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开题报告

  一,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指导思想

  本课题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德治国"重要方略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系统科学的理论原则,把各级各类学校德育作为一个系统加以统筹规划,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为建立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模式.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整体构建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德育体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同时也是"三个代表"的要求.xx同志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坚持科学态度,大胆进行探索,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当前中国的最大实际就是市场经济建设.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一切问题都可以从市场经济中找到原因.同样,要解决这些问题也必须从市场经济中寻找答案.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逐步完善,中国的经济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经济形式的多元存在带来了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这些观念给人们的思想注入了新的生机.同时,市场经济是凸现个人利益的求利经济,凸现金钱地位的货币经济,凸现优胜劣汰的分化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人们思想的多样性,复杂化.因此,市场经济对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双重效应:市场经济自主经营的原则激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生成,同时诱发个人主义倾向;市场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利益群体的多样化必然导致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增强了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同时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倾向.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力尚不发达,法制尚不够健全,市场经济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学校德育工作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的指导下,整体构建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德育体系,应当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德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关系;二是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三是德育导向的一元化与道德实践的多元性的关系.

  (二)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整体构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学校德育体系

  "三个代表"思想是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站在历史和时代高度进行理论创新的具体体现,"三个代表"思想对各项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深入学习领会"三个代表"思想,我们要把握两个重点.一是"三个代表"的内在联系.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是"三个代表"对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研究的指导意义.xx同志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2]"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3]"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4]一个"根本任务",一个"中心环节",确立了德育在发展先进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德育主要通过在发展先进文化中的特有功能,作用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进而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整体构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德育体系,就必须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德育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使德育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德育体系作为一种综合性的道德文化,它的民族特色源于其母体传统文化的民族特性.中国古代哲学是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论的统一,以伦理道德,人生价值的探究为中心,是一种伦理型的哲学体系.作为传统文化精华的中国古代哲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认为宇宙的法则与道德的最高准则是一致的.中国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家和宋明理学这四大思想传统的一个共同点是,"它们的智慧都是人生的智慧".其中儒家伦理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主流与核心.通观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我们可以总结归纳出最为典型的五个方面:(1)致思于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2)推崇仁爱原则,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及人际和谐;(3)提倡人伦价值,强调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4)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5)重视修养践履,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

  西方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文化的主导精神和价值取向,这就是个性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法制精神,功利精神.这五种精神凝聚着西方文化的精华.古希腊追求人的独立和权利,他们尊重人性,崇尚人的自主,自律和力量,把人看作是高于其他一切的实体.在文艺复兴运动中,思想家们主张从中世纪封建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恢复古希腊文化的人文精神,要求从神性转向人性,高扬人的理性,主张面向自然,解释自然,重新认识世界和人自身,提倡求索和创造文明.十七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崇尚理性,发展科学成为资产阶级的迫切要求.科学精神在本质上是一种崇高的道德精神.从此以后,民主理论和民主政治,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功利思想和求利原则得到进一步发展,并成为上升时期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武器.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要在"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在德育思想,德育内容和方法领域中实践古今文化的贯通和批判继承,同时,也在这几个方面实践中外文化的选择和吸收借鉴.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和努力探索的方向.

  (三)深刻领会"以德治国"重要方略,整体构建贯彻治国方略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和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九届人大在修改《宪法》时,将这一治国方略写进了新《宪法》.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然而,相比较而言,道德建设则比较软弱.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思考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经验教训,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xx年6月28日至xx年7月1日,在一年之内先后四次讲到"以德治国".形成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xx同志中指出:"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5]在教育系统贯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需要我们认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辩证关系.从整体上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对治国方略更加深刻,更加完整的认识和表述,是治国理论的发展,是政治上成熟的表现.德治与法治,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完善的治国方略.首先是功能互补,法治是靠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来规范人的行为,调节人际关系的;而德治是靠道德的说服力,劝导力,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来规范人的行为,调节人际关系的;道德是立法和执法的基础,遵纪守法是基本的道德规范,德治为法治创设良好的思想和社会条件.法律主要靠他律,道德主要靠自律,二者互为补充.其次是范围互补,法律只是对违法的行为进行惩处,而对"缺德"不违法的行为是不干涉的;道德则是通过社会舆论对"缺德"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弘扬正气,抵制歪风,减少犯罪;法律制定的再多,也不可能包罗人们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特别是私生活的全部内容.而道德则比法律作用的范围要宽泛得多.第三是时间先后互补,汉代思想家贾谊曾说:"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德治的作用在事先,法治的作用在事后,形成了时间先后作用的互补性.法律和道德,法治和德治,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以德治国方略在教育领域的贯彻实施,对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就是要"以德治教";对于各级各类学校来说,就是要"以德治校";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就是要"以德育人".这是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内在要求.

  整体构建贯彻治国方略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首先要以德治教.要切实把德育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要地位,树立育人为本的观念,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德育在整个教育工作和人的整体素质发展中真正发挥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以德治校要求教育管理者不仅要牢固树立德育首位观念,而且要以身立德,率先垂范,作师德建设的力行者.以德治校是一种重要的学校管理方式,也是构建德育管理评价体系的应有内涵,要遵循德育工作的客观规律进行德育管理和评价,增强德育管理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以德育人是构建贯彻治国方略的学校德育体系的根本落脚点.在构建德育目标内容体系中,继续深化道德,法纪,心理,思想,政治德育内容五要素的整体性研究.在构建德育途径方法体系中,教师要以德育德,以情育情,这是以德育人的前提,也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保证.以德育人是德育管理评价的重要内容.以德治教,以德治校,以德育人既是贯彻治国方略的教育理念,也是整体构建贯彻治国方略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的实践环节.

  (四)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整体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学校德育体系

  xx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总结历史,高瞻远瞩,创造性地构建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施体系的框架.这一体系包括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主要内容,途径形式,方法手段,领导管理机制等方面.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思想原则和内容范围与《纲要》的内容要求存在着多方面的整体联系.《纲要》在第20条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要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要组织学生参加适应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6]第23条指出:"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各有侧重,各有特点,是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必须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7]在课题的深化研究中,要把《纲要》的内容要求自然和谐地融入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之中,努力构建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学校德育体系.

  整体构建适应全

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德育体系,就要以中央关于素质教育的精神和《纲要》要求为指导,突出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宗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国民素质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具有的体魄,智力和思想道德的总体水平.它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综合国力的主要体现,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是基础.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德育肩负着培养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任务,在素质教育中居于首要的地位,对全面素质教育发挥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素质教育对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同样应当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综合性范畴,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不再限于笼统的"德育",而对德育的要素结构和层次结构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一是按照儿童和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分别研究小学德育,中学德育,大学德育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衔接;二是将广义的德育分解为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心理教育等五个方面,分别研究各自的特点,规律,内在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操作的模式,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二,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基本原理

  本课题经过"九五"期间历时四年的研究与实验,在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体思路的指导下,在各实验区,校各个子课题的研究基础上,经总课题组的归纳整理和总结概括,形成了"九五"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 《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总论》是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它全面论述了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原理.标志着在德育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形态的学校德育体系基本构建定型.

  这一构建原理主要由三部分内容构成,即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德性论原理,德育论原理和系统论原理.德性论,德育论原理融会了人的主体性理论和人的社会化理论,重在论述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说明"为什么"要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系统论原理作为科学方法论,重在论述德育体系的性质特点,结构层次和运作机制,说明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是什么"和"怎么样".

  因此,全面掌握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基本原理,是"十五"课题深化研究和推广实验的基础和前提.

  (一)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德性论原理

  德性就是品德.德性是人社会化的结果,是人的社会本质的主要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德性决定着人参与社会生活的价值取向,标志着个体存在的意义.德性以人格或个性的形式反映个体的存在和发展.培养人完整的德性是德育的本质和目的.

  德性存在发展的特性主要表现在整体性,建构性,发展性三个方面.

  1.德性的整体性

  德性的整体性指人的知,情,意,行品德结构的统一性和德性的社会性内容的完整性.

  (1)从人的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认识德性的整体性.考察德性整体性的根本点,是一个人内在的知,情,意和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归结点是一个人德行的真实性.同样是做一件事,有的人出于自然,有的人出于自愿,而有的人出于对外在规范和社会舆论的压力.那种不是出于自然的德行,表明其知,情,意,行之间尚未达到和谐统一,即完整的德性尚未形成.德性体现了人的真情实感,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充分体现一个人真实的存在及其存在的意义.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中关于"诚"是德行之本的观点,反映着对德性整体性的体验和认识.德性的整体性表现在德性的形式结构(知,情,意,行)和内容结构(道德规范),理性因素与情感因素的辩证统一.理性的作用在于发现真伪,而善恶问题不仅需要道德判断,还需要情感的调节.人不仅是理性存在,而且是情感存在.情感不仅是德性的构成要素,而且在德性整体结构中起着动力或动机的作用.

  (2)从德性的社会性内容的完整性认识德性的整体性.从人的社会化过程看,德性具有社会意义,体现个体的社会存在.离开社会活动和社会规范,就无法认识德性.道德意义上的完整德性不仅要成就自我,而且要通过成就自我影响社会,成就他人.真正完美的德性,不仅要实现自我价值,还要实现其社会价值.德性的社会性是德性整体性重要标志.德性整体性的形成过程与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一种辩证统一关系,即个体德性的整体性越强,就越能适应社会要求,促进社会发展进步,而个体德性与社会的适应和促进关系越和谐,其社会化程度就越深.

  德性整体性给学校德育提出的课题是:如何促进学生德性的形式结构的整体化,即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如何培养学生德性的形式结构与内容结构,理性因素与情感因素的和谐统一;在德性培养中如何实现个性发展与社会要求的和谐统一.

  2.德性的建构性

  德性的建构性是规范性与主体性的动态统一过程.道德规范从人们对社会生活发展秩序的认识和实践中概括出来,它以规则性的行为要求引导和塑造着人的德性.规范虽然是外在的,但它内涵着应当.它以善的认定为根据,不仅指出何者当为,何者不当为,而且还告诉人们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因此,它虽然相对于个体来说是外在的,但是,其内容和精神却与人的先天的善的倾向是一致的.正是这种一致,使对规范的学习,遵守和实践成为培养德性的必要手段.规范的作用在于规定了德性的内容和范型,规范教育只有同主体性培养融为一体,才能使德性成为人所特有的生命形态.人的生命形态显现于人的知,情,意,行,人的主体性就是人的知,情,意,行的活动方式和特点.德性的建构性是在规范性和人的道德主体性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发生的.人的主体性是人在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为性,自主性,能动性.

  (1)自为性.从人的主体性的自为性来看,人的活动是包含着自觉意识的活动,人对自身的存在和与客体的关系有着明晰的意识,人既能把外部世界包容于意识中,以观念的形式把握世界,又能反观自身,把握自身的主观世界,因而人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2)自主性.从人的主体性的自主性来看,人在目的性和方向性的活动中,具有自由选择行为方式和自我调控情感意志的能力.人的行为要受社会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的约束,在客观社会环境提供的道德冲突的几种可能性中,人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道德准则去作出相应的选择,在这个范围内,人可以独立自由地没有外在强制地自行决定行为方式,并以自己的个性心理自行调控情感意志.如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处于危困环境中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个体会产生同情,着急一类的情感,并根据自己的道德意识决定自己的行为.当人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目的)而努力学习时,人能自觉抵制外界的干扰,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而持续努力,这就是自我意志,其所体现的就是活动主体的自主性.

  (3)能动性.人的主体性的能动性,不仅体现在活动的目的性,自觉性和自主性上,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还表现在对活动的条件,环境的自觉认识和积极创造上,对活动价值的多重追求和积极实践上.道德的生命和价值在于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完整的德性应是他律与自律,规范性与创造性,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完美统一.

  德性的建构性给学校德育提出的课题有:一是如何建构有利于完整德性培养的道德规范体系,即完整的德育内容体系;二是如何在德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

  3.德性的发展性

  德性的整体性和建构性都在说明着德性的动态发展性.德性的发展性可以从德性的历史传承,个体德性的培养过程,德性发展的动力,德性发展的现代特点四个方面来认识.

  (1)从德性的历史传承过程看德性的发展性.思想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有其自身的发展演变规律.一方面,由于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对社会成员的德性有不同的要求,因而使德性的培养方法和培养结果也有所不同,德性具有时代性.另一方面,德性随时代发生变化并不是完全抛弃前代德性,而一般是在历史和时代更替中将那些具有普遍价值的德性原则保留传承下来,并弃除那些不合时代的成分.这种具有普遍价值的德性品质,如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仁,义,礼,智,信,勤,俭,勇,廉,耻,在历史传承上具有一定程度的超时空性.这是许多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操和行为仍然能够感动现代人,并受到人们的认同和敬仰的内在原因.

  (2)从个体德性的培养过程看德性的发展.根据中外关于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的研究,人的德性随人的年龄的增长有一个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过程,如科尔伯格等人关于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研究,大致反映出德性发展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当代我国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并存的社会环境中,受教育者的德性发展并不是节节提高,日生日成的.以世界观教育为例,世界观是人的德性中的一个稳定的观念要素,世界观的稳定性决定德性也具有稳定性.但科学的世界观的形成是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建构过程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与正在形成中的世界观相冲突的思想影响,就可能导致受原世界观统摄的价值取向的中断或改变,以至动摇其世界观.从个体的年龄与心理发展的一般过程看,个体于3 12岁期间养成的德性或习惯,常常在13 15岁或者更晚些经历一个重新定位的过程.这时,个体要对已有德性或习惯付诸于实践,让社会对他们的德行予以承认.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社会的反馈是积极的,他们对已有德性则信之弥笃.如果社会的反馈是消极的,他们就要反思自己的德性或信仰是不是错了.这个反思常常对已有德性或习惯具有"促退"的作用.这说明在德性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反复性问题.

  (3)从德性发展的动力看德性的发展.道德活动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客观的社会实践.这种实践形成并不断丰富着道德活动的条件和环境,造就并发展着活动主体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使道德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展,形式日益多样,水平逐渐提高.但对具体的道德活动而言,主体的道德需要及其同社会要求的差距和矛盾,往往对发展道德活动具有推动作用;在人与人的相互交往过程中,客观的交往关系和社会关系会不断向人们提出新的要求,这些要求与人们目前所达到的道德水平,道德境界之间的矛盾,就成为推动人们去进行自觉道德活动的动力.这表明,德性的发展,既有外部的动力,也有内部动力,主体的道德需要是主体德性发展内部动力的心理活动形态.外部动力是社会实践的要求,反映着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这种要求和必然性只有通过道德活动主体转化为自身的道德需要,才能推动道德活动的发展.

