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损害的诉讼时效起算时间研究与分析

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损害的诉讼时效起算时间

郭健

关于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起算时间,网上多有讨论。经常有当事人来咨询。我根据本人对法律条款的理解,结合交通事故各种情况的特点,总结出如下的计算办法,供当事人参考。 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损害的,诉讼时效的期间是1年。诉讼时效起算的时间是:

1、协商损害赔偿争议,但未达成协议的。

(1)自行协商,但未达成一致的,从达不成一致意见之日起计算;

(2)交警适用简易程序当场调解,但未达成一致的,从接到交警当场制作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计算;

(3)交警适用一般程序调解,但未达成一致的,从接到交警制作的终结调解书之日起计算。

2、协商损害赔偿争议,达成一致,但一方到期不履行的,从协议书约定履行的时间届满之日起计算。

3、未协商损害赔偿争议的。

(1)未达到伤残的,从医疗终结时间届满之日起计算;

(2)达到伤残的,从伤残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计算;

(3)死亡的,从办案机关通知尸体火化时间届满之日起计算;

4、肇事逃逸的,从接到交通警察制作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或者从确定车辆所有人、实际支配人和肇事人之日起算。

5、未在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交警队处理,交警队决定不予受理的,从接到交警队送达的不予受理通知书之日起计算。

6、需要康复治疗、后续治疗的,从康复和后续治疗费实际发生之日起计算。

7、其他未列情形的,从接到相关的法律文书之日起计算。

附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相关法律规定

1、《民法通则》

第136条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第137条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第139条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第140条 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修改稿)》

第196条 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伤害明显的,从受伤害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计算。

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四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九十四条 当事人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有争议,各方当事人一致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应当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调解申请。

对交通事故致死的,调解从办理丧葬事宜结束之日起开始;对交通事故致伤的,调解从治疗终结或者定残之日起开始;

第九十五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的期限为10日。调解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调解书送交各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各方当事人共同签字后生效;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调解终结书送交各方当事人。

5、《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公安部令第104号

第六十六条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当场制作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由各方当事人签字,分别送达各方当事人。

调解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一)调解依据;

(二)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的基本事实和损失情况;

(三)损害赔偿的项目和数额;

(四)各方的损害赔偿责任及比例;

(五)赔偿履行方式和期限;

(六)调解日期。

经调解各方当事人未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终止调解,制作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终结书送达各方当事人。

6、《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公安部 公交管[2008]277号

第八十一条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在规定的期限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由参加调解的各方当事人签字,主持调解的交通警察签名或盖章,并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后,分别送达各方当事人。

经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终结书》,由主持调解的交通警察签名或盖章,并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后,分别送达各方当事人。

经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交通警察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解决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

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损害的诉讼时效起算时间

郭健

关于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起算时间,网上多有讨论。经常有当事人来咨询。我根据本人对法律条款的理解,结合交通事故各种情况的特点,总结出如下的计算办法,供当事人参考。 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损害的,诉讼时效的期间是1年。诉讼时效起算的时间是:

1、协商损害赔偿争议,但未达成协议的。

(1)自行协商,但未达成一致的,从达不成一致意见之日起计算;

(2)交警适用简易程序当场调解,但未达成一致的,从接到交警当场制作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计算;

(3)交警适用一般程序调解,但未达成一致的,从接到交警制作的终结调解书之日起计算。

2、协商损害赔偿争议,达成一致,但一方到期不履行的,从协议书约定履行的时间届满之日起计算。

3、未协商损害赔偿争议的。

(1)未达到伤残的,从医疗终结时间届满之日起计算;

(2)达到伤残的,从伤残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计算;

(3)死亡的,从办案机关通知尸体火化时间届满之日起计算;

4、肇事逃逸的,从接到交通警察制作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或者从确定车辆所有人、实际支配人和肇事人之日起算。

