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与美食的故事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苏东坡与美食的故事

作者:林颐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12期

以人名菜,不算新鲜,但如“东坡肉”这般名动天下的,却极其少见。

元丰三年,苏东坡贬谪湖北黄冈,当地猪多肉贱,东坡作《食猪肉诗》云:“黄州好猪肉,价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元丰八年东坡从黄州复出,但没过多久再遭排挤,元祐四年被调往杭州任太守,其间东坡指挥民众疏浚西湖、修建湖堤,杭州百姓感其恩德,送来了猪肉和酒。东坡给厨工批了个条子“酒肉一起送”给那些修浚西湖的民工。结果,厨工粗心看成了“酒肉一起烧”,用美酒将猪肉烧得红香酥烂,香飘西湖,令人垂涎欲滴。经过几番锤炼发展,这道红烧肉终成正果,得到了“东坡肉”的美名。

东坡好吃,诗文中常见美食,他在《初到黄州》中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写《煮鱼法》,细致入微,先放什么后放什么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做《东坡羹赋》及《菜羹赋》,不独原料工艺,还强调“不用醯酱,而有自然之味”、“不用鱼肉无味,而有自然之甘”。用蔓菁、白菜、萝卜做的菜粥,能吃出“自然之甘”来。他在《论食》中说:“烂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食之以匕不以箸;南郡麦心面,作槐芽温淘,渗以襄邑抹猪炊、共城香粳,荐以蒸子鹅;吴兴庖人斫松江脍。即饱,以庐山康王谷廉泉,烹曾坑斗品茶。”更是将自己的饮食之乐与美文融为了一体,让后人阅之即口涎不止。

东坡当然是喜欢追求极致的美食的,连河豚的剧毒都吓不退他,盛赞河豚之鲜美值得一死。但若据此以为东坡耽于享乐溺于口腹,则大错特错。东坡尝与刘贡父言:“轼与舍弟习制科寺,日享三白,食之甚美,不复信世间有八珍也。”贡父问“三白”何物,答曰:“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饭,乃三白也。”可见,东坡对于吃喝,亦是能简淡平易的。细细推敲他的美食诗文,大多数写的是民间的家常菜肴。

苏东坡一生三起三落,先是被贬黄州,后是谪往惠州,最终流放到海南岛。东坡在黄州时,就写下了许多美食文章,宋时的岭南瘴气弥漫环境恶劣,可是东坡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儋州的日子十分清苦艰难,可是东坡对儿子苏过说,这里的牡蛎太好吃了,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如果朝廷里那些大官知道这里有如此美味,说不定都要学我犯错误,被发配到海南来分享佳肴呢!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好胃口、好心胸,不管身处什么样的困厄,苏东坡照样能坦荡淡定,苦中寻乐。

(选自《羊城晚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苏东坡与美食的故事

作者:林颐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12期

以人名菜,不算新鲜,但如“东坡肉”这般名动天下的,却极其少见。

元丰三年,苏东坡贬谪湖北黄冈,当地猪多肉贱,东坡作《食猪肉诗》云:“黄州好猪肉,价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元丰八年东坡从黄州复出,但没过多久再遭排挤,元祐四年被调往杭州任太守,其间东坡指挥民众疏浚西湖、修建湖堤,杭州百姓感其恩德,送来了猪肉和酒。东坡给厨工批了个条子“酒肉一起送”给那些修浚西湖的民工。结果,厨工粗心看成了“酒肉一起烧”,用美酒将猪肉烧得红香酥烂,香飘西湖,令人垂涎欲滴。经过几番锤炼发展,这道红烧肉终成正果,得到了“东坡肉”的美名。

东坡好吃,诗文中常见美食,他在《初到黄州》中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写《煮鱼法》,细致入微,先放什么后放什么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做《东坡羹赋》及《菜羹赋》,不独原料工艺,还强调“不用醯酱,而有自然之味”、“不用鱼肉无味,而有自然之甘”。用蔓菁、白菜、萝卜做的菜粥,能吃出“自然之甘”来。他在《论食》中说:“烂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食之以匕不以箸;南郡麦心面,作槐芽温淘,渗以襄邑抹猪炊、共城香粳,荐以蒸子鹅;吴兴庖人斫松江脍。即饱,以庐山康王谷廉泉,烹曾坑斗品茶。”更是将自己的饮食之乐与美文融为了一体,让后人阅之即口涎不止。

