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资商业银行改革的先行探索

  内容提要:本文回顾了交行重新组建以来的改革与发展历程,总结了交行改革的历史经验,向社会展示了交行作为金融改革的示范与先行者的形象。本文展望只要交通银行持之以恒地坚持改革与创新,定能屹立于世界优秀商业银行之林。

  关键词:交行改革历史回顾 经验总结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08)05-05-04

  

  交通银行成立于1908年,至今已整整100周年了。历史上交通银行为振兴民族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时期,交通银行作为金融改革的先锋,业绩辉煌,已成为中国第一家国际公众持股银行。自1986年重新组建以来,各项业务持续健康发展。截止2007年末,资产总额达为21104.44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5671.42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11075亿元人民币,实现净利润202.74亿元人民币。目前在我国143个大中城市设有分支行。

  

  一、 名闻遐迩的百年老字号

  

  交通银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我国晚清时期,其时为了抵御列强的经济侵入和振兴实业,1907年11月,清政府邮传部正式奏请设立交通银行。当时清政府确认,交通银行的设立,明确为商业银行,是官商合办的股份制银行。

  交通银行成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负责借款赎回京汉铁路。1908年12月,经过努力,京汉铁路终于收回,交通银行完成了创办的初期使命。1928年,交通银行总管理处由北京迁至上海。当时的国民政府又颁发了《交通银行条例》,特许交通银行为“发展全国实业之银行”,资本金1000万元,其中商股占80%,官股占20%,从此交通银行成为当时第二家最大的官商合办银行。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交通银行所发行的货币被定为法币。到1936年底,交通银行对交通、纺织、化工、面粉等行业的放款达8530万元,对农业投资达4871万元,对振兴我国民族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后,交通银行成为一家服务于人民建设事业的银行。1950年3月,交通银行总管理处在北京召开了解放后第一次全国交通银行行长会议。会议根据全国金融会议的精神,确定交通银行的性质为办理长期信用业务的专业银行,主要任务是办理对工矿、交通、运输事业的长期信用投资。1954年,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成立。根据形势的需要,交通银行自1958年起,除香港分行继续营业外,内地业务分别并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其内地各分支机构不再存在。

  

  二、 重振雄风金融改革作先锋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大规模的跨地区、跨行业甚至跨国界的经济联合体出现,流通领域中市场调节的比重增大,经济成分多元化格局开始形成,中国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比重日益提升。但是,当时中国金融改革还处于单一目标的选择和突破阶段,资金的配置方式和运行机制仍囿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

  从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战略的高度看,实现经济和金融的协调,进一步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客观上需要建立一家商业银行,以打破当时按行政区划设置机构、按行业分工、以条块为主配置资金的格局,在金融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增加新的服务功能,建立新型银企关系,创建一种新的银行组织体系和管理模式。

  当时,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1984年秋,国务院调查组来沪帮助上海规划经济振兴方案,全国知名经济学家齐集上海。在上海经济发展战略讨论会上,大家一致提出,上海应该发展成为太平洋西岸重要的经济贸易中心,与此相适应,上海也应成为重要的金融中心。同年12月,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国务院调研组建议“在中国人民银行之下,设立一个新的全国性银行,与4个专业银行平行,总行设在上海,经营对内对外长期短期存放汇业务,可以与其他银行业务交叉,允许在外地设立分支机构”。

  1985年2月上海市召开了由市财办、人民银行和专业银行、市财政局领导和一些老银行家参加的三次座谈会,会议就新银行的性质、任务、机构组织、注册资本和资本来源以及业务范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1985年7月中共上海市委(85)发字175号文批示:同意建立交通银行筹备组。筹备组初期工作主要是阐明交通银行的设立,是改革现行金融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克服现有银行业偏于专业所造成缺陷,促使上海加速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做好筹建工作,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广泛听取了金融界、经济界的专家和富有经验的银行工作者的意见,经过反复酝酿,提出:首先在选定行名时,从国内外影响较大,有利于迅速开展对内对外业务这个前提,新设银行的名称以恢复交通银行为宜;其次是指导思想和基本业务。交通银行是在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和管理下的一个综合银行,属于全国性专业银行序列,总行设在上海,经营人民币和外币存放款业务,既为全国服务,也为上海服务;三是银行基金的筹集,交通银行信贷基金指定为人民币10亿元,由中国人民银行一次拨付,今后随经济的发展,货币发行的增加和业务的开展,中国人民银行相应增拨信贷基金;四是充实交通银行的实力,建议给予必要的扶持;五是组织机构,交通银行为公有股份制,成立董事会,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筹备组通过一个阶段的深入研究,拟定了交通银行建行系列方案,方案指出:交通银行的业务经营在执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遵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金融法规、业务规章的前提下,业务不受专业分工限制,可经营本外币一切银行业务;交通银行的性质是全国性综合性股份制银行,总管理处设在上海;交通银行的分支机构,不按行政区域设置,而是按照各地经济的发展需要,在上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金融改革试点城市、沿海和内地中心城市逐步建立。

