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杨万里咏园诗的禅学意趣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 7卷第 1 期 

20 0 6年 1月  

南 昌大 学学报 ( 文社会科 学版 ) 人  

J OURN     ANCHANG UN VER IY  AL 0F N   I ST

V 13   o 1 o. 7 N . 

Jn 20   a .06

论 杨万 里  园诗  咏 的禅 学意趣 

胡建 升 , 师华  文

(. 1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 , 北京 10 7 ;. 0 8 5 2 南昌大学 人 文学院 中文 系, 江西 南昌 30 4 )   30 7 

要 : 宗以明心见性 为终极关怀。它对杨 万里的人 生观 、 宙观 、 美理 想 、 学观 念及 艺术表 现手 法都  禅 宇 审 文

有重要影响。杨万里的咏 园诗是诗人 闲散 时, 吟咏性情 所作 , 诗人怡情 养性 、 谧修 养心性 的 自性 顿悟 的结 晶 , 是 静   是佛 意、 禅韵 、 诗情和景趣 的有机 契合 , 体现着诗人 哲理 思辨 与诗情 画意水乳 交融的审美境 界追求 , 富禅学意趣。 极   关键词 : 杨万里 ; 园诗 ; 学意趣  咏 禅

中图分类号 : 0 .2 I 7 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6一 4 8 20 ) l 14— 5 10 O 4 (0 6 O 一00 0 

杨万里性情 刚烈, 为人正直 , 不畏权势 , 吉水  《 县志》 杨诚斋立朝时, 载“ 论谏挺挺”l 3 2 贞)宋  l ( 51 ,    

三昧手, 拈出茶经第二泉。珍重赞公惊久别 , 且谈诗 

句未谈禅。  (6 6 页) ” 2  5 诗人与正孚长老一别十余  4

高宗也称其“ 直不 中律 ” 孝 宗也称其 “ , 有性 气”   …

( 52 , 云 其 “ 若 刚 毅 狷 介 之 守 , 为难  3 2 页) 又   乃 尤 得” 3 2 页) …( 53 。他以“   正心诚意” 为人生信条 。葛 

年, 日 昨 促膝畅谈禅 旨大要依 稀在 目, 日挚友重  今

逢, 惊喜无 限, 眼顿 明, 老 意绪惘然 ; 老禅师开启慧 

思, 禅机妙语 , 令诗人 眼明心静 。诗人与东寺诗僧素 

有交往 , 与朋友 相逢 , 喜吟“ 头不觉三年别 , 眼  转 病 相看一笑开。   《 ”¨ (东寺诗僧照上人访予于普明寺赠以  

天 民《 寄杨诚斋》 脊梁如铁心 如石 , 云“ 不曾屈 膝不  皱眉”B 《 [ (葛无怀小集》 1 页)   J , 8 。但他论诗却主 张抒 

写性情 , 张扬个性 , 追求意趣和滋味。这主要得益于 

他 对禅 学 的会通 。  

诗》2 08 “ 眼” ,   页) 病 66 属禅语 , 意为受世尘遮 障的不 

净之眼 , 又如《 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 “ 云: 不须更 

师屋漏法 , 只问此瓶 当响答。紫微仙人乌角巾, 唤我 

杨万里一生广交天下名僧 、 士, 居

为官一 方, 便  遍游当地寺 院古刹 , 家乡的云水寺 、 如 西湖 的惠昭  寺、 普济寺 , 江东的半 山寺 、 定林 寺, 山的栖 贤寺  庐 等 。在与众僧交往过程中, 谈禅论佛 、 参透佛理是其  中的主要乐趣 。《 督诸军求盗梅州宿 曹溪呈叶景伯  陈守正溥禅师》 : 南斗东偏第 一 山, 云 “ 白头初 得扣  禅关。祖衣半似云来薄 , 金钥才开雾作团。一钵可  能盈尺许 , 千年有底万人看。今宵雪乳分龙焙 , 日 明  

黄泥 又马鞍 。  (6 9 ” 2  5页) 人 有 幸来 到禅 宗 六 祖  2 诗

起看清风生。京尘满袖思一洗 , 眼生花得再明。 病 ”  

0 (6 8 页) 。 2 05 诗人因世情所困而烦恼重重 ,     见到高僧  超尘脱俗的衣着举止 , 顿觉清风沁人 , 满袖京尘得 以   净洗 , 原本被世尘所翳之“ 病眼” 也为之而明。由于  熟谙禅宗 境 界 , 万 里时 时感 觉 “ 生老 态 似枯  杨 先

禅 ”‘( 晚晴二首 》2 3 。 《   , 26页) 6 。  

禅 宗对 杨 万 里 的人 生 观 、 宇宙 观 、 审美 理 想 、 文 

学观念及艺术表现手法都有重要影 响。《 送分宁主  簿 罗宏材秩满入京》 :要知 诗客参江西 , 云 “ 正似禅 

慧能讲学之地 曹溪 , 欣喜 自己“ 白头初得 扣禅关”  , 以前对禅宗要 旨犹如雾团, 日来到佛教圣地 , 今 犹获 

“ 金钥” 打开迷团 , 今宵与众位禅僧“ 雪乳分龙焙”  , 想到“ 日黄泥又马鞍” 更觉机会难 得。《 明 , 惠泉分  茶示正孚长老》 寒泓不到十余年, 云“ 老眼重看意惘  然 。漱裂苍崖玉龙 口, 堕成清镜雪花天。须烦佛界 

收稿 日期 :o 5一O 20 9一l  O 修回 日期 :0 5—1 2  20 1— 5

。 

客参曹溪。不到南华与修水 , 于何传法更传衣。  ”

(6 9 页) 2  9 诗人认 为作诗与参 禅并列 , 5 并且异 曲同 

理 。《 题照上人 ( 东寺诗僧 ) 迎翠轩二首》 : 参寥  云 “

癞可去无还 , 谁踏诗僧最上关 。欲具江西句中眼 , 犹  须作礼问云山。  (6 6 页) ” 2  9 诗人把照上人 比着与  0

作者简介:   (.. )男, 研究 人. 0 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及书法 胡建 .7 . . 1 . ! 江厘  92   25 0 文师华( 6 ~ , 汀西瑞昌 教授, 1 1 )男, 9 人, 文学博   士,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 期 

胡建升等 : 论杨万里 咏园诗 的禅学 意趣 

苏东坡相契很深 的诗僧道潜 , 苏轼 曾称其 “ 文字争  蔚炳 , 新诗如玉屑 , 出语便清警”4 55 。在此实  _ (5 页

)   际上是蕴涵诗人“ 诗法不相妨 ”_ (5 页) 4 56 的主张,     也就是诗不妨禅 , 禅不妨诗 , 句说法就是诗禅 一  换

l ” (初夏即事十二解》2 3 5   《 ‘ 。 , 64贞)在这  诗句 中 , 6  

画檐空房 , 孤花体 净, 幽馥 中寒 , 蕖幽落 , 芙 山花 自   飞, 一片宁静 与明净 , 诗人空静 的心灵不 为外物所  扰, 主观情绪融人到静寂的客观物境之 中, 流露出诗 

人 清净 澄明 的 自性 。  

体。谈禅说诗 , 参禅悟道成了杨万里生活的一部分 。  

《 和同年梁韶, 寺丞次 张寄诗》 : 故人一别恰 三  k l 1 云 “ 年, 谁与论诗更 说禅。 _ (61 贞) ”3 2  0 诗人关心朋友    7

的是三年来 , 谁 与论诗更 说禅” 是“ 。又如《 戏用禅 

慧海 日:青青翠竹 , “ 尽是法身; 郁郁黄花, 无非  般若。  (五灯会元》 , 7 禅宗把 自然山水看  ” 《 卷31 页) 5 作佛性 的显现 , 是呈现 在人们 眼前 的现成 的圆满 自  

观答曾无逸 问山谷语》 : 昨 日评诸家诗 , 云 “ 偶人禅  观。 (6 0 页) ” 2  1 禅观就是禅宗以心统摄万物的观    5

照方式和思维模式 。   杨万里的咏园诗是诗人闲散时 , 吟咏性情而为 ,   是诗人静谧修养心性 的 自心本性顿悟的结 晶, 是佛 

足之境 。禅宗认为这种 圆满 自足的现量境, 是一切  现成的, 是一个未 经逻辑理念 干预 的原真 的境界 。  

在 此境 界 中 , 照 者必 须泯 然忘 我 , 为 利 害 、 欲  观 不 意

所熏 , 要脱尽情尘 , 而用清纯尤杂 的审美眼光来观照  审美 对象 , 也就是 用 清 净 的 自性 去领 纳 、 照对 象 , 映  

而 在此 过程 中 , 不 起 心 , 动念 , 明 的 自性 如一  人 不 澄 面 明镜 , 纳万 物 而 自性 本 身更 显 清 净 。人 的 自性  接

意、 禅韵 、 诗情和景趣 的有机契合。葛天 民《 寄杨诚 

斋》 :参禅学诗无两法 , 云 “ 死蛇解弄活泼泼” 又云 : ,   “ 赵州禅在 口皮边 , 渊明诗写胸 中妙” (葛无怀小   《   集》l 页) , 8 一语道 出杨万里诚斋诗体 的主要特点是 

观照对象, 同时也忘记 自身个体 的存在 。叔本华 曾   云 :置身于这一 直观 中的同时也 不再是个体 的人  “ 了, 因为个体的人 自失 于这种直观之 中了。他 已经  是认识的主体 , 纯粹的 、 无意志的、 尤痛苫的 、 无时间   的主体。  ( 0 杨万 里咏园诗 中经常出现心 如 ” 2 页) 5   明镜 、 照外 界事 物 而不 乱 , 镜 达到 物 我 两忘 、 万念 俱  寂的艺术境界 , 通过 园中景物来 映现 内心

