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电气化铁路

什么是电气化铁路 ? 电气化铁道是由电力机车和牵引供电装置组成的,

牵引供电装置一般分成牵引变电所和接触“三大元件”。

铁道部1993年发布的《铁路技术政策》牵引动力与供电一节中做了如下阐述:积极进行牵引动力改革。大力发展电力牵引,合理发展内燃牵引,提高电力牵引承担换算周转量的比重。管好用好蒸汽机车。合理安排牵引动力的布局。在主要繁忙干线,高速铁路煤运专线及长大坡道,长隧道地区等线路上,应采用电力牵引,其它线路逐步采用燃牵引。大力提高电气化铁道的运行可靠性,提高接触网的结构稳定性和抗实能力,采用高强度,耐腐蚀,少维修,无维修的导线及接触网零部件。加强接触网的等电压保护,优化机构与接触网的绝缘匹配,改善引网关系。逐步实现牵引供电系统控制自动化、远动化及运行管理智能化。发展牵引供电系统的实时检测技术,实现故障检测现代化,并逐步建立检测及维修的专家系统。

牵引供电系统组成

我国电气化铁路采用工频单相交流制。向电气化铁路供电的牵引供电系统由分布在铁路沿线的牵引变电所及沿铁路架设的牵引网组成。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由电力系统送到牵引变电所的高压输电线路均为双回路。

一、牵引变电所和供电臂

牵引变电所的功能是将三相的110KV 高压交流电变换为两个单相27.5KV 的交流电,然后向铁路上、下行两个方向的接触网(额定电压为25KV )供电,牵引变电所每一侧的接触网都称做供电臂。该两臂的接触网电压相位是不同相的,一般是用耐磨的分相绝缘器。相邻牵引变电所间的接触网电压一般为同相的,其间除用分相绝缘器隔离外,还设置了分区亭,通过分区亭断路器(或负荷开关)的操作,实行双边(或单边)供电。

二、牵引网

牵引供电回路的构成是:牵引变电所、馈电线、接触网、电力机车、钢轨与大地、回流线。在这个闭合回路中,通常将馈电线、接触网、钢轨与大地、回流线统称为牵引网。

牵引供电方式分类

接触网、钢轨与大地、回流线统称为牵引网。

由于工频单相交流25KV 的牵引网是一种不对称供电回路,势必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电磁场,从而对邻近的通信和广播设备产生杂音干扰,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在通信方面采取加强屏蔽的措施,或将受影响的通信设备迁离影响范围;二是在供电方面采取抑制干扰的措施,随着牵引网所采取的抑制干扰措施的不同,出现了不同的牵引供电方式。

1、BT (吸流变压器)方式

吸流变压器是一种变化为1:1的变压器,其原边串接在接触网Tx 内,副边串接在特设的回流线(N )内,每两台BT 中间安设一根将回流线与钢轨外接的吸上线。

2、AT (自藕变压器)方式

自藕变压器跨接于接触网(T )和正馈导线(F )之间,其中点与钢轨及治接触网线路同杆架设的保护线(PW )相连形式的AT 供电方式。

3、同轴电力电缆方式

这是一种新型的防干扰供电方式,适用于电气化铁路穿越大城市或对净空要求较高的桥梁、隧道等特殊地段。

同轴电力电缆沿着铁路埋设,电缆的内导体作为馈电线与接触网并联;电缆的外导体作为回流线与钢轨相联,每隔一定的距离(约5~10Km )分成一个电缆供电分段。

牵引供电检修管理体制

电气化铁路建成后,相应地也要成立管理部门。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均设有业务部门设人负责系统管理。电气化牵引供电设备的管理主体为供电段,供电段下设领工区(车间) 、领工区下设工区(班组) ,工区具体负责对接触网的日常维护、检修,管理和事故抢救恢复工作。接触网工区定员视其所辖设备多少而定,一般为30人左右。每个交流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工区维修接触网换算公里如下:

1、单线区段为40~60km(换算后总长度)

2、复线区段为50~80km(换算后总长度)

