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劳动者(导学案)

第五课 第二框 新时代的劳动者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劳动的含义,理解就业的意义及实现就业的措施和途径,懂得维权的基本途径;

2.能力目标:通过本框的学习,初步培养就业择业的能力,提高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

3.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增强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意识。

【学习重点】就业的意义及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学习难点】如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41—45,自主完成基础知识)

(一)劳动和就业

1. 劳动光荣

劳动是劳动者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支出,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创造活动。劳动者是______________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______作用。劳动是______________进步发展的源泉。

2. 就业的意义

______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能够不断再生产。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______________,丰富精神生活,提高______________,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 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党和政府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劳动者要要树立正确的_________。

a 树立______________观,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

b 树立______________观,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实现自主择业。

C 树立______________观,各种正当职业的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D 树立______________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

(二)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权利;______________报酬的权利;______________的权利;获得______________的权利;接受_____________ 享受_____________ 的权利、提请_____________

2.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前提: (2)依据:

(3)途径: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途径加以维护。

(4)要求:劳动者要增强__________意识和_________意识。

的权利、 的权利。

【合作探究】

探究一:(释疑解惑)陈某2008年毕业于桂林市某大学法学专业,毕业后,他四处求职,也参加过不少专场招聘会,但在巨大的求职竞争中没能脱颖而出,工作一直没有着落。他不禁感叹:“这年头,就业实在是难呀。”

1.陈某为何要积极参加招聘会?

2.你认为该如何有效解决“这年头,就业实在是难”的问题?

探究二:(出谋划策) 最后,陈某南下广东,在一建筑工地干起了苦力活,每天兢兢业业。一个月后,他变得又黑又瘦。虽然月薪有三四千,但高薪的背后是熬夜加班,有时要连续工作12小时,且无任何保险和福利。久而久之,他开始消极怠工,经常无故迟到早退。不幸的是,他还大病了一场。谁知,老板竟以生病矿工为由,扣除了他当月全部工资。陈某因拿不出合同为自己辩解,一时间不知所措。

1.陈某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犯?

2.请你给陈某支支招,他该如何解决自己的烦恼?

【课堂检测】

1.(2010年 江苏卷)2010年初,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用工荒”加剧,不少企业拥有生产订单却招不满工人。下列有利于解决“用工荒”问题的措施有 ( ) ①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②政府统筹安排劳动者就业 ③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④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某乡镇企业煤矿在合同上规定:“劳动者在本企业劳动,发生一切工伤事故,死伤一概由工人本人负责,企业一概不负责任。”这一合同( )

A.是有效合同,因为它符合平等自愿原则

B.是有效合同,因为它是双方协商一致的

C.是无效合同,因为它违反了我国关于劳动安全和工伤保障方面的法律规定

D.是无效合同,因为它损害了工人的实际利益

3.许多农民工为了尽快找到工作,很少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然而在年终结算的时候,经常遇到雇主赖账或克扣工资。当一些人为此告上法庭时,却因拿不出劳动合同而败诉。这表明( )

①劳动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 ②只要签订劳动合同,就能够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④劳动合同与每个劳动者息息相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4.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这些权利是( )

①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 ②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使之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保证 ③劳动者必须履行的责任 ④劳动者履行义务的前提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5.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要求,从6个方面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就业、工作和职业转换能力,促使他们尽快地实现就业、再就业和稳定就业,这有利于保障和实现劳动者的( )

A.享受社会保障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B.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平等就业的权利

C.取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D.提请劳动争议处理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课后巩固】 2005~2006年我国的就业形势见下表。

(注:2006年,近124万大学生无法实现就业。)

(1)表格内容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2)请分别从党和政府、劳动者的角度谈谈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课后拓展】请总结出本框题主要的知识网络体系图

第五课 第二框 新时代的劳动者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劳动的含义,理解就业的意义及实现就业的措施和途径,懂得维权的基本途径;

2.能力目标:通过本框的学习,初步培养就业择业的能力,提高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

3.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增强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意识。

【学习重点】就业的意义及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学习难点】如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41—45,自主完成基础知识)

(一)劳动和就业

1. 劳动光荣

劳动是劳动者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支出,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创造活动。劳动者是______________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______作用。劳动是______________进步发展的源泉。

2. 就业的意义

______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能够不断再生产。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______________,丰富精神生活,提高______________,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 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党和政府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劳动者要要树立正确的_________。

a 树立______________观,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

b 树立______________观,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实现自主择业。

C 树立______________观,各种正当职业的劳动者,都是创造社会财富所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D 树立______________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

(二)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权利;______________报酬的权利;______________的权利;获得______________的权利;接受_____________ 享受_____________ 的权利、提请_____________

2.如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前提: (2)依据:

(3)途径: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途径加以维护。

(4)要求:劳动者要增强__________意识和_________意识。

的权利、 的权利。

【合作探究】

探究一:(释疑解惑)陈某2008年毕业于桂林市某大学法学专业,毕业后,他四处求职,也参加过不少专场招聘会,但在巨大的求职竞争中没能脱颖而出,工作一直没有着落。他不禁感叹:“这年头,就业实在是难呀。”

1.陈某为何要积极参加招聘会?

2.你认为该如何有效解决“这年头,就业实在是难”的问题?

