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利率

第一节 利息与利率

一、利息与利率

利息是指在借贷关系中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是借贷资本的“价格”。 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

二、利率的种类

(一)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1、划分的依据:利率是否剔除了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2、概念:

(1)名义利率:指市场现行的利率。

(2)实际利率:又称真实利率,是根据物价水平的实际 变化或预期变化进行调整的利率。

3、理论上,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三者的大致关系是: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或预期通货膨胀率

4、实际利率的精确计算:

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1+物价变动率)-1

(二) 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1、划分依据:借贷期内是否调整。

2、概念:

(1)固定利率:指在借贷期内不作调整的利率;

(2)浮动利率:指在借贷期内可定期或按规定调整的利率。调整期一般为半年。

3、比较

★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的比较

(三)官定利率、市场利率与公定利率

1、划分依据:按利率的决定方式

2、概念

(1)官定利率: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各金融机构必须执行,也称法定利率,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一种政策手段。

(2)市场利率:随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利率。

(3)公定利率:是介于官定利率与市场利率之间的利率,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权威金融机构(如银行公会等)所确定的利率,又称行业(公定) 利率,对成员机构具有约束性。

(四)基准利率与差别利率

1、划分依据:按利率的不同作用

2、概念:

(1)基准利率: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当基准利率变动时,其他利率也相应发生变化。

在西方国家通常是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在我国主要是中央银行对各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

(2)差别利率:指金融机构针对不同客户实行不同的存、贷款利率。

(五)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

1、划分依据:是否带有优惠性质

2、概念

(1)一般利率:指不带有任何优惠性质的利率。

(2)优惠利率:指略低于一般贷款利率的利率。

(六)年利率、月利率与日利率

1、划分依据:按计算利息的不同期限单位

2、概念(以厘为单位)

(1)年利率:以年为单位计算利息,以百分号表示;

(2)月利率:以月为单位计算利息,以千分号表示;

(3)日利率:以日为单位计算利息,以万分号表示。

(七)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

1、划分依据: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

2、概念:

(1)短期利率:一年期以下的信用行为相应的利率;

(2)长期利率:一年期以上的信用行为相应的利率。

第二节 利息的计算

一、货币的时间价值

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资金的时间价值。

二、单利与复利:利息计算的两种基本方法

1、单利:

(1)概念:是指以本金为基数计算利息,所生利息不再加入本金计算下期利息的计息方法。

(2)计算公式:

I=P · r · n

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S=P(1+r · n)

终值=本金(1+利率*期数)

2、复利:

(1)概念:将上一期利息加入本金一并计算下一期利息的计息方法。

(2)计算公式:

S=P(1+r)n

终值=本金(1+利率)^期数

I=P[(1+r)n -1]

利息=本金[(1+利率)^期数-1]

(3)特点:

*利率越高,期限越长,未来的本利和越大;反之亦然。

*一年中,计息次数越多,年底本利和越大。一般地,若本金为P ,年利率为r ,每年计息次数为m ,则n 年末的终值公式为:

TV n =P(1+r/m)nm

年末终值=本金(1+利率/计息次数)^年数*计息次数

3、储蓄存款利息的计算

公式:利息=本金×存期×利率

注意:利率和存期在时间单位上必须保持一致

三、终值与现值

1、终值:未来某一时点的本利和,带有预期性。

2、现值:未来某一时点的本利和的现在价值(即本金)。

计算:把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一定金额的货币看作是那时的本利和,按现行的利率计算出要得到这笔金额现在必须具有的本金。

如:n 年后1元的现值=1/(1+r)n

n 年后k 元的现值=k/(1+r)n

如每年计息m 次,则

n 年后k 元的现值=k/(1+r/m)nm

上述公式中的利率r 又被称为贴现率

3、运用:案例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及其影响因素

一、利率的决定因素

(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是建立在利息的来源和本质的基础上,马克思指出,利息是贷出资本的资本家从借入资本的资本家那里分割出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而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息率取决于平均利润率。介于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其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率,二是总利润在借贷者之间进行分配的比例,而这一比例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借贷双方的供求关系及其竞争。

(二)西方的利率决定论

1、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决定理论

倡导者:马歇尔

✹ 基本观点:利率是由储蓄和投资等非货币的实际因素所决定的。

✹ 主要内容:

古典利率理论流行于19世纪八九十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是一种实物利率理论。该理论认为,贷放的资金来源于储蓄,利息是对推迟消费的储蓄行为的补偿。一般来说,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对资本的需求主要来自于投资,投资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投资预期回报率和利率的关系。一般而言,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只要货币利率与投资预期回报率存在差异,资本就会在储蓄和投资两者之间发生移动,当货币利率等于新形成的投资预期回报率时,资本的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经济达到均衡状态。