各接触网根据检修规程进行日常维修并建立必要的检修记录,保存必要的技术资料,如管内接触网平面图,设备装配图,零件图,安装曲线表等以及设备发生事故的抢修和分析记录。积极为提高设备质量进行合理的技术改革。

各接触网工区应配备足够的工具和材料零件及交通工具,各接触网设备的日常运行、检修和事故情况下的检修必须服从电力调度员的统一指挥,电力调度员应由熟悉业务,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分析能力的人员担任。

接触网工应有熟练的检修技术并熟悉掌握接触网检修规程及安全规则。

目前,我国列车牵引方式有蒸汽机车牵引、内燃机车牵引和电力机车牵引三种,其中采用电力机车牵引列车的铁路称为电气化铁路。电力牵引具有马力大,速度快、能耗低、效率高等特点,使用电力牵引的区段,运输能力明显提高,运输成本大为降低,同时,机车性能、工作条件等较内燃机车更好。是我国铁路牵引动力今后的发展方向。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是宝鸡至凤州区段的铁路干线,于1958年至1962年间建成并立即投入了运营。此后,鹰厦、湘黔等干线也陆续建成电气化铁路区段

和传统的蒸汽机车或柴油机车牵引列车运行的铁路不同,电气化铁路是指从外部电源和牵引供电系统获得电能,通过电力机车牵引列车运行的铁路。它包括电力机车、机务设施、牵引供电系统、各种电力装置以及相应的铁路通信、信号等设备。电气化铁路具有运输能力大、行驶速度快、消耗能源少、运营成本低、工作条件好等优点,对运量大的干线铁路和具有陡坡、长大隧道的山区干线铁路实现电气化,在技术上、经济上均有明显的优越性。

世界上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是德国的西门子公司和哈尔斯克公司于1879年在柏林贸易展览会上铺设的,长300米,轨距为1000毫米。此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铁路运量的增长和对能源利用率的重视,全世界电气化铁路营业里程逐年增加,到90年代初,在130余万公里的铁路中,电气化铁路有18万公里,占铁路总里程的13.8%。

我国的铁路电气化工程建设,是从1958年6月开始的。1961年8月15日,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线宝鸡至凤州段建成通车,运输效率显著提高,揭开了我国电气化铁路建设的序幕。在" 内(燃)电(力)并举,以电为主" 以及" 大力发展电力牵引" 方针的指导下,到1990

年底,我国已建成16条电气化铁路,里程达7000公里。

电气化铁路的牵引动力是电力机车,机车本身不带能源,所需能源由电力牵引供电系统提供。牵引供电系统主要是指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大部分。变电所设在铁道附近,它将从发电厂经高压输电线送来的电流,送到铁路上空的接触网上。接触网是向电力机车直接输送电能的设备。沿着铁路线的两旁,架设着一排支柱,上面悬挂着金属线,即为接触网,它也可以被看作是电气化铁路的动脉。电力机车利用车顶的受电弓从接触网获得电能,牵引列车运行。牵引供电制式按接触网的电流制有直流制和交流制两种。直流制是将高压、三相电力在牵引变电所降压和整流后,向接触网供直流电,这是发展最早的一种电流制,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已较少使用。交流制是将高压、三相电力在变电所降压和变成单相后,向接触网供交流电。交流制供电电压较高,发展很快。我国电气化铁路的牵引供电制式从一开始就采用单相工频(50赫)25千伏交流制,这一选择有利于今后电气化铁路的发展。

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电气化铁路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电气化铁路已成为世界各国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预计到2000年,世界电气化铁路总里程将达25万公里,我国电气化铁路将突破2万公里,约占全国铁路总营业里程的25%,承担铁路运量的50%左右。到那时,我国的电气化铁路不论在里程长度和技术装备上,还是在所承担的客货运输量上都将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电气化铁路

