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导学案(附答案)

《逍遥游》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2.了解庄子想象奇特、意境开阔、富于浪漫色彩的写作风格。

3.理解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课前预习

一、默写:

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置

杯焉则胶,_________ 。风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___ 。

2.适莽苍者, , ;适百里者,_______ ;适千里

者,_______ 。

二.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冥(mínɡ) 鲲鹏(kūn) 抟扶摇(chuán) 坳堂(āo)

B.夭阏(â) 蜩鸠(tiáo) 决起(juã) 榆枋(fānɡ)

C.舂粮(chōnɡ) 朝菌(cháo) 蟪蛄(huì) 大椿(chūn)

D.斥鴳(yàn) 蓬蒿(hāo) 泠然(línɡ) 数数然(shuó)

答案:D 解析:A.抟扶摇tuán;B.决起xuâ;C.朝菌zhāo。

课 中 导 学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不知其几千里也。 ②小知不及大知。

③奚以知其然也? 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①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②绝云气,负青天。

③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④不负众望。

C.①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②举头望明月。

③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④不胜枚举。

D.①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②从上观之,适与地平。

③无所适从。 ④适得其反。

C(①举:全;②举:抬起;③举:考上;④举:举例)

2.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虽然,犹有未树也。 ②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③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功,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④彼且恶乎待哉。

A.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B.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答案:C

3.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之二虫又何知? B.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闹者。 D.夫晋,何罪之有。

答案:B(本句是一般陈述句,其他三句是宾语前置句)

4.选出下列各句中翻译有误的一项( )

A.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译:有如奔腾的野马一样流动的雾气,飞扬着的尘埃.都是被生物的气息吹拂在空中飘荡着。

B.之二虫又何知!

译:鸣蝉和学鸠这两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C.此小大之辩也。

译: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

D.小知不及人知,小年不及大年。

译:小的智慧比不上大的智慧,短促的寿命赶不上长的寿命。

答案:A

5.选出下列“之”字的解释和用法相同的两项( )

A.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B.其翼若垂天之云 C.此亦飞之至也 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E.之二虫又何知

答案:BC。A取独。D到。E这。BC的。

6.选出下列“以”字的解释和用法相同的两项( )

A.去以六月息者也 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以五百岁为春

D.而彭祖以久特闻 E.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答案:AD。AD凭借。B用。C把。E相当于“而”。

7.选出下列句中划线字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 )

A.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B.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C.而后乃今将图南 D.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答案:B。

A在水面上,名词作状语。B下面,名词。C南行,名词作动词。D降落,名词作动

词。

8.下列划线字解释相同的一组( )

A.则风斯在下矣 B.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斯已矣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C.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D.此小大之辩也

彼且奚适也 而御六气之辩

答案:C。

A就;这。B将;况且。C到。D通“辨”,区别。通“变”,变化。

9.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②小知不如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③德合一君,而征一国 ④旬有五而后反

(5)此小大之辩也( ) (6)而御六气之辩( )

答案: ①冥,通溟,海 ②知,通智,智慧 ③而,通能,能力 ④有,通又;反,通返。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2)三飡而反(飡通“餐”,反通“返”)

10、标明文言句式

(1)南冥者,天池也。( ) (2)《齐谐》者,志怪者也。( )(3)莫之夭阏者。( ) (4)之二虫又何知!( )(5)奚以知其然也?( ) (6)彼且奚适也?( )

(7)彼且恶乎待哉?( )

(1)南冥者,天池也。(判断句)(2)《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3)莫之夭阏者。(宾语前置) (4)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5)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

11.翻译下列语句

①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②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③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参考答案:

①当鹏迁往南海的时候,振翼拍水,水浪远达几千里。它乘着旋风飞上几万里的高空。 ②我一下子起飞,碰到榆树、檀树之类的树木就停下来,有时如果飞不上去,就掉在地上罢了。哪里用得着飞上数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

③再说全社会的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他能分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至此而止了。

