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清帝列传)

清帝列传 道光帝 孙文范 冯士钵 于伯铭 著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3.5第一版(1995.7第三次印刷)

当此之时,对于大清王朝来说,是一个由盛转衰的时代,对于中国社会来说,是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政体行将解体的时代,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则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大碰撞的历史巨变的时代。(p1)

到十九世纪初,清王朝面临的已是列强环伺、剑拔弩张的紧张形势,几乎当时世界上所有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都来到了中国的大门前面。如何应付这一“两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历史呼唤大清王朝推出一位力挽狂澜的圣明君主。(p15)

还在康熙时,清廷府库存银达五千余万两,至雍正六年(1728),府库存银六千万两,乾隆二十二年,府库存银七千万两,乾隆五十五年(1790),高达八千万两。但是,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府库存银则大跌至一千一百余万两,特别是到乾隆末年,府库存银几乎告罄,年存银只剩二百万两。为何至乾隆末年,国库空虚至此?除军费、河工、俸禄、养廉及各级官吏的贪污中饱之外,和封建帝王的大肆挥霍,铺张浪费有着直接的关系。以乾隆皇帝为例,在他在位期间,就曾先后六次南巡,五次巡幸五台山,五次告祭曲阜孔庙,七次东谒,两次巡游天津,一次登赏嵩山,一次游览正定,多次秋狝木兰、避暑热河,并且大兴土木,修建避暑山庄,修建圆明园,真可谓风流皇帝!(p15-16)

乾隆第五次南巡时,设在无锡附近的黄布城,占地就达六百多亩,黄布城对岸长达二里长的“照墙”,占田多达千亩。南巡时,御舟五只,随行船只四百余只;御马数十匹,随行官兵用马五、六千匹,乳牛七十五头,膳羊千头。如此庞大的开支,国库焉能不虚。直至退位以后,乾隆才对廷臣吴雄光说:“朕临御天下六十年,并无失德,惟六次南巡,劳民伤财,实为作无益害有益”。(p16)

针对乾隆末年的吏治败坏现象,乾隆本人亦无可奈何地慨叹道:“各省督抚中洁己自爱者不过十之二三,而防闲不峻者亦恐不一而足。”(《清高宗实录》第1484卷)此言并不过分。乾嘉时期,大凡官吏在赴任之前,预先要计算这一任官“出息”多少,“应酬”若干,“可入己者”几何,一年中的“陋规”和“属员之馈遗”多少,然后,方领凭上任。(洪亮吉《卷箷阁文甲集》第1卷)以至上自朝廷重臣,下至胥役小吏,无官不贪,“印官上任,书役馈送辄数万金;督抚过境,州县迎送必数万金”,“州县有千金之通融,则胥役得乘而牟万金之利;督抚有万金之通,州县得乘而牟十万之利”。(章学诚《上执政论时务书》)更有甚者,不仅官吏本人私下中饱,且有上下勾结,集团贪污者,屡见不鲜。(p17)

当时在中央各部,各种腐败现象如吏部吃“通贿”,户部吃“平籴”,兵部克扣军饷,刑部吞没赎款,工部在兴建的工程中渔利,连“清苦”的礼部,也在科举考试中容情受贿等等,到处可见。(p51)

清制,入官重正途。自捐例一开,特别是清中叶以后,“名器不尊,登进乃滥,仕途因之殽杂”(《清史稿》第112卷)。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清中叶以后财政日益支绌,为解决财政上的困难,弥补不足,除变相增加税赋外,便大开捐纳,以卖官来增加收入。捐纳有常捐、大捐,常捐只捐出身虚衔,大捐则可买到知府以下的“实官”。出银买官者,到任后拼命搜刮地方,脧削百姓。在其任职期间,不仅要收回其捐官所用银两,还要“将本取利”,榨取更多的钱

财。捐官成为清代入仕的一条捷径。不仅没有功名的有钱人可以捐官,就是有了功名地位较低的在职官员,也可以银钱捐买较高的虚衔,这就更加促使了官僚集团的腐败。(p52)

清王朝每年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地丁杂税、盐课税和关税。财政收入又与社会经济发展、国家是否安定、灾害情况直接相关。(p72)