electric railway

电气化铁路的牵引动力是电力机车,机车本身不带能源,所需能源由电力牵引供电系统提供。牵引供电系统主要是指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大部分。变电所设在铁道附近,它将从发电厂经高压输电线送来的电流,送到铁路上空的接触网上。接触网是向电力机车直接输送电能的设备。沿着铁路线的两旁,架设着一排支柱,上面悬挂着金属线,即为接触网,它也可以被看作是电气化铁路的动脉。电力机车利用车顶的受电弓从接触网获得电能,牵引列车运行。牵引供电制式按接触网的电流制有直流制和交流制两种。直流制是将高压、三相电力在牵引变电所降压和整流后,向接触网供直流电,这是发展最早的一种电流制,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已较少使用。交流制是将高压、三相电力在变电所降压和变成单相后,向接触网供交流电。交流制供电电压较高,发展很快。我国电气化铁路的牵引供电制式从一开始就采用单相工频(50赫)25千伏交流制,这一选择有利于今后电气化铁路的发展。

和传统的蒸汽机车或柴油机车牵引列车运行的铁路不同,电气化铁路是指从外部电源和牵引供电系统获得电能,通过电力机车牵引列车运行的铁路。它包括电力机车、机务设施、牵引供电系统、各种电力装置以及相应的铁路通信、信号等设备。电气化铁路具有运输能力大、行驶速度快、消耗能源少、运营成本低、工作条件好等优点,对运量大的干线铁路和具有陡坡、长大隧道的山区干线铁路实现电气化,在技术上、经济上均有明显的优越性。

用电力机车作为牵引动力的铁路。世界上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于1879年在德国柏林建成。中国于1961年建成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的宝鸡至凤州段。电气化铁路问世后发展很快,法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已成为电气化铁路为主的铁路运输业,大部分货运量是由电气铁路完成的。电气化机车上不设原动机,其电力由铁路电力供应系统提供。该系统由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构成。来自高压输电线路的高压电经牵引变电所降压整流后,送至铁路架空接触网,电气机车通过滑线弓受电,牵引机车行驶。供电制式分为直流制。电气化铁路与现有其他动力牵引的铁路相比,具有的优越性是能源节省,其热效率可达 20%~26% ;运输能力大 ,功率大,可使牵引总重提高;运输成本低,维修少,机车车辆周转快,整备作

业少、耗能少;污染少,粉尘与噪声小,劳动条件也较好等。

恒张力放线

我国于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自德国引进的一项铁路电气化施工新工艺。原理即在进行接触网放线作业时,始终保持放线过程必须具有一定数额的张力。经过这种工艺改进的接触网工程,才能承满足高速铁路的速度要求。目前我国所有开工建设的电气化铁路,均采用这项先进的施工工艺。图为恒张力放线车进行放线作业。

电气化铁路主要指电力机车牵引的铁路。由于电力机车本身不带能源装置,它所需要的动力能源(电能) 靠外部供给, 专门供给电力机车电能的装置,称为铁道牵引供电系统。

由此可见,电气化铁路设备的主要特点是,它比蒸汽、内燃机车牵引的铁路增加了一套牵引供电系统。

牵引供电系统主要包括牵引变电所、接触网和继电保护装置三大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气化铁路获得迅速发展, 电气化铁路是我国铁路牵引动力今后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列车牵引方式有蒸汽机车牵引、内燃机车牵引和电力机车牵引三种,其中采用电力机车牵引列车的铁路称为电气化铁路。全国电铁通车里程逾万公里,遍及全国十八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电网。电力牵引具有马力大,速度快、能耗低、效率高等特点,使用电力牵引的区段,运输能力明显提高,运输成本大为降低。电气化铁路的牵引动力是电力机车,机车本身不带能源,所需能源由电力牵引供电系统提供。牵引供电系统主要是指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大部分。变电所设在铁道附近,它将从发电厂经高压输电线送来的电流,送到铁路上空的接触网上。变电站主要有这些设备:变压器,高压开关、刀闸、综合自动化系统(微机保护)、通讯设备(一般由铁通提供通讯通道,主要负责变电站内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消防系统等与调度中心的通讯)、视频监控系统、所内设备用电源(电池组、UPS )等。 接触网是向电力机车直接输送电能的设备。沿着铁路线的两旁,架设着一排支柱,上面悬挂着金属线,即为接触网,它也可以被看作是电气化铁路的动脉。电力机车利用车顶的受电弓从接触网获得电能,牵引列车运行。接触网设备主要就是电线杆、电缆、支架之类的机械设备。

