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法资料

对外汉语教学法模拟试题

对外汉语4班 三组拟

一、选择题

1、直接法的代表人物中谁强调用幼儿学语的方式教学 ( ) A、帕默B、韦斯特C、贝力子

D、华生

2、第一个提出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进的语言学家是?( ) A、贝力子 B、叶斯帕森 C、爱克斯利 D、吉布里纳 3、帕默的主要贡献是 ( )

A、提出阅读不仅是教学的目的,也是教学的基本手段。 B、为外国人学习英语编写了教材及语法参考书《基础英语》。 C、总结了他完整的教授口语的联系体系,完成了外语教学法史上的一大创举。

D、主张按“幼儿学语言”的过程和方法,强调“自然法”。 4、听说法的语言学基础是( )

A结构主义语言学B机械语言学 C社会语言学 D转换生成语言学 5、( )构成了听说法的心理学基础。

A认知心理学 B实验心理学 C条件反射学说 D行为主义心理学 6、试听法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D中国

7.60年代初,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创立了( ) A自觉对比法 B试听法 C行为主义心理学D发生认识论

8.下列选项中属于认知法教学过程的是 ( )

A 教师反复领读词语和句子,并正音 B 语言能力的培养阶段 C 语言材料的展示及感知、理解 D 句型练习 9、功能法的创始人是( ) A.

克拉欣 B.皮亚杰 C.威尔金斯D.乔姆斯基

10、下面是功能法教学代表教材的是( )

A.《走遍美国》B.《英语900句》C.《英语课程标准》D.《基础英语》

二.判断题

1、试听法在国际上广为运用。20世纪70年代中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国际上采用这种方法学习外语的约占50%。( ) 2、自觉对比法确定外语教学的程序应当是:语言——言语——语言。( )

3、学习外语即是建立一套新的第二信号系统。 ( )

4、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

5、声音和图画结合,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符合成年人学习外语的心理特点。( )

6、语法翻译法的不足在于偏重感觉,重视感觉,忽视了对语言的理性认识。 ( )

7、、视听法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 )

8、强调习惯养成的经验派有直接法,视听法还有认知法等。( ) 9、有汉字背景的学习者利用母语识记汉字词语。( )

10、直接法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用演示代替翻译,通过动作使学习者理解所学词语和句子。( )

11、自觉对比法的基本原则要求用母语讲解外语,以《意念大纲.>为代表著作。( )

12.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斯贝尔提出的两种“学习”理论——机械行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是

认知法反对听说法的有力武器。( ) 13、 功能法是以语音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反法,又名意念法、交际法。( )

14、 14、《英语900句》、《跟我学》是运用功能法的教材。( ) 15、 功能法的两大支派是口授法和阅读法。( ) 三、名词解释 1对外汉语教学法 2、语法翻译法 3、功能法

4、汉语词汇有什么特点?对汉语学习者有什么影响? 四、简答题

1、简述心理学原理的发展历程。

2.请简述语言教学法流派的发展演变(包括各流派出现的时间、代表 人物、主张等) 五、实践题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贴春联,吃饺子,放鞭炮,拿压岁钱, 是这个节日的重要活动,请设计一堂课,写出设计的教案,并注明所用的教学法。

答案:

一、CBCAD CDBCA

二、√√√√× ×√√×√ √√√××

三、1.对外汉语教学法 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2.语法翻译法 十九世纪提出 代表人物奥伦多夫 是以语法为基础,用母语来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

3.功能法 70年代欧洲人提出,代表人物是威多森等人。又称“意念——功能法”或“交际法”,它是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代表教材有《跟我学》

4. 词汇有趋向双音节特点

词汇缺乏形态变化 汉语词汇的词义引申特点

影响:给外国学习者学习、积累汉语词语提供了一些条件,对外汉语教学可充分利用词语意义上的联想和联系来帮助学习者记忆。

四、1. 十九世纪后期 冯特的实验心理学;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巴普洛

夫的两个信号系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华生 行为主义心理学 公式:刺激—反应;斯金纳 新行为主义公式:刺激--反应--强化 六十年代 认知心理学 皮亚杰 把行为主义公式修正为:S—(AT)—R 一定的刺激被个体同化于认知结构中,才能对刺激做出反应,否则就没有反应基础。

2. 19世纪初,语法翻译法产生,代表人物德国奥伦多夫,主张背诵语法规则,做翻译练习;19世纪下半叶,直接法产生,代表人物贝力子(主张按“幼儿学语”的过程和方法来教外语)、叶斯珀森(提出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进)、帕默(口授法代表)、韦斯特(阅读法代表)、艾克斯利(承认语法在语言教学中对成年人所起的作用,语法的教学可以用归纳法,也可以用其他方法);20世纪40年代,听说法产生,主张先听后说,经过反复口头操练,最终达到能自动化的运用所学语言的目的,代表人物弗里斯、拉多;苏联40年代前盛行自觉对比法,与直觉法对立,是古典的语法翻译法的继承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视听法产生,代表人物法国古根汉,南斯拉夫的吉布里纳,视听法十分强调创造和利用情景进行语言教学;20世纪60年代,认知法应运而生,主张按照认知规律,调动学习者的智力潜能,努力去发现和掌握语言规则,创造性地活用语言;20世纪70年代初,功能法产生,代表人物英国威尔金斯、亚历山大、威多森,荷兰范埃克,主张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

五、可再现情景、运用实物、模拟对话等多种方式,运用任意一种或多种教学法设计教案,合理即可

对外汉语教学法题库

1、教学法的理论支柱主要有三个,分别是 、 和教育学理论。 2、国外外语教学法

按照语言教学特征可分为四大流派,他们分别是___ 、___ 、___ 、___ 。 3、听力课的课堂教学一般有三个阶段,就是___ 、___ 、___ 。 4、认知风格有三对,即,___ 、___ 、___ 。

5、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是从__________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6、对外汉语教学提倡,以学生为___ ,以教师为___ 。

7、国外外语教学法流派按照教学目标来分,可以分成两大系统,分别是___ 和___ 。 8、对外汉语教学提倡以____ 为中心,以____ 为主导。 9、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要做到___ 结合,___ 结合

10、话语产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___ 、___ 、___ 。 11、影响听力理解的客观因素有___ 、___ 、和___ 。 12、语言教学法的三大理论基础是___ 、___ 和___ 。

13、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包括:___ 、___ 和___ 。 14、我们常用的替换练习的心理学基础是____________。

15、直接法是作为___________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代表人物有贝力子等。

16、成绩测试主要用来检查测试对象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情况,测量他们的__________。

17、课堂教学可分成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___ 、___ 、___ 。 18、教师提问的方法主要有:___ 、___ 、___ 等。

19、教学导入有很多方法,从导入方法上,有:____ 、___ 、___ 等。 20、___________是外语教学的基本方式,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 21、水平测试和 ____________是外语测试的两种最主要的最常见的测试 22、教学导入有很多方法,从导入内容上分,有:___ 、____ 、___ 。 23、会话训练的一般方法有:___ 、___ 、___ 。 24、教学内容结束的主要形式有:___ 、___ 、___ 。 25、听力课的课堂教学有___ 、___ 、___ 几个阶段 26、按评分的客观化程度区分,作文属于_____ 试题。 ① 语言的______ 的本质特点决定了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 语言交际能力。

② ______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产生于法国。《新概念英语》是这种教 学法的典型教材。 ③ 认知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______ 。

④ 第二语言教学法之所以形成各种流派,除了各个历史时期的

语言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产生了重要作用外,_____________及其他相邻学科的发展及研究成果也对其产生了影响

⑤ 话语分析是对话语的_______ 分析,是一种动态的分析。

⑥ 教学单位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单位,它是依据教材的_______ 划分的。 ⑦ 学习语境主要指课堂、教材、教师和_______ 。

⑧ 第二语言教学重视区分失误和_______ 这两种不同性质的错误。

⑨ 在一本教材中包括了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训练内容的称为_________教材。 ⑩ 按评分的客观化程度区分,作文属于_________ 试题。

1. 建国以来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1950年成立于: A. 清华大学B. 北京大学

C. 北京外国语学院

D. 北京师范大学 ( )

2. 《语言论》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经典著作,也是______ 的语言学理论基础。 A. 直接法 B. 听说法 C. 自觉实践法 D. 功能法 ( )

3. 最早提出“中介语”概念的是 A. 奥苏贝尔 B. 皮特.科德 C. 塞林格 D. 克拉申

( ) 4. 进行教学总体设计的关键是______ 与 _______相一致。 A. 教学原则、教学类型 B. 教学目标、教学类型 C. 教学原则、教学内容 D. 教学目标、教学原则 ( )

5. 会话教学最根本的原则是 A. 真实性原则 B. 信息性原则 C. 明确性原则 D. 交际性原

则 ( ) 6、“听说法”的心理学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

A、认知心理学 B、构造主义心理学 C、行为主义心理学 D、儿童心理学 7、语言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属于 。

A、水平测试 B、诊断测试 C、成绩测试 D、潜能测试 8、功能法产生于__________。

A、30年代的苏联 B、40年代末的美国 C、60年代初的北欧 D、70年代初的西欧 9、按测试的内容特点划分,“多项选择”属于:( )

A、分立式测试 B、标准化测试 C、模参照测试 D、水平测试 10、一份试题对学生重复测试,是验正试题___________的方法之一。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易清晰度 11、从评分角度来看,作文属于_______。 A客观性试题 B 主观性试题 C 分立式试题 D 理解性试题 12、________指的是试卷能否客观地反映测试对象的水平差异。

A信度 B 效度 C 区分度 D 准确度

13、初、中等HSK(汉语水平考试)不含_______。

A客观性试题 B 主观性试题 C 分立式试题 D 理解性试题 14、我国传统的汉语“精读课”是属于什么类型的课程:(

A、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法课 B、一般不训练听说能力

C、属于训练读写的综合性课 D、是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综合性课程 15、直接法主张在外语教学中:( )

A、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母语 B、完全不使用学生的母语 C、有限度地使用学生的母语 D、直接把目的语翻译成母语 16、下面那种不属于强调习惯养成的经验派教学法()。 A直接法 B情景法 C听说法 D交际法 17、 提出交际能力的人是()。

A乔姆斯基 B海姆斯 C维多森 D吕必松 18、下面哪项不属于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A精讲多练 B听说领先 C学习者为中心 D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 19、下面哪项不是影响听力理解能力的主观因素"() A动机 B态度 C焦虑 D听力材料 20、 汉语水平考试属于()。 A标准参考型测试 B常模参考型考试 C成绩测试 D诊断性测试 21、 属于以分析理解为主的教学法流派是()。 A直接法 B听说法 C翻译法 D全身反应法

22、 ________指的是试卷能否客观地反映测试对象的水平差异。 A信度 B 效度 C 难度 D 准确度

23、下面哪项不属于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A精讲多练 B听说领先 C学习者为中心 D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 24、 我们熟悉的《新概念英语》是()的代表教材。 A翻译法 B听说法 C交际法 D视听法

25、 如果欧美学生比较多的班级,比较适合的精读课教材是()。 A实用汉语课本 B标准汉语教程 C汉语会话301句 D基础汉语40课 1、教学行为 2、学习动机 3、区分度 4、交际能力 5、承接性话语 6、教学行 7、图式 8、效度 9、认知风格 10、叙述性话语 11 教学单位 12 态度 13 区分度

14、第一语言 15、汉语水平考试 16、功能法 17. 目的语 18. 语言功能

19. 学能测试 20. 跨文化交际

1、心理学理论对于第二语言教学法有什么影响

2、汉语词汇语法有什么特点?对汉语学习者有什么影响? 3、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是什么关系?