  (4)从德性发展的现代特点看德性的发展.德性发展的现代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道德主体性越来越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日益发展,创造了比以往各历史时期都适合人的主体性发展的优越条件.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的主体性,特别是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二是人的道德素质对人和社会的完善作用日益增大.德育活动和德性修养是人类完善自身的活动,完整的德性提升了人的思想境界,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直接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而社会的全面发展又为人的德性完善创造了更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三是道德活动和德性培养的领域日益扩大.当代伦理学不仅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道德关系,而且关注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和人与电脑的道德关系,把环境道德和网络道德作为人的德性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道德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德性的内涵也逐渐丰富.

  德性的发展性给学校德育提出的课题是:德性的历史传承性要求现代德育解决好德育文化的继承借鉴和发展创新问题;个

体德性的培养过程要求现代德育整体构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前后衔接,协调一致,形成合力的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管理评价体系;德性发展的动力要求现代德育深入研究人的"道德需要"的发生机制,研究各种教育因素与道德需要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道德需要与道德主体性的形成与发展关系;德性发展的现代特点要求学校德育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坚持"三个面向"的发展方向,从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广阔背景上进行德育研究和实践.

  (二)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德育论原理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整体性的德育内容,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对象化的实践活动,培养受教育者完整德性的教育过程.德性的整体性,建构性,发展性内在地规定了德育的整体性,主体性和实践性.

  1.德育的整体性

  德育的整体性包括德育目标内容的整体性,德育途径方法的整体性和德育管理评价的整体性.

  (1)德育目标内容的整体性

  德育目标内容的整体性体现在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整体联系上.根据我国当代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对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提出的要求,遵循青少年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品德发展需要,我们认为完整的德育目标内容应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项要素构成.结合德性的整体性分析五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政治教育确立了为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学习的奋斗方向,思想教育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为政治教育提供理念支撑,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起理想信念.道德教育通过培养个体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实现理想信念的常态活动方式.法纪教育以"法"和"纪"的形式,充实和保证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进行.在政治,思想,道德,法纪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素质始终起着维持,调节和统合个体的知,情,意,行的作用,心理教育是德育不可缺少的要素.德育内容的五项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一个知行协调统一的整体.五要素之间的联系越紧密,越和谐,其整体性----对受教育者德性的整体塑造作用就越强.

  在现实的德育过程中,德育内容的整体性并非五要素的等量施教,而是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心理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从小学一年级(可前延至幼教阶段)到大学四年级(可顺延至研究生阶段)进行整体规划和科学设计.其研究重点是五项内容在各学段各年级的合理比重和五项内容在各学段各年级之间的和谐衔接.德育内容的整体性,不仅指横向要素结构的整体性,还包括德育内容在纵向衔接中体现出来的整体性.

  (2)德育途径方法的整体性

  德育途径是教育者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德育活动所凭借或创设的空间,领域或载体,是实施德育的渠道.在德育体系中德育途径是物质的实体存在,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及整个德育过程的承载体.德育途径的整体性是由各条途径的客观存在形式决定的.从德育途径的总体空间特点看,可以分为学校,家庭,社会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在空间建构上自然连接,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整体;就人的日常活动范围来看,这三个领域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生活,工作,学习的整体处所和空间.从德育途径的具体类别看,有课程类,如专门德育课程和各科教学;实践类,如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实践活动;组织类,如党,团,队,学生会,社团等;环境类,如学校,家庭,社区的文化氛围;管理类,如学校,科系,年级,班级德育管理,家长学校和社区教育委员会等;传媒类,如广播影视,报刊书籍,电脑网络等.德育途径与德育内容存在着对应性,在许多情况下,同一德育内容需要多条德育途径来贯彻实施,因此,各条途径的协调配合是德育途径整体性的重要发生机制.整体构建德育途径体系就是在深入研究和认识德育途径之间的联系以及德育内容与德育途径的整体联系的基础上,将各条德育途径横向贯通,纵向衔接,使其形成教育合力,增强育人效果.

  德育途径的选择,利用,创设又体现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德育途径与德育方法具有紧密的联系.德育方法的整体性一方面体现在德育途径的整体性中,同时,德育方法的整体性也有自身特点,如同一途径中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径又有相同的方法,因此,德育方法的整体性的内在机制,是不同的德育方法在德育内容和学生接受心理之间的协调性.如果不同的教育者使用不同的德育方法能够适合学生理解掌握德育内容,并能促进学生将道德认识和谐地转化为道德实践能力,那么这些德育方法就具有整体性.德育内容是持续发展的,学生的个性心理是动态多样的,所以,构建德育方法体系要坚持辩证思维,鼓励创新.

  (3)德育管理评价的整体性

  学校德育管理是由管理者被管理者,德育目标与内容,德育途径与方法,德育管理与评价等要素构成的整体,德育管理是贯通德育各要素和德育全过程的一种主导要素.首先,德育管理的整体性体现在学校德育工作有整体的规划和统一的工作目标,各项规章制度协调配合,具有整体联系;其次,围绕学校德育工作整体目标,各德育职能机构分工明确,协调配合,德育管理具有整体效益.

  德育评价是德育管理的重要手段,德育管理的整体性体现为德育评价的整体性.德育评价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德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性上.整体性的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在学段层次上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学段各年级相互衔接的评价体系;在评价的对象和人员上,包括对学校德育评价,班级德育评价,学生品德评价诸方面具有整体联系的评价体系;在评价的内容上,包括对学校德育规划,德育组织,德育环境,德育经费等德育条件的评价,对德育常规,德育活动,德育科研等德育过程的评价和对德育整体效果的评价.德育评价的整体性还体现在评价的方式上,如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等评价方式.

  2.德育的主体性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具有主体和客体的双重属性,都是主客体的统一."德育的主体是双主体.经过四年来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深化了对教育者主体和受教育者主体的整体认识.其基本认识角度,是从双方主体性形成的基础,形成的过程和表现特点,各自主体形成的结果的全过程来考察,即认识和把握双主体互动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1)双主体形成的基础.教育者主体性的形成基础主要指教育者参加教育实践时的工作素质基础,教育者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代表先于德育过程而存在的,教育者的工作素质(包括主体性意识)相对于受教育者的素质水平而言,具有先行社会化的实践基础,是相对成熟的道德主体,其社会职责和实践目的是育德育人.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形成基础主要体现在他们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自身具有成长发展的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我要学"等主体意识.从其社会化水平来看,受教育者是未成熟的社会个体,他们的主体性,包括学习主体性,道德主体性都处在形成发展状态.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尊重和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2)双主体的形成过程和表现特点.教育者主体性表现在对受教育者素质能力的培养规划,对教学内容(社会主体的"物化"形式)的改造,调整与活化,对教育途径的创设和方法的设计运用等主体意识和主体活动,"主导"是教育者主体性的总体特征.教育者主体的实践过程具有重复性.受教育者主体性的主要特点是主动性和发展性,其发展过程一般是不可重复的.在二者的对象性关系中,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状态(包括其主体性程度)对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性活动具有规定性,教育者的实践活动要以此为根据,这是双主体整体联系的内在动因;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组织的教育活动中不断发展着自身的主体性,其主体性的形成既是自身素质发展的阶段标志,又是教育者主体性的对象化体现.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教育者的一种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主导着教育者的实践活动.在以班级授课为基本形式的学校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际关系有群体--群体;群体--个体;个体--群体;个体--个体等联系形式.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德育双主体的对象关系并非都是师生双边活动,更多是学生自主活动.在师生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双方互为主客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直接的对象性关系,这是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基本生长点.在学生自主性的实践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间接的对象性关系,所谓"间接"对象关系是指教育者虽然"不在场",但教育者的主体性仍在起作用,表现为受教育者自觉把教育者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主体意识,并外化为主体行为,如文化课中的自学和道德生活中的自律等.整体认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形成过程和表现特点,应包含师生共同活动和学生自主活动两种情境,学生在自主性活动中的主体性更具根本性和目的性.

  (3)双主体的形成和发展结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性形成于不同的基础,因而其形成的目的和结果也是不尽相同的.教育者通过自身的主体性以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践行自己的社会职责,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教育者对主体性的研究和实践既包含着科学育人的观念和目的,又具有探索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者群体主体素质的手段意义,其归结点是为了更有效地参与教育实践.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指导和培养下发展自身的主体性,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以利更有效地继续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实现人生理想.

  3.德育的实践性

  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因而实践是道德的发生基础,也是道德的存在形态.离开人的实践活动孤立地研究道德的本质,特性,结构是不能真正认识道德以及德性培养的.本课题研究认为,德育的实践观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1)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德育目标是德育过程的起点.德育目标是对德育结果的预期规定,因而其制定的依据和标准,是品德的整体形成状态.德育目标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培养,也包括对学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锻炼,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知,情,意)和道德行为的统一,落脚点在学生的道德行为上.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践言了,才标志德育目标实现了.这说明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德育过程是实践活动

  德育实践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本形式,德育实践活动贯穿德育全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双方互为主客体关系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确立和形成,双主体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达到辩证的统一.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是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并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活动和交往是学生经常性的德育实践活动.德育实践活动有多种形式,既有课堂德育活动,又有课外德育活动;既有校内德育活动,又有校外德育活动.这些德育活动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是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德育实践活动是品德形成的根本基础.

  (3)道德实践能力是学生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

  学生的品德素质只有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学生在面临的生活情境中,其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潜在的品性变为显性的德行,只有在这种状态中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来认识和评定其品德素质水平.同时,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认识个体品德对人,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在德育过程中,学生如果不把认识理解的道德知识运用到道德实践中,不仅自身品德素质不能得到切实提高,而且会出现"知行不一"的情况.只有把品德培养引向道德实践,德育才能取得实效,同时,德育实践也是克服学生言行不一现象的最好途径.因此,真实的道德实践能力是品德形成和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

  德育的整体性是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实践依据,德育的主

体性和实践性从德育活动的特点,德育过程的本质角度说明德育体系的运作主体和运作性质.

  德性论原理和德育论原理共同说明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三)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系统论原理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要素通过有层次的组织结构形成的具有系统功能的整体.根据德性的整体性和德育的整体性原理,我们认为可以把学校德育工作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和实践.

  1.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系统科学的思想原则和方法主要体现在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和最优化等几个方面.整体性是指认识主体始终把研究对象视作一个整体对待,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过程都不是彼此孤立的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一个合乎规律的,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整体的性质和规律只存在于各要素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各要素的孤立活动的特征不能反映系统整体的功能和特征,即整体大于组成它的各部分之和.

  有序性是指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联系及其组织结构的层次性和等级性.所有的系统都由要素构成,系统和要素的区分是相对的,一个系统只有相对于构成它的要素而言才是系统,而相对于由它构成的较大系统而言,它又是一个要素,也可称为一个子系统或分系统,因此,系统具有层次性和等级性,系统中要素的组织结构方式,即要素活动的秩序决定着系统的功能.

  系统的动态性和开放性是相互联系的,任何系统都不是凝固不变,孤立存在的,系统总是在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调整着自己的要素和结构,系统是在从无序到有序,低序向高序和从有序又向无序的反复过程中,以整体性的运动方式得以形成,演化和发展的.最优化是用系统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最终目标.

  总括起来说,系统科学研究方法始终立足于从要素,结构,功能与所处环境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中,分析系统中各要素的结构功能,有意识,有目的的使系统内各要素达到最佳建构和配置,以求系统形成结构最优和功能最优的整体效应.

  2.学校德育系统的层级结构

  根据德育系统的性质和特点,参考系统科学关于系统分类的研究方法,我们按照"子系统"和"分系统"这样两种方式来划分学校德育系统的层极结构.

  子系统主要反映系统的等级性,即系统的每一等级包含有相对独立的多个子系统,系统可以视为在这些子系统的相互联系中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大,中,小三个学段的德育工作作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三者的集合构成学校德育系统.三个学段是学校德育系统的第一级子系统,在每个学段中,各年级德育工作是学段德育系统的子系统,即第二级子系统.第三级子系统是班级德育工作.

  所谓分系统,是指系统的各级子系统在某些方面具有意义关系或实体联系,由这些意义联系的方面或有贯通性质的要素以一定秩序组织起来的系统构成所属系统的分系统.就学校德育系统的构成要素来看,无论哪个学段的德育工作,都可以分成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方面,当我们把这六个方面作为各级子系统中的共有因素进行贯通性研究时,就形成学校德育系统的六个分系统.子系统与分系统的关系可以通俗地称为"块"与"条"的关系.

  3.学校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以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分系统为纬,以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三个子系统为经,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横纵交织,构建成一个整体性的德育实施体系.

  为便于对这个体系整体构架的观念把握,这里用模型法图示如下:

  从纵向看,是小学,中学,大学三个子系统的纵向衔接.这种衔接要求每一个子系统的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都应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建立分层递进,螺旋上升,和谐衔接的有机联系.

  从横向看,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六个分系统的横向贯通.这种贯通要求每个分系统都要落实到小学,中学,大学三个子系统之中去,遵循德育工作的规律,使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环环相扣,互相依存,和谐贯通.通过这种联系做到分系统自身构建的整体性.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将大,中,小学三个子系统和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分系统进行合理的配置,进而构成一个时间上具有全程性,空间上具有全面性的,能够产生更大整体效应的德育系统----学校德育体系.这是一项较大规模的系统工程.

  《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第四章至第九章分项对这一体系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

  根据教育模式构建原理,《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可以看作是一种以"整体构建"为主要特征的德育模式.科学意义上的教育模式,具有理论建构和实践概括的双重属性.从理论建构的属性来看,《总论》综合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科学,伦理学,社会学,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美学,法学等基础理论和德育思想史,品德发展心理学,德育原理等学科理论,在这些理论基础上结合德育改革实践进行应用性研究,建构成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理论体系.从实践概括的属性看,《总论》建立在对古今中外德育实践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中,小学校德育工作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的考察总结基础之上,建立在四年来各实验区,校课题研究和工作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从中研究德育基本规律,选择提炼出体现德育规律的具有典型性的实践方式,经归纳概括建构成切近德育改革实际的,可操作的,整体化的德育实践体系.《总论》的这种德育模式的建构属性,为"十五"期间的深化研究和推广实验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在"九五"的基础上进行"深化研究".要在"深化"上下功夫,在"深化"上做文章,在"深化"上出成果,在"深化"上要实效.深化研究的内容包括德育体系的深化研究,《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和《成长册》的深化研究三个方面.

  (一)德育体系的深化研究

  1.德育体系深化研究的基础

  "九五"期间,我们以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为基本原则,以系统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为基本方法,以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要素系统为纬,以小学德育,中学德育(含中职德育),大学德育等层次系统为经,进行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构建出学校德育体系.这个德育体系集中表现在总课题组"九五"课题的最终成果《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中.《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等4部著作,以及各实验区关于小学,中学,大学德育体系构建的研究成果,是"十五"深化研究的基础和参照.

