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学业的终结性评价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评析——之十

学业的终结性评价

学业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应围绕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目标评价教与学,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达成。通过评价的合理实施,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信息素养。

一、评价原则

⒈评价的作用

一方面要强调评价对学科教师教学的激励作用、诊断作用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要注意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

评价结果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要尽量弱化评价对学生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减轻评价对学生造成的压力。教师也要根据评价的反馈结果,反思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逐步地形成评价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作用。

⒉评价的主体

学生是评价的主体。教师在信息技术评价中起着主导作用,但是要注意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例如: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又要充分注意利用学生自身的评价能力,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评价促进学习。

例如: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又要注意组织学生开展互评,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⒊关注差异

评价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水平、学习风格和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很大。评价要尽量地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创新学习和实践。

教师在制定信息技术学科评价标准、评价方式时,要注意在保证学生达到最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即开放式评价。

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都应该得到认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在对作品评价时,同一作品、不同设计思路、不同设计风格;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技术解决方案等,都应给予恰当的认可与鼓励。

二、过程性评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过程性评价的方式,有: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回答问题、选择方法、设计步骤、讨论归纳、动手操作、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相互帮助、小组协作、展示作品、交流学习、作品评价、自评互评、思路新颖、方法创新、课堂练习、拓展学习等等。

过程性评价的特点: 任课教师在进行过程性评价时,要应针对不同评价内容和相应教学目标,要

灵活选择和运用各种评价方式。以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作为评价依据,全面评估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表现出来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信息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如:对作品评价的评价标准。

主题表现、制作水平、言语表达、协作学习

如:课堂练习一、课堂练习二(参见附彔1、附彔2)。

附彔1:《使用超链接——课堂练习》。

附彔2:《合成全景图像——课堂练习》。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设置情景,由学生来发现、分析、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由学生来分析任务、设计方法步骤、独立操作、合作完成、归纳小结、讨论评价等。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记分册记录成绩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电子表格),真实地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三、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对一个学段、一个学科教学的教育质量的评价,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性评价。

信息技术学科的终结性评价是检测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程度,是检测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途径,是检测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教学效果,是反映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表之一。

参阅1:《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表现在:

⒈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⒉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

⒊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⒋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知识与技能。②过程与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上述三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不能人为地割裂三者之间的关系或通过相互孤立的活动分别培养。

评价的目的是给学生的学习质量下个结论。

结论包括:

①学生在本学科结业考试的总成绩分数。

平时成绩+(每个)期末考试+结业考试

②班主仸根据学科的仸课教师的反馈,用简短的结论性的词语评价学生。 在学期末(或者学年末)时,在给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的《学生成绩手册》中,由班主任老师根据各学科任课教师的意见,用简短的评语,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评价,写出全面的鉴定。

如今,终结性评价不仅应用在教学领域,已逐步扩展到社会中的各个领域。

⒈笔试试题

各地区教委考试办公室、基础教育科、教研室等负责考试的部门,自不同的时期,会相应地发布各个学科的《考试说明》文件。指定教研室中的学科教研员等一些教学骨干教师来出笔试试题(参见附彔3~附彔6)。

附彔3:北京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会考考试说明

附彔4:2009~2010年北京市石景山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笔试试题

附彔5:2009~2010年北京市石景山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笔试试题(参考答案)

附彔6:2009~2010年北京市石景山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笔试试题(只有参考答案)

附彔14:2010-09-06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一信息技术期末考试——笔试试题 ⒉上机操作

信息技术学科的期末考试(学年末、结业考试)通常会有两种形式。一是书面的笔试。二是上机操作考试(参见附彔7)。

附彔7:2008~2009年北京市石景山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应用》选修模块——上机试题)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利用网络的形式,将笔试考试和上机考试合为一体——网络考试。网络考试必须具有自动出卷,题库管理,自动评分,手动评分,成绩管理等功能。

网络考试通常需要和经营网络的一些公司合作。由教育教学教研部门组织的学科教师出题小组,根据《课程标准》、教科书和教材、地区信息技术学科《考试说明》,以及本地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实际情况,设计出大量的、不同类型的试题,其中包括有主观题、客观题。由经营网络的合作公司将这些试题放入试题库,在考试时,利用网络考试系统随机自动生成不同的试卷。