所谓节用,并非吝惜,而是要汰除奢华,节所当节;帝王治国,要量入为出,皇室的一切费用,都要以节俭为要,要有用有节,不伤财,不害民;要理顺财政,将节俭开支形成制度,财政管理部门要相互稽考。只有这样,国家有事,才不会忧虑国库空虚。道光把节俭不仅视为经济措施,而是作为他的施政纲领,是他要推行的节俭政治的重要内容。(p73)

但是,进入清代中期,经济繁荣的局面逐渐消失。自乾隆末年开始出现的衰败更为加剧。经济上的衰败,首先表现在土地兼并的急骤发展。乾隆时,湖北已是“近日田之归于富户者十之五六,旧时之人,今俱为佃耕之庄”。广西也因“田大半归富户”,出现了“民大半皆耕丁”的情况。乾隆时大学士和珅有地八千余顷。------土地的高度集中,说明更多的农民失去自耕的可能,不得不向地主租耕土地,忍受苛刻的剥削,把生产所得的五成以上缴给地主作为地租,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在封建剥削下,农业生产的扩大和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再生产只能以简单方式进行,生产技术得不到改进,生产也就不能提高。其次,封建地主官僚搜刮的财富,除供其挥霍外,多投资于购买土地和高利贷剥削,很少投资于农业生产或别的生产行业。(p107-108)

英国主要的出口商品是呢绒、哔叽等毛纺织品,在中国却是“一种非常难卖的商品”。一个英国商人说:“我们发现没有人想买它。”整个十八世纪,为了换取中国赚钱的茶叶贸易,东印度公司不得不忍痛亏本出卖它向中国出口的毛纺织品。而棉纺织品的情况更糟,英商说:“随便那一种都卖不出去”。原因就是进口的棉布价格太高,而且不大适合中国广大民众的穿着需要。中国老百姓自己织造的棉布,“虽然不怎么漂亮,却更合乎他们服式之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英国的印度花布往往要亏本百分之六十以上才能售出。三十年代初,“中国生产的南京布,无论在质地上和成本上,都优于曼彻斯特的棉布”。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广州进口的棉纺织品总共不过二百万元,只相当于广州出口丝茶价值的六分之一,英国除了以白银支付外,别无弥补贸易差额的手段。东印度公司船只的舱货,白银经常占了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至百分之九十以上。十八世纪中,每年输入中国的白银,一般都在四五十万两之间,最高达一百五十万两之多。(汪敬虞:《十九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一版,第17页)(p192-193)

鸦片战争以前,清王朝在处理对外关系时,对自己估计过高,形成了以下主官臆断:中国国力强盛,在战争中占优势;它善于使外来民族开化;它有着大黄、茶叶等外人没有而又不可缺少的商品,可使外国人接受臣属的地位。这种臆断,长时间地也就成为他们处理对外关系时的依据。直到十九世纪初,清王朝历史上的“武功盛世”,还陶醉着后继者,不时地去追忆那过时的“壮景”。(p228)

时过境迁,十八世纪晚期的鼎盛,恰是以后清王朝衰败的开始,到嘉庆中叶清王朝已是一个躯壳中空的“巨人”,衰败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诸方面反映出来。“康乾盛世”,急转直下,大厦将倾,油灯将尽。关在封闭天地中的继承者,虽然还依靠着祖宗的“荫福”而自豪,却已失去了祖辈的雄才大略及气魄和品质,只以守好“祖宗家业”为己任。

创业艰难,守业也非易事。就在清王朝滑向下坡的时候,西方殖民者越过大洋直扣帝国的大门,面对着前所未遇而又神秘莫测的扣门者,当时的王朝统治者——道光也只好“应战”。

道光是一个想有所作为的皇帝。想守好“祖宗家业”,更想成为一个汉武帝、唐太宗式的有为之君。但道光重内轻外,外国之事从不过问,对变幻着的世界风云一无所知。(p229)

兵士的服装,除了上衣背后有个“勇”字外,余者和普通百姓无甚区别。在西方人眼中,清军不过是“一群肮脏不堪,面似乞丐的傢伙”(梦都思:《中国的现状和前途》,1835年波士顿版,第380-381页)(p245)

西方人说:清军是一支在陆地上全无能力的军队。(《中国丛报》第5卷,第171页)(p245)

道光缺乏实现“宏图大业”的气质。道光把“守业”放在第一位,处理政事谨小慎微,缺乏魄力和坚定性。(p466)

