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弟子规(8)

作者:张建云

2011-12-10     天津网-数字报刊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或者绰号,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要炫耀自己的才能。路上遇见长辈,应快走几步,向前问好,长辈没有事情交代,立刻恭敬地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吩咐或者谨慎离开。不论骑马或乘车,路上遇见长辈均应下马或下车问候,并等到长辈离去之后,才可以离开。

有诗这样形容:“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列宁的故事》中,描述了列宁身为伟人却以身作则的高风亮节: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等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

这不就是文明和礼仪的体现吗?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则会影响自身形象,大则会影响国家声誉。

有的家庭里,孙子直呼爷爷的名字、儿子直呼父母的名字,长辈非但不加以管教反倒引以为乐,夸奖孩子聪明伶俐,还有的家庭对长辈的称呼是“你”而不是“您”。有的人在背后更愿意直呼老师和领导的名字,指指点点评论其缺点与不足,还津津乐道。人前一面,人后一面,不是真正的尊敬,这样是让人唾弃和厌恶的不良行为。

有的人心高气盛,爱张扬、不内敛。俗语说:“贪叫的鸟没肉,好吹的人无知。”古人讲:“气忌燥,言忌浮,才忌露,学忌满。”这足以说明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做人一定要少说话、多思索、不逞能。

对待老师、领导和长辈要有恭敬心,知道见面行礼打招呼,有些学生明明看到老师走过来却视而不见,甚至躲藏起来,这样的行为怎能叫尊敬老师呢?连自己老师都不尊敬的人是连动物都不如的呀!人要有敬畏之心,对别人有礼貌,别人才会尊敬你。见到老师和领导要快步走上前去打招呼,离开的时候恭敬地后退几步,切忌慢慢腾腾地上前,而离开的时候却比猴子还要快!目送尊长离去之后或者等其上车后再离开。在背后送别一定要垂手目送,不能戳戳指指、嘻嘻哈哈,如果长辈偶然回头正好看见,该多么尴尬?

古人所讲的“骑下马,乘下车”是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的,古代的交通没有现在发达,乘坐的车辆大多是马车,可以随时随地停下,而如今的汽车速度很快,随便停车不但危险而且违反交通规则,我们要视情况而定,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放慢车速,摇下车窗来表达问候。骑自行车的时候,如有时间要尽可能的下车,也可以推着自行车与长辈并行,切忌飞速而过,拍一下肩膀就走,待到长辈回过神来,你已经骑得很远!

反思:对身边的尊长、老师有直呼其名的时候吗?从家里或单位送别客人的时候是如何表现的?请时刻把“谦受益,满招损”记在心里!

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者:张建云

2011-12-10     天津网-数字报刊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或者绰号,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要炫耀自己的才能。路上遇见长辈,应快走几步,向前问好,长辈没有事情交代,立刻恭敬地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吩咐或者谨慎离开。不论骑马或乘车,路上遇见长辈均应下马或下车问候,并等到长辈离去之后,才可以离开。

有诗这样形容:“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列宁的故事》中,描述了列宁身为伟人却以身作则的高风亮节: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等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

这不就是文明和礼仪的体现吗?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则会影响自身形象,大则会影响国家声誉。

有的家庭里,孙子直呼爷爷的名字、儿子直呼父母的名字,长辈非但不加以管教反倒引以为乐,夸奖孩子聪明伶俐,还有的家庭对长辈的称呼是“你”而不是“您”。有的人在背后更愿意直呼老师和领导的名字,指指点点评论其缺点与不足,还津津乐道。人前一面,人后一面,不是真正的尊敬,这样是让人唾弃和厌恶的不良行为。

有的人心高气盛,爱张扬、不内敛。俗语说:“贪叫的鸟没肉,好吹的人无知。”古人讲:“气忌燥,言忌浮,才忌露,学忌满。”这足以说明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做人一定要少说话、多思索、不逞能。