参阅2:网络考试

网络考试是指通过局域网或者互联网,并利用计算机进行考试的行为,网络考试和在线考试以及网上考试的概念都是一致的。

这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而开始的新兴事务。网络考试必须具有自动出卷,题库管理,自动评分,手动评分,成绩管理等功能。

四、总结性评价

当学业结束时,要依据各地区的信息技术课程《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中要求进行总结性的评价。可以综合笔试、上机考试(或者网络考试)和平时成绩(过程性评价的成绩)等多种评价,均衡得出一个科学合理的结果,写出学科教学的评价报告(参见:本文“七、成绩统计与分析报告”部分)。

总结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考察学生所学各个模块的基础知识、实际操作的基本技能,考察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反馈出任课教师,在本学期、本学年、本学段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总结性评价,来帮助教师和学生改进今后的教与学。

五、评价的组织实施

组织实施还是要由各地区的教委(教育局)基础教育中心(中教科、小教科)、考试办

公室等相关部门来负责。由负责教学教研的教研部门(中、小学教研室)来设计搓出草稿,由考试办公室等行政部门将草稿规范成行文,作为教委的红头文件下发。如:各地区信息技术学科的《初中信息技术考试评价方案》等(参见附彔8)。

附彔8:2007~2008年北京市石景山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会考方案

六、笔试试题的设计

在符合《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考试方案》的要求,符合教科书教材内容标准的基础之上,结合信息技术学科各个学校的实施教学的情况,设计笔试试卷。

信息技术笔试试题可以采用多种类型,例如:填空题、选择题、连线题、排序题、判断题、简答题等(参见附彔4)。

附彔14:2010-09-06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一信息技术期末考试——笔试试题 附彔5:2009~2010年北京市石景山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笔试试题(参考答案)

设计不同类型的试题,有不同的出题方式、方法和标准要求。

㈠填空题

①填空题通常是将教科书、教材中的信息技术的概念、定义、原理、方法等知识性的内容摘录出来,将其中关键的词语改成带有下划线的词语。

(参见附彔14)

(也可能是教学中曾经讨论过的)摘录出来,将其中关键的词语改成带有下划线的词语。让学生根据填空题的语言环境,开动脑筋,根据本学段学习的知识,选择填写适当的词语回答问题。设计较好的填空题,可以使学生在考试回答问题的同时,又能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理解和认识信息技术在实践中的普遍应用情况等。 (参见附彔5)(正确答案)案的填空题部分。

㈡选择题

选择题可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也称为复选题)。选择题是将问题提出,给出几个不同的选择答案。这几个选择答案中,有正确的答案,也有错误的答案。但是,不能出现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答案。通常选择题的选择答案设置有4个为好。不能只有1个选择答案。如果只有2个选择答案,就成了判断题。如果只有3个选择答案,就成了3选1的结果,考查学生学习效果可信度较小。如果有四个选择答案,就成了4选1的结果,考查学生学习效果可信度,比3选1的情况好

一些。如果有更多的选择答案,浪费考试时间也被什么必要。所以,要在有限的选择答案中,设计4个比较合适。

选择题中,除出了有正确的选择答案之外,还要有错误的选择答案。错误的选择答案不应当随意地出。不能使所出错误的选择答案,与选择题描述的内容根本就没有相关性。

(错误试题评析)(后缀)可比性,放在一起真假难分。而①picture则是照片的英文单词,与文件的扩展名根本就不搭界、不相干,没有可比性。将此作为选择答案,①②③④放在一起,稍有信息技术常识的学生就会不选择此答案。选择答案①就相当于没有,使得此选择题变为3个答案了。出这样的选择答案,说明出题的信息技术教师没有用心,或者是教学能力水平较差。

选择题中的错误的选择答案也要精心设计。不同的错误思路,得出不同的错误结果。这种题对于学生来讲,要求基础知识要牢固,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强,判断问题的水平较高。也是体现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重要部分。