4、语言学理论对于第二语言教学法有什么影响?

5、汉语语法有什么特点?对汉语学习者有什么影响? 6、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7、应该如何激发外国留学生学生学习动机? 8、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9、教案应包括哪些项目?

10、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教师在大班教学中如何选择教学方法? 11、课堂教学以前,教师应该做哪些准备? 12、听力技能训练中要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

一 . 选 择 填空

1. 对外汉语教学法性质: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2. 教学法的理论支柱:A.语言学原理(机械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B.心理学原理

C.教育学原理及教育心理学原理

3. 无汉字背景的学习者任职汉语的特点和教学:A.听说比读写容易 B.书写和识记汉字难 C.利用母语识记汉语词语 D. 句式的掌握和应用以简单为主 4. 语法翻译法的代表人物: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

5. 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教学单位、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教学行为 6. 讲练新内容:

A.导入新课 B.讲解新知 C.操练新知

7. 对外汉语教学的一般过程:A.分析阶段 B.实施阶段 C.反馈阶段

8. 突出语言教学特点的原则:A.听说读写全面发展。B.由中介语向目的语靠近 C.结构、功能文化的结

合 D.强化学习环境

9. 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学习者的一般分类:A.国别。B.年龄。C.身份。D.文化程度 10. 文化导入的意义:A.理解课文。B.理解思维。C.了解民俗

11. 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A.课堂与课外结合 B.知识与应用结合

12. 阅读课型分精读课和泛读课,两者的区别是:精度课侧重于知识,即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接收;

泛读课侧重于能力,即重视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的提高 13. 词汇教学:

A. 母语词汇习得和外语词汇习得的特点,a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 b长期与速成 c概念与词语的

对应和两个第二信号系统之间的转换

B. 词汇教学的方法,a直观法 b定义法 c关联法 d联想法 e对比法 f比较法 C. 词语的练习

14. 口语课有 独白和会话 两类。

15. 会话表述的三种话语:A.功能性话语 B.承接性话语 C.叙述性话语

16. 话题是口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实话语的核心内容。它是由:话语提出、话语扩展、话语结束

三个要素组合而成

17. 列举性扩展就是 列出集中事物或事例以展示话题的一种说话方式。例如罗列时令水果的品种、数量和

价格来展示水果丰盛这个话题。

18. 话题结束的方式:A.下结论结束 B.溯原因结束 C.谈效果结束 D.转换性结束 19. 会话教学中可利用的语境主要有:材料语境和即时语境

20.听力课程的形式有:回听、视听、默听。比较起来,默听最难,但它是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的最终目的

21. 听力课的整个教学进程可以分三段: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总结 22. 写作教学的步骤:A.阅读范文 B.布置作业 C.批改 D.评讲 23. 从试题的题型角度分类:测试可分为 A.分立式测试 B.综合性测试

24. 从考试成绩判别的标准角度分类:测试可分为 A.标准参考型测试 B.常模参考型测试 25. 对外汉语教学测试的基本步骤为:A.确定测试的目的要求 B.确定测试范围和内容 C.

试卷设计

D.测试的实施 E.评分与评估

26. 教学单位指教学活动相对集中的某个教学时段,它分为:教学课时、教学单位、教学阶段

27. 教学要点:1)教学内容及其应用2)话题的展示、扩展与结束3)适应交际语境 28. 承接性话语是说话人依据对方的话题作出原则性反应的话语,意在初步表个态,把对方的话题接过

来,然后述说自己的想法

二.简 答

1.简述学习者有无汉字背景的教学特点? 学习者无汉字背景的教学特点:

1.听说比读写容易 2.书写和识记汉字难 3.利用母语识记汉语词语 4.句式的掌握和应用以简单为主

学习者有汉字背景的教学特点:

1.阅读比听说进展快 2.利用汉字来识记和积累词语 3.受本国汉字(词)意义和用法的干扰

2.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五个教学环节?

1.组织教学 2.复习检查 3.讲练新内容 4.巩固新内容 5.布置课外作业

3.语法教学的方法?

1.图示法 2.归纳法 3.演绎法 4.对比法 5.归类法

4.词汇教学的方法

1.直观法 2.定义法 3.关联法 4.联想法 5.对比法 6.比较法

5.泛读课教学的原则

1.材料的合适性。 1控制篇幅长短 2控制内容深浅 3控制新词语和新句式的数量 2.时间的限定性。 500—800的短文,要求5分钟左右,800—1500要求10—12分钟,具体时间斟酌材料内容的深浅和新语句的难度而定

3.教学的节奏性。泛读一二篇后,要有点间歇开展别的教学活动,然后再进行泛读

6.如何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

1.基本的语音听辨能力 2.注意细节的能力 3.联想的能力 4.概括归纳的能力 5.推理判断的能力

7.文化导入的原则

1.文化导入必须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 2.摆正主次位置 3.文化导入应该是有机的,而不是外加的

4.文化导入的内容比较丰富,不宜过分集中,可以分散进行

8.课堂教学的具体教学方法

1.提问法 2.对话法 3.讲练法 4.练讲法 5.归纳法 6.演绎法 7.交际法 8.对比法

9.话语产生的三个阶段

1.话语计划 2.话语建构 3.话语计划的执行

10.影响听力理解的音素

1.听力材料 2.听力的声音条件 3.任务特征 4.主观因素 5.学习者的听觉与其他感官的协同作用

11.教学内容展开与转换的具体做法

1. 理解类的材料,一般通过提问、回答、复述等方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有层次地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2. 记忆类的材料,一般通过讲——练、练——讲、边讲边练等教学模式消化并巩固学习内容

3. 应用类的材料,一般通过练习和应用的方式化知识为能力

12.听力技能训练的基本原则

1.多听 2.听练结合 3.重点突出的阶段训练 4.控制课堂节奏和容量 三. 论 述

一 口语课的教学要点?

对外汉语的口语教学,课堂传授和训练仍是其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口语会话的特点出发,抓住口语中的语言要素,将语言知识转化为口语能力,并让学习者适应交际的情境,以便顺利的、流利的开展话语交际。 1.教学内容及其应用。

口语教学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种话语:

① 承接性话语:是说话人依据对方的话题作出原则性反应的话语,意在初步表个态,把对方的话题接过

来,然后述说自己的想法。

② 功能性话语:是说话人传递自己话语行为的期望和意图的话语。 ③ 叙述性话语:是说话人述说时间、见闻、体会等内容的话语。

训练重点应放在这几种话语的搭配和协调上,即口语教学和训练重点应放在以下几点: a. 同一命题的不同功能 b.同一命题的不同表达 c.话语对子的搭配 d.叙述性话语的插入

2.话题的展示、扩展与结束。

话题是口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话语的核心内容。它由话语提出、话语扩展与话语结束三个要素 组合而成。

① 话题提出。是把需要叙说的话题置于说话的中心,这是一种说话技巧,需要学习者在口语实践中掌握。

话题提出的方式有:疑问性提出,叙述性提出,承接性提出和插入性提出。

② 话题扩展。是把提出的话题加以述说、阐释和扩充的说话方式。为框架填进了实质性的东西,从这个意义说,话题的扩展比话题的提出尤为重要。有如下方式:列举性扩展,介绍性扩展,解释性扩展和说明 性扩展。

③ 话题结束。是说话人向听话人宣告谈话结束的一种话语方式。有如下方法:下结论结束,朔原因结束,

谈效果结束和转换性结束。 3.适应交际语境。

① 语境的作用:语境在会话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有利于词语的理解和识记;有利于表达的准确 和贴切。

② 语境的设计和运用:在会话教学中现有的可利用的语境主要有材料语境和即时语境。 A. 材料语境,即课文语境和声像语境,这类语境的利用可以有顺应性的利用和发挥性的利用。

B. 即时语境,这类语境的利用要求教师在了解掌握学习者的认知状态、文化水准、社会背景的基础上,通

过细致的观察,不失时的抓住有利于学习者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言语能力的提高的各种条件和机会,从而

形成良好的环境因素。

在语境设计中尤其应当重视的几个方面: A. 语境要有开拓性或延续性。

B. 语境设计要处理好会话双方的输入性与输出性的技能训练及其比重。 C. 语境的设计应当有针对性。 D. 语境的设计应该明确具体化。

二 .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在戏曲国外语言教学流派的精髓以及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原则

1.精讲多练原则。

① 精讲:是突出关键的、精华的、实质性的内容,运用演绎法、归纳法、或比较法,并辅以图片、电教等

直观手段,要言不烦的把学习者的注意力和思路直接引向定义、内涵、规则或结论上去。这是要经过筛

选的,对于那些枝枝蔓蔓的、无关紧要的、可说可不说的东西进行割舍,腾出时间让学习者多练习。

② 多练:是让学习者通过反复再现刚学过的只是而印入大脑并化为能力的心理活动。常跟大脑思维紧密相

连,这样就能受大脑思维的支配而迅速作出反应,达到熟巧或自动反应。 2.讲练结合原则。

讲练结合是协调教学节奏的好方法。可以促进贮存。而且,讲练结合能化知识为能力。 讲练结合有多种形式:1.先讲后练 2.先练后讲 3.边讲边练或边练边讲。 3.突出语言教学特点的原则。

所谓突出语言教学的原则,体现在四个方面: ① 听说读写全面发展。

听说和读写的关系极为密切,听读是语言信息的输入,说写是语言信息的输出,相互练习,相互作用,

汉语水平和技能就能共同得到提高。 ② 由中介语向目的语靠近。

语言学习所产生的中介语,有其积极意义,教师不要讨厌这种中介语,而应该鼓励学习者大胆的应用,

并研究她们的中介语规律,不厌其烦的纠正和致电,肯定他们的成绩和点滴进步,积极引导他们向正确 的语言方向迈步。 ③ 结构、功能、文化的结合。 语言学习是离不开语法结构的,因为这是产生句子程序的基础,产生式的推到必须有语法结构做指导;

它也离不开功能表达,因为它是建构话语的条件,头脑中的命题必须罩裹某种表述、指令、承诺、致

意、宣告等的外衣,才能准确的表情达意;它也离不开文化,因为述说的话语必然蕴含着一定的文化习

惯、文化背景和文化内容。 ④ 强化学习环境

人们认知世界,离不开外部环境。语言学习活动依赖于环境,并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而目的语环境,

对学习语言的作用尤为明显。 4.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经过长期的摸索,总结并提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充分显示了两者

的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作为教学中心地位的学习者,不能处处依赖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

创造性。所谓主导,就体现在:

① 想方设法调动学习者的感觉器官,使之最大限度的接受和加工心的语言信息; ② 顾及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通过各种练习形式再现心的语言信息,使之消化、巩固,输入长时 记忆;

③ 刺激和激励学习者应用心的语言知识,积极的进行匹配和提取,及时转化为技能、技巧。

三 .论述对外汉语教学任务的确立要了解和掌握哪些情况? 教学任务的确定,先要了解和掌握以下一些情况: (一)对学习者先前学习过的知识的了解 学习者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有个起点的问题,即使在同一班级、同一水平的学习者也会有某些层次上

