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望山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南望山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2016年5月4日

植物地理篇

一、实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南望山植被生长情况的观察与描述,识别常见或典型的植物科属,对常见植物种能进行基本描述;理解植物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等基本概念的目的,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简单掌握一些常见植物的植物名称、植物叶形、其他特征、生活习性、分布范围及利用价值等内容

二、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研究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干湿明显、无霜期长,适宜蔬菜等农作物生长和渔牧业养殖。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40~205 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150~1190 毫米,主要集中在4-8 月,为农业、渔业、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通常春夏多雨,秋冬少雨,日降雨量最多达248 毫米,秋冬降雨较缓和,冬季时有干旱发生。一年中气温变化大,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气温29℃左右,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4℃,存在着夏季高温、冬季冷冻的特点,年均气温在16.3℃,年均降雨量1163 毫米,加上长江环绕全区东北西三面湖泊星罗棋布,地势略有起伏,故湖泊效应、垄岗效应、城市效应明显。

研究区位于大别山南缘,江汉平原北东缘。地貌上以低山丘陵区为主,主要由南望山、喻家山等多个低山丘组成,呈近东西向断续展布,与东湖等天然湖泊交相呼应。低山坡角较缓,在10°~35°,海拔高程一般在60-110 米,海拔最高者为喻家山(149.4 米),最低洼处为东湖。海拔100 米以上者多见有基岩出露,海拔100 米以下的低丘及山间凹地多为近代残坡积物堆积。

研究区内以黄棕壤土和少量红壤土为主,垄岗中部以黄棕壤土为主,土质粘性重,垄岗上部为少量红壤土,酸性强,土层薄。

三、实习内容

1、小区域范围内植被分布情况调查

通过选取样方并对样方内植物种属和形态的描述等调查植被分布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2、常见植物观察与描述

2.1马尾松

马尾松,乔木,树干较直;外皮深红褐色微灰,纵裂,长方形剥落;内皮枣红色微黄。心边材稍明显。边材浅黄褐色,甚宽,常有青皮;心材深黄褐色微红。适宜在阳光充足、开阔的地方生长。南望山上生长的马尾松生长在阳坡,种群密度约为1棵/10平方米,长势较差,多出现枯萎衰败情况。

2.2小叶栎

小叶栎是壳斗科栎属的一种植物,为高达30米的落叶乔木。树皮黑褐色,纵裂。小枝较细。叶片宽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在南望山上自然生长,长势佳,或为将来优势物种,种群密度约1棵/100平方米。

2.3枫香

枫香,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叶阔卵形,掌状3裂,中央裂片较长,先端尾状渐尖,两侧裂片平展,基部心形,下面有短柔毛,掌状脉,边缘有锯齿。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在南望山上自然生长,植株较小,未见高大植株,种群密度为1棵/20平方米。

2.4花椒

花椒,芸香科,属落叶灌木,枝有短刺,小枝上的刺基部宽而扁且劲直的长三角形,小叶对生,无柄,卵形,位于叶轴顶部的叶较大。在南望山上自然生长,长势较好,种群密度约为1棵/5平方米。

2.5樟树

樟树,常绿乔木,枝、叶及木材均有樟脑气味,树皮黄褐色,有不规则的纵裂,叶互生,卵状椭圆形。喜光,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在南望山上自然生长,长势较好,未见高大植株,为当前优势物种,种群密度约为2棵/平方米。

2.6构树

构树,桑科,落叶乔木,树皮暗灰色。小树的叶常有明显分裂,表面粗糙,疏生糙毛,背面密被绒毛,基生叶脉三分,侧脉6-7对。果实为据花果,肉质,成熟后为红色。喜光,适应性强。在南望山上自然生长,长势好,种群密度1棵/25平方米。

2.7青冈栎

青冈栎,常绿乔木,树皮平滑不裂,小枝青褐色,叶长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广楔形,边缘上半部有梳齿,中部以下全缘。为中性喜光树种。在南望山上自然生长,植株较小不高大,种群密度约1棵/10平方米。

2.8韩信草

韩信草,唇形科草本植物,叶对生,卵状,花朵为粉紫色,长管状,唇形。长势好,南望山上较常见。

2.9棕榈

棕榈:棕榈科常绿乔木,树干圆柱形,被不易脱落的老叶柄基部和密集的网状纤维覆盖,叶片近圆形,深裂成线状剑形叶,裂片先端具短2裂或2齿,硬挺甚至顶端下垂。在南望山上自然生长,长势较好,未见高大植株,种群密度1棵/25平方米。

