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教学设计..

黄玉芳

总体构思

《空城计》节选自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的第一篇小说,因为是文言白话,故事情节也相对完整,因此比较适合学生阅读。教训这篇课文应该引导学生在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初步掌握阅读小说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把握、评价人物形象。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善于在学习 发现问题,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问题导入

问题一:同学们读过小说《三国演义》吗?(或看过《三国演义》的电视剧,或听过有关《三国演义》的故事)谈谈你了解的故事情节和你最佩服的人物。

(此环节节目营造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

问题二:(在问题一的基础上提出。比如,一定有很多同学佩服诸葛亮,可以进一步启发:为什么佩服诸葛亮?诸葛亮有没有失误?)有没有同学了解马谡“失街亭”的故事,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告诉大家?下面我们通过一段影象资料来更深入地了解“失街亭”的故事。

2、多媒体影象资料导入  。

(教师独白)蜀国丞相诸葛亮率领30万大军伐魏,势不可挡.。魏国都督司马懿不与蜀军正面交锋,而准备夺取街亭要道,断蜀军粮道(播放根据电视剧《三国演义》剪辑的片段)

(教师独白)街亭丢失,蜀国十分被动,诸葛亮分拨兵马,准备退回汉中,急报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夺西城,诸葛亮将如何应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节选字小说《三国演义》的课文——《空城计》。

(问题导入  应该轻松,简洁,时间不宜太长)

(二)方法指导

1、先请同学浏览《单元说明》,要求学生阅读后获取两方面信息:一是小说的基本特点,二是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2、学生筛选信息,明确小说的基本特点和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三)初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阅读这篇课文,同学们要重点把握扣人心弦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下面就借助手中的工具书和课文中的注解阅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标出来,并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琴。

1、解决学生提出的不理解的字、词句。

2、概括故事情节。

(四)再读课文,概括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小说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这篇课文虽然是节选,但情节相对独立、完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请四个同学分别朗读暗合四个部分,其他同学注意听读,并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来概括这四个部分的内容。

读完后,教师纠正朗读中的失误,并就朗读问题做导向性评价。

学生概括四个阶段的内容。(教师进行点拨和指导)

(五)再读课文,分析、评价人物形象。

1、教师提问:小说写了哪几个人物?你喜欢哪个人物?

(要点提示:小说主要写了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个人物。主要分析诸葛亮的形象,兼顾司马懿)

2、你为什么喜欢诸葛亮?他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呢?

(1)引导学生回到课文,找出能体现诸葛亮性格的句子或情节。

(2)学生分析诸葛亮的形象。

(要点提示:足智多谋、高瞻远瞩、沉着机警、料事如神、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有胆识、聪明、机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教师引导: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文中哪些语句和情节体现了这些特点?

(4)教师肯定:诸葛亮之所以能够巧施空城计,敢于弄险与他的性格上分不开的(引导学生分析诸葛亮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位杰出军事家的原因)。

(5)司马懿的性格:多疑、刚愎自用,但身为魏之名将,司马懿也有其性格优越。诸葛亮认为他“深有谋略”,老谋深算。

(六)、探究拓展

问题一:站在司马懿的角度思考一下,司马懿知道中计后,会怎样想,怎么说?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性格揣摩人物的言行。最后教师介绍小说中的情节:“懿毁之不及,仰天长叹曰‘吾不如孔明也’”,同时还可视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拓展,简要介绍小说的周瑜、曹操等人物,比如可作此假设:如果上当的是周瑜,他会有何表现呢?这样可激活学生的思维)

问题二:诸葛亮的空城计名闻天下。通过这篇小说的学习,我们对空城计有了深入的了解,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施计的是司马懿而不是诸葛亮,这场战争能成功吗?

(学习各抒己见。此环节目的是让学习再一次思考人物的言行是由人物的性格决定的,同时引导学生对“空城计”作深入探究,正确看待“空城计”。明白只有诸葛亮才有此胆略,敢施“空城计”,但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取得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是实力。此环节可以借助幻灯辅助教学。)

简略介绍《三十六计》,目的是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军事谋略学的学习习惯。

(六)总结

1、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学习情况并进行反思,目的在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总结:《三国演义》是一部成就很高的历史小说,是一部充满智慧的小说。擅长描写战争,《空城计》只是其中的一个片断。希望同学们在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体会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无限魅力。

作者邮箱:

[1]

黄玉芳

总体构思

《空城计》节选自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的第一篇小说,因为是文言白话,故事情节也相对完整,因此比较适合学生阅读。教训这篇课文应该引导学生在了解小说的一般特点,初步掌握阅读小说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把握、评价人物形象。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

过程设计

教法学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善于在学习 发现问题,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问题导入

问题一:同学们读过小说《三国演义》吗?(或看过《三国演义》的电视剧,或听过有关《三国演义》的故事)谈谈你了解的故事情节和你最佩服的人物。

(此环节节目营造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

问题二:(在问题一的基础上提出。比如,一定有很多同学佩服诸葛亮,可以进一步启发:为什么佩服诸葛亮?诸葛亮有没有失误?)有没有同学了解马谡“失街亭”的故事,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告诉大家?下面我们通过一段影象资料来更深入地了解“失街亭”的故事。

2、多媒体影象资料导入  。

(教师独白)蜀国丞相诸葛亮率领30万大军伐魏,势不可挡.。魏国都督司马懿不与蜀军正面交锋,而准备夺取街亭要道,断蜀军粮道(播放根据电视剧《三国演义》剪辑的片段)

(教师独白)街亭丢失,蜀国十分被动,诸葛亮分拨兵马,准备退回汉中,急报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夺西城,诸葛亮将如何应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节选字小说《三国演义》的课文——《空城计》。