(儒家提倡俭德;坛庙等与天接者为紧要工程,皇帝本身的礼节相比不重要,在王朝财力不足时候,可以因时而省;节俭运用于政治就是节俭政治;以不变应万变是宗旨)

清帝列传 道光帝 孙文范 冯士钵 于伯铭 著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3.5第一版(1995.7第三次印刷)

当此之时,对于大清王朝来说,是一个由盛转衰的时代,对于中国社会来说,是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政体行将解体的时代,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则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大碰撞的历史巨变的时代。(p1)

到十九世纪初,清王朝面临的已是列强环伺、剑拔弩张的紧张形势,几乎当时世界上所有西方资本主义列强都来到了中国的大门前面。如何应付这一“两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历史呼唤大清王朝推出一位力挽狂澜的圣明君主。(p15)

还在康熙时,清廷府库存银达五千余万两,至雍正六年(1728),府库存银六千万两,乾隆二十二年,府库存银七千万两,乾隆五十五年(1790),高达八千万两。但是,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府库存银则大跌至一千一百余万两,特别是到乾隆末年,府库存银几乎告罄,年存银只剩二百万两。为何至乾隆末年,国库空虚至此?除军费、河工、俸禄、养廉及各级官吏的贪污中饱之外,和封建帝王的大肆挥霍,铺张浪费有着直接的关系。以乾隆皇帝为例,在他在位期间,就曾先后六次南巡,五次巡幸五台山,五次告祭曲阜孔庙,七次东谒,两次巡游天津,一次登赏嵩山,一次游览正定,多次秋狝木兰、避暑热河,并且大兴土木,修建避暑山庄,修建圆明园,真可谓风流皇帝!(p15-16)

乾隆第五次南巡时,设在无锡附近的黄布城,占地就达六百多亩,黄布城对岸长达二里长的“照墙”,占田多达千亩。南巡时,御舟五只,随行船只四百余只;御马数十匹,随行官兵用马五、六千匹,乳牛七十五头,膳羊千头。如此庞大的开支,国库焉能不虚。直至退位以后,乾隆才对廷臣吴雄光说:“朕临御天下六十年,并无失德,惟六次南巡,劳民伤财,实为作无益害有益”。(p16)

针对乾隆末年的吏治败坏现象,乾隆本人亦无可奈何地慨叹道:“各省督抚中洁己自爱者不过十之二三,而防闲不峻者亦恐不一而足。”(《清高宗实录》第1484卷)此言并不过分。乾嘉时期,大凡官吏在赴任之前,预先要计算这一任官“出息”多少,“应酬”若干,“可入己者”几何,一年中的“陋规”和“属员之馈遗”多少,然后,方领凭上任。(洪亮吉《卷箷阁文甲集》第1卷)以至上自朝廷重臣,下至胥役小吏,无官不贪,“印官上任,书役馈送辄数万金;督抚过境,州县迎送必数万金”,“州县有千金之通融,则胥役得乘而牟万金之利;督抚有万金之通,州县得乘而牟十万之利”。(章学诚《上执政论时务书》)更有甚者,不仅官吏本人私下中饱,且有上下勾结,集团贪污者,屡见不鲜。(p17)

当时在中央各部,各种腐败现象如吏部吃“通贿”,户部吃“平籴”,兵部克扣军饷,刑部吞没赎款,工部在兴建的工程中渔利,连“清苦”的礼部,也在科举考试中容情受贿等等,到处可见。(p51)

清制,入官重正途。自捐例一开,特别是清中叶以后,“名器不尊,登进乃滥,仕途因之殽杂”(《清史稿》第112卷)。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清中叶以后财政日益支绌,为解决财政上的困难,弥补不足,除变相增加税赋外,便大开捐纳,以卖官来增加收入。捐纳有常捐、大捐,常捐只捐出身虚衔,大捐则可买到知府以下的“实官”。出银买官者,到任后拼命搜刮地方,脧削百姓。在其任职期间,不仅要收回其捐官所用银两,还要“将本取利”,榨取更多的钱

财。捐官成为清代入仕的一条捷径。不仅没有功名的有钱人可以捐官,就是有了功名地位较低的在职官员,也可以银钱捐买较高的虚衔,这就更加促使了官僚集团的腐败。(p52)

