯、氏、羌等西北方少数民族大批进入关中。东汉以来,羌人“大部分已迁到陕西”;而氐人在魏蜀争霸中受到曹操挟持,从武都迁徙于天水、扶风和京兆一带。西晋时,“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户口,戎狄居半。”通过千百年来的互通婚姻与磨合杂处,关中原住民也深受“胡气”的浸淫。心性结构上形成了勇毅、豪迈和自信等特色。今日,关中人民在任事创业上的另辟蹊径,不拘熟套的生猛气象,

在社会生活中不傍不倚、卓自特立的侠士风范,依然清晰可见。

2)“蹭”

一个“蹭”字特别传神地显示了其偏执传统时间观念的非现代性意识。细而言之也有三重义项。

首先, “蹭”是指关中人“内隐性”层面上的“延迟”心理。“延”即拖延心态也;“迟”即迟疑情状也。两相协同,则彰显了关中人的优柔寡断的心理品性。他们留给世人的就只能是蔫蔫乎乎,磨磨蹭蹭和拖拖拉拉的主体形象。

其次,就是“外显性”社会行为层面上的怠堕状态。

最后,就是社会财富和劳动价值(包括时间)分配上的“蹭饭”心理。

关中的原住民遇事绝不会当机立断,而必定要同家长 “对话”,而家长们则通过他们所掌握的经验了知识教育下一代。

3)“愣”

“愣” 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儿童心理。也就是老子讲的“含德(含生命真元之气)之厚,比若赤子”的意思。所以,关中人性格中的“愣”之第二义“愣”,是一种亟待解构的人格特征。通过解构,才有望增加思维的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联系性、复杂性和依条件而与时俱进的变化性、相对性;才会从“一根筋”状态下解放出来。

“愣"是一个贯穿古今、始终如一的个性。这是极需要发扬广大的一种血性资源。因为关中人的这种品质正是孔子期盼的,这是一种并非一般人可以企及的“智、仁、勇三达德”和谐统一的道德境界!

关中人的“愣”,是一种亟待解构的人格特征。通过解构,才有望增加思维的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联系性、复杂性和依条件而与时俱进的变化性、相对性;才会从“一根筋”状态下解放出来。

4)“倔”

一般表现为一种犟牛式的“愣头青”的气质,主要是讲人们的妥协思想资源便极为稀缺。

(三)调查:关中风俗文化(秦绣、虎头鞋、皮影、剪纸、麦秆画)

1、秦绣

陕西姑娘爱绣花,在漫长的小农经济时期,绣花是农村妇女的必修艺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的“女工”表现为母女相传的形式。“纳纱绣”是陕西传统的民间刺绣。在陕南、关中广为流传。迄今为止还有很多的民间刺绣是巧手姑娘、媳妇还喜欢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绣花而产生的。

秦绣起源于陕西省民间古老的绣种“纳纱绣”和“穿罗

绣”,是陕西省当代刺绣艺术,秦绣以其产地独有的历史

和革命传统为题材,在充分吸收光伽民间刺绣基础上创

立,是继四大名绣和众多地方绣品后的又一朵绣苑奇葩。

秦绣不同于传统刺绣的长针掺线,它是在真丝纱络上

用真丝线依照经纬网眼施针,一孔一针或几孔一针。由于

针的走向不同,使图案花纹,画面变幻多端,花中套花。

针法的不同还使得绣线产生不同反光,同一色线形成不同

的色彩效果,彰显出真丝线材质的缤纷美感。秦绣作品中,

小花纹的微妙变化与大块面色彩经常对比运用,此时画面

生出层次和立体感,增加了整幅绣品格调的瑰丽典雅。秦

绣的另一特点是:设计稿从属于针法,设计为制作服务。

并且秦绣充分的体现出黄土高原那种粗犷、豪放、凝重的

艺术风格和装饰情调。

2、虎头鞋

虎头鞋是一种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制

作的童鞋,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

它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同时它又

是一种吉祥物,人们还赋予它了驱鬼辟邪的

功能。

穿虎头鞋的时间,是在幼童百天以后。

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寓意着吉祥如意、

福气冲天,穿了虎头鞋孩子将来眼明、耳灵。

虎是威信、英勇和尊贵的象征,虎能为宝宝

守神护岁,守护平安。

虎头鞋的做工复杂,仅虎头上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夸张地表现虎的威猛。民间制做此鞋时,还常用兔毛将鞋口、虎耳、虎眼等镶边,红、黄、白间杂,轮廓清晰。虎头鞋鞋底肥大,插空纳上九个菱形破花,九个破花称为九颗圆子,意为“九子十成”之说。

虎头鞋宽敞的内部空间和宽阔的鞋底,既有利于幼儿脚丫的生长发育,又可以防寒保暖;即能满足孩子脚丫的安全防护,又能使鞋子大面积的接触地面,帮助孩子脚踏实地、稳步行走。 虎头鞋艳丽的色彩搭配和栩栩如生的造型,美学价值更是一目了然。

虎头鞋的民俗学价值,是它在民间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老虎的外貌雄健,气势威猛,更以其额头有像“王”字的花纹,自古受到中国人的喜爱和崇拜,被尊为“圣兽”、“兽中之王”等等。

缝制虎头鞋除了掌握剪裁、缝制、绣花等多种技法外,还需要有一定的艺术想像力和创造力,这样才能缝制出与众不同的虎头鞋。“高手”可以将司空见惯的色线,巧妙地加工成虎须、虎眉或皮毛,而那些花红柳绿的布头,经过她们拼凑、整合,转眼变成了虎眼、虎嘴、虎耳、虎尾巴。有些“高手”还用珠子、扣子等物直接代替虎眼和虎鼻;有的用毛皮将虎耳、虎眼、鞋口等部位镶边等等,不仅增加了装饰性,更加强调了质感。孩子在行走或玩耍时,闪闪发光的金属片和毛茸茸的皮毛与虎头上鲜艳夺目的"王"字交相辉映,常常引来街坊邻居的津津乐道。当然,茶余饭后的经验交流,更使“高手”们乐此不疲。也正是这种看似平常的交流提高,为经过几千年孕育、传承的民间工艺这个庞大肌体,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养分和新鲜血液

3、皮影

皮影,又叫傀儡戏、灯影。 在华县,又叫碗碗腔皮影戏,形成于清代初叶。皮影是在灯光的照射下用兽皮刻制的人物隔着一层亮布来演戏。“一张牛皮居然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享

有“中华一绝”的美誉。

华县皮影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

的民间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

巧妙结合。

皮影戏始于秦汉,当时主要是为帝王宫

廷服务,唐朝以后就流传到民间,开始成为人

民的艺术。皮影俗称“灯影子”,在灯光的照

射下,以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

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有

“电影之父”