的差距,教学取个折衷点,还是有必要的。因而了解学习者先前学过的知识是教师备课的第一步。对

外汉语教学要了解的内容包括:一般的文化程度和文化常识,目的语语言基础知识,目的语听说读写

四种技能的掌握程度。

(二)对学习者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的把握 对外汉语教师在如下三方面要多加注意:

1.学习者的概括能力。阅读课文能否概括出内容答疑,最能说明学习者理解能力的高下。教师需要根据

大多数学习者的特点和能力来安排教学内容、讲练比例,以及选择教学方法。 2.学习者的推理能力。推理能力的高低很能反映出学习者的外语水平,而且这与学习者的认知加工方式 有关。

3.学习者同化新知的能力。学习者接受新内容,实际上是把新内容接纳进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这个过

程就是同化过程。如果新内容跟已有的知识结构不相容,无法同化,就要改变、调整原有的知识结

构,以适应新知识,这个过程就叫顺应过程。教师要顾及排他倾向的学习者,改进教法,努力提高他

们的同化和顺应新知识的能力。 (三)对学习材料的地位和价值的分析

教学任务的分析和确定有两种,一种是整个学期的,一般是一本教材总的教学任务;一种是分课的一

般是以一篇课文为单位的教学任务。对每一篇学习材料的地位和价值的分析,可以着眼于以下几点:

1.确认本课学习材料是后续知识的基础

2.确认本课学习材料是培养某种技能的必要条件 3.确认本课学习材料是交际会话中必须具备的文化知识 4.确认本课学习材料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关键

5.确认本课的学习材料与其他课的材料是并列的知识内容或并列的功能意念。 (四)对学习材料的分解

对外汉语教师在备课,分析教学任务时,除了对教材有通盘的了解,还要对每一课具体的学习材料进

行仔细的分解,以明确和决定本篇课文的教学要求。

1.学习材料的结构。包括整个教材的体例和本篇课文的构成。本篇课文的构成,是教师在执教一篇课文

前对学习材料所作的具体分析。这种分析,主要看: ① 生词在课文中出现的情况(哪个义项,何种词性)和复现率 ② 语言点在课文中的体现和落实情况(是个例还是展示比较充分) ③ 注释部分的内容——文化的、习俗的、句型的、科技的、经济的等等

④ 词语例释所作的词语辨析情况(是同义的、反义的还是有一个词素相同的;是本课中出现的还是扩展 出去的等等)

⑤ 练习落实课文、生词、语言点、功能点的情况(形式、复现率、题量等) 2.学习材料的重点

确定学习材料重点的准则是:

① 既是课文所安排的语言点,又是学习者以前没接触过的新内容 ② 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语

③ 学习者不易辨别而又常用的同义词或有一个词素相同的词语 ④ 某一种表达功能常用的句式或句子

⑤ 课文所表达的有关中国文化习俗或价值观念的内容

这五个准则供教师确定教学重点时参考,但并不是五个方面都要齐备,可以选择其中的一

个或两个方 面。

3.学习材料的难点

确定学习材料难点的准则是: ① 妨碍和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文化知识 ② 妨碍和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疑难句子 ③ 语言点中极易受母语干扰的部分

④ 学习者说话和写作中经常性出错活着故意回避的部分(主要是词语和句式) ⑤ 是汉语所特有的、又有难转化为技能的部分(如“把”字句等) (五)提高教材可懂度 这一环节做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高教材可懂度的技术一般有: 1. 分段和归纳。

一篇较长的课文,经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最后总结出全篇的中心思想,学习者差不多就能把握和

理解全文的基本内容。 2.难词难句的解释。

对于难词,可以采用直观法、讲成语故事、早例句、利用课文情景来体会等方法揭示词语的内涵,说

明词语的用法;对于难句,可以采用语法层次分析、理清其中的意义关系、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去揭示

句子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深层意思。 3.语法规则的距离。

语法是课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放在生词表之后专门设栏进行介绍和阐述。其内容有语法规则

的定义、例句和需要注意的地方等。

① 问题设计

带着问题学,是教学中最常用而效果较佳的一种方式。所设计的问题,可以是引导性,可以启发性

的,可以思考性的,也可以是系列性的。 ② 练习设计和补充

练习是巩固和消化知识内容的必不可少的途径。通过练习,传达编者的意图,体现教材的重点,复现

知识内容,训练技能技巧。总结起来可分三大类:第一是理解类;第二是消化类;第三是应用类。

③ 利用图表和心理图式

图表示教具属于外界刺激,它的作用是把文字性的东西形象化的展现,然后反过来从形象的线索去理

解文字,这样就提高了教材的可懂度。心理图示实际上是存在于学习者头脑的一种认知结构,是由不

断实践而积累起来的具有等级层次的经验系统。 ④ 情景的设计的营造

语言的细心传递和交际一般总在一定的情景(包括语境)下展开的。语言展示情景,情景又促进对语

言的理解。某种情景(环境)下的外语学习,或所学习的外语材料包含着一定的情景,则学习者容易

理解和极易。这是因为在学习者的头脑中同时进行着语义和情节双重编码的缘故。

四.精读课的教学方法

1. 读。读是精读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可分朗读和默读两大类

① 朗读。朗读是出声音的读,包括听读、领读、跟读、齐读、轮流读、分角色读等; ② 默读。默读是不出声音的读,包括视读、跳读、扫读等

③ 切分。无论是朗读还是默读,都有个句子和词语的切分问题。切分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句子和词语 意义的理解

2. 问。问是精读课最基本的教学方式。他以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习者去钻研和理解课文的句子、层次和篇

章的意义。它可以吸引和转移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与某个内容,使教学按既定的方案顺利实施。问,

依据内容、功能、目的、作用等不同标准分为提示问、关联问、连环问、随机问等类型; ① 提示问。提示问是就课文的情节和内容的线索提示学习者思考或讨论的一种提问方式; ② 关联问。关联问是就相关语言只是的相关文化只是进行提问的一种方式;

③ 连环问。连环问是预先设计好一系列相互有联系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地问,随着这些问题的一一解答

和揭晓,新知识的新内容的面目就愈加分明;

④ 随即问。随即问是随着教学的开展,教师觉得某个问题又提出来的必要而临时发问的一种方法。

3. 听。听是辨别语音、培养语感的一种教学方式,有听读和听辩两类;

① 听读。听读是边听语音边看文字的结合,学习者听觉、视觉并用,多通道地接收语言信息,在头脑中的

存留时间长,印象深,因而是精读课中阅读课文时最常用的教学方式。 ② 听辩。听辩是当庭语音不看文字的一种方法。

4.说。说是检测学习者对课文理解程度的一种反馈方式,有问答的和复述两类; ① 问答。问答是学习者想教师提问、请教或回答教师所提问题的教学方式;

② 复述。复述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不看课文而能把有关课文的情节和内容回忆、叙述出来的一种方 式。可分为

1)叙述性复述,是就故事情节的某一部分或群全部加以叙述,俗称讲故事

2)2)描写性复述,是级故事中的场景或任务的外貌、内心活动等运用形容性和描绘性词语来进行复述;

3)3)概括性复述,是说出全文梗概或大意的一种复述方式;

4)4)创造性复述,是允许脱离或违背课文的情节和内容自行加工改编的一种复述方式。 5.思。思是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习者思考,并拟就答题腹稿的一种教学方式,一般与“问”结合使用;

5)6.写。写是训练书面表达的一种教学方式,有写字、写词语、写句子、写作文等几类; ① 写字。写字是书面表达的基础,尤其是汉字,笔画繁多,一字一个样,且还有笔顺问题,因此除了布置

6) 课外的写字练习外,课内也应是而当安排写字练字,主要让学习者认清字形结构和了解笔顺规则;

7)② 写词语。写词语是熟悉新词语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是写同义词和反义词,写词语的搭配和扩展,填写 量词等;

8)③ 写句子。写句子是遣词造句的常用的方法;

9)④ 写作文。写作文是联系课文的内容或模仿课文的写法而进行成段成篇的书面表达练习,俗称小作文,这

10) 事精读课教学的延续。

11)7.讨论。讨论是一种群体互动,集“问”“听”“说”“思”于一体的教学方式。常用的有分析性讨论、

12) 归纳性讨论、争辩性讨论和交流性讨论等几类。

13)① 分析性讨论是就某个问题的成因和条件,或者事情的发证和变化,或者事理的结论和情节的结果等展开 全班讨论;

14)② 归纳性讨论一般用于归结段落大意和全文中心思想;

15)③ 争辩性讨论是就某个问题的不容看法进行争论和辩驳,有点像正方和反方的诘难和辩论; ④ 交流性讨论是就课文的情节诶和内容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

16)

17)五.写作教学的要点和重点 (一)写作要点

18) 1.明确写作教学的目的任务

19)(1)提高语篇的写作能力;(2)提高翻译和用目的语思维的能里;(3)扩大和充实目的语文化知识

20) 2.遵循写作教学的基本原则 (1)循序渐进与急用先学结合; (2)群体性与个体性结合;

21) 1)要顾及大多数;2)要明确写作要求;3)要组织阅读和讨论;4)在班级里进行评讲。 (3)习作性与交际性结合; (4)容错度与规范化结合。 (二)教学重点 1.遣词造句 2.思维和句式

22) 3.句群、语段的连贯和衔接(1)句群的连贯和衔接(2)语段的连贯和衔接 4.各种文体的习作 5.写作的借鉴与监控

23)(1)写作的借鉴。借鉴是提高和加快写作进程的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化为学习者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因而借鉴可有移用、模仿和活用三个台阶。

24) a. 移用是学习写作最初级的方法,它主要是按照有关范文的语句和格式。

25) b. 模仿比移用提高一步,它不是照搬范围的语句和格式,而是参照和学习范文的写法。 c. 活用是综合学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进行创造性作文。

26)(2)写作的监控,除了语言上要选准词语、造对句子、明确句子之间的句群之间的关系外,还要重视文体方面谋篇布局的监控。

27)

28)五.写作教学的要点和重点 (一)写作要点

29) 1.明确写作教学的目的任务

30)(1)提高语篇的写作能力;(2)提高翻译和用目的语思维的能里;(3)扩大和充实目的语文化知识

31) 2.遵循写作教学的基本原则 (1)循序渐进与急用先学结合; (2)群体性与个体性结合;

32) 1)要顾及大多数;2)要明确写作要求;3)要组织阅读和讨论;4)在班级里进行评讲。 (3)习作性与交际性结合; (4)容错度与规范化结合。 (二)教学重点 1.遣词造句 2.思维和句式

33) 3.句群、语段的连贯和衔接(1)句群的连贯和衔接(2)语段的连贯和衔接 4.各种文体的习作 5.写作的借鉴与监控

34)(1)写作的借鉴。借鉴是提高和加快写作进程的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化为学习者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因而借鉴可有移用、模仿和活用三个台阶。

35) a. 移用是学习写作最初级的方法,它主要是按照有关范文的语句和格式。

36) b. 模仿比移用提高一步,它不是照搬范围的语句和格式,而是参照和学习范文的写法。 c. 活用是综合学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进行创造性作文。

37)(2)写作的监控,除了语言上要选准词语、造对句子、明确句子之间的句群之间的关系外,还要重视文体方面谋篇布局的监控。

对外汉语教学法试题一

一、 判断(20分,每小题2分)