清王朝每年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地丁杂税、盐课税和关税。财政收入又与社会经济发展、国家是否安定、灾害情况直接相关。(p72)

所谓节用,并非吝惜,而是要汰除奢华,节所当节;帝王治国,要量入为出,皇室的一切费用,都要以节俭为要,要有用有节,不伤财,不害民;要理顺财政,将节俭开支形成制度,财政管理部门要相互稽考。只有这样,国家有事,才不会忧虑国库空虚。道光把节俭不仅视为经济措施,而是作为他的施政纲领,是他要推行的节俭政治的重要内容。(p73)

但是,进入清代中期,经济繁荣的局面逐渐消失。自乾隆末年开始出现的衰败更为加剧。经济上的衰败,首先表现在土地兼并的急骤发展。乾隆时,湖北已是“近日田之归于富户者十之五六,旧时之人,今俱为佃耕之庄”。广西也因“田大半归富户”,出现了“民大半皆耕丁”的情况。乾隆时大学士和珅有地八千余顷。------土地的高度集中,说明更多的农民失去自耕的可能,不得不向地主租耕土地,忍受苛刻的剥削,把生产所得的五成以上缴给地主作为地租,生产积极性受到打击。在封建剥削下,农业生产的扩大和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再生产只能以简单方式进行,生产技术得不到改进,生产也就不能提高。其次,封建地主官僚搜刮的财富,除供其挥霍外,多投资于购买土地和高利贷剥削,很少投资于农业生产或别的生产行业。(p107-108)

英国主要的出口商品是呢绒、哔叽等毛纺织品,在中国却是“一种非常难卖的商品”。一个英国商人说:“我们发现没有人想买它。”整个十八世纪,为了换取中国赚钱的茶叶贸易,东印度公司不得不忍痛亏本出卖它向中国出口的毛纺织品。而棉纺织品的情况更糟,英商说:“随便那一种都卖不出去”。原因就是进口的棉布价格太高,而且不大适合中国广大民众的穿着需要。中国老百姓自己织造的棉布,“虽然不怎么漂亮,却更合乎他们服式之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英国的印度花布往往要亏本百分之六十以上才能售出。三十年代初,“中国生产的南京布,无论在质地上和成本上,都优于曼彻斯特的棉布”。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广州进口的棉纺织品总共不过二百万元,只相当于广州出口丝茶价值的六分之一,英国除了以白银支付外,别无弥补贸易差额的手段。东印度公司船只的舱货,白银经常占了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至百分之九十以上。十八世纪中,每年输入中国的白银,一般都在四五十万两之间,最高达一百五十万两之多。(汪敬虞:《十九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一版,第17页)(p192-193)

鸦片战争以前,清王朝在处理对外关系时,对自己估计过高,形成了以下主官臆断:中国国力强盛,在战争中占优势;它善于使外来民族开化;它有着大黄、茶叶等外人没有而又不可缺少的商品,可使外国人接受臣属的地位。这种臆断,长时间地也就成为他们处理对外关系时的依据。直到十九世纪初,清王朝历史上的“武功盛世”,还陶醉着后继者,不时地去追忆那过时的“壮景”。(p228)

时过境迁,十八世纪晚期的鼎盛,恰是以后清王朝衰败的开始,到嘉庆中叶清王朝已是一个躯壳中空的“巨人”,衰败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诸方面反映出来。“康乾盛世”,急转直下,大厦将倾,油灯将尽。关在封闭天地中的继承者,虽然还依靠着祖宗的“荫福”而自豪,却已失去了祖辈的雄才大略及气魄和品质,只以守好“祖宗家业”为己任。

创业艰难,守业也非易事。就在清王朝滑向下坡的时候,西方殖民者越过大洋直扣帝国的大门,面对着前所未遇而又神秘莫测的扣门者,当时的王朝统治者——道光也只好“应战”。

道光是一个想有所作为的皇帝。想守好“祖宗家业”,更想成为一个汉武帝、唐太宗式的有为之君。但道光重内轻外,外国之事从不过问,对变幻着的世界风云一无所知。(p229)

兵士的服装,除了上衣背后有个“勇”字外,余者和普通百姓无甚区别。在西方人眼中,清军不过是“一群肮脏不堪,面似乞丐的傢伙”(梦都思:《中国的现状和前途》,1835年波士顿版,第380-381页)(p245)