之美称。皮影的原型是用纸剪

的,后来才改成用皮刻制。

华县皮影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品种,同时也是被国内外皮影界公认的所有中国地方皮影乃至世界皮影艺术种类之集大成者。因其最古老、最精粹、最成熟、最完美、最经典和最有资格代表中外皮影艺术的最高水平。

华县皮影四绝:

一是皮影雕刻作品造诣高。华县皮影一般由牛皮刻成,皮质优, 雕工精细,造型逼真, 含义深刻,个个堪称艺术精品;

二是演唱功力极深。选用碗碗腔,生旦净丑各种角色,全由一人包唱,非绝等深厚之演唱功底者所不能为;

三是表演者功力精湛。一个剧团一般仅有5人,除演唱和对白之外,还有挑线、二弦、板胡、月琴、碗、锣、鼔、钗、梆、琐呐、号等20多件乐器,每个人都要充当4个以上的角色,因此可以说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特别是挑线手,外地皮影至少得2人以上,华县皮影则一人独挑,一人操作数十个乃至上百个皮影造型,临乱不惊,游刃有余,堪称一绝;

四是华县皮影博大精深,综合艺术水平炉火纯青,堪称为戏曲艺术之绝唱。

4、剪纸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

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

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

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

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

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

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河北省

蔚县的王老赏大弟子周兆明为该文化遗产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2007年6

月8日,上海市李守白剪纸

大师工作室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

产日奖。

2008年9月1日,梨乡风情剪纸坊正式成立,

作品在传承传统山东民间剪纸的基础上,揉进了

南方剪纸的清秀婉约,并创新实践了人物肖像剪

纸。

2009年9月30日,中国剪纸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的审批

列入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0年是农历虎年,浙江桐庐剪纸协会会长朱维桢老先生创作了一幅宽10米、高7米的单体虎剪纸。这幅作品经现场认证,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单体虎剪纸,创造了剪

纸艺术的又一项世界之最。为虎年的到来增添了吉祥和喜气。

我国的民间剪纸手工艺术有它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我国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公元前6世纪),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却早在未出

现纸时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史记》中的剪桐封弟记述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封姬虞到唐为侯。战国时期就有用皮革镂花,(湖北江凌望山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银箔镂空刻花(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出土文物之一),都与剪纸同出一撤,他们的出现都为民间剪纸的形

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是在1967年我国考古学

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昌遗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墓群中,发现的两张团花剪纸,他们采用的是麻料纸,都是折叠型祭祀剪纸,他们的发现为我国的剪纸形成提供了实物佐证。 关于剪纸手工艺术的历史,即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汉代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纸张是一种很容易霉烂的材料,在我国东南部地区气候湿润,再加上当地每年五、六月的梅雨天,时间一长纸张制品就霉烂,而民间剪纸又是一种大众化的东西,人们不会象珍宝一样保存起来,搞坏了自己还可以再剪。而在我国西北地区天干少雨,气候干燥,纸张也不易霉烂,这也可能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北朝剪纸的一个重要原因

之一。

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诗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唐代剪纸均可看出当时剪纸手工艺术水平已极高,画面构图完整,表达一种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唐代流行颉,其镂花木版纹样具有剪纸特色,如现藏日本正仓院的“对羊”,其羊的纹样就是典型的剪纸手工艺术表现手法。唐代民间还出现了利用剪纸形式制作的漏版印花板,人们用厚纸雕刻成花版,将染料漏印到布匹上,

形成美丽的图案。

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如成为民间礼品的“礼花”,贴于窗上的“窗花”,或用于灯彩、茶盏的装饰。宋代民间剪纸的运用范围逐渐扩大,江西吉州窑将剪纸作为陶瓷的花样,通过上釉、烧制使陶瓷更加精美;民间还采用剪纸的形式,用驴、牛、马、羊等动物的皮、雕刻成皮影戏的人物造型;蓝印花布工艺制作的镂花制版是用油纸板雕镂成纹,刮浆印花的花版纹样就是采用剪纸的技法,有阴、阳刻之分,长线要割断,以

点分虚实。

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我国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剪纸。除南宋以后出现的纸扎花样工匠外,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的最基本的队伍,还是那些农村妇女。女红是我国传统女性完美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女红的必修技巧——剪纸,也就成了女孩子从小就要学习的手工艺。她们从前辈或姐妹那里要来学习剪纸的花样,通过临剪、重剪、画剪、描绘自己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以至最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信

手剪出新的花样来。

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实用性、审美性

成为了符合民众心理需要的象征意义。

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有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故事人物,贴在窗户上(叫“窗花”)、

门楣上(叫“门签”)作为装饰,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样之用的。

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在古代诗词典籍中,也被广泛的记载:

1. 唐朝的崔道融所留传的诗中,有这样的词句:“欲剪宜春字,春寒人剪刀”这里所讲的“宜

春帖子”,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熟悉的剪纸。

2. 唐朝的李商隐《人曰》诗:“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剪彩也就是剪纸。3. 唐朝的段成式《酉阳杂俎》说:“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蟠,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

花下,又剪为春蝶,春胜以戏之。”

4. 南宋的周密所著《志雅堂诗杂钞》中写有:“旧都天衔,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又中原有余承志者,每剪诸家书字,毕专门。其后有少年能于衣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极精工。”

即是“开封”府,“剪花样”指的自然是“剪纸”。

5. 广州建德县志云:“林文辉,字纲齐,剪纸为字,飞动如龙蛇,点差不差毫发,室人装潢

成轴,易薪米以自给,人称之曰剪”。

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无论用一个或多个形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而不是根据客观的自然形态来造型,同时,又善于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来多种吉祥物,把约定成俗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心理。追求吉祥的喻意成为意象组合的最终目的之一。 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得以长久广泛的流传,纳福迎祥的表现功能是其主要原因。地域的封闭和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灾害等逆境的侵扰,激发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民间剪纸《鹿鹤同春》是民间传统的主题纹样。据记载,鹤即“玄鸟”,玄鸟是“候鸟”总称。在民间文化中鹿称为“候兽”,鹤称为“候鸟”,鹿鹤同春是春天和生命的象征。民间鹿与禄同音,鹤又被视为长寿的大鸟,因此鹿与鹤在一起又有福禄长寿之意。在民间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的情况下,人力劳动成为生存的保证,摆脱病魔和死亡的痛苦是人们永恒的理想。民间剪纸以各种形式表达出对生命的渴望,袒护生命,颂扬生命,表现生的欢乐,对生命的崇拜成为人们虔诚的信仰。《鹰踏兔》是民间洞房的喜花之一,也是传统纹样,在民间流传极广。鹰喻“阳”,同鸡、鸟、鸦一样。在民间神化中称太阳为“三足鸟”,民间称太阳为“鸦”。兔寓意“阴”民间称月为兔。鹰踏兔暗喻男女情爱,反映了生殖崇拜的主题。民间剪纸中常见的坐帐花、喜花都以隐喻的方式表达出对生命繁衍生息的崇拜与追求。《扣碗》、《抓髻娃娃》、《鱼唆莲》等为主题的剪纸作品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祈求生命的观念为民间剪纸赋予了不竭的血液和旺盛的生命活力。剪纸的创作者对待富足与幸福,总是怀有着坚定乐观的信念,绵延不断的希望,剪纸正是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理想的外在呈现。民间剪纸将这些吉祥寓意融入到各种民族事项活动中,来满足广大民众精神心理上的需要,以扶持人类的生存,充实人类的生活。在民间剪纸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反映生产生活的画面,这些作品有着一个最大的相同点,就是对主体进行的夸大,大大的鱼,大大的辣椒,大大的蚕,大大的谷粒等,通过剪纸,人们虚构了美好的形象;来慰藉自己的心灵,来张扬人征服自然的伟大创造力,以期建立自己的理想世界,并肯定人的力量,鼓舞人们继续奋斗的勇气。 民间剪纸的表现语言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托物寄语,借用那些约定成俗的观念化形象,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吉祥幸福的期盼。种种质朴的怪诞而又包含率真至美的剪纸造型,来源于原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民间审美观念;来自于有程

