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民粹主义形成机制与社会威胁

  摘 要: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网络空间内蔓延出一种新的社会思潮——网络民粹主义,针对去年的哈尔滨杀医事件与今年李某某等人涉嫌强奸案件,在网络舆论中,民粹倾向被进一步体现,公共事件中的网络民粹主义有着自身特殊的形成机制,其社会影响不容忽视。   关键词:网络民粹主义;杀医事件;李某某案;形成机制;社会威胁   中图分类号:D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0031-02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普及,网络舆论事件中,逐渐出现民粹主义倾向。这种社会思潮与互联网的结合,形成了转型时期的网络民粹主义,从2012年哈医大杀医事件到最近网络上关于李某某案的讨论,其中都体现了一定民粹主义倾向,以此为出发点,本文试梳理其中的网络民粹主义特点、其形成机制,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概念与演变   网络民粹主义,在概念上由“民粹主义”演变而来,是指在互联网时代中,由现代技术与社会变革所带来的一种漫延于网络的社会心理。它以民粹主义为基础,在新的环境中,呈现出自身新的特点。“民粹主义有三个标志性的特征,即草根性、非理性和批判性。[1]”其核心是极端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所有政治运动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源。民粹主义者往往认为精英阶级所代表的统治团体,既腐化又堕落,因此宁愿要人民相信自己,也不愿相信这套制度,所以民粹主要的特质就是对政府和精英的反对与不信任。可以说,民粹是一种人民不满现状的社会心理。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是对现实中民粹主义思潮的延伸。在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兴起于21世纪互联网的普及。相较于传统的民粹主义,网络民粹主义思潮也衍生出自身的新特点:第一,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无体系、无纲领;第二,网络民粹主义比传统的民粹主义表现出更大的影响力;第三,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由于所依托传播工具的优势,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和潜在危险性[2]。   二、杀医事件与李某某轮奸案——网络民粹情绪的宣泄   2012年3月29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生的实习医生被杀事件的网络舆论中,体现了民粹主义的特点在这起医患纠纷中,被害的是一名从未给患者李某诊断的无辜实习生,然而在事后的一项网上调查中,参与调查的6161人中,选择高兴的居然高达4018,占总数的60%。与此同时,天涯论坛也在事件发生的十几天之后,对网友的评论进行了抽样调查,选取了200条评论样本,进行言论倾向分析。   从调查结果上看,24%的网友能够客观分析,看到更深层的问题,认为是中国医疗制度上存在弊病,而选择“医生不值得同情”的人达到47%,认为“医生也是弱势群体”的人只有19%。(数据来源:天涯社区社会舆情部分析报告)而在网易上针对这条新闻的36100条评论中,有一个网友这样说到,“应该举国欢庆啊!鞭炮响起来!小酒喝起来!音乐开起来!”正像白岩松在《新闻1+1》里所说,如果三万六千多人里只有一个人这么说,可能还可以加引号理解,但是要知道,随后,顶这个帖子的数量达到了5172人。   2013年2月,李某某因涉嫌强奸罪被拘留,继2011年打架被劳教之后,李某某又一次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数月以来,随着案件审理的缓慢进行,人们一直没有停止对这个事件的关注。在此之中,李某某的家庭背景,作为“富二代”的跋扈性格一直是人们讨论的重要部分,而对受害女孩近况的关注声音则非常少。   作为李某某的母亲,她的每个动向都会遭到网民的指责,无论是其或要求前任律师进行无罪辩护,还是申请案件公开审理。她的做法有不当之处,也有无奈之举,而无一例外地遭到舆论攻击。在民粹倾向的网络环境中,事件不能在双方对等的表达下讨论,强势的舆论批判取代了应有的倾听和思考。在此期间,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较为理性的声音,认为不应该抓住李某某“官二代”的标签不放,尊重司法程序,控制舆论审判等,但是在网友“群情激愤”的力量下,这些声音显得更加“弱小”,被网民贯之以“水军”称号,出现网络表达的不对等倾向。在中国阶层矛盾日益紧张的现实中,人们习惯将“富二代”、“官二代”这些“标签人群”作为不满的宣泄点。对精英阶层的反对,对底层平民的崇尚,体现了民粹主义的思想内核——以民为粹。   三、网络民粹主义形成的机制   (一)社会心理机制   当我们反思李某某案等一系列社会事件时,会发现这种网络中的民粹心理并不只是在具体的社会事件中体现,它更反映了一种蔓延于网络舆论中的社会情绪。这种社会心理形成于两方面,一是我国特殊的历史文化,二是当下转型时期的现实环境。   1.传统文化的思想源。“民本主义在中国传统社会是治国的基本思想,儒家文化在经济上提倡平均主义,不患寡而患不均,在政治上提倡民本主义,墨家提倡的劳动观念及平民意识等。虽然民本主义和平均主义不是民粹主义,但可以成为民粹主义的文化土壤。普通民众长时间处在权威精英的压制之下,急需宣泄压抑情绪的出口。