(参见附彔14)因”,可以理解为:此计算机已经安装了查杀计算机病毒的软件。

“④安装了一些应用软件”,很可能就会使计算机感染上病毒。可是本道题,问的是为什么要“更新查杀计算机病毒程序„„”。说明计算机中已经安装的查杀计算机病毒软件,对于“旧”的病毒是能够查杀的。不是“之所以要更新查杀计算机病毒程序”的根本原因!而根本原因是“不断地产生新的计算机病毒(或变种)”。如果没有新的、变种病毒,就是“安装了一些应用软件”,不注意使计算机染上了“旧”的病毒,原有的查杀计算机病毒软件,还应该是可以起到作用的。

如果将此道题放在单选题里,学生要仔细审题,分析题意,结合学过的,有关计算机病毒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来选择回答。如果有些大意,不认真地审题,就可能看到第四个选择答案后,根据使用计算机的经验和教训,有可能就会选择第四个答案。

如果将此道题放在多选题里,学生会因为此题要多选,通常会认为只找出一个正确答案不行,再找一个就可是“④安装了一些应用软件”。

⒈单选题

单选题是选择题的4个选择答案中,只有1个是唯一正确的答案。选择正确的答案,答对了给分(如:给加1分),选错了扣分(如:给减1分)。

设置减分的目的是尽量地消除随意猜答案、蒙答案、压答案的现象,保证分数尽量地能体现出学生学业成绩的真实水平。如果没有减分,对于平时就没有学习的人,都有可能“蒙”出分来的。如:所有的选择题都填第2个选择答案。

(当然,这也可以算是临场考试的一种经验和技巧。当选择题就剩下一、两个个不能确定的时候,看看已经选择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分析哪个序号最少,最后这一、两个不能确定正确答案的题,就填写这个序号!蒙对的几率可能还挺高。就是

不能交空白题和空白卷。)

⒉多选题

多选题是选择题的4个选择答案中,可能会有2个、3个是正确的答案。选择正确的答案,答对了给分(如:加1分),选错了扣分(如:减1分)。

设置正确的选择答案为什么是2个或者是3个?如果设计只有1个正确的选择答案,就和单选题没有区别了,可以放到单选题里。如果设计4个正确的选择答案,就没有选择区别了,都是对的。如果没有一个是正确的选择答案,这道题出的就没有什么意义。

如果为了增加多选题的选择范围和难度,设计出了只有一个正确的选择答案一个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就算也说得过去。如果设计出了4个和没有正确答案的多选题就失去了考试意义。

多选题的难度比单选题的难度要大一些,有时会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将多选题的分数比率加大,或者减小。

(参见附彔14)

连线题是将一些图片和另一些的文字之间,根据图片和文字的紧密相关性,用一条线(通常是直线)连接起来。正确连接一条线,则给1分,否则不给分。

例如6:请将图中计算机硬件部分的图形,与对应的计算机硬件部分文字名称用线连接起来。

例如7:(参见附彔14)

判断题是对某个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信息活动的文字描述是否正确的是非判定。判断题只有对与不对的两种鲜明的结论。在设计判断题时,要考虑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建议正确的判断题要占有70%以上,使得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也能够进一步地复习巩固以学过的知识,同时又能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解和体会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具体操作时,就是在每一道判断题的填空中,划“√”表示同意此题的文字叙述内容;或者划“×”表示不同意此题的文字叙述内容。无论划“√”,还是划“×”只要是与判断题所描述的观点一致,就能得分,否则不能得分。 例如8:(参见附彔14)

简答题通常是提出对有关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和情感方面一些具体问题的看法和观点,让学生来回答。以检查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技能的程度;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能力。同时,也锻炼学生用语言文字解答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回答此类的简答题时,首先要表明个人的态度,即是否支持或反对题中的观点。然后,再对个人的见解提供简洁的事实依据。

也有的简答题就是让学生将一些知识概念,操作方法步骤等,简单地叙述一遍。当回答完整、正确时,即可得到相应的分数成绩。

(参见附彔14)设计上机试题同样也要在符合《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考试方案》的要求,符合教科书教材内容标准的基础之上,结合信息技术学科各个学校的实施教学的情况,设计上机试题。(参见附彔9~12)

上机试题是针对信息技术的一些模块进行的,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图片编辑、影视动画、网页设计、算法分析与程序设计等。