式体系和意象造像组成的独特造型体系;来自于中国的本原哲学和世界观,更具有感人的艺

术魅力。

陕西民间剪纸

陕西从南到北,特别是黄土高原,八百里秦川,到处都能见到红红绿绿的剪纸。那古拙的造型,粗犷的风格,有趣的寓意,多样的形式,精湛的技艺,在陕西,在全国的民间美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陕西剪纸,专家们称之为“活化石”,因为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以及与周文化相似的“抓髻娃娃”。与汉画像所相似的“牛耕图”等。传承了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如陕北剪纸中的“鹰踏兔”、“蛇盘兔”、“鹭鸶衔鱼”、“鱼戏莲”、“蛙、鹿、鱼、鸟”等。 陕西自古是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中心,传说中的黄帝就葬于陕西境内的共同陵桥山,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

北首岭都发现了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

周秦汉唐等13朝都在陕西建都,留下了丰厚的民俗文化遗产。

陕西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全国各地不同风格和特色的剪纸艺术中,古老而纯朴的陕西剪纸以它特有的魅力,为人们所喜爱。陕西剪纸主要形式有窗窑顶花、炕围花、门画、挂帘、枕花、桌裙花、鞋花、结婚双喜花、衣物佩饰花、神龛贴花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窗花最为普遍。每逢春节,不论那里的农村,给窗子糊上洁白的纸,贴上红纸剪成的窗花,喜庆新年。陕西的窗花在表现内容上,一种是继承传统,一种是贴近生活,近距离反映现实。有人物活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民间故事传说等。造型严谨,民间风味十足。陕西剪纸大都出自农家妇女之手,以淳朴、粗犷、简炼、明朗为特点。她们创作的剪纸饱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具有古朴的民风。他们一方面受民间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对生活进行仔细入微的观察和理解,凝聚着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心到手到,并通过大胆丰富的想象,用剪纸来表达自己 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美的理解。

在陕西剪纸艺术中,首推陕北民间剪纸。这一地区由于近百年来交通闭塞,地处偏 僻,外来文化较难传入,古代的文化、艺术却被农家妇女承袭下来,代代相传。如一些剪纸继承汉代画像石风格,外轮廓极其简练、饱满。生动,想象力丰富。如农家春节门上贴的《瓜子娃娃》的四肢用纸剪出,头用瓜子代替。由于作者都是农民,面广人多,年龄相异,所以剪纸的题材丰富多彩。蔬菜花木、放牧纺织、婚丧嫁娶、民间传说等是老年作者表现的对象。关中剪纸以其造型优美,细致逼真而深受人们的喜爱。陕南剪纸人数较少,以其夸张中带精巧、细致中藏真情的特点。

剪纸是妇女们创造的文化,在陕北曾有“找媳妇,要巧的”的习俗,给娃找媳妇,“不问人瞎好,先看手儿巧”,手儿巧就是看剪纸绣花。有“一看窗子二看帘”的说法,看窗子,是看剪的窗花,看门帘是看绣花的本事。人们普遍认为,剪花好的女子肯定聪明,以后生下的娃娃自然也是聪明的。而今陕北农村,谁会剪花,仍被全村人所敬重。每到腊月天婆姨女子们在一起相互学着剪花,有好样子出来,争相替样。正月妇女们相互串门看谁的窗花好,看谁手最巧。

陕西剪纸形式多样,一是单色剪纸,二是色纸拼贴剪纸,三是点彩剪纸,四是渗染剪纸,五是纸塑窗花,六是剪纸熏样。

陕北以单色剪纸为主,造型简洁质朴、注重夸张变形,传承着古老的审美情趣和造型观念。在内容上多以动物花草为主。据说孔圣人教化天下,唯独遗漏了陕北,于是陕北人的性情不像关中人那么中庸,所以创造性极强,喜怒哀乐表现的淋漓痛快,所以个性极强。在陕北的靖边、安边、定边,人们称三边剪纸,剪纸变成了另一种风格,纤细入微,小巧玲珑,小中见大,刻画精到。打出的“乐乐”细如针尖,剪出的线细如发丝,既不同延安绥,剪纸粗犷,又不同江南的工巧、写实。据考证,三边原是边关重镇,朝廷常派南方将领在此地镇守,他们带着家眷在这里生活,也带来了水乡的民间文化,与当地古拙的民间艺术待以结合,产生了独特的三边剪纸。

差距地区因为经济基础较好,剪纸的形式变得多样起来,单色、点彩、拼贴、纸塑等多种形式相互运用,内容上以戏曲人物为主,花鸟动物中常常加进象征文化符号的琴棋书画,八宝等,有浓烈的中原文化特征。库淑兰是旬邑县民间拼贴剪纸的高手,今年八十多岁,陕西省文化厅命名的剪纸艺术大师。她把拼贴剪纸发展到极致,使专家学者惊叹不已,台湾汉声为库淑兰出版了大型专辑画册。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拍摄专题片进行报导。合阳县罗占花老人创作的纸塑剪纸,人物的造型采自于戏剧,把戏剧人物的一招一式刻画的栩栩如生。渭北的单色剪纸受其皮影造型的影响,而西府的单色剪纸受木板年画影响,可以看出中原文化深厚的底蕴

麦秆画,是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品。它和剪纸、布贴一样是一种剪贴艺术。

麦秆要经过:"熏、蒸、漂、刮、推、烫、以及剪、刻、编、绘"等多道工序,依麦秆本身的光泽、纹彩和质感,一般不着色,根据需要进行剪裁和粘贴而成。麦秆画具有光泽透亮、装钸效果好、艺术感染力强等优点,制作出的人物、花鸟、动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给人以古朴自然,高贵典雅之美。

麦秆画,又称麦草画、麦烫画、麦秸画、烧烫画等,其工艺源于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历史已有千年,后经历代传播,成为一种完善的艺术形式。麦秆画是民间纯手工艺技术,它充分利用天然麦秆的自然光泽和材质,表现天地风雨、花鸟虫鱼、人物风景、花卉动物等,栩栩如生,巧夺天工。其一幅作品的完成要经历割、漂、刮、碾、

烫、熏等多道工序,制作精细而繁琐,过程漫长而艰辛,

对制作者的耐心、毅力以及审美能力等都是一种考验。正

因我们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坚毅的品质,才造就了

麦秆画这不可多得的艺术精粹。因其出色的工艺价值和表

现技巧,文化部将其正式誉为

麦秆画

“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常言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麦秆工艺画既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又极富现代装饰性和欣赏性,最能体现和展示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精巧技艺和聪明才智,自麦秆画浮现以来,因其独特的工艺价值和广泛适合的装饰性.

