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我们阅读方式的20本书

改变我们阅读方式的20本书

1. 《走向未来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标志着丛书首次进入中国人的阅读生活,这套丛书的出版,

成为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思想启蒙运动的重要事件。此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丛书、《21世纪》

丛书、《社会与人》丛书相继问世。

2. 《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改变了中国人对历史的阅读方式。该书一反传统史学著作高深化路数,

既不像断代史,也不像专题论文,又缺乏分析与解剖,以散文式笔法,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但恰恰是这不

落窠臼的体例安排令人折服,打开一种新的历史阅读。

3. 《我的路》(上海人民出版社)影视名人出书第一本。在上世纪80年代初刘晓庆就敢出自传《我的

路》,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魄力啊。事隔十多年才有赵忠祥、倪萍等人接上茬,到现在,中央电视台、凤

凰卫视稍有名气的主持人,基本上都成为畅销书作者了。

4. 《金庸小说集》(三联书店)它整合了中国人的阅读趣味,大雅大俗因此统一起来。人人都在读,

从高官教授到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之流,深入者可以深出,浅入者可以浅出,俗文学也可登堂入室了。

5. 《人性的弱点》(工人出版社)掀起励志图书的潮流。此书可谓成功学的开山之作。人人皆有事业

成功的愿望,这是一本能让人“长高”的书。也许,你还看过拿破仑·希尔的《思考致富》、奥格·曼狄

诺的《羊皮卷——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吧?

6. 《艾科卡自传》(安徽人民出版社)中国人对国外企业家的人生奋斗故事热衷由此开始。1984年开

始风靡的这本著作真实地展现了蜚声美国的大企业家艾科卡大起大落、奋斗不息的历程,比尔·盖茨的《未

来之路》和《韦尔奇自传》也就是有此铺垫才大红大紫的。

7. 米兰·昆德拉作品集(作家出版社)它为外国文学的阅读注入时尚元素。中国人在这里学会了“媚

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笑忘书”,阅读这类外国文学,逐渐演变为一场事先张扬的时尚事件。

8. 《菜根谭》古书变成风雅趣味性阅读。书中是近古哲人对为人处世、修身养性乃至治学家训的认识、

体会。格言警句,信手拈来,文辞幽雅,对仗工整。何况还有蔡志忠的漫画普及版推波助澜。

9. 《老照片》(山东画报出版社)一个读图时代从此开始。《老照片》1997年每辑销售30万册,它

的出版被评为中国出版业50年间50件大事之一。它提供给读者的,除了已逝的生活,已逝的场景,还有

各种视角,不经意间折射出了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历史。

10. 《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它一直考验着中国人的阅读水平和阅读

志向。这本“关于宇宙本性最前沿认识”的科普巨著在中国的市场渐次打开,虽然买书的常常是那些读不

懂的人。

11. 《格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阅读由此成为身边的谈资,并改变中国人阅读趣味。保罗·福塞

尔这位美国文化批评家,让国人发现可以对号入座自己的阶层划分,格物致知,一切皆格调。书中反讽的

种种姿态成为国人的效仿对象。

12. 《咖啡地图》(上海文化出版社)趣味性阅读的开山之作。书中呈现了欧洲最精彩、最具韵味的

60家咖啡馆的风貌,图片精美,韵味十足,可借此遍游各国咖啡馆。即使价格偏高,但这种实用指导的小

资指南仍然卖得让其他书籍垂涎三尺。

13. 二月河“帝王书系”(长江文艺出版社)它开创电视、图书互动的新格局。二月河的《康熙大帝》、

《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小说和电视交相辉映,既提高收视率,小说印数也直线上升。这种结合已

成为书业和电视业惯用的发财之道。

14. 《第一次亲密接触》(知识出版社)网络文学开始接上地气。截止目前最著名的网络小说《第一次

亲密接触》堪称是网络文学的里程碑,它以机智诙谐的语言、纯美凄婉的爱情故事迅速在网上广为流传,

这种热度从虚拟空间烧回到真实世界,使得宁财神、安妮宝贝、李寻欢等大批网络写手一时风头无俩。

15. 《绝对隐私》(北京出版社)窥秘式阅读由此风行。它首次以口述实录的方式揭示出当代中国城市

青年在婚、恋、性、家等方面极为真实的情感状态。这种隐私型书籍甚至成为一个专门的文学类型。

16. 张小娴作品集 小女子散文催生“闺房阅读”。让你领略一个女性作家的独特视角和细腻情怀,

“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听起来很耳熟吧?张小娴说的。很多人也开始这样写,这样说了。

17. 《美的历程(插图珍藏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再包装提升阅读价值。豪华插图本《美的历