什么是电气化铁路 ? 电气化铁道是由电力机车和牵引供电装置组成的,

牵引供电装置一般分成牵引变电所和接触“三大元件”。

铁道部1993年发布的《铁路技术政策》牵引动力与供电一节中做了如下阐述:积极进行牵引动力改革。大力发展电力牵引,合理发展内燃牵引,提高电力牵引承担换算周转量的比重。管好用好蒸汽机车。合理安排牵引动力的布局。在主要繁忙干线,高速铁路煤运专线及长大坡道,长隧道地区等线路上,应采用电力牵引,其它线路逐步采用燃牵引。大力提高电气化铁道的运行可靠性,提高接触网的结构稳定性和抗实能力,采用高强度,耐腐蚀,少维修,无维修的导线及接触网零部件。加强接触网的等电压保护,优化机构与接触网的绝缘匹配,改善引网关系。逐步实现牵引供电系统控制自动化、远动化及运行管理智能化。发展牵引供电系统的实时检测技术,实现故障检测现代化,并逐步建立检测及维修的专家系统。

牵引供电系统组成

我国电气化铁路采用工频单相交流制。向电气化铁路供电的牵引供电系统由分布在铁路沿线的牵引变电所及沿铁路架设的牵引网组成。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由电力系统送到牵引变电所的高压输电线路均为双回路。

一、牵引变电所和供电臂

牵引变电所的功能是将三相的110KV 高压交流电变换为两个单相27.5KV 的交流电,然后向铁路上、下行两个方向的接触网(额定电压为25KV )供电,牵引变电所每一侧的接触网都称做供电臂。该两臂的接触网电压相位是不同相的,一般是用耐磨的分相绝缘器。相邻牵引变电所间的接触网电压一般为同相的,其间除用分相绝缘器隔离外,还设置了分区亭,通过分区亭断路器(或负荷开关)的操作,实行双边(或单边)供电。

二、牵引网

牵引供电回路的构成是:牵引变电所、馈电线、接触网、电力机车、钢轨与大地、回流线。在这个闭合回路中,通常将馈电线、接触网、钢轨与大地、回流线统称为牵引网。

牵引供电方式分类

接触网、钢轨与大地、回流线统称为牵引网。

由于工频单相交流25KV 的牵引网是一种不对称供电回路,势必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电磁场,从而对邻近的通信和广播设备产生杂音干扰,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在通信方面采取加强屏蔽的措施,或将受影响的通信设备迁离影响范围;二是在供电方面采取抑制干扰的措施,随着牵引网所采取的抑制干扰措施的不同,出现了不同的牵引供电方式。

1、BT (吸流变压器)方式

吸流变压器是一种变化为1:1的变压器,其原边串接在接触网Tx 内,副边串接在特设的回流线(N )内,每两台BT 中间安设一根将回流线与钢轨外接的吸上线。

2、AT (自藕变压器)方式

自藕变压器跨接于接触网(T )和正馈导线(F )之间,其中点与钢轨及治接触网线路同杆架设的保护线(PW )相连形式的AT 供电方式。

3、同轴电力电缆方式

这是一种新型的防干扰供电方式,适用于电气化铁路穿越大城市或对净空要求较高的桥梁、隧道等特殊地段。

同轴电力电缆沿着铁路埋设,电缆的内导体作为馈电线与接触网并联;电缆的外导体作为回流线与钢轨相联,每隔一定的距离(约5~10Km )分成一个电缆供电分段。

牵引供电检修管理体制

电气化铁路建成后,相应地也要成立管理部门。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均设有业务部门设人负责系统管理。电气化牵引供电设备的管理主体为供电段,供电段下设领工区(车间) 、领工区下设工区(班组) ,工区具体负责对接触网的日常维护、检修,管理和事故抢救恢复工作。接触网工区定员视其所辖设备多少而定,一般为30人左右。每个交流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工区维修接触网换算公里如下:

1、单线区段为40~60km(换算后总长度)

2、复线区段为50~80km(换算后总长度)