麦杆画分字屏、画屏,已制作出玻璃镜框与油漆硬板两种幅画,挂式、立式、座式,大中小型齐全,多种字画图案能与现代各种款式家具摆饰和谐,

悦目赏心,并广泛应用于家庭、宾馆、店铺、会议厅等室内永

久性装饰。 麦秆画承载着中国千年以来的历史文化。从麦子作为古代直至

今天中国民众的主要食粮,可以说麦子是奠基中国民众生存经

济的骨髓,也是滋育社会发展的生命血液,因麦子而产生的艺

术,必定是发自深心、源自血内的生命艺术,其中没有虚浮,

没有哗宠,没有伪佞和懈惰,有的都是真希望、真心血和超乎

绝伦的辛勤和智慧。

麦秆画

麦秆画既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又极富现代装饰性和欣赏性,其艺术魅力源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也表现在其所作的传承与创新。

麦秆画古代是一种源自民间的手工艺术,限于古人的思维定势和社会发展水平,麦秆画虽属创新,但还存在做工粗简等弊病,即至80到90年代,麦秆画的制作技术也并不成熟,还是处于生长和摸索时期,那个阶段的麦秆画仅仅是把麦秆简单处理后贴至画板上,效果呆板,还不具备适合大众的观赏性和装饰性。直到90年代初麦秆画立体绘画熨烫技法产生,在制作中加入美术绘画专业方面的构想和设计,将现代美术思想和绘画技法融入到麦秆画制作的关键步骤中,创作出了具有清晰的层次、合理的透视、自然的光感,具有崭新的艺术表现效果的作品,才使麦秆画的制作工艺发生了变革,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并且随着工艺技术的革新,麦秆画的表现题材也有了很大突破。众所周知,艺术表现题材范围无限广阔,所有生产生活的内容都可提炼升华成为艺术品的表现题材,但传统的麦秆画题材比较狭窄,基本囿于花鸟和人物两个方面。而自立体绘画熨烫技法产生之后,麦

秆画的表现能力大大加强,表现题材开始呈多样化,出现了花卉、

风景、建筑、花鸟、山水、人物、人体、文化、器物等多种题材,

极大地丰富了麦秆画的表现范围,增强了麦秆画的适应性和普及

程度。传承加上创新,当代麦秆画艺术家在传统麦秆画制作技术

的基础上融入自身具备的现代艺术人才的艺术品位和表现技法,

使麦秆画自身的工艺素质较之以前有了较大的飞跃,成为民间艺

术领域的一朵奇葩,散发出别样的光彩。

麦秆画

麦秆画不仅仅是挂在墙面或摆放在厅堂的一幅画。因其可考究的历史已逾千年,更有多种传说印证其不同凡响的产生背景,加之其不输于任何其他门类工艺的表现技巧和能力,所以从80年代重新浮现,至今二十几年时间,受到的关注和取得的成就已可以赶超历史更悠久、并且从业者不可计数的瓷器、刺绣等经典传统工艺。多位艺术家的作品被选为国家领导人赠送外宾的礼物,或者摆放到一些国家、国际级的重要场合,在多届不同的博览会、交易会和工艺品专业评奖中更获奖无数,并于2006年获得了世界手工艺的最高奖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

前言

每一种文化的发展模式都不是静止的,也不是简单单一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发展模式也会相适应的而改变。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产生和发展的,同时与时具进的适应各个时代或朝代的更替和发展也对其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中华民族为主流的各种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融合和发展起来的,是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其中包括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艺术、教育科技等很多方面的丰富内容。而其中的风俗习惯则作为最贴近人们生活的一种思想形态源远流长的流传了下来。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个民族之间区分的重要特征。

我们的传统文化,体现为五伦八德和道德精神,其中表明了,对人是仁民爱物,对己是修省立诚。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个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而且是非常积极的影响。

比如说,易经,就是一本解开人生的密码书,可以指导人怎么生活、怎么工作、怎么处世、怎么做领导、怎么经商等等。儒家学说,是教会人诚信、忠厚、宽恕、自省、仁爱、勤俭等美德。而老子的《道德经》,是一本深沉的哲学书,处世经典书,它教会人更真实地生活,更踏实地生活。还有庄子,教会人许多生活的智慧,让人活得更加豁达平和。

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所谓的“礼”只是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

所谓道家,最初见于汉代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司马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瞻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知变,因变,应变”可谓道家之特长。

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生根、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佛教是一种伦理道德色彩相当浓厚的宗教。佛教以人生为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脱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便提出了一套去恶从善的理论学说和伦理道德准则,形成了有关宗教伦理道德的思想体系。

(二)陕西地域文化对关中人的影响

陕西省关中人的性格特色:

1)“生”

“生”,总的来说有两重意义。一是关中人在人格气象上表现为一种“混沌未凿”与“壮怀激烈”两种心态并存的状态;二是关中人的人格气象又表现为纵向上的“大得自在”、“上下不慕”和横向的“亲疏有别”、“内外分明”两种社会态度。

陕西是汉王朝的发祥地,关中是汉民族最先形成的风水宝地。更早一些时日,秦王朝就因商鞅变法的“政策推进”的影响,关中人的习武公战、勇毅献身、大气刚正的人格气象就逐渐形成;后自西晋末年始到南北朝终,鲜卑、匈奴、羯、氏、羌等西北方少数民族大批进入关中。东汉以来,羌人“大部分已迁到陕西”;而氐人在魏蜀争霸中受到曹操挟持,从武都迁徙于天水、扶风和京兆一带。西晋时,“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户口,戎狄居半。”通过千百年来的互通婚姻与磨合杂处,关中原住民也深受“胡气”的浸淫。心性结构上形成了勇毅、豪迈和自信等特色。今日,关中人民在任事创业上的另辟蹊径,不拘熟套的生猛气象,

在社会生活中不傍不倚、卓自特立的侠士风范,依然清晰可见。

2)“蹭”