课 后 巩 固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武帝时,齐人有东方生名朔,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人主读之二月乃尽。诏拜以为郎,常在侧侍中,数召至前谈语,人主未尝不说也。时诏赐之食于前,饭已,尽怀其余肉持去,衣尽污。数赐缣帛,徒用所赐钱帛,取少妇于长安中好女。率取妇一岁所者即弃去,更取妇。所赐钱财尽索之于女子。人主左右诸郎半呼之“狂人”。人主闻之,曰:“令朔在事无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

时会聚宫下博士诸先生与论议,共难之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自以为海内无双,博闻辩智,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其故何也?”东方生曰:“夫张仪、苏秦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相禽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今非然也,圣帝在上,德流天下,诸侯宾服,威振四夷,连四海之外以为席,安于覆盂,动发举事,犹如运之掌中。贤与不肖,何

以异哉?方今以天下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使张仪、苏秦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能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于是诸先生默然无以应也。

建章宫后阁重栎①中有物出焉,其状似麋。以闻,武帝往临视之。问左右群臣习事通经术者,莫能知。诏东方朔视之,朔曰:“臣知之,愿赐美酒粱饭大飧臣,臣乃言。”又曰:“某所有公田鱼池蒲苇数顷,陛下以赐臣,臣朔乃言。”诏曰:“可。”朔乃曰:“所谓驺牙者也,远方当来归义,而驺牙先见。其齿前后若一,齐等无牙,故谓之驺牙。”其后一岁所,匈奴混邪王果将十万众来降汉。

至老,朔且死时,谏曰:“诗云‘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愿陛下远巧佞,退谗言。”帝曰:“今顾东方朔多善言?”怪之。居无几何,朔果病死。传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此之谓也。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注:①栎:栏杆之类。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取少妇于长安中好女 取:选择,选拔

B.时会聚宫下博士诸先生与论议,共难之曰 难:诘问,责难

C.愿赐美酒粱饭大飧臣,臣乃言 飧:晚餐,用作动词,宴请

D.匈奴混邪王果将十万众来降汉 将:率领,领兵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至老,朔死时 ② 不出,火尽

B.①陛下以赐臣,臣朔 ②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

C.①诏拜为郎,常在侧侍中 ② 敛赀财

D.①时诏赐之食前 ② 会会稽山阴之兰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方朔爱好儒学经术,博览群书,初到长安时,他上书给皇帝,共用了三千个木简,武帝读了两个月才读完。

B.东方朔经常在皇上身边陪侍,多次和武帝谈话,武帝对东方朔的文辞、口才很满意,而对他的治世能力并不赏识。

C.学宫里的博士先生参与议事,东方朔与他们论辩时认为,自己官职不显赫,并非不贤能,而是此一时彼一时、时势造英雄。

D.建章宫后阁的栏杆里,出现一只怪兽,状似麋鹿,东方朔认为此物叫“驺牙”,这是远方将有人来归降的吉兆,后来他的话果然应验了。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使张仪、苏秦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能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

译文:

(2) 以闻,武帝往临视之。问左右群臣习事通经术者,莫能知。

译文:

1 A.通“娶”

2. C (A.副词,将要B.副词,才 C.①介词,把、用 ②连词,表目的 D.介词,在)

3. B. 从武帝的“令朔在事无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这句话可以看出,武帝对东方朔的治世能力是肯定的。

4.句子翻译答案:

(1) 假使张仪、苏秦和我同生在当今时代,他们连一个掌故(掌管旧制旧例等故事)的小官都得不到,怎么敢期望做侍郎呢?(“使”“仆”“曾”“望”、句意各占1分)

(2)把这件事告诉了汉武帝, 武帝亲自到那里观看。问身边群臣中熟悉事物而又通晓经学的人,没有一个人能知道它是什么动物。(“以闻”,“临视”“通”“莫”、句意各占1分)

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清平乐

检校山园①,书所见

南宋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②,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注] ①检校:此处为巡视游赏。山园:稼轩在灵山的住处。②分社肉:每当春社日和秋社日,四邻相聚,分享祭社神的牲口肉。

(1)“万事从今足”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上片简要分析。(3分)

(2)词的下片描绘了怎样的图景?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这图景传达出的生活情趣。(5分)

参考答案.