对待老师、领导和长辈要有恭敬心,知道见面行礼打招呼,有些学生明明看到老师走过来却视而不见,甚至躲藏起来,这样的行为怎能叫尊敬老师呢?连自己老师都不尊敬的人是连动物都不如的呀!人要有敬畏之心,对别人有礼貌,别人才会尊敬你。见到老师和领导要快步走上前去打招呼,离开的时候恭敬地后退几步,切忌慢慢腾腾地上前,而离开的时候却比猴子还要快!目送尊长离去之后或者等其上车后再离开。在背后送别一定要垂手目送,不能戳戳指指、嘻嘻哈哈,如果长辈偶然回头正好看见,该多么尴尬?

古人所讲的“骑下马,乘下车”是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的,古代的交通没有现在发达,乘坐的车辆大多是马车,可以随时随地停下,而如今的汽车速度很快,随便停车不但危险而且违反交通规则,我们要视情况而定,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放慢车速,摇下车窗来表达问候。骑自行车的时候,如有时间要尽可能的下车,也可以推着自行车与长辈并行,切忌飞速而过,拍一下肩膀就走,待到长辈回过神来,你已经骑得很远!

反思:对身边的尊长、老师有直呼其名的时候吗?从家里或单位送别客人的时候是如何表现的?请时刻把“谦受益,满招损”记在心里!

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


相关内容

  • [弟子规]解读论文
  • 学号:笑嘻嘻 解读<弟子规> 院 系: 提交日期: 姓名: 班级: 解读<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quo ...

  • 中学弟子规诵读比赛方案
  • 太白中学"成长.成人.成才"系列教育 --<弟子规>诵读比赛活动方案 <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敦伦尽份.闲邪存诚的最佳读物,是待人接物.求学做事应该遵循的基本礼仪与规范.为配合我校"成长.成人.成才"系列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创设良好的校园文 ...

  • 解读[弟子规]中孝的社会学意义(1)
  • <弟子规>中孝的社会学意义及其他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兴起,<弟子规>教育时隔近一个世纪,终于又在一些地方被提上日程.国内外已有许多幼儿园.小学将<弟子规>列入课表,颇受好评.改革特区深圳建立了弟子规公益网www.dizigui.cn,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 ...

  • 教案,最大的麦穗
  • 解读哲学大师的语言,领略智慧课堂的魅力,参悟人生之道的真谛,一起倾听花开的声音„„ 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直奔主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快乐地走进那块文化土壤深厚的麦地,与两千多年前的哲学大师苏格拉底进行真诚的对话,去聆听他的声音,去感受他的智慧,去寻找那--(齐读)最大的麦 ...

  • 学而时习之定稿
  • "学而时习之"的解读及对高校教改的启示 张俭 吴霞 黎庆芳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610031 关键词:知识学习 社会实践 传统文化 高校教改 摘要:"学而时习之"是<论语>开篇的第一句,"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 ...

  • [百家讲坛] 解读弟子规16信之五
  • 解读弟子规16信之五 同期声:解读<弟子规>第十六集信之五.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喜,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弟子规>是一本儒家启蒙教育读本,在<弟子 ...

  • 安德义论语解读2--为政篇第二
  • 安德义论语解读--为政篇第二 [题解] 本篇取"为政以德"句中"为政"两字为篇名. 上篇谈为学,以及为学的对象,本篇谈为政.为政是本篇的主体内容,为政必须以德.为政者要"德""礼"与"政"" ...

  • 钱文忠解读
  •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1) <弟子规>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它不是经典,却从清朝中晚期以后就成为广泛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 和<论语>.<庄子>.<老子> ...

  • [百家讲坛] 解读弟子规11谨之四
  • 解读弟子规11谨之四 同期声: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弟子规>在谨的篇尾还特别关注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写这些 ...

  • 2013司法考试攻略~Kindle
  • 2013年司法考试老师及教材推荐(最新) @张三太郎-柏浪涛疯狂粉丝 博主按语:......................................................2 刑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