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独自成功的"柯达造"

  成也胶卷,败也胶卷。2012年1月19日,接连亏损的柯达终于走到了尽头。这棵百年大树已然枯萎,但令人惊异的是,有那么一些曾经被柯达所抛弃的技术,甚至是依附于它的企业,却正在崛起。    从他们身上,我们或许能管中窥豹地看到一些柯达积重难返的原因。      等通量公司:让专业的人做决策   “柯达”含量:创立人为原柯达研究人员,项目为柯达放弃的镀膜技术   成功程度:在创新表面工程技术商业化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等通量(Isoflux)的创立人戴维・格洛克原本在柯达任职,领导着一个研究小组,他主要负责开发新产品的制造工艺。格洛克是世界领先的圆柱磁控技术专家之一,拥有29项美国专利。    在柯达任职时,格洛克发现了圆柱磁控镀膜技术的独特价值。他兴冲冲地向公司推介,但公司的反应冷淡至极,“我找到他们说:‘这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技术,可现在还没有商品化。如果公司不感兴趣,我想自己开发。’他们回答:‘好吧,你去开发吧。’”    格洛克说,在柯达,创新不能很快地通过管理层决策并转化为商品,研究实验室和高管层之间存在着断层。脱离柯达的好处在于,专业人员能拥有更多的决策权。    1993年,格洛克拿着源自柯达的技术创立了等通量公司,这项被柯达不屑一顾的技术在一年后达成了第一笔生意――其生产的第一个圆柱磁控管卖给了美国宇航局。到今天,该产品仍在“服役”。    格洛克很注重专业人才与公司的结合,他为董事会引入了乔什・柯洛纳斯。柯洛纳斯曾任柯达的临床诊断部副总裁兼总经理,长期研究生物产品和保健产品市场。“柯洛纳斯的加入,给我们董事会带来了他在医疗保健行业的经验,并形成了战略联盟。”    在柯洛纳斯的努力下,等通量开始为生物医药领域快速增长的创新者量身开发具有独特性能的涂料和表层。不仅如此,等通量还成立了一个主要由医药、商业和金融方面的领军者组成的咨询委员会,为公司提供建议、行业咨询和法律咨询等,帮助公司开发及商业化其表面工程技术,将创新转变成适用于市场的医疗相关产品。    这些努力得到了回报,不少龙头企业前来购买等通量的技术,从光纤和高科技传感器到电线和纤维,他们为几乎所有东西镀膜。甚至有些客户还将其系统用于开发复合材料,应用于国防工业的研发。    2012年3月底,柯达向纽约州美国破产法院提出请求,将向约300名关键管理人员和其他员工提供总额约1350万美元的奖金,避免他们离开公司。柯达提出的理由是,他们拥有对公司复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如果这些员工离职,那么将很难找到替代者。    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如果仍然无法改变原有的决策机制,柯达付出如此大代价的挽留,或许意义不大。      锐珂医疗:让创新务实起来   “柯达”含量:CEO为原柯达副总裁,项目为原柯达医疗成像技术   成功程度:2010年收入23亿美元    2007年,柯达决定出售其医疗成像部门,这一部门主要制造医院和牙医使用的X射线设备。通过与私人股权投资公司Onex的交易,柯达赚了23.5亿美元。    这个被喻为柯达为求自救而“断臂”的部门,在Onex接手后重组为锐珂医疗。CEO凯文・霍伯特在公司正式成立时说:“现在对于我们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霍伯特曾先后担任过柯达数字采集系统总经理、柯达医疗集团副总裁兼柯达高级副总裁。在他的领导下,计算机X线成像业务取得了全球第二的排名,他在医疗方面有着绝对专业的水准和丰富的经验。霍伯特为锐珂医疗定下了不迷信高端产品的高利润的策略。“我们最看重的是如何将创新‘务实’起来。”锐珂医疗大中华区总裁刘杰说:“不管我们的想法多么新颖,但是如果它在一两年内难以广泛实施,就要放弃。创新必须有其可操作性。”    在此方针引导下,锐珂医疗不断地加大研发投入,用每年都推出新品的方式,让客户相信锐珂医疗是一家有增长潜力的公司。    如今,锐珂医疗已成为一家拥有8000多名员工的成长型企业,其产品被全球大约90%的医院和牙科诊所采用。2010年,其收入达到了23亿美元。同年,锐珂医疗被弗罗斯特及沙利文公司(一家为世界顶尖高科技公司提供市场及战略咨询讯服务的知名企业)选为年度最佳医疗成像公司。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柯达不断出售一些具有成长潜力的业务,以偿还长期债务和筹资发展他们早已错过了黄金时代的数码相机业务,梦想在这个早已拥挤不堪的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2007年,柯达在美国数码相机销售排行榜中居第四位,市场份额仅占9.省略