程》,精美的图片、豪华的纸型、精湛的排版制作工艺,使仅仅只有十五六万字的小书售价高达88元。学

术著作的外貌焕然一新,成为一本品位之选。

18. 几米绘本(三联出版社)它培养了细腻而感伤的城市阅读口味。有人说,他的书很温暖,温暖得让

人忘记世界的冷酷。温情读本开始以另一种姿态浮出水面。

19. 《你好,花脸道!》(北京朝花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部“双媒互动”小说,开创全新阅读模式。

这本书在以传统纸媒出现的同时,还在互联网上推出了“花脸道初中部网站”。其“站点导航”将引导你

参观校园,11个主人公都有电子邮件信箱。读者更可以在“自由接龙”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删改、续写情节。

互动式的阅读时代,不知会否因此而加速到来。

20. 《读者》(甘肃人民出版总社)文摘类阅读的始作俑者,直接影响读书生产及价值观。当报刊发展

到一定数量之后市场上就会有对文摘类报刊的需求,文摘类杂志《读者》生逢其时,它以在当时尚属精美

的封面、插图,精悍的短文,触动了一代人的灵魂,被誉为“最具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杂志”。 (摘自2003年11月21日 《新周刊》 问晖)

改变我们阅读方式的20本书

1. 《走向未来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标志着丛书首次进入中国人的阅读生活,这套丛书的出版,

成为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思想启蒙运动的重要事件。此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丛书、《21世纪》

丛书、《社会与人》丛书相继问世。

2. 《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改变了中国人对历史的阅读方式。该书一反传统史学著作高深化路数,

既不像断代史,也不像专题论文,又缺乏分析与解剖,以散文式笔法,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但恰恰是这不

落窠臼的体例安排令人折服,打开一种新的历史阅读。

3. 《我的路》(上海人民出版社)影视名人出书第一本。在上世纪80年代初刘晓庆就敢出自传《我的

路》,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魄力啊。事隔十多年才有赵忠祥、倪萍等人接上茬,到现在,中央电视台、凤

凰卫视稍有名气的主持人,基本上都成为畅销书作者了。

4. 《金庸小说集》(三联书店)它整合了中国人的阅读趣味,大雅大俗因此统一起来。人人都在读,

从高官教授到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之流,深入者可以深出,浅入者可以浅出,俗文学也可登堂入室了。

5. 《人性的弱点》(工人出版社)掀起励志图书的潮流。此书可谓成功学的开山之作。人人皆有事业

成功的愿望,这是一本能让人“长高”的书。也许,你还看过拿破仑·希尔的《思考致富》、奥格·曼狄

诺的《羊皮卷——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吧?

6. 《艾科卡自传》(安徽人民出版社)中国人对国外企业家的人生奋斗故事热衷由此开始。1984年开

始风靡的这本著作真实地展现了蜚声美国的大企业家艾科卡大起大落、奋斗不息的历程,比尔·盖茨的《未

来之路》和《韦尔奇自传》也就是有此铺垫才大红大紫的。

7. 米兰·昆德拉作品集(作家出版社)它为外国文学的阅读注入时尚元素。中国人在这里学会了“媚

俗”、“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笑忘书”,阅读这类外国文学,逐渐演变为一场事先张扬的时尚事件。

8. 《菜根谭》古书变成风雅趣味性阅读。书中是近古哲人对为人处世、修身养性乃至治学家训的认识、

体会。格言警句,信手拈来,文辞幽雅,对仗工整。何况还有蔡志忠的漫画普及版推波助澜。

9. 《老照片》(山东画报出版社)一个读图时代从此开始。《老照片》1997年每辑销售30万册,它

的出版被评为中国出版业50年间50件大事之一。它提供给读者的,除了已逝的生活,已逝的场景,还有

各种视角,不经意间折射出了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历史。

10. 《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它一直考验着中国人的阅读水平和阅读

志向。这本“关于宇宙本性最前沿认识”的科普巨著在中国的市场渐次打开,虽然买书的常常是那些读不

懂的人。

11. 《格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阅读由此成为身边的谈资,并改变中国人阅读趣味。保罗·福塞

尔这位美国文化批评家,让国人发现可以对号入座自己的阶层划分,格物致知,一切皆格调。书中反讽的

种种姿态成为国人的效仿对象。

12. 《咖啡地图》(上海文化出版社)趣味性阅读的开山之作。书中呈现了欧洲最精彩、最具韵味的

60家咖啡馆的风貌,图片精美,韵味十足,可借此遍游各国咖啡馆。即使价格偏高,但这种实用指导的小

资指南仍然卖得让其他书籍垂涎三尺。

13. 二月河“帝王书系”(长江文艺出版社)它开创电视、图书互动的新格局。二月河的《康熙大帝》、

《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小说和电视交相辉映,既提高收视率,小说印数也直线上升。这种结合已