闲适 、 寂  静、 空灵 、 自如的 自性。在此境界 中, 人之 自 与宇  性 宙法性冥然合一 , 生命本体与宇宙本体圆融一体 ,   客 观之物 已不再是主体对立 的观照对象 , 而成为“   我” 的感受或“ 的心态的反照。《 我” 寒食 雨中同舍约游 

禅韵与诗情 的完美结 合。刘 克庄 《 山诚斋 诗选  茶

序》 : 比之禅学 , 云 “ 山谷 , 初祖 也; 曾, 吕、 南北二宗  也; 诚斋稍后 出。 ” (后村先生大全集》 62 页)   《 卷3 , 5  

当然 , 在其咏园诗中 , 有的诗以禅语为诗, : 西 昌 如 “   主簿如禅僧 , 日餐秋菊嚼纯冰。西 昌官舍如佛屋 , 一  物 也无 唯有竹 。  (题太和主簿赵昌父思隐堂》2 6  ” 《 , 27 6 页) 禅语的使用 , 白直叙 , 平 缺乏诗情和禅意。但其 

大部分咏园诗体现着佛教思想 、 禅韵 、 诗情圆融的特  征, 体现着哲理思辨与诗t 厕意水乳交融的审美境  I I 『 界, 极富禅学意趣。  

天竺得十六绝句呈陆务观》 之五云 :小溪 曲曲乱山 “  

中, 嫩水溅溅一线通。两岸桃花总无力 , 斜红相倚卧  春 风 。 【 (635页) 溪 在 乱 t丛 中蜿 蜒 曲 折 穿  ”3 2 3   小 l 』 行, 水随山转 , 回百折 , 千 溪水清澈澄明, 在乱石丛林  中涓 涓 细语 。岸 边 桃 花 绽 放 , 艳 明 媚 , 风徐 来 , 娇 春   花枝交相依偎 , 落英缤纷 , 斜红飘洒。“ 溪水 ” 的静  谧、 自由、 清澈乃是诗人明净的 自性 表现 , 它宁静无  虑, 和谐空灵 , 桃花 自舞春风 , 人心依然 自性空寂 , 毫 

无滞 碍 , 里流 露 的是诗 人 自己物我 一如 、 这 清净 澄 明 

明 心见 性 , 量 呈显  现

明心见性是禅宗的终极关怀 。禅宗认为众生都  具有佛性 , 人的 自 性是本来清净的, 清净 自 性是禅 的   本体。这样 , 禅宗就以明心见性取代 了佛教 的 自我  解脱的终极 目标 , 不求超凡人圣 , 而主张要善于发现 

自己 , 发现本 性清 净 的 自我 , 其本 质就 是要 回归 到人 

性 的本来 面 目, 而重 现人 的本来 面 目的方法 就是  “ 不思善, 不思恶” ( 页)   2 3 。杨万里的咏园诗也体  现出对明心见性的追求 , 力求把禅宗见性的终极关 

的 , 。《 1 5 境 寄题喻叔奇国博 郎中园亭二十六咏》   云: “ 柳下湖光净一天 , 边垂柳起三 眠。小蛮 自倚腰  湖 支袅 , 照镜梳 头晓月 前。  (  5 页) 湖光净 一  ” 2 31 “ 6 天” 是主体清净本性 的体现 , 刚换新装的垂柳 , 在皎  洁明净 的月华里 , 更显娇柔可爱 , 犹如清新迷人 的姑  娘

,倚腰支袅” l镜梳头 , “ , 临 妩媚动人。主体 的心对  于外 物不粘 不滞 , 而是 现 量地 映照 、 纳 万 物 , 领  领 在 纳外境的过程 中表现出 自 性的清净。这中现量的观 

照与 宗 白华 先 生 所 说 的 静 照 的 境 界 同工 。他 说 :  

怀有机融人诗的审美情境之 中, 中以一心统摄万  诗

物, 在景物中流露出泯合物我的清净心性 , 表现出物 

我~如 的境 界 , 诗 人 心 灵 创 造 的 主 观境 界 。如 : 是  

“ 行尽空房忽画栏 , 竹光和月入亭寒。 L (又题寺后  ”3 《   j 竹亭》2 8 页) 孤姿妍 外 净 , , 00 “ 6 幽馥 暑 中寒 。  (栀  ”L 《 3   J 子花》2 1 页) 芙 蕖和蕊 落幽 香。 L (极暑题钓 ,  9 “ 65 ”3 《   J  

雪》2 6 ,615页) 更 无 一 个 子 规 啼 , 寂 空 山 花 自 “ 寂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南 昌大学学报 ( 文社 会科学版 ) 人  

20 0 6拒 

“ 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 , 心无挂碍 , 和世暂时绝  缘。这时一点觉心 , 静观万象 , 万象如在镜 中, 明 光   莹洁 , 而各得其所 , 呈现着它们各 自的充实 的、 内在  的、 自由的生命 , 所谓万物静观皆 自 。这 自得 的、 得   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空明的觉  心 , 纳着万境 , 境浸入 人 的生命 , 容 万 染上 人 的性 

灵 。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2 页) ” 《 , 5  

高峰 。 _ (6 4 页) ”3 2  8 诗人傍晚 时分立于西湖惠照寺    1

石桥之上, 内心犹如一平似镜 的湖面 , 清湛 晶莹 , 活 

泼地映照湖光 山色 , 船入烟丛 , 西湖中心柳条掩映下  的寺 院静谧幽寂 , 南北两峰兀然挺立于暮色之 中, 万  物恬静和谐 , 优美悦 目。人之心在画中游行 , 心随境  转, 但又没有注入尘 隋与知识等任何东西。同时 , 能 

够超出面前之景 , 反照出心性 的透彻 、 明、 澄 清净的 

直觉体悟 , 无住 生心 

本性。《 晓坐荷桥四首》 :帘影窥池到藕根 , 云 “ 水光  为我 弄 朝 暾。鱼 儿 解 作 晴 天 雨 , 面 吹 成 落 点  波 痕 。 l (6 9 页) ”3 2 1     4 清晨 朝晖随着 水光跃动 , 鱼儿不 

时窜出水面 , 池面波痕涟漪 。 帘影” “ 偷窥藕池 , 藕池  静看帘影 , 一切无情为有情 , 好似水之于 映月 , 月之  涵水 , 扑朔迷离 , 帘影在池水 中, 是 还是池水 在帘影  里, 在这水月相忘之境 中, 完全泯灭 了主体的意念与  情识 , 表现出主客俱失 、 物我双无的直觉体悟境界。  

杨万里《 和李天麟二首》 “ 云:

学诗须透脱 , 信手  自孤高。 【 (   2 他认为学诗对外物进行观照  ”3 2 1 页)   61

和体验时 , 必须“ 透脱” 也就是要能保持 内心活泼 、 ,   澄明、 净洁的心境 , 同时又能不为外境的攀缘而有所  拘牵。诗中又云 : 句 中池有草” 进一 步强调只有  “ , 胸襟透脱 , 了无障碍 , 才能直接 体悟清新 自然 的景  物。杨万里作诗 强调胸襟透脱 , 张紫岩 曾日“ 廷秀  胸襟透脱矣”2( 鹤林玉露》 1, 页) l 《   卷 42 7 。这 种 “ 透  脱” 的观照与以我观物或 以物观物不 同, 而是一种  直觉体悟 , 是与禅宗 的观照方式禅悟思维相通。禅  宗讲究“ 顿悟 ” 就是在一刹那 问领悟 、 , 自见清净 的 

理事 一如 , 超越襟 怀 

杨万里的咏 园诗 中体现 出禅宗理事一如 、 圆融  互摄 、 谐和澄澈 的美感 特质。吴 澄于《 跋诚 斋杨先  生学箴》 评其 日: 昔人忘言处 , 到不 可会 。还须  “ 可 心眼亲 , 未许一理盖。词章特其余 , 君已得其最。当  

本性过程 。慧能日:道 由心悟……欲知心要 , “ 但一 

切善恶都莫思量 , 自然得入清净心体 , 湛然常寂 , 妙  用恒沙。 l ( 1 5 禅悟的发生是瞬间 的、 ”6 卷 , 页)   5 随机 

的、 不确 定 的 、 具 个性魅 力 的 , 恍惚 迷离 , 可凑  极 是 不

知邹鲁传 , 有在文字外。此南轩先生赠诚斋先生诗  也。  ( 页) 言高度 概括 了杨万里善体 证那种  ” 4 4 此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的高妙绝境 , 且达到“ 风酣 日煦 ,   万物骀荡 , 人之意 , 天 相与融 怡”9(欧阳文忠公文 l 《    

集・ 温庭筠严维诗》8 页) , 1 的理 事一如之至境 。禅宗  认为, 为理性 、 理 本性 , 乃是本体世界 ; 事为事物 、 诸 

泊的。青原惟 信禅 师 曾云 : 老僧三 十年前 未参禅  “

时 , 山是 山 , 水 是水 。及 至后来 , 见 见 亲见知 识 , 有个 

入处 。见 山不是 山, 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 ,   依前见山只是 山, 水只是水 。  ( 1, 1 页) 见 ” 卷 71 3    5 惟信所谈的感悟的第三 阶段 “ 山只是 山, 见 见水 只   是水” 才是主客双泯 、 物我一如 的大彻大悟 的禅悟。   禅宗 的顿悟关键在“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 1六   卷 《 