四、实习总结

通过实习我们发现,在当地温暖潮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下,南望山植被类型是以高大乔木为主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高大乔木,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为主,草本植物和苔藓植物较少。从植被分布来看,高大乔木多分布在南望山阳坡,喜阴的草本植物多在阴面。从群落演替来看,目前来看樟树和小叶栎在南望山长势良好,会逐渐成为优势物种。

土壤地理学篇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南望山土壤剖面的实习,一方面获得基本自然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认识和了解土壤剖面和土壤基本概况;另一方面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熟悉土壤剖面和土壤发生层以及掌握土壤酸碱度和土壤湿度、颜色等测量方法,并能够进行成土过程分析。同时提高培养和提高同学们观察和分析野外地理现象的能力,并培养他们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的风尚。

二、研究区土壤地层概况

研究区的地层跨及秦岭、扬子两个一级地层区,第四纪堆积物分布最广,占总面积80%以上,基岩仅在南望山、喻家山、九峰山、狮子山等低山处有出露,主要为志留系粉砂岩、泥盆系石英砂岩、石炭系灰岩、白云质灰岩、二叠系硅质岩等。志留系页岩常组成背斜核部,背斜两翼依次为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不同时代岩层。

研究区由于受到第四系覆盖、河湖众多及构造因素的影响,使地层出露不全,仅出露有中志留统坟头组(S2f ),上泥盆统五通组(D3w ),下二叠统孤峰组(P1g )

以及第四系沉积物(Q ),石炭系地层未见地表出露。

研究区内以黄棕壤土和少量红壤土为主,垄岗中部以黄棕壤土为主,土质粘性重,垄岗上部为少量红壤土,酸性强,土层薄。

三、实习内容

(一)教二楼后山坡

本实习点土壤为黄棕壤,土壤颜色为棕黄色,不均匀,部分含暗黑色碳质。土壤质地为黏土,质地均匀,颗粒细小,粘土矿物含量高,粘性重,孔隙度小,为块状结构。通过仪器测定可知该土壤样品温度为21度左右,土壤含水量高,PH 值为5.83,为酸性土壤。土层较厚,且成分一致,可能为山顶岩石风化剥蚀然后经片流洪流冲刷后在此沉积,后期植物碎屑等有机残体聚积于母质表层经微生物分解形成有机质,推动了土壤的形成于演化。

土壤PH 测定 土壤颜色对比

2、南望山南坡

本实习点土壤为红壤土,颜色为褐红色,颜色均匀。土壤质地为砂土,可见

砾石,为下部砂砾岩风化残余。土质疏松,为团粒结构,空气度高,含水量高,

通过仪器测得该土壤样品PH 值为3.66,为酸性土壤。通过对新鲜土壤剖面观察可见剖面较完整,可见泥炭层、腐殖质层以及母质层和母岩层。各层之间界限不明显,无法区分淋溶层和淀积层。土壤成土母质为下层砾岩泥岩风化产物,含有云母长石等矿物,铁锰质含量高,受该区暖湿气候影响,经风化形成该区红壤土。

观察剖面 观察剖面

3、南望山汽车站

该实习点主要目的是观察疑似古风化壳结构。该点主要出露中志留统坟头组地层和上泥盆统五通组地层,之间存在地层缺失,两套地层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中间存在铁铝质古风化壳。

通过本人对该点周围构造现象观察发现,该点南西为中志留统坟头组(S2f )灰黄色厚一中厚层细砂岩、粉砂岩,点北东为一断层破碎带,表现为岩石的强烈破碎,该断裂带发育在中志留统坟头组与上泥盆统五通组分界处,可见构造角砾岩带和断层泥,断层面可见擦痕和阶步。本人通过该现象并结合地质资料认为,两套地层接触带处的古风化壳可能在后期构造运动和自然风化过程中已经风化消失,此处所见疑似风化壳结构为构造形成的断层泥和角砾岩,并非古风化壳。

