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当记者

我为什么要当记者

文/徐倩 李露露

“孩子,你为什么要选择当记者?”我静静地坐着,注视着忐忑不安地坐在我对面懵懂的新人,透过办公桌上那盆“豆瓣如意”——两年中不断地吐故纳新,不断地成长的小盆栽,那饱满的厚叶依旧青翠欲滴。

“因为想尽我所能深度挖掘事件背后的故事,而不是人云亦云,听信谣言,体现社会的人性之美。”新人不假思索的回答震撼了我,之前心中设置的回答无非是“喜欢记者这个身份”抑或是一句“不知道”。对于刚进大学的孩子能有怎样大的觉悟啊?但事实是,眼前这个看上去无比稚嫩的孩子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上却实实在在地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那一方净土。

两年前,我进大学那会儿,学校盛行“表态主义”,凡事都需要表个态。比如说进团学新闻中心的第一个晚上,第一个问题便得详细说清楚:你为什么要当记者?这问题让我一愣,犹犹豫豫地没有回答。这一愣却着实气的主任够呛。那个在半夜畏着寒风都能出去守着采集新闻点的女子,对于任何犹豫的回答,都不是她想要的答案。

于是,这个问题一直留在我的心中。在大学生活最丰富的一年,我成了一名学生记者,揣着采访本和录音笔,扛着年岁沧桑的单反,一边采写新闻稿,一边寻找着问题的答案。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生活就像是一杯忘记放奶的卡布奇诺,上浮的泡沫很美,却也是最苦的。大一一年,团宣就9个干事,系里面的活动依旧繁多。9个人,一直忙忙碌碌地写稿、拍照,循环往复地机械工作。当时奉行的是三个“一定”主义:院系举办的活动一定要宣传,领导下达的命令一定要执行,学姐分配的任务一定要完成,于是乎,不辞昼夜,不说辛苦,写稿到夜深人静也只是揉揉眼睛继续。我时常站在团宣办公室的窗前,看着杏坛广场上的孔子像岿然不动,望着那过路的形形色色的人来来往往。嘹亮的歌声与琴声充斥着对面的艺术楼,它们彰显着青春的朝气与活力,它们渐渐淡去,只剩下我独自思考我的问题。

终究我们还是孩子,对未来的无知与迷惘,对生活的不信任感似乎打击了我的伙伴们儿——团宣的唯一两名男同胞还是在一番思考之后离开了这个组织——他们终究还是被恐惧打败了啊。而他们的离开,更让我对于问题的答案更加地迷惘——我为什么要当记者?我为什么还要在这个组织继续留着?那时候,学习和生活一片混乱,生活节奏的错乱以及半夜写稿室友的埋怨让我几近崩溃。混乱之中接到的第一个电话,是来自山东威海大学新闻系的我的挚友。电话那端的他只告诉我这样一句话:喜欢就坚持。你不要害怕,要勇敢地坚持下去,做个好记

者。

也许是他对我的期望,也许是我内心的不甘心,我坚持了下来。

接下去的日子依旧在不断地写稿中度过,平平淡淡,直至第52届校运动会的到来。磬苑北体,激情点燃,一年一度的体坛盛宴姗姗来迟。这也就意味着作为记者的我们,在这样一件众人欢喜的校园盛事上要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很多时候,为了抓拍某一个精彩的瞬间,需要往返于运动场的各个角落,亦或是不知疲倦地蹲点、守候、按下快门。那一段时间的我显得异常的暴躁,相机的交接,稿件的质量都让我感到无比的困扰。我又陷入了自我束缚的囚笼之中,无法挣扎。

某天深夜,同组织的小伙伴儿问我:“你为什么要当记者?”又是这个问题。我实在没有办法回答,我竟然开始后悔当初的选择,是啊,我为什么要当记者?我激动地向她抱怨我这一年来过得有多么辛酸,每次晚上写稿到深夜都想把稿子丢掉上床睡觉,每次室友的抱怨都让我想放弃一切。她默默地听我诉说着,就在我夸张地描述着我的生活有多么多么不易的时候,她突然握住了我冰冷的手,轻轻地说:“我也曾后悔过。但是,我挨过来啦,同样我也相信你。”