祖慧能大鉴禅师》5 , 3页) 。所谓 “ 所住 ” 就是 人 心在  无 ,

法, 乃是现象世界 。理事一如就是本体与现象, 法性  与诸法 , 空与有等之 间相 即相非 , 相互交彻 , 圆融无  碍。青原石头禅师《 同契》 “ 参 日:灵源明皎洁 , 枝派  暗流驻

。执事元是迷 , 契理亦非悟。 _ ( , 5   ”6 卷52 页)   5

灵 源乃 人之 明净 心性 , 由它而 派生 出纷 纭诸 法 , 只  如

映照外境 时, 不生憎爱 , 能“ 亦无取舍 , 不念利益成 

执著于事而看不到不变之理乃是 困迷 , 如只执著于  理而抛弃万象之事就不是悟。理事的关系有人比着  水与波的关系 , 有水而成波, 见波而知水 , 水即波 , 波  即水 , 水波一体 , 理事相融 , 事不离理 , 理不离事。在  理事一体 中, 各种 在常人 眼中为对立 、 矛盾的事情 ,  

坏等事” ( 《   卷l六祖慧能大鉴禅师》5 页)保持心性  , 5 , 的澄明平静。在 “ 无所住” 同时 , 生其心 ” 就  之 又“ ,

是心性如明镜止水般感受外物, 涵容活泼充满生机  的外界万物。   杨万里在游赏 园林时 , 能在以清净明澈的 自性  去领纳园中万事万物 , 不为园 中景物的兴 衰消亡变  化所动 , 不为外境而粘滞 , 持心灵 的 自由与空 明; 保   又能做到“ 对境心数起”6( 1六祖慧能大鉴禅师》 _ 卷 《   。   5 页)心如明镜止水 , 6 , 顺应和辉映园中活泼泼 的景  物。《 晚立西湖惠照寺石桥 上》 “ 于镜面入烟  云: 船 丛, 寺在湖心更柳中。暮色欲来吾欲去 , 其如南北两 

如主观与客观 、 有情 与无情 、 生命与死亡、 短暂与永 

恒、 巨大与渺小等都被超越 、 被化解。也就是色不异  空, 空不 异色 , 即是 空 , 即是 色 。 色 空   在杨万里咏园诗中 , 诗人以开阔的视野 、 超越的  襟怀追求表现静云止水不可凑泊的圆融之境。这种  艺境就如宗 白华 先生所说 的灵境 , 艺术 家以心灵  “ 映射万象 , 代山川而立言 , 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l 期 

胡建升等 : 论杨 万里 咏园诗的禅学 意趣 

情调与客观的 自然景象交融互参 , 成就一个 鸢飞鱼  跃, 活泼玲珑 , 渊然而深 的灵境 。 _ ( 中国艺术意境 ”8 《    

四 随缘任运 ,   闲适澹泊 

杨万里在《 和李天麟秋怀五绝句》 中云 : 奉酬  “ 只么随缘句 , 懒更雕肝 与探钩。 l (  2 页) 中  ”3 2 1   6 0 诗

主张作诗要 “ 随缘 ” 而为 , 不要过 分去挖空心思 。 绞  尽脑汁 , 雕肝探钩 , 追求辞藻华美。《 金狮子章》   云: “ 谓金无 自性 , 随工巧匠缘 , 遂有狮子相起 。起但 是  缘, 故名缘起。 … ( 大藏经》 51 页) ”  《 卷4 , 7 就是说 , 5 金 

狮子 的形成 , 是 因 , 匠之 制作 是缘 。世 界上 万有  金 工

之诞生》7 页) 题巩仲至修 辞斋》

: 人道庄周 梦  , 0 《 云 “

蝴蝶, 我言蝴蝶梦庄周。庄周解飞蝶解语 , 向蝴蝶  说 应点头。  (   4 “ ” 2 4 页) 庄周梦蝴蝶” 主客有别 , 68 , 而 

“ 蝴蝶 梦庄周 ” 灭 了主 客 对立 , 这 种 明澈 清 净 的  泯 在

心灵观照下 , 庄周原不能飞而能 自由地飞, 蝴蝶本不  能语而能会通人语 , 主客一体 , 超越无碍。杨万里咏 

园诗在表现时间空问的现象 中体证 了这种圆融 、 超 

越 的 自性 。  

诸法都是从众多因缘和合而生 , 是众多因缘 和条件 

首先 , 表现为时间与空间 的交融。《 新柳》 : 云  “ 柳条百尺拂银塘 , 且莫深青 只浅 黄。未必柳条能  蘸水 , 中柳影引它长。 _ (61 页) 条深青与  水 ”3 2  3 柳   8

浅黄化解对时间流逝的忧虑 , 是在空 间的转换 中来 

结合而成的产物 。杨万里的随缘任运的作诗主张明  

显是受禅宗思想的影响。禅宗认为“ 平常心是道 ”  。

马祖道 一 日 : “自心 是佛 . 心 即是 佛 心 。… …夫 求  此

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 , 佛外无别心。不取善 ,   不舍恶 , 净秽两边 , 俱不依怙 。……凡所见色 , 皆是  见 心。……汝但 随 时言 说 , 即事 即理 , 无所 碍。 都   著衣吃饭 , 长养圣胎 , 任运过时 , 更有何事 。 _ ”6  

… …

截断单向时间之流, 把时 间空间化。又柳条未能蘸 

到水面 , 但一平如镜的银塘之水将柳影与柳枝交融  在一块 , 并且无限地伸展 , 形成犹如一线 的时间之  流, 空间也消融于时间之 中, 时空一体 , 充满着生机  禅趣。   其次 , 杨万里在咏园诗中对时间 的过去 、 现在 、   未来的三际之流和时间长短 的超越也有 明显体证。  

( 《 卷3江西马祖道一禅师》 1 页) , 8 他认 为本来就不存  2 在净心与妄心 的区别 , 求佛要 “ 所求 ” 要 “ 无 , 不取  善, 不舍恶” 。他又 日“ 非心非佛” ( 《   卷3 江西马祖 

道 一禅师 , 9 , 》1 页)从否定 角度说明我即佛 。在此基  2

础上 , 他进一 步提 出 : 道不用修 , “ 但莫 污染。何 为  污染?但有生死心 , 造作趣向, 皆是污染。若欲直会  其道 , 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 , 无是非 ,   无取舍 , 无断常 , 凡无圣 。 ¨ 《 无 ”  ( 杭州径山大觉禅师   碑铭 , 6 慧海根据“ 》 1 页) 0 平常心是道” 发展为“ , 饥来  吃饭 , 困来即眠”6( 《 L 卷3 大珠慧海禅师》 1 页) j , 7 。饥  5 餐 困眠, 体现 了禅宗 随缘任运 、 率性适 意的精神境 

界。  

《 寄题石湖先生

范至能精舍二首》 : 万顷平湖石  云 “

琢成 , 尚存越垒对吴城 。如何豪杰干戈地 , 却入先生  杖屦声。古往今来真一梦 , 湖光月色 自双清 。东风  不解谈兴废 , 只有年年春草生。 [ (6 2 页) ”3 2 23 诗人  j   立身于曾是越 、 吴豪杰 干戈之地 , 兴叹“ 古往今来真 

梦” 用梦来化解历史 的洪流 , , 把过去 、 如今 、 未来 

三际的界限泯 灭在诗人 “ 湖光月色 自双清 ” 的清净  心性 中, 以东风年年生青草把时间化 于空间的纯粹  体验之中。当然 , 杨万里 的一梦是对人心清净 自性  的绝对价值 的肯定 , 以及在获得 自 性后的一种愉悦 。   这不 同于苏轼的“ 人生如梦” 苏轼是把真实人生虚  ,

杨万里的咏园诗表现 出对禅宗随缘任运 、 率性  适 意的悟证 , 且显示出禅悟中物我两忘 、 闲适澹泊的 

诗人情怀。《 题西湖僧房》 :竹林深处着禅房, 云 “ 下 

却疏帘 自炷香 。书 画 随宜遮 四壁 , 闲欹瓦 枕小 藤  床。  (   8 竹林深处 , ” 2 3 页) 66 禅房幽寂 , 疏帘寂寂下  垂, 炷香袅袅薰人 , 主人欹躺在 “ 瓦枕小藤床” 随  上,

意 打量 四壁挂 置得体 的书 与画 , 一种 闲适 自得 、 然  超

幻化 , 从而否定人生的永恒价值 , 流露出悲伤与失意 

后的惆怅情怀。   另外 , 杨万 里在咏园诗 中对空 间大小的超越也  有体证。《 中秋前二夕钓雪舟中静坐二首》 中有云 :   “ 月到南窗小半扉 , 无灯始觉室生辉。人 间何处 冰 

壶是, 身在冰壶却道非 。 (6 6 页) ” 2  6 古人喜用 壶    1 来喻以少容多 , 如云园林是“ 中别有天 、 壶 芥子纳须 

弥” 诗人独坐暗房 , , 有月从 南窗而人 , 虽无灯 而觉 

物外之情随缘而得。诗人 的心性是一种平常心, 任  缘 自运 , 而在这一心的随缘应用之中 , 把平常心与清  净的本性统一起来 , 使清 净 自性 得到更好 的表露 。  

室内灯火辉明, 而感悟 自己“ 身在冰壶却道非” 的执 

迷, 把宇宙万象纳于一心。这正如钱钟书先生所云:   “ 必须冥漠冲虚者结为风云变态 , 缩虚人实 , 即小见 

大 。  ( 谈艺录》29   ” 《 ,2 页)

《 夏夜玩月》 “ 云:仰头月在天 , 照我影在地。我行影  亦行 , 我止影亦止。不知我与影 , 为一定为二 。月能  写我影 , 自写却何似。偶然步溪旁 , 月却在溪里。上  下两轮月 , 若个 是 真 底。唯 复 水 是 天 , 唯复 天 是 

水 。 [ (  1 页) ”3 2 68 此诗 完全是 诗人 主 观意识 的表   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南 昌大

学学 报( 人文社会科 学版)  

20 06往 

露 。月行天上, 还是月游水底 , 天与水相融 , 何为天,   哪是水 , 天即水, 即天。影子因月而缘起 , 为因, 水 我  

在水面上 , 雨后 的阳光新鲜可人 , 竹与树都拖着长长  的影子 向远处更 远处延伸 , 风南来 , 薰 浮萍北靠 ,   只 听到黄鹂鸟呼朋 唤友的对语 , 却无处可寻, 但没过一  会 ,忽见双飞入别丛” “ 。自然界 的万物是那样和谐  美妙 , 那样清新动 人。但作者 在对 自然景物 的观照  中, 随缘任运 , 无事无为 , 显露出~种禅意盎然、 禅悦  洒脱的闲适心境。   参考文献:  

[] 1 吉水县 志[ ] 清光 绪 元年 刻 本 . z. 台北 : 台湾 成文 出版 

社 ,9 8  18 .

