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尼的证词]阅读答案

斯文尼的证词

退役美国空军将领斯文尼于2004年7月15日在美国东部去世,终年84岁。

 1945年8月9日,斯文尼驾驶B-29轰炸机向日本长崎投下yuanzidan,共造成大约7万人死亡。斯文尼曾于1995年5月11日在美国国会发表证词,揭露日本在二战中的侵略本质及其暴行。

①在战败50年后,日本领导人轻率地声称他们是受害者,广岛、长崎与南京大屠杀在实质上是一回事!整整几代日本人不知道他们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干了些什么。这可以理解为什么他们不理解日本需要道歉。

 ②经常有人问我,用yuanzidan轰炸日本是不是出于报复,是不是蓄意毁灭一个古老而令人尊敬的文明。在此让我澄清一个事实,纠正一个长期以来的偏见,那就是我们故意选择人口密集的城市轰炸。我们要轰炸的每一个目标城市都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广岛是日军南方司令部所在地,并集结了实力可观的防御部队。长崎是工业中心,有两个重要的兵工厂。在这两个城市,日本都把兵工厂和部队配置于市区中心。像在任何一场战争中一样,我们的目标———理所当然的目标———是胜利。这是一个不可动摇的目标。

③我不想否认双方死了许多人,不仅两国,而且是世界。我不为战争的残酷性而骄傲而欢乐,我不希望我国或敌国的人民受难。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但我的确认为这样一个问题应该去问日本战犯,是他们以日本人民为代价,追求自身的辉煌。他们发动了战争,并拒绝停止战争。难道他们不应为所有的苦难、为日本的灾难负最终的责任吗?

④如果日本不追询并接受真相,日本怎能安心地与自己相处,与亚洲邻国、与美国相处?

⑤我和我的部属在执行yuanzidan轰炸任务时坚信,我们将结束战争。我们并没有感到高兴。而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⑥今天,我站在这里作证,并不是庆祝yuanzidan的使用,而是相反。我希望我的使命是最后一次。

1、在②段中作者说要澄清一个事实,纠正一个偏见,这个“事实”、“偏见”各是什么?请简要回答。(2分)

“偏见”:

“事实”:

2、第③段中,“但我的确认为这样一个问题应该去问日本战犯”,“这样一个问题”指什么?(2分)

3、第④段首句“如果日本不追询并接受真相”,“真相”是什么?(2分)

4、人类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得出“以史为鉴” 的理性结论,维护和平、谋求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后几段中,作者也多次说“不为战争的残酷性而骄傲而欢乐”、“没有感到高兴”、“不是庆祝yuanzidan的使用”等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2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答案网整理

斯文尼的证词

退役美国空军将领斯文尼于2004年7月15日在美国东部去世,终年84岁。

 1945年8月9日,斯文尼驾驶B-29轰炸机向日本长崎投下yuanzidan,共造成大约7万人死亡。斯文尼曾于1995年5月11日在美国国会发表证词,揭露日本在二战中的侵略本质及其暴行。

①在战败50年后,日本领导人轻率地声称他们是受害者,广岛、长崎与南京大屠杀在实质上是一回事!整整几代日本人不知道他们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干了些什么。这可以理解为什么他们不理解日本需要道歉。

 ②经常有人问我,用yuanzidan轰炸日本是不是出于报复,是不是蓄意毁灭一个古老而令人尊敬的文明。在此让我澄清一个事实,纠正一个长期以来的偏见,那就是我们故意选择人口密集的城市轰炸。我们要轰炸的每一个目标城市都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广岛是日军南方司令部所在地,并集结了实力可观的防御部队。长崎是工业中心,有两个重要的兵工厂。在这两个城市,日本都把兵工厂和部队配置于市区中心。像在任何一场战争中一样,我们的目标———理所当然的目标———是胜利。这是一个不可动摇的目标。

③我不想否认双方死了许多人,不仅两国,而且是世界。我不为战争的残酷性而骄傲而欢乐,我不希望我国或敌国的人民受难。每一个生命都是宝贵的。但我的确认为这样一个问题应该去问日本战犯,是他们以日本人民为代价,追求自身的辉煌。他们发动了战争,并拒绝停止战争。难道他们不应为所有的苦难、为日本的灾难负最终的责任吗?