这话一下子击中了我。这可是个骨瘦如柴的姑娘,平日里看到她都觉得会被风刮走,可是她竟然有如此大的勇气在这份我想放弃的事业上奋斗着。她感受过,她也知道“记者”这个称呼所要承担的责任,她也知道继续下去我可能会疯掉。即便如此,她还是鼓励我,用她的勇气来“怂恿”我的坚持。那天,我忽然就明白了,在同一个战场上,你可以选择离开,你也可以选择留下,用自己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行动,给别人力量。

从那天起,我决心要当一个好记者。我希望我的稿子能像小伙伴的那句鼓励一样,在人濒临绝望的境地里给予无穷的力量。没想到,让我最恐惧的一个阶段竟然是我写稿最起劲的一段时间。

大一期末,我光荣地拿到了“优秀干事”的称号,从主任手里接过证书的时候,主任问我:“选择记者后悔过吗?”我很想告诉她,有一种力量可以超越恐惧,可以战胜后悔。在那以后,我总是认真地对待我的每一份稿件,仔细审过几遍之后发给主任,然后安然入睡。那是我最安稳踏实的日子,因为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因为想透过我的笔端来述说真相,因为发自内心地想坚持在这个岗位上。

在我作为记者的第二年,我去找了我的挚友。4月的威海,群花璀璨。站在风起浪涌的“走天涯”,他告诉我:“即使以后不想当记者,但现在身为记者就要干好这份职业,要做就要做一个有力量的记者。记者的播报永远是打破谣言最快的方法,彰显人性,散发正能量才是我们的使命。”

直至今天,我还时常会为了一篇稿件而苦恼不已,也会在写稿卡壳时愁眉苦

脸,但我很清楚,我想当一个记者,而且要做一个有力量的记者。

我为什么要当记者

文/徐倩 李露露

“孩子,你为什么要选择当记者?”我静静地坐着,注视着忐忑不安地坐在我对面懵懂的新人,透过办公桌上那盆“豆瓣如意”——两年中不断地吐故纳新,不断地成长的小盆栽,那饱满的厚叶依旧青翠欲滴。

“因为想尽我所能深度挖掘事件背后的故事,而不是人云亦云,听信谣言,体现社会的人性之美。”新人不假思索的回答震撼了我,之前心中设置的回答无非是“喜欢记者这个身份”抑或是一句“不知道”。对于刚进大学的孩子能有怎样大的觉悟啊?但事实是,眼前这个看上去无比稚嫩的孩子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上却实实在在地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那一方净土。

两年前,我进大学那会儿,学校盛行“表态主义”,凡事都需要表个态。比如说进团学新闻中心的第一个晚上,第一个问题便得详细说清楚:你为什么要当记者?这问题让我一愣,犹犹豫豫地没有回答。这一愣却着实气的主任够呛。那个在半夜畏着寒风都能出去守着采集新闻点的女子,对于任何犹豫的回答,都不是她想要的答案。

于是,这个问题一直留在我的心中。在大学生活最丰富的一年,我成了一名学生记者,揣着采访本和录音笔,扛着年岁沧桑的单反,一边采写新闻稿,一边寻找着问题的答案。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的生活就像是一杯忘记放奶的卡布奇诺,上浮的泡沫很美,却也是最苦的。大一一年,团宣就9个干事,系里面的活动依旧繁多。9个人,一直忙忙碌碌地写稿、拍照,循环往复地机械工作。当时奉行的是三个“一定”主义:院系举办的活动一定要宣传,领导下达的命令一定要执行,学姐分配的任务一定要完成,于是乎,不辞昼夜,不说辛苦,写稿到夜深人静也只是揉揉眼睛继续。我时常站在团宣办公室的窗前,看着杏坛广场上的孔子像岿然不动,望着那过路的形形色色的人来来往往。嘹亮的歌声与琴声充斥着对面的艺术楼,它们彰显着青春的朝气与活力,它们渐渐淡去,只剩下我独自思考我的问题。