通常情况下,初中信息技术可以根据所学的各个模块,设计上机试题。如设计所学3个模块的上机试题,由学生在上机时选择其中一个某块,在规定的时间(15分钟左右)完成任务或作品,即可。

上机试题要与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网络的紧密配合,提前调试好,保证上机考试的正常进行。

如果发现有不合格的学生,最好及时让学生重选考试模块进行补考。

附彔9:2009~2010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一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音频处理——上机试题

附彔10:2009~2010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一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图像处理——上机试题

附彔11:2009~2010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一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视频处理——上机试题

附彔12:2009~2010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一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动画制作——上机试题

八、成绩统计与分析报告

将笔试试题的成绩和上机考试成绩,再结合平时成绩进行综合统计,根据统计的结果,写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的分析报告。(参见附彔13)

附彔13:初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笔试成绩统计表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评析——之十

学业的终结性评价

学业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应围绕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目标评价教与学,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达成。通过评价的合理实施,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信息素养。

一、评价原则

⒈评价的作用

一方面要强调评价对学科教师教学的激励作用、诊断作用和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要注意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

评价结果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要尽量弱化评价对学生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减轻评价对学生造成的压力。教师也要根据评价的反馈结果,反思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逐步地形成评价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作用。

⒉评价的主体

学生是评价的主体。教师在信息技术评价中起着主导作用,但是要注意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例如: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又要充分注意利用学生自身的评价能力,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评价促进学习。

例如: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又要注意组织学生开展互评,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⒊关注差异

评价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水平、学习风格和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很大。评价要尽量地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创新学习和实践。

教师在制定信息技术学科评价标准、评价方式时,要注意在保证学生达到最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即开放式评价。

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都应该得到认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在对作品评价时,同一作品、不同设计思路、不同设计风格;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技术解决方案等,都应给予恰当的认可与鼓励。

二、过程性评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考察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过程性评价的方式,有: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回答问题、选择方法、设计步骤、讨论归纳、动手操作、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相互帮助、小组协作、展示作品、交流学习、作品评价、自评互评、思路新颖、方法创新、课堂练习、拓展学习等等。

过程性评价的特点: 任课教师在进行过程性评价时,要应针对不同评价内容和相应教学目标,要

灵活选择和运用各种评价方式。以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作为评价依据,全面评估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表现出来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信息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如:对作品评价的评价标准。

主题表现、制作水平、言语表达、协作学习

如:课堂练习一、课堂练习二(参见附彔1、附彔2)。

附彔1:《使用超链接——课堂练习》。

附彔2:《合成全景图像——课堂练习》。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设置情景,由学生来发现、分析、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由学生来分析任务、设计方法步骤、独立操作、合作完成、归纳小结、讨论评价等。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记分册记录成绩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电子表格),真实地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三、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对一个学段、一个学科教学的教育质量的评价,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性评价。

信息技术学科的终结性评价是检测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程度,是检测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途径,是检测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教学效果,是反映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表之一。

参阅1:《课程标准》

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表现在:

⒈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⒉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

⒊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⒋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知识与技能。②过程与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上述三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不能人为地割裂三者之间的关系或通过相互孤立的活动分别培养。

评价的目的是给学生的学习质量下个结论。

结论包括:

①学生在本学科结业考试的总成绩分数。

平时成绩+(每个)期末考试+结业考试

②班主仸根据学科的仸课教师的反馈,用简短的结论性的词语评价学生。 在学期末(或者学年末)时,在给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的《学生成绩手册》中,由班主任老师根据各学科任课教师的意见,用简短的评语,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评价,写出全面的鉴定。

如今,终结性评价不仅应用在教学领域,已逐步扩展到社会中的各个领域。

⒈笔试试题

各地区教委考试办公室、基础教育科、教研室等负责考试的部门,自不同的时期,会相应地发布各个学科的《考试说明》文件。指定教研室中的学科教研员等一些教学骨干教师来出笔试试题(参见附彔3~附彔6)。

附彔3:北京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会考考试说明

附彔4:2009~2010年北京市石景山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笔试试题

附彔5:2009~2010年北京市石景山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笔试试题(参考答案)

附彔6:2009~2010年北京市石景山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笔试试题(只有参考答案)