  成也胶卷,败也胶卷。2012年1月19日,接连亏损的柯达终于走到了尽头。这棵百年大树已然枯萎,但令人惊异的是,有那么一些曾经被柯达所抛弃的技术,甚至是依附于它的企业,却正在崛起。    从他们身上,我们或许能管中窥豹地看到一些柯达积重难返的原因。      等通量公司:让专业的人做决策   “柯达”含量:创立人为原柯达研究人员,项目为柯达放弃的镀膜技术   成功程度:在创新表面工程技术商业化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等通量(Isoflux)的创立人戴维・格洛克原本在柯达任职,领导着一个研究小组,他主要负责开发新产品的制造工艺。格洛克是世界领先的圆柱磁控技术专家之一,拥有29项美国专利。    在柯达任职时,格洛克发现了圆柱磁控镀膜技术的独特价值。他兴冲冲地向公司推介,但公司的反应冷淡至极,“我找到他们说:‘这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技术,可现在还没有商品化。如果公司不感兴趣,我想自己开发。’他们回答:‘好吧,你去开发吧。’”    格洛克说,在柯达,创新不能很快地通过管理层决策并转化为商品,研究实验室和高管层之间存在着断层。脱离柯达的好处在于,专业人员能拥有更多的决策权。    1993年,格洛克拿着源自柯达的技术创立了等通量公司,这项被柯达不屑一顾的技术在一年后达成了第一笔生意――其生产的第一个圆柱磁控管卖给了美国宇航局。到今天,该产品仍在“服役”。    格洛克很注重专业人才与公司的结合,他为董事会引入了乔什・柯洛纳斯。柯洛纳斯曾任柯达的临床诊断部副总裁兼总经理,长期研究生物产品和保健产品市场。“柯洛纳斯的加入,给我们董事会带来了他在医疗保健行业的经验,并形成了战略联盟。”    在柯洛纳斯的努力下,等通量开始为生物医药领域快速增长的创新者量身开发具有独特性能的涂料和表层。不仅如此,等通量还成立了一个主要由医药、商业和金融方面的领军者组成的咨询委员会,为公司提供建议、行业咨询和法律咨询等,帮助公司开发及商业化其表面工程技术,将创新转变成适用于市场的医疗相关产品。    这些努力得到了回报,不少龙头企业前来购买等通量的技术,从光纤和高科技传感器到电线和纤维,他们为几乎所有东西镀膜。甚至有些客户还将其系统用于开发复合材料,应用于国防工业的研发。    2012年3月底,柯达向纽约州美国破产法院提出请求,将向约300名关键管理人员和其他员工提供总额约1350万美元的奖金,避免他们离开公司。柯达提出的理由是,他们拥有对公司复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如果这些员工离职,那么将很难找到替代者。    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如果仍然无法改变原有的决策机制,柯达付出如此大代价的挽留,或许意义不大。      锐珂医疗:让创新务实起来   “柯达”含量:CEO为原柯达副总裁,项目为原柯达医疗成像技术   成功程度:2010年收入23亿美元    2007年,柯达决定出售其医疗成像部门,这一部门主要制造医院和牙医使用的X射线设备。通过与私人股权投资公司Onex的交易,柯达赚了23.5亿美元。    这个被喻为柯达为求自救而“断臂”的部门,在Onex接手后重组为锐珂医疗。CEO凯文・霍伯特在公司正式成立时说:“现在对于我们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霍伯特曾先后担任过柯达数字采集系统总经理、柯达医疗集团副总裁兼柯达高级副总裁。在他的领导下,计算机X线成像业务取得了全球第二的排名,他在医疗方面有着绝对专业的水准和丰富的经验。霍伯特为锐珂医疗定下了不迷信高端产品的高利润的策略。“我们最看重的是如何将创新‘务实’起来。”锐珂医疗大中华区总裁刘杰说:“不管我们的想法多么新颖,但是如果它在一两年内难以广泛实施,就要放弃。创新必须有其可操作性。”    在此方针引导下,锐珂医疗不断地加大研发投入,用每年都推出新品的方式,让客户相信锐珂医疗是一家有增长潜力的公司。    如今,锐珂医疗已成为一家拥有8000多名员工的成长型企业,其产品被全球大约90%的医院和牙科诊所采用。2010年,其收入达到了23亿美元。同年,锐珂医疗被弗罗斯特及沙利文公司(一家为世界顶尖高科技公司提供市场及战略咨询讯服务的知名企业)选为年度最佳医疗成像公司。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柯达不断出售一些具有成长潜力的业务,以偿还长期债务和筹资发展他们早已错过了黄金时代的数码相机业务,梦想在这个早已拥挤不堪的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2007年,柯达在美国数码相机销售排行榜中居第四位,市场份额仅占9.省略