  1986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以银发[1986]172号文就正式批准重新组建交通银行向国务院提出请示报告,同年7月24日,国务院以国发[1986]字81号文,发出了《关于重新组建交通银行的通知》,1987年2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以银发[1987]40号文,发出了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重新组建交通银行的通知》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交通银行业务不受专业分工的限制,并具体规定了经营的15项业务,以及开业后经营业务的若干规定。1987年4月1日,根据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的两个《通知》的精神,重新组建的交通银行总管理处由京迁沪,正式开业。

  重新组建的交通银行按照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基本发展模式,坚持改革,积极探索,在前十年里初步形成了一个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框架,在中国经济建设和金融体制改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开业初期在金融改革方面的探索主要有:

  改变了当时专业银行专业分工的模式,把交通银行办成一个综合性的银行。交通银行的重新组建,走出了一条企业可以选择银行、银行可以选择企业的市场化的路子。交通银行与各专业银行实行业务全面交叉,把竞争机制引进了金融领域,对于搞活金融,改进金融服务起了重要的作用。交通银行资金自求平衡,对企业不包资金供应,也不依赖人民银行供应资金。为了确保资金合理配置和良性循环,交通银行吸取国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有益经验,注意计算资金的转移价格,资金的成本率和边际成本,资金的期限对称和利率对称,由此逐步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从资金的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方面对资金进行全面调控,从而成为交通银行的主要风险管理部门。交通银行改变了按行政区划层层设机构的老办法,改为在经济中心城市设立机构以适应商品的流动和横向经济的联合、协作。交通银行的分行一律设在全国的中心城市,并以大中城市为依托,其业务辐射周围地区,使银行的经营与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实行股份制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从而使交通银行成为我国第一家全国性实行股份制的商业银行,以利于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总处设董事会,由投资单位和各方面代表参加。分行设立管理委员会,执行类似董事会的职能。总处只对分行的业务政策、主要规章制度和干部任免等几个重要方面进行领导,各分行在总处的领导下,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在资金上不吃“大锅饭”。交行的中层干部实行聘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进行定期考核和民主评议,为打破改变终身制创造条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在新形势下,交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也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上世纪90年代后期交通银行的改革作了较大的调整,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把交通银行办成规范化的商业银行,具体内容包括规范交通银行的股份制,完善法人体制;坚持综合经营和分业管理,强化交通银行的服务功能;适应中央银行新的监管办法,建立内部信用等级评估制度;增强总行的资金调度能力和经营功能,完善机构管理体制;积极向境外发展,不断提高交通银行的国际地位;探索商业银行的行员制,完善激励机制和分配制度。

  理顺总分行的产权关系,完成了向全行统一法人的过渡。把当时多法人的体制,改为全行一个法人。实行“统一法人、分级经营、单独核算、严格考核”的管理体制,采取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模式。即分支行的股本,改为统一向总行入股。各分支行以总行授权法人的名义自主经营,不再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和法律责任;规范股份制银行的领导管理体制,建立股东代表大会制度,完善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经营成果的分配,按股份制企业的规范要求,由总行统一进行。公益金和职工分配,由总行统一制定内部考核办法,同各行的经营绩效挂钩,测定不同的比率,拉开差距;股东收益的分配,全行分步实现同股同利,公积金由总行统一管理;明确划分总分支行的事权、财务分配权以及业务控制权,在运用公益金、职工工资总额及其他分配方面,赋予分支行更大的权限。

  按照风险管理和比例控制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交通银行的内部管理。成立权威的评估委员会,参照国际金融界通用的银行评级体系,结合本行的实际,提出一套科学实用的、规范化的考核指标体系和内部评级标准,对系统内所有的分支行进行内部信用等级评估。按照分层管理、分类指导和比较利益原则,根据各分支行的经营业绩、管理水平和风险程度,对各个等级的行分别规定相应的业务范围和经营、管理权限,对信用等级高的分支行进行重点扶持和发展;对个别信用等级低下分支行,改按办事处的规格进行管理。进一步强化总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的职能,使其成为总经理领导下的实施风险管理与比例控制的管理中心,对各分支行的自控指标实行按月统计,按季监控,年终考核;制定对担保、备付信用证等或有负债资产的控制、防范和处置办法。

  坚持综合经营和分业管理,强化交通银行的服务功能。正确处理分业管理和综合经营的关系,逐步形成两大业务体系,即以交通银行本体经营的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体系和以交通银行附属、控股子公司为主体的非银行金融业务,形成集团化的经营模式,使交通银行的各项业务既能适应分业管理的要求,又能保持综合经营的服务功能。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主要由交通银行来承担。交通银行作为整个集团的核心,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研究交通银行的现有客户的结构和行业分布,逐步形成交通银行的基本客户群和行业支柱,确立交通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和业务特色。注重全行业务经营的统筹和协调,发挥整体优势,取得规模经营效益;建立健全全行性的业务开发及创新功能,适应新的金融监管、市场竞争和客户需求,促进各项业务稳步发展。非银行金融业务从交通银行母体分离出去,成立一系列由交通银行控股的专业子公司来经营。这些子公司既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又体现交通银行对它们的控制和约束。