终究我们还是孩子,对未来的无知与迷惘,对生活的不信任感似乎打击了我的伙伴们儿——团宣的唯一两名男同胞还是在一番思考之后离开了这个组织——他们终究还是被恐惧打败了啊。而他们的离开,更让我对于问题的答案更加地迷惘——我为什么要当记者?我为什么还要在这个组织继续留着?那时候,学习和生活一片混乱,生活节奏的错乱以及半夜写稿室友的埋怨让我几近崩溃。混乱之中接到的第一个电话,是来自山东威海大学新闻系的我的挚友。电话那端的他只告诉我这样一句话:喜欢就坚持。你不要害怕,要勇敢地坚持下去,做个好记

者。

也许是他对我的期望,也许是我内心的不甘心,我坚持了下来。

接下去的日子依旧在不断地写稿中度过,平平淡淡,直至第52届校运动会的到来。磬苑北体,激情点燃,一年一度的体坛盛宴姗姗来迟。这也就意味着作为记者的我们,在这样一件众人欢喜的校园盛事上要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很多时候,为了抓拍某一个精彩的瞬间,需要往返于运动场的各个角落,亦或是不知疲倦地蹲点、守候、按下快门。那一段时间的我显得异常的暴躁,相机的交接,稿件的质量都让我感到无比的困扰。我又陷入了自我束缚的囚笼之中,无法挣扎。

某天深夜,同组织的小伙伴儿问我:“你为什么要当记者?”又是这个问题。我实在没有办法回答,我竟然开始后悔当初的选择,是啊,我为什么要当记者?我激动地向她抱怨我这一年来过得有多么辛酸,每次晚上写稿到深夜都想把稿子丢掉上床睡觉,每次室友的抱怨都让我想放弃一切。她默默地听我诉说着,就在我夸张地描述着我的生活有多么多么不易的时候,她突然握住了我冰冷的手,轻轻地说:“我也曾后悔过。但是,我挨过来啦,同样我也相信你。”

这话一下子击中了我。这可是个骨瘦如柴的姑娘,平日里看到她都觉得会被风刮走,可是她竟然有如此大的勇气在这份我想放弃的事业上奋斗着。她感受过,她也知道“记者”这个称呼所要承担的责任,她也知道继续下去我可能会疯掉。即便如此,她还是鼓励我,用她的勇气来“怂恿”我的坚持。那天,我忽然就明白了,在同一个战场上,你可以选择离开,你也可以选择留下,用自己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行动,给别人力量。

从那天起,我决心要当一个好记者。我希望我的稿子能像小伙伴的那句鼓励一样,在人濒临绝望的境地里给予无穷的力量。没想到,让我最恐惧的一个阶段竟然是我写稿最起劲的一段时间。

大一期末,我光荣地拿到了“优秀干事”的称号,从主任手里接过证书的时候,主任问我:“选择记者后悔过吗?”我很想告诉她,有一种力量可以超越恐惧,可以战胜后悔。在那以后,我总是认真地对待我的每一份稿件,仔细审过几遍之后发给主任,然后安然入睡。那是我最安稳踏实的日子,因为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因为想透过我的笔端来述说真相,因为发自内心地想坚持在这个岗位上。

在我作为记者的第二年,我去找了我的挚友。4月的威海,群花璀璨。站在风起浪涌的“走天涯”,他告诉我:“即使以后不想当记者,但现在身为记者就要干好这份职业,要做就要做一个有力量的记者。记者的播报永远是打破谣言最快的方法,彰显人性,散发正能量才是我们的使命。”

直至今天,我还时常会为了一篇稿件而苦恼不已,也会在写稿卡壳时愁眉苦

脸,但我很清楚,我想当一个记者,而且要做一个有力量的记者。


相关内容

  • 记者亲历:采访2000名创业者 这11类创业者情商让人捉急
  • ?导语 从2015年8月11日上线至今,铅笔道已报道过近2000个创业项目. 记者和创业者,他们分属天平的两端,共同为文章出一份力,力图保持其真实客观. 记者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很特殊,创业者多少身价,企业多少估值,他们并不在意.创业者必须要用个人的魅力和故事,输出记者恰好需要的内容. 所以,打动媒体 ...