4、实习总结

通过对土壤一些理化性质的观察与描述我们可知南望山主要发育黄棕壤和红壤土,通过查阅资料可知黄棕壤和红壤土发育于热带和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或常绿阔叶林,其主要特征是缺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而富含铁﹑铝氧化物,呈酸性。红壤在中亚热带湿热气候常绿阔叶林植被条件下,发生脱硅富铝过程和生物富集作用,发育成红色,铁铝聚集,酸性,盐基高度不饱和的铁铝土。红壤、黄壤、砖红壤可统称之为铁铝性土壤。以上与此次实习观察与实验所得结论基本一致,同时我们观察到黄棕壤和红壤较松散,易发生水土流失,所以南望山种植的马尾松等根系发达的植物有利于保持水土,所以马尾松是当时的优势物种,而随着该实验区气候逐渐变热,马尾松的优势逐渐下降,而樟树和小叶栎长势良好,将会逐渐取代马尾松成为优势物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南望山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2016年5月4日

植物地理篇

一、实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南望山植被生长情况的观察与描述,识别常见或典型的植物科属,对常见植物种能进行基本描述;理解植物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等基本概念的目的,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简单掌握一些常见植物的植物名称、植物叶形、其他特征、生活习性、分布范围及利用价值等内容

二、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研究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干湿明显、无霜期长,适宜蔬菜等农作物生长和渔牧业养殖。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40~205 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150~1190 毫米,主要集中在4-8 月,为农业、渔业、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通常春夏多雨,秋冬少雨,日降雨量最多达248 毫米,秋冬降雨较缓和,冬季时有干旱发生。一年中气温变化大,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气温29℃左右,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4℃,存在着夏季高温、冬季冷冻的特点,年均气温在16.3℃,年均降雨量1163 毫米,加上长江环绕全区东北西三面湖泊星罗棋布,地势略有起伏,故湖泊效应、垄岗效应、城市效应明显。

研究区位于大别山南缘,江汉平原北东缘。地貌上以低山丘陵区为主,主要由南望山、喻家山等多个低山丘组成,呈近东西向断续展布,与东湖等天然湖泊交相呼应。低山坡角较缓,在10°~35°,海拔高程一般在60-110 米,海拔最高者为喻家山(149.4 米),最低洼处为东湖。海拔100 米以上者多见有基岩出露,海拔100 米以下的低丘及山间凹地多为近代残坡积物堆积。

研究区内以黄棕壤土和少量红壤土为主,垄岗中部以黄棕壤土为主,土质粘性重,垄岗上部为少量红壤土,酸性强,土层薄。

三、实习内容

1、小区域范围内植被分布情况调查

通过选取样方并对样方内植物种属和形态的描述等调查植被分布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2、常见植物观察与描述

2.1马尾松

马尾松,乔木,树干较直;外皮深红褐色微灰,纵裂,长方形剥落;内皮枣红色微黄。心边材稍明显。边材浅黄褐色,甚宽,常有青皮;心材深黄褐色微红。适宜在阳光充足、开阔的地方生长。南望山上生长的马尾松生长在阳坡,种群密度约为1棵/10平方米,长势较差,多出现枯萎衰败情况。

2.2小叶栎

小叶栎是壳斗科栎属的一种植物,为高达30米的落叶乔木。树皮黑褐色,纵裂。小枝较细。叶片宽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在南望山上自然生长,长势佳,或为将来优势物种,种群密度约1棵/100平方米。

2.3枫香

枫香,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叶阔卵形,掌状3裂,中央裂片较长,先端尾状渐尖,两侧裂片平展,基部心形,下面有短柔毛,掌状脉,边缘有锯齿。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在南望山上自然生长,植株较小,未见高大植株,种群密度为1棵/20平方米。

2.4花椒

花椒,芸香科,属落叶灌木,枝有短刺,小枝上的刺基部宽而扁且劲直的长三角形,小叶对生,无柄,卵形,位于叶轴顶部的叶较大。在南望山上自然生长,长势较好,种群密度约为1棵/5平方米。

2.5樟树

樟树,常绿乔木,枝、叶及木材均有樟脑气味,树皮黄褐色,有不规则的纵裂,叶互生,卵状椭圆形。喜光,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在南望山上自然生长,长势较好,未见高大植株,为当前优势物种,种群密度约为2棵/平方米。