西方人说:清军是一支在陆地上全无能力的军队。(《中国丛报》第5卷,第171页)(p245)

道光缺乏实现“宏图大业”的气质。道光把“守业”放在第一位,处理政事谨小慎微,缺乏魄力和坚定性。(p466)

(儒家提倡俭德;坛庙等与天接者为紧要工程,皇帝本身的礼节相比不重要,在王朝财力不足时候,可以因时而省;节俭运用于政治就是节俭政治;以不变应万变是宗旨)


相关内容

  • 清朝外藩体制内的朝觐年班与朝贡制度
  • 清朝外藩体制内的朝觐年班与朝贡制度 众所周知,以美国费正清教授为代表的中外学者对中国古代朝贡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众多成果.①就目前来看,有关朝贡制度的研究侧重于中外关系层面.实际上,中原王朝的朝贡关系涵盖对象主要包括国内边疆民族以及境外国家两大部分.但是,中外学者很少区分国内边疆民族与外国遣 ...

  • 包世荣生平与著述考略
  • 摘 要: 包世荣,字季怀,安徽泾县人,生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卒于道光六年(1826).主要著有<毛诗礼征>十卷和<学诗识小录>十三卷.包世荣是晚清一位重要的朴学大师,但是目前学术界对其生平和著述的研究甚少,综合考察包世荣的生平经历和他的主要著作,对晚清经学的研究有很大 ...

  • 二十五史- 清史稿清史稿赵尔巽柯劭忞列传一百六十四
  • 史书 >> 二十五史 >> 清史稿返回目录 关闭窗口 列传一百六十四 鲍桂星 顾★ 吴孝铭 陈鸿 鄂木顺额 徐法绩 鲍桂星,字双五,安徽歙县人.嘉庆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中允.九年,典试河南,留学政.十三年,典试江西.十五年,督湖北学政.累迁至内阁学士.十八年,任满, ...

  • 党的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如何产生?
  •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博文链接1 : 中华历史四字谣(转载) 笑不死你乐死你的搞笑语录 二十五史简介 [转载]終結中華民族的悲歌 动不动就说敌对势力,怎么在世界立足- [转载]世界顶级的讽刺照片-罪犯接见法官- 多人自杀300人入狱数百亿坏 ...

  • 满族史(清史)入门小资料
  • 一.清代文书 1.谕旨--谕和旨,满文均写作hese,是皇帝晓告臣民的文书,实际上就是皇帝处理国家政务的命令文书,属于下行文书. 谕和旨稍有区别: A.谕又称上谕,是皇帝主动颁发的命令: B.旨又称圣旨,是针对大臣奏事而下达的指示. 2.题奏--题,又称题本,满文写作wesimbure ben,奏, ...

  • 清朝派駐各國外交官
  • ★★★<三味書屋754>2014年06月01日編輯整理★★★ ★★★★★ 資料圖:大清帝國國旗 外交官是一個國家派往他國辦理外交事務的人員.外交官的任務是代表他的國家與其他國家進行雙邊或多邊談判.外交官有臨時性的.只爲商討一件特定事務而到他國去的,也有在另一個國家常駐的.常駐外交官的辦公 ...

  • 浅谈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 < 前沿 > 2005 年第 4 期浅谈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郭金玫3(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呼和浩特 010020 )[提 ] 发生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英国胜利而告终 .本文着重从清朝封建统 要治者的腐败 .清政府的用人之策 .清军武器落后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失败的 ...

  • 201503:作业:中国古典名家散文鉴赏
  • 温馨提示 老师花费时间与精力,作业要求写得详尽些,目的便于大家做好作业.敬请同学们不要浮躁,静心阅读.谢谢合作.张老师 培养文学鉴赏能力,陶冶精神情操: 曾国藩名作鉴赏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 抓住"以文治天下"来写作:曾文如何治理国事与家事 曾国藩多重身份:政治家军事家 ...

  • 北京圆明园导游词
  •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海淀区东部.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总面积达350公顷.圆明园有"万园之园"的美称,它建成于清朝乾隆年间,原有亭台楼阁140多处,总面积达350万平方米.它的陆上建筑面积和故宫一样大,水域面积又等于一个颐和园. 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