一个“蹭”字特别传神地显示了其偏执传统时间观念的非现代性意识。细而言之也有三重义项。

首先, “蹭”是指关中人“内隐性”层面上的“延迟”心理。“延”即拖延心态也;“迟”即迟疑情状也。两相协同,则彰显了关中人的优柔寡断的心理品性。他们留给世人的就只能是蔫蔫乎乎,磨磨蹭蹭和拖拖拉拉的主体形象。

其次,就是“外显性”社会行为层面上的怠堕状态。

最后,就是社会财富和劳动价值(包括时间)分配上的“蹭饭”心理。

关中的原住民遇事绝不会当机立断,而必定要同家长 “对话”,而家长们则通过他们所掌握的经验了知识教育下一代。

3)“愣”

“愣” 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儿童心理。也就是老子讲的“含德(含生命真元之气)之厚,比若赤子”的意思。所以,关中人性格中的“愣”之第二义“愣”,是一种亟待解构的人格特征。通过解构,才有望增加思维的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联系性、复杂性和依条件而与时俱进的变化性、相对性;才会从“一根筋”状态下解放出来。

“愣"是一个贯穿古今、始终如一的个性。这是极需要发扬广大的一种血性资源。因为关中人的这种品质正是孔子期盼的,这是一种并非一般人可以企及的“智、仁、勇三达德”和谐统一的道德境界!

关中人的“愣”,是一种亟待解构的人格特征。通过解构,才有望增加思维的系统性、整体性、全面性、联系性、复杂性和依条件而与时俱进的变化性、相对性;才会从“一根筋”状态下解放出来。

4)“倔”

一般表现为一种犟牛式的“愣头青”的气质,主要是讲人们的妥协思想资源便极为稀缺。

(三)调查:关中风俗文化(秦绣、虎头鞋、皮影、剪纸、麦秆画)

1、秦绣

陕西姑娘爱绣花,在漫长的小农经济时期,绣花是农村妇女的必修艺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的“女工”表现为母女相传的形式。“纳纱绣”是陕西传统的民间刺绣。在陕南、关中广为流传。迄今为止还有很多的民间刺绣是巧手姑娘、媳妇还喜欢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绣花而产生的。

秦绣起源于陕西省民间古老的绣种“纳纱绣”和“穿罗

绣”,是陕西省当代刺绣艺术,秦绣以其产地独有的历史

和革命传统为题材,在充分吸收光伽民间刺绣基础上创

立,是继四大名绣和众多地方绣品后的又一朵绣苑奇葩。

秦绣不同于传统刺绣的长针掺线,它是在真丝纱络上

用真丝线依照经纬网眼施针,一孔一针或几孔一针。由于

针的走向不同,使图案花纹,画面变幻多端,花中套花。

针法的不同还使得绣线产生不同反光,同一色线形成不同

的色彩效果,彰显出真丝线材质的缤纷美感。秦绣作品中,

小花纹的微妙变化与大块面色彩经常对比运用,此时画面

生出层次和立体感,增加了整幅绣品格调的瑰丽典雅。秦

绣的另一特点是:设计稿从属于针法,设计为制作服务。

并且秦绣充分的体现出黄土高原那种粗犷、豪放、凝重的

艺术风格和装饰情调。

2、虎头鞋

虎头鞋是一种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制

作的童鞋,因鞋头呈虎头模样,故称虎头鞋。

它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同时它又

是一种吉祥物,人们还赋予它了驱鬼辟邪的

功能。

穿虎头鞋的时间,是在幼童百天以后。

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寓意着吉祥如意、

福气冲天,穿了虎头鞋孩子将来眼明、耳灵。

虎是威信、英勇和尊贵的象征,虎能为宝宝

守神护岁,守护平安。

虎头鞋的做工复杂,仅虎头上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夸张地表现虎的威猛。民间制做此鞋时,还常用兔毛将鞋口、虎耳、虎眼等镶边,红、黄、白间杂,轮廓清晰。虎头鞋鞋底肥大,插空纳上九个菱形破花,九个破花称为九颗圆子,意为“九子十成”之说。

虎头鞋宽敞的内部空间和宽阔的鞋底,既有利于幼儿脚丫的生长发育,又可以防寒保暖;即能满足孩子脚丫的安全防护,又能使鞋子大面积的接触地面,帮助孩子脚踏实地、稳步行走。 虎头鞋艳丽的色彩搭配和栩栩如生的造型,美学价值更是一目了然。

虎头鞋的民俗学价值,是它在民间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老虎的外貌雄健,气势威猛,更以其额头有像“王”字的花纹,自古受到中国人的喜爱和崇拜,被尊为“圣兽”、“兽中之王”等等。

缝制虎头鞋除了掌握剪裁、缝制、绣花等多种技法外,还需要有一定的艺术想像力和创造力,这样才能缝制出与众不同的虎头鞋。“高手”可以将司空见惯的色线,巧妙地加工成虎须、虎眉或皮毛,而那些花红柳绿的布头,经过她们拼凑、整合,转眼变成了虎眼、虎嘴、虎耳、虎尾巴。有些“高手”还用珠子、扣子等物直接代替虎眼和虎鼻;有的用毛皮将虎耳、虎眼、鞋口等部位镶边等等,不仅增加了装饰性,更加强调了质感。孩子在行走或玩耍时,闪闪发光的金属片和毛茸茸的皮毛与虎头上鲜艳夺目的"王"字交相辉映,常常引来街坊邻居的津津乐道。当然,茶余饭后的经验交流,更使“高手”们乐此不疲。也正是这种看似平常的交流提高,为经过几千年孕育、传承的民间工艺这个庞大肌体,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养分和新鲜血液

3、皮影

皮影,又叫傀儡戏、灯影。 在华县,又叫碗碗腔皮影戏,形成于清代初叶。皮影是在灯光的照射下用兽皮刻制的人物隔着一层亮布来演戏。“一张牛皮居然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享

有“中华一绝”的美誉。

华县皮影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

的民间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

巧妙结合。

皮影戏始于秦汉,当时主要是为帝王宫

廷服务,唐朝以后就流传到民间,开始成为人

民的艺术。皮影俗称“灯影子”,在灯光的照

射下,以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

名,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有

“电影之父”

之美称。皮影的原型是用纸剪

的,后来才改成用皮刻制。

华县皮影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品种,同时也是被国内外皮影界公认的所有中国地方皮影乃至世界皮影艺术种类之集大成者。因其最古老、最精粹、最成熟、最完美、最经典和最有资格代表中外皮影艺术的最高水平。

华县皮影四绝:

一是皮影雕刻作品造诣高。华县皮影一般由牛皮刻成,皮质优, 雕工精细,造型逼真, 含义深刻,个个堪称艺术精品;

二是演唱功力极深。选用碗碗腔,生旦净丑各种角色,全由一人包唱,非绝等深厚之演唱功底者所不能为;

三是表演者功力精湛。一个剧团一般仅有5人,除演唱和对白之外,还有挑线、二弦、板胡、月琴、碗、锣、鼔、钗、梆、琐呐、号等20多件乐器,每个人都要充当4个以上的角色,因此可以说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特别是挑线手,外地皮影至少得2人以上,华县皮影则一人独挑,一人操作数十个乃至上百个皮影造型,临乱不惊,游刃有余,堪称一绝;