各接触网根据检修规程进行日常维修并建立必要的检修记录,保存必要的技术资料,如管内接触网平面图,设备装配图,零件图,安装曲线表等以及设备发生事故的抢修和分析记录。积极为提高设备质量进行合理的技术改革。

各接触网工区应配备足够的工具和材料零件及交通工具,各接触网设备的日常运行、检修和事故情况下的检修必须服从电力调度员的统一指挥,电力调度员应由熟悉业务,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分析能力的人员担任。

接触网工应有熟练的检修技术并熟悉掌握接触网检修规程及安全规则。

目前,我国列车牵引方式有蒸汽机车牵引、内燃机车牵引和电力机车牵引三种,其中采用电力机车牵引列车的铁路称为电气化铁路。电力牵引具有马力大,速度快、能耗低、效率高等特点,使用电力牵引的区段,运输能力明显提高,运输成本大为降低,同时,机车性能、工作条件等较内燃机车更好。是我国铁路牵引动力今后的发展方向。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是宝鸡至凤州区段的铁路干线,于1958年至1962年间建成并立即投入了运营。此后,鹰厦、湘黔等干线也陆续建成电气化铁路区段

和传统的蒸汽机车或柴油机车牵引列车运行的铁路不同,电气化铁路是指从外部电源和牵引供电系统获得电能,通过电力机车牵引列车运行的铁路。它包括电力机车、机务设施、牵引供电系统、各种电力装置以及相应的铁路通信、信号等设备。电气化铁路具有运输能力大、行驶速度快、消耗能源少、运营成本低、工作条件好等优点,对运量大的干线铁路和具有陡坡、长大隧道的山区干线铁路实现电气化,在技术上、经济上均有明显的优越性。

世界上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是德国的西门子公司和哈尔斯克公司于1879年在柏林贸易展览会上铺设的,长300米,轨距为1000毫米。此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铁路运量的增长和对能源利用率的重视,全世界电气化铁路营业里程逐年增加,到90年代初,在130余万公里的铁路中,电气化铁路有18万公里,占铁路总里程的13.8%。

我国的铁路电气化工程建设,是从1958年6月开始的。1961年8月15日,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线宝鸡至凤州段建成通车,运输效率显著提高,揭开了我国电气化铁路建设的序幕。在" 内(燃)电(力)并举,以电为主" 以及" 大力发展电力牵引" 方针的指导下,到1990

年底,我国已建成16条电气化铁路,里程达7000公里。

电气化铁路的牵引动力是电力机车,机车本身不带能源,所需能源由电力牵引供电系统提供。牵引供电系统主要是指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大部分。变电所设在铁道附近,它将从发电厂经高压输电线送来的电流,送到铁路上空的接触网上。接触网是向电力机车直接输送电能的设备。沿着铁路线的两旁,架设着一排支柱,上面悬挂着金属线,即为接触网,它也可以被看作是电气化铁路的动脉。电力机车利用车顶的受电弓从接触网获得电能,牵引列车运行。牵引供电制式按接触网的电流制有直流制和交流制两种。直流制是将高压、三相电力在牵引变电所降压和整流后,向接触网供直流电,这是发展最早的一种电流制,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已较少使用。交流制是将高压、三相电力在变电所降压和变成单相后,向接触网供交流电。交流制供电电压较高,发展很快。我国电气化铁路的牵引供电制式从一开始就采用单相工频(50赫)25千伏交流制,这一选择有利于今后电气化铁路的发展。

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电气化铁路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电气化铁路已成为世界各国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预计到2000年,世界电气化铁路总里程将达25万公里,我国电气化铁路将突破2万公里,约占全国铁路总营业里程的25%,承担铁路运量的50%左右。到那时,我国的电气化铁路不论在里程长度和技术装备上,还是在所承担的客货运输量上都将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电气化铁路

