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最大贡献不是史记 而是他牛叉的后人

熟悉历史的朋友一定不会对司马迁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作为汉武帝时期的太史令,司马迁亲身遍访各地,以非常严谨的态度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位列《二十五史》之首,鲁迅先生称赞这部书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但如果你以为写《史记》是司马迁最大的贡献,那可就错了。与《史记》相比,司马迁对中国的影响在于其后人。如果把《史记》看成是研究过去的重要资料,那么司马迁的后人改变的可是未来。

说到这里也许有朋友会问了,司马迁不是受宫刑了吗,怎么会有后人?

司马迁可不是从小就受宫刑的,而是受到李陵事件的牵连。汉武帝天汉二年,李陵奉命用五千步兵出击匈奴,因寡不敌众选择了投降。汉武帝震怒,下令诛杀李陵全家。司马迁上前劝阻,被定为诬罔之罪,最终受到宫刑。

这一年司马迁46岁。而在受宫刑之前,司马迁是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的。两个儿子为了避祸,改姓了冯和同,而他的女儿则嫁给了西汉丞相杨敞。

说起杨敞可能熟悉的人不多,但他祖上可是赫赫有名。曾祖父就是逼杀项羽的五人之一——杨喜。

司马迁的女儿在嫁给了杨敞后,所生育的子女自然就是司马迁的外孙一脉的后人。

而最牛的后人是生于公元541年的杨坚。杨坚在581年建立了隋朝,第四次将中国纳入了大一统,在位的24年里,他政绩卓著,被誉为中国十大皇帝之一。

当然,这还没完。杨坚有一个外甥叫李渊,没错,就是那个后来建立唐朝的唐高祖李渊。李渊后来生了唐太宗李世民,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李世民的曾孙女的外孙叫杜甫,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有没有被这盘根错节的亲戚关系给搞乱?别着急,还有更“乱”的。

司马迁外孙一脉中,还有一位叫武杨氏(本姓杨,从了夫姓)的女子,她后来生的女儿做了唐太宗的才人,赐号媚娘。当然,她还有个更响亮的称号——一代女皇武则天。

也就是说,隋、唐、周这三个王朝的开国皇帝都是司马迁的后人,真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

熟悉历史的朋友一定不会对司马迁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作为汉武帝时期的太史令,司马迁亲身遍访各地,以非常严谨的态度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位列《二十五史》之首,鲁迅先生称赞这部书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但如果你以为写《史记》是司马迁最大的贡献,那可就错了。与《史记》相比,司马迁对中国的影响在于其后人。如果把《史记》看成是研究过去的重要资料,那么司马迁的后人改变的可是未来。

说到这里也许有朋友会问了,司马迁不是受宫刑了吗,怎么会有后人?

司马迁可不是从小就受宫刑的,而是受到李陵事件的牵连。汉武帝天汉二年,李陵奉命用五千步兵出击匈奴,因寡不敌众选择了投降。汉武帝震怒,下令诛杀李陵全家。司马迁上前劝阻,被定为诬罔之罪,最终受到宫刑。

这一年司马迁46岁。而在受宫刑之前,司马迁是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的。两个儿子为了避祸,改姓了冯和同,而他的女儿则嫁给了西汉丞相杨敞。

说起杨敞可能熟悉的人不多,但他祖上可是赫赫有名。曾祖父就是逼杀项羽的五人之一——杨喜。

司马迁的女儿在嫁给了杨敞后,所生育的子女自然就是司马迁的外孙一脉的后人。

而最牛的后人是生于公元541年的杨坚。杨坚在581年建立了隋朝,第四次将中国纳入了大一统,在位的24年里,他政绩卓著,被誉为中国十大皇帝之一。

当然,这还没完。杨坚有一个外甥叫李渊,没错,就是那个后来建立唐朝的唐高祖李渊。李渊后来生了唐太宗李世民,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李世民的曾孙女的外孙叫杜甫,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有没有被这盘根错节的亲戚关系给搞乱?别着急,还有更“乱”的。

司马迁外孙一脉中,还有一位叫武杨氏(本姓杨,从了夫姓)的女子,她后来生的女儿做了唐太宗的才人,赐号媚娘。当然,她还有个更响亮的称号——一代女皇武则天。

也就是说,隋、唐、周这三个王朝的开国皇帝都是司马迁的后人,真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


相关内容

  • 论[史记]中的楚霸王形象
  • 论<史记>中的楚霸王形象 [摘 要]:历史从来是胜利者书写的,然而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太史公司马迁并没有以成败论英雄,而是本着"不虚美.不隐恶"的态度,公正客观地评价了这一历史人物.以<史记>的体例,<本纪>记载的人物应为帝王, ...

  • 中国历史要籍最终版
  • 中国历史要籍 一. 名词解释 1.[跋文] 跋文是文体的一种.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后面,多用以评价内容或说明写作经过等,又称题跋或跋尾.最早见于宋代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若干篇. 起源::跋文在中国汉晋时代还没有,唐代称"题某后"或"读某",如<题 ...

  • 司马光和司马懿的关系 司马光是司马懿后人吗
  • 2015-11-27 14:48:37来源: 武林军事 责任编辑:军事小s 司马光和司马懿 根据史料的记载,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人,而司马懿则是魏晋时期的人,这两人相隔了数百年,那么这两人会有怎样的关系呢?司马光的父亲为北宋贤臣司马池,而司马池自称是晋朝司马孚的后代,那么司马光可以说是司马懿的后人了. ...

  • 史记书读书报告
  • 于<史记>中发现古文史价值 [书目] <史记> 中华书局出版 司马迁着,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 <史记>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通史巨著,也是一部光彩照人的文学名著.此书初无定名, 多被后世 人称为"太史公书"或其它一些书名.所谓 ...

  • 试论吕不韦养士
  • 摘 要:吕不韦在公元前249年被封为秦国丞相,于公元前237年自杀.在这短短的12年间中,他一直居秦国丞相之位,权利极大.他也曾养士三千,但是<史记>中对他养士的事提及甚少,门客中已知的只有甘罗.���焙屠钏谷�人.他集众门客之力编成<吕氏春秋>,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财富. ...

  • [史记]读书报告
  • 史记读书报告 <史记>的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g ...

  • _居上常有云气_及其他_史记_高祖本纪_神怪之笔探源
  • 第27卷 第3期 2005年6月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Vol.27 No.3 JournalofHuzhouTeachersCollegeJun.,2005 "居上常有云气"及其他 ---<史记・高祖本纪>神怪之笔探源 李明,常123 (1.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上海2 ...

  • 秦始皇统一中国功盖千秋为何反留下骂名
  • 秦始皇并吞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集权制中央帝国,应该说为中国的统一.为中国历代封建帝王制度的建立开了先河.正是有了秦始皇的创举,才使后世的帝王有了皇帝的称谓和尊严,更有了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和地位.按理说中国历代凡是当上皇帝的人都应该感谢秦始皇才对,因为是秦始皇的创举才使他们成为大权独揽. ...

  • 秦始皇统一中国功盖千秋 为何反留下骂名?(2)
  • 2011-09-15 16:56:31 中华网论坛 [大 中 小] 除了修直道,秦始皇还开凿灵渠,构通长江和珠江水系:经略边疆,基本奠定中国版图.在秦统一前,在今天我国的浙江.福建.两广及湖南一带居住着与中原华夏民族语言.风俗迥然不同的少数民族. 秦始皇在公元前223年灭楚之后,就趁势发兵降服了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