5、未在事故现场报警,事后请求交警队处理,交警队决定不予受理的,从接到交警队送达的不予受理通知书之日起计算。

6、需要康复治疗、后续治疗的,从康复和后续治疗费实际发生之日起计算。

7、其他未列情形的,从接到相关的法律文书之日起计算。

附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相关法律规定

1、《民法通则》

第136条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第137条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第139条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第140条 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修改稿)》

第196条 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伤害明显的,从受伤害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计算。

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四条 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九十四条 当事人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有争议,各方当事人一致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的,应当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调解申请。

对交通事故致死的,调解从办理丧葬事宜结束之日起开始;对交通事故致伤的,调解从治疗终结或者定残之日起开始;

第九十五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的期限为10日。调解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调解书送交各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各方当事人共同签字后生效;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调解终结书送交各方当事人。

5、《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公安部令第104号

第六十六条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当场制作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由各方当事人签字,分别送达各方当事人。

调解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一)调解依据;

(二)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的基本事实和损失情况;

(三)损害赔偿的项目和数额;

(四)各方的损害赔偿责任及比例;

(五)赔偿履行方式和期限;

(六)调解日期。

经调解各方当事人未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终止调解,制作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终结书送达各方当事人。

6、《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公安部 公交管[2008]277号

第八十一条 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在规定的期限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由参加调解的各方当事人签字,主持调解的交通警察签名或盖章,并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后,分别送达各方当事人。

经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终结书》,由主持调解的交通警察签名或盖章,并加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事故处理专用章后,分别送达各方当事人。

经调解未达成协议的,交通警察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解决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


相关内容

  • 关于当前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审理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 关于当前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审理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文章加入时间:2001-8-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交通事故日益增多,因道路和非道路交通事故产生的损害赔偿纠纷,在人民法院受理的赔偿案件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最近,我们组织专人对全省法院审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的情况进行了 ...

  • 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案件中复数主体的诉讼地位和责任承担
  • 王红亚  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  民一庭副庭长 上传时间:2007-8-18 浏览次数:6862 字体大小:大中小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交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 ...

  • 高速公路事故案例四则
  • 高速公路事故案例四则 关注度:790人/次更新日期:2011年10月17日 高速公路事故案例四则 文/罗幸存,原载于<中国公路>2011年第19期 为了节省时间.缩短路径和舒适驾驶的需要,更多的公众愿意选择行驶高速公路出行.但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各种类型的高速公路法律纠纷层出不穷.五 ...

  • 最高法出台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司法解释
  • http://www.law-lib.com/ 2012-12-20 21:27:33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12月20日消息(记者孙莹)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20日)发布<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天(21日)起开始实施.司法解释共29个条文,对审 ...

  • 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保险中的第三者(于敏)
  • 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保险中的第三者 于 敏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上传时间:2006-9-1 最近,在我国机动车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处理中,受害人中谁能够成为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保险的赔付对象成为焦点.解决这个问题,仍然要从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谈起.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是对机动车保有人科以的一种严格责 ...

  • 劳动争议仲裁之长沙知名律师李青云解读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的竞合问题
  • 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竞合的法律分析 摘 要:工伤事故在民法上被评价为民事侵权,这就产生了工伤保险赔付与民事损害赔偿的相互关系问题.既然工伤事故具有工伤保险和侵权责任双重属性,那么工伤的劳动者就存在两个请求权,一个是基于工伤保险关系而享有的工伤保险待遇请求权,另一个是基于雇佣单位的特殊侵权而享有的民 ...

  • 交通事故司法解释
  •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负责人就 <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答记者问 作者:张先明 发布时间:2012-12-21 09:11:04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的重大战略部署,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形成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司 ...

  • [侵权责任法]与[人身损害赔偿解释]若干规定之比较分析
  • <侵权责任法>与<人身损害赔偿解释> 相关规定之比较分析 ◇ 洪 伟 2010年7月1 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下称<侵权责任法>),与2004年5月1 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 法律知识原则交通事故的性质与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
  • 交通事故的性质与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 内容提要: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3年10月28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并将于2004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一部旨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