2.6构树

构树,桑科,落叶乔木,树皮暗灰色。小树的叶常有明显分裂,表面粗糙,疏生糙毛,背面密被绒毛,基生叶脉三分,侧脉6-7对。果实为据花果,肉质,成熟后为红色。喜光,适应性强。在南望山上自然生长,长势好,种群密度1棵/25平方米。

2.7青冈栎

青冈栎,常绿乔木,树皮平滑不裂,小枝青褐色,叶长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广楔形,边缘上半部有梳齿,中部以下全缘。为中性喜光树种。在南望山上自然生长,植株较小不高大,种群密度约1棵/10平方米。

2.8韩信草

韩信草,唇形科草本植物,叶对生,卵状,花朵为粉紫色,长管状,唇形。长势好,南望山上较常见。

2.9棕榈

棕榈:棕榈科常绿乔木,树干圆柱形,被不易脱落的老叶柄基部和密集的网状纤维覆盖,叶片近圆形,深裂成线状剑形叶,裂片先端具短2裂或2齿,硬挺甚至顶端下垂。在南望山上自然生长,长势较好,未见高大植株,种群密度1棵/25平方米。

四、实习总结

通过实习我们发现,在当地温暖潮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下,南望山植被类型是以高大乔木为主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以高大乔木,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为主,草本植物和苔藓植物较少。从植被分布来看,高大乔木多分布在南望山阳坡,喜阴的草本植物多在阴面。从群落演替来看,目前来看樟树和小叶栎在南望山长势良好,会逐渐成为优势物种。

土壤地理学篇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南望山土壤剖面的实习,一方面获得基本自然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认识和了解土壤剖面和土壤基本概况;另一方面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熟悉土壤剖面和土壤发生层以及掌握土壤酸碱度和土壤湿度、颜色等测量方法,并能够进行成土过程分析。同时提高培养和提高同学们观察和分析野外地理现象的能力,并培养他们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的风尚。

二、研究区土壤地层概况

研究区的地层跨及秦岭、扬子两个一级地层区,第四纪堆积物分布最广,占总面积80%以上,基岩仅在南望山、喻家山、九峰山、狮子山等低山处有出露,主要为志留系粉砂岩、泥盆系石英砂岩、石炭系灰岩、白云质灰岩、二叠系硅质岩等。志留系页岩常组成背斜核部,背斜两翼依次为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不同时代岩层。

研究区由于受到第四系覆盖、河湖众多及构造因素的影响,使地层出露不全,仅出露有中志留统坟头组(S2f ),上泥盆统五通组(D3w ),下二叠统孤峰组(P1g )

以及第四系沉积物(Q ),石炭系地层未见地表出露。

研究区内以黄棕壤土和少量红壤土为主,垄岗中部以黄棕壤土为主,土质粘性重,垄岗上部为少量红壤土,酸性强,土层薄。

三、实习内容

(一)教二楼后山坡

本实习点土壤为黄棕壤,土壤颜色为棕黄色,不均匀,部分含暗黑色碳质。土壤质地为黏土,质地均匀,颗粒细小,粘土矿物含量高,粘性重,孔隙度小,为块状结构。通过仪器测定可知该土壤样品温度为21度左右,土壤含水量高,PH 值为5.83,为酸性土壤。土层较厚,且成分一致,可能为山顶岩石风化剥蚀然后经片流洪流冲刷后在此沉积,后期植物碎屑等有机残体聚积于母质表层经微生物分解形成有机质,推动了土壤的形成于演化。

土壤PH 测定 土壤颜色对比

2、南望山南坡

本实习点土壤为红壤土,颜色为褐红色,颜色均匀。土壤质地为砂土,可见

砾石,为下部砂砾岩风化残余。土质疏松,为团粒结构,空气度高,含水量高,

通过仪器测得该土壤样品PH 值为3.66,为酸性土壤。通过对新鲜土壤剖面观察可见剖面较完整,可见泥炭层、腐殖质层以及母质层和母岩层。各层之间界限不明显,无法区分淋溶层和淀积层。土壤成土母质为下层砾岩泥岩风化产物,含有云母长石等矿物,铁锰质含量高,受该区暖湿气候影响,经风化形成该区红壤土。