1. 教学法的理论支柱是语言学原理、心理学原理、教育学原理及教育心理学原理。 ( ) 2.20世纪40年代以布龙菲尔德为首的结构主义学派亲自实践并创建了美国新的外语教学法——视听法。 ( ) 3.语法翻译法奠定了科学的外语教学法的基础,成为第一个科学的教学法流派。 ( ) 4.语法翻译法的理论基础是机械语言学理论,代表人物是奥伦多夫。 ( ) 5.语言的发展历程是机械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

生成与法学、社会语言学。 ( ) 6.功能法流派的代表教材是《英语九百句》和《走遍美国》。 ( ) 7.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威尔金斯提出了两种学习理论

( )

8.60年代初,瑞士著名心理学专家皮亚杰提出S—(AT)—R公式,成为认知法的理论基础。 ( ) 9.听说法的代表人物有弗里斯、拉多、贝力子。 ( ) 10.作为直接法的代表人物之一,韦斯特又是直接法两大支

派之一—阅读法的代表人物。 ( ) 二.不定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

1.第一个提出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人是()。 A贝力子 B叶斯柏森 C帕默 D埃克斯利 2.口授法的代表人物是()

A帕默 B贝力子 C韦斯特 D乔姆斯基 3.利用学习者的母语教学的是()

A听说法 B语法翻译法 C认知法 D自觉对比法 4.排斥用学习者的母语教学的是() A听说法 B语法翻译法 C认知法 D直接法 5.提出阅读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的是() A帕默 B韦斯特 C贝力子 D埃克斯利

三. 名词解释。(15分,每小题5分) 1直接法 2自觉对比法 3功能法

四. 请从理论基础,教学原则,具体教学等方面比较听说法和视听法的异同之处。(30分) 五.创新题。(25分)

运用所学的教学法流派(至少运用一个),设计一个教案,教学情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拟定(例如教日韩人或是欧美人学习中国传统习俗节日),教案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后总结等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法试卷(一)

一组:王娟、赵丽芳、刘雪、宋婷婷、张梦竹、刘振东 一、 选择(15×1′)

1, 被称为实验心理学鼻祖的是德国心理学家()

A华生 B 斯金纳 C皮亚杰 D冯特

2,()提出了新的行为主义公式:刺激——反应——强化 A斯金纳 B华生 C巴普洛夫 D皮亚杰 3, 六十年代乔姆斯基的()理论问世,它是认知心理学

的语言理论基础,对于认知教学流派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

A结构主义语言学 B机械语言学

C转换生成语言学 D 社会语言学

4, 20世纪()克拉欣提出了“习得理论”和“监控理论” A40年代 B50年代 C60年代 D70年代 5,语法翻译法作为一种古典的翻译教学法,在()得到了

理论和实践上的阐述。

A十九世纪初 B十九世纪下半叶

C二十世纪40年代 D二十世纪50年代

6,第一个成熟的科学的教学流派是()

A直接法 B听说法 C认知法 D语言翻译法 7,以下()是语法翻译法的代表人物 A贝力子 B奥伦多夫 C弗里斯 D古根汉

8,()主张按“幼儿学语”的过程和方法来教外语,在教学中特别强调“自然法”

A叶斯珀森 B帕默 C贝力子 D韦斯特 9,第一个提出了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全面掌握和注重观察,分类,判断及作出结论的能力的培养等观点的是() A贝力子 B叶斯珀森 C帕默 D艾克斯力 10,口授法的代表人物是()

A帕默 B韦斯特 C贝力子 D叶斯珀森 11,阅读法的代表人物是()

A帕默 B韦斯特 C贝力子 D叶斯珀森 12,直接法的教材是()

A《新概念英语》 B《跟我学》 C《走遍美国》 D《基础英语》 13,()以编写《基础英语》而著称于世

A帕默 B奥伦多夫 C艾克斯力 D布龙菲尔德 14,听说法产生于()

A19世纪下半叶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15,听说法在语言发面的理论基础是()

A社会语言学 B转换生成语言学 C机械语言学 D结构主义语言学 二,判断(15×1′)

8,()主张按“幼儿学语”的过程和方法来教外语,在教学中特别强调“自然法”

A叶斯珀森 B帕默 C贝力子 D韦斯特 9,第一个提出了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全面掌握和注重观察,分类,判断及作出结论的能力的培养等观点的是() A贝力子 B叶斯珀森 C帕默 D艾克斯力 10,口授法的代表人物是()

A帕默 B韦斯特 C贝力子 D叶斯珀森 11,阅读法的代表人物是()

A帕默 B韦斯特 C贝力子 D叶斯珀森 12,直接法的教材是()

A《新概念英语》 B《跟我学》 C《走遍美国》 D《基础英语》 13,()以编写《基础英语》而著称于世

A帕默 B奥伦多夫 C艾克斯力 D布龙菲尔德 14,听说法产生于()

A19世纪下半叶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15,听说法在语言发面的理论基础是()

A社会语言学 B转换生成语言学 C机械语言学 D结构主义语言学 二,判断(15×1′)

1,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2,20世纪后期,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诞生了科学心理学()

3,40年代以后的心理学研究在巴普洛夫学说的基础上产生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其代表人物是斯金纳()

4,语法翻译法是第一个科学的成熟的语言教学法流派() 5,视听法是以目的语进行目的语为教学语言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的方法()

6,帕默是直接法的两大支派之一 ,口授法的代表人物() 7,艾克斯利,以编写《基础英语》儿著称于世() 8,以教学方法中听说法和视听法均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 9,50年代布鲁纳提出“发现学习”理论,也为认知法的产生打下了理论基础() 10,功能法在我国最为流行的是电视英语教学片《跟我学》()

11,排斥母语和文字为中介是语法翻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12,直接法师情景介入第二语言的教学()

13,视听法是将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结合起来进行外语教学的方法()

15,视听法的教材是《英语九百句》() 三,简答题(5×5′) 1, 简述语言学的发展进程: 2, 简述对比法的基本原则:

3, 名词解释:语法翻译法(写明时间,代表人物,理论基

础)

4, 简述听说法的教学过程 5, 简述认知法的理论基础 四,论述(2×10′) 1, 简述心理

学的发展进程: 2, 简述直接法的优点和不足: 五,实践创新(1×25′)

用对外汉语教学法的七大方法中的三种或三种以上组织一个情景剧,并且指明用了哪些方法:

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A 3 C 4 D 5 A 6 D 7 B 8 C 9 B 10 A 11 B 12 D 13 C 14 B 15 D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三简答题: 1答:17世纪 机械语言学

20世纪40年代 布龙菲尔德 结构主义语言学 20世纪60年代 乔姆斯基 转换生生语言学 20世纪70年代 社会语言学 2答:①用母语讲解外语 ②实践要有理论指导 ③理解的模仿

④文字为基础,四会并重

⑤典范的文学语言作为学习的材料

3答:语法翻译法是以语法为基础,用母语来教授外语的一

种方法时间是19世纪,代表人物是奥伦多夫,理论基础语言学基础。

4答:口授语言材料→模仿记忆练习→句型练习→对话→读

写练习

5答:20世纪50年代乔姆斯基的转换生生语言理论 20世纪50年代 布鲁的“发现学习理论”

20世纪60年代初 皮亚杰 创立“发现认识论” 提出S-(AT)-R公式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 奥斯贝尔 提出的两种“学习”理论——机械性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四论述: 1答:19世纪后期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诞生了科学心理学,实验心理学鼻祖,冯特倡导实验内省法,即自我观察法。

20世纪40年代,巴洛夫提出条件反射即两个信号系统理论 20世纪40年代以后,行为心理学,其代表人物提出行为主义公式:刺激(S)-反应(R);斯金纳加以改造提出新行为主义公式:刺激-反应-强化。

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其代表人物皮亚杰把行为主义公式修正为:S-(AT)-R 20世纪70年代 克拉斯提出“习得理论”和“监控理论”

2答:优点:1直接法提倡“言语-语言-言语”的外语学习途径。利用直观手段进行自然地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这给语法翻译法树立了一个对立面,不仅为听说法,视听法,自觉实践法,功能法等流派开了先河,也促进了翻译法的变革。

2直接法教学家制订了一整套联系体系,编出了一大批卓有成效,影响广泛的教材,在世界外语教学法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

不足:1过分强调幼儿学语的规律,没有认识到成年人学习

外语的特点,因而抑制了成年人认知能力的发挥。 2偏重经验,重视感觉,忽视了对语言的理性认识。 五实践创新:

答:Peggy是一名外国留学生,她初到中国,在 商店购买钢笔(pen)时与店主产生了语言沟通问题,正当两人困惑时,恰巧来购物的雪和婷帮助她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Peggy:excuse me? I want to bug a pen!

店主:盆?好的,这个行吗?(拿出了一个小小的盆) Peggy:oh. No. not this .it„.it can write 店主:写字?铅笔,圆珠笔?是这些吗? Peggy:oh .no„„ 雪和婷来店买饮料

婷:一瓶矿泉水,一瓶果汁多少钱 店主:果汁3元 水1元 雪:外国人呀(悄悄对着婷说) 我们和她打个了招呼 婷:excuse me!

Peggy: oh, can you give me a hand?

雪:year , please

Peggy:I want to bug a pen , but she gave me a basin. Can you tell her not this basin? 雪:sure 店主:给,一共4元

雪:这个外国人说她想要一支钢笔,不是这个盆 店主:是吗,噢,给你 雪:it is okay? Peggy:ok.thank you. how much? 婷:多少钱? 店主:10元。

Peggy:here you are. thank you very much! Nice to meet you! 雪:nice to meet you too! 婷:let’s go !

在这个情景剧中,我们使用了视听法,听说法,功能法,认识法。

对外汉语教学法模拟试题

对外汉语4班 三组拟

一、选择题

1、直接法的代表人物中谁强调用幼儿学语的方式教学 ( ) A、帕默B、韦斯特C、贝力子

D、华生

2、第一个提出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进的语言学家是?( ) A、贝力子 B、叶斯帕森 C、爱克斯利 D、吉布里纳 3、帕默的主要贡献是 ( )

A、提出阅读不仅是教学的目的,也是教学的基本手段。 B、为外国人学习英语编写了教材及语法参考书《基础英语》。 C、总结了他完整的教授口语的联系体系,完成了外语教学法史上的一大创举。

D、主张按“幼儿学语言”的过程和方法,强调“自然法”。 4、听说法的语言学基础是( )

A结构主义语言学B机械语言学 C社会语言学 D转换生成语言学 5、( )构成了听说法的心理学基础。

A认知心理学 B实验心理学 C条件反射学说 D行为主义心理学 6、试听法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D中国

7.60年代初,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创立了( ) A自觉对比法 B试听法 C行为主义心理学D发生认识论

8.下列选项中属于认知法教学过程的是 ( )

A 教师反复领读词语和句子,并正音 B 语言能力的培养阶段 C 语言材料的展示及感知、理解 D 句型练习 9、功能法的创始人是( ) A.