④如果日本不追询并接受真相,日本怎能安心地与自己相处,与亚洲邻国、与美国相处?

⑤我和我的部属在执行yuanzidan轰炸任务时坚信,我们将结束战争。我们并没有感到高兴。而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⑥今天,我站在这里作证,并不是庆祝yuanzidan的使用,而是相反。我希望我的使命是最后一次。

1、在②段中作者说要澄清一个事实,纠正一个偏见,这个“事实”、“偏见”各是什么?请简要回答。(2分)

“偏见”:

“事实”:

2、第③段中,“但我的确认为这样一个问题应该去问日本战犯”,“这样一个问题”指什么?(2分)

3、第④段首句“如果日本不追询并接受真相”,“真相”是什么?(2分)

4、人类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得出“以史为鉴” 的理性结论,维护和平、谋求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后几段中,作者也多次说“不为战争的残酷性而骄傲而欢乐”、“没有感到高兴”、“不是庆祝yuanzidan的使用”等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2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答案网整理


相关内容

  • 猫(教学实录)
  • <猫>教学实录 执教者:段 雪 [设计理念]:本次教学主要秉承"通读全文,精读部分"的思想,首先教会学生结合预习能迅速浏览文章初步把握文章结构:其次培养学生细节赏析能力,尤其是对关键语句的品味分析:最重心的是引导学生深入重点字词,更高层次的探索和理解文章主旨,把握作者 ...

  • "说谎"的眼睛
  • "目击者记忆":之前从未被质疑过的"目击证人证词可信度"问题 2011年年底,心理学家加里·威尔斯在美国最高法院里旁听了一场法庭辩论,但他对这场辩论的结果感到很不满意. 威尔斯与隶属于美国心理协会的几位科学家,以及为已被定罪的新罕布什尔州"窃贼&qu ...

  • 文化时间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文化时间 ①时间有"向"的概念,并不是一直都有的.潮水.冬夏二至.季节.星辰的循环往来,这些现象使许多原始人把时间看作一种基本上不断循环的有机节奏.他们想,既然时间跟天体的循环运转分不开,时间本身也应该是循环的.白天跟随黑夜,新月代替旧月,冬天过了是夏天 ...

  •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
  • <形式逻辑学>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概念 一.填空题 1. 在一个正确的划分中,"母项"与"子项"在外延上具有 异 关系. 2. 从"属加种差"的定义的结构看,在定义"负判断是否定某一判断的判断"中,&qu ...

  • 2016年河南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 2016年河南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读音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腌臜/积攒 绯红/绯闻 驽钝/弓弩 呼吁/气喘吁吁 B 诘责/拮据 畸形/绮丽 前提/提防 消弭/弥天大谎 C 解剖/庖代 杀戮/戳穿 吮吸/允许 深谙/万马齐喑 D 揿钮/钦差 邂逅 ...

  • 共和党新策略:用仁慈扼杀奥巴马医改 | 政策
  • 撰文:David Weigel 编辑:杨贵 翻译:陶梦萦 共和党找了对付奥巴马医改的新策略,表面上看起来他们对奥巴马医改是支持态度,其实却是想通过这种方法对其进行扼杀 一周以来,共和党人都在忙不迭地推进一项出人意料的事务:制定"B计划",为美国最高法院向<合理医疗费用法案& ...

  • 1989年彻底消亡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 1989年彻底消亡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1941年,南斯拉夫被纳粹德国占领.1943年,南斯拉夫共产党建立"人民解放运动",进行反法西斯的游击战争.1945年12月,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1963年改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人铁托出任总统. ...

  • 南斯拉夫解体
  • 南斯拉夫解体 编辑词条 添加义项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词条暂无分类 南斯拉夫解体是指一系列的冲突和政治动荡使得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的过程,南斯拉夫的八个联邦构成单位包括了六个共和国: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马其顿.黑山.塞尔维亚,以及塞尔维亚境内的两个自治省 ...

  • 南斯拉夫战争
  • 南斯拉夫战争 历史背景编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德国和意大利占领的多民族国家南斯拉夫在战后,经由一支民族解放军的领导者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带领下成功独立.成立了这个后来称其拥有―七国国境.六个共和国.五个民族.四种语言.三种宗教.两套文字.一个国家|的多样性国家. 战后的世界主要由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