  2.德育体系深化研究的总体思路

  以《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等"九五"成果为基础,进行分年级德育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研究,分别构建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德育体系.为教育部制定或修订德育大纲提供决策依据,为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从盲目性走向科学性,从零散性走向系统性,从随意性走向规范性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模式.

  3.德育体系深化研究的重点内容

  "九五"期间,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对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一些新问题需要与时俱进,也发现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加强,一些面上的问题需要深入,一些粗糙的问题需要精细化.这些问题构成了深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1)关于德育目标和内容.xx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8]如何与时俱进,深刻理解德育总目标"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内涵 这是德育目标深化研究的首要问题.其次,德育的分学段目标和分年级目标如何表述 如何体现年龄特点和德性形成和发展规律 这是德育目标深化研究的难点.第三,德育内容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要素"各自的具体内容,特点和规律是什么 如同智育的各门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外语有着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和规律一样,德育中的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也有不同的内容,特点和规律.如果不能正确划分其内容,不能正确认识其特点,不能正确遵循其规律,就难以实现德育的科学性,也就难以收到实效性.因此,这是德育内容深化研究的难点.第四,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确定为基本道德规范.如何把基本道德规范具体化为若干个"德目" 这些德目怎样形成序列,循序渐进地分布到各个学段 每个年级又如何把这些德目化为教师可操作,学生可接受的具体内容 这是德育内容深化研究的重点.第五,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网上垃圾的令人忧虑,全世界普遍关注和呼唤"科技道德,环境道德和网络道德".如何对青少年学生加强科技道德,环境道德和网络道德教育 这是德育内容深化研究的又一个重点.

  (2)关于德育途径和方法.学校的德育途径包括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中职德育课,高校"两课"),德育活动课,学科德育,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班主任工作,党团队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校外基地建设,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三结合等.各条途径如何发挥各自的功能,协调配合,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 这是德育途径深化研究的难点.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改革思想政治课的同时,建设一门德育活动课,并使二者互为补充,互相结合,如同高校"两课"一样才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如何加强德育的实践环节 如何建设德育活动课 这是德育途径深化研究的重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如何深化研究班主任工作 如何加强学科德育和任课教师的教书育人 这是德育途径深化研究的又一个重点.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发生很大变化的今天,在面对独生子女教育的特殊年代,如何加强家庭教育 如何搞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 如何办好家长学校 这是学校德育途径深化研究向家庭教育的延伸.

  (3)关于德育管理和评价.德育评价的深化研究是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说它是重点,是因为德育评价是德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检查,督导,评估德育质量的重要机制,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使德育由虚变实,由软变硬,由弱变强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说它是难点,是因为德育评价难以量化,难以建立一套科学,有效,便于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德育评价与智育评价不同,智育评价通过考试,就可以测量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水平,而德育评价只靠考知识,考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学生的情感,意志,信念,行为进行评价,而这方面的评价是不太容易量化的.因此,增加了德育评价的难度."九五"期间,我们已经总结出德育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德育评价的原则是:①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②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③全面评价与特色评价相结合;④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评价方法是:①评语鉴定测评法;②等级评定测评法;③综合记分测评法;④

评语,评分,评等综合测评法.德育评价深化研究的任务是:如何建立健全学校,班级,学生三级评价体系 如何运用德育评价的原则和方法构建一套科学,实用,有效的德育评价指标体系 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研制德育评价电脑软件

  4.德育体系深化研究的基本要求

  (1)各学段要分别构建小学德育体系,初中德育体系,高中德育体系,中等职业学校德育体系,高等职业学校德育体系,普通高等学校德育体系.各学段德育体系要包括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项子体系.每一项子体系原则上要具体化到年级,小学可分为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段,初中以上每学年分为一段.做到具体化,可操作化.

  (2)各学段德育体系的构建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的原则.

  根据系统论的理论,我们认为学校德育也是一个系统.系统科学的基本原则是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动态性.从整体性原则来看,学校德育是由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子要素系统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从有序性原则来看,学校德育是由小学德育,中学德育(中职德育),大学德育等子层次系统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以要素系统为纬,以层次系统为经有序排列,有机组合而成.从动态性的原则来看,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民主,法制,纪律观念,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通过小学,中学,大学等各个阶段的教育逐步形成的.就某一学段而言,是通过各个年级的教育逐步形成的.各教育阶段,其中包括各个年级的德育目标的高低,德育内容的深浅和侧重点,德育途径和方法的选择,德育管理和评价方式的运用,要针对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和理解接受能力的不同,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要使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要素系统横向贯通,环环相扣,形成合力,以保证在整个德育过程中要素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同时,使小学德育,中学德育,中职德育,高职德育,大学德育等层次系统,特别是分年级德育的二级层次系统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以保证各个教育阶段和各个年级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和渐进性.各个教育阶段和各个年级都应有德育整体意识,总揽全局,加强相邻阶段的衔接,防止简单重复或脱节,以发挥德育系统的整体功能,提高德育工作的整体效果.

  (3)各学段德育体系的构建要求在xx年底完成,xx年3月出成果,xx年4月召开年会暨第六届学术研讨会上交流研究成果,研讨实验方案,xx年秋季新学年开始在实验学校中进行实验.xx年底总课题组向实验区,实验校征集实验报告,xx年第八届年会进行总结评审表彰.会后将各学段德育体系实验总结报告报教育部和全国教育科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制定德育大纲或德育规程提供决策依据.

  (二)《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

  1.《德育》读本深化研究的基础

  "九五"期间,我们编写了一套《德育》系列实验读本(其中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中师,中职,大学每学年一册共22册).总体思路是:遵循青少年儿童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德育工作规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唯物辩证法的系统论原则,整体构建小学,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大学的德育内容体系.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就是把德育内容的要素结构和层次结构划分出来,以五大要素(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为纬,以各项要素的不同层次为经,按照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的原则,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依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螺旋式上升,构建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毕业每个年级的德育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克服小学,中学,大学德育内容的倒挂,脱节,过频变动和不必要重复,形成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德育内容体系.《德育》系列实验读本就是德育内容体系在各级各类学校贯彻实施的一个载体,是建立德育活动课的一种模式,是对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的一个补充,是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一种探索.

  《德育》系列实验读本的研究与实验得到了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受到了实验区,实验校领导和师生们的普遍欢迎和积极反馈.广大实验教师在《德育》读本实验过程中撰写出一大批优秀的实验报告,教案教参,活动方案,录制了一批优秀的活动课录像带或光盘.这些为《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2.《德育》读本深化研究的总体思路

  以《德育》系列实验读本为基础,以"整体构建"为基本思路,以国家新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以"新三中心论"为基本原则,以德育活动课为基本形式,研究编写新的德育实验教材,研究制作与之配套的德育课教学软件,为教育部德育课程改革提供决策依据,为各级各类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模式.

  3.《德育》读本深化研究的重点内容

  (1)认真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的两个重点即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恒的动力.德育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德育不仅有规范性的内容和要求,更应有创新性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应教育学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而不能使学生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学生的观察,记忆,注意,想像,思维等智力活动,必须而且必然以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理想,信念等非智力因素为前提.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德育的生长点,是德育与智育的结合点.《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必须突出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创新,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氛围,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还必须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活动设计上狠下功夫,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德育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活动设计,活动准备,活动组织,活动评价等,增强他们的道德实践能力.

  (2)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央关于课程改革的意见即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改革课程中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情况",要"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改革所要求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正是《德育》读本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特色.德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它应当而且必须依靠和借助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来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和活动内容.德育课程不是上述各门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运用这些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必须实现自身的超越,在综合性上应体现三个方面:一是德育内容的综合性,即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大要素融为一体;二是德育过程的综合性,即把知,情,意,行融为一体;三是德育体系的综合性,即把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融为一体.《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必须突出实践性,不以认知为主,而是以活动为主,以实践为主.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德育课不同于智育课或文化课,它不仅要解决学生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解决学生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即不但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更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德育课必须避免单纯传授知识,空洞讲解理论,死记硬背概念等脱离实际的倾向.

  (3)深入研究和开创德育活动课程的原理与方法

  为了提高增强《德育》读本的科研含量和理论依据,我们必须下气力学习和研究普通课程论的原理和方法(因为目前尚无成熟的德育课程论的专著问世),从中吸收和借鉴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的一般理论,以创建有特色的德育活动课程论.德育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辑体系,以学生成长的需要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德育活动课不同于学科课或文化课,必须坚持"双主体论"(即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教师主体性表现在活动的策划,设计和导演上;学生主体性则体现在活动的参与,在活动中认知,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自我评价.德育活动课还应当坚持"新三中心论",即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不搞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旧三中心".

  (4)深入研究和开发德育活动课教学软件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大中小学的教学系统,正进一步朝着网络化,远程化的方向发展,网络走进平民百姓,闯入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已成现实.然而,德育跟进则相对滞后,引发和正在引发社会,家庭,学校的诸多焦虑,传统德育向互联网延伸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为此,德育研究中心在成立十周年之际(xx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了"中国德育网"(http://www.chinamoraledu.com).无论什么样的网络,都要在其上面跑软件.软件是网络建设中首先要解决的大问题.而网络德育,也毫不例外地要从软件开发做起.因此,《德育》读本深化研究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研究和开发德育活动课多媒体教学软件.其中包括:德育活动课方案设计文字软盘,德育活动课优秀课例实录,课外德育活动实录集锦,德育活动课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德育软件的开发研制要遵循育德性,系统性,交互性,生动性,仿真性的原则.目前正在向实验区,实验校征集(详见通知).经过德育专家和网络技术专家评审后择优制成光盘,供实验区,实验校使用,并通过中国德育网以音频形式登录,供实验校下载参考,为中国德育的现代化,网络化做出贡献.

  4.《德育》读本深化研究的基本要求

  总的要求是:要密切关注教育部正在制定的新的课程标准,并以此为基本依据,研究编写新的德育实验教材.

  (1)小学的课程标准已经把思想品德课与自然,生活,社会等课程综合起来,小学一,二年级定名为《品德与生活》,小学三,四,五,六年级定名为《品德与社会》.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编写理念和原则是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和生活化,这与我们《德育》读本的德育理念和编写原则基本一致.这说明"九五"课题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部关于德育课程改革的决策,同时也说明德育课程的特点和规律逐渐被大家所认识并形成共识.这种情况使小学《德育》读本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实现"并轨"成为可能.因此,我们才提出《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要"以国家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新的德育实验教材.以国家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整体构建为特色的新编实验教材要争取通过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这样将为总课题组和实验区,实验校的长远目标开辟更广阔的前景.

  (2)初中,高中的新课题标准正在招标.我们要密切关注,积极参与,抓住机遇,争取使初中,高中《德育》读本与未来的新课程标准实现"对接"和"并轨".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后的德育教学大纲和教材已经出台,我们为此已经做出了贡献.中职的《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要在与之"配套"和"补充"上下功夫.

  (3)高等职业学校(其中包括高等专科学校,重点大学的高职学院,优秀中专学校升格,民办高等学校四部分)是近几年教育结构调整出现的新生事物.它的"两课"建设尚未定型.我们要抓住机遇,填补空白,深化研究,努力编写出适合高等职业学校特点的"两课"实验教材,为教育部决策提供依据,为高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模式.普通高等

学校的"两课"教材,经过几年努力已经比较完善.我们要在教学方法改革和配套读物上下功夫,为增强"两课"教学的现代化和实效性做出贡献.

  (4)各学段新编德育实验教材的启动时间和编写进度 要以教育部新制定的课程标准的颁布时间为依据.幼儿阶段是个空白,可提前操作;小学可能在今年底启动;中学可能推迟到明年才能开始,高职可参考普通高校"两课"教学大纲,结合高职特点,尽快启动.

  (三)《成长册》的深化研究

  1.《成长册》深化研究的基础

  "九五"期间,我们以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以建立思想品德为核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为目标,以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审美艺术,劳动技能和个性特征,创新能力,自育能力(亦即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健心,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创新,学会自护等八个方面为评价内容,以培养学生自订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研成长方法和自评成长效果为基本理念,研究编写了《成长册》(小学,初中,高中,中职每学年一册,共15册).《成长册》在部分实验学校进行了1~2轮实验,受到了实验学校师生的普遍欢迎和高度评价,对引导和激励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十五"深化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成长册》深化研究的总体思路

  以《成长册》为基础,以建立和完善思想品德为核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为目标,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20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为新的生长点,对《成长册》进行修订,研究制作与之配套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脑软件,为教育部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提供决策依据,为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模式.

  3.《成长册》深化研究的基本原则

  (1)导向性和激励性原则.《成长册》的实验研究及编写以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因此,必须坚持导向性和激励性的原则,以便充分发挥学生整体素质评价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功能.在编写框架座标系的设计上,要体现"全面,发展,创新"的精神.横座标要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审美艺术,劳动技能和个性特征,创新能力,自育能力等八个方面;纵座标要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水平设计出学生全面发展的阶梯.总之,要体现整体素质,全面发展,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引导和激励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2)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当是科学化,系统化的全面反映素质教育要求的,既相互关联又体现层次性和相对独立性的一系列指标的总和.一级指标包括上述八项内容,要把这八项抽象的一级指标分解为可观测性,可操作性,可量化的具体指标,就必须进行科学性,系统性的分类,分级和分层,形成三级指标.第三级指标即细目应当具有代表性,简明性,独立性,可行性,可测性的特点.

  (3)形成性和阶梯性原则.形成性评价,在评价体系的纵向发展上,必须坚持形成性和阶梯性原则,着眼过程,注重发展,鼓励创新,引导前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不可能是"一刀切","齐步走"的,它必须呈现出渐进性,动态性,总的趋势是螺旋式上升.但是从静态"定格"观察,亦可表现为层次性,阶段性,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若干个阶梯,引导和激励学生沿着阶梯达到理想的境界.不同学段,不同年级评价体系的构建,要贯彻形成性和阶梯性原则,注重衔接,螺旋上升.

  (4)主体性和个体性原则.《成长册》在评价主体上坚持学生主体性和个体性原则,以学生个体自评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在整体素质评价中的主体性,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辅之以学生群体互评,家长助评,教师导评,校长审评.把整体素质评价作为学生,教师,家长三者之间联络感情,交流思想,传递友谊的桥梁和纽带,形成推动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合力.《成长册》在形式设计上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空间,引导和培养学生自订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研成长方法和自评成长效果,使学生成为自身整体素质全面发展的主人.

  (5)操作性和趣味性原则.《成长册》的编写要求坚持操作性和趣味性原则.总的要求是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富有时代气息,使学生喜欢使用.小学阶段设计的更卡通化,插图更多一些.中学阶段还可插入名人名言,学习要诀,行为规范,趣闻轶事等.在版式设计,图文制作,表格设计,字体变化等方面都应更新颖,更活泼,更实用,增强可读性,可视性和可操作性.