投资>储蓄→利率上升→储蓄上升、投资下降

储蓄>投资→利率下降→投资上升、储蓄下降

2、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 倡导者:凯恩斯

✹ 基本观点:利率不是由储蓄与投资决定的,而是由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的 ✹ 主要内容:

凯恩斯认为,利息是一定时期内放弃货币、牺牲流动性所得的报酬。货币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和最小的风险性,能随时转化为其他商品。但货币的供给是有限的,为了取得货币,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作为他人牺牲流动性的补偿。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有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前两种动机的货币需求为收入的递增函数,表示为

因此有 M 1=L 1(Y ) M d =M 1+M 2=L 1(Y ) +L 2(i )

即货币需求受收入和投资报酬的影响。

凯恩斯认为,当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时,利率上升;当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时,利率下降;利率就是由货币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所决定的。当利率降至一非常低的水平时,会出现“流动性陷阱”即利率不断下降至非常低的位置,以至于不可能再下降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将会上升、债券价格将会下跌的预期,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就会趋于无穷,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也会变得无限大,此时无论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不会对利率产生任何影响。

二、影响利率变化的其他因素(主要为一、二)

(一)宏观经济周期对利率的影响

◆危机阶段,资金需求急剧增加、借贷资金供不应求、利率上升。

◆萧条阶段,企业和居民对经济前景缺乏信心再加上政府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使利率不断走低。

◆复苏阶段,消费和投资需求都逐步回升,利率水平逐渐提高。

◆繁荣阶段,生产迅速发展,新企业不断建立,对借贷资金的需求很大,利率水平也会因此而不断上升。

(二)影响利率的风险因素:利率的风险结构

相同期限的金融资产,可能因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税收风险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利率,亦称为利率的风险结构。

◆违约风险:正相关

◆流动性风险:正相关

◆税收风险:税率越高的债券,其税前利率也应越高。

◆购买力风险与“费雪效应” :

著名经济学家欧文·费雪认为当通货膨胀率预期上升时,利率也将上升,这就是著名的费雪效应(Fisher Effect)。

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 + 预期通货膨胀率

◆汇率变动风险与利差:在进行利率套利的活动中由汇率变动所引起的损失,需要在利差中剔除(或加上)汇率波动可能导致的损失(或收益)。

(三)影响利率的时间因素——利率的期限结构

(四)利率管制

第四节 利率的作用及其发挥

一、利率的作用

(一)利率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1、利率能够调节社会资本供给

2、利息率可以调节投资

3、利息率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

(二)利率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

1、对企业

2、对个人

二、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

(一)利率发挥作用的基础性条件

◆独立决策的市场主体

◆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

◆合理的利率弹性

(二)制度经济环境与利率作用的发挥

◆市场化改革与利率作用的发挥。

◆市场投资机会与资金的可得性。

◆产权制度与利率作用的发挥。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我国的利率管理体制

第一阶段:1949年~1982年。

实行高度集中的利率管理体制,一切利率都由国家计划制定,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

第二阶段:1982年至今

实行利率管制下的有限浮动利率制度。

第一节 利息与利率

一、利息与利率

利息是指在借贷关系中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是借贷资本的“价格”。 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

二、利率的种类

(一)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1、划分的依据:利率是否剔除了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2、概念:

(1)名义利率:指市场现行的利率。

(2)实际利率:又称真实利率,是根据物价水平的实际 变化或预期变化进行调整的利率。

3、理论上,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三者的大致关系是: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或预期通货膨胀率

4、实际利率的精确计算:

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1+物价变动率)-1

(二) 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1、划分依据:借贷期内是否调整。

2、概念:

(1)固定利率:指在借贷期内不作调整的利率;

(2)浮动利率:指在借贷期内可定期或按规定调整的利率。调整期一般为半年。

3、比较

★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的比较

(三)官定利率、市场利率与公定利率

1、划分依据:按利率的决定方式

2、概念

(1)官定利率: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各金融机构必须执行,也称法定利率,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一种政策手段。

(2)市场利率:随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利率。

(3)公定利率:是介于官定利率与市场利率之间的利率,由非政府部门的民间权威金融机构(如银行公会等)所确定的利率,又称行业(公定) 利率,对成员机构具有约束性。

(四)基准利率与差别利率

1、划分依据:按利率的不同作用

2、概念:

(1)基准利率: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当基准利率变动时,其他利率也相应发生变化。

在西方国家通常是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在我国主要是中央银行对各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

(2)差别利率:指金融机构针对不同客户实行不同的存、贷款利率。

(五)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

1、划分依据:是否带有优惠性质

2、概念

(1)一般利率:指不带有任何优惠性质的利率。

(2)优惠利率:指略低于一般贷款利率的利率。

(六)年利率、月利率与日利率

1、划分依据:按计算利息的不同期限单位

2、概念(以厘为单位)