附彔14:2010-09-06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一信息技术期末考试——笔试试题 ⒉上机操作

信息技术学科的期末考试(学年末、结业考试)通常会有两种形式。一是书面的笔试。二是上机操作考试(参见附彔7)。

附彔7:2008~2009年北京市石景山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应用》选修模块——上机试题)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利用网络的形式,将笔试考试和上机考试合为一体——网络考试。网络考试必须具有自动出卷,题库管理,自动评分,手动评分,成绩管理等功能。

网络考试通常需要和经营网络的一些公司合作。由教育教学教研部门组织的学科教师出题小组,根据《课程标准》、教科书和教材、地区信息技术学科《考试说明》,以及本地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实际情况,设计出大量的、不同类型的试题,其中包括有主观题、客观题。由经营网络的合作公司将这些试题放入试题库,在考试时,利用网络考试系统随机自动生成不同的试卷。

参阅2:网络考试

网络考试是指通过局域网或者互联网,并利用计算机进行考试的行为,网络考试和在线考试以及网上考试的概念都是一致的。

这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而开始的新兴事务。网络考试必须具有自动出卷,题库管理,自动评分,手动评分,成绩管理等功能。

四、总结性评价

当学业结束时,要依据各地区的信息技术课程《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中要求进行总结性的评价。可以综合笔试、上机考试(或者网络考试)和平时成绩(过程性评价的成绩)等多种评价,均衡得出一个科学合理的结果,写出学科教学的评价报告(参见:本文“七、成绩统计与分析报告”部分)。

总结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考察学生所学各个模块的基础知识、实际操作的基本技能,考察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反馈出任课教师,在本学期、本学年、本学段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总结性评价,来帮助教师和学生改进今后的教与学。

五、评价的组织实施

组织实施还是要由各地区的教委(教育局)基础教育中心(中教科、小教科)、考试办

公室等相关部门来负责。由负责教学教研的教研部门(中、小学教研室)来设计搓出草稿,由考试办公室等行政部门将草稿规范成行文,作为教委的红头文件下发。如:各地区信息技术学科的《初中信息技术考试评价方案》等(参见附彔8)。

附彔8:2007~2008年北京市石景山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会考方案

六、笔试试题的设计

在符合《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考试方案》的要求,符合教科书教材内容标准的基础之上,结合信息技术学科各个学校的实施教学的情况,设计笔试试卷。

信息技术笔试试题可以采用多种类型,例如:填空题、选择题、连线题、排序题、判断题、简答题等(参见附彔4)。

附彔14:2010-09-06 北京市石景山区初一信息技术期末考试——笔试试题 附彔5:2009~2010年北京市石景山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笔试试题(参考答案)

设计不同类型的试题,有不同的出题方式、方法和标准要求。

㈠填空题

①填空题通常是将教科书、教材中的信息技术的概念、定义、原理、方法等知识性的内容摘录出来,将其中关键的词语改成带有下划线的词语。

(参见附彔14)

(也可能是教学中曾经讨论过的)摘录出来,将其中关键的词语改成带有下划线的词语。让学生根据填空题的语言环境,开动脑筋,根据本学段学习的知识,选择填写适当的词语回答问题。设计较好的填空题,可以使学生在考试回答问题的同时,又能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理解和认识信息技术在实践中的普遍应用情况等。 (参见附彔5)(正确答案)案的填空题部分。

㈡选择题

选择题可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也称为复选题)。选择题是将问题提出,给出几个不同的选择答案。这几个选择答案中,有正确的答案,也有错误的答案。但是,不能出现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答案。通常选择题的选择答案设置有4个为好。不能只有1个选择答案。如果只有2个选择答案,就成了判断题。如果只有3个选择答案,就成了3选1的结果,考查学生学习效果可信度较小。如果有四个选择答案,就成了4选1的结果,考查学生学习效果可信度,比3选1的情况好