(1)表现在“居处景美”“生活富足”“邻里关系融洽”,写出了对田园生活的满足。(“居处景美”“生活富足”“邻里关系融洽”,每点1分)

(2)①一边是小小顽童,手把长竿,偷打梨枣;一边是“老夫”,隐身藏影,“静处闲看”。(顽童1分,老夫1分)②“偷”字传神地写出儿童的顽皮可爱;(1分)“莫”字,表现出词人对邻家偷梨、枣的顽童由衷的爱怜之情。(1分)一老一少对比,一动一静结合,传达出美好的生活情趣。(1分)

《逍遥游》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2.了解庄子想象奇特、意境开阔、富于浪漫色彩的写作风格。

3.理解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课前预习

一、默写:

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置

杯焉则胶,_________ 。风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___ 。

2.适莽苍者, , ;适百里者,_______ ;适千里

者,_______ 。

二.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冥(mínɡ) 鲲鹏(kūn) 抟扶摇(chuán) 坳堂(āo)

B.夭阏(â) 蜩鸠(tiáo) 决起(juã) 榆枋(fānɡ)

C.舂粮(chōnɡ) 朝菌(cháo) 蟪蛄(huì) 大椿(chūn)

D.斥鴳(yàn) 蓬蒿(hāo) 泠然(línɡ) 数数然(shuó)

答案:D 解析:A.抟扶摇tuán;B.决起xuâ;C.朝菌zhāo。

课 中 导 学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不知其几千里也。 ②小知不及大知。

③奚以知其然也? 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①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②绝云气,负青天。

③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④不负众望。

C.①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②举头望明月。

③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④不胜枚举。

D.①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②从上观之,适与地平。

③无所适从。 ④适得其反。

C(①举:全;②举:抬起;③举:考上;④举:举例)

2.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虽然,犹有未树也。 ②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③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功,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④彼且恶乎待哉。

A.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B.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答案:C

3.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之二虫又何知? B.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闹者。 D.夫晋,何罪之有。

答案:B(本句是一般陈述句,其他三句是宾语前置句)

4.选出下列各句中翻译有误的一项( )

A.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译:有如奔腾的野马一样流动的雾气,飞扬着的尘埃.都是被生物的气息吹拂在空中飘荡着。

B.之二虫又何知!

译:鸣蝉和学鸠这两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C.此小大之辩也。

译: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

D.小知不及人知,小年不及大年。

译:小的智慧比不上大的智慧,短促的寿命赶不上长的寿命。

答案:A

5.选出下列“之”字的解释和用法相同的两项( )

A.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B.其翼若垂天之云 C.此亦飞之至也 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E.之二虫又何知

答案:BC。A取独。D到。E这。BC的。

6.选出下列“以”字的解释和用法相同的两项( )

A.去以六月息者也 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以五百岁为春

D.而彭祖以久特闻 E.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答案:AD。AD凭借。B用。C把。E相当于“而”。

7.选出下列句中划线字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 )

A.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B.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C.而后乃今将图南 D.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答案:B。

A在水面上,名词作状语。B下面,名词。C南行,名词作动词。D降落,名词作动

词。

8.下列划线字解释相同的一组( )

A.则风斯在下矣 B.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斯已矣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C.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D.此小大之辩也

彼且奚适也 而御六气之辩

答案:C。

A就;这。B将;况且。C到。D通“辨”,区别。通“变”,变化。

9.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②小知不如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③德合一君,而征一国 ④旬有五而后反

(5)此小大之辩也( ) (6)而御六气之辩( )

答案: ①冥,通溟,海 ②知,通智,智慧 ③而,通能,能力 ④有,通又;反,通返。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2)三飡而反(飡通“餐”,反通“返”)

10、标明文言句式

(1)南冥者,天池也。( ) (2)《齐谐》者,志怪者也。( )(3)莫之夭阏者。( ) (4)之二虫又何知!( )(5)奚以知其然也?( ) (6)彼且奚适也?( )

(7)彼且恶乎待哉?( )

(1)南冥者,天池也。(判断句)(2)《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句)(3)莫之夭阏者。(宾语前置) (4)之二虫又何知!(宾语前置)(5)奚以知其然也?(宾语前置)

11.翻译下列语句

①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②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③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参考答案:

①当鹏迁往南海的时候,振翼拍水,水浪远达几千里。它乘着旋风飞上几万里的高空。 ②我一下子起飞,碰到榆树、檀树之类的树木就停下来,有时如果飞不上去,就掉在地上罢了。哪里用得着飞上数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呢?