  4.《成长册》深化研究的基本要求

  (1)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道德素质评价的比重.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把"20字基本道德规范"具体化为若干德目,遵循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分布到各个年级,并列出可操作,可量化的具体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应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次.其他各项素质的评价指标同样应遵循具体化,层次化的要求.

  (2)研制开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软件资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软件分为两种:一种是学生成长档案,真实记录每一个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审美艺术,劳动技能,个性特长,创新能力,自育能力等8个方面在每学年的成长状况.另一种是8个方面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每项指标都设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指标体系具有系统性和交互性,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此软件系统中看到自我成长的真实记录,并能进行自我评价,也可看到同学,老师对自己的评价的综合平均值.

  (3)xx年重点进行《成长册》实验,总课题组将在xx年底征集实验区(校)对《成长册》的实验报告,修订意见和评价软件方案设计脚本,作为xx年4月第六届年会评审表彰的重点内容.第六届年会后开始启动《成长册》修订工作和多媒体软件资源研制开发,总课题组将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一线的研究成果进行提炼加工,修订成册和制成系列多媒体软件.修订工作计划于xx年底完成,xx年3月正式出版.xx年4月第七届年会交流研究成果,研讨实验方案.xx年9月新学年开始进行《成长册》修订版及多媒体软件资源成果的实验.xx年第八届年会进行修订版《成长册》实验的总结表彰.会后将实验总结报告报教育部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为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提供决策依据.

  四,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推广实验的方法

  (一)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

  德育实验是运用科学实验的原理和具体方法来研究德育现象和问题,以揭示德育活动规律或某些德育内容,方法的有效性,是一种综合性研究活动.

  德育实验是教育实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教育实验则是从自然科学实验中引申和移植过来的.因此,德育实验与科学实验有共同性,但也有特殊性.德育实验既要遵循科学实验的一般规律,但又不能照搬科学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有人把科学实验称之为"人与自然的对话",而德育实验则是"人与人的对话".其复杂性远远超过了探索自然的活动,尤其是德育行为与德育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错综复杂,且德育外部环境对德育活动的干扰也极难控制,因而很难达到经典科学实验所要求的"封闭度"(如无法将实验环境与外部环境完全隔离),故人们一般认为德育实验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实验,而不是像自然科学实验那样在实验室里进行的"封闭式"实验.

  德育实验活动的展开,可描述为一个从提出理论假说,设计实验方案,控制实验变量,评价实验效度,形成实验报告的过程.

  1.德育实验假说

  德育实验假说所假定的是关于某类德育行为在某些人为控制的条件下,与某类道德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德育假说与自然科学假说的共同之处在于假定性和科学性.所谓假定性是说它带有推测的性质,即这种判断所陈述的事实或联系是现实中暂不存在或未被确认的,它对未知的构想是由已知推断而出,有可能被实践证实,也有可能被证伪.但是,假说又绝非臆断,它总是有一定的科学事实或经验事实做依据,并且经过了初步的科学论证,因而,假说又是具有科学性的.

  德育假说与自然科学假说的区别亦即它的特点主要有两点:其一,德育实验假说对结果的描述只能是概率描述.由于自然科学实验可以人为制造"纯化"状态,从而可能在实验结果与实验假说之间作出精确的相符性判断或因果判断,但在活生生的德育活动中显然做不到这一点.因为德育实验不能在完全隔绝的状态中进行,它对被试(学生)的先期经验上的差异,也不能像计算机程序一样完全清除掉.德育实验既然不能作高度精密的控制,也就无法保证在结果与假说之间精确地"归因",故一般只能作出像"较大幅度提高","达到百分之几十"之类的概率性说明.其二,德育实验假说偏重于"有效性"假定.一切研究活动按其目的可分为"求真"与"求善"两类,前一类意在发现真理,其假说陈述的是真理性事实,后一类意在追求对人的有利和有效,其假说要推测价值事实.在自然科学实验中,两类可作严格区分,而在德育实验中, 真与善总是统一在同一命题之中.德育实验难以精确控制,它在逼真度上要低于自然科学实验.

  2.德育实验方案的设计

  德育实验方案包括:总体方案,执行方案(也称实验工作计划)和评价方案.

  总体方案是对实验课题的总规划,是对实验假说,实验设计,实施进程和实验结果总体设想,也是执行方案和评价方案制订的基本依据,它的内容至少有如下方面:问题(课题)的提出,理论假说,变量控制,效度评价,组织管理和预期成果.

  执行方案具体表现为工作计划.实验工作计划一般有年度计划,项目计划,学校(班级)年度工作计划或学期工作计划,专项工作计划等多种形式,其基本内容有:指导思想,步骤及阶段要求,基本方法及检测手段,组织与管理等等.这一方面的计划主要是保证自变量的操纵.执行方案由实验区,实验校根据总体方案自行设计.

  评价方案实际上是对实验成果预期变化的设想,由于德育实验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教育对象身上,所以,评价方案首先应包括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否提高和提高的程度如何;其次应包括教师科研能力和德育工作水平是否提高和提高的程度如何;第三应包括学校德育工作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是否提高和提高的程度如何;第四还应检验自变量即《德育》读本,《成长册》,各学段德育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并作出客观评价,提出修改意见,使之不断完善.

  3.德育实验的变量控制

  变量,是实验设计理论的一个专用术语,某个与实验有关的因素或条件如果变成了可测量的,数量化的东西,则可称之为"变量".

  实验中需要考虑的变量可分为三大类,即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自变量指的是呈现给被试的刺激变量,一种原因变量,是由实验者主动操纵的变量.我们这个实验主要是以《德育》读本,《成长册》为教育内容的德育活动课和整体构建的各学段德育体系.

  因变量是指被试对所显现的刺激的反应,是一种结果变量,是在自变量作用下可能产生的结果.因变量通常与教育目的有关,例如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增进,优良品质的形成等.我们这个实验主要是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与变化.

  无关变量泛指除自变量以外一切可能影响因变量而对实验有可能起干扰作用的因素.说它"无关",是指它与自变量无关,与实验目的无关.但由于它对实验有影响,所以应给予尽可能的控制.在我们的实验中主要有学校德育氛围,社会家庭,及其它德育途径的影响等.

  变量控制,从广义上讲,对无关变量的控制和对自变量的操纵都可叫作变量的控制.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是指采用消除,恒定,抵消或平衡等方式限制乃至排除某些条

件对实验进程及其结果的影响;对自变量的操纵是一种主动支配,即由实验者决定将自变量施加于何人,如何施加.从狭义上理解,控制仅指对无关变量的控制,而对自变量则使用"操纵"一词.

  本课题在《德育》读本,《成长册》和各学段德育体系的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广大实验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对自变量的操纵方面,编写了大量的教案教参,设计了丰富的活动方案,组织了许多优秀的德育活动课,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4.德育实验的效度评价

  要评价一项实验的效度,主要看它的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所谓内在效度是指因变量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来自自变量.如果一项实验研究能够提出充分的证据说明,因变量的变化确由自变量引起,而不是由其它变量引起,那么这一实验设计的内在效度就高.内在效度实质上反映了实验对变量间因果关系揭示的准确程度,它是一项实验功能发挥得如何的标志.

  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实质上也就是实验研究结论对所研究领域的涵盖程度.德育实验研究不仅要关心变量间因果关系的探索,更要顾及实验结果在较大范围内的推广应用,否则,便将失去了实验的意义.如果说,内在效度反映的是实验的认识论意义,那么,外在效度则标志其价值论意义.

  5.德育的实验报告

  撰写实验报告是实验研究的最后一个程序,也是科研工作的总结.它概括实验研究的进程,反映科研成果,体现科研的水平和价值,反映研究者的治学态度,同时也便于科研成果的推广和交流.因此,实验研究人员应当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地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题目.题目实际上是实验报告的主题思想.它必须准确地概括报告所要阐述的内容,一般应体现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实验报告的题目可根据实验范围的大小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次的题目适合实验学校的负责人撰写,如:《小学德育体系整体构建与德育科学性,系统性,实效性研究》,《中学德育活动课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意义》等.中观层次的题目适合年级组负责人撰写,如《小学二年级〈德育〉读本对学生文明礼貌教育的作用》,《初中一年级〈成长册〉激励学生健康成长》等.微观层次的题目适合实验教师撰写,如《我教"关心父母"一课的体会》,《"成功的等式"主题班会总结》等.

  (2)基本情况.概要叙述实验的过程,内容,方法等.

  (3)变量分析.分析自变量即《德育》读本的内容和形式的优点或缺点;分析自变量即活动课的形式和方法的优点或不足;分析因变量即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进步和变化,最好有具体事例.或分析自变量小学(或中学,中职,高职,大学)德育体系对学校德育工作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影响;或分析自变量《成长册》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4)理论探讨.对德育读本编写的思路,原则,结构,体系等做理论探讨;对活动课的理论,原则,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建议或对《成长册》的内容,原则,方法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建议.或对某学段德育体系的内容,原则,方法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建议.

  (5)结论.对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即通过《德育》读本,或《成长册》,或德育体系的实验对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对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德育水平,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某方面或几方面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

  (二)推广实验的主要措施

  1.建立实验区,实验校两级实验基地

  "十五"期间,本课题将在"九五"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推广实验.推广实验的主要措施是建立实验区,实验校两级实验基地.实验基地的建设继续坚持16字方针:"严格审批,合理布局,加强管理,认真指导."

  (1)严格审批.申请加入中央教科所"十五"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实验基地的基层教委或学校,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并履行申报审批手续.这三个条件是:教委(局)或学校应重视德育科研工作,具有"科研领先,科研兴校,科研治教"的办学思想;具有一支较强的德育教师队伍和德育科研力量;申请一项子课题并承担总课题组研究成果的实验任务.

  (2)合理布局.为了增强实验的信度,效度和推广的价值和范围,实验基地的布局是从两方面考虑的.首先考虑全国的覆盖面,实验区和实验校的分布要覆盖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区域.特别要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适当向西部地区发展.其次考虑大城市,小城镇和农村的代表性,比如北京市实验基地就分布在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县.

  (3)加强管理.根据本课题参加人员多,涉及范围广的特点,本课题的管理实行总课题组组长领导下的分级管理制度,总课题组下分一级子课题组,二级子课题组,三级子课题组.总课题组下设的幼儿组,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中职组,高职组,大学组为一级子课题组,实验区成立二级子课题组,实验校成立三级子课题组.一级子课题组和二级子课题组由总课题组直接管理和指导.三级子课题组由二级子课题组进行管理和指导.

  (4)认真指导.总课题组建立实验区,实验校的业务档案,以便了解情况,加强指导.总课题组对实验区,实验校的指导主要通过现场考察指导,通讯(书信,电话,电传)指导,召开研讨会交流指导,《中国德育》杂志指导,中国德育网指导等五种渠道进行.实验区成立由当地教育行政领导和教育专家组成的指导组,负责对所辖实验校进行课题研究与实验的管理和指导.

  2.制订课题研究与实验的管理制度

  在扩大实验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加强对实验区,实验校的管理,以保证课题的研究与实验沿着科学,规范的轨道运行.

  本课题研究与实验的管理制度包括:关于子课题申报的若干规定;实验区,实验校管理细则;关于实验研究成果的申报评审和表彰的规定;关于子课题结题鉴定验收的规定;关于评选表彰课题实验研究先进实验区,先进实验学校和先进工作者的规定等五部分.(详见"管理文件"部分)

  3.确立课题研究与实验的工作方式

  根据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总课题组确立了"自下而上,总分结合;先块后条,条块结合."的工作方式.

  (1)"自下而上,总分结合",指的是实验校,实验区承担的子课题与总课题的关系.实验校先把本校的三级子课题的研究成果报到实验区,实验区汇总实验校的研究成果,拿出小学或中学的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某一方面的二级子课题的研究成果,报德育中心总课题组,总课题组根据各实验区的研究结果召开专题研讨会,共同研讨德育目标和内容体系,途径和方法体系,管理和评价体系.上下之间的关系是:下为基础,上为指导.工作程序是:先分后总,总分结合.

  (2)"先块后条,条块结合",是指总课题组内部分工合作问题.总课题组按学段分为幼儿组,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中职组,高职组,大学组,我们称之为"块".每一块先研究和构建各学段的德育体系.为了整体构建并搞好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衔接,总课题组又分为德育目标和内容体系研究小组,德育途径和方法体系研究小组,德育管理和评价体系研究小组,我们称之为"条".每一条在各块研究的基础上,负责统揽幼儿,小学,初中,高中,中职,高职和大学.条与块二者关系是:块为基础,条为指导.工作方式是:经常是块,集中是条.

  同志们!我们承担的这个课题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坚持为决策服务,为实践服务的宗旨,走科研工作者与行政领导和一线教师相结合的道路.我相信,只要总课题组与实验区,实验校之间保持密切联系,团结协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化研究,推广实验,我们就一定能够完成预定的研究任务,为建立21世纪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体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xx:《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26页.

  [2] xx:《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19,20,21页.

  [3] xx《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xx年版第20页.

  [4] xx《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11,12页

  [5]xx:《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31页.

  • 0
  • 顶一下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次

怎样写开题报告

行政人事部行政主管述职报告

  一,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指导思想

  本课题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德治国"重要方略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系统科学的理论原则,把各级各类学校德育作为一个系统加以统筹规划,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为建立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模式.

  (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整体构建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德育体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同时也是"三个代表"的要求.xx同志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坚持科学态度,大胆进行探索,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当前中国的最大实际就是市场经济建设.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一切问题都可以从市场经济中找到原因.同样,要解决这些问题也必须从市场经济中寻找答案.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逐步完善,中国的经济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经济形式的多元存在带来了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这些观念给人们的思想注入了新的生机.同时,市场经济是凸现个人利益的求利经济,凸现金钱地位的货币经济,凸现优胜劣汰的分化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人们思想的多样性,复杂化.因此,市场经济对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双重效应:市场经济自主经营的原则激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生成,同时诱发个人主义倾向;市场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利益群体的多样化必然导致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增强了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同时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倾向.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力尚不发达,法制尚不够健全,市场经济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学校德育工作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的指导下,整体构建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德育体系,应当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德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关系;二是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三是德育导向的一元化与道德实践的多元性的关系.