(问题导入  应该轻松,简洁,时间不宜太长)

(二)方法指导

1、先请同学浏览《单元说明》,要求学生阅读后获取两方面信息:一是小说的基本特点,二是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2、学生筛选信息,明确小说的基本特点和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三)初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阅读这篇课文,同学们要重点把握扣人心弦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下面就借助手中的工具书和课文中的注解阅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把不理解的字、词句标出来,并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琴。

1、解决学生提出的不理解的字、词句。

2、概括故事情节。

(四)再读课文,概括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小说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这篇课文虽然是节选,但情节相对独立、完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请四个同学分别朗读暗合四个部分,其他同学注意听读,并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来概括这四个部分的内容。

读完后,教师纠正朗读中的失误,并就朗读问题做导向性评价。

学生概括四个阶段的内容。(教师进行点拨和指导)

(五)再读课文,分析、评价人物形象。

1、教师提问:小说写了哪几个人物?你喜欢哪个人物?

(要点提示:小说主要写了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个人物。主要分析诸葛亮的形象,兼顾司马懿)

2、你为什么喜欢诸葛亮?他的性格特点是怎样的呢?

(1)引导学生回到课文,找出能体现诸葛亮性格的句子或情节。

(2)学生分析诸葛亮的形象。

(要点提示:足智多谋、高瞻远瞩、沉着机警、料事如神、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有胆识、聪明、机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教师引导: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文中哪些语句和情节体现了这些特点?

(4)教师肯定:诸葛亮之所以能够巧施空城计,敢于弄险与他的性格上分不开的(引导学生分析诸葛亮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位杰出军事家的原因)。

(5)司马懿的性格:多疑、刚愎自用,但身为魏之名将,司马懿也有其性格优越。诸葛亮认为他“深有谋略”,老谋深算。

(六)、探究拓展

问题一:站在司马懿的角度思考一下,司马懿知道中计后,会怎样想,怎么说?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性格揣摩人物的言行。最后教师介绍小说中的情节:“懿毁之不及,仰天长叹曰‘吾不如孔明也’”,同时还可视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拓展,简要介绍小说的周瑜、曹操等人物,比如可作此假设:如果上当的是周瑜,他会有何表现呢?这样可激活学生的思维)

问题二:诸葛亮的空城计名闻天下。通过这篇小说的学习,我们对空城计有了深入的了解,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施计的是司马懿而不是诸葛亮,这场战争能成功吗?

(学习各抒己见。此环节目的是让学习再一次思考人物的言行是由人物的性格决定的,同时引导学生对“空城计”作深入探究,正确看待“空城计”。明白只有诸葛亮才有此胆略,敢施“空城计”,但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取得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是实力。此环节可以借助幻灯辅助教学。)

简略介绍《三十六计》,目的是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军事谋略学的学习习惯。

(六)总结

1、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学习情况并进行反思,目的在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总结:《三国演义》是一部成就很高的历史小说,是一部充满智慧的小说。擅长描写战争,《空城计》只是其中的一个片断。希望同学们在课外阅读《三国演义》,体会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无限魅力。

作者邮箱:

[1]


相关内容

  • 空城计教学设计
  • 空 城 计 教学目标: 1.能识读运用以下词语:旌旗.司马懿.鹤氅.纶巾.骇然.隐匿 2.能概括小说情节,理清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能通过对人物的描写,把握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鉴赏能力. 4.学习孔明的临危不惧,处乱不惊. 教学重点: 1.小说情节的理清 2.小说人物 ...

  • 空城计(教案2)
  • <空城计>教案 北海市第一中学 冯 玲 教学目的: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2.学会分析评价人物形象,培养对文学名著的鉴赏力. 3.激发阅读.欣赏优秀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孔明的"三笑"和他的"空城计"得以施计成功的原因. 教学难点: ...

  • 13.空城计
  • 13.空城计 主备:戴爱梅 参与:欧阳秀玉 向敏华 黄民政 审核: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自学理解积累文中字词. 2.了解<三国演义>及诸葛亮这一光辉人物形象,加深对"智慧"的内涵的理解. 3.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及基本阅读方法,即通过情节分析理解人物 ...

  •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空城计
  •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 <空城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感悟人物形象,学习作者表现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弄清空城计是怎么回事. 教学难点:感悟诸葛亮这一光辉人物形象及作者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直接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 ...

  • 语文说课稿:第13课--空城计
  • <空城计>说课稿 教材分析: 这是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十三课的教学内容.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以三国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 自东汉灵武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 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 <空 ...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空城计]教案 语文版
  • <空城计>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 理解孔明"空城计"得以施计成功的重要原因 3. 学习作者从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把握孔明"智勇"的形象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从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塑造人物的 ...

  • 七年级语文空城计4
  • <空城计>教学设计 (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自学理解和积累文中字词. .. 2.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情节,理清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3.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及基本阅读方法,即通过情节分析理解人物形象. 4.能通过细节描写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对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发表 ...

  • 易中天品三国(上)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心平气和说空城(节选) 易中天 当然,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令妇人守陴"是曹操出奇制胜的精心设计,还是他万般无奈的垂死挣扎?如果是前者,就是"空城计":如果是后者,就不是.但以曹操之"多谲",以及他对周边地形的熟 ...

  • 空城计罗贯中
  • 空城计 罗贯中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理解积累文中字词. 2.了解<三国演义>及诸葛亮这一光辉人物形象,加深对"智慧"的内涵的理解. 3.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及基本阅读方法,即通过情节分析理解人物形象. 4.能通过细节描写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对小说中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