③再说全社会的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他能分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至此而止了。

课 后 巩 固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武帝时,齐人有东方生名朔,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人主读之二月乃尽。诏拜以为郎,常在侧侍中,数召至前谈语,人主未尝不说也。时诏赐之食于前,饭已,尽怀其余肉持去,衣尽污。数赐缣帛,徒用所赐钱帛,取少妇于长安中好女。率取妇一岁所者即弃去,更取妇。所赐钱财尽索之于女子。人主左右诸郎半呼之“狂人”。人主闻之,曰:“令朔在事无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

时会聚宫下博士诸先生与论议,共难之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自以为海内无双,博闻辩智,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其故何也?”东方生曰:“夫张仪、苏秦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相禽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今非然也,圣帝在上,德流天下,诸侯宾服,威振四夷,连四海之外以为席,安于覆盂,动发举事,犹如运之掌中。贤与不肖,何

以异哉?方今以天下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使张仪、苏秦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能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于是诸先生默然无以应也。

建章宫后阁重栎①中有物出焉,其状似麋。以闻,武帝往临视之。问左右群臣习事通经术者,莫能知。诏东方朔视之,朔曰:“臣知之,愿赐美酒粱饭大飧臣,臣乃言。”又曰:“某所有公田鱼池蒲苇数顷,陛下以赐臣,臣朔乃言。”诏曰:“可。”朔乃曰:“所谓驺牙者也,远方当来归义,而驺牙先见。其齿前后若一,齐等无牙,故谓之驺牙。”其后一岁所,匈奴混邪王果将十万众来降汉。

至老,朔且死时,谏曰:“诗云‘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愿陛下远巧佞,退谗言。”帝曰:“今顾东方朔多善言?”怪之。居无几何,朔果病死。传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此之谓也。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注:①栎:栏杆之类。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取少妇于长安中好女 取:选择,选拔

B.时会聚宫下博士诸先生与论议,共难之曰 难:诘问,责难

C.愿赐美酒粱饭大飧臣,臣乃言 飧:晚餐,用作动词,宴请

D.匈奴混邪王果将十万众来降汉 将:率领,领兵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至老,朔死时 ② 不出,火尽

B.①陛下以赐臣,臣朔 ②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

C.①诏拜为郎,常在侧侍中 ② 敛赀财

D.①时诏赐之食前 ② 会会稽山阴之兰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方朔爱好儒学经术,博览群书,初到长安时,他上书给皇帝,共用了三千个木简,武帝读了两个月才读完。

B.东方朔经常在皇上身边陪侍,多次和武帝谈话,武帝对东方朔的文辞、口才很满意,而对他的治世能力并不赏识。

C.学宫里的博士先生参与议事,东方朔与他们论辩时认为,自己官职不显赫,并非不贤能,而是此一时彼一时、时势造英雄。

D.建章宫后阁的栏杆里,出现一只怪兽,状似麋鹿,东方朔认为此物叫“驺牙”,这是远方将有人来归降的吉兆,后来他的话果然应验了。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使张仪、苏秦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能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

译文:

(2) 以闻,武帝往临视之。问左右群臣习事通经术者,莫能知。

译文:

1 A.通“娶”

2. C (A.副词,将要B.副词,才 C.①介词,把、用 ②连词,表目的 D.介词,在)

3. B. 从武帝的“令朔在事无为是行者,若等安能及之哉!”这句话可以看出,武帝对东方朔的治世能力是肯定的。

4.句子翻译答案:

(1) 假使张仪、苏秦和我同生在当今时代,他们连一个掌故(掌管旧制旧例等故事)的小官都得不到,怎么敢期望做侍郎呢?(“使”“仆”“曾”“望”、句意各占1分)