[2]”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理念也继承了我国传统的“大同思想”,从小农经济出发,强调下层人民的力量与参与,在我国历史上的阶级分化中,底层人民对改变生存境遇的愿望是最迫切的,因此在革命中也是最容易动员的群体。加之近代史上,我国经历着长期的屈辱和抗争,被欺压、被侵略的历史形成了“四万万同胞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怨恨和激愤之情。因此对权力、官僚、精英的反抗是底层人民群体性格中的一部分。   2.现实社会的培养皿。在中国的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层出,住房商品化、医疗产业化,教育产业化这些改革措施于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生活成本,尤其对于中低收入的平民阶层,社会资源分配的公平与否直接关系其生活质量与安全感。然而近些年,这些方面的社会矛盾并没有得到有效地化解,现实中精英与权威的言行刺激了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滋长, 这些阶层矛盾、地区矛盾,贫富分化,以及利益冲突都是现实生活中民粹主义的培养皿,加深了平民阶层草根阶层对权贵集团的不信任与排斥,也成为当下民粹主义重新抬头的一个推力。   (二)互联网的技术支持   传统意义上的民粹主义是底层人民的一种社会心理,但由于地域限制,这类群体中人们很难在大范围交换意见,并强化自身判断,因此这种民粹情绪多呈点状分布于社会底层。然而互联网的普及,给这些呈点状分布的意见带来了汇聚与整合的平台。   1.网络的匿名性与自发性,鼓励了意见与情绪的表达。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中指出,人们在意见表达时,总是取向群体的认可,害怕被多数意见孤立,而互联网的匿名性恰打破了被孤立的情境,在互联网上,人们表达自我时更加大胆。   2.网络的多元渠道,聚合并强化了意见认同。互联网的传播渠道从最初的论坛,博客发展到QQ、MSN等即时通讯,而微博客更是为信息的迅速传播提供了有效途径,在互联网环境中,所有信息都可以实时发送和接受。多元渠道使互联网的传播打破了地域限制,将平民阶层的意见整合,使原先成点状分布的“感受”汇聚在一起并得到强化。   四、网络民粹主义的社会威胁   网络民粹主义,作为一种以平民为中心的社会思潮,在推动社会公平公正的过程中无疑会起到积极作用,它在网络上为草根阶层打开了一块表达意愿与诉求的公共领域,对精英阶层和权贵集团起到监督和警示作用,以此平衡社会权力与资源的分配,它的正面意义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我们又必须认识到,逐渐扩张的网络民粹主义带来的社会危害更不容忽视,在哈医大杀医事件中,这种民粹心理所带来的是对无辜生命的漠视,对那些恪守医德的医生的伤害,这种宣泄非但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反而更加深不同阶层的情感距离,它的确给医疗体制改革以警示,但这种警示以牺牲生命与人性关怀为代价,这是我们在推动社会进步中所负担不起的。民粹主义的一个特征是追求极端民主,而非协商民主,要知道,暴力民主的最终归宿仍然是暴力,把民主推向极端化和理想化,把人民大众当是所有行为合理性的唯一来源,其盲从性与非理性很有可能将民主推向其对立面——专制独裁,使历史陷入“独裁——推翻——独裁”的恶性循环中,正如奥威尔在《动物农场》中描述的那样。   与此同时,极端强调平民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民粹主义,也会扼杀其他形式文化的存在,消极社会多元化发展。网络民粹主义将“平民化”与“平均化”作为一切审美的标准,消解社会的包容与理性。“它排斥包括精英文化、边缘文化、前卫文化,甚至现实主义文化在内的所有其他非平均化的文化理想和文化需求,这是以大众名义所施行的一种一元化文化专制。其结果不仅意味着大众中的许多成员的文化诉求被否决,而且也意味着文化的多元格局被破坏”[3],而一些大众媒体为了迎合这种审美需求,过分刺激观众偷窥、泄愤等不良情绪。这种盲目、非理性的思想特征,导致一些电视节目内容低俗化,利用炒作追求卖点和噱头,破坏健康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 林红.民粹主义—棍念理论与实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2] 王国华,张剑.网络民粹主义:缘起、影响与应对[D].华中科技大学,2010.   [3] 朱洁璐,张红军.论当下电视传播中的文化民粹主义倾向[J].江苏广播大学学报,2010(2).   [4] 俞可平.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J].战略与管理,1997(9).   [5] (美)詹姆斯卡伦著.史安斌,董关鹏译.媒体与权力[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 樊星.当代民粹主义思潮的流变——当代思想史片断[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7).   [7] 俞可平.在反思中深化改革[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03-26.   [8] 刘起林.低俗文化中的民粹倾向[N].人民日报,2008-03-27.   [9] 王君玲,石义彬.网络事件中的民粹主义现象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9(4).

