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1]

季氏将伐颛臾[1]

季氏将伐颛臾[2]。冉有、季路见于孔子[3],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4]。”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5]?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6],且在邦域之中矣[7],是社稷之臣也[8]。何以伐为[9]?”冉有曰:“夫子欲之[10],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11]:‘陈力就列[12],不能者止。’危而不持[13],颠而不扶[14],则将焉用彼相矣[15]?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

[16],龟玉毁于椟中[17],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18]。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19]。丘也闻有国有家者[20],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21]。盖均无贫[22],和无寡[23],安无倾[24]。夫如是[25],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26]。既来之,则安之[27]。今由与求也,相夫子[28],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29]。而谋动干戈于邦内[30]。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31]。”

[ 注释 ]

[ 1 ]本文选自《论语·季氏》。本文记录了孔子针对“季氏将伐颛臾”一事,批评辅佐季氏的冉有、季路的失职、暧昧、短视行为和态度,表现孔子反对兼并,反对贪欲,主张平均、和睦、安定的治国方略和以道德力量感化附属小国,反对武力征讨的对外政策。

[ 2 ]季氏:季孙氏,鲁国最有权势的贵族,这里指季康子,名肥。颛臾(zhuān yú),小国,是鲁国的属国,故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北。旧说季氏贪颛臾土地而攻之。依文意乃季氏与鲁君矛盾极深,历代鲁君欲除季氏,季氏恐颛臾再为患,这就助了鲁君,故欲攻之。

[ 3 ]冉有和季路当时都是季康子的家臣。见(xiàn):谒见。

[ 4 ]事,指军事。

[ 5 ]无乃:这里有“恐怕要”的意思。是:代词,复指宾语“尔”。过:责备。大意是,恐怕要责备你吧?

[ 6 ]先王:指周之先王。东蒙主:主祭东蒙山神的人。东蒙:即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南四十里,西南接费县界。主:主祭人。

[ 7 ]指在鲁国疆土里边。

[ 8 ]是:代词,指颛臾。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社稷是祭祀谷神和土神

的祭坛。有国者必立社稷。国亡,社稷被覆盖起来废掉,故社稷为国家的象征。这里指鲁国。

[ 9 ]何以伐为:凭什么要攻打它呢?何以:为什么。为:语尾助词。

[ 10 ]夫子:季康子。

[ 11 ]周任:古代的史官。

[ 12 ]陈力两句:能施展自己才能,就接受职位;如若不能,就应辞去职务。陈:陈列,施展。就:担任。列:位次,职位。

[ 13 ]危:不稳,这里指站不稳。持:把着。

[ 14 ]颠:跌倒。扶:搀着。

[ 15 ]相(xiàng):扶着瞎子走路的人。

[ 16 ]兕(sì):独角犀。柙(xiá):关猛兽的笼子。

[