  (二)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整体构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学校德育体系

  "三个代表"思想是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站在历史和时代高度进行理论创新的具体体现,"三个代表"思想对各项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深入学习领会"三个代表"思想,我们要把握两个重点.一是"三个代表"的内在联系.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是"三个代表"对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研究的指导意义.xx同志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2]"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3]"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4]一个"根本任务",一个"中心环节",确立了德育在发展先进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德育主要通过在发展先进文化中的特有功能,作用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进而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整体构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德育体系,就必须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德育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借鉴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使德育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德育体系作为一种综合性的道德文化,它的民族特色源于其母体传统文化的民族特性.中国古代哲学是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论的统一,以伦理道德,人生价值的探究为中心,是一种伦理型的哲学体系.作为传统文化精华的中国古代哲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认为宇宙的法则与道德的最高准则是一致的.中国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家和宋明理学这四大思想传统的一个共同点是,"它们的智慧都是人生的智慧".其中儒家伦理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主流与核心.通观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我们可以总结归纳出最为典型的五个方面:(1)致思于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爱国主义思想;(2)推崇仁爱原则,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及人际和谐;(3)提倡人伦价值,强调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4)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5)重视修养践履,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

  西方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文化的主导精神和价值取向,这就是个性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法制精神,功利精神.这五种精神凝聚着西方文化的精华.古希腊追求人的独立和权利,他们尊重人性,崇尚人的自主,自律和力量,把人看作是高于其他一切的实体.在文艺复兴运动中,思想家们主张从中世纪封建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恢复古希腊文化的人文精神,要求从神性转向人性,高扬人的理性,主张面向自然,解释自然,重新认识世界和人自身,提倡求索和创造文明.十七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崇尚理性,发展科学成为资产阶级的迫切要求.科学精神在本质上是一种崇高的道德精神.从此以后,民主理论和民主政治,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功利思想和求利原则得到进一步发展,并成为上升时期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武器.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要在"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在德育思想,德育内容和方法领域中实践古今文化的贯通和批判继承,同时,也在这几个方面实践中外文化的选择和吸收借鉴.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和努力探索的方向.

  (三)深刻领会"以德治国"重要方略,整体构建贯彻治国方略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和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九届人大在修改《宪法》时,将这一治国方略写进了新《宪法》.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然而,相比较而言,道德建设则比较软弱.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思考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经验教训,以xx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xx年6月28日至xx年7月1日,在一年之内先后四次讲到"以德治国".形成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xx同志中指出:"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5]在教育系统贯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需要我们认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辩证关系.从整体上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对治国方略更加深刻,更加完整的认识和表述,是治国理论的发展,是政治上成熟的表现.德治与法治,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构成完善的治国方略.首先是功能互补,法治是靠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来规范人的行为,调节人际关系的;而德治是靠道德的说服力,劝导力,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来规范人的行为,调节人际关系的;道德是立法和执法的基础,遵纪守法是基本的道德规范,德治为法治创设良好的思想和社会条件.法律主要靠他律,道德主要靠自律,二者互为补充.其次是范围互补,法律只是对违法的行为进行惩处,而对"缺德"不违法的行为是不干涉的;道德则是通过社会舆论对"缺德"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弘扬正气,抵制歪风,减少犯罪;法律制定的再多,也不可能包罗人们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特别是私生活的全部内容.而道德则比法律作用的范围要宽泛得多.第三是时间先后互补,汉代思想家贾谊曾说:"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德治的作用在事先,法治的作用在事后,形成了时间先后作用的互补性.法律和道德,法治和德治,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以德治国方略在教育领域的贯彻实施,对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就是要"以德治教";对于各级各类学校来说,就是要"以德治校";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就是要"以德育人".这是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内在要求.

  整体构建贯彻治国方略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首先要以德治教.要切实把德育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要地位,树立育人为本的观念,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德育在整个教育工作和人的整体素质发展中真正发挥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以德治校要求教育管理者不仅要牢固树立德育首位观念,而且要以身立德,率先垂范,作师德建设的力行者.以德治校是一种重要的学校管理方式,也是构建德育管理评价体系的应有内涵,要遵循德育工作的客观规律进行德育管理和评价,增强德育管理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以德育人是构建贯彻治国方略的学校德育体系的根本落脚点.在构建德育目标内容体系中,继续深化道德,法纪,心理,思想,政治德育内容五要素的整体性研究.在构建德育途径方法体系中,教师要以德育德,以情育情,这是以德育人的前提,也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保证.以德育人是德育管理评价的重要内容.以德治教,以德治校,以德育人既是贯彻治国方略的教育理念,也是整体构建贯彻治国方略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的实践环节.

  (四)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整体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学校德育体系

  xx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总结历史,高瞻远瞩,创造性地构建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施体系的框架.这一体系包括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主要内容,途径形式,方法手段,领导管理机制等方面.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思想原则和内容范围与《纲要》的内容要求存在着多方面的整体联系.《纲要》在第20条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要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要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要组织学生参加适应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6]第23条指出:"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各有侧重,各有特点,是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必须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7]在课题的深化研究中,要把《纲要》的内容要求自然和谐地融入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之中,努力构建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学校德育体系.

  整体构建适应全

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德育体系,就要以中央关于素质教育的精神和《纲要》要求为指导,突出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宗旨,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国民素质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具有的体魄,智力和思想道德的总体水平.它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综合国力的主要体现,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是基础.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德育肩负着培养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任务,在素质教育中居于首要的地位,对全面素质教育发挥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素质教育对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同样应当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综合性范畴,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不再限于笼统的"德育",而对德育的要素结构和层次结构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一是按照儿童和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分别研究小学德育,中学德育,大学德育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衔接;二是将广义的德育分解为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心理教育等五个方面,分别研究各自的特点,规律,内在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操作的模式,为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二,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基本原理

  本课题经过"九五"期间历时四年的研究与实验,在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体思路的指导下,在各实验区,校各个子课题的研究基础上,经总课题组的归纳整理和总结概括,形成了"九五"课题研究的最终成果 《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总论》是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它全面论述了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原理.标志着在德育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形态的学校德育体系基本构建定型.

  这一构建原理主要由三部分内容构成,即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德性论原理,德育论原理和系统论原理.德性论,德育论原理融会了人的主体性理论和人的社会化理论,重在论述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理论和实践依据,说明"为什么"要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系统论原理作为科学方法论,重在论述德育体系的性质特点,结构层次和运作机制,说明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是什么"和"怎么样".

  因此,全面掌握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基本原理,是"十五"课题深化研究和推广实验的基础和前提.

  (一)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德性论原理

  德性就是品德.德性是人社会化的结果,是人的社会本质的主要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德性决定着人参与社会生活的价值取向,标志着个体存在的意义.德性以人格或个性的形式反映个体的存在和发展.培养人完整的德性是德育的本质和目的.

  德性存在发展的特性主要表现在整体性,建构性,发展性三个方面.

  1.德性的整体性

  德性的整体性指人的知,情,意,行品德结构的统一性和德性的社会性内容的完整性.

  (1)从人的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认识德性的整体性.考察德性整体性的根本点,是一个人内在的知,情,意和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归结点是一个人德行的真实性.同样是做一件事,有的人出于自然,有的人出于自愿,而有的人出于对外在规范和社会舆论的压力.那种不是出于自然的德行,表明其知,情,意,行之间尚未达到和谐统一,即完整的德性尚未形成.德性体现了人的真情实感,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充分体现一个人真实的存在及其存在的意义.中国传统德育思想中关于"诚"是德行之本的观点,反映着对德性整体性的体验和认识.德性的整体性表现在德性的形式结构(知,情,意,行)和内容结构(道德规范),理性因素与情感因素的辩证统一.理性的作用在于发现真伪,而善恶问题不仅需要道德判断,还需要情感的调节.人不仅是理性存在,而且是情感存在.情感不仅是德性的构成要素,而且在德性整体结构中起着动力或动机的作用.

  (2)从德性的社会性内容的完整性认识德性的整体性.从人的社会化过程看,德性具有社会意义,体现个体的社会存在.离开社会活动和社会规范,就无法认识德性.道德意义上的完整德性不仅要成就自我,而且要通过成就自我影响社会,成就他人.真正完美的德性,不仅要实现自我价值,还要实现其社会价值.德性的社会性是德性整体性重要标志.德性整体性的形成过程与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一种辩证统一关系,即个体德性的整体性越强,就越能适应社会要求,促进社会发展进步,而个体德性与社会的适应和促进关系越和谐,其社会化程度就越深.

  德性整体性给学校德育提出的课题是:如何促进学生德性的形式结构的整体化,即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如何培养学生德性的形式结构与内容结构,理性因素与情感因素的和谐统一;在德性培养中如何实现个性发展与社会要求的和谐统一.

  2.德性的建构性

  德性的建构性是规范性与主体性的动态统一过程.道德规范从人们对社会生活发展秩序的认识和实践中概括出来,它以规则性的行为要求引导和塑造着人的德性.规范虽然是外在的,但它内涵着应当.它以善的认定为根据,不仅指出何者当为,何者不当为,而且还告诉人们何者是善,何者是恶.因此,它虽然相对于个体来说是外在的,但是,其内容和精神却与人的先天的善的倾向是一致的.正是这种一致,使对规范的学习,遵守和实践成为培养德性的必要手段.规范的作用在于规定了德性的内容和范型,规范教育只有同主体性培养融为一体,才能使德性成为人所特有的生命形态.人的生命形态显现于人的知,情,意,行,人的主体性就是人的知,情,意,行的活动方式和特点.德性的建构性是在规范性和人的道德主体性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中发生的.人的主体性是人在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为性,自主性,能动性.

  (1)自为性.从人的主体性的自为性来看,人的活动是包含着自觉意识的活动,人对自身的存在和与客体的关系有着明晰的意识,人既能把外部世界包容于意识中,以观念的形式把握世界,又能反观自身,把握自身的主观世界,因而人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2)自主性.从人的主体性的自主性来看,人在目的性和方向性的活动中,具有自由选择行为方式和自我调控情感意志的能力.人的行为要受社会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的约束,在客观社会环境提供的道德冲突的几种可能性中,人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道德准则去作出相应的选择,在这个范围内,人可以独立自由地没有外在强制地自行决定行为方式,并以自己的个性心理自行调控情感意志.如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处于危困环境中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个体会产生同情,着急一类的情感,并根据自己的道德意识决定自己的行为.当人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目的)而努力学习时,人能自觉抵制外界的干扰,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而持续努力,这就是自我意志,其所体现的就是活动主体的自主性.

  (3)能动性.人的主体性的能动性,不仅体现在活动的目的性,自觉性和自主性上,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还表现在对活动的条件,环境的自觉认识和积极创造上,对活动价值的多重追求和积极实践上.道德的生命和价值在于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完整的德性应是他律与自律,规范性与创造性,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完美统一.

  德性的建构性给学校德育提出的课题有:一是如何建构有利于完整德性培养的道德规范体系,即完整的德育内容体系;二是如何在德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

  3.德性的发展性

  德性的整体性和建构性都在说明着德性的动态发展性.德性的发展性可以从德性的历史传承,个体德性的培养过程,德性发展的动力,德性发展的现代特点四个方面来认识.

  (1)从德性的历史传承过程看德性的发展性.思想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有其自身的发展演变规律.一方面,由于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对社会成员的德性有不同的要求,因而使德性的培养方法和培养结果也有所不同,德性具有时代性.另一方面,德性随时代发生变化并不是完全抛弃前代德性,而一般是在历史和时代更替中将那些具有普遍价值的德性原则保留传承下来,并弃除那些不合时代的成分.这种具有普遍价值的德性品质,如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仁,义,礼,智,信,勤,俭,勇,廉,耻,在历史传承上具有一定程度的超时空性.这是许多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操和行为仍然能够感动现代人,并受到人们的认同和敬仰的内在原因.

  (2)从个体德性的培养过程看德性的发展.根据中外关于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的研究,人的德性随人的年龄的增长有一个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过程,如科尔伯格等人关于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研究,大致反映出德性发展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当代我国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并存的社会环境中,受教育者的德性发展并不是节节提高,日生日成的.以世界观教育为例,世界观是人的德性中的一个稳定的观念要素,世界观的稳定性决定德性也具有稳定性.但科学的世界观的形成是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建构过程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与正在形成中的世界观相冲突的思想影响,就可能导致受原世界观统摄的价值取向的中断或改变,以至动摇其世界观.从个体的年龄与心理发展的一般过程看,个体于3 12岁期间养成的德性或习惯,常常在13 15岁或者更晚些经历一个重新定位的过程.这时,个体要对已有德性或习惯付诸于实践,让社会对他们的德行予以承认.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社会的反馈是积极的,他们对已有德性则信之弥笃.如果社会的反馈是消极的,他们就要反思自己的德性或信仰是不是错了.这个反思常常对已有德性或习惯具有"促退"的作用.这说明在德性培养过程中存在着反复性问题.

  (3)从德性发展的动力看德性的发展.道德活动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客观的社会实践.这种实践形成并不断丰富着道德活动的条件和环境,造就并发展着活动主体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使道德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展,形式日益多样,水平逐渐提高.但对具体的道德活动而言,主体的道德需要及其同社会要求的差距和矛盾,往往对发展道德活动具有推动作用;在人与人的相互交往过程中,客观的交往关系和社会关系会不断向人们提出新的要求,这些要求与人们目前所达到的道德水平,道德境界之间的矛盾,就成为推动人们去进行自觉道德活动的动力.这表明,德性的发展,既有外部的动力,也有内部动力,主体的道德需要是主体德性发展内部动力的心理活动形态.外部动力是社会实践的要求,反映着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这种要求和必然性只有通过道德活动主体转化为自身的道德需要,才能推动道德活动的发展.

  (4)从德性发展的现代特点看德性的发展.德性发展的现代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道德主体性越来越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日益发展,创造了比以往各历史时期都适合人的主体性发展的优越条件.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的主体性,特别是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二是人的道德素质对人和社会的完善作用日益增大.德育活动和德性修养是人类完善自身的活动,完整的德性提升了人的思想境界,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直接促进了社会的全面发展,而社会的全面发展又为人的德性完善创造了更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三是道德活动和德性培养的领域日益扩大.当代伦理学不仅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道德关系,而且关注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和人与电脑的道德关系,把环境道德和网络道德作为人的德性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道德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德性的内涵也逐渐丰富.

  德性的发展性给学校德育提出的课题是:德性的历史传承性要求现代德育解决好德育文化的继承借鉴和发展创新问题;个

体德性的培养过程要求现代德育整体构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前后衔接,协调一致,形成合力的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管理评价体系;德性发展的动力要求现代德育深入研究人的"道德需要"的发生机制,研究各种教育因素与道德需要之间的作用关系,研究道德需要与道德主体性的形成与发展关系;德性发展的现代特点要求学校德育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坚持"三个面向"的发展方向,从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广阔背景上进行德育研究和实践.

  (二)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德育论原理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整体性的德育内容,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对象化的实践活动,培养受教育者完整德性的教育过程.德性的整体性,建构性,发展性内在地规定了德育的整体性,主体性和实践性.

  1.德育的整体性

  德育的整体性包括德育目标内容的整体性,德育途径方法的整体性和德育管理评价的整体性.