(1)年利率:以年为单位计算利息,以百分号表示;

(2)月利率:以月为单位计算利息,以千分号表示;

(3)日利率:以日为单位计算利息,以万分号表示。

(七)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

1、划分依据:信用行为的期限长短

2、概念:

(1)短期利率:一年期以下的信用行为相应的利率;

(2)长期利率:一年期以上的信用行为相应的利率。

第二节 利息的计算

一、货币的时间价值

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资金的时间价值。

二、单利与复利:利息计算的两种基本方法

1、单利:

(1)概念:是指以本金为基数计算利息,所生利息不再加入本金计算下期利息的计息方法。

(2)计算公式:

I=P · r · n

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S=P(1+r · n)

终值=本金(1+利率*期数)

2、复利:

(1)概念:将上一期利息加入本金一并计算下一期利息的计息方法。

(2)计算公式:

S=P(1+r)n

终值=本金(1+利率)^期数

I=P[(1+r)n -1]

利息=本金[(1+利率)^期数-1]

(3)特点:

*利率越高,期限越长,未来的本利和越大;反之亦然。

*一年中,计息次数越多,年底本利和越大。一般地,若本金为P ,年利率为r ,每年计息次数为m ,则n 年末的终值公式为:

TV n =P(1+r/m)nm

年末终值=本金(1+利率/计息次数)^年数*计息次数

3、储蓄存款利息的计算

公式:利息=本金×存期×利率

注意:利率和存期在时间单位上必须保持一致

三、终值与现值

1、终值:未来某一时点的本利和,带有预期性。

2、现值:未来某一时点的本利和的现在价值(即本金)。

计算:把未来某一时点上的一定金额的货币看作是那时的本利和,按现行的利率计算出要得到这笔金额现在必须具有的本金。

如:n 年后1元的现值=1/(1+r)n

n 年后k 元的现值=k/(1+r)n

如每年计息m 次,则

n 年后k 元的现值=k/(1+r/m)nm

上述公式中的利率r 又被称为贴现率

3、运用:案例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及其影响因素

一、利率的决定因素

(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是建立在利息的来源和本质的基础上,马克思指出,利息是贷出资本的资本家从借入资本的资本家那里分割出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而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息率取决于平均利润率。介于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其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率,二是总利润在借贷者之间进行分配的比例,而这一比例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借贷双方的供求关系及其竞争。

(二)西方的利率决定论

1、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决定理论

倡导者:马歇尔

✹ 基本观点:利率是由储蓄和投资等非货币的实际因素所决定的。

✹ 主要内容:

古典利率理论流行于19世纪八九十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是一种实物利率理论。该理论认为,贷放的资金来源于储蓄,利息是对推迟消费的储蓄行为的补偿。一般来说,储蓄是利率的递增函数。对资本的需求主要来自于投资,投资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投资预期回报率和利率的关系。一般而言,投资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只要货币利率与投资预期回报率存在差异,资本就会在储蓄和投资两者之间发生移动,当货币利率等于新形成的投资预期回报率时,资本的总供给等于总需求,经济达到均衡状态。

投资>储蓄→利率上升→储蓄上升、投资下降

储蓄>投资→利率下降→投资上升、储蓄下降

2、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 倡导者:凯恩斯

✹ 基本观点:利率不是由储蓄与投资决定的,而是由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的 ✹ 主要内容:

凯恩斯认为,利息是一定时期内放弃货币、牺牲流动性所得的报酬。货币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和最小的风险性,能随时转化为其他商品。但货币的供给是有限的,为了取得货币,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作为他人牺牲流动性的补偿。

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有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前两种动机的货币需求为收入的递增函数,表示为

因此有 M 1=L 1(Y ) M d =M 1+M 2=L 1(Y ) +L 2(i )

即货币需求受收入和投资报酬的影响。

凯恩斯认为,当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时,利率上升;当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时,利率下降;利率就是由货币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所决定的。当利率降至一非常低的水平时,会出现“流动性陷阱”即利率不断下降至非常低的位置,以至于不可能再下降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将会上升、债券价格将会下跌的预期,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就会趋于无穷,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也会变得无限大,此时无论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不会对利率产生任何影响。

二、影响利率变化的其他因素(主要为一、二)

(一)宏观经济周期对利率的影响

◆危机阶段,资金需求急剧增加、借贷资金供不应求、利率上升。

◆萧条阶段,企业和居民对经济前景缺乏信心再加上政府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使利率不断走低。

◆复苏阶段,消费和投资需求都逐步回升,利率水平逐渐提高。

◆繁荣阶段,生产迅速发展,新企业不断建立,对借贷资金的需求很大,利率水平也会因此而不断上升。

(二)影响利率的风险因素:利率的风险结构

相同期限的金融资产,可能因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税收风险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利率,亦称为利率的风险结构。