  加强全行的集中统一,完善全行的机构管理机制。强化总行的管理权威和中心地位。总行把工作重点转到制定全行业务发展战略、重大方针和政策上来,以形成总行和管辖分行两级管理、职责分明、调控有力、运行顺畅,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的管理体制。对总分行之间的业务重点进行合理分工和协调,设立总行营业部,逐步健全总行自营业务体系;强化国外业务的集中统一管理和经营。坚持按“慎重稳妥、巩固提高、适当发展”的指导原则,有计划地增设分支机构,实行总量控制;加快基层网点建设,增强业务辐射能力;强化全行电子化开发的统一规划,成立专门的电脑设备租赁公司,为全行的装备和管理现代化服务,加快全行经营管理的电子化进程。

  走出国门,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积极扩大交通银行在国际上的影响。根据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具体情况,努力扩大国际业务,逐步增加外汇资产、外汇资金和外汇收入的比重。积极发展交通银行的境外机构,逐步进入国际金融中心,以及与我国经济关系密切、经济成长迅速的国家或地区;初步建立伦敦、纽约和香港三大总部,分别负责管理欧洲地区、北美地区和亚太地区的业务。并抓住时机,积极争取国际信用评级,使交通银行成为一家具有较高资信度的跨国银行。

  积极探索现代商业银行的人事管理制度,完善行员激励机制和分配制度。建立和实行交通银行行员制(包括职位分类制度、行员聘任制度、行员等级制度和行员劳动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员工分配方法,加强工资总额管理,把各行的经营效益与工资总额挂钩。银行员工实行上岗聘用、工作业绩与待遇的三挂钩,为行员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和充分发挥才能的条件。

  

  三、 重组十年的基本经验

  

  纵观交通银行前十年的改革与发展,初步构建了一个规范化商业银行的基本框架,这是因为交通银行始终以改革为龙头,从而在体制和机制方面不断创新,使业务经营在制度上得到保障、具有可持续性;坚持走商业银行发展的道路,在业务发展和机构扩展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经验大致可以概括为:

  首先是确立商业银行管理模式,完善法人体制。在所有制上交通银行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实行公有股份制,成为全国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机构上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上海的金融机构,按经济区设置分支行,重点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进行机构布局,从沿海由东向西推进,充分发挥中心城市金融的辐射与传导功能;在业务上实行综合经营,打破行业垄断,把竞争机制引入金融领域;在管理体制上实现自主经营、(资金)自求平衡、自担风险的经营管理机制;实现了由多个法人向单一法人的体制变革。

  其次是建立新型的银企关系。交通银行的信用业务,根据市场需要和企业供、产、销情况以及企业的资信、经济效益、偿还能力、银行自身资金状况自行决定,不对企业统包资金,不承担政策性贷款任务。这一方面打破了计划体制下形成的银企关系,通过市场选择和市场竞争,使交通银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客户群体,另一方面增强了市场机制在资金配置中的作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是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银行是负债经营的,并保管着大量的社会财富,承担相当大的风险;同时银行又与国民经济各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旦经营不善,就会对整体经济产生不良影响。为此交通银行在努力开拓业务的同时,确立了稳健经营的作风。即在经营上采取稳健的方针,在业务上采取风险分散、风险转嫁等自我保护措施。在财务上,采取稳健会计的原则,在帐务和现金保管上,健全内部制约措施,加强防范,堵塞漏洞。尤其是,交通银行在同业中率先引进国外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科学体系,来控制和防范经营风险。

  第四是加强总行的集中统一管理,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在改革法人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总分行的权责利关系,并按国际惯例,扩大了总行直接管理的范围,增设了管辖分行、直属分行,调整了管辖分行辖属配置,加强了管辖分行的管理职能,由此保证了总行的集中统一领导和调控能力;与此同时,定期对分支行进行内部评级,据此进行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这项改革探索,强化了总行对分支行的调控能力,优化了资产的配置,极大地提高了资金使用的效益和效率。

  从重新组建后,经过十年改革探索,交通银行初步形成了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框架。值得骄傲的是,交行的改革探索在我国金融改革的历程中,起到了示范和先行者的作用。

  

  四、走向一流国际公众持股银行

  

  交通银行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曾创造过辉煌,但进入新世纪后,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从内部看,交通银行在十多年的改革发展中也积累了较大的历史包袱,如不良贷款占比较高,资本结构不合理,资本充足率偏低达不到监管的要求等。从外部看,除了外资银行咄咄逼人的竞争压力外,其他中资银行的快速发展,使交通银行置身于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之中。这些都对交通银行的改革发展形成了新的压力,在此背景下,交通银行新的整体改革方案出台。