四是华县皮影博大精深,综合艺术水平炉火纯青,堪称为戏曲艺术之绝唱。

4、剪纸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

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

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

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

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

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

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河北省

蔚县的王老赏大弟子周兆明为该文化遗产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2007年6

月8日,上海市李守白剪纸

大师工作室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

产日奖。

2008年9月1日,梨乡风情剪纸坊正式成立,

作品在传承传统山东民间剪纸的基础上,揉进了

南方剪纸的清秀婉约,并创新实践了人物肖像剪

纸。

2009年9月30日,中国剪纸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的审批

列入第四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0年是农历虎年,浙江桐庐剪纸协会会长朱维桢老先生创作了一幅宽10米、高7米的单体虎剪纸。这幅作品经现场认证,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单体虎剪纸,创造了剪

纸艺术的又一项世界之最。为虎年的到来增添了吉祥和喜气。

我国的民间剪纸手工艺术有它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我国纸的发明是在公元前的西汉时代(公元前6世纪),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却早在未出

现纸时就已流行,即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史记》中的剪桐封弟记述了西周初期成王用梧桐叶剪成“圭”赐其弟,封姬虞到唐为侯。战国时期就有用皮革镂花,(湖北江凌望山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之一),银箔镂空刻花(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出土文物之一),都与剪纸同出一撤,他们的出现都为民间剪纸的形

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是在1967年我国考古学

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昌遗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墓群中,发现的两张团花剪纸,他们采用的是麻料纸,都是折叠型祭祀剪纸,他们的发现为我国的剪纸形成提供了实物佐证。 关于剪纸手工艺术的历史,即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从纸的出现开始。汉代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纸张是一种很容易霉烂的材料,在我国东南部地区气候湿润,再加上当地每年五、六月的梅雨天,时间一长纸张制品就霉烂,而民间剪纸又是一种大众化的东西,人们不会象珍宝一样保存起来,搞坏了自己还可以再剪。而在我国西北地区天干少雨,气候干燥,纸张也不易霉烂,这也可能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北朝剪纸的一个重要原因

之一。

唐代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诗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唐代剪纸均可看出当时剪纸手工艺术水平已极高,画面构图完整,表达一种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唐代流行颉,其镂花木版纹样具有剪纸特色,如现藏日本正仓院的“对羊”,其羊的纹样就是典型的剪纸手工艺术表现手法。唐代民间还出现了利用剪纸形式制作的漏版印花板,人们用厚纸雕刻成花版,将染料漏印到布匹上,

形成美丽的图案。

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如成为民间礼品的“礼花”,贴于窗上的“窗花”,或用于灯彩、茶盏的装饰。宋代民间剪纸的运用范围逐渐扩大,江西吉州窑将剪纸作为陶瓷的花样,通过上釉、烧制使陶瓷更加精美;民间还采用剪纸的形式,用驴、牛、马、羊等动物的皮、雕刻成皮影戏的人物造型;蓝印花布工艺制作的镂花制版是用油纸板雕镂成纹,刮浆印花的花版纹样就是采用剪纸的技法,有阴、阳刻之分,长线要割断,以

点分虚实。

明、清时期剪纸手工艺术走向成熟,并达到鼎盛时期。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的运用范围更为广泛,举凡民间灯彩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成再加工的。而更多的是我国民间常常将剪纸作为装饰家居的饰物,美化居家环境,如门栈、窗花、柜花、喜花,棚顶花等都是用来装饰门窗、房间的剪纸。除南宋以后出现的纸扎花样工匠外,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的最基本的队伍,还是那些农村妇女。女红是我国传统女性完美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女红的必修技巧——剪纸,也就成了女孩子从小就要学习的手工艺。她们从前辈或姐妹那里要来学习剪纸的花样,通过临剪、重剪、画剪、描绘自己熟悉而热爱的自然景物,鱼虫鸟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以至最后达到随心所欲的境界,信

手剪出新的花样来。

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实用性、审美性

成为了符合民众心理需要的象征意义。

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有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故事人物,贴在窗户上(叫“窗花”)、

门楣上(叫“门签”)作为装饰,也有作为礼品装饰或刺绣花样之用的。

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在古代诗词典籍中,也被广泛的记载:

1. 唐朝的崔道融所留传的诗中,有这样的词句:“欲剪宜春字,春寒人剪刀”这里所讲的“宜

春帖子”,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熟悉的剪纸。

2. 唐朝的李商隐《人曰》诗:“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剪彩也就是剪纸。3. 唐朝的段成式《酉阳杂俎》说:“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蟠,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

花下,又剪为春蝶,春胜以戏之。”

4. 南宋的周密所著《志雅堂诗杂钞》中写有:“旧都天衔,有剪诸色花样者,极精妙。又中原有余承志者,每剪诸家书字,毕专门。其后有少年能于衣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极精工。”

即是“开封”府,“剪花样”指的自然是“剪纸”。

5. 广州建德县志云:“林文辉,字纲齐,剪纸为字,飞动如龙蛇,点差不差毫发,室人装潢

成轴,易薪米以自给,人称之曰剪”。

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无论用一个或多个形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而不是根据客观的自然形态来造型,同时,又善于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来多种吉祥物,把约定成俗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心理。追求吉祥的喻意成为意象组合的最终目的之一。 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得以长久广泛的流传,纳福迎祥的表现功能是其主要原因。地域的封闭和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灾害等逆境的侵扰,激发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民间剪纸《鹿鹤同春》是民间传统的主题纹样。据记载,鹤即“玄鸟”,玄鸟是“候鸟”总称。在民间文化中鹿称为“候兽”,鹤称为“候鸟”,鹿鹤同春是春天和生命的象征。民间鹿与禄同音,鹤又被视为长寿的大鸟,因此鹿与鹤在一起又有福禄长寿之意。在民间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的情况下,人力劳动成为生存的保证,摆脱病魔和死亡的痛苦是人们永恒的理想。民间剪纸以各种形式表达出对生命的渴望,袒护生命,颂扬生命,表现生的欢乐,对生命的崇拜成为人们虔诚的信仰。《鹰踏兔》是民间洞房的喜花之一,也是传统纹样,在民间流传极广。鹰喻“阳”,同鸡、鸟、鸦一样。在民间神化中称太阳为“三足鸟”,民间称太阳为“鸦”。兔寓意“阴”民间称月为兔。鹰踏兔暗喻男女情爱,反映了生殖崇拜的主题。民间剪纸中常见的坐帐花、喜花都以隐喻的方式表达出对生命繁衍生息的崇拜与追求。《扣碗》、《抓髻娃娃》、《鱼唆莲》等为主题的剪纸作品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祈求生命的观念为民间剪纸赋予了不竭的血液和旺盛的生命活力。剪纸的创作者对待富足与幸福,总是怀有着坚定乐观的信念,绵延不断的希望,剪纸正是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理想的外在呈现。民间剪纸将这些吉祥寓意融入到各种民族事项活动中,来满足广大民众精神心理上的需要,以扶持人类的生存,充实人类的生活。在民间剪纸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反映生产生活的画面,这些作品有着一个最大的相同点,就是对主体进行的夸大,大大的鱼,大大的辣椒,大大的蚕,大大的谷粒等,通过剪纸,人们虚构了美好的形象;来慰藉自己的心灵,来张扬人征服自然的伟大创造力,以期建立自己的理想世界,并肯定人的力量,鼓舞人们继续奋斗的勇气。 民间剪纸的表现语言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托物寄语,借用那些约定成俗的观念化形象,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吉祥幸福的期盼。种种质朴的怪诞而又包含率真至美的剪纸造型,来源于原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民间审美观念;来自于有程