  摘 要: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网络空间内蔓延出一种新的社会思潮——网络民粹主义,针对去年的哈尔滨杀医事件与今年李某某等人涉嫌强奸案件,在网络舆论中,民粹倾向被进一步体现,公共事件中的网络民粹主义有着自身特殊的形成机制,其社会影响不容忽视。   关键词:网络民粹主义;杀医事件;李某某案;形成机制;社会威胁   中图分类号:D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1-0031-02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普及,网络舆论事件中,逐渐出现民粹主义倾向。这种社会思潮与互联网的结合,形成了转型时期的网络民粹主义,从2012年哈医大杀医事件到最近网络上关于李某某案的讨论,其中都体现了一定民粹主义倾向,以此为出发点,本文试梳理其中的网络民粹主义特点、其形成机制,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概念与演变   网络民粹主义,在概念上由“民粹主义”演变而来,是指在互联网时代中,由现代技术与社会变革所带来的一种漫延于网络的社会心理。它以民粹主义为基础,在新的环境中,呈现出自身新的特点。“民粹主义有三个标志性的特征,即草根性、非理性和批判性。[1]”其核心是极端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所有政治运动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源。民粹主义者往往认为精英阶级所代表的统治团体,既腐化又堕落,因此宁愿要人民相信自己,也不愿相信这套制度,所以民粹主要的特质就是对政府和精英的反对与不信任。可以说,民粹是一种人民不满现状的社会心理。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是对现实中民粹主义思潮的延伸。在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兴起于21世纪互联网的普及。相较于传统的民粹主义,网络民粹主义思潮也衍生出自身的新特点:第一,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无体系、无纲领;第二,网络民粹主义比传统的民粹主义表现出更大的影响力;第三,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由于所依托传播工具的优势,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和潜在危险性[2]。   二、杀医事件与李某某轮奸案——网络民粹情绪的宣泄   2012年3月29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生的实习医生被杀事件的网络舆论中,体现了民粹主义的特点在这起医患纠纷中,被害的是一名从未给患者李某诊断的无辜实习生,然而在事后的一项网上调查中,参与调查的6161人中,选择高兴的居然高达4018,占总数的60%。与此同时,天涯论坛也在事件发生的十几天之后,对网友的评论进行了抽样调查,选取了200条评论样本,进行言论倾向分析。   从调查结果上看,24%的网友能够客观分析,看到更深层的问题,认为是中国医疗制度上存在弊病,而选择“医生不值得同情”的人达到47%,认为“医生也是弱势群体”的人只有19%。(数据来源:天涯社区社会舆情部分析报告)而在网易上针对这条新闻的36100条评论中,有一个网友这样说到,“应该举国欢庆啊!鞭炮响起来!小酒喝起来!音乐开起来!”正像白岩松在《新闻1+1》里所说,如果三万六千多人里只有一个人这么说,可能还可以加引号理解,但是要知道,随后,顶这个帖子的数量达到了5172人。   2013年2月,李某某因涉嫌强奸罪被拘留,继2011年打架被劳教之后,李某某又一次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数月以来,随着案件审理的缓慢进行,人们一直没有停止对这个事件的关注。在此之中,李某某的家庭背景,作为“富二代”的跋扈性格一直是人们讨论的重要部分,而对受害女孩近况的关注声音则非常少。   作为李某某的母亲,她的每个动向都会遭到网民的指责,无论是其或要求前任律师进行无罪辩护,还是申请案件公开审理。她的做法有不当之处,也有无奈之举,而无一例外地遭到舆论攻击。在民粹倾向的网络环境中,事件不能在双方对等的表达下讨论,强势的舆论批判取代了应有的倾听和思考。在此期间,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较为理性的声音,认为不应该抓住李某某“官二代”的标签不放,尊重司法程序,控制舆论审判等,但是在网友“群情激愤”的力量下,这些声音显得更加“弱小”,被网民贯之以“水军”称号,出现网络表达的不对等倾向。在中国阶层矛盾日益紧张的现实中,人们习惯将“富二代”、“官二代”这些“标签人群”作为不满的宣泄点。对精英阶层的反对,对底层平民的崇尚,体现了民粹主义的思想内核——以民为粹。   三、网络民粹主义形成的机制   (一)社会心理机制   当我们反思李某某案等一系列社会事件时,会发现这种网络中的民粹心理并不只是在具体的社会事件中体现,它更反映了一种蔓延于网络舆论中的社会情绪。这种社会心理形成于两方面,一是我国特殊的历史文化,二是当下转型时期的现实环境。   1.传统文化的思想源。“民本主义在中国传统社会是治国的基本思想,儒家文化在经济上提倡平均主义,不患寡而患不均,在政治上提倡民本主义,墨家提倡的劳动观念及平民意识等。虽然民本主义和平均主义不是民粹主义,但可以成为民粹主义的文化土壤。普通民众长时间处在权威精英的压制之下,急需宣泄压抑情绪的出口。