月为缘 , 我与月缘起而生影 。“ 月能写我影 , 自写却 

何似” 表明影为月写 , 为我之 心性所 写。这 是一  又

种人之 自 性的生命节奏与宇宙法性 的生命律动的冥 

然相合, 是一种随缘任运 、 自然适 意而又生机勃勃的  自由境 界。葛 兆 光 云: 我 心 是 佛——我 心 清 净  “

— —

依心行动——适意 自然 , 这种 宇宙观 、 时空观 、  

人生哲学 、 生活情趣极为精致的结合 , 是一个脉络十 

分清晰 、 顺序十分 自然的发展过程 , 所以 , 在惠能 、 神  会之后 , 几乎每一个禅宗大师都要大讲这种 ‘ 适意 ’  

的生活情趣与现世 自我精神解脱 的人生哲学 。 _ ”l   ( 6 杨万里在随缘任运的禅悦体验 中, 1 页) 0 又表现出  

[ ] 之. 万 里 范成 大资 料 汇 编 [ . 京 : 2湛 杨 G] 北 中华 书局 ,  

18 . 9 5 

[] 3 北京大学古 文献研 究所 编. 宋诗 :2册 [ . 全 4 G] 北京 :   北

京大学 出版社 ,9 8 19 .   [] 4 于民 , 孙通 海.中国古典 美学举要 [ . M] 合肥 : 徽教 育  安

出版社 .0 0. 20  

“ 安闲恬静 , 虚融澹泊” ( 《   卷1六祖慧能大鉴禅师》5 ,  6 页) 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 和罗巨济 山居 十咏》  

云:花柳 春全盛 , “ 池塘燕学 飞。晚晴还 小立 , 色  暮 不能归。草远天无壁 , 苔深水有衣。山居 自清绝 , 不  必扣禅扉。  (61 页) ” 2 2   4 诗人在晚霞 映照下小立 ,   领纳全盛春天 的美景 , 池塘两岸 花红柳绿 , 稚燕学  飞, 碧草连天, 一望无穷 , 青苔郁郁 , 水漂浮萍。“ 草  远天无壁 , 苔深水有衣” 展示 了诗人心性 幽邃无边 、   空明清澈。在如画的春景中显现出他闲适悠然 的生  活情趣 和淡 泊超然 的人生哲 学。《 夏玉井

亭 晚  初

[] 5 郭朋. 经校释 [ . 坛 M] 北京 : 中华书局 ,9 3 18.   【 ] 济. 6普 五灯会元 [ . M] 北京 : 中华书局 ,94. 18  

[ ] 本华. 为 意 志和 表 象的 世 界 [ . 京 : 务 印 书 7叔 作 M] 北 商  

馆 .9 2  18 .

[ ] 白华. 8宗 美学散 步[ . M] 上海 : 上海人 民 出版社 ,0 2 20 .   [] 9 胡经之 . 中国古典 文艺学丛编 : G] 北京 : 京大学 出 三[ . 北  

版 社 ,0 1 20 .  

[0 钱钟书. 艺录[ . 1] 谈 M] 北京 : 中华书局 ,94  18. [ 1 冯友 兰. 国哲学 史: 1] 中 下册 [ . M] 上海 : 东师范 大学 出 华  

版 社 .0 0. 20  

立》 :冶蕊倡花 一雨 空, 晴新涨 未亏侬。竹兼  云 “ 鲜

树影眼天底 , 人凭栏干立镜中。看尽水衣投北岸 , 方  知今 日是南 风。黄 鹂对语 无寻 处 , 忽见 双 飞入别  丛。  (   8 诗人在雨后登楼凭靠栏杆 , ” 2 4 页) 60 心平  如镜 。“ 冶蕊倡花 ” 被暴雨冲洗一空 , 花瓣花蕊漂流 

[2 孙 昌武. 思与诗情 [ . 1] 禅 M] 北京 : 中华书局 ,9 7 19 .  

[3 葛兆光. 1] 禅宗与中国文化[ . 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8 . 9 7 

On t e P e i  a t   fBu d ih Ph l s p y i   n    h   o t Be u y o   d h s   i o h  n Ya g c o W a l’   e S n i g Ga d n   n i S Po m  i gn   r e s

HU Ja  in—s e g . E   h —h a hn   W N S i u  ( . col f hns  agaeadLtr ue B in  om l nvr t, e ig10 7 , hn ; 1 Sh o o  ieeLn ug n  i a r, e igN r a U i sy B in 08 5 C ia    C et j   ei j

2 D p rme to   h n s   i g it s o  i r tr S h o  fHmn n t s . e a t n  fC i e e L n u si   fL t au e, c o lo   c e a ie i

N nh n  nvr t, a cag30 4 C ia  a cagU i sy N n hn 3 07,hn ) ei

Ab ta t Un e sa d n   u n nau e wa  o us d u tmae y o   y t   a   e t Th   a   e tha  mp r  s r c : d rt n i g h ma   t r  sf c e   li tl  n b  he Ch n s c .

e Ch n s c  d i o -

tn n u n e o   n   a l’   ul o   fl e, r   u lo a sh t  d a 。 e r  fl e a u e a d w y   f r si  a t f e c   n Ya g W n i so t k o   f wo l o t k, e t ei i e l t o y o   tr t r  n   a so   t t il o i d o c h i a i c

e pr s in. n   a l’ p e sn i g g r e s we e t e c salz to   fc a tn   ip st n c l v t g t e h a  x e so Ya g W n i o m  i g n   a d n   r  h   r tliai n o   h n i g d s o ii y o u t ai  h   e t i n

a d n t r a d t e c mpr h n i n o   a u e Th y c mbi d co ey t e Bu h s   i s ph c a m  f h n, o t n   a u e, n   h   o e e so   fn t r . e   o ne   l s l h   dd ih phl o y h r o   a p e— o C  

i  u l y w t  h   n   iw. h y e o id h s a sh t   u s i o  l n i g a   l   n   ae   fp i s p y a d c q ai   i t e f e v e T e   mb d e   i  e t e i p r u t fb e d n   s mi a d w tro   h l o h   n   t h i c   k o

teq a t sget eo ot . h yw r flo o t  euyo u d i   hl oh . h  u ly u gs v f er T e  ee ul f ei b at f d hs p i sp y i  i p y     p c   B h o  

Ke   r s Y n   a l ; e p e sn i g a o t a d n ;p ei  e u y o   u d ih p i s p y  y wo d  ̄ a g W n i t   o m  i g n   b u  r e s o t b a t  f B d b s   h l o h . h g c o

( 责任编辑

吴直雄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 7卷第 1 期 

20 0 6年 1月  

南 昌大 学学报 ( 文社会科 学版 ) 人  

J OURN     ANCHANG UN VER IY  AL 0F N   I ST

V 13   o 1 o. 7 N . 