  (1)德育目标内容的整体性

  德育目标内容的整体性体现在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整体联系上.根据我国当代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对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提出的要求,遵循青少年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品德发展需要,我们认为完整的德育目标内容应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项要素构成.结合德性的整体性分析五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政治教育确立了为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学习的奋斗方向,思想教育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为政治教育提供理念支撑,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起理想信念.道德教育通过培养个体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实现理想信念的常态活动方式.法纪教育以"法"和"纪"的形式,充实和保证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进行.在政治,思想,道德,法纪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素质始终起着维持,调节和统合个体的知,情,意,行的作用,心理教育是德育不可缺少的要素.德育内容的五项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一个知行协调统一的整体.五要素之间的联系越紧密,越和谐,其整体性----对受教育者德性的整体塑造作用就越强.

  在现实的德育过程中,德育内容的整体性并非五要素的等量施教,而是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心理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从小学一年级(可前延至幼教阶段)到大学四年级(可顺延至研究生阶段)进行整体规划和科学设计.其研究重点是五项内容在各学段各年级的合理比重和五项内容在各学段各年级之间的和谐衔接.德育内容的整体性,不仅指横向要素结构的整体性,还包括德育内容在纵向衔接中体现出来的整体性.

  (2)德育途径方法的整体性

  德育途径是教育者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德育活动所凭借或创设的空间,领域或载体,是实施德育的渠道.在德育体系中德育途径是物质的实体存在,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及整个德育过程的承载体.德育途径的整体性是由各条途径的客观存在形式决定的.从德育途径的总体空间特点看,可以分为学校,家庭,社会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在空间建构上自然连接,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整体;就人的日常活动范围来看,这三个领域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生活,工作,学习的整体处所和空间.从德育途径的具体类别看,有课程类,如专门德育课程和各科教学;实践类,如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实践活动;组织类,如党,团,队,学生会,社团等;环境类,如学校,家庭,社区的文化氛围;管理类,如学校,科系,年级,班级德育管理,家长学校和社区教育委员会等;传媒类,如广播影视,报刊书籍,电脑网络等.德育途径与德育内容存在着对应性,在许多情况下,同一德育内容需要多条德育途径来贯彻实施,因此,各条途径的协调配合是德育途径整体性的重要发生机制.整体构建德育途径体系就是在深入研究和认识德育途径之间的联系以及德育内容与德育途径的整体联系的基础上,将各条德育途径横向贯通,纵向衔接,使其形成教育合力,增强育人效果.

  德育途径的选择,利用,创设又体现为德育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德育途径与德育方法具有紧密的联系.德育方法的整体性一方面体现在德育途径的整体性中,同时,德育方法的整体性也有自身特点,如同一途径中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径又有相同的方法,因此,德育方法的整体性的内在机制,是不同的德育方法在德育内容和学生接受心理之间的协调性.如果不同的教育者使用不同的德育方法能够适合学生理解掌握德育内容,并能促进学生将道德认识和谐地转化为道德实践能力,那么这些德育方法就具有整体性.德育内容是持续发展的,学生的个性心理是动态多样的,所以,构建德育方法体系要坚持辩证思维,鼓励创新.

  (3)德育管理评价的整体性

  学校德育管理是由管理者被管理者,德育目标与内容,德育途径与方法,德育管理与评价等要素构成的整体,德育管理是贯通德育各要素和德育全过程的一种主导要素.首先,德育管理的整体性体现在学校德育工作有整体的规划和统一的工作目标,各项规章制度协调配合,具有整体联系;其次,围绕学校德育工作整体目标,各德育职能机构分工明确,协调配合,德育管理具有整体效益.

  德育评价是德育管理的重要手段,德育管理的整体性体现为德育评价的整体性.德育评价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德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性上.整体性的德育评价指标体系,在学段层次上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学段各年级相互衔接的评价体系;在评价的对象和人员上,包括对学校德育评价,班级德育评价,学生品德评价诸方面具有整体联系的评价体系;在评价的内容上,包括对学校德育规划,德育组织,德育环境,德育经费等德育条件的评价,对德育常规,德育活动,德育科研等德育过程的评价和对德育整体效果的评价.德育评价的整体性还体现在评价的方式上,如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等评价方式.

  2.德育的主体性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具有主体和客体的双重属性,都是主客体的统一."德育的主体是双主体.经过四年来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深化了对教育者主体和受教育者主体的整体认识.其基本认识角度,是从双方主体性形成的基础,形成的过程和表现特点,各自主体形成的结果的全过程来考察,即认识和把握双主体互动关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1)双主体形成的基础.教育者主体性的形成基础主要指教育者参加教育实践时的工作素质基础,教育者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代表先于德育过程而存在的,教育者的工作素质(包括主体性意识)相对于受教育者的素质水平而言,具有先行社会化的实践基础,是相对成熟的道德主体,其社会职责和实践目的是育德育人.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形成基础主要体现在他们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自身具有成长发展的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我要学"等主体意识.从其社会化水平来看,受教育者是未成熟的社会个体,他们的主体性,包括学习主体性,道德主体性都处在形成发展状态.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尊重和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2)双主体的形成过程和表现特点.教育者主体性表现在对受教育者素质能力的培养规划,对教学内容(社会主体的"物化"形式)的改造,调整与活化,对教育途径的创设和方法的设计运用等主体意识和主体活动,"主导"是教育者主体性的总体特征.教育者主体的实践过程具有重复性.受教育者主体性的主要特点是主动性和发展性,其发展过程一般是不可重复的.在二者的对象性关系中,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状态(包括其主体性程度)对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性活动具有规定性,教育者的实践活动要以此为根据,这是双主体整体联系的内在动因;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组织的教育活动中不断发展着自身的主体性,其主体性的形成既是自身素质发展的阶段标志,又是教育者主体性的对象化体现.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教育者的一种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主导着教育者的实践活动.在以班级授课为基本形式的学校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际关系有群体--群体;群体--个体;个体--群体;个体--个体等联系形式.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德育双主体的对象关系并非都是师生双边活动,更多是学生自主活动.在师生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双方互为主客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直接的对象性关系,这是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基本生长点.在学生自主性的实践活动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间接的对象性关系,所谓"间接"对象关系是指教育者虽然"不在场",但教育者的主体性仍在起作用,表现为受教育者自觉把教育者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主体意识,并外化为主体行为,如文化课中的自学和道德生活中的自律等.整体认识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形成过程和表现特点,应包含师生共同活动和学生自主活动两种情境,学生在自主性活动中的主体性更具根本性和目的性.

  (3)双主体的形成和发展结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性形成于不同的基础,因而其形成的目的和结果也是不尽相同的.教育者通过自身的主体性以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践行自己的社会职责,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教育者对主体性的研究和实践既包含着科学育人的观念和目的,又具有探索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者群体主体素质的手段意义,其归结点是为了更有效地参与教育实践.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指导和培养下发展自身的主体性,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能力,以利更有效地继续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实现人生理想.

  3.德育的实践性

  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因而实践是道德的发生基础,也是道德的存在形态.离开人的实践活动孤立地研究道德的本质,特性,结构是不能真正认识道德以及德性培养的.本课题研究认为,德育的实践观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1)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德育目标是德育过程的起点.德育目标是对德育结果的预期规定,因而其制定的依据和标准,是品德的整体形成状态.德育目标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培养,也包括对学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锻炼,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知,情,意)和道德行为的统一,落脚点在学生的道德行为上.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践言了,才标志德育目标实现了.这说明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德育过程是实践活动

  德育实践活动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本形式,德育实践活动贯穿德育全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双方互为主客体关系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确立和形成,双主体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达到辩证的统一.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是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并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活动和交往是学生经常性的德育实践活动.德育实践活动有多种形式,既有课堂德育活动,又有课外德育活动;既有校内德育活动,又有校外德育活动.这些德育活动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是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德育实践活动是品德形成的根本基础.

  (3)道德实践能力是学生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

  学生的品德素质只有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学生在面临的生活情境中,其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潜在的品性变为显性的德行,只有在这种状态中才能根据学生的具体行为表现来认识和评定其品德素质水平.同时,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认识个体品德对人,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在德育过程中,学生如果不把认识理解的道德知识运用到道德实践中,不仅自身品德素质不能得到切实提高,而且会出现"知行不一"的情况.只有把品德培养引向道德实践,德育才能取得实效,同时,德育实践也是克服学生言行不一现象的最好途径.因此,真实的道德实践能力是品德形成和品德评价的根本标准.

  德育的整体性是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实践依据,德育的主

体性和实践性从德育活动的特点,德育过程的本质角度说明德育体系的运作主体和运作性质.

  德性论原理和德育论原理共同说明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三)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系统论原理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要素通过有层次的组织结构形成的具有系统功能的整体.根据德性的整体性和德育的整体性原理,我们认为可以把学校德育工作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和实践.

  1.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系统科学的思想原则和方法主要体现在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和最优化等几个方面.整体性是指认识主体始终把研究对象视作一个整体对待,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过程都不是彼此孤立的杂乱无章的偶然堆积,而是一个合乎规律的,由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整体的性质和规律只存在于各要素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各要素的孤立活动的特征不能反映系统整体的功能和特征,即整体大于组成它的各部分之和.

  有序性是指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联系及其组织结构的层次性和等级性.所有的系统都由要素构成,系统和要素的区分是相对的,一个系统只有相对于构成它的要素而言才是系统,而相对于由它构成的较大系统而言,它又是一个要素,也可称为一个子系统或分系统,因此,系统具有层次性和等级性,系统中要素的组织结构方式,即要素活动的秩序决定着系统的功能.

  系统的动态性和开放性是相互联系的,任何系统都不是凝固不变,孤立存在的,系统总是在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调整着自己的要素和结构,系统是在从无序到有序,低序向高序和从有序又向无序的反复过程中,以整体性的运动方式得以形成,演化和发展的.最优化是用系统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的最终目标.

  总括起来说,系统科学研究方法始终立足于从要素,结构,功能与所处环境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关系中,分析系统中各要素的结构功能,有意识,有目的的使系统内各要素达到最佳建构和配置,以求系统形成结构最优和功能最优的整体效应.

  2.学校德育系统的层级结构

  根据德育系统的性质和特点,参考系统科学关于系统分类的研究方法,我们按照"子系统"和"分系统"这样两种方式来划分学校德育系统的层极结构.

  子系统主要反映系统的等级性,即系统的每一等级包含有相对独立的多个子系统,系统可以视为在这些子系统的相互联系中产生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大,中,小三个学段的德育工作作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三者的集合构成学校德育系统.三个学段是学校德育系统的第一级子系统,在每个学段中,各年级德育工作是学段德育系统的子系统,即第二级子系统.第三级子系统是班级德育工作.

  所谓分系统,是指系统的各级子系统在某些方面具有意义关系或实体联系,由这些意义联系的方面或有贯通性质的要素以一定秩序组织起来的系统构成所属系统的分系统.就学校德育系统的构成要素来看,无论哪个学段的德育工作,都可以分成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方面,当我们把这六个方面作为各级子系统中的共有因素进行贯通性研究时,就形成学校德育系统的六个分系统.子系统与分系统的关系可以通俗地称为"块"与"条"的关系.

  3.学校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以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分系统为纬,以大,中,小学德育工作三个子系统为经,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横纵交织,构建成一个整体性的德育实施体系.

  为便于对这个体系整体构架的观念把握,这里用模型法图示如下:

  从纵向看,是小学,中学,大学三个子系统的纵向衔接.这种衔接要求每一个子系统的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都应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建立分层递进,螺旋上升,和谐衔接的有机联系.

  从横向看,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六个分系统的横向贯通.这种贯通要求每个分系统都要落实到小学,中学,大学三个子系统之中去,遵循德育工作的规律,使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环环相扣,互相依存,和谐贯通.通过这种联系做到分系统自身构建的整体性.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将大,中,小学三个子系统和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分系统进行合理的配置,进而构成一个时间上具有全程性,空间上具有全面性的,能够产生更大整体效应的德育系统----学校德育体系.这是一项较大规模的系统工程.

  《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第四章至第九章分项对这一体系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

  根据教育模式构建原理,《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可以看作是一种以"整体构建"为主要特征的德育模式.科学意义上的教育模式,具有理论建构和实践概括的双重属性.从理论建构的属性来看,《总论》综合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科学,伦理学,社会学,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美学,法学等基础理论和德育思想史,品德发展心理学,德育原理等学科理论,在这些理论基础上结合德育改革实践进行应用性研究,建构成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理论体系.从实践概括的属性看,《总论》建立在对古今中外德育实践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中,小学校德育工作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的考察总结基础之上,建立在四年来各实验区,校课题研究和工作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从中研究德育基本规律,选择提炼出体现德育规律的具有典型性的实践方式,经归纳概括建构成切近德育改革实际的,可操作的,整体化的德育实践体系.《总论》的这种德育模式的建构属性,为"十五"期间的深化研究和推广实验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在"九五"的基础上进行"深化研究".要在"深化"上下功夫,在"深化"上做文章,在"深化"上出成果,在"深化"上要实效.深化研究的内容包括德育体系的深化研究,《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和《成长册》的深化研究三个方面.

  (一)德育体系的深化研究

  1.德育体系深化研究的基础

  "九五"期间,我们以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为基本原则,以系统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为基本方法,以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要素系统为纬,以小学德育,中学德育(含中职德育),大学德育等层次系统为经,进行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构建出学校德育体系.这个德育体系集中表现在总课题组"九五"课题的最终成果《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中.《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等4部著作,以及各实验区关于小学,中学,大学德育体系构建的研究成果,是"十五"深化研究的基础和参照.

  2.德育体系深化研究的总体思路

  以《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等"九五"成果为基础,进行分年级德育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研究,分别构建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德育体系.为教育部制定或修订德育大纲提供决策依据,为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从盲目性走向科学性,从零散性走向系统性,从随意性走向规范性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模式.

  3.德育体系深化研究的重点内容

  "九五"期间,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对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一些新问题需要与时俱进,也发现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加强,一些面上的问题需要深入,一些粗糙的问题需要精细化.这些问题构成了深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1)关于德育目标和内容.xx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他们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8]如何与时俱进,深刻理解德育总目标"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内涵 这是德育目标深化研究的首要问题.其次,德育的分学段目标和分年级目标如何表述 如何体现年龄特点和德性形成和发展规律 这是德育目标深化研究的难点.第三,德育内容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要素"各自的具体内容,特点和规律是什么 如同智育的各门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外语有着不同的教学内容,特点和规律一样,德育中的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也有不同的内容,特点和规律.如果不能正确划分其内容,不能正确认识其特点,不能正确遵循其规律,就难以实现德育的科学性,也就难以收到实效性.因此,这是德育内容深化研究的难点.第四,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确定为基本道德规范.如何把基本道德规范具体化为若干个"德目" 这些德目怎样形成序列,循序渐进地分布到各个学段 每个年级又如何把这些德目化为教师可操作,学生可接受的具体内容 这是德育内容深化研究的重点.第五,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网上垃圾的令人忧虑,全世界普遍关注和呼唤"科技道德,环境道德和网络道德".如何对青少年学生加强科技道德,环境道德和网络道德教育 这是德育内容深化研究的又一个重点.