式体系和意象造像组成的独特造型体系;来自于中国的本原哲学和世界观,更具有感人的艺

术魅力。

陕西民间剪纸

陕西从南到北,特别是黄土高原,八百里秦川,到处都能见到红红绿绿的剪纸。那古拙的造型,粗犷的风格,有趣的寓意,多样的形式,精湛的技艺,在陕西,在全国的民间美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陕西剪纸,专家们称之为“活化石”,因为它较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造型纹样,如鱼身人面,狮身人首,以及与周文化相似的“抓髻娃娃”。与汉画像所相似的“牛耕图”等。传承了中华民族阴阳哲学思想与生殖繁衍崇拜的观念。如陕北剪纸中的“鹰踏兔”、“蛇盘兔”、“鹭鸶衔鱼”、“鱼戏莲”、“蛙、鹿、鱼、鸟”等。 陕西自古是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中心,传说中的黄帝就葬于陕西境内的共同陵桥山,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宝鸡

北首岭都发现了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

周秦汉唐等13朝都在陕西建都,留下了丰厚的民俗文化遗产。

陕西剪纸,这一民间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全国各地不同风格和特色的剪纸艺术中,古老而纯朴的陕西剪纸以它特有的魅力,为人们所喜爱。陕西剪纸主要形式有窗窑顶花、炕围花、门画、挂帘、枕花、桌裙花、鞋花、结婚双喜花、衣物佩饰花、神龛贴花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窗花最为普遍。每逢春节,不论那里的农村,给窗子糊上洁白的纸,贴上红纸剪成的窗花,喜庆新年。陕西的窗花在表现内容上,一种是继承传统,一种是贴近生活,近距离反映现实。有人物活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民间故事传说等。造型严谨,民间风味十足。陕西剪纸大都出自农家妇女之手,以淳朴、粗犷、简炼、明朗为特点。她们创作的剪纸饱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具有古朴的民风。他们一方面受民间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对生活进行仔细入微的观察和理解,凝聚着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心到手到,并通过大胆丰富的想象,用剪纸来表达自己 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美的理解。

在陕西剪纸艺术中,首推陕北民间剪纸。这一地区由于近百年来交通闭塞,地处偏 僻,外来文化较难传入,古代的文化、艺术却被农家妇女承袭下来,代代相传。如一些剪纸继承汉代画像石风格,外轮廓极其简练、饱满。生动,想象力丰富。如农家春节门上贴的《瓜子娃娃》的四肢用纸剪出,头用瓜子代替。由于作者都是农民,面广人多,年龄相异,所以剪纸的题材丰富多彩。蔬菜花木、放牧纺织、婚丧嫁娶、民间传说等是老年作者表现的对象。关中剪纸以其造型优美,细致逼真而深受人们的喜爱。陕南剪纸人数较少,以其夸张中带精巧、细致中藏真情的特点。

剪纸是妇女们创造的文化,在陕北曾有“找媳妇,要巧的”的习俗,给娃找媳妇,“不问人瞎好,先看手儿巧”,手儿巧就是看剪纸绣花。有“一看窗子二看帘”的说法,看窗子,是看剪的窗花,看门帘是看绣花的本事。人们普遍认为,剪花好的女子肯定聪明,以后生下的娃娃自然也是聪明的。而今陕北农村,谁会剪花,仍被全村人所敬重。每到腊月天婆姨女子们在一起相互学着剪花,有好样子出来,争相替样。正月妇女们相互串门看谁的窗花好,看谁手最巧。

陕西剪纸形式多样,一是单色剪纸,二是色纸拼贴剪纸,三是点彩剪纸,四是渗染剪纸,五是纸塑窗花,六是剪纸熏样。

陕北以单色剪纸为主,造型简洁质朴、注重夸张变形,传承着古老的审美情趣和造型观念。在内容上多以动物花草为主。据说孔圣人教化天下,唯独遗漏了陕北,于是陕北人的性情不像关中人那么中庸,所以创造性极强,喜怒哀乐表现的淋漓痛快,所以个性极强。在陕北的靖边、安边、定边,人们称三边剪纸,剪纸变成了另一种风格,纤细入微,小巧玲珑,小中见大,刻画精到。打出的“乐乐”细如针尖,剪出的线细如发丝,既不同延安绥,剪纸粗犷,又不同江南的工巧、写实。据考证,三边原是边关重镇,朝廷常派南方将领在此地镇守,他们带着家眷在这里生活,也带来了水乡的民间文化,与当地古拙的民间艺术待以结合,产生了独特的三边剪纸。

差距地区因为经济基础较好,剪纸的形式变得多样起来,单色、点彩、拼贴、纸塑等多种形式相互运用,内容上以戏曲人物为主,花鸟动物中常常加进象征文化符号的琴棋书画,八宝等,有浓烈的中原文化特征。库淑兰是旬邑县民间拼贴剪纸的高手,今年八十多岁,陕西省文化厅命名的剪纸艺术大师。她把拼贴剪纸发展到极致,使专家学者惊叹不已,台湾汉声为库淑兰出版了大型专辑画册。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拍摄专题片进行报导。合阳县罗占花老人创作的纸塑剪纸,人物的造型采自于戏剧,把戏剧人物的一招一式刻画的栩栩如生。渭北的单色剪纸受其皮影造型的影响,而西府的单色剪纸受木板年画影响,可以看出中原文化深厚的底蕴

麦秆画,是始于隋唐时代的宫廷工艺品。它和剪纸、布贴一样是一种剪贴艺术。

麦秆要经过:"熏、蒸、漂、刮、推、烫、以及剪、刻、编、绘"等多道工序,依麦秆本身的光泽、纹彩和质感,一般不着色,根据需要进行剪裁和粘贴而成。麦秆画具有光泽透亮、装钸效果好、艺术感染力强等优点,制作出的人物、花鸟、动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给人以古朴自然,高贵典雅之美。

麦秆画,又称麦草画、麦烫画、麦秸画、烧烫画等,其工艺源于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历史已有千年,后经历代传播,成为一种完善的艺术形式。麦秆画是民间纯手工艺技术,它充分利用天然麦秆的自然光泽和材质,表现天地风雨、花鸟虫鱼、人物风景、花卉动物等,栩栩如生,巧夺天工。其一幅作品的完成要经历割、漂、刮、碾、

烫、熏等多道工序,制作精细而繁琐,过程漫长而艰辛,

对制作者的耐心、毅力以及审美能力等都是一种考验。正

因我们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坚毅的品质,才造就了

麦秆画这不可多得的艺术精粹。因其出色的工艺价值和表

现技巧,文化部将其正式誉为

麦秆画

“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常言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麦秆工艺画既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又极富现代装饰性和欣赏性,最能体现和展示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精巧技艺和聪明才智,自麦秆画浮现以来,因其独特的工艺价值和广泛适合的装饰性.