[2]”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理念也继承了我国传统的“大同思想”,从小农经济出发,强调下层人民的力量与参与,在我国历史上的阶级分化中,底层人民对改变生存境遇的愿望是最迫切的,因此在革命中也是最容易动员的群体。加之近代史上,我国经历着长期的屈辱和抗争,被欺压、被侵略的历史形成了“四万万同胞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怨恨和激愤之情。因此对权力、官僚、精英的反抗是底层人民群体性格中的一部分。   2.现实社会的培养皿。在中国的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层出,住房商品化、医疗产业化,教育产业化这些改革措施于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生活成本,尤其对于中低收入的平民阶层,社会资源分配的公平与否直接关系其生活质量与安全感。然而近些年,这些方面的社会矛盾并没有得到有效地化解,现实中精英与权威的言行刺激了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滋长, 这些阶层矛盾、地区矛盾,贫富分化,以及利益冲突都是现实生活中民粹主义的培养皿,加深了平民阶层草根阶层对权贵集团的不信任与排斥,也成为当下民粹主义重新抬头的一个推力。   (二)互联网的技术支持   传统意义上的民粹主义是底层人民的一种社会心理,但由于地域限制,这类群体中人们很难在大范围交换意见,并强化自身判断,因此这种民粹情绪多呈点状分布于社会底层。然而互联网的普及,给这些呈点状分布的意见带来了汇聚与整合的平台。   1.网络的匿名性与自发性,鼓励了意见与情绪的表达。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中指出,人们在意见表达时,总是取向群体的认可,害怕被多数意见孤立,而互联网的匿名性恰打破了被孤立的情境,在互联网上,人们表达自我时更加大胆。   2.网络的多元渠道,聚合并强化了意见认同。互联网的传播渠道从最初的论坛,博客发展到QQ、MSN等即时通讯,而微博客更是为信息的迅速传播提供了有效途径,在互联网环境中,所有信息都可以实时发送和接受。多元渠道使互联网的传播打破了地域限制,将平民阶层的意见整合,使原先成点状分布的“感受”汇聚在一起并得到强化。   四、网络民粹主义的社会威胁   网络民粹主义,作为一种以平民为中心的社会思潮,在推动社会公平公正的过程中无疑会起到积极作用,它在网络上为草根阶层打开了一块表达意愿与诉求的公共领域,对精英阶层和权贵集团起到监督和警示作用,以此平衡社会权力与资源的分配,它的正面意义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我们又必须认识到,逐渐扩张的网络民粹主义带来的社会危害更不容忽视,在哈医大杀医事件中,这种民粹心理所带来的是对无辜生命的漠视,对那些恪守医德的医生的伤害,这种宣泄非但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反而更加深不同阶层的情感距离,它的确给医疗体制改革以警示,但这种警示以牺牲生命与人性关怀为代价,这是我们在推动社会进步中所负担不起的。民粹主义的一个特征是追求极端民主,而非协商民主,要知道,暴力民主的最终归宿仍然是暴力,把民主推向极端化和理想化,把人民大众当是所有行为合理性的唯一来源,其盲从性与非理性很有可能将民主推向其对立面——专制独裁,使历史陷入“独裁——推翻——独裁”的恶性循环中,正如奥威尔在《动物农场》中描述的那样。   与此同时,极端强调平民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民粹主义,也会扼杀其他形式文化的存在,消极社会多元化发展。网络民粹主义将“平民化”与“平均化”作为一切审美的标准,消解社会的包容与理性。“它排斥包括精英文化、边缘文化、前卫文化,甚至现实主义文化在内的所有其他非平均化的文化理想和文化需求,这是以大众名义所施行的一种一元化文化专制。其结果不仅意味着大众中的许多成员的文化诉求被否决,而且也意味着文化的多元格局被破坏”[3],而一些大众媒体为了迎合这种审美需求,过分刺激观众偷窥、泄愤等不良情绪。这种盲目、非理性的思想特征,导致一些电视节目内容低俗化,利用炒作追求卖点和噱头,破坏健康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 林红.民粹主义—棍念理论与实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2] 王国华,张剑.网络民粹主义:缘起、影响与应对[D].华中科技大学,2010.   [3] 朱洁璐,张红军.论当下电视传播中的文化民粹主义倾向[J].江苏广播大学学报,2010(2).   [4] 俞可平.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J].战略与管理,1997(9).   [5] (美)詹姆斯卡伦著.史安斌,董关鹏译.媒体与权力[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 樊星.当代民粹主义思潮的流变——当代思想史片断[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7).   [7] 俞可平.在反思中深化改革[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03-26.   [8] 刘起林.低俗文化中的民粹倾向[N].人民日报,2008-03-27.   [9] 王君玲,石义彬.网络事件中的民粹主义现象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9(4).