  (2)关于德育途径和方法.学校的德育途径包括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中职德育课,高校"两课"),德育活动课,学科德育,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班主任工作,党团队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校外基地建设,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三结合等.各条途径如何发挥各自的功能,协调配合,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 这是德育途径深化研究的难点.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改革思想政治课的同时,建设一门德育活动课,并使二者互为补充,互相结合,如同高校"两课"一样才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如何加强德育的实践环节 如何建设德育活动课 这是德育途径深化研究的重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如何深化研究班主任工作 如何加强学科德育和任课教师的教书育人 这是德育途径深化研究的又一个重点.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学校.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发生很大变化的今天,在面对独生子女教育的特殊年代,如何加强家庭教育 如何搞好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 如何办好家长学校 这是学校德育途径深化研究向家庭教育的延伸.

  (3)关于德育管理和评价.德育评价的深化研究是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说它是重点,是因为德育评价是德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检查,督导,评估德育质量的重要机制,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使德育由虚变实,由软变硬,由弱变强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说它是难点,是因为德育评价难以量化,难以建立一套科学,有效,便于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德育评价与智育评价不同,智育评价通过考试,就可以测量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水平,而德育评价只靠考知识,考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学生的情感,意志,信念,行为进行评价,而这方面的评价是不太容易量化的.因此,增加了德育评价的难度."九五"期间,我们已经总结出德育评价的原则和方法.德育评价的原则是:①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②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③全面评价与特色评价相结合;④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评价方法是:①评语鉴定测评法;②等级评定测评法;③综合记分测评法;④

评语,评分,评等综合测评法.德育评价深化研究的任务是:如何建立健全学校,班级,学生三级评价体系 如何运用德育评价的原则和方法构建一套科学,实用,有效的德育评价指标体系 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研制德育评价电脑软件

  4.德育体系深化研究的基本要求

  (1)各学段要分别构建小学德育体系,初中德育体系,高中德育体系,中等职业学校德育体系,高等职业学校德育体系,普通高等学校德育体系.各学段德育体系要包括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项子体系.每一项子体系原则上要具体化到年级,小学可分为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段,初中以上每学年分为一段.做到具体化,可操作化.

  (2)各学段德育体系的构建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的原则.

  根据系统论的理论,我们认为学校德育也是一个系统.系统科学的基本原则是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动态性.从整体性原则来看,学校德育是由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子要素系统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从有序性原则来看,学校德育是由小学德育,中学德育(中职德育),大学德育等子层次系统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以要素系统为纬,以层次系统为经有序排列,有机组合而成.从动态性的原则来看,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民主,法制,纪律观念,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通过小学,中学,大学等各个阶段的教育逐步形成的.就某一学段而言,是通过各个年级的教育逐步形成的.各教育阶段,其中包括各个年级的德育目标的高低,德育内容的深浅和侧重点,德育途径和方法的选择,德育管理和评价方式的运用,要针对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和理解接受能力的不同,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就是要使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要素系统横向贯通,环环相扣,形成合力,以保证在整个德育过程中要素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同时,使小学德育,中学德育,中职德育,高职德育,大学德育等层次系统,特别是分年级德育的二级层次系统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以保证各个教育阶段和各个年级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和渐进性.各个教育阶段和各个年级都应有德育整体意识,总揽全局,加强相邻阶段的衔接,防止简单重复或脱节,以发挥德育系统的整体功能,提高德育工作的整体效果.

  (3)各学段德育体系的构建要求在xx年底完成,xx年3月出成果,xx年4月召开年会暨第六届学术研讨会上交流研究成果,研讨实验方案,xx年秋季新学年开始在实验学校中进行实验.xx年底总课题组向实验区,实验校征集实验报告,xx年第八届年会进行总结评审表彰.会后将各学段德育体系实验总结报告报教育部和全国教育科学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制定德育大纲或德育规程提供决策依据.

  (二)《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

  1.《德育》读本深化研究的基础

  "九五"期间,我们编写了一套《德育》系列实验读本(其中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中师,中职,大学每学年一册共22册).总体思路是:遵循青少年儿童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德育工作规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唯物辩证法的系统论原则,整体构建小学,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大学的德育内容体系.德育内容体系的构建,就是把德育内容的要素结构和层次结构划分出来,以五大要素(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为纬,以各项要素的不同层次为经,按照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的原则,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依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螺旋式上升,构建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毕业每个年级的德育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克服小学,中学,大学德育内容的倒挂,脱节,过频变动和不必要重复,形成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德育内容体系.《德育》系列实验读本就是德育内容体系在各级各类学校贯彻实施的一个载体,是建立德育活动课的一种模式,是对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的一个补充,是推进各级各类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一种探索.

  《德育》系列实验读本的研究与实验得到了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受到了实验区,实验校领导和师生们的普遍欢迎和积极反馈.广大实验教师在《德育》读本实验过程中撰写出一大批优秀的实验报告,教案教参,活动方案,录制了一批优秀的活动课录像带或光盘.这些为《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2.《德育》读本深化研究的总体思路

  以《德育》系列实验读本为基础,以"整体构建"为基本思路,以国家新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以"新三中心论"为基本原则,以德育活动课为基本形式,研究编写新的德育实验教材,研究制作与之配套的德育课教学软件,为教育部德育课程改革提供决策依据,为各级各类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模式.

  3.《德育》读本深化研究的重点内容

  (1)认真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的两个重点即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永恒的动力.德育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德育不仅有规范性的内容和要求,更应有创新性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应教育学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而不能使学生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学生的观察,记忆,注意,想像,思维等智力活动,必须而且必然以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理想,信念等非智力因素为前提.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德育的生长点,是德育与智育的结合点.《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必须突出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创新,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氛围,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还必须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活动设计上狠下功夫,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德育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活动设计,活动准备,活动组织,活动评价等,增强他们的道德实践能力.

  (2)认真贯彻和落实中央关于课程改革的意见即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改革课程中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情况",要"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改革所要求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正是《德育》读本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特色.德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它应当而且必须依靠和借助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来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和活动内容.德育课程不是上述各门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运用这些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必须实现自身的超越,在综合性上应体现三个方面:一是德育内容的综合性,即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大要素融为一体;二是德育过程的综合性,即把知,情,意,行融为一体;三是德育体系的综合性,即把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融为一体.《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必须突出实践性,不以认知为主,而是以活动为主,以实践为主.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德育课不同于智育课或文化课,它不仅要解决学生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解决学生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即不但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更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德育课必须避免单纯传授知识,空洞讲解理论,死记硬背概念等脱离实际的倾向.

  (3)深入研究和开创德育活动课程的原理与方法

  为了提高增强《德育》读本的科研含量和理论依据,我们必须下气力学习和研究普通课程论的原理和方法(因为目前尚无成熟的德育课程论的专著问世),从中吸收和借鉴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的一般理论,以创建有特色的德育活动课程论.德育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辑体系,以学生成长的需要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德育活动课不同于学科课或文化课,必须坚持"双主体论"(即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教师主体性表现在活动的策划,设计和导演上;学生主体性则体现在活动的参与,在活动中认知,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自我评价.德育活动课还应当坚持"新三中心论",即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不搞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旧三中心".

  (4)深入研究和开发德育活动课教学软件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大中小学的教学系统,正进一步朝着网络化,远程化的方向发展,网络走进平民百姓,闯入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已成现实.然而,德育跟进则相对滞后,引发和正在引发社会,家庭,学校的诸多焦虑,传统德育向互联网延伸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为此,德育研究中心在成立十周年之际(xx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了"中国德育网"(http://www.chinamoraledu.com).无论什么样的网络,都要在其上面跑软件.软件是网络建设中首先要解决的大问题.而网络德育,也毫不例外地要从软件开发做起.因此,《德育》读本深化研究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研究和开发德育活动课多媒体教学软件.其中包括:德育活动课方案设计文字软盘,德育活动课优秀课例实录,课外德育活动实录集锦,德育活动课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德育软件的开发研制要遵循育德性,系统性,交互性,生动性,仿真性的原则.目前正在向实验区,实验校征集(详见通知).经过德育专家和网络技术专家评审后择优制成光盘,供实验区,实验校使用,并通过中国德育网以音频形式登录,供实验校下载参考,为中国德育的现代化,网络化做出贡献.

  4.《德育》读本深化研究的基本要求

  总的要求是:要密切关注教育部正在制定的新的课程标准,并以此为基本依据,研究编写新的德育实验教材.

  (1)小学的课程标准已经把思想品德课与自然,生活,社会等课程综合起来,小学一,二年级定名为《品德与生活》,小学三,四,五,六年级定名为《品德与社会》.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编写理念和原则是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和生活化,这与我们《德育》读本的德育理念和编写原则基本一致.这说明"九五"课题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部关于德育课程改革的决策,同时也说明德育课程的特点和规律逐渐被大家所认识并形成共识.这种情况使小学《德育》读本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实现"并轨"成为可能.因此,我们才提出《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要"以国家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新的德育实验教材.以国家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整体构建为特色的新编实验教材要争取通过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这样将为总课题组和实验区,实验校的长远目标开辟更广阔的前景.

  (2)初中,高中的新课题标准正在招标.我们要密切关注,积极参与,抓住机遇,争取使初中,高中《德育》读本与未来的新课程标准实现"对接"和"并轨".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后的德育教学大纲和教材已经出台,我们为此已经做出了贡献.中职的《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要在与之"配套"和"补充"上下功夫.

  (3)高等职业学校(其中包括高等专科学校,重点大学的高职学院,优秀中专学校升格,民办高等学校四部分)是近几年教育结构调整出现的新生事物.它的"两课"建设尚未定型.我们要抓住机遇,填补空白,深化研究,努力编写出适合高等职业学校特点的"两课"实验教材,为教育部决策提供依据,为高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模式.普通高等

学校的"两课"教材,经过几年努力已经比较完善.我们要在教学方法改革和配套读物上下功夫,为增强"两课"教学的现代化和实效性做出贡献.

  (4)各学段新编德育实验教材的启动时间和编写进度 要以教育部新制定的课程标准的颁布时间为依据.幼儿阶段是个空白,可提前操作;小学可能在今年底启动;中学可能推迟到明年才能开始,高职可参考普通高校"两课"教学大纲,结合高职特点,尽快启动.

  (三)《成长册》的深化研究

  1.《成长册》深化研究的基础

  "九五"期间,我们以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以建立思想品德为核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为目标,以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审美艺术,劳动技能和个性特征,创新能力,自育能力(亦即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健心,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创新,学会自护等八个方面为评价内容,以培养学生自订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研成长方法和自评成长效果为基本理念,研究编写了《成长册》(小学,初中,高中,中职每学年一册,共15册).《成长册》在部分实验学校进行了1~2轮实验,受到了实验学校师生的普遍欢迎和高度评价,对引导和激励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十五"深化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成长册》深化研究的总体思路

  以《成长册》为基础,以建立和完善思想品德为核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为目标,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20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为新的生长点,对《成长册》进行修订,研究制作与之配套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脑软件,为教育部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提供决策依据,为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模式.

  3.《成长册》深化研究的基本原则

  (1)导向性和激励性原则.《成长册》的实验研究及编写以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因此,必须坚持导向性和激励性的原则,以便充分发挥学生整体素质评价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功能.在编写框架座标系的设计上,要体现"全面,发展,创新"的精神.横座标要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审美艺术,劳动技能和个性特征,创新能力,自育能力等八个方面;纵座标要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水平设计出学生全面发展的阶梯.总之,要体现整体素质,全面发展,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引导和激励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2)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当是科学化,系统化的全面反映素质教育要求的,既相互关联又体现层次性和相对独立性的一系列指标的总和.一级指标包括上述八项内容,要把这八项抽象的一级指标分解为可观测性,可操作性,可量化的具体指标,就必须进行科学性,系统性的分类,分级和分层,形成三级指标.第三级指标即细目应当具有代表性,简明性,独立性,可行性,可测性的特点.

  (3)形成性和阶梯性原则.形成性评价,在评价体系的纵向发展上,必须坚持形成性和阶梯性原则,着眼过程,注重发展,鼓励创新,引导前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不可能是"一刀切","齐步走"的,它必须呈现出渐进性,动态性,总的趋势是螺旋式上升.但是从静态"定格"观察,亦可表现为层次性,阶段性,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若干个阶梯,引导和激励学生沿着阶梯达到理想的境界.不同学段,不同年级评价体系的构建,要贯彻形成性和阶梯性原则,注重衔接,螺旋上升.

  (4)主体性和个体性原则.《成长册》在评价主体上坚持学生主体性和个体性原则,以学生个体自评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在整体素质评价中的主体性,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辅之以学生群体互评,家长助评,教师导评,校长审评.把整体素质评价作为学生,教师,家长三者之间联络感情,交流思想,传递友谊的桥梁和纽带,形成推动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合力.《成长册》在形式设计上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空间,引导和培养学生自订成长目标,自析成长环境,自寻成长动力,自开成长渠道,自研成长方法和自评成长效果,使学生成为自身整体素质全面发展的主人.

  (5)操作性和趣味性原则.《成长册》的编写要求坚持操作性和趣味性原则.总的要求是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富有时代气息,使学生喜欢使用.小学阶段设计的更卡通化,插图更多一些.中学阶段还可插入名人名言,学习要诀,行为规范,趣闻轶事等.在版式设计,图文制作,表格设计,字体变化等方面都应更新颖,更活泼,更实用,增强可读性,可视性和可操作性.

  4.《成长册》深化研究的基本要求

  (1)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道德素质评价的比重.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把"20字基本道德规范"具体化为若干德目,遵循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分布到各个年级,并列出可操作,可量化的具体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应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次.其他各项素质的评价指标同样应遵循具体化,层次化的要求.

  (2)研制开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软件资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软件分为两种:一种是学生成长档案,真实记录每一个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审美艺术,劳动技能,个性特长,创新能力,自育能力等8个方面在每学年的成长状况.另一种是8个方面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每项指标都设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指标体系具有系统性和交互性,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此软件系统中看到自我成长的真实记录,并能进行自我评价,也可看到同学,老师对自己的评价的综合平均值.

  (3)xx年重点进行《成长册》实验,总课题组将在xx年底征集实验区(校)对《成长册》的实验报告,修订意见和评价软件方案设计脚本,作为xx年4月第六届年会评审表彰的重点内容.第六届年会后开始启动《成长册》修订工作和多媒体软件资源研制开发,总课题组将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一线的研究成果进行提炼加工,修订成册和制成系列多媒体软件.修订工作计划于xx年底完成,xx年3月正式出版.xx年4月第七届年会交流研究成果,研讨实验方案.xx年9月新学年开始进行《成长册》修订版及多媒体软件资源成果的实验.xx年第八届年会进行修订版《成长册》实验的总结表彰.会后将实验总结报告报教育部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为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提供决策依据.