成为书业和电视业惯用的发财之道。

14. 《第一次亲密接触》(知识出版社)网络文学开始接上地气。截止目前最著名的网络小说《第一次

亲密接触》堪称是网络文学的里程碑,它以机智诙谐的语言、纯美凄婉的爱情故事迅速在网上广为流传,

这种热度从虚拟空间烧回到真实世界,使得宁财神、安妮宝贝、李寻欢等大批网络写手一时风头无俩。

15. 《绝对隐私》(北京出版社)窥秘式阅读由此风行。它首次以口述实录的方式揭示出当代中国城市

青年在婚、恋、性、家等方面极为真实的情感状态。这种隐私型书籍甚至成为一个专门的文学类型。

16. 张小娴作品集 小女子散文催生“闺房阅读”。让你领略一个女性作家的独特视角和细腻情怀,

“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听起来很耳熟吧?张小娴说的。很多人也开始这样写,这样说了。

17. 《美的历程(插图珍藏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再包装提升阅读价值。豪华插图本《美的历

程》,精美的图片、豪华的纸型、精湛的排版制作工艺,使仅仅只有十五六万字的小书售价高达88元。学

术著作的外貌焕然一新,成为一本品位之选。

18. 几米绘本(三联出版社)它培养了细腻而感伤的城市阅读口味。有人说,他的书很温暖,温暖得让

人忘记世界的冷酷。温情读本开始以另一种姿态浮出水面。

19. 《你好,花脸道!》(北京朝花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一部“双媒互动”小说,开创全新阅读模式。

这本书在以传统纸媒出现的同时,还在互联网上推出了“花脸道初中部网站”。其“站点导航”将引导你

参观校园,11个主人公都有电子邮件信箱。读者更可以在“自由接龙”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删改、续写情节。

互动式的阅读时代,不知会否因此而加速到来。

20. 《读者》(甘肃人民出版总社)文摘类阅读的始作俑者,直接影响读书生产及价值观。当报刊发展

到一定数量之后市场上就会有对文摘类报刊的需求,文摘类杂志《读者》生逢其时,它以在当时尚属精美

的封面、插图,精悍的短文,触动了一代人的灵魂,被誉为“最具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杂志”。 (摘自2003年11月21日 《新周刊》 问晖)


相关内容

  • 为什么这几本书是基础阅读入门必读书
  • 为什么这几本书是基础阅读入门必读书? 记得我以前推存过几本关于基础阅读入门的书,今天我特意的为这几本书写了一个说明,有兴趣的读友可以看看: <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高效学习> .<习惯的力量> .<快速阅读>.<思维导图>.<番茄工 ...

  • 读书演讲题目
  • 南山区中学生"我与读书"演讲比赛即兴演讲题目 初中组 第一届(2005年) 1.书,在枕头边静静地躺着 2.穿行在书架之间 3.书,在同学中间传递着 4.走进图书馆 5.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书 6.当我翻开一本新书的扉页 7.很遗憾,那本书我没有读完 8.受挫折时,我想起了书中的那 ...

  •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西安高新第四小学办学特色综述 贾卫平 西安高新四小是一所年轻的新学校.在这所年轻的校园里,有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爱在左,热烈在右,走在"新教育"的路上,他们以"书"撒种,用"心"浇灌,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 ...

  • 2014党课教案
  • 各位党员,现在社会上流行一句非常著名的话:"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很多人都认为讲得很经典,这也反映出社会各界对读书的重要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们在座的都认可学习对我们的个人成长和工作生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这个观点.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看看社会实际生活中 ...

  • 莫提默.J.艾德勒:如何阅读一本书之序言.作者介绍
  • 作者简介 莫提默•J.艾德勒(1902-2001) 以学者.教育家.编辑等多重面貌享有盛名.除了写作<如何阅读一本书>外,以主编<西方世界德经典>,并担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而闻名于世. 查尔斯•范多伦(1926- ) 先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 ...

  • 整本书阅读方案
  • 四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计划 管玉香 一.指导思想 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所以,朱教授在新教育实验区启动了"营造书香校园"读书工程,倡导学生多读一点.多背一点经典性的东西,他说,如果读了.背了, ...

  • 大学生必读的经典书籍
  • 大学生必读的经典书籍 1.追寻生命的意义 [奥地利] 弗兰克尔 弗兰克尔是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 ...

  • 阅读有顺序-兼好书推荐
  • 阅读有顺序-兼好书推荐 编者(Jimmy)按:转自蒙氏父母群的一位网友,并经编者排版,内容不变.作者为应用现代教育理念科学育儿的先行者,其孩子出生于2001年1月,现在八岁多了,本文为去年写的,作者总结了自己用心陪伴孩子与孩子一同成长过程中的学习历程和心得,值得每一个为人父母者学习和参考. 目录: ...

  • 阅读,浸润我的青春(2)
  •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密,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善辩."只要阅读,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也许你见过斜红叠翠,也许你赏过耀阳鎏金,也许你行过南水北山,也许你经历过太多的浮华.太多的奇幻--在我看来,这些都不过是一本书的厚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