electric railway

电气化铁路的牵引动力是电力机车,机车本身不带能源,所需能源由电力牵引供电系统提供。牵引供电系统主要是指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大部分。变电所设在铁道附近,它将从发电厂经高压输电线送来的电流,送到铁路上空的接触网上。接触网是向电力机车直接输送电能的设备。沿着铁路线的两旁,架设着一排支柱,上面悬挂着金属线,即为接触网,它也可以被看作是电气化铁路的动脉。电力机车利用车顶的受电弓从接触网获得电能,牵引列车运行。牵引供电制式按接触网的电流制有直流制和交流制两种。直流制是将高压、三相电力在牵引变电所降压和整流后,向接触网供直流电,这是发展最早的一种电流制,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已较少使用。交流制是将高压、三相电力在变电所降压和变成单相后,向接触网供交流电。交流制供电电压较高,发展很快。我国电气化铁路的牵引供电制式从一开始就采用单相工频(50赫)25千伏交流制,这一选择有利于今后电气化铁路的发展。

和传统的蒸汽机车或柴油机车牵引列车运行的铁路不同,电气化铁路是指从外部电源和牵引供电系统获得电能,通过电力机车牵引列车运行的铁路。它包括电力机车、机务设施、牵引供电系统、各种电力装置以及相应的铁路通信、信号等设备。电气化铁路具有运输能力大、行驶速度快、消耗能源少、运营成本低、工作条件好等优点,对运量大的干线铁路和具有陡坡、长大隧道的山区干线铁路实现电气化,在技术上、经济上均有明显的优越性。

用电力机车作为牵引动力的铁路。世界上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于1879年在德国柏林建成。中国于1961年建成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的宝鸡至凤州段。电气化铁路问世后发展很快,法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已成为电气化铁路为主的铁路运输业,大部分货运量是由电气铁路完成的。电气化机车上不设原动机,其电力由铁路电力供应系统提供。该系统由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构成。来自高压输电线路的高压电经牵引变电所降压整流后,送至铁路架空接触网,电气机车通过滑线弓受电,牵引机车行驶。供电制式分为直流制。电气化铁路与现有其他动力牵引的铁路相比,具有的优越性是能源节省,其热效率可达 20%~26% ;运输能力大 ,功率大,可使牵引总重提高;运输成本低,维修少,机车车辆周转快,整备作

业少、耗能少;污染少,粉尘与噪声小,劳动条件也较好等。

恒张力放线

我国于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自德国引进的一项铁路电气化施工新工艺。原理即在进行接触网放线作业时,始终保持放线过程必须具有一定数额的张力。经过这种工艺改进的接触网工程,才能承满足高速铁路的速度要求。目前我国所有开工建设的电气化铁路,均采用这项先进的施工工艺。图为恒张力放线车进行放线作业。

电气化铁路主要指电力机车牵引的铁路。由于电力机车本身不带能源装置,它所需要的动力能源(电能) 靠外部供给, 专门供给电力机车电能的装置,称为铁道牵引供电系统。

由此可见,电气化铁路设备的主要特点是,它比蒸汽、内燃机车牵引的铁路增加了一套牵引供电系统。

牵引供电系统主要包括牵引变电所、接触网和继电保护装置三大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气化铁路获得迅速发展, 电气化铁路是我国铁路牵引动力今后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列车牵引方式有蒸汽机车牵引、内燃机车牵引和电力机车牵引三种,其中采用电力机车牵引列车的铁路称为电气化铁路。全国电铁通车里程逾万公里,遍及全国十八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电网。电力牵引具有马力大,速度快、能耗低、效率高等特点,使用电力牵引的区段,运输能力明显提高,运输成本大为降低。电气化铁路的牵引动力是电力机车,机车本身不带能源,所需能源由电力牵引供电系统提供。牵引供电系统主要是指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大部分。变电所设在铁道附近,它将从发电厂经高压输电线送来的电流,送到铁路上空的接触网上。变电站主要有这些设备:变压器,高压开关、刀闸、综合自动化系统(微机保护)、通讯设备(一般由铁通提供通讯通道,主要负责变电站内的综合自动化系统、消防系统等与调度中心的通讯)、视频监控系统、所内设备用电源(电池组、UPS )等。 接触网是向电力机车直接输送电能的设备。沿着铁路线的两旁,架设着一排支柱,上面悬挂着金属线,即为接触网,它也可以被看作是电气化铁路的动脉。电力机车利用车顶的受电弓从接触网获得电能,牵引列车运行。接触网设备主要就是电线杆、电缆、支架之类的机械设备。


相关内容

  • [铁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 <铁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第二学期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和教学目标 (一)课程性质和地位 本课程是铁道类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理论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同学们了解铁道概论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运输业对我国国家.社会及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二)任务 "铁道概论" ...