Jn 20   a .06

论 杨万 里  园诗  咏 的禅 学意趣 

胡建 升 , 师华  文

(. 1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 , 北京 10 7 ;. 0 8 5 2 南昌大学 人 文学院 中文 系, 江西 南昌 30 4 )   30 7 

要 : 宗以明心见性 为终极关怀。它对杨 万里的人 生观 、 宙观 、 美理 想 、 学观 念及 艺术表 现手 法都  禅 宇 审 文

有重要影响。杨万里的咏 园诗是诗人 闲散 时, 吟咏性情 所作 , 诗人怡情 养性 、 谧修 养心性 的 自性 顿悟 的结 晶 , 是 静   是佛 意、 禅韵 、 诗情和景趣 的有机 契合 , 体现着诗人 哲理 思辨 与诗情 画意水乳 交融的审美境 界追求 , 富禅学意趣。 极   关键词 : 杨万里 ; 园诗 ; 学意趣  咏 禅

中图分类号 : 0 .2 I 7 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6一 4 8 20 ) l 14— 5 10 O 4 (0 6 O 一00 0 

杨万里性情 刚烈, 为人正直 , 不畏权势 , 吉水  《 县志》 杨诚斋立朝时, 载“ 论谏挺挺”l 3 2 贞)宋  l ( 51 ,    

三昧手, 拈出茶经第二泉。珍重赞公惊久别 , 且谈诗 

句未谈禅。  (6 6 页) ” 2  5 诗人与正孚长老一别十余  4

高宗也称其“ 直不 中律 ” 孝 宗也称其 “ , 有性 气”   …

( 52 , 云 其 “ 若 刚 毅 狷 介 之 守 , 为难  3 2 页) 又   乃 尤 得” 3 2 页) …( 53 。他以“   正心诚意” 为人生信条 。葛 

年, 日 昨 促膝畅谈禅 旨大要依 稀在 目, 日挚友重  今

逢, 惊喜无 限, 眼顿 明, 老 意绪惘然 ; 老禅师开启慧 

思, 禅机妙语 , 令诗人 眼明心静 。诗人与东寺诗僧素 

有交往 , 与朋友 相逢 , 喜吟“ 头不觉三年别 , 眼  转 病 相看一笑开。   《 ”¨ (东寺诗僧照上人访予于普明寺赠以  

天 民《 寄杨诚斋》 脊梁如铁心 如石 , 云“ 不曾屈 膝不  皱眉”B 《 [ (葛无怀小集》 1 页)   J , 8 。但他论诗却主 张抒 

写性情 , 张扬个性 , 追求意趣和滋味。这主要得益于 

他 对禅 学 的会通 。  

诗》2 08 “ 眼” ,   页) 病 66 属禅语 , 意为受世尘遮 障的不 

净之眼 , 又如《 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 “ 云: 不须更 

师屋漏法 , 只问此瓶 当响答。紫微仙人乌角巾, 唤我 

杨万里一生广交天下名僧 、 士, 居

为官一 方, 便  遍游当地寺 院古刹 , 家乡的云水寺 、 如 西湖 的惠昭  寺、 普济寺 , 江东的半 山寺 、 定林 寺, 山的栖 贤寺  庐 等 。在与众僧交往过程中, 谈禅论佛 、 参透佛理是其  中的主要乐趣 。《 督诸军求盗梅州宿 曹溪呈叶景伯  陈守正溥禅师》 : 南斗东偏第 一 山, 云 “ 白头初 得扣  禅关。祖衣半似云来薄 , 金钥才开雾作团。一钵可  能盈尺许 , 千年有底万人看。今宵雪乳分龙焙 , 日 明  

黄泥 又马鞍 。  (6 9 ” 2  5页) 人 有 幸来 到禅 宗 六 祖  2 诗

起看清风生。京尘满袖思一洗 , 眼生花得再明。 病 ”  

0 (6 8 页) 。 2 05 诗人因世情所困而烦恼重重 ,     见到高僧  超尘脱俗的衣着举止 , 顿觉清风沁人 , 满袖京尘得 以   净洗 , 原本被世尘所翳之“ 病眼” 也为之而明。由于  熟谙禅宗 境 界 , 万 里时 时感 觉 “ 生老 态 似枯  杨 先

禅 ”‘( 晚晴二首 》2 3 。 《   , 26页) 6 。  

禅 宗对 杨 万 里 的人 生 观 、 宇宙 观 、 审美 理 想 、 文 

学观念及艺术表现手法都有重要影 响。《 送分宁主  簿 罗宏材秩满入京》 :要知 诗客参江西 , 云 “ 正似禅 

慧能讲学之地 曹溪 , 欣喜 自己“ 白头初得 扣禅关”  , 以前对禅宗要 旨犹如雾团, 日来到佛教圣地 , 今 犹获 

“ 金钥” 打开迷团 , 今宵与众位禅僧“ 雪乳分龙焙”  , 想到“ 日黄泥又马鞍” 更觉机会难 得。《 明 , 惠泉分  茶示正孚长老》 寒泓不到十余年, 云“ 老眼重看意惘  然 。漱裂苍崖玉龙 口, 堕成清镜雪花天。须烦佛界 

收稿 日期 :o 5一O 20 9一l  O 修回 日期 :0 5—1 2  20 1— 5

。 

客参曹溪。不到南华与修水 , 于何传法更传衣。  ”

(6 9 页) 2  9 诗人认 为作诗与参 禅并列 , 5 并且异 曲同 

理 。《 题照上人 ( 东寺诗僧 ) 迎翠轩二首》 : 参寥  云 “

癞可去无还 , 谁踏诗僧最上关 。欲具江西句中眼 , 犹  须作礼问云山。  (6 6 页) ” 2  9 诗人把照上人 比着与  0

作者简介:   (.. )男, 研究 人. 0 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及书法 胡建 .7 . . 1 . ! 江厘  92   25 0 文师华( 6 ~ , 汀西瑞昌 教授, 1 1 )男, 9 人, 文学博   士,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 期 

胡建升等 : 论杨万里 咏园诗 的禅学 意趣 

苏东坡相契很深 的诗僧道潜 , 苏轼 曾称其 “ 文字争  蔚炳 , 新诗如玉屑 , 出语便清警”4 55 。在此实  _ (5 页

)   际上是蕴涵诗人“ 诗法不相妨 ”_ (5 页) 4 56 的主张,     也就是诗不妨禅 , 禅不妨诗 , 句说法就是诗禅 一  换

l ” (初夏即事十二解》2 3 5   《 ‘ 。 , 64贞)在这  诗句 中 , 6  

画檐空房 , 孤花体 净, 幽馥 中寒 , 蕖幽落 , 芙 山花 自   飞, 一片宁静 与明净 , 诗人空静 的心灵不 为外物所  扰, 主观情绪融人到静寂的客观物境之 中, 流露出诗 

人 清净 澄明 的 自性 。  

体。谈禅说诗 , 参禅悟道成了杨万里生活的一部分 。  

《 和同年梁韶, 寺丞次 张寄诗》 : 故人一别恰 三  k l 1 云 “ 年, 谁与论诗更 说禅。 _ (61 贞) ”3 2  0 诗人关心朋友    7

的是三年来 , 谁 与论诗更 说禅” 是“ 。又如《 戏用禅 

慧海 日:青青翠竹 , “ 尽是法身; 郁郁黄花, 无非  般若。  (五灯会元》 , 7 禅宗把 自然山水看  ” 《 卷31 页) 5 作佛性 的显现 , 是呈现 在人们 眼前 的现成 的圆满 自  

观答曾无逸 问山谷语》 : 昨 日评诸家诗 , 云 “ 偶人禅  观。 (6 0 页) ” 2  1 禅观就是禅宗以心统摄万物的观    5

照方式和思维模式 。   杨万里的咏园诗是诗人闲散时 , 吟咏性情而为 ,   是诗人静谧修养心性 的 自心本性顿悟的结 晶, 是佛 

足之境 。禅宗认为这种 圆满 自足的现量境, 是一切  现成的, 是一个未 经逻辑理念 干预 的原真 的境界 。  

在 此境 界 中 , 照 者必 须泯 然忘 我 , 为 利 害 、 欲  观 不 意

所熏 , 要脱尽情尘 , 而用清纯尤杂 的审美眼光来观照  审美 对象 , 也就是 用 清 净 的 自性 去领 纳 、 照对 象 , 映  

而 在此 过程 中 , 不 起 心 , 动念 , 明 的 自性 如一  人 不 澄 面 明镜 , 纳万 物 而 自性 本 身更 显 清 净 。人 的 自性  接

意、 禅韵 、 诗情和景趣 的有机契合。葛天 民《 寄杨诚 

斋》 :参禅学诗无两法 , 云 “ 死蛇解弄活泼泼” 又云 : ,   “ 赵州禅在 口皮边 , 渊明诗写胸 中妙” (葛无怀小   《   集》l 页) , 8 一语道 出杨万里诚斋诗体 的主要特点是 

观照对象, 同时也忘记 自身个体 的存在 。叔本华 曾   云 :置身于这一 直观 中的同时也 不再是个体 的人  “ 了, 因为个体的人 自失 于这种直观之 中了。他 已经  是认识的主体 , 纯粹的 、 无意志的、 尤痛苫的 、 无时间   的主体。  ( 0 杨万 里咏园诗 中经常出现心 如 ” 2 页) 5   明镜 、 照外 界事 物 而不 乱 , 镜 达到 物 我 两忘 、 万念 俱  寂的艺术境界 , 通过 园中景物来 映现 内心

闲适 、 寂  静、 空灵 、 自如的 自性。在此境界 中, 人之 自 与宇  性 宙法性冥然合一 , 生命本体与宇宙本体圆融一体 ,   客 观之物 已不再是主体对立 的观照对象 , 而成为“   我” 的感受或“ 的心态的反照。《 我” 寒食 雨中同舍约游 

禅韵与诗情 的完美结 合。刘 克庄 《 山诚斋 诗选  茶

序》 : 比之禅学 , 云 “ 山谷 , 初祖 也; 曾, 吕、 南北二宗  也; 诚斋稍后 出。 ” (后村先生大全集》 62 页)   《 卷3 , 5  

当然 , 在其咏园诗中 , 有的诗以禅语为诗, : 西 昌 如 “   主簿如禅僧 , 日餐秋菊嚼纯冰。西 昌官舍如佛屋 , 一  物 也无 唯有竹 。  (题太和主簿赵昌父思隐堂》2 6  ” 《 , 27 6 页) 禅语的使用 , 白直叙 , 平 缺乏诗情和禅意。但其 