克拉欣 B.皮亚杰 C.威尔金斯D.乔姆斯基

10、下面是功能法教学代表教材的是( )

A.《走遍美国》B.《英语900句》C.《英语课程标准》D.《基础英语》

二.判断题

1、试听法在国际上广为运用。20世纪70年代中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国际上采用这种方法学习外语的约占50%。( ) 2、自觉对比法确定外语教学的程序应当是:语言——言语——语言。( )

3、学习外语即是建立一套新的第二信号系统。 ( )

4、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

5、声音和图画结合,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符合成年人学习外语的心理特点。( )

6、语法翻译法的不足在于偏重感觉,重视感觉,忽视了对语言的理性认识。 ( )

7、、视听法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 )

8、强调习惯养成的经验派有直接法,视听法还有认知法等。( ) 9、有汉字背景的学习者利用母语识记汉字词语。( )

10、直接法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用演示代替翻译,通过动作使学习者理解所学词语和句子。( )

11、自觉对比法的基本原则要求用母语讲解外语,以《意念大纲.>为代表著作。( )

12.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斯贝尔提出的两种“学习”理论——机械行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是

认知法反对听说法的有力武器。( ) 13、 功能法是以语音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反法,又名意念法、交际法。( )

14、 14、《英语900句》、《跟我学》是运用功能法的教材。( ) 15、 功能法的两大支派是口授法和阅读法。( ) 三、名词解释 1对外汉语教学法 2、语法翻译法 3、功能法

4、汉语词汇有什么特点?对汉语学习者有什么影响? 四、简答题

1、简述心理学原理的发展历程。

2.请简述语言教学法流派的发展演变(包括各流派出现的时间、代表 人物、主张等) 五、实践题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贴春联,吃饺子,放鞭炮,拿压岁钱, 是这个节日的重要活动,请设计一堂课,写出设计的教案,并注明所用的教学法。

答案:

一、CBCAD CDBCA

二、√√√√× ×√√×√ √√√××

三、1.对外汉语教学法 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2.语法翻译法 十九世纪提出 代表人物奥伦多夫 是以语法为基础,用母语来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

3.功能法 70年代欧洲人提出,代表人物是威多森等人。又称“意念——功能法”或“交际法”,它是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代表教材有《跟我学》

4. 词汇有趋向双音节特点

词汇缺乏形态变化 汉语词汇的词义引申特点

影响:给外国学习者学习、积累汉语词语提供了一些条件,对外汉语教学可充分利用词语意义上的联想和联系来帮助学习者记忆。

四、1. 十九世纪后期 冯特的实验心理学;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巴普洛

夫的两个信号系统;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华生 行为主义心理学 公式:刺激—反应;斯金纳 新行为主义公式:刺激--反应--强化 六十年代 认知心理学 皮亚杰 把行为主义公式修正为:S—(AT)—R 一定的刺激被个体同化于认知结构中,才能对刺激做出反应,否则就没有反应基础。

2. 19世纪初,语法翻译法产生,代表人物德国奥伦多夫,主张背诵语法规则,做翻译练习;19世纪下半叶,直接法产生,代表人物贝力子(主张按“幼儿学语”的过程和方法来教外语)、叶斯珀森(提出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并进)、帕默(口授法代表)、韦斯特(阅读法代表)、艾克斯利(承认语法在语言教学中对成年人所起的作用,语法的教学可以用归纳法,也可以用其他方法);20世纪40年代,听说法产生,主张先听后说,经过反复口头操练,最终达到能自动化的运用所学语言的目的,代表人物弗里斯、拉多;苏联40年代前盛行自觉对比法,与直觉法对立,是古典的语法翻译法的继承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视听法产生,代表人物法国古根汉,南斯拉夫的吉布里纳,视听法十分强调创造和利用情景进行语言教学;20世纪60年代,认知法应运而生,主张按照认知规律,调动学习者的智力潜能,努力去发现和掌握语言规则,创造性地活用语言;20世纪70年代初,功能法产生,代表人物英国威尔金斯、亚历山大、威多森,荷兰范埃克,主张以语言功能和意念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

五、可再现情景、运用实物、模拟对话等多种方式,运用任意一种或多种教学法设计教案,合理即可

对外汉语教学法题库

1、教学法的理论支柱主要有三个,分别是 、 和教育学理论。 2、国外外语教学法

按照语言教学特征可分为四大流派,他们分别是___ 、___ 、___ 、___ 。 3、听力课的课堂教学一般有三个阶段,就是___ 、___ 、___ 。 4、认知风格有三对,即,___ 、___ 、___ 。

5、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是从__________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6、对外汉语教学提倡,以学生为___ ,以教师为___ 。

7、国外外语教学法流派按照教学目标来分,可以分成两大系统,分别是___ 和___ 。 8、对外汉语教学提倡以____ 为中心,以____ 为主导。 9、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要做到___ 结合,___ 结合

10、话语产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___ 、___ 、___ 。 11、影响听力理解的客观因素有___ 、___ 、和___ 。 12、语言教学法的三大理论基础是___ 、___ 和___ 。

13、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理论基础主要包括:___ 、___ 和___ 。 14、我们常用的替换练习的心理学基础是____________。

15、直接法是作为___________的对立物在西欧出现的,代表人物有贝力子等。

16、成绩测试主要用来检查测试对象在学习的一定阶段掌握所学课程的情况,测量他们的__________。

17、课堂教学可分成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___ 、___ 、___ 。 18、教师提问的方法主要有:___ 、___ 、___ 等。

19、教学导入有很多方法,从导入方法上,有:____ 、___ 、___ 等。 20、___________是外语教学的基本方式,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 21、水平测试和 ____________是外语测试的两种最主要的最常见的测试 22、教学导入有很多方法,从导入内容上分,有:___ 、____ 、___ 。 23、会话训练的一般方法有:___ 、___ 、___ 。 24、教学内容结束的主要形式有:___ 、___ 、___ 。 25、听力课的课堂教学有___ 、___ 、___ 几个阶段 26、按评分的客观化程度区分,作文属于_____ 试题。 ① 语言的______ 的本质特点决定了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 语言交际能力。

② ______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产生于法国。《新概念英语》是这种教 学法的典型教材。 ③ 认知法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是______ 。

④ 第二语言教学法之所以形成各种流派,除了各个历史时期的

语言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产生了重要作用外,_____________及其他相邻学科的发展及研究成果也对其产生了影响

⑤ 话语分析是对话语的_______ 分析,是一种动态的分析。

⑥ 教学单位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单位,它是依据教材的_______ 划分的。 ⑦ 学习语境主要指课堂、教材、教师和_______ 。

⑧ 第二语言教学重视区分失误和_______ 这两种不同性质的错误。

⑨ 在一本教材中包括了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训练内容的称为_________教材。 ⑩ 按评分的客观化程度区分,作文属于_________ 试题。

1. 建国以来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1950年成立于: A. 清华大学B. 北京大学

C. 北京外国语学院

D. 北京师范大学 ( )

2. 《语言论》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经典著作,也是______ 的语言学理论基础。 A. 直接法 B. 听说法 C. 自觉实践法 D. 功能法 ( )

3. 最早提出“中介语”概念的是 A. 奥苏贝尔 B. 皮特.科德 C. 塞林格 D. 克拉申

( ) 4. 进行教学总体设计的关键是______ 与 _______相一致。 A. 教学原则、教学类型 B. 教学目标、教学类型 C. 教学原则、教学内容 D. 教学目标、教学原则 ( )

5. 会话教学最根本的原则是 A. 真实性原则 B. 信息性原则 C. 明确性原则 D. 交际性原

则 ( ) 6、“听说法”的心理学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

A、认知心理学 B、构造主义心理学 C、行为主义心理学 D、儿童心理学 7、语言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属于 。

A、水平测试 B、诊断测试 C、成绩测试 D、潜能测试 8、功能法产生于__________。

A、30年代的苏联 B、40年代末的美国 C、60年代初的北欧 D、70年代初的西欧 9、按测试的内容特点划分,“多项选择”属于:( )

A、分立式测试 B、标准化测试 C、模参照测试 D、水平测试 10、一份试题对学生重复测试,是验正试题___________的方法之一。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易清晰度 11、从评分角度来看,作文属于_______。 A客观性试题 B 主观性试题 C 分立式试题 D 理解性试题 12、________指的是试卷能否客观地反映测试对象的水平差异。

A信度 B 效度 C 区分度 D 准确度

13、初、中等HSK(汉语水平考试)不含_______。

A客观性试题 B 主观性试题 C 分立式试题 D 理解性试题 14、我国传统的汉语“精读课”是属于什么类型的课程:(

A、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法课 B、一般不训练听说能力

C、属于训练读写的综合性课 D、是听说读写全面训练的综合性课程 15、直接法主张在外语教学中:( )

A、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母语 B、完全不使用学生的母语 C、有限度地使用学生的母语 D、直接把目的语翻译成母语 16、下面那种不属于强调习惯养成的经验派教学法()。 A直接法 B情景法 C听说法 D交际法 17、 提出交际能力的人是()。

A乔姆斯基 B海姆斯 C维多森 D吕必松 18、下面哪项不属于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A精讲多练 B听说领先 C学习者为中心 D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 19、下面哪项不是影响听力理解能力的主观因素"() A动机 B态度 C焦虑 D听力材料 20、 汉语水平考试属于()。 A标准参考型测试 B常模参考型考试 C成绩测试 D诊断性测试 21、 属于以分析理解为主的教学法流派是()。 A直接法 B听说法 C翻译法 D全身反应法

22、 ________指的是试卷能否客观地反映测试对象的水平差异。 A信度 B 效度 C 难度 D 准确度

23、下面哪项不属于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A精讲多练 B听说领先 C学习者为中心 D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 24、 我们熟悉的《新概念英语》是()的代表教材。 A翻译法 B听说法 C交际法 D视听法

25、 如果欧美学生比较多的班级,比较适合的精读课教材是()。 A实用汉语课本 B标准汉语教程 C汉语会话301句 D基础汉语40课 1、教学行为 2、学习动机 3、区分度 4、交际能力 5、承接性话语 6、教学行 7、图式 8、效度 9、认知风格 10、叙述性话语 11 教学单位 12 态度 13 区分度

14、第一语言 15、汉语水平考试 16、功能法 17. 目的语 18. 语言功能

19. 学能测试 20. 跨文化交际

1、心理学理论对于第二语言教学法有什么影响

2、汉语词汇语法有什么特点?对汉语学习者有什么影响? 3、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是什么关系?

4、语言学理论对于第二语言教学法有什么影响?

5、汉语语法有什么特点?对汉语学习者有什么影响? 6、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7、应该如何激发外国留学生学生学习动机? 8、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9、教案应包括哪些项目?