探究二:(出谋划策) 最后,陈某南下广东,在一建筑工地干起了苦力活,每天兢兢业业。一个月后,他变得又黑又瘦。虽然月薪有三四千,但高薪的背后是熬夜加班,有时要连续工作12小时,且无任何保险和福利。久而久之,他开始消极怠工,经常无故迟到早退。不幸的是,他还大病了一场。谁知,老板竟以生病矿工为由,扣除了他当月全部工资。陈某因拿不出合同为自己辩解,一时间不知所措。

1.陈某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犯?

2.请你给陈某支支招,他该如何解决自己的烦恼?

【课堂检测】

1.(2010年 江苏卷)2010年初,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用工荒”加剧,不少企业拥有生产订单却招不满工人。下列有利于解决“用工荒”问题的措施有 ( ) ①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②政府统筹安排劳动者就业 ③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④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某乡镇企业煤矿在合同上规定:“劳动者在本企业劳动,发生一切工伤事故,死伤一概由工人本人负责,企业一概不负责任。”这一合同( )

A.是有效合同,因为它符合平等自愿原则

B.是有效合同,因为它是双方协商一致的

C.是无效合同,因为它违反了我国关于劳动安全和工伤保障方面的法律规定

D.是无效合同,因为它损害了工人的实际利益

3.许多农民工为了尽快找到工作,很少与雇主签订劳动合同,然而在年终结算的时候,经常遇到雇主赖账或克扣工资。当一些人为此告上法庭时,却因拿不出劳动合同而败诉。这表明( )

①劳动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 ②只要签订劳动合同,就能够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④劳动合同与每个劳动者息息相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4.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这些权利是( )

①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 ②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和智慧,使之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保证 ③劳动者必须履行的责任 ④劳动者履行义务的前提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5.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要求,从6个方面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就业、工作和职业转换能力,促使他们尽快地实现就业、再就业和稳定就业,这有利于保障和实现劳动者的( )

A.享受社会保障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B.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平等就业的权利

C.取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D.提请劳动争议处理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课后巩固】 2005~2006年我国的就业形势见下表。

(注:2006年,近124万大学生无法实现就业。)

(1)表格内容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2)请分别从党和政府、劳动者的角度谈谈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课后拓展】请总结出本框题主要的知识网络体系图


相关内容

  •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
  • 5.2 新时代的劳动者 备课时间:2015年10月31日 备课人:姜琦 上课时间:2015年11月4日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就业的意义:正确就业观的含义: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 2.理解在我国国情下,树立正确就业观的意义.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

  • (教案)新时代的劳动者
  • <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案 教学目标 ⒈知识目标 ①懂得劳动的含义和地位②懂得就业的作用与意义③了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④知道如何从政府和劳动者两个方面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⑤理解当代劳动者应该树立的正确的择业就业观⑥了解劳动者的基本权利⑦知道政府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巨大作用⑧懂得劳动者维护自身 ...

  • 新时代的劳动者说课稿
  •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是9号朱云磊,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五课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本框提内容和地位是,通过分析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提出如何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方案及劳动者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问题,帮助认清就业形势,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做好就业准备有 ...

  • 人力资源主管未签劳动合同的责任认定
  • 第262期:人力资源主管未签劳动合同的责任认定 一.案情 被告郑晓梅于2009年3月20日入职迅易时代公司,工资以签字领现金的形式发放,郑晓梅主张其月工资标准为3500元,2009年7月至2009年8月迅易时代公司未按3500元的标准足额发放其工资,未支付其2009年9月26日至2009年10月12 ...

  • "风景"中的新生活:周立波对革命新世界的描述
  • [摘 要]柄谷行人认为,文学以想象的方式感召和凝聚没有血缘和地缘关联的个人,使之形成一个坚固的共同体,"风景"是作者刻意呈现和设置的景观,是对现实有意识的摘取和选择,作者以"风景"作为某种共同精神的表征,以形象的方式构建起抽象的理念.作为共产党的文艺战士,周立 ...

  • 5.2新时代的劳动者导学案
  • 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 高一政治学案 编写人:王静 审核:全组成员 时间:2014/10/13 名言 :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经济生活>第五课 第二框 新时代的劳动者 妈妈:在社会主义国家,就业就要靠政府,找不到工作,不怪我们儿子.再说他阅 历 ...

  • 论"劳模精神"的内涵和弘扬
  • 作者:王宏伟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05期 中图分类号:D6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240(2007)02-0012-04 "劳模精神"作为我国工人阶级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经过几代以劳动模范为代表的中国工人阶级的传承发展,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

  • 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 2013年07月04日 16: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白仲尧 字号 服务业是当代高速发展的产业.当今的时代特征是什么?服务业为什么能够高速发展.怎样发展?人们认识不一,很有讨论的必要. 一.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 时代是人类生活的片段,是历史的.具体的,是人们对其生活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自然 ...

  • 第四单元劳动创造世界新型的劳动者
  • 第四单元 劳动创造世界 第十一课 乐于劳动 善于劳动--新型的劳动者 八年级 教科版 新授课 主备:王伟朵 参考:李宝利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现在做起,立志成为一名新型的劳动者,在社会发展进步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能力目标:提高自身素质,善于劳动,做新型的劳动者. 知识目标:明确新型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