(2)把这件事告诉了汉武帝, 武帝亲自到那里观看。问身边群臣中熟悉事物而又通晓经学的人,没有一个人能知道它是什么动物。(“以闻”,“临视”“通”“莫”、句意各占1分)

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清平乐

检校山园①,书所见

南宋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②,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注] ①检校:此处为巡视游赏。山园:稼轩在灵山的住处。②分社肉:每当春社日和秋社日,四邻相聚,分享祭社神的牲口肉。

(1)“万事从今足”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上片简要分析。(3分)

(2)词的下片描绘了怎样的图景?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这图景传达出的生活情趣。(5分)

参考答案.

(1)表现在“居处景美”“生活富足”“邻里关系融洽”,写出了对田园生活的满足。(“居处景美”“生活富足”“邻里关系融洽”,每点1分)

(2)①一边是小小顽童,手把长竿,偷打梨枣;一边是“老夫”,隐身藏影,“静处闲看”。(顽童1分,老夫1分)②“偷”字传神地写出儿童的顽皮可爱;(1分)“莫”字,表现出词人对邻家偷梨、枣的顽童由衷的爱怜之情。(1分)一老一少对比,一动一静结合,传达出美好的生活情趣。(1分)


相关内容

  • 庄子[逍遥游]节选阅读及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2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 ...

  •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段似实而虚的描述: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9分)<庄子·逍遥游>中有一段似实而虚的描述:"今子(惠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逍遥游>)惠子有一棵大树,因它长得不合 ...

  • 高中[劝学.逍遥游.][师说]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 <劝学> 1.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 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劝学>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在文中对应的语句是: . 2. 在文中用比喻说明 ...

  • 上帝问贝多芬你知不知道你这一生为的是什么?
  • 我从娘胎开始爸爸就笃信'胎教',天天让我听古典音乐:小时候最快乐的事,是爸爸一边放圆舞曲,一边带着我大跳不三不四的舞步.更幸运的是,我家经济情况是中下等,父亲出身也不是什么知识份子,不过是小小的公司课长罢了.但是,把花在房子装饰费.游乐费.置装费的钱一省再省:什么名衔金钱都是现实问题,热腾腾的只靠一 ...

  • 2013年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带答案和解析
  • 1.甲.乙.丙拟共同出资50万元设立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在其设置的股东名册中记载了甲乙丙3人的姓名与出资额等事项,但在办理公司登记时遗漏了丙,使得公司登记的文件中股东只有甲乙2人.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丙不能取得股东资格 B.丙取得股东资格,但不能参与当年的分红 C.丙取得股东资格,但不能 ...

  • 2016年司法考试改革最新消息带解析
  • 1.甲.乙.丙成立一家科贸有限公司,约定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甲.乙.丙各按20%.30%.50%的比例出资.甲.乙缴足了出资,丙仅实缴30万元.公司章程对于红利分配没有特别约定.当年年底公司进行分红.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丙只能按30%的比例分红 B. 应按实缴注册资本80万元,由甲.乙 ...

  • 逍遥游知识点归纳[答案]
  • 逍遥游知识点归纳 一.读音 二.通假字 (1) 三餐而反("反"通"返",返回) (2) 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 ,智慧) (3) 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区别 ) ( ...

  • [名师一号]2015高中语文(必修五)双基限时练6 逍遥游]
  • 双基限时练(六) 逍遥游 一.基础训练 1.下列每对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都出自<庄子>,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据报道,中国独立研制的"嫦娥三号"将于近日发射,届时"嫦娥三号"将带着月球车鹏程 ...

  • 南怀瑾[庄子?逍遥游]讲记(节选)阅读答案
  • <庄子·逍遥游>讲记(节选) 南怀瑾 第六种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第七种人妙了: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彼且恶乎待哉? ① 这种人没有看见过,不过满地都是,他是大乘境界."乘"的是什么?"乘"的是"天地之正气" ...

  • 必修五情景式默写训练及答案
  • 必修五情景式默写训练及答案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10年16考)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归去来兮,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