麦杆画分字屏、画屏,已制作出玻璃镜框与油漆硬板两种幅画,挂式、立式、座式,大中小型齐全,多种字画图案能与现代各种款式家具摆饰和谐,

悦目赏心,并广泛应用于家庭、宾馆、店铺、会议厅等室内永

久性装饰。 麦秆画承载着中国千年以来的历史文化。从麦子作为古代直至

今天中国民众的主要食粮,可以说麦子是奠基中国民众生存经

济的骨髓,也是滋育社会发展的生命血液,因麦子而产生的艺

术,必定是发自深心、源自血内的生命艺术,其中没有虚浮,

没有哗宠,没有伪佞和懈惰,有的都是真希望、真心血和超乎

绝伦的辛勤和智慧。

麦秆画

麦秆画既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又极富现代装饰性和欣赏性,其艺术魅力源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也表现在其所作的传承与创新。

麦秆画古代是一种源自民间的手工艺术,限于古人的思维定势和社会发展水平,麦秆画虽属创新,但还存在做工粗简等弊病,即至80到90年代,麦秆画的制作技术也并不成熟,还是处于生长和摸索时期,那个阶段的麦秆画仅仅是把麦秆简单处理后贴至画板上,效果呆板,还不具备适合大众的观赏性和装饰性。直到90年代初麦秆画立体绘画熨烫技法产生,在制作中加入美术绘画专业方面的构想和设计,将现代美术思想和绘画技法融入到麦秆画制作的关键步骤中,创作出了具有清晰的层次、合理的透视、自然的光感,具有崭新的艺术表现效果的作品,才使麦秆画的制作工艺发生了变革,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并且随着工艺技术的革新,麦秆画的表现题材也有了很大突破。众所周知,艺术表现题材范围无限广阔,所有生产生活的内容都可提炼升华成为艺术品的表现题材,但传统的麦秆画题材比较狭窄,基本囿于花鸟和人物两个方面。而自立体绘画熨烫技法产生之后,麦

秆画的表现能力大大加强,表现题材开始呈多样化,出现了花卉、

风景、建筑、花鸟、山水、人物、人体、文化、器物等多种题材,

极大地丰富了麦秆画的表现范围,增强了麦秆画的适应性和普及

程度。传承加上创新,当代麦秆画艺术家在传统麦秆画制作技术

的基础上融入自身具备的现代艺术人才的艺术品位和表现技法,

使麦秆画自身的工艺素质较之以前有了较大的飞跃,成为民间艺

术领域的一朵奇葩,散发出别样的光彩。

麦秆画

麦秆画不仅仅是挂在墙面或摆放在厅堂的一幅画。因其可考究的历史已逾千年,更有多种传说印证其不同凡响的产生背景,加之其不输于任何其他门类工艺的表现技巧和能力,所以从80年代重新浮现,至今二十几年时间,受到的关注和取得的成就已可以赶超历史更悠久、并且从业者不可计数的瓷器、刺绣等经典传统工艺。多位艺术家的作品被选为国家领导人赠送外宾的礼物,或者摆放到一些国家、国际级的重要场合,在多届不同的博览会、交易会和工艺品专业评奖中更获奖无数,并于2006年获得了世界手工艺的最高奖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


相关内容

  • 2016年陕西省文化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2016-2020年中国陕西省文化行业研究分析 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887369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 ...

  • 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研究
  • 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研究 内 容 摘 要 在文化产业日益繁荣的今天,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也遇到了瓶颈,一是一些国有企业和管理部门不能正确认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产业观念淡漠;二是文化产业内部结构有待优化;三是文化产业市场的骨干企业弱小,缺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品牌;四是从事文化产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创 ...

  • 陕西地区乡土文化历史与现状
  •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地域文化(本) 分校(工作站) 专 业 学 号 学生姓名 年 月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们对乡土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对乡土文化的发掘.认识.研究.保护和传承工作正在持续升温.通过对其现状的了解,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保护和传承我们当地宝贵的非物质文 ...

  • 陕西培训网考试练习真题
  • 陕西培训网考试部分真题 1. [单选题] 以下不是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做的是(). [2 分] A.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B. 加快产权制度改革 C. 推动股份制改造 D. 依照特色划分企业经营范围 2.单选题<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中,专项资金使用范 ...

  • 乡土文化-身边的陕西
  •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中华文化概说 分校(工作站) 专 业 学 号 学生姓名 年 月 乡土文化-身边的陕西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们对乡土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对乡土文化的发掘.认识.研究.保护和传承工作正在持续升温.通过对其现状的了解,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保护和传承我们当地宝贵的非物 ...

  • 陕西历史博物馆心得
  • 陕西历史博物馆心得一: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心得体会 2011年5月26日,我们集体参加了学院组织的青马工程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活动,充分感受了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经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 ...

  • 陕西省发展文化产业的几点思考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章编号:1005-6033(2010)02-0151-02 SCI-TECHINFORMATIONDEVELOPMENT&ECONOMY2010年第20卷第2期 收稿日期:2009-11-14 陕西省发展文化产业的几点思考 陈 焱 (咸阳市渭城区委党校,陕西咸阳,712 ...

  • 学习十八大,推动陕西文化发展
  • 中共十八大报告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专章阐述,归纳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一条道路.一个关键.四项任务"."一个中心"就是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条道路"就是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一个关键& ...

  • 陕西省文化产业区域创新能力评价
  • 摘 要:陕西作为文化资源大省和旅游大省拥有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研究陕西省文化产业并进行文化产业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尤其显得重要, 关键词: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区域创新能力 1.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是陕西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一段时期.省政府在繁荣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对外文 ...

  • 2014年陕西省社区考试考前绝密资料之陕西省情
  • 2014年陕西省社区考试考前绝密资料之陕西省情 第一章 陕西省情省貌 1-5 .... 1. 陕西的经纬度是东经105.29-111.15度 北纬31.42-39.35度 2. 陕西的邻省有 8个,分别是山西.河南.湖北.重庆.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是全国邻省省份数量最多的省份,与内蒙古并列最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