  四,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推广实验的方法

  (一)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

  德育实验是运用科学实验的原理和具体方法来研究德育现象和问题,以揭示德育活动规律或某些德育内容,方法的有效性,是一种综合性研究活动.

  德育实验是教育实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教育实验则是从自然科学实验中引申和移植过来的.因此,德育实验与科学实验有共同性,但也有特殊性.德育实验既要遵循科学实验的一般规律,但又不能照搬科学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有人把科学实验称之为"人与自然的对话",而德育实验则是"人与人的对话".其复杂性远远超过了探索自然的活动,尤其是德育行为与德育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错综复杂,且德育外部环境对德育活动的干扰也极难控制,因而很难达到经典科学实验所要求的"封闭度"(如无法将实验环境与外部环境完全隔离),故人们一般认为德育实验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实验,而不是像自然科学实验那样在实验室里进行的"封闭式"实验.

  德育实验活动的展开,可描述为一个从提出理论假说,设计实验方案,控制实验变量,评价实验效度,形成实验报告的过程.

  1.德育实验假说

  德育实验假说所假定的是关于某类德育行为在某些人为控制的条件下,与某类道德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德育假说与自然科学假说的共同之处在于假定性和科学性.所谓假定性是说它带有推测的性质,即这种判断所陈述的事实或联系是现实中暂不存在或未被确认的,它对未知的构想是由已知推断而出,有可能被实践证实,也有可能被证伪.但是,假说又绝非臆断,它总是有一定的科学事实或经验事实做依据,并且经过了初步的科学论证,因而,假说又是具有科学性的.

  德育假说与自然科学假说的区别亦即它的特点主要有两点:其一,德育实验假说对结果的描述只能是概率描述.由于自然科学实验可以人为制造"纯化"状态,从而可能在实验结果与实验假说之间作出精确的相符性判断或因果判断,但在活生生的德育活动中显然做不到这一点.因为德育实验不能在完全隔绝的状态中进行,它对被试(学生)的先期经验上的差异,也不能像计算机程序一样完全清除掉.德育实验既然不能作高度精密的控制,也就无法保证在结果与假说之间精确地"归因",故一般只能作出像"较大幅度提高","达到百分之几十"之类的概率性说明.其二,德育实验假说偏重于"有效性"假定.一切研究活动按其目的可分为"求真"与"求善"两类,前一类意在发现真理,其假说陈述的是真理性事实,后一类意在追求对人的有利和有效,其假说要推测价值事实.在自然科学实验中,两类可作严格区分,而在德育实验中, 真与善总是统一在同一命题之中.德育实验难以精确控制,它在逼真度上要低于自然科学实验.

  2.德育实验方案的设计

  德育实验方案包括:总体方案,执行方案(也称实验工作计划)和评价方案.

  总体方案是对实验课题的总规划,是对实验假说,实验设计,实施进程和实验结果总体设想,也是执行方案和评价方案制订的基本依据,它的内容至少有如下方面:问题(课题)的提出,理论假说,变量控制,效度评价,组织管理和预期成果.

  执行方案具体表现为工作计划.实验工作计划一般有年度计划,项目计划,学校(班级)年度工作计划或学期工作计划,专项工作计划等多种形式,其基本内容有:指导思想,步骤及阶段要求,基本方法及检测手段,组织与管理等等.这一方面的计划主要是保证自变量的操纵.执行方案由实验区,实验校根据总体方案自行设计.

  评价方案实际上是对实验成果预期变化的设想,由于德育实验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教育对象身上,所以,评价方案首先应包括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否提高和提高的程度如何;其次应包括教师科研能力和德育工作水平是否提高和提高的程度如何;第三应包括学校德育工作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是否提高和提高的程度如何;第四还应检验自变量即《德育》读本,《成长册》,各学段德育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并作出客观评价,提出修改意见,使之不断完善.

  3.德育实验的变量控制

  变量,是实验设计理论的一个专用术语,某个与实验有关的因素或条件如果变成了可测量的,数量化的东西,则可称之为"变量".

  实验中需要考虑的变量可分为三大类,即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自变量指的是呈现给被试的刺激变量,一种原因变量,是由实验者主动操纵的变量.我们这个实验主要是以《德育》读本,《成长册》为教育内容的德育活动课和整体构建的各学段德育体系.

  因变量是指被试对所显现的刺激的反应,是一种结果变量,是在自变量作用下可能产生的结果.因变量通常与教育目的有关,例如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增进,优良品质的形成等.我们这个实验主要是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与变化.

  无关变量泛指除自变量以外一切可能影响因变量而对实验有可能起干扰作用的因素.说它"无关",是指它与自变量无关,与实验目的无关.但由于它对实验有影响,所以应给予尽可能的控制.在我们的实验中主要有学校德育氛围,社会家庭,及其它德育途径的影响等.

  变量控制,从广义上讲,对无关变量的控制和对自变量的操纵都可叫作变量的控制.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是指采用消除,恒定,抵消或平衡等方式限制乃至排除某些条

件对实验进程及其结果的影响;对自变量的操纵是一种主动支配,即由实验者决定将自变量施加于何人,如何施加.从狭义上理解,控制仅指对无关变量的控制,而对自变量则使用"操纵"一词.

  本课题在《德育》读本,《成长册》和各学段德育体系的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广大实验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对自变量的操纵方面,编写了大量的教案教参,设计了丰富的活动方案,组织了许多优秀的德育活动课,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4.德育实验的效度评价

  要评价一项实验的效度,主要看它的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所谓内在效度是指因变量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来自自变量.如果一项实验研究能够提出充分的证据说明,因变量的变化确由自变量引起,而不是由其它变量引起,那么这一实验设计的内在效度就高.内在效度实质上反映了实验对变量间因果关系揭示的准确程度,它是一项实验功能发挥得如何的标志.

  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实质上也就是实验研究结论对所研究领域的涵盖程度.德育实验研究不仅要关心变量间因果关系的探索,更要顾及实验结果在较大范围内的推广应用,否则,便将失去了实验的意义.如果说,内在效度反映的是实验的认识论意义,那么,外在效度则标志其价值论意义.

  5.德育的实验报告

  撰写实验报告是实验研究的最后一个程序,也是科研工作的总结.它概括实验研究的进程,反映科研成果,体现科研的水平和价值,反映研究者的治学态度,同时也便于科研成果的推广和交流.因此,实验研究人员应当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地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题目.题目实际上是实验报告的主题思想.它必须准确地概括报告所要阐述的内容,一般应体现出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实验报告的题目可根据实验范围的大小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次的题目适合实验学校的负责人撰写,如:《小学德育体系整体构建与德育科学性,系统性,实效性研究》,《中学德育活动课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意义》等.中观层次的题目适合年级组负责人撰写,如《小学二年级〈德育〉读本对学生文明礼貌教育的作用》,《初中一年级〈成长册〉激励学生健康成长》等.微观层次的题目适合实验教师撰写,如《我教"关心父母"一课的体会》,《"成功的等式"主题班会总结》等.

  (2)基本情况.概要叙述实验的过程,内容,方法等.

  (3)变量分析.分析自变量即《德育》读本的内容和形式的优点或缺点;分析自变量即活动课的形式和方法的优点或不足;分析因变量即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进步和变化,最好有具体事例.或分析自变量小学(或中学,中职,高职,大学)德育体系对学校德育工作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影响;或分析自变量《成长册》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4)理论探讨.对德育读本编写的思路,原则,结构,体系等做理论探讨;对活动课的理论,原则,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建议或对《成长册》的内容,原则,方法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建议.或对某学段德育体系的内容,原则,方法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建议.

  (5)结论.对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即通过《德育》读本,或《成长册》,或德育体系的实验对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对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德育水平,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某方面或几方面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

  (二)推广实验的主要措施

  1.建立实验区,实验校两级实验基地

  "十五"期间,本课题将在"九五"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推广实验.推广实验的主要措施是建立实验区,实验校两级实验基地.实验基地的建设继续坚持16字方针:"严格审批,合理布局,加强管理,认真指导."

  (1)严格审批.申请加入中央教科所"十五"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实验基地的基层教委或学校,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并履行申报审批手续.这三个条件是:教委(局)或学校应重视德育科研工作,具有"科研领先,科研兴校,科研治教"的办学思想;具有一支较强的德育教师队伍和德育科研力量;申请一项子课题并承担总课题组研究成果的实验任务.

  (2)合理布局.为了增强实验的信度,效度和推广的价值和范围,实验基地的布局是从两方面考虑的.首先考虑全国的覆盖面,实验区和实验校的分布要覆盖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区域.特别要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适当向西部地区发展.其次考虑大城市,小城镇和农村的代表性,比如北京市实验基地就分布在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县.

  (3)加强管理.根据本课题参加人员多,涉及范围广的特点,本课题的管理实行总课题组组长领导下的分级管理制度,总课题组下分一级子课题组,二级子课题组,三级子课题组.总课题组下设的幼儿组,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中职组,高职组,大学组为一级子课题组,实验区成立二级子课题组,实验校成立三级子课题组.一级子课题组和二级子课题组由总课题组直接管理和指导.三级子课题组由二级子课题组进行管理和指导.

  (4)认真指导.总课题组建立实验区,实验校的业务档案,以便了解情况,加强指导.总课题组对实验区,实验校的指导主要通过现场考察指导,通讯(书信,电话,电传)指导,召开研讨会交流指导,《中国德育》杂志指导,中国德育网指导等五种渠道进行.实验区成立由当地教育行政领导和教育专家组成的指导组,负责对所辖实验校进行课题研究与实验的管理和指导.

  2.制订课题研究与实验的管理制度

  在扩大实验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加强对实验区,实验校的管理,以保证课题的研究与实验沿着科学,规范的轨道运行.

  本课题研究与实验的管理制度包括:关于子课题申报的若干规定;实验区,实验校管理细则;关于实验研究成果的申报评审和表彰的规定;关于子课题结题鉴定验收的规定;关于评选表彰课题实验研究先进实验区,先进实验学校和先进工作者的规定等五部分.(详见"管理文件"部分)

  3.确立课题研究与实验的工作方式

  根据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总课题组确立了"自下而上,总分结合;先块后条,条块结合."的工作方式.

  (1)"自下而上,总分结合",指的是实验校,实验区承担的子课题与总课题的关系.实验校先把本校的三级子课题的研究成果报到实验区,实验区汇总实验校的研究成果,拿出小学或中学的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某一方面的二级子课题的研究成果,报德育中心总课题组,总课题组根据各实验区的研究结果召开专题研讨会,共同研讨德育目标和内容体系,途径和方法体系,管理和评价体系.上下之间的关系是:下为基础,上为指导.工作程序是:先分后总,总分结合.

  (2)"先块后条,条块结合",是指总课题组内部分工合作问题.总课题组按学段分为幼儿组,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中职组,高职组,大学组,我们称之为"块".每一块先研究和构建各学段的德育体系.为了整体构建并搞好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衔接,总课题组又分为德育目标和内容体系研究小组,德育途径和方法体系研究小组,德育管理和评价体系研究小组,我们称之为"条".每一条在各块研究的基础上,负责统揽幼儿,小学,初中,高中,中职,高职和大学.条与块二者关系是:块为基础,条为指导.工作方式是:经常是块,集中是条.

  同志们!我们承担的这个课题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坚持为决策服务,为实践服务的宗旨,走科研工作者与行政领导和一线教师相结合的道路.我相信,只要总课题组与实验区,实验校之间保持密切联系,团结协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化研究,推广实验,我们就一定能够完成预定的研究任务,为建立21世纪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体系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xx:《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26页.

  [2] xx:《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19,20,21页.

  [3] xx《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xx年版第20页.

  [4] xx《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11,12页

  [5]xx:《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31页.

  • 0
  • 顶一下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次

怎样写开题报告

行政人事部行政主管述职报告


相关内容

  • 学校德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 <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开题报告 <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课题,已经聊城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正式列为聊城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今天我们召开课题开题会,对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从现在起,全面启动课题的研究工作. 一.课题的 ...

  • 课题结题报告的格式要求
  • <子课题结题报告>是实验区(校)参加课题研究实验的最终成果形式之一.为增强结题报告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总课题组对其撰写内容和格式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标题 结题报告标题格式: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qu ...

  • 高中生德育互动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 一.问题的提出 对中央文件精神的领会和贯彻. 200x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现约有3.67亿未成年人,其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中共中央国 ...

  • 教育系统优秀党员个人事迹材料
  • 教育系统优秀党员个人事迹材料 曾庆松,男,现年37岁,1995年西南工学院地理专业毕业后在涪陵八中任教,2000年应聘到涪陵十六中,2004年西师大计算机本科毕业,中共党员,中学地理一级教师,涪陵十六中教导处主任. 该同志符合涪陵区2011年优秀共产党员推荐条件,现将该同志事迹汇报如下: 一.政治素 ...

  • 上半年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   xx年教育科研工作遵循"立足本位、研究本体、服务本地、提升本质"的工作原则,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以深化"三主"课题研究为重点,以教研与科研紧密结合为切入点,以有效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为支撑点,以提高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为依托,以全面提高广大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为中心,以"如何做一名科研型教师或科研 ...

  • 翼城中学教研室工作职责
  • 翼城中学教研室工作职责 一.宗旨 1.保证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 2.学校教科室作为学校教育科研管理机构,受学校行政直接领导,业务上接受上级教研部门的管理和指导. 3.学校教科室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应立足于"以育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开发师生的潜能为主线"的办学 ...

  • 来源莲山课件
  • 来源莲山课件 小学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15年-2018年) XX 市XX 路小学创建于2002年8月,XX 市XX 路小学,创办于2002年8月,原为XX 镇第八小学,由原来的XX 镇九小和水深小学合并新建而成.2011年9月因乡镇区划调整,学校施教区管辖范围发生变化而更名为XX 路小学. 建校伊 ...

  • 2010年教育科研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理念,突出均衡、质量、和谐的主题,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巩固研究成果,培育典型经验,推进学校内涵建设,逐步形成科研优势,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本县教育事业发展决策中的参谋作用和深化教育教学、改善教育工作管理、促进教师专 ...

  • 科研课题结题申请书
  • 科研课题结题申请书一:科研课题结题申请书 青州市教科研领导小组: 山东省青州第六中学于20XX年10月申请了"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课题,经过课题组成员二年多的艰难探索与实践,本课题研究已初见成效.20XX年5月本课题研究已到期,现向教科研领导小组提出结题申请. 课 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