10、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教师在大班教学中如何选择教学方法? 11、课堂教学以前,教师应该做哪些准备? 12、听力技能训练中要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

一 . 选 择 填空

1. 对外汉语教学法性质: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2. 教学法的理论支柱:A.语言学原理(机械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B.心理学原理

C.教育学原理及教育心理学原理

3. 无汉字背景的学习者任职汉语的特点和教学:A.听说比读写容易 B.书写和识记汉字难 C.利用母语识记汉语词语 D. 句式的掌握和应用以简单为主 4. 语法翻译法的代表人物:德国语言学家奥伦多夫

5. 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教学单位、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教学行为 6. 讲练新内容:

A.导入新课 B.讲解新知 C.操练新知

7. 对外汉语教学的一般过程:A.分析阶段 B.实施阶段 C.反馈阶段

8. 突出语言教学特点的原则:A.听说读写全面发展。B.由中介语向目的语靠近 C.结构、功能文化的结

合 D.强化学习环境

9. 汉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学习者的一般分类:A.国别。B.年龄。C.身份。D.文化程度 10. 文化导入的意义:A.理解课文。B.理解思维。C.了解民俗

11. 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A.课堂与课外结合 B.知识与应用结合

12. 阅读课型分精读课和泛读课,两者的区别是:精度课侧重于知识,即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接收;

泛读课侧重于能力,即重视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的提高 13. 词汇教学:

A. 母语词汇习得和外语词汇习得的特点,a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 b长期与速成 c概念与词语的

对应和两个第二信号系统之间的转换

B. 词汇教学的方法,a直观法 b定义法 c关联法 d联想法 e对比法 f比较法 C. 词语的练习

14. 口语课有 独白和会话 两类。

15. 会话表述的三种话语:A.功能性话语 B.承接性话语 C.叙述性话语

16. 话题是口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实话语的核心内容。它是由:话语提出、话语扩展、话语结束

三个要素组合而成

17. 列举性扩展就是 列出集中事物或事例以展示话题的一种说话方式。例如罗列时令水果的品种、数量和

价格来展示水果丰盛这个话题。

18. 话题结束的方式:A.下结论结束 B.溯原因结束 C.谈效果结束 D.转换性结束 19. 会话教学中可利用的语境主要有:材料语境和即时语境

20.听力课程的形式有:回听、视听、默听。比较起来,默听最难,但它是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的最终目的

21. 听力课的整个教学进程可以分三段: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总结 22. 写作教学的步骤:A.阅读范文 B.布置作业 C.批改 D.评讲 23. 从试题的题型角度分类:测试可分为 A.分立式测试 B.综合性测试

24. 从考试成绩判别的标准角度分类:测试可分为 A.标准参考型测试 B.常模参考型测试 25. 对外汉语教学测试的基本步骤为:A.确定测试的目的要求 B.确定测试范围和内容 C.

试卷设计

D.测试的实施 E.评分与评估

26. 教学单位指教学活动相对集中的某个教学时段,它分为:教学课时、教学单位、教学阶段

27. 教学要点:1)教学内容及其应用2)话题的展示、扩展与结束3)适应交际语境 28. 承接性话语是说话人依据对方的话题作出原则性反应的话语,意在初步表个态,把对方的话题接过

来,然后述说自己的想法

二.简 答

1.简述学习者有无汉字背景的教学特点? 学习者无汉字背景的教学特点:

1.听说比读写容易 2.书写和识记汉字难 3.利用母语识记汉语词语 4.句式的掌握和应用以简单为主

学习者有汉字背景的教学特点:

1.阅读比听说进展快 2.利用汉字来识记和积累词语 3.受本国汉字(词)意义和用法的干扰

2.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五个教学环节?

1.组织教学 2.复习检查 3.讲练新内容 4.巩固新内容 5.布置课外作业

3.语法教学的方法?

1.图示法 2.归纳法 3.演绎法 4.对比法 5.归类法

4.词汇教学的方法

1.直观法 2.定义法 3.关联法 4.联想法 5.对比法 6.比较法

5.泛读课教学的原则

1.材料的合适性。 1控制篇幅长短 2控制内容深浅 3控制新词语和新句式的数量 2.时间的限定性。 500—800的短文,要求5分钟左右,800—1500要求10—12分钟,具体时间斟酌材料内容的深浅和新语句的难度而定

3.教学的节奏性。泛读一二篇后,要有点间歇开展别的教学活动,然后再进行泛读

6.如何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

1.基本的语音听辨能力 2.注意细节的能力 3.联想的能力 4.概括归纳的能力 5.推理判断的能力

7.文化导入的原则

1.文化导入必须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 2.摆正主次位置 3.文化导入应该是有机的,而不是外加的

4.文化导入的内容比较丰富,不宜过分集中,可以分散进行

8.课堂教学的具体教学方法

1.提问法 2.对话法 3.讲练法 4.练讲法 5.归纳法 6.演绎法 7.交际法 8.对比法

9.话语产生的三个阶段

1.话语计划 2.话语建构 3.话语计划的执行

10.影响听力理解的音素

1.听力材料 2.听力的声音条件 3.任务特征 4.主观因素 5.学习者的听觉与其他感官的协同作用

11.教学内容展开与转换的具体做法

1. 理解类的材料,一般通过提问、回答、复述等方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有层次地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2. 记忆类的材料,一般通过讲——练、练——讲、边讲边练等教学模式消化并巩固学习内容

3. 应用类的材料,一般通过练习和应用的方式化知识为能力

12.听力技能训练的基本原则

1.多听 2.听练结合 3.重点突出的阶段训练 4.控制课堂节奏和容量 三. 论 述

一 口语课的教学要点?

对外汉语的口语教学,课堂传授和训练仍是其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口语会话的特点出发,抓住口语中的语言要素,将语言知识转化为口语能力,并让学习者适应交际的情境,以便顺利的、流利的开展话语交际。 1.教学内容及其应用。

口语教学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种话语:

① 承接性话语:是说话人依据对方的话题作出原则性反应的话语,意在初步表个态,把对方的话题接过

来,然后述说自己的想法。

② 功能性话语:是说话人传递自己话语行为的期望和意图的话语。 ③ 叙述性话语:是说话人述说时间、见闻、体会等内容的话语。

训练重点应放在这几种话语的搭配和协调上,即口语教学和训练重点应放在以下几点: a. 同一命题的不同功能 b.同一命题的不同表达 c.话语对子的搭配 d.叙述性话语的插入

2.话题的展示、扩展与结束。

话题是口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话语的核心内容。它由话语提出、话语扩展与话语结束三个要素 组合而成。

① 话题提出。是把需要叙说的话题置于说话的中心,这是一种说话技巧,需要学习者在口语实践中掌握。

话题提出的方式有:疑问性提出,叙述性提出,承接性提出和插入性提出。

② 话题扩展。是把提出的话题加以述说、阐释和扩充的说话方式。为框架填进了实质性的东西,从这个意义说,话题的扩展比话题的提出尤为重要。有如下方式:列举性扩展,介绍性扩展,解释性扩展和说明 性扩展。

③ 话题结束。是说话人向听话人宣告谈话结束的一种话语方式。有如下方法:下结论结束,朔原因结束,

谈效果结束和转换性结束。 3.适应交际语境。

① 语境的作用:语境在会话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有利于词语的理解和识记;有利于表达的准确 和贴切。

② 语境的设计和运用:在会话教学中现有的可利用的语境主要有材料语境和即时语境。 A. 材料语境,即课文语境和声像语境,这类语境的利用可以有顺应性的利用和发挥性的利用。

B. 即时语境,这类语境的利用要求教师在了解掌握学习者的认知状态、文化水准、社会背景的基础上,通

过细致的观察,不失时的抓住有利于学习者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言语能力的提高的各种条件和机会,从而

形成良好的环境因素。

在语境设计中尤其应当重视的几个方面: A. 语境要有开拓性或延续性。

B. 语境设计要处理好会话双方的输入性与输出性的技能训练及其比重。 C. 语境的设计应当有针对性。 D. 语境的设计应该明确具体化。

二 .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在戏曲国外语言教学流派的精髓以及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原则

1.精讲多练原则。

① 精讲:是突出关键的、精华的、实质性的内容,运用演绎法、归纳法、或比较法,并辅以图片、电教等

直观手段,要言不烦的把学习者的注意力和思路直接引向定义、内涵、规则或结论上去。这是要经过筛

选的,对于那些枝枝蔓蔓的、无关紧要的、可说可不说的东西进行割舍,腾出时间让学习者多练习。

② 多练:是让学习者通过反复再现刚学过的只是而印入大脑并化为能力的心理活动。常跟大脑思维紧密相

连,这样就能受大脑思维的支配而迅速作出反应,达到熟巧或自动反应。 2.讲练结合原则。

讲练结合是协调教学节奏的好方法。可以促进贮存。而且,讲练结合能化知识为能力。 讲练结合有多种形式:1.先讲后练 2.先练后讲 3.边讲边练或边练边讲。 3.突出语言教学特点的原则。

所谓突出语言教学的原则,体现在四个方面: ① 听说读写全面发展。

听说和读写的关系极为密切,听读是语言信息的输入,说写是语言信息的输出,相互练习,相互作用,

汉语水平和技能就能共同得到提高。 ② 由中介语向目的语靠近。

语言学习所产生的中介语,有其积极意义,教师不要讨厌这种中介语,而应该鼓励学习者大胆的应用,

并研究她们的中介语规律,不厌其烦的纠正和致电,肯定他们的成绩和点滴进步,积极引导他们向正确 的语言方向迈步。 ③ 结构、功能、文化的结合。 语言学习是离不开语法结构的,因为这是产生句子程序的基础,产生式的推到必须有语法结构做指导;

它也离不开功能表达,因为它是建构话语的条件,头脑中的命题必须罩裹某种表述、指令、承诺、致

意、宣告等的外衣,才能准确的表情达意;它也离不开文化,因为述说的话语必然蕴含着一定的文化习

惯、文化背景和文化内容。 ④ 强化学习环境

人们认知世界,离不开外部环境。语言学习活动依赖于环境,并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而目的语环境,

对学习语言的作用尤为明显。 4.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经过长期的摸索,总结并提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充分显示了两者

的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作为教学中心地位的学习者,不能处处依赖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

创造性。所谓主导,就体现在:

① 想方设法调动学习者的感觉器官,使之最大限度的接受和加工心的语言信息; ② 顾及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通过各种练习形式再现心的语言信息,使之消化、巩固,输入长时 记忆;

③ 刺激和激励学习者应用心的语言知识,积极的进行匹配和提取,及时转化为技能、技巧。

三 .论述对外汉语教学任务的确立要了解和掌握哪些情况? 教学任务的确定,先要了解和掌握以下一些情况: (一)对学习者先前学习过的知识的了解 学习者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有个起点的问题,即使在同一班级、同一水平的学习者也会有某些层次上

的差距,教学取个折衷点,还是有必要的。因而了解学习者先前学过的知识是教师备课的第一步。对

外汉语教学要了解的内容包括:一般的文化程度和文化常识,目的语语言基础知识,目的语听说读写

四种技能的掌握程度。

(二)对学习者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的把握 对外汉语教师在如下三方面要多加注意:

1.学习者的概括能力。阅读课文能否概括出内容答疑,最能说明学习者理解能力的高下。教师需要根据

大多数学习者的特点和能力来安排教学内容、讲练比例,以及选择教学方法。 2.学习者的推理能力。推理能力的高低很能反映出学习者的外语水平,而且这与学习者的认知加工方式 有关。

3.学习者同化新知的能力。学习者接受新内容,实际上是把新内容接纳进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这个过

程就是同化过程。如果新内容跟已有的知识结构不相容,无法同化,就要改变、调整原有的知识结

构,以适应新知识,这个过程就叫顺应过程。教师要顾及排他倾向的学习者,改进教法,努力提高他

们的同化和顺应新知识的能力。 (三)对学习材料的地位和价值的分析

教学任务的分析和确定有两种,一种是整个学期的,一般是一本教材总的教学任务;一种是分课的一

般是以一篇课文为单位的教学任务。对每一篇学习材料的地位和价值的分析,可以着眼于以下几点:

1.确认本课学习材料是后续知识的基础

2.确认本课学习材料是培养某种技能的必要条件 3.确认本课学习材料是交际会话中必须具备的文化知识 4.确认本课学习材料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关键

5.确认本课的学习材料与其他课的材料是并列的知识内容或并列的功能意念。 (四)对学习材料的分解

对外汉语教师在备课,分析教学任务时,除了对教材有通盘的了解,还要对每一课具体的学习材料进

行仔细的分解,以明确和决定本篇课文的教学要求。

1.学习材料的结构。包括整个教材的体例和本篇课文的构成。本篇课文的构成,是教师在执教一篇课文

前对学习材料所作的具体分析。这种分析,主要看: ① 生词在课文中出现的情况(哪个义项,何种词性)和复现率 ② 语言点在课文中的体现和落实情况(是个例还是展示比较充分) ③ 注释部分的内容——文化的、习俗的、句型的、科技的、经济的等等

④ 词语例释所作的词语辨析情况(是同义的、反义的还是有一个词素相同的;是本课中出现的还是扩展 出去的等等)

⑤ 练习落实课文、生词、语言点、功能点的情况(形式、复现率、题量等) 2.学习材料的重点

确定学习材料重点的准则是:

① 既是课文所安排的语言点,又是学习者以前没接触过的新内容 ② 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语

③ 学习者不易辨别而又常用的同义词或有一个词素相同的词语 ④ 某一种表达功能常用的句式或句子

⑤ 课文所表达的有关中国文化习俗或价值观念的内容

这五个准则供教师确定教学重点时参考,但并不是五个方面都要齐备,可以选择其中的一

个或两个方 面。

3.学习材料的难点

确定学习材料难点的准则是: ① 妨碍和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文化知识 ② 妨碍和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疑难句子 ③ 语言点中极易受母语干扰的部分

④ 学习者说话和写作中经常性出错活着故意回避的部分(主要是词语和句式) ⑤ 是汉语所特有的、又有难转化为技能的部分(如“把”字句等) (五)提高教材可懂度 这一环节做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高教材可懂度的技术一般有: 1. 分段和归纳。

一篇较长的课文,经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最后总结出全篇的中心思想,学习者差不多就能把握和

理解全文的基本内容。 2.难词难句的解释。

对于难词,可以采用直观法、讲成语故事、早例句、利用课文情景来体会等方法揭示词语的内涵,说

明词语的用法;对于难句,可以采用语法层次分析、理清其中的意义关系、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去揭示

句子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深层意思。 3.语法规则的距离。

语法是课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放在生词表之后专门设栏进行介绍和阐述。其内容有语法规则

的定义、例句和需要注意的地方等。

① 问题设计

带着问题学,是教学中最常用而效果较佳的一种方式。所设计的问题,可以是引导性,可以启发性

的,可以思考性的,也可以是系列性的。 ② 练习设计和补充

练习是巩固和消化知识内容的必不可少的途径。通过练习,传达编者的意图,体现教材的重点,复现

知识内容,训练技能技巧。总结起来可分三大类:第一是理解类;第二是消化类;第三是应用类。

③ 利用图表和心理图式

图表示教具属于外界刺激,它的作用是把文字性的东西形象化的展现,然后反过来从形象的线索去理

解文字,这样就提高了教材的可懂度。心理图示实际上是存在于学习者头脑的一种认知结构,是由不

断实践而积累起来的具有等级层次的经验系统。 ④ 情景的设计的营造

语言的细心传递和交际一般总在一定的情景(包括语境)下展开的。语言展示情景,情景又促进对语

言的理解。某种情景(环境)下的外语学习,或所学习的外语材料包含着一定的情景,则学习者容易

理解和极易。这是因为在学习者的头脑中同时进行着语义和情节双重编码的缘故。

四.精读课的教学方法

1. 读。读是精读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可分朗读和默读两大类

① 朗读。朗读是出声音的读,包括听读、领读、跟读、齐读、轮流读、分角色读等; ② 默读。默读是不出声音的读,包括视读、跳读、扫读等

③ 切分。无论是朗读还是默读,都有个句子和词语的切分问题。切分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句子和词语 意义的理解

2. 问。问是精读课最基本的教学方式。他以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习者去钻研和理解课文的句子、层次和篇

章的意义。它可以吸引和转移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与某个内容,使教学按既定的方案顺利实施。问,

依据内容、功能、目的、作用等不同标准分为提示问、关联问、连环问、随机问等类型; ① 提示问。提示问是就课文的情节和内容的线索提示学习者思考或讨论的一种提问方式; ② 关联问。关联问是就相关语言只是的相关文化只是进行提问的一种方式;

③ 连环问。连环问是预先设计好一系列相互有联系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地问,随着这些问题的一一解答

和揭晓,新知识的新内容的面目就愈加分明;

④ 随即问。随即问是随着教学的开展,教师觉得某个问题又提出来的必要而临时发问的一种方法。

3. 听。听是辨别语音、培养语感的一种教学方式,有听读和听辩两类;

① 听读。听读是边听语音边看文字的结合,学习者听觉、视觉并用,多通道地接收语言信息,在头脑中的

存留时间长,印象深,因而是精读课中阅读课文时最常用的教学方式。 ② 听辩。听辩是当庭语音不看文字的一种方法。

4.说。说是检测学习者对课文理解程度的一种反馈方式,有问答的和复述两类; ① 问答。问答是学习者想教师提问、请教或回答教师所提问题的教学方式;

② 复述。复述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不看课文而能把有关课文的情节和内容回忆、叙述出来的一种方 式。可分为

1)叙述性复述,是就故事情节的某一部分或群全部加以叙述,俗称讲故事

2)2)描写性复述,是级故事中的场景或任务的外貌、内心活动等运用形容性和描绘性词语来进行复述;

3)3)概括性复述,是说出全文梗概或大意的一种复述方式;

4)4)创造性复述,是允许脱离或违背课文的情节和内容自行加工改编的一种复述方式。 5.思。思是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习者思考,并拟就答题腹稿的一种教学方式,一般与“问”结合使用;

5)6.写。写是训练书面表达的一种教学方式,有写字、写词语、写句子、写作文等几类; ① 写字。写字是书面表达的基础,尤其是汉字,笔画繁多,一字一个样,且还有笔顺问题,因此除了布置

6) 课外的写字练习外,课内也应是而当安排写字练字,主要让学习者认清字形结构和了解笔顺规则;

7)② 写词语。写词语是熟悉新词语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是写同义词和反义词,写词语的搭配和扩展,填写 量词等;

8)③ 写句子。写句子是遣词造句的常用的方法;

9)④ 写作文。写作文是联系课文的内容或模仿课文的写法而进行成段成篇的书面表达练习,俗称小作文,这

10) 事精读课教学的延续。

11)7.讨论。讨论是一种群体互动,集“问”“听”“说”“思”于一体的教学方式。常用的有分析性讨论、

12) 归纳性讨论、争辩性讨论和交流性讨论等几类。

13)① 分析性讨论是就某个问题的成因和条件,或者事情的发证和变化,或者事理的结论和情节的结果等展开 全班讨论;

14)② 归纳性讨论一般用于归结段落大意和全文中心思想;

15)③ 争辩性讨论是就某个问题的不容看法进行争论和辩驳,有点像正方和反方的诘难和辩论; ④ 交流性讨论是就课文的情节诶和内容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

16)

17)五.写作教学的要点和重点 (一)写作要点

18) 1.明确写作教学的目的任务

19)(1)提高语篇的写作能力;(2)提高翻译和用目的语思维的能里;(3)扩大和充实目的语文化知识

20) 2.遵循写作教学的基本原则 (1)循序渐进与急用先学结合; (2)群体性与个体性结合;

21) 1)要顾及大多数;2)要明确写作要求;3)要组织阅读和讨论;4)在班级里进行评讲。 (3)习作性与交际性结合; (4)容错度与规范化结合。 (二)教学重点 1.遣词造句 2.思维和句式

22) 3.句群、语段的连贯和衔接(1)句群的连贯和衔接(2)语段的连贯和衔接 4.各种文体的习作 5.写作的借鉴与监控

23)(1)写作的借鉴。借鉴是提高和加快写作进程的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化为学习者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因而借鉴可有移用、模仿和活用三个台阶。

24) a. 移用是学习写作最初级的方法,它主要是按照有关范文的语句和格式。

25) b. 模仿比移用提高一步,它不是照搬范围的语句和格式,而是参照和学习范文的写法。 c. 活用是综合学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进行创造性作文。

26)(2)写作的监控,除了语言上要选准词语、造对句子、明确句子之间的句群之间的关系外,还要重视文体方面谋篇布局的监控。

27)

28)五.写作教学的要点和重点 (一)写作要点

29) 1.明确写作教学的目的任务

30)(1)提高语篇的写作能力;(2)提高翻译和用目的语思维的能里;(3)扩大和充实目的语文化知识

31) 2.遵循写作教学的基本原则 (1)循序渐进与急用先学结合; (2)群体性与个体性结合;

32) 1)要顾及大多数;2)要明确写作要求;3)要组织阅读和讨论;4)在班级里进行评讲。 (3)习作性与交际性结合; (4)容错度与规范化结合。 (二)教学重点 1.遣词造句 2.思维和句式

33) 3.句群、语段的连贯和衔接(1)句群的连贯和衔接(2)语段的连贯和衔接 4.各种文体的习作 5.写作的借鉴与监控

34)(1)写作的借鉴。借鉴是提高和加快写作进程的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化为学习者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因而借鉴可有移用、模仿和活用三个台阶。

35) a. 移用是学习写作最初级的方法,它主要是按照有关范文的语句和格式。

36) b. 模仿比移用提高一步,它不是照搬范围的语句和格式,而是参照和学习范文的写法。 c. 活用是综合学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进行创造性作文。

37)(2)写作的监控,除了语言上要选准词语、造对句子、明确句子之间的句群之间的关系外,还要重视文体方面谋篇布局的监控。

对外汉语教学法试题一

一、 判断(20分,每小题2分)

1. 教学法的理论支柱是语言学原理、心理学原理、教育学原理及教育心理学原理。 ( ) 2.20世纪40年代以布龙菲尔德为首的结构主义学派亲自实践并创建了美国新的外语教学法——视听法。 ( ) 3.语法翻译法奠定了科学的外语教学法的基础,成为第一个科学的教学法流派。 ( ) 4.语法翻译法的理论基础是机械语言学理论,代表人物是奥伦多夫。 ( ) 5.语言的发展历程是机械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

生成与法学、社会语言学。 ( ) 6.功能法流派的代表教材是《英语九百句》和《走遍美国》。 ( ) 7.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威尔金斯提出了两种学习理论

( )

8.60年代初,瑞士著名心理学专家皮亚杰提出S—(AT)—R公式,成为认知法的理论基础。 ( ) 9.听说法的代表人物有弗里斯、拉多、贝力子。 ( ) 10.作为直接法的代表人物之一,韦斯特又是直接法两大支

派之一—阅读法的代表人物。 ( ) 二.不定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

1.第一个提出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人是()。 A贝力子 B叶斯柏森 C帕默 D埃克斯利 2.口授法的代表人物是()

A帕默 B贝力子 C韦斯特 D乔姆斯基 3.利用学习者的母语教学的是()