大部分咏园诗体现着佛教思想 、 禅韵 、 诗情圆融的特  征, 体现着哲理思辨与诗t 厕意水乳交融的审美境  I I 『 界, 极富禅学意趣。  

天竺得十六绝句呈陆务观》 之五云 :小溪 曲曲乱山 “  

中, 嫩水溅溅一线通。两岸桃花总无力 , 斜红相倚卧  春 风 。 【 (635页) 溪 在 乱 t丛 中蜿 蜒 曲 折 穿  ”3 2 3   小 l 』 行, 水随山转 , 回百折 , 千 溪水清澈澄明, 在乱石丛林  中涓 涓 细语 。岸 边 桃 花 绽 放 , 艳 明 媚 , 风徐 来 , 娇 春   花枝交相依偎 , 落英缤纷 , 斜红飘洒。“ 溪水 ” 的静  谧、 自由、 清澈乃是诗人明净的 自性 表现 , 它宁静无  虑, 和谐空灵 , 桃花 自舞春风 , 人心依然 自性空寂 , 毫 

无滞 碍 , 里流 露 的是诗 人 自己物我 一如 、 这 清净 澄 明 

明 心见 性 , 量 呈显  现

明心见性是禅宗的终极关怀 。禅宗认为众生都  具有佛性 , 人的 自 性是本来清净的, 清净 自 性是禅 的   本体。这样 , 禅宗就以明心见性取代 了佛教 的 自我  解脱的终极 目标 , 不求超凡人圣 , 而主张要善于发现 

自己 , 发现本 性清 净 的 自我 , 其本 质就 是要 回归 到人 

性 的本来 面 目, 而重 现人 的本来 面 目的方法 就是  “ 不思善, 不思恶” ( 页)   2 3 。杨万里的咏园诗也体  现出对明心见性的追求 , 力求把禅宗见性的终极关 

的 , 。《 1 5 境 寄题喻叔奇国博 郎中园亭二十六咏》   云: “ 柳下湖光净一天 , 边垂柳起三 眠。小蛮 自倚腰  湖 支袅 , 照镜梳 头晓月 前。  (  5 页) 湖光净 一  ” 2 31 “ 6 天” 是主体清净本性 的体现 , 刚换新装的垂柳 , 在皎  洁明净 的月华里 , 更显娇柔可爱 , 犹如清新迷人 的姑  娘

,倚腰支袅” l镜梳头 , “ , 临 妩媚动人。主体 的心对  于外 物不粘 不滞 , 而是 现 量地 映照 、 纳 万 物 , 领  领 在 纳外境的过程 中表现出 自 性的清净。这中现量的观 

照与 宗 白华 先 生 所 说 的 静 照 的 境 界 同工 。他 说 :  

怀有机融人诗的审美情境之 中, 中以一心统摄万  诗

物, 在景物中流露出泯合物我的清净心性 , 表现出物 

我~如 的境 界 , 诗 人 心 灵 创 造 的 主 观境 界 。如 : 是  

“ 行尽空房忽画栏 , 竹光和月入亭寒。 L (又题寺后  ”3 《   j 竹亭》2 8 页) 孤姿妍 外 净 , , 00 “ 6 幽馥 暑 中寒 。  (栀  ”L 《 3   J 子花》2 1 页) 芙 蕖和蕊 落幽 香。 L (极暑题钓 ,  9 “ 65 ”3 《   J  

雪》2 6 ,615页) 更 无 一 个 子 规 啼 , 寂 空 山 花 自 “ 寂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南 昌大学学报 ( 文社 会科学版 ) 人  

20 0 6拒 

“ 静照的起点在于空诸一切 , 心无挂碍 , 和世暂时绝  缘。这时一点觉心 , 静观万象 , 万象如在镜 中, 明 光   莹洁 , 而各得其所 , 呈现着它们各 自的充实 的、 内在  的、 自由的生命 , 所谓万物静观皆 自 。这 自得 的、 得   自由的各个生命在静默里吐露光辉。……空明的觉  心 , 纳着万境 , 境浸入 人 的生命 , 容 万 染上 人 的性 

灵 。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2 页) ” 《 , 5  

高峰 。 _ (6 4 页) ”3 2  8 诗人傍晚 时分立于西湖惠照寺    1

石桥之上, 内心犹如一平似镜 的湖面 , 清湛 晶莹 , 活 

泼地映照湖光 山色 , 船入烟丛 , 西湖中心柳条掩映下  的寺 院静谧幽寂 , 南北两峰兀然挺立于暮色之 中, 万  物恬静和谐 , 优美悦 目。人之心在画中游行 , 心随境  转, 但又没有注入尘 隋与知识等任何东西。同时 , 能 

够超出面前之景 , 反照出心性 的透彻 、 明、 澄 清净的 

直觉体悟 , 无住 生心 

本性。《 晓坐荷桥四首》 :帘影窥池到藕根 , 云 “ 水光  为我 弄 朝 暾。鱼 儿 解 作 晴 天 雨 , 面 吹 成 落 点  波 痕 。 l (6 9 页) ”3 2 1     4 清晨 朝晖随着 水光跃动 , 鱼儿不 

时窜出水面 , 池面波痕涟漪 。 帘影” “ 偷窥藕池 , 藕池  静看帘影 , 一切无情为有情 , 好似水之于 映月 , 月之  涵水 , 扑朔迷离 , 帘影在池水 中, 是 还是池水 在帘影  里, 在这水月相忘之境 中, 完全泯灭 了主体的意念与  情识 , 表现出主客俱失 、 物我双无的直觉体悟境界。  

杨万里《 和李天麟二首》 “ 云:

学诗须透脱 , 信手  自孤高。 【 (   2 他认为学诗对外物进行观照  ”3 2 1 页)   61

和体验时 , 必须“ 透脱” 也就是要能保持 内心活泼 、 ,   澄明、 净洁的心境 , 同时又能不为外境的攀缘而有所  拘牵。诗中又云 : 句 中池有草” 进一 步强调只有  “ , 胸襟透脱 , 了无障碍 , 才能直接 体悟清新 自然 的景  物。杨万里作诗 强调胸襟透脱 , 张紫岩 曾日“ 廷秀  胸襟透脱矣”2( 鹤林玉露》 1, 页) l 《   卷 42 7 。这 种 “ 透  脱” 的观照与以我观物或 以物观物不 同, 而是一种  直觉体悟 , 是与禅宗 的观照方式禅悟思维相通。禅  宗讲究“ 顿悟 ” 就是在一刹那 问领悟 、 , 自见清净 的 

理事 一如 , 超越襟 怀 

杨万里的咏 园诗 中体现 出禅宗理事一如 、 圆融  互摄 、 谐和澄澈 的美感 特质。吴 澄于《 跋诚 斋杨先  生学箴》 评其 日: 昔人忘言处 , 到不 可会 。还须  “ 可 心眼亲 , 未许一理盖。词章特其余 , 君已得其最。当  

本性过程 。慧能日:道 由心悟……欲知心要 , “ 但一 

切善恶都莫思量 , 自然得入清净心体 , 湛然常寂 , 妙  用恒沙。 l ( 1 5 禅悟的发生是瞬间 的、 ”6 卷 , 页)   5 随机 

的、 不确 定 的 、 具 个性魅 力 的 , 恍惚 迷离 , 可凑  极 是 不

知邹鲁传 , 有在文字外。此南轩先生赠诚斋先生诗  也。  ( 页) 言高度 概括 了杨万里善体 证那种  ” 4 4 此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的高妙绝境 , 且达到“ 风酣 日煦 ,   万物骀荡 , 人之意 , 天 相与融 怡”9(欧阳文忠公文 l 《    

集・ 温庭筠严维诗》8 页) , 1 的理 事一如之至境 。禅宗  认为, 为理性 、 理 本性 , 乃是本体世界 ; 事为事物 、 诸 

泊的。青原惟 信禅 师 曾云 : 老僧三 十年前 未参禅  “

时 , 山是 山 , 水 是水 。及 至后来 , 见 见 亲见知 识 , 有个 

入处 。见 山不是 山, 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 ,   依前见山只是 山, 水只是水 。  ( 1, 1 页) 见 ” 卷 71 3    5 惟信所谈的感悟的第三 阶段 “ 山只是 山, 见 见水 只   是水” 才是主客双泯 、 物我一如 的大彻大悟 的禅悟。   禅宗 的顿悟关键在“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 1六   卷 《 

祖慧能大鉴禅师》5 , 3页) 。所谓 “ 所住 ” 就是 人 心在  无 ,

法, 乃是现象世界 。理事一如就是本体与现象, 法性  与诸法 , 空与有等之 间相 即相非 , 相互交彻 , 圆融无  碍。青原石头禅师《 同契》 “ 参 日:灵源明皎洁 , 枝派  暗流驻

。执事元是迷 , 契理亦非悟。 _ ( , 5   ”6 卷52 页)   5

灵 源乃 人之 明净 心性 , 由它而 派生 出纷 纭诸 法 , 只  如

映照外境 时, 不生憎爱 , 能“ 亦无取舍 , 不念利益成 

执著于事而看不到不变之理乃是 困迷 , 如只执著于  理而抛弃万象之事就不是悟。理事的关系有人比着  水与波的关系 , 有水而成波, 见波而知水 , 水即波 , 波  即水 , 水波一体 , 理事相融 , 事不离理 , 理不离事。在  理事一体 中, 各种 在常人 眼中为对立 、 矛盾的事情 ,  

坏等事” ( 《   卷l六祖慧能大鉴禅师》5 页)保持心性  , 5 , 的澄明平静。在 “ 无所住” 同时 , 生其心 ” 就  之 又“ ,

是心性如明镜止水般感受外物, 涵容活泼充满生机  的外界万物。   杨万里在游赏 园林时 , 能在以清净明澈的 自性  去领纳园中万事万物 , 不为园 中景物的兴 衰消亡变  化所动 , 不为外境而粘滞 , 持心灵 的 自由与空 明; 保   又能做到“ 对境心数起”6( 1六祖慧能大鉴禅师》 _ 卷 《   。   5 页)心如明镜止水 , 6 , 顺应和辉映园中活泼泼 的景  物。《 晚立西湖惠照寺石桥 上》 “ 于镜面入烟  云: 船 丛, 寺在湖心更柳中。暮色欲来吾欲去 , 其如南北两 