相关内容

  • 我国反恐预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研究
  • 我国反恐预警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研究 恐怖主义活动由来已久,只是在美国"9·11"事件发生之后,才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国际社会恐怖主义的危害的看法都是一致的,反恐的决心从未有任何动摇.随着这些年恐怖主义活动接二连三的发生,许多平民百姓的无辜惨死,恐怖主义活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 ...

  • 中国的军事战略(2015)
  • 中 国 的 军 事 战 略 (2015年5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 录 前 言 一.国家安全形势 二.军队使命和战略任务 三.积极防御战略方针 四.军事力量建设发展 五.军事斗争准备 六.军事安全合作 前言 当今世界正面临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人民在 ...

  • 打击网络恐怖主义亟需法律支持
  • 恐怖主义已经成为人类文明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当前,恐怖分子利用互联网开展招募.宣传.策划.洗钱.组织恐怖袭击等已经成为全球恐怖活动变化的重要特点,互联网已成为恐怖势力开展活动的重要空间和途径.网络恐怖主义的危害性日益突出,已成为国际反恐斗争的重要课题. 面对日益严重的网络恐怖主义威胁,必须要进行积极 ...

  • 东亚非传统安全: 多边合作与制度建设
  • ·64· <国际问题论坛>2007年夏季号(总第47期) 东亚非传统安全: 多边合作与制度建设 刘 卿 [内容提要]近年来,非传统安全威胁给东亚地区经济社会造成严重危害.为此东亚各国加强区域合作,取得一定成效.然而,东亚非传统安全合作还面临各种困难与问题.要克服合作中的障碍,各国还需加强 ...

  • 当前国家安全形势
  • 当前国家安全形势 摘要:当前中国国家安全面临诸多挑战与压力,其中既涉及传统安全领域,也涉及非传统安全领域,既有经济安全因素,也有政治安全因素.面对复杂严峻的安全形势,中国务必增强国家战略能力,积极参与地区多边安全机制,加强国际经贸合作,维护金融稳定,努力实现产业升级,有效维护新时期中国的国家安全. ...

  • "东突"恐怖主义活动发展特点及防范打击对策
  • 孙先伟 翟金鹏 美国"9·11"事件以来, 恐怖主义作为非传统安全中最突出和最现实的威胁, 其危害不断上升, 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诸多全球性问题之一. 2004年西班牙马德里发生"3 ·11"恐怖袭击案件.5月俄罗斯车臣发生大爆炸.6月阿富汗发生中国工人遇袭案 ...

  •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治理之道)
  • 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当前,互联网领域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网络霸权主义.网络安全威胁等严重破坏全球互联网生态,国际网络空间亟待加强治理.全球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我国作为互联网大国,一直致力于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自2014年起每年都召开世 ...

  • 学习[国家安全法]心得体会
  • 学习<国家安全法>心得体会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国家安全法是统领国家安全各领域工作的基本法律,对于依法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其他重大利益,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

  • 国家安全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 五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