  全面提出深化股份制整体改革方案。进入新世纪后,交通银行高级管理层清醒地认识到,必须采取全新的发展思路,寻求新的突破,才能重振交行雄风。经过缜密的研究,交通银行深化股份制整体改革方案的基本思路和目标逐步形成,就是要立足自身,依托市场,通过包括财务重组、引进外资、和公开上市的“三部曲”,加快发展速度,在较短时期内,把交通银行办成一家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百年民族品牌的现代化金融企业。

  财务重组。2004年6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交通银行深化股份制改革整体方案。根据交通银行自身的特点和股权结构,交行财务重组的基本原则是:立足自身消化一部分,依托市场解决一部分,在国家和老股东的支持下,消化不良资产和补充资本金,提升财务基础。通过集中处置不良资产,发行新股补充资本金,发行次级债优化资本结构等一系列步骤,我行财务重组的效果明显,主要财务指标得到很大改善:不良贷款占比大幅下降,拨备覆盖率大幅提高,资本充足率大为提高,股本结构得到改善。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根据交通银行深化股份制改革整体方案的要求,我行确定了先引资后上市的改革思路,目的在于通过与国际一流银行的全方位合作,实现自身实力的全面提升。即通过战略股权的出售以提高资本充足率,通过股权的多元化以优化公司治理,通过先进理念和技术的引进以实现管理水平的国际化,通过与战略投资者的全面合作以增强持续盈利能力。经过历时3年的努力,2004年8月6日,交通银行与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签署了入股协议,从而使引资工作取得了圆满的结果。引资的成功对交通银行的整体改革和长远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资本金得到充实,资本充足率大为提高,财务实力明显提升;股权结构更加优化,公司治理更趋完善,发展更有后劲;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产品技术,以及和战略投资者的长期合作,使交行在竞争中能保持优势的地位。

  境外公开上市。我行深化股份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体制,成为国际一流的商业银行。因此推进公开上市,成为国际公众持股银行,不仅是全面实现我行深化股份制改革整体方案的要求,更是我行主动接受国际投资者和国际监管规则,加快体制机制改革的必然选择。经过细致扎实的工作,2005年6月23日,交通银行H股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公开上市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此次公开上市是交通银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我行跻身国际一流商业银行产生深远的影响:进一步促进了股权的多元化,提升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了资本实力,建立了可持续融资的资本金补充机制;有利于提升中国银行的国际形象,展示中国金融业改革的成果。

  2007年5月15日,交通银行又成功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深化股份制改革整体方案实施后,特别是通过财务重组-引进外资-公开上市的“三部曲”,交通银行得以卸下沉重的历史包袱轻装上阵,焕发出新的活力,财务资源和自身实力得到有效增强,市场知名度和企业形象大幅提升,这为我行的发展后劲注入了新的动力,全行经营业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06年,由世界品牌实验室(WBL)举办的2006年第三届《Brand China品牌中国》大型调查的结果,交通银行再次蝉联“中国品牌年度大奖(No.1)”(银行类),同时荣获2006年“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TOP10)(银行类)排名第二,并获得2006年“中国十大诚信品牌”(唯一入选银行)。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07年全球1000家银行的最新排名中按一级资本排序,交行列第68位;按总资产排序,交行的排名则从2006年底的第73位上升到第69位。

   值此庆祝交通银行百年华诞之际,我们回顾过去,感到无比自豪,交通银行具有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其声名远播海内外;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探索,交通银行已经成为一家具有较好品牌形象的国际公众持股银行。可以坚信,通过持之以恒的改革和创新,交通银行必将屹立于世界优秀商业银行之林!

  内容提要:本文回顾了交行重新组建以来的改革与发展历程,总结了交行改革的历史经验,向社会展示了交行作为金融改革的示范与先行者的形象。本文展望只要交通银行持之以恒地坚持改革与创新,定能屹立于世界优秀商业银行之林。

  关键词:交行改革历史回顾 经验总结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08)05-05-04

  

  交通银行成立于1908年,至今已整整100周年了。历史上交通银行为振兴民族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时期,交通银行作为金融改革的先锋,业绩辉煌,已成为中国第一家国际公众持股银行。自1986年重新组建以来,各项业务持续健康发展。截止2007年末,资产总额达为21104.44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5671.42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11075亿元人民币,实现净利润202.74亿元人民币。目前在我国143个大中城市设有分支行。

  

  一、 名闻遐迩的百年老字号

  

  交通银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我国晚清时期,其时为了抵御列强的经济侵入和振兴实业,1907年11月,清政府邮传部正式奏请设立交通银行。当时清政府确认,交通银行的设立,明确为商业银行,是官商合办的股份制银行。