相关内容

  • 柯达没落竟是成功惹的祸
  • 柯达竟然撑了这么久,这着实令我惊讶.上世纪80年代,我为这家博朗尼相机生产商从事顾问工作,几十年前就发现它正不可避免地步向末路,但其所用的时间超过了我的预料. 当柯达在1888年成立时,质量是其"战斗的号角".它欣然放弃了照相机,以便专注于照片冲洗业务.这为柯达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

  • 优势永远是相对的
  • 2012年 1月 19日,曾经誉满全球的美国大型摄影器材公司柯达公司及其在美国的子公司向纽约一间地方法庭申请破产保护.消息传来,不仅引起全球媒体的关注,也难免令与柯达共同成长的几代人唏嘘不已. 翻开柯达的成长史,里面充满了令人赞叹的辉煌纪录.柯达公司的前身是由著名的美国发明家乔治·伊斯曼于 1880 ...

  • 自我推销的智慧
  • 时下的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各路品牌竞相厮杀,你方唱罢我登场:职场也是一样,各路英豪逐鹿中原,山外更有一山高.在如此残酷甚至惨烈的环境下,想要脱颖而出就要把握稍纵即逝的时机,采用独特新颖的手法,让买家或者老板看到自己.欣赏自己,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我们的智慧,离不开独到过人的自我推销能力. 让自己被&qu ...

  • 如何成功的一名优秀的图片库摄影师
  • 进入国内外的图片库看看,你会发现,如今的图片在向什么方向走.如果说我们许多的摄影理论在十多年前是正确的,而如今这些理论却正在被打破,例如:在摄影教育的课堂上我们常常说怎样才能达到色彩的饱和,又教导学生为了让人物不变形不要用广角镜头拍摄人像,而如今,变形的照片比比皆是.市场上非饱和的图片也是大受欢迎的 ...

  • 企业文化与团队建设培训
  • 企业文化与团队建设培训 企业文化与团队建设培训讲师:谭小琥 谭小琥老师 老师介绍: 品牌策略营销专家 清华大学特邀讲师 世界华人500强讲师 中国金牌管理咨询师 国际注册企业教练(RCC) 中国式沙盘模拟培训第一人 授课风格: 演说家的风采.战略家的气度.理论家的才华. 谭老师的培训课程:理论与实践 ...

  • 企业内部创业风悄然刮起 优秀员工频频离职
  • 冷默 近来,很多HR抱怨,优秀员工留不住.即便是在高薪.高职以及高福利的全方位留人机制下,很多优秀员工还是选择离职,而大部分选择了自己创业.与此同时,在很多企业中悄然兴起了"征召老板"的机制,即在企业内部创业.据此,笔者采访了上海肯耐珂萨人才服务有限公司培训业务部顾问卫炜. [现 ...

  • 作文结构模式探究
  • 作文结构模式探究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1975年,美国柯达实验室研发了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它不需要交卷,通过电子方式拍摄和记录影像.作为全球最大的传统胶片业企业,柯达担心交卷销量受到影响,一直没有大力发展数码业务. 这一战略招致了灾难性的后果.在忽然到来的数码相机普及大潮中,柯达手足无措, ...

  • 柯达被成功的过去扼杀:股价12年蒸发99%
  • 昨天,<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柯达申请破产保护,导致公司股价大跌近54%,随后公司否认报道.今天,<福布斯>发表文章<成功如何扼杀柯达>,文章如下:柯达能生存这么久时间,我感到惊讶.19世纪80年代,我为Brownie(美国一种很普通的家庭点心,口感介于饼干和蛋糕之间 ...

  • 百年柯达的惨痛教训
  • 从昔日"胶片行业的霸主".美国股市"蓝筹中的蓝筹",到如今被迫宣布破产,那个曾经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陪伴无数人成长的"黄色巨人"―― 柯达公司,最终无法抵御数码时代的冲击,走向了他辉煌时代的终结.   最后一搏 柯达公司在其破产声明中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