如主观与客观 、 有情 与无情 、 生命与死亡、 短暂与永 

恒、 巨大与渺小等都被超越 、 被化解。也就是色不异  空, 空不 异色 , 即是 空 , 即是 色 。 色 空   在杨万里咏园诗中 , 诗人以开阔的视野 、 超越的  襟怀追求表现静云止水不可凑泊的圆融之境。这种  艺境就如宗 白华 先生所说 的灵境 , 艺术 家以心灵  “ 映射万象 , 代山川而立言 , 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l 期 

胡建升等 : 论杨 万里 咏园诗的禅学 意趣 

情调与客观的 自然景象交融互参 , 成就一个 鸢飞鱼  跃, 活泼玲珑 , 渊然而深 的灵境 。 _ ( 中国艺术意境 ”8 《    

四 随缘任运 ,   闲适澹泊 

杨万里在《 和李天麟秋怀五绝句》 中云 : 奉酬  “ 只么随缘句 , 懒更雕肝 与探钩。 l (  2 页) 中  ”3 2 1   6 0 诗

主张作诗要 “ 随缘 ” 而为 , 不要过 分去挖空心思 。 绞  尽脑汁 , 雕肝探钩 , 追求辞藻华美。《 金狮子章》   云: “ 谓金无 自性 , 随工巧匠缘 , 遂有狮子相起 。起但 是  缘, 故名缘起。 … ( 大藏经》 51 页) ”  《 卷4 , 7 就是说 , 5 金 

狮子 的形成 , 是 因 , 匠之 制作 是缘 。世 界上 万有  金 工

之诞生》7 页) 题巩仲至修 辞斋》

: 人道庄周 梦  , 0 《 云 “

蝴蝶, 我言蝴蝶梦庄周。庄周解飞蝶解语 , 向蝴蝶  说 应点头。  (   4 “ ” 2 4 页) 庄周梦蝴蝶” 主客有别 , 68 , 而 

“ 蝴蝶 梦庄周 ” 灭 了主 客 对立 , 这 种 明澈 清 净 的  泯 在

心灵观照下 , 庄周原不能飞而能 自由地飞, 蝴蝶本不  能语而能会通人语 , 主客一体 , 超越无碍。杨万里咏 

园诗在表现时间空问的现象 中体证 了这种圆融 、 超 

越 的 自性 。  

诸法都是从众多因缘和合而生 , 是众多因缘 和条件 

首先 , 表现为时间与空间 的交融。《 新柳》 : 云  “ 柳条百尺拂银塘 , 且莫深青 只浅 黄。未必柳条能  蘸水 , 中柳影引它长。 _ (61 页) 条深青与  水 ”3 2  3 柳   8

浅黄化解对时间流逝的忧虑 , 是在空 间的转换 中来 

结合而成的产物 。杨万里的随缘任运的作诗主张明  

显是受禅宗思想的影响。禅宗认为“ 平常心是道 ”  。

马祖道 一 日 : “自心 是佛 . 心 即是 佛 心 。… …夫 求  此

法者应无所求。心外无别佛 , 佛外无别心。不取善 ,   不舍恶 , 净秽两边 , 俱不依怙 。……凡所见色 , 皆是  见 心。……汝但 随 时言 说 , 即事 即理 , 无所 碍。 都   著衣吃饭 , 长养圣胎 , 任运过时 , 更有何事 。 _ ”6  

… …

截断单向时间之流, 把时 间空间化。又柳条未能蘸 

到水面 , 但一平如镜的银塘之水将柳影与柳枝交融  在一块 , 并且无限地伸展 , 形成犹如一线 的时间之  流, 空间也消融于时间之 中, 时空一体 , 充满着生机  禅趣。   其次 , 杨万里在咏园诗中对时间 的过去 、 现在 、   未来的三际之流和时间长短 的超越也有 明显体证。  

( 《 卷3江西马祖道一禅师》 1 页) , 8 他认 为本来就不存  2 在净心与妄心 的区别 , 求佛要 “ 所求 ” 要 “ 无 , 不取  善, 不舍恶” 。他又 日“ 非心非佛” ( 《   卷3 江西马祖 

道 一禅师 , 9 , 》1 页)从否定 角度说明我即佛 。在此基  2

础上 , 他进一 步提 出 : 道不用修 , “ 但莫 污染。何 为  污染?但有生死心 , 造作趣向, 皆是污染。若欲直会  其道 , 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 , 无是非 ,   无取舍 , 无断常 , 凡无圣 。 ¨ 《 无 ”  ( 杭州径山大觉禅师   碑铭 , 6 慧海根据“ 》 1 页) 0 平常心是道” 发展为“ , 饥来  吃饭 , 困来即眠”6( 《 L 卷3 大珠慧海禅师》 1 页) j , 7 。饥  5 餐 困眠, 体现 了禅宗 随缘任运 、 率性适 意的精神境 

界。  

《 寄题石湖先生

范至能精舍二首》 : 万顷平湖石  云 “

琢成 , 尚存越垒对吴城 。如何豪杰干戈地 , 却入先生  杖屦声。古往今来真一梦 , 湖光月色 自双清 。东风  不解谈兴废 , 只有年年春草生。 [ (6 2 页) ”3 2 23 诗人  j   立身于曾是越 、 吴豪杰 干戈之地 , 兴叹“ 古往今来真 

梦” 用梦来化解历史 的洪流 , , 把过去 、 如今 、 未来 

三际的界限泯 灭在诗人 “ 湖光月色 自双清 ” 的清净  心性 中, 以东风年年生青草把时间化 于空间的纯粹  体验之中。当然 , 杨万里 的一梦是对人心清净 自性  的绝对价值 的肯定 , 以及在获得 自 性后的一种愉悦 。   这不 同于苏轼的“ 人生如梦” 苏轼是把真实人生虚  ,

杨万里的咏园诗表现 出对禅宗随缘任运 、 率性  适 意的悟证 , 且显示出禅悟中物我两忘 、 闲适澹泊的 

诗人情怀。《 题西湖僧房》 :竹林深处着禅房, 云 “ 下 

却疏帘 自炷香 。书 画 随宜遮 四壁 , 闲欹瓦 枕小 藤  床。  (   8 竹林深处 , ” 2 3 页) 66 禅房幽寂 , 疏帘寂寂下  垂, 炷香袅袅薰人 , 主人欹躺在 “ 瓦枕小藤床” 随  上,

意 打量 四壁挂 置得体 的书 与画 , 一种 闲适 自得 、 然  超

幻化 , 从而否定人生的永恒价值 , 流露出悲伤与失意 

后的惆怅情怀。   另外 , 杨万 里在咏园诗 中对空 间大小的超越也  有体证。《 中秋前二夕钓雪舟中静坐二首》 中有云 :   “ 月到南窗小半扉 , 无灯始觉室生辉。人 间何处 冰 

壶是, 身在冰壶却道非 。 (6 6 页) ” 2  6 古人喜用 壶    1 来喻以少容多 , 如云园林是“ 中别有天 、 壶 芥子纳须 

弥” 诗人独坐暗房 , , 有月从 南窗而人 , 虽无灯 而觉 

物外之情随缘而得。诗人 的心性是一种平常心, 任  缘 自运 , 而在这一心的随缘应用之中 , 把平常心与清  净的本性统一起来 , 使清 净 自性 得到更好 的表露 。  

室内灯火辉明, 而感悟 自己“ 身在冰壶却道非” 的执 

迷, 把宇宙万象纳于一心。这正如钱钟书先生所云:   “ 必须冥漠冲虚者结为风云变态 , 缩虚人实 , 即小见 

大 。  ( 谈艺录》29   ” 《 ,2 页)

《 夏夜玩月》 “ 云:仰头月在天 , 照我影在地。我行影  亦行 , 我止影亦止。不知我与影 , 为一定为二 。月能  写我影 , 自写却何似。偶然步溪旁 , 月却在溪里。上  下两轮月 , 若个 是 真 底。唯 复 水 是 天 , 唯复 天 是 

水 。 [ (  1 页) ”3 2 68 此诗 完全是 诗人 主 观意识 的表   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南 昌大

学学 报( 人文社会科 学版)  

20 06往 

露 。月行天上, 还是月游水底 , 天与水相融 , 何为天,   哪是水 , 天即水, 即天。影子因月而缘起 , 为因, 水 我  

在水面上 , 雨后 的阳光新鲜可人 , 竹与树都拖着长长  的影子 向远处更 远处延伸 , 风南来 , 薰 浮萍北靠 ,   只 听到黄鹂鸟呼朋 唤友的对语 , 却无处可寻, 但没过一  会 ,忽见双飞入别丛” “ 。自然界 的万物是那样和谐  美妙 , 那样清新动 人。但作者 在对 自然景物 的观照  中, 随缘任运 , 无事无为 , 显露出~种禅意盎然、 禅悦  洒脱的闲适心境。   参考文献:  

[] 1 吉水县 志[ ] 清光 绪 元年 刻 本 . z. 台北 : 台湾 成文 出版 

社 ,9 8  18 .