  交通银行成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负责借款赎回京汉铁路。1908年12月,经过努力,京汉铁路终于收回,交通银行完成了创办的初期使命。1928年,交通银行总管理处由北京迁至上海。当时的国民政府又颁发了《交通银行条例》,特许交通银行为“发展全国实业之银行”,资本金1000万元,其中商股占80%,官股占20%,从此交通银行成为当时第二家最大的官商合办银行。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交通银行所发行的货币被定为法币。到1936年底,交通银行对交通、纺织、化工、面粉等行业的放款达8530万元,对农业投资达4871万元,对振兴我国民族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解放后,交通银行成为一家服务于人民建设事业的银行。1950年3月,交通银行总管理处在北京召开了解放后第一次全国交通银行行长会议。会议根据全国金融会议的精神,确定交通银行的性质为办理长期信用业务的专业银行,主要任务是办理对工矿、交通、运输事业的长期信用投资。1954年,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成立。根据形势的需要,交通银行自1958年起,除香港分行继续营业外,内地业务分别并入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其内地各分支机构不再存在。

  

  二、 重振雄风金融改革作先锋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大规模的跨地区、跨行业甚至跨国界的经济联合体出现,流通领域中市场调节的比重增大,经济成分多元化格局开始形成,中国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比重日益提升。但是,当时中国金融改革还处于单一目标的选择和突破阶段,资金的配置方式和运行机制仍囿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

  从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战略的高度看,实现经济和金融的协调,进一步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客观上需要建立一家商业银行,以打破当时按行政区划设置机构、按行业分工、以条块为主配置资金的格局,在金融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增加新的服务功能,建立新型银企关系,创建一种新的银行组织体系和管理模式。

  当时,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1984年秋,国务院调查组来沪帮助上海规划经济振兴方案,全国知名经济学家齐集上海。在上海经济发展战略讨论会上,大家一致提出,上海应该发展成为太平洋西岸重要的经济贸易中心,与此相适应,上海也应成为重要的金融中心。同年12月,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国务院调研组建议“在中国人民银行之下,设立一个新的全国性银行,与4个专业银行平行,总行设在上海,经营对内对外长期短期存放汇业务,可以与其他银行业务交叉,允许在外地设立分支机构”。

  1985年2月上海市召开了由市财办、人民银行和专业银行、市财政局领导和一些老银行家参加的三次座谈会,会议就新银行的性质、任务、机构组织、注册资本和资本来源以及业务范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1985年7月中共上海市委(85)发字175号文批示:同意建立交通银行筹备组。筹备组初期工作主要是阐明交通银行的设立,是改革现行金融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克服现有银行业偏于专业所造成缺陷,促使上海加速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做好筹建工作,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广泛听取了金融界、经济界的专家和富有经验的银行工作者的意见,经过反复酝酿,提出:首先在选定行名时,从国内外影响较大,有利于迅速开展对内对外业务这个前提,新设银行的名称以恢复交通银行为宜;其次是指导思想和基本业务。交通银行是在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和管理下的一个综合银行,属于全国性专业银行序列,总行设在上海,经营人民币和外币存放款业务,既为全国服务,也为上海服务;三是银行基金的筹集,交通银行信贷基金指定为人民币10亿元,由中国人民银行一次拨付,今后随经济的发展,货币发行的增加和业务的开展,中国人民银行相应增拨信贷基金;四是充实交通银行的实力,建议给予必要的扶持;五是组织机构,交通银行为公有股份制,成立董事会,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筹备组通过一个阶段的深入研究,拟定了交通银行建行系列方案,方案指出:交通银行的业务经营在执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遵守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金融法规、业务规章的前提下,业务不受专业分工限制,可经营本外币一切银行业务;交通银行的性质是全国性综合性股份制银行,总管理处设在上海;交通银行的分支机构,不按行政区域设置,而是按照各地经济的发展需要,在上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金融改革试点城市、沿海和内地中心城市逐步建立。

  1986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以银发[1986]172号文就正式批准重新组建交通银行向国务院提出请示报告,同年7月24日,国务院以国发[1986]字81号文,发出了《关于重新组建交通银行的通知》,1987年2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以银发[1987]40号文,发出了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重新组建交通银行的通知》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交通银行业务不受专业分工的限制,并具体规定了经营的15项业务,以及开业后经营业务的若干规定。1987年4月1日,根据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的两个《通知》的精神,重新组建的交通银行总管理处由京迁沪,正式开业。

  重新组建的交通银行按照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基本发展模式,坚持改革,积极探索,在前十年里初步形成了一个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框架,在中国经济建设和金融体制改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开业初期在金融改革方面的探索主要有:

  改变了当时专业银行专业分工的模式,把交通银行办成一个综合性的银行。交通银行的重新组建,走出了一条企业可以选择银行、银行可以选择企业的市场化的路子。交通银行与各专业银行实行业务全面交叉,把竞争机制引进了金融领域,对于搞活金融,改进金融服务起了重要的作用。交通银行资金自求平衡,对企业不包资金供应,也不依赖人民银行供应资金。为了确保资金合理配置和良性循环,交通银行吸取国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有益经验,注意计算资金的转移价格,资金的成本率和边际成本,资金的期限对称和利率对称,由此逐步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从资金的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方面对资金进行全面调控,从而成为交通银行的主要风险管理部门。交通银行改变了按行政区划层层设机构的老办法,改为在经济中心城市设立机构以适应商品的流动和横向经济的联合、协作。交通银行的分行一律设在全国的中心城市,并以大中城市为依托,其业务辐射周围地区,使银行的经营与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实行股份制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从而使交通银行成为我国第一家全国性实行股份制的商业银行,以利于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总处设董事会,由投资单位和各方面代表参加。分行设立管理委员会,执行类似董事会的职能。总处只对分行的业务政策、主要规章制度和干部任免等几个重要方面进行领导,各分行在总处的领导下,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在资金上不吃“大锅饭”。交行的中层干部实行聘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进行定期考核和民主评议,为打破改变终身制创造条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在新形势下,交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也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上世纪90年代后期交通银行的改革作了较大的调整,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把交通银行办成规范化的商业银行,具体内容包括规范交通银行的股份制,完善法人体制;坚持综合经营和分业管理,强化交通银行的服务功能;适应中央银行新的监管办法,建立内部信用等级评估制度;增强总行的资金调度能力和经营功能,完善机构管理体制;积极向境外发展,不断提高交通银行的国际地位;探索商业银行的行员制,完善激励机制和分配制度。

  理顺总分行的产权关系,完成了向全行统一法人的过渡。把当时多法人的体制,改为全行一个法人。实行“统一法人、分级经营、单独核算、严格考核”的管理体制,采取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模式。即分支行的股本,改为统一向总行入股。各分支行以总行授权法人的名义自主经营,不再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和法律责任;规范股份制银行的领导管理体制,建立股东代表大会制度,完善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经营成果的分配,按股份制企业的规范要求,由总行统一进行。公益金和职工分配,由总行统一制定内部考核办法,同各行的经营绩效挂钩,测定不同的比率,拉开差距;股东收益的分配,全行分步实现同股同利,公积金由总行统一管理;明确划分总分支行的事权、财务分配权以及业务控制权,在运用公益金、职工工资总额及其他分配方面,赋予分支行更大的权限。

  按照风险管理和比例控制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交通银行的内部管理。成立权威的评估委员会,参照国际金融界通用的银行评级体系,结合本行的实际,提出一套科学实用的、规范化的考核指标体系和内部评级标准,对系统内所有的分支行进行内部信用等级评估。按照分层管理、分类指导和比较利益原则,根据各分支行的经营业绩、管理水平和风险程度,对各个等级的行分别规定相应的业务范围和经营、管理权限,对信用等级高的分支行进行重点扶持和发展;对个别信用等级低下分支行,改按办事处的规格进行管理。进一步强化总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的职能,使其成为总经理领导下的实施风险管理与比例控制的管理中心,对各分支行的自控指标实行按月统计,按季监控,年终考核;制定对担保、备付信用证等或有负债资产的控制、防范和处置办法。

  坚持综合经营和分业管理,强化交通银行的服务功能。正确处理分业管理和综合经营的关系,逐步形成两大业务体系,即以交通银行本体经营的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体系和以交通银行附属、控股子公司为主体的非银行金融业务,形成集团化的经营模式,使交通银行的各项业务既能适应分业管理的要求,又能保持综合经营的服务功能。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主要由交通银行来承担。交通银行作为整个集团的核心,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研究交通银行的现有客户的结构和行业分布,逐步形成交通银行的基本客户群和行业支柱,确立交通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和业务特色。注重全行业务经营的统筹和协调,发挥整体优势,取得规模经营效益;建立健全全行性的业务开发及创新功能,适应新的金融监管、市场竞争和客户需求,促进各项业务稳步发展。非银行金融业务从交通银行母体分离出去,成立一系列由交通银行控股的专业子公司来经营。这些子公司既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又体现交通银行对它们的控制和约束。

  加强全行的集中统一,完善全行的机构管理机制。强化总行的管理权威和中心地位。总行把工作重点转到制定全行业务发展战略、重大方针和政策上来,以形成总行和管辖分行两级管理、职责分明、调控有力、运行顺畅,有利于调动各方积极性的管理体制。对总分行之间的业务重点进行合理分工和协调,设立总行营业部,逐步健全总行自营业务体系;强化国外业务的集中统一管理和经营。坚持按“慎重稳妥、巩固提高、适当发展”的指导原则,有计划地增设分支机构,实行总量控制;加快基层网点建设,增强业务辐射能力;强化全行电子化开发的统一规划,成立专门的电脑设备租赁公司,为全行的装备和管理现代化服务,加快全行经营管理的电子化进程。

  走出国门,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积极扩大交通银行在国际上的影响。根据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具体情况,努力扩大国际业务,逐步增加外汇资产、外汇资金和外汇收入的比重。积极发展交通银行的境外机构,逐步进入国际金融中心,以及与我国经济关系密切、经济成长迅速的国家或地区;初步建立伦敦、纽约和香港三大总部,分别负责管理欧洲地区、北美地区和亚太地区的业务。并抓住时机,积极争取国际信用评级,使交通银行成为一家具有较高资信度的跨国银行。