  • [加强电视新闻现场报导]
  • 加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总编室 李晖宇 近日,笔者在本台演播厅聆听了中国传媒大学高晓虹教授关于"电视创作理念与方法创新" 的讲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我进一步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下面谈几点心得体会: 讲座中提到,电视理念创新需要培养好四种意识:一.现场意识:二.舆论 ...

  • 王菲经典语录
  • 1.王菲上陶晶莹的节目,末了,陶子送给童童一只手表,王菲接在手里却直言童童还不会看,陶子很惊讶,说童童那么大了还你还不教她看表,菲说:"我教啦."陶子说:"那就对了,你又说她不会看?"菲理直气壮地说:"谁说教了她就会看啊. " 2.王菲到台 ...

  • 大学生专业传媒摄影部实践报告
  • 三个月的实习转眼就过去了,在这三个月里,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上面的采编的东西,还有许多许多,摄影部的主任和其他的记者都给了我很多的帮助,不管是在业务的探讨还是对于以后人生和事业的规划上,他们都给了我许多无私的帮助,在这里我也要向他们表示感谢。记者生涯还有很久,三个月也仅仅是一个预热,我相信,前方的道路 ...

  • 大学生专业传媒摄影部实习报告
  •   三个月的实习转眼就过去了,在这三个月里,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上面的采编的东西,还有许多许多,摄影部的主任和其他的记者都给了我很多的帮助,不管是在业务的探讨还是对于以后人生和事业的规划上,他们都给了我许多无私的帮助,在这里我也要向他们表示感谢。记者生涯还有很久,三个月也仅仅是一个预热,我相信,前方的 ...

  • 新闻记者采访的语言智慧
  • 关于智慧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育学教授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智慧是在社会生活中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下,在知识.经验获得的基础上,在知性.理性.情感.实践等多个层面上生发,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它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聪明,甚至也不 ...

  • 记者的采访技巧
  • 引言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美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新闻学家和报业巨匠约瑟夫-普利策(1847--1911)的这句响彻新闻界的名言一语中的作为一名记者应尽的责任和本该有的荣誉. 记者,既熟悉 ...

  • 关于驻站记者的新闻资料
  • 铁笔丹心写春秋--献给山西日报驻站记者 他们从炮火中走来,带着战争的硝烟:他们从田野中走来,带着泥土的气息:他们从矿山中走来,带着拓掘的粉尘:他们从车间中走来,带着火红的热量„„他们是一群无所不到,无事不及,传送真实,感动社会,用铮铮铁笔打磨民族灵魂,用薄薄新闻纸承载历史重量,比黄牛还累,比蚂蚁还忙 ...

  • 论文范文格式(19)(1)
  • 论新闻在萨尔瓦多内战期间的失败 专 业: 新 闻 学 指导教师: 张 媛 学生姓名: 赵 静 娴 学生学号: [1**********]4 中国﹒贵州﹒贵阳 2012年5月 目录 摘要---------------------------------------II 第一章 萨尔瓦多内战的简介--- ...

  • 高分悬赏关于产品新闻发布会的准备和策划及程序,越详细越好?
  • 高分悬赏关于产品新闻发布会的准备和策划及程序,越详细越好? ┆ 评论[0] ┆ 举报 悬赏分:100分 提问时间: 2006-02-07 17:11:09 提问者:西门吹雪(新手) 回答:2 浏览:513 最佳答案 此答案由提问者自己选择,并不代表新浪爱问知识人的观点 回答者:jacque(新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