月为缘 , 我与月缘起而生影 。“ 月能写我影 , 自写却 

何似” 表明影为月写 , 为我之 心性所 写。这 是一  又

种人之 自 性的生命节奏与宇宙法性 的生命律动的冥 

然相合, 是一种随缘任运 、 自然适 意而又生机勃勃的  自由境 界。葛 兆 光 云: 我 心 是 佛——我 心 清 净  “

— —

依心行动——适意 自然 , 这种 宇宙观 、 时空观 、  

人生哲学 、 生活情趣极为精致的结合 , 是一个脉络十 

分清晰 、 顺序十分 自然的发展过程 , 所以 , 在惠能 、 神  会之后 , 几乎每一个禅宗大师都要大讲这种 ‘ 适意 ’  

的生活情趣与现世 自我精神解脱 的人生哲学 。 _ ”l   ( 6 杨万里在随缘任运的禅悦体验 中, 1 页) 0 又表现出  

[ ] 之. 万 里 范成 大资 料 汇 编 [ . 京 : 2湛 杨 G] 北 中华 书局 ,  

18 . 9 5 

[] 3 北京大学古 文献研 究所 编. 宋诗 :2册 [ . 全 4 G] 北京 :   北

京大学 出版社 ,9 8 19 .   [] 4 于民 , 孙通 海.中国古典 美学举要 [ . M] 合肥 : 徽教 育  安

出版社 .0 0. 20  

“ 安闲恬静 , 虚融澹泊” ( 《   卷1六祖慧能大鉴禅师》5 ,  6 页) 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 和罗巨济 山居 十咏》  

云:花柳 春全盛 , “ 池塘燕学 飞。晚晴还 小立 , 色  暮 不能归。草远天无壁 , 苔深水有衣。山居 自清绝 , 不  必扣禅扉。  (61 页) ” 2 2   4 诗人在晚霞 映照下小立 ,   领纳全盛春天 的美景 , 池塘两岸 花红柳绿 , 稚燕学  飞, 碧草连天, 一望无穷 , 青苔郁郁 , 水漂浮萍。“ 草  远天无壁 , 苔深水有衣” 展示 了诗人心性 幽邃无边 、   空明清澈。在如画的春景中显现出他闲适悠然 的生  活情趣 和淡 泊超然 的人生哲 学。《 夏玉井

亭 晚  初

[] 5 郭朋. 经校释 [ . 坛 M] 北京 : 中华书局 ,9 3 18.   【 ] 济. 6普 五灯会元 [ . M] 北京 : 中华书局 ,94. 18  

[ ] 本华. 为 意 志和 表 象的 世 界 [ . 京 : 务 印 书 7叔 作 M] 北 商  

馆 .9 2  18 .

[ ] 白华. 8宗 美学散 步[ . M] 上海 : 上海人 民 出版社 ,0 2 20 .   [] 9 胡经之 . 中国古典 文艺学丛编 : G] 北京 : 京大学 出 三[ . 北  

版 社 ,0 1 20 .  

[0 钱钟书. 艺录[ . 1] 谈 M] 北京 : 中华书局 ,94  18. [ 1 冯友 兰. 国哲学 史: 1] 中 下册 [ . M] 上海 : 东师范 大学 出 华  

版 社 .0 0. 20  

立》 :冶蕊倡花 一雨 空, 晴新涨 未亏侬。竹兼  云 “ 鲜

树影眼天底 , 人凭栏干立镜中。看尽水衣投北岸 , 方  知今 日是南 风。黄 鹂对语 无寻 处 , 忽见 双 飞入别  丛。  (   8 诗人在雨后登楼凭靠栏杆 , ” 2 4 页) 60 心平  如镜 。“ 冶蕊倡花 ” 被暴雨冲洗一空 , 花瓣花蕊漂流 

[2 孙 昌武. 思与诗情 [ . 1] 禅 M] 北京 : 中华书局 ,9 7 19 .  

[3 葛兆光. 1] 禅宗与中国文化[ . 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8 . 9 7 

On t e P e i  a t   fBu d ih Ph l s p y i   n    h   o t Be u y o   d h s   i o h  n Ya g c o W a l’   e S n i g Ga d n   n i S Po m  i gn   r e s

HU Ja  in—s e g . E   h —h a hn   W N S i u  ( . col f hns  agaeadLtr ue B in  om l nvr t, e ig10 7 , hn ; 1 Sh o o  ieeLn ug n  i a r, e igN r a U i sy B in 08 5 C ia    C et j   ei j

2 D p rme to   h n s   i g it s o  i r tr S h o  fHmn n t s . e a t n  fC i e e L n u si   fL t au e, c o lo   c e a ie i

N nh n  nvr t, a cag30 4 C ia  a cagU i sy N n hn 3 07,hn ) ei

Ab ta t Un e sa d n   u n nau e wa  o us d u tmae y o   y t   a   e t Th   a   e tha  mp r  s r c : d rt n i g h ma   t r  sf c e   li tl  n b  he Ch n s c .

e Ch n s c  d i o -

tn n u n e o   n   a l’   ul o   fl e, r   u lo a sh t  d a 。 e r  fl e a u e a d w y   f r si  a t f e c   n Ya g W n i so t k o   f wo l o t k, e t ei i e l t o y o   tr t r  n   a so   t t il o i d o c h i a i c

e pr s in. n   a l’ p e sn i g g r e s we e t e c salz to   fc a tn   ip st n c l v t g t e h a  x e so Ya g W n i o m  i g n   a d n   r  h   r tliai n o   h n i g d s o ii y o u t ai  h   e t i n

a d n t r a d t e c mpr h n i n o   a u e Th y c mbi d co ey t e Bu h s   i s ph c a m  f h n, o t n   a u e, n   h   o e e so   fn t r . e   o ne   l s l h   dd ih phl o y h r o   a p e— o C  

i  u l y w t  h   n   iw. h y e o id h s a sh t   u s i o  l n i g a   l   n   ae   fp i s p y a d c q ai   i t e f e v e T e   mb d e   i  e t e i p r u t fb e d n   s mi a d w tro   h l o h   n   t h i c   k o

teq a t sget eo ot . h yw r flo o t  euyo u d i   hl oh . h  u ly u gs v f er T e  ee ul f ei b at f d hs p i sp y i  i p y     p c   B h o  

Ke   r s Y n   a l ; e p e sn i g a o t a d n ;p ei  e u y o   u d ih p i s p y  y wo d  ̄ a g W n i t   o m  i g n   b u  r e s o t b a t  f B d b s   h l o h . h g c o

( 责任编辑

吴直雄 )  


相关内容

  • 中国古代十大散文家:袁宏道作品阅读
  • 袁宏道作品阅读 袁宏道简介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主帅,袁宗道二弟.字中郎,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人. 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他曾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 ...

  • 朱敦儒[鹧鸪天]词赏析
  • 作者:刘晓珍    来源:名作欣赏    日期:2010-2-8 11:11:52    阅读: 272次    我要评论(0) 曾为梅花醉不归,佳人挽袖乞新词.轻红遍写鸳鸯带,浓碧争斟翡翠卮.人已老,事皆非,花前不饮泪沾衣.如今但欲关门睡,一任梅花作雪飞. --朱敦儒:<鹧鸪天> 朱敦 ...

  • 古诗稚子弄冰的诗意_作者杨万里
  • 作者为唐代文学家杨万里.其诗词全文如下: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译文] 一个小孩子,早上起来,从结有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丝穿起来当铮来敲.古诗稚子弄冰的诗意_作者杨万里.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突然冰落在地上发出玻璃一样的碎裂声. [鉴赏] 诗 ...

  • 论中国山水画中传统文化审美意识的表现
  • 摘要:中国山水画的形成与发展深受我国传统文化老庄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山水画所表现的艺术手法及内容趋于讲究内涵,讲究文化韵味,讲究"神韵"与"空灵"的艺术风格都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也是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传 ...

  • 王维山水诗_禅文化解读及其翻译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 4/2006 王维山水诗:禅文化解读及其翻译 金秀敏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海200444) 摘 要 受佛教禅学的深刻影响,王维的山水诗,在描写客观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时都带有浓厚的佛教意味,表现了其独特的艺术境界和审美情趣.为了准确传达原诗的文化,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就要把 ...

  • "禅"的超越性
  • ‚禅‛的超越性 首先应该弄清楚什么是‚禅‛? 所谓‚禅‛者,首先要分清不同于六度之中的第五禅定度, 五度禅是以三学.禅定解脱为修行次第.而宗门所谓‚禅‛, 乃达摩至六祖惠能大师所继承的佛陀教外别传一脉,却是单刀 直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顿悟法门,且悟亦不立.<楞伽 经>亦记佛说:‚我谓 ...

  • 王学泰: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 浦松龄在其名篇<马介甫>之后评论说"惧内,天下之通病也".这恐怕是一句玩笑话,当不得真.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古往今来"惧内"或用句通俗的话说"怕老婆"的笑话那么多,并为人津津乐道,而"怕老公"的故事即使不是绝 ...

  • 论韩愈诗歌的"渊明风气"
  • 论韩愈诗歌的"渊明风气" 作者:李文博 来源:<理论与现代化>2013年第04期 摘 要:韩愈诗风恢宏凌厉.变幻神奇的一面较多受到认定,而实际上韩愈亦有一种任真率直.平淡闲雅.古拙清远的诗歌笔调.这种诗歌风格接近于陶渊明,具有渊明诗歌之真.趣.淡和质的特征,我们可以称 ...

  • 苏州园林的空间文化小议
  • 摘 要:苏州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在园林空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了中国儒.释.道思想的精神寄托.这种文化内因正是园林空间构成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苏州园林:空间:文化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08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