  积极探索现代商业银行的人事管理制度,完善行员激励机制和分配制度。建立和实行交通银行行员制(包括职位分类制度、行员聘任制度、行员等级制度和行员劳动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员工分配方法,加强工资总额管理,把各行的经营效益与工资总额挂钩。银行员工实行上岗聘用、工作业绩与待遇的三挂钩,为行员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和充分发挥才能的条件。

  

  三、 重组十年的基本经验

  

  纵观交通银行前十年的改革与发展,初步构建了一个规范化商业银行的基本框架,这是因为交通银行始终以改革为龙头,从而在体制和机制方面不断创新,使业务经营在制度上得到保障、具有可持续性;坚持走商业银行发展的道路,在业务发展和机构扩展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经验大致可以概括为:

  首先是确立商业银行管理模式,完善法人体制。在所有制上交通银行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实行公有股份制,成为全国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机构上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上海的金融机构,按经济区设置分支行,重点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进行机构布局,从沿海由东向西推进,充分发挥中心城市金融的辐射与传导功能;在业务上实行综合经营,打破行业垄断,把竞争机制引入金融领域;在管理体制上实现自主经营、(资金)自求平衡、自担风险的经营管理机制;实现了由多个法人向单一法人的体制变革。

  其次是建立新型的银企关系。交通银行的信用业务,根据市场需要和企业供、产、销情况以及企业的资信、经济效益、偿还能力、银行自身资金状况自行决定,不对企业统包资金,不承担政策性贷款任务。这一方面打破了计划体制下形成的银企关系,通过市场选择和市场竞争,使交通银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客户群体,另一方面增强了市场机制在资金配置中的作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是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银行是负债经营的,并保管着大量的社会财富,承担相当大的风险;同时银行又与国民经济各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旦经营不善,就会对整体经济产生不良影响。为此交通银行在努力开拓业务的同时,确立了稳健经营的作风。即在经营上采取稳健的方针,在业务上采取风险分散、风险转嫁等自我保护措施。在财务上,采取稳健会计的原则,在帐务和现金保管上,健全内部制约措施,加强防范,堵塞漏洞。尤其是,交通银行在同业中率先引进国外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科学体系,来控制和防范经营风险。

  第四是加强总行的集中统一管理,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在改革法人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总分行的权责利关系,并按国际惯例,扩大了总行直接管理的范围,增设了管辖分行、直属分行,调整了管辖分行辖属配置,加强了管辖分行的管理职能,由此保证了总行的集中统一领导和调控能力;与此同时,定期对分支行进行内部评级,据此进行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这项改革探索,强化了总行对分支行的调控能力,优化了资产的配置,极大地提高了资金使用的效益和效率。

  从重新组建后,经过十年改革探索,交通银行初步形成了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框架。值得骄傲的是,交行的改革探索在我国金融改革的历程中,起到了示范和先行者的作用。

  

  四、走向一流国际公众持股银行

  

  交通银行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曾创造过辉煌,但进入新世纪后,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从内部看,交通银行在十多年的改革发展中也积累了较大的历史包袱,如不良贷款占比较高,资本结构不合理,资本充足率偏低达不到监管的要求等。从外部看,除了外资银行咄咄逼人的竞争压力外,其他中资银行的快速发展,使交通银行置身于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之中。这些都对交通银行的改革发展形成了新的压力,在此背景下,交通银行新的整体改革方案出台。

  全面提出深化股份制整体改革方案。进入新世纪后,交通银行高级管理层清醒地认识到,必须采取全新的发展思路,寻求新的突破,才能重振交行雄风。经过缜密的研究,交通银行深化股份制整体改革方案的基本思路和目标逐步形成,就是要立足自身,依托市场,通过包括财务重组、引进外资、和公开上市的“三部曲”,加快发展速度,在较短时期内,把交通银行办成一家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百年民族品牌的现代化金融企业。

  财务重组。2004年6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交通银行深化股份制改革整体方案。根据交通银行自身的特点和股权结构,交行财务重组的基本原则是:立足自身消化一部分,依托市场解决一部分,在国家和老股东的支持下,消化不良资产和补充资本金,提升财务基础。通过集中处置不良资产,发行新股补充资本金,发行次级债优化资本结构等一系列步骤,我行财务重组的效果明显,主要财务指标得到很大改善:不良贷款占比大幅下降,拨备覆盖率大幅提高,资本充足率大为提高,股本结构得到改善。

  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根据交通银行深化股份制改革整体方案的要求,我行确定了先引资后上市的改革思路,目的在于通过与国际一流银行的全方位合作,实现自身实力的全面提升。即通过战略股权的出售以提高资本充足率,通过股权的多元化以优化公司治理,通过先进理念和技术的引进以实现管理水平的国际化,通过与战略投资者的全面合作以增强持续盈利能力。经过历时3年的努力,2004年8月6日,交通银行与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签署了入股协议,从而使引资工作取得了圆满的结果。引资的成功对交通银行的整体改革和长远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资本金得到充实,资本充足率大为提高,财务实力明显提升;股权结构更加优化,公司治理更趋完善,发展更有后劲;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产品技术,以及和战略投资者的长期合作,使交行在竞争中能保持优势的地位。