A听说法 B语法翻译法 C认知法 D自觉对比法 4.排斥用学习者的母语教学的是() A听说法 B语法翻译法 C认知法 D直接法 5.提出阅读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的是() A帕默 B韦斯特 C贝力子 D埃克斯利

三. 名词解释。(15分,每小题5分) 1直接法 2自觉对比法 3功能法

四. 请从理论基础,教学原则,具体教学等方面比较听说法和视听法的异同之处。(30分) 五.创新题。(25分)

运用所学的教学法流派(至少运用一个),设计一个教案,教学情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拟定(例如教日韩人或是欧美人学习中国传统习俗节日),教案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后总结等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法试卷(一)

一组:王娟、赵丽芳、刘雪、宋婷婷、张梦竹、刘振东 一、 选择(15×1′)

1, 被称为实验心理学鼻祖的是德国心理学家()

A华生 B 斯金纳 C皮亚杰 D冯特

2,()提出了新的行为主义公式:刺激——反应——强化 A斯金纳 B华生 C巴普洛夫 D皮亚杰 3, 六十年代乔姆斯基的()理论问世,它是认知心理学

的语言理论基础,对于认知教学流派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

A结构主义语言学 B机械语言学

C转换生成语言学 D 社会语言学

4, 20世纪()克拉欣提出了“习得理论”和“监控理论” A40年代 B50年代 C60年代 D70年代 5,语法翻译法作为一种古典的翻译教学法,在()得到了

理论和实践上的阐述。

A十九世纪初 B十九世纪下半叶

C二十世纪40年代 D二十世纪50年代

6,第一个成熟的科学的教学流派是()

A直接法 B听说法 C认知法 D语言翻译法 7,以下()是语法翻译法的代表人物 A贝力子 B奥伦多夫 C弗里斯 D古根汉

8,()主张按“幼儿学语”的过程和方法来教外语,在教学中特别强调“自然法”

A叶斯珀森 B帕默 C贝力子 D韦斯特 9,第一个提出了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全面掌握和注重观察,分类,判断及作出结论的能力的培养等观点的是() A贝力子 B叶斯珀森 C帕默 D艾克斯力 10,口授法的代表人物是()

A帕默 B韦斯特 C贝力子 D叶斯珀森 11,阅读法的代表人物是()

A帕默 B韦斯特 C贝力子 D叶斯珀森 12,直接法的教材是()

A《新概念英语》 B《跟我学》 C《走遍美国》 D《基础英语》 13,()以编写《基础英语》而著称于世

A帕默 B奥伦多夫 C艾克斯力 D布龙菲尔德 14,听说法产生于()

A19世纪下半叶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15,听说法在语言发面的理论基础是()

A社会语言学 B转换生成语言学 C机械语言学 D结构主义语言学 二,判断(15×1′)

8,()主张按“幼儿学语”的过程和方法来教外语,在教学中特别强调“自然法”

A叶斯珀森 B帕默 C贝力子 D韦斯特 9,第一个提出了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全面掌握和注重观察,分类,判断及作出结论的能力的培养等观点的是() A贝力子 B叶斯珀森 C帕默 D艾克斯力 10,口授法的代表人物是()

A帕默 B韦斯特 C贝力子 D叶斯珀森 11,阅读法的代表人物是()

A帕默 B韦斯特 C贝力子 D叶斯珀森 12,直接法的教材是()

A《新概念英语》 B《跟我学》 C《走遍美国》 D《基础英语》 13,()以编写《基础英语》而著称于世

A帕默 B奥伦多夫 C艾克斯力 D布龙菲尔德 14,听说法产生于()

A19世纪下半叶 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15,听说法在语言发面的理论基础是()

A社会语言学 B转换生成语言学 C机械语言学 D结构主义语言学 二,判断(15×1′)

1,对外汉语教学法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总目标和总任务,落实教学基本原则的方法() 2,20世纪后期,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诞生了科学心理学()

3,40年代以后的心理学研究在巴普洛夫学说的基础上产生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其代表人物是斯金纳()

4,语法翻译法是第一个科学的成熟的语言教学法流派() 5,视听法是以目的语进行目的语为教学语言进行第二语言教学的方法()

6,帕默是直接法的两大支派之一 ,口授法的代表人物() 7,艾克斯利,以编写《基础英语》儿著称于世() 8,以教学方法中听说法和视听法均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 9,50年代布鲁纳提出“发现学习”理论,也为认知法的产生打下了理论基础() 10,功能法在我国最为流行的是电视英语教学片《跟我学》()

11,排斥母语和文字为中介是语法翻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12,直接法师情景介入第二语言的教学()

13,视听法是将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结合起来进行外语教学的方法()

15,视听法的教材是《英语九百句》() 三,简答题(5×5′) 1, 简述语言学的发展进程: 2, 简述对比法的基本原则:

3, 名词解释:语法翻译法(写明时间,代表人物,理论基

础)

4, 简述听说法的教学过程 5, 简述认知法的理论基础 四,论述(2×10′) 1, 简述心理

学的发展进程: 2, 简述直接法的优点和不足: 五,实践创新(1×25′)

用对外汉语教学法的七大方法中的三种或三种以上组织一个情景剧,并且指明用了哪些方法:

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A 3 C 4 D 5 A 6 D 7 B 8 C 9 B 10 A 11 B 12 D 13 C 14 B 15 D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三简答题: 1答:17世纪 机械语言学

20世纪40年代 布龙菲尔德 结构主义语言学 20世纪60年代 乔姆斯基 转换生生语言学 20世纪70年代 社会语言学 2答:①用母语讲解外语 ②实践要有理论指导 ③理解的模仿

④文字为基础,四会并重

⑤典范的文学语言作为学习的材料

3答:语法翻译法是以语法为基础,用母语来教授外语的一

种方法时间是19世纪,代表人物是奥伦多夫,理论基础语言学基础。

4答:口授语言材料→模仿记忆练习→句型练习→对话→读

写练习

5答:20世纪50年代乔姆斯基的转换生生语言理论 20世纪50年代 布鲁的“发现学习理论”

20世纪60年代初 皮亚杰 创立“发现认识论” 提出S-(AT)-R公式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 奥斯贝尔 提出的两种“学习”理论——机械性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四论述: 1答:19世纪后期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诞生了科学心理学,实验心理学鼻祖,冯特倡导实验内省法,即自我观察法。

20世纪40年代,巴洛夫提出条件反射即两个信号系统理论 20世纪40年代以后,行为心理学,其代表人物提出行为主义公式:刺激(S)-反应(R);斯金纳加以改造提出新行为主义公式:刺激-反应-强化。

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其代表人物皮亚杰把行为主义公式修正为:S-(AT)-R 20世纪70年代 克拉斯提出“习得理论”和“监控理论”

2答:优点:1直接法提倡“言语-语言-言语”的外语学习途径。利用直观手段进行自然地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这给语法翻译法树立了一个对立面,不仅为听说法,视听法,自觉实践法,功能法等流派开了先河,也促进了翻译法的变革。

2直接法教学家制订了一整套联系体系,编出了一大批卓有成效,影响广泛的教材,在世界外语教学法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

不足:1过分强调幼儿学语的规律,没有认识到成年人学习

外语的特点,因而抑制了成年人认知能力的发挥。 2偏重经验,重视感觉,忽视了对语言的理性认识。 五实践创新:

答:Peggy是一名外国留学生,她初到中国,在 商店购买钢笔(pen)时与店主产生了语言沟通问题,正当两人困惑时,恰巧来购物的雪和婷帮助她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Peggy:excuse me? I want to bug a pen!

店主:盆?好的,这个行吗?(拿出了一个小小的盆) Peggy:oh. No. not this .it„.it can write 店主:写字?铅笔,圆珠笔?是这些吗? Peggy:oh .no„„ 雪和婷来店买饮料

婷:一瓶矿泉水,一瓶果汁多少钱 店主:果汁3元 水1元 雪:外国人呀(悄悄对着婷说) 我们和她打个了招呼 婷:excuse me!

Peggy: oh, can you give me a hand?

雪:year , please

Peggy:I want to bug a pen , but she gave me a basin. Can you tell her not this basin? 雪:sure 店主:给,一共4元

雪:这个外国人说她想要一支钢笔,不是这个盆 店主:是吗,噢,给你 雪:it is okay? Peggy:ok.thank you. how much? 婷:多少钱? 店主:10元。

Peggy:here you are. thank you very much! Nice to meet you! 雪:nice to meet you too! 婷:let’s go !

在这个情景剧中,我们使用了视听法,听说法,功能法,认识法。


相关内容

  • 科技立项结题报告 文档
  • 科技立项结题报告 作品名称:国际汉语热下的我校对外汉语专业的展望前景 学院名称: 文法学院 小组成员: 史亚男 韩利 刘静然 一.对"对外汉语专业"展开调查的提出 全球汉语热催生了对外汉语这一新兴专业,本专业注重汉英(或另一种外语或少数民族语言,英语为重点) 双语教学,培养具有较 ...

  •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一)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述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1.初创阶段(20世纪50年代--60年代) 1950,清华,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机构: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 1960,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留学生办公室 2.巩固和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 1962,第一个从事对外汉语 ...

  • 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资料[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
  • 第二语言教学法理论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前一个"法"指的是教学规律,或称之为方法论,又可成为教学法(methodology ): 后一个"法",指的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我们这里要讲的是对外汉语的教学规律.方法论.教学法理论. 对外汉语的教学法理论是借鉴 ...

  • 上海国际对外汉语教师培训之首选
  • 对外汉语教师培训考试海外输出基地www.mandaringarden.com.cn 上海国际对外汉语教师培训之首选 老师用朴实无华而又幽然风趣的语言教会了我们做老师的态度和方法,精彩的授课使我的思路更加开阔,懂得了对外汉语教学的清晰思路,学会排兵布阵的重要性,让我收获太多. 我校本身就是专业对外汉语 ...

  • 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 133 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隐性课程 刘芳芳(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北京100089) 渤海大学学报 二! ! 八年第一期 摘要:把教育学中的"隐性课程"的相关理论引介到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发掘对外汉语课堂教 学中常常被忽视的隐性课程因素,并对如何开发.利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 ...

  • 中文歌曲在汉语听说课教学中的应用
  • 中文歌曲在汉语听说课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音乐和歌曲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其重要性已经在英语教学中得到运用.同理,中文歌曲也可以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手段,有效地运用到留学生的对外汉语听说课堂中.本文主要从中文歌曲在听说课堂中的教学方法和应用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文歌曲:听说教学 ...

  • 全国招收汉硕的院校及学校排名
  •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院校实力排名以及学校介绍 1.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汉语国际教育和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之称:又是一所以语言教学与研究为特色和优势的多科性大学,经过49年的发展,北京语言大学已成为我国中外语言 ...

  • 2015年文科生可以报考的十大热门专业
  • 2015年文科生可以报考的十大热门专业 NO.1 汉语言文学 专业解密:本专业培养具备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 ...

  • 巴基斯坦籍学生汉字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探讨
  •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2研究的现状 1.2.1 汉字本体研究 1.2.2汉字教学研究 1.2.3对外汉字偏误研究 1.2.4对外汉字偏误国别研究 1.3巴基斯坦籍学生汉字习得的研究现状 1.4巴基斯坦籍学生及其学习汉语的现状 第二章 具体的研究分析 2.1研究内容 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