东坡当然是喜欢追求极致的美食的,连河豚的剧毒都吓不退他,盛赞河豚之鲜美值得一死。但若据此以为东坡耽于享乐溺于口腹,则大错特错。东坡尝与刘贡父言:“轼与舍弟习制科寺,日享三白,食之甚美,不复信世间有八珍也。”贡父问“三白”何物,答曰:“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饭,乃三白也。”可见,东坡对于吃喝,亦是能简淡平易的。细细推敲他的美食诗文,大多数写的是民间的家常菜肴。

苏东坡一生三起三落,先是被贬黄州,后是谪往惠州,最终流放到海南岛。东坡在黄州时,就写下了许多美食文章,宋时的岭南瘴气弥漫环境恶劣,可是东坡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儋州的日子十分清苦艰难,可是东坡对儿子苏过说,这里的牡蛎太好吃了,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如果朝廷里那些大官知道这里有如此美味,说不定都要学我犯错误,被发配到海南来分享佳肴呢!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好胃口、好心胸,不管身处什么样的困厄,苏东坡照样能坦荡淡定,苦中寻乐。

(选自《羊城晚报》)


相关内容

  • 我对美食文化的理解
  • 我对美食文化的理解 摘要: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美食文化与国家历史长久,疆域大小,人口的多少,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政权性质和经济结构有关,故而各国的饮食文化各不一样的.以中国的美食文化为例,五千年的悠久饮食文化.瑰丽多姿的中国地方菜,享誉世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

  • 美食记忆法
  • 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让我想起中学时代的一位地理老师和她那一堂堂生动诱人的地理课.用"生动"二字,赞美老师课讲得好,是很常见的,但用"诱人""来形容老师的课,是否有些不伦不类呢?NO,看了下面的内容,您就明白这词儿,是多么的贴切了. ...

  • 中华美食 百般滋味
  • 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中华民族是一个对食物具有狂热爱好的民族.八大菜系,各色美味:中国人的交际离开餐桌基本上没办法进行: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系列剧的热播,"吃货"渐渐变成了热爱生活的代名词:朋友圈晒美食成风,简直可 ...

  • 苏东坡与美食有关的那些事
  • 苏东坡,名苏轼,字子瞻,不仅是我国宋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伟大的诗人.作家.艺术家,著名的医药学家.农田水利家.创造发明家,而且也是一位美食家,号称"饕翁",终其一生,他没有中断过对美食的爱好和对烹饪的研究.他广泛接触下层人民,遍尝各地风味,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亲自下厨创制出 ...

  • 亲子游戏方案
  • 自制彩色“丝绸” 设计意图:丝绸是杭州的名特产之一,五彩缤纷的色彩常常会给孩子带来丰富的想象。找一块没有用的布,从厨房里找一些蔬菜,给孩子创设一个玩色天地,自制一块美丽的丝绸,一定是乐趣无穷。 目标:在操作中发现不同颜色搭配在一起会产生新的颜色,体验玩色自制“丝绸”的成功感。 准备:橘子、番茄、菠菜 ...

  • 苏轼的美味人生
  • 如今,什么男人最抢手,必须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但不要以为只有现代男人会做饭,古代男人同样也会,宋代文学家兼美食家苏轼堪称其中翘楚. 苏轼在杭州做官时,对春笋尤为偏爱.春笋是竹子在春天新生而成的嫩芽,它被誉为春天里的"菜王",有"蔬菜第一品&qu ...

  • 东坡肉和东坡肘子,到底哪道菜才是苏东坡所创? 
  • 2015-05-25 12:04 | 豆瓣: | 苏轼的学生秦观曾对他作出一个很精准的评价,秦观说东坡先生的文学是他最末流之品,因为这些都是东坡先生与世周旋之物:中品是东坡之见识,所谓"识足以致远",东坡之识不逊于王荆公:但东坡最厉害的东西乃在于他的"性命自得之际&qu ...

  • 苏东坡的美食人生
  • 2 传4 统化文大课 l 堂学开国 讲阵 长安 透, 城 满尽带黄 金 " (甲< 不 后第 菊赋 >) , "飒 望高乡, 格 调 似乎明 朗 ,些虽 也然道 些 出 悲" 飒"西风 满栽 院, 蕊寒冷蝶难香 .来年我 他若为青 帝 报于,桃花一 ...

  • [苏东坡传]读后感
  • 一 蓑 烟 雨 任 平 生 <苏东坡传>读书笔记选编 一蓑烟雨任平生 高一(17)班 沙智勇 腾达也好,困顿也罢,每个人都该寻找自己生活中的"东坡". 他,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厚敦柔.他,是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极令大众倾心仰慕的伟大文人,这不仅是基于他的诗歌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