◆违约风险:正相关

◆流动性风险:正相关

◆税收风险:税率越高的债券,其税前利率也应越高。

◆购买力风险与“费雪效应” :

著名经济学家欧文·费雪认为当通货膨胀率预期上升时,利率也将上升,这就是著名的费雪效应(Fisher Effect)。

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 + 预期通货膨胀率

◆汇率变动风险与利差:在进行利率套利的活动中由汇率变动所引起的损失,需要在利差中剔除(或加上)汇率波动可能导致的损失(或收益)。

(三)影响利率的时间因素——利率的期限结构

(四)利率管制

第四节 利率的作用及其发挥

一、利率的作用

(一)利率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1、利率能够调节社会资本供给

2、利息率可以调节投资

3、利息率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

(二)利率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

1、对企业

2、对个人

二、利率发挥作用的环境与条件

(一)利率发挥作用的基础性条件

◆独立决策的市场主体

◆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

◆合理的利率弹性

(二)制度经济环境与利率作用的发挥

◆市场化改革与利率作用的发挥。

◆市场投资机会与资金的可得性。

◆产权制度与利率作用的发挥。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我国的利率管理体制

第一阶段:1949年~1982年。

实行高度集中的利率管理体制,一切利率都由国家计划制定,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

第二阶段:1982年至今

实行利率管制下的有限浮动利率制度。


相关内容

  • 货币和货币制度
  • 货币和货币制度 第一部分 填空题 1. 是国家权力进入货币流通领域的第一现象. 2.典型的表征货币是 . 3. 是由足值货币向现代信用货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的货币形态. 4.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和 . 5. 是新型的信用货币形式,是高科技的信用货币. 6.国家发行的短期债券.银行签 ...

  • 货币银行学
  • <货币银行学>习题集 第一章 为何要研究货币.银行.金融市场 一.概念题 货币 物价总水平 证券 失业率 利率 国内生产总值 银行 总产出 资产 经济周期 股票 外汇 金融市场 通货膨胀 债券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总收入 答案: (1) 货币:货币是在商品或服务支付以及债务偿还中被广泛接 ...

  • 河北农村信用社问答题
  • 1.货币有哪些主要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1)货币有五种主要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2)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2.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中央银行的调控手段. (2)国家财政收支状况. (3)生产部门结构是否合理. (4 ...

  • 金融学题库(1)
  • 第一二三章 一.名词解释 货币制度: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 金银复本位制:金银两种金属货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金银都是币材,金银币同时流通. 有限法偿:货币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即在一次支付中有法定支付限额的限制,若超过限额,对方可以拒绝接受. 无限法偿: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 ...

  • 初级经济师基础
  • 第四节 货币供给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 考核内容: 1.货币供给的概念 2.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 具体内容如下: 一.货币供给的概念和口径 (一)货币供给的概念 货币供给是经济活动中货币投入.创造和扩张(收缩)过程,由此形成货币供应量,也叫货币流通量,流通中的货币,货币存量. 货币供给量指在某一时点上由各 ...

  • [金融学]题库期末考试题库,欢迎转发
  • 题库中客观题的答案已全部附上,主观题的答案学生自己看书,全在书上 :期末考试的选择题.判断题大部分来源于题库:名词解释.简答与论述全部出自于题库.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 B ) A.金银的稀缺性 B.交换产生与发展 C.国家的强制力 D.先哲的智慧 ...

  • 货币银行学简答题背诵要点
  • 通货膨胀类型: (市场机制)公开型 隐蔽型 (通胀程度)爬行式 温和式 奔腾式 恶性 (是否被预期)预期型 非预期型 (成因)需求拉上型 成本推进型 供求混合型 结构性 通货紧缩类型: (程度)轻度 中度 严重 另 (时间)长期 短期 (和货币政策关系)货币紧缩情况下 货币扩张情况下 通货紧缩情况下 ...

  • 金融学复习提纲
  • 金融学复习提纲 单选多选判断 1.货币的本质和特征 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货币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是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本身所固有的功能. 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 (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 ...

  • 货币银行学4学分大纲
  • <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学 分] :4 学时,其中理论学时:64 [总 学 时] : 64 [适用对象] :金融.保险专业 [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二)课程介绍 货币银行学是专门研究货币.信用及金 ...

  • 张尚学版货币银行学课后题参考答案
  • 第一章 货币的微观功能和效用 1.怎样理解货币的不同定义? 货币的不同定义主要是由于研究货币问题时着眼点.目的性的不同,或在依据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上存在差异所造成的. 2.马克思的货币定义是什么? 马克思认为货币是一种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首先,货币作为一种商品,它同时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种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