一些。如果有更多的选择答案,浪费考试时间也被什么必要。所以,要在有限的选择答案中,设计4个比较合适。

选择题中,除出了有正确的选择答案之外,还要有错误的选择答案。错误的选择答案不应当随意地出。不能使所出错误的选择答案,与选择题描述的内容根本就没有相关性。

(错误试题评析)(后缀)可比性,放在一起真假难分。而①picture则是照片的英文单词,与文件的扩展名根本就不搭界、不相干,没有可比性。将此作为选择答案,①②③④放在一起,稍有信息技术常识的学生就会不选择此答案。选择答案①就相当于没有,使得此选择题变为3个答案了。出这样的选择答案,说明出题的信息技术教师没有用心,或者是教学能力水平较差。

选择题中的错误的选择答案也要精心设计。不同的错误思路,得出不同的错误结果。这种题对于学生来讲,要求基础知识要牢固,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强,判断问题的水平较高。也是体现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重要部分。

(参见附彔14)因”,可以理解为:此计算机已经安装了查杀计算机病毒的软件。

“④安装了一些应用软件”,很可能就会使计算机感染上病毒。可是本道题,问的是为什么要“更新查杀计算机病毒程序„„”。说明计算机中已经安装的查杀计算机病毒软件,对于“旧”的病毒是能够查杀的。不是“之所以要更新查杀计算机病毒程序”的根本原因!而根本原因是“不断地产生新的计算机病毒(或变种)”。如果没有新的、变种病毒,就是“安装了一些应用软件”,不注意使计算机染上了“旧”的病毒,原有的查杀计算机病毒软件,还应该是可以起到作用的。

如果将此道题放在单选题里,学生要仔细审题,分析题意,结合学过的,有关计算机病毒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来选择回答。如果有些大意,不认真地审题,就可能看到第四个选择答案后,根据使用计算机的经验和教训,有可能就会选择第四个答案。

如果将此道题放在多选题里,学生会因为此题要多选,通常会认为只找出一个正确答案不行,再找一个就可是“④安装了一些应用软件”。

⒈单选题

单选题是选择题的4个选择答案中,只有1个是唯一正确的答案。选择正确的答案,答对了给分(如:给加1分),选错了扣分(如:给减1分)。

设置减分的目的是尽量地消除随意猜答案、蒙答案、压答案的现象,保证分数尽量地能体现出学生学业成绩的真实水平。如果没有减分,对于平时就没有学习的人,都有可能“蒙”出分来的。如:所有的选择题都填第2个选择答案。

(当然,这也可以算是临场考试的一种经验和技巧。当选择题就剩下一、两个个不能确定的时候,看看已经选择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分析哪个序号最少,最后这一、两个不能确定正确答案的题,就填写这个序号!蒙对的几率可能还挺高。就是

不能交空白题和空白卷。)

⒉多选题

多选题是选择题的4个选择答案中,可能会有2个、3个是正确的答案。选择正确的答案,答对了给分(如:加1分),选错了扣分(如:减1分)。

设置正确的选择答案为什么是2个或者是3个?如果设计只有1个正确的选择答案,就和单选题没有区别了,可以放到单选题里。如果设计4个正确的选择答案,就没有选择区别了,都是对的。如果没有一个是正确的选择答案,这道题出的就没有什么意义。

如果为了增加多选题的选择范围和难度,设计出了只有一个正确的选择答案一个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就算也说得过去。如果设计出了4个和没有正确答案的多选题就失去了考试意义。

多选题的难度比单选题的难度要大一些,有时会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将多选题的分数比率加大,或者减小。

(参见附彔14)

连线题是将一些图片和另一些的文字之间,根据图片和文字的紧密相关性,用一条线(通常是直线)连接起来。正确连接一条线,则给1分,否则不给分。

例如6:请将图中计算机硬件部分的图形,与对应的计算机硬件部分文字名称用线连接起来。

例如7:(参见附彔14)

判断题是对某个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信息活动的文字描述是否正确的是非判定。判断题只有对与不对的两种鲜明的结论。在设计判断题时,要考虑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建议正确的判断题要占有70%以上,使得学生在考试的过程中,也能够进一步地复习巩固以学过的知识,同时又能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解和体会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具体操作时,就是在每一道判断题的填空中,划“√”表示同意此题的文字叙述内容;或者划“×”表示不同意此题的文字叙述内容。无论划“√”,还是划“×”只要是与判断题所描述的观点一致,就能得分,否则不能得分。 例如8:(参见附彔14)