  境外公开上市。我行深化股份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商业银行体制,成为国际一流的商业银行。因此推进公开上市,成为国际公众持股银行,不仅是全面实现我行深化股份制改革整体方案的要求,更是我行主动接受国际投资者和国际监管规则,加快体制机制改革的必然选择。经过细致扎实的工作,2005年6月23日,交通银行H股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公开上市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此次公开上市是交通银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我行跻身国际一流商业银行产生深远的影响:进一步促进了股权的多元化,提升经营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了资本实力,建立了可持续融资的资本金补充机制;有利于提升中国银行的国际形象,展示中国金融业改革的成果。

  2007年5月15日,交通银行又成功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深化股份制改革整体方案实施后,特别是通过财务重组-引进外资-公开上市的“三部曲”,交通银行得以卸下沉重的历史包袱轻装上阵,焕发出新的活力,财务资源和自身实力得到有效增强,市场知名度和企业形象大幅提升,这为我行的发展后劲注入了新的动力,全行经营业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06年,由世界品牌实验室(WBL)举办的2006年第三届《Brand China品牌中国》大型调查的结果,交通银行再次蝉联“中国品牌年度大奖(No.1)”(银行类),同时荣获2006年“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TOP10)(银行类)排名第二,并获得2006年“中国十大诚信品牌”(唯一入选银行)。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07年全球1000家银行的最新排名中按一级资本排序,交行列第68位;按总资产排序,交行的排名则从2006年底的第73位上升到第69位。

   值此庆祝交通银行百年华诞之际,我们回顾过去,感到无比自豪,交通银行具有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其声名远播海内外;展望未来,我们充满信心,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探索,交通银行已经成为一家具有较好品牌形象的国际公众持股银行。可以坚信,通过持之以恒的改革和创新,交通银行必将屹立于世界优秀商业银行之林!


相关内容

  • 四大自贸区
  • 四大自贸区的政策及评价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是指在贸易和投资等方面比世贸组织有关规定更加优惠的贸易安排: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以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狭义仅指提供区内加工出口所需原料等货物的进口豁免关税的地区,类 ...

  • 福建自贸区方案
  •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福建) 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 国发[2015]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批准<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予印发. 一.建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 ...

  • 人民日报天津东疆自由贸易港雏形初显
  • 10平方公里,作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试点一年来 (经济聚焦) 本报记者 陈 杰 < 人民日报 >( 2012年06月26日   10 版)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国在航运下游产业码头.航道.堆场和装卸等方面,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但我国尚无公认的国际航运中心,在航运金融.航运交易.航 ...

  • 成立上海自由贸易区有什么意义?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 上海自由贸易区 [acel rovsion的回答(270票)]: 谢谢邀请..由于这项政策目前都还是前瞻性的一些东西,所以就列一些tips来回答一下好了. 目前的版本是缩水版,原版本的构想相对现在要更为宏大一些,克强总理对于部委的阻力,最后拍了桌子,这项魄力还是颇有气度. 那么,我的回答分为两部分, ...

  •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创新政策及解读
  •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创新政策及解读 6月中旬,商务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会同国务院有关部 门拟定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草案),上报国务院审批.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该方案草案.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 ...

  • 金融博弈 虎口拔牙
  • 在世界金融一体化背景下,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增强金融业活力,改善银行的经营环境;将资源配置视野置于全球范围,有助于大幅度引进外资;有利于中国金融企业的跨国化经营;有利于加强金融合作,建立金融安全体系,走上大国与强国之路.但在与国际资本博弈时,中国金融资本在体制.管理.人才等诸多方面 ...

  • 重庆两江新区离岸金融市场模式创建设想
  • ・本刊特稿・ 核心提示: 2010年5月7日,国务院批复了重庆"两江新区"建设总体方案, 这是继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的中国第三个副省级开发区.重庆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正着力推进"金融中心"建设. 为了加快推进重庆成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quo ...

  • 上海自贸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3.0
  • 上海自贸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013111037程嘉璐 13级数理经济 2013111628戴明磊 13级数理经济 2013xxxxxx 王雅婷 13级数理经济 2013xxxxxx 王竹萱 13级数理经济 2013xxxxxx 宋赟 13级数理经济 2013110422 郑伊云 13级数理经济 一 ...

  • 中国银行业分析与展望
  • 中国银行业分析与展望 [分析员] 张 志 静 8621-58889007 主要结论 国有商业银行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有网络优势但却将遭受未来电子网络的冲击有垄断市场左右存贷利率的竞争优势破的风险 但也面临垄断局面被打 但 资源充足性虽然强于新兴商业银行 灵活性却较新兴商业银行弱 新兴商业银行在目前的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