观察剖面 观察剖面

3、南望山汽车站

该实习点主要目的是观察疑似古风化壳结构。该点主要出露中志留统坟头组地层和上泥盆统五通组地层,之间存在地层缺失,两套地层为平行不整合接触。中间存在铁铝质古风化壳。

通过本人对该点周围构造现象观察发现,该点南西为中志留统坟头组(S2f )灰黄色厚一中厚层细砂岩、粉砂岩,点北东为一断层破碎带,表现为岩石的强烈破碎,该断裂带发育在中志留统坟头组与上泥盆统五通组分界处,可见构造角砾岩带和断层泥,断层面可见擦痕和阶步。本人通过该现象并结合地质资料认为,两套地层接触带处的古风化壳可能在后期构造运动和自然风化过程中已经风化消失,此处所见疑似风化壳结构为构造形成的断层泥和角砾岩,并非古风化壳。

4、实习总结

通过对土壤一些理化性质的观察与描述我们可知南望山主要发育黄棕壤和红壤土,通过查阅资料可知黄棕壤和红壤土发育于热带和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或常绿阔叶林,其主要特征是缺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而富含铁﹑铝氧化物,呈酸性。红壤在中亚热带湿热气候常绿阔叶林植被条件下,发生脱硅富铝过程和生物富集作用,发育成红色,铁铝聚集,酸性,盐基高度不饱和的铁铝土。红壤、黄壤、砖红壤可统称之为铁铝性土壤。以上与此次实习观察与实验所得结论基本一致,同时我们观察到黄棕壤和红壤较松散,易发生水土流失,所以南望山种植的马尾松等根系发达的植物有利于保持水土,所以马尾松是当时的优势物种,而随着该实验区气候逐渐变热,马尾松的优势逐渐下降,而樟树和小叶栎长势良好,将会逐渐取代马尾松成为优势物种。


相关内容

  • 南望楼小学艺术教育工作自评报告
  • 南望楼小学 艺术教育工作自评报告 我校现有5个教学班,165名学生,是一所农村小学,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学校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60平方米.图书室藏书4500册.学校有科学仪器室.实验室.音美教室,图书阅览室.,有校内广播系统.多媒体教室. ...

  • 终南望余雪
  • <终南望余雪>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诗意,感悟诗情,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通过吟诵,想象<终南望余雪>所描绘的终南山的雪景,体会作者的心情. ...

  •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译文]  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出典]  南宋  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注: 1.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

  • [南望山下前行]改革开放35年我与地大共辉煌
  • 改革开放35年 我与地大共辉煌 刘新华 蔡晓斌 夏文才 风雨兼程,一路高歌,作为一名老基建人,我有幸目睹和亲身感受我校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洗礼,从传承与创新的水乳交融中走来,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谱写了一曲高校发展的辉煌篇章.而现在正迎着985的朝阳,乘坐T211次特快列车,我校将迎来一个更加辉煌的 ...

  •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赏析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1192年(宋宗光绍熙三年)的秋天,诗人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 ...

  •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古诗诵读 终南望余雪-鄂教版[小学学科网]
  • xiaoxue.xuekeedu.com 古诗<终南望余雪>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图画,展开想象,在诵读中理解诗句意思,感受终南山的绮丽雪景,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想象古诗意境,感悟内在诗情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 ...

  • 传奇圣地-成吉思汗瞭望山导游词
  • 游客朋友们,成吉思汗瞭望山位于西乌珠穆沁旗政府所在地巴彦乌拉镇西南20公里处,以成吉思汗的美丽传说命名.该旅游区占地一百平方公里,属于草原中最典型的草甸草原.自古以来,西乌旗以盛产白骏马而闻名.据老人们讲,成吉思汗最宠爱的两匹坐骑,便是西乌旗白马中的精英.这两匹马自幼受到严格训练,因而异常骁勇,奔跑 ...

  • 唐诗鉴赏辞典 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 唐诗鉴赏辞典 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唐代诗中有画之作为数甚多,而这首小诗别具风味.恰如刘熙载所说:"画出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善书者必争此一笔."(<艺概.书概>) ...

  • 晁补之[江上南望九华]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 [原文]: 江上南望九华 [宋]晁补之 过铜陵南,一山高出云上,奇秀可骇,余未尝至江南,遽曰此九华也,问之良是. 云端忽露碧孱岩,如髻如簪缥缈间. 惊骇舟中齐举首,不言知是九华山. [注释]: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