  • 孟玉霞课堂实录文档(2)[詹天佑]
  • <詹天佑>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师:身边的同学,我们的校友,感动中国的人物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中国有句老话,学习的力量是无穷的.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个榜样,--<詹天佑>. 师:发奋学习会成就人生的辉煌.詹天佑,他十二岁时有个留学美国的机会,考上了耶鲁大学,当时去美国的有1 ...

  • 交通运输教案
  • [复习] 1.什么是水资源?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来自于哪里? 2.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南丰北缺,东多西少,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3.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是什么?(西北: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华北地:工农业集中.城市人口多,需水量大.) 4.我国水资源的时间 ...

  • 铁道概论部分重点
  • 1. 谈谈对我们国家铁路的了解? 答:中国领土早期出现的第一条铁路是1876年在上海修建的吴淞铁路,采用欺骗和蒙混手段修建的,而我国自己创建的第一铁路是1881年建设的唐胥铁路,尽管如此但是和世界第一条铁路相比还是晚了56年.总体来说旧中国铁路具有半封建半殖民的色彩,不仅铁路不均匀.不合理.技术落后 ...

  • 铁路基本知识60问
  • 铁路基本知识60问 1.铁路运输生产的产品和计量单位是什么? 答:是货物和旅客的位移.计量单位是吨.公里和人.公里. 2.世界上最早的铁路出现在哪个国家? 答:1825年英国修建了从斯托克顿至达林顿的铁路,这是第一条蒸汽机车牵引的铁路. 3.中国领土上出现的第一条铁路是哪一条铁路? 答:1876年在 ...

  • 电气化铁路知识百题问答
  • 电气化铁路知识百题问答 1.什么是电气化铁路? 答:电气化铁路使用电作为牵引动力,其特点是在轨道上运行的电力机车或电动车组本身无原动力,而是靠外部供电. 2.电气化铁路有哪两部分构成? 答:由电力机车和牵引供电系统两大部分构成. 3.什么是高压? 答:高压指对地电压在250V以上,如10KV电力线路 ...

  • 铁路运输设备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铁路运输设备 一.填空题: 1. 重载列车运输方式分为: . . 三种. 2. 铁路信号设备是 . . 的总称. 3. 铁路车站按业务性质分可分为 . . . 4. 区段站常见的布置图有 . 及 三类. 5. 运输的产品是 ,以 和 计量. 6. 是铁路的基 ...

  • 火车上面接触的电线为什么只有一根?工作原理是什么?
  • 容济点火器 05-07 21:07 2037赞 踩 上面是高压端,轨道是接地端,这样可以形成回路啦.请关注:容济点火器 如果说火车上面的电线是火线的话,那钢轨就是零线.正规点说就是:牵引供电系统主要是指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大部分.变电所设在铁道附近,它将从发电厂经高压输电线送来的电流,送到铁路上空的 ...

  • 铁道概论考试复习题
  • 1. 现代化交通的含义是什么?铁路运输业有何特点? 答:现代化交通的含义是指货物的交流,人员的往来.信息的传递.铁路运输业的特点是 运输能力大,速度快,运输成本低,受气候影响小,对环境污染小等. 2. 我国铁路的种类有哪些?简述各类铁路的特点. 答:我国铁路的类型有:(1)国家铁路.国铁(铁道部)行 ...

  • 詹天佑优秀教学设计(共8篇)
  • 篇一:詹天佑教学设计 <詹天佑>教学设计 5 詹天佑 学习目标: 课前准备 课件:京张铁路肇建百年纪念活动资料 相关磁带 教学过程 导入:建构阅读话题 10月15日上午,张家口火车南站举行詹天佑铜像落成揭幕仪式: 10月期间,京张铁路肇建百年电视专题片,在河北.北京等省市电视台播放: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