简答题通常是提出对有关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和情感方面一些具体问题的看法和观点,让学生来回答。以检查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技能的程度;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能力。同时,也锻炼学生用语言文字解答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回答此类的简答题时,首先要表明个人的态度,即是否支持或反对题中的观点。然后,再对个人的见解提供简洁的事实依据。

也有的简答题就是让学生将一些知识概念,操作方法步骤等,简单地叙述一遍。当回答完整、正确时,即可得到相应的分数成绩。

(参见附彔14)设计上机试题同样也要在符合《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考试方案》的要求,符合教科书教材内容标准的基础之上,结合信息技术学科各个学校的实施教学的情况,设计上机试题。(参见附彔9~12)

上机试题是针对信息技术的一些模块进行的,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图片编辑、影视动画、网页设计、算法分析与程序设计等。

通常情况下,初中信息技术可以根据所学的各个模块,设计上机试题。如设计所学3个模块的上机试题,由学生在上机时选择其中一个某块,在规定的时间(15分钟左右)完成任务或作品,即可。

上机试题要与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网络的紧密配合,提前调试好,保证上机考试的正常进行。

如果发现有不合格的学生,最好及时让学生重选考试模块进行补考。

附彔9:2009~2010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一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音频处理——上机试题

附彔10:2009~2010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一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图像处理——上机试题

附彔11:2009~2010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一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视频处理——上机试题

附彔12:2009~2010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一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动画制作——上机试题

八、成绩统计与分析报告

将笔试试题的成绩和上机考试成绩,再结合平时成绩进行综合统计,根据统计的结果,写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质量的分析报告。(参见附彔13)

附彔13:初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基础》模块笔试成绩统计表


相关内容

  • 小学语文学业评价实践研究实验方案
  • <小学语文学业评价实践研究>实验方案 课题组 一.课题背景 当前我省小学语文考试主要存在的问题:语文考试偏重基础知识的考察,把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作为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主要指标,事实上造成误导--学语文即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抓语基即落实语文的工具性:语文考试与语文课程改革不相适应,客观上制约了 ...

  • 高中英语新课程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式初探
  • 摘要: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在高中英语新课程学业成绩评价中应该注重方式,采用科学的.系统的评价方式.本文主要从评价方式制定.遵循的原则.存在的问题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探,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业成绩:评价方式 新课程 ...

  • 三年级下册英语学科学业评价方案
  • 三年级下册英语学科学业水平评价方案 柳林八小 一.评价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二.评价目的: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评价原则: (一)实事求是原则 (二) ...

  • 学业成就传统评价的特点及种类
  • 学业成就传统评价的特点及种类 余林 主编 学业成就是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主要成果,也是学生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对学业成就的评价也就成为教育评价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只有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学习结果的真实情况,才能使教师了解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并明确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以后的 ...

  • 课题研究成果名称(如
  • 课题研究成果名称(如"日本右翼思潮的根源") 华南师大附中 高一( )班 张三 2005年10月 指导老师:廖耀良 (补充说明:页眉可点击菜单"视图"找:小论文题目可以用黑体字加粗:此处空两行:页面要求:统一用16开纸,即19.5×27CM,页边距可减小至2. ...

  • 终结性评价与英语教学建议
  • 2013年初中英语备考建议 听力 20分 [复习建议] ● 不要放松听力训练: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听读10-20分钟,保持耳朵对语言的敏感和熟悉. ● 多听课本配套的英语磁带.(可对初二上.下学期的听力材料进行改编和重新利用) ● 多做和济宁学业水平听力题型.语速相近的听力练习. ● 多阅读不同题材和内 ...

  •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我校制定了学生学业水平测评方案. (一)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

  • 学校质量检测办法
  • 泰安高新区北集坡凤凰小学 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测办法 2013年9月 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发展.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和民族的振兴.为了构建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

  •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题
  •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考试题 姓名-------------- 一. 名词解释(10分) 1. 2. 历史课程 档案袋 二. 填空(10分) 1.<课程标准>的主体是( )和( ).本课程内容标准由( )和( )两部分组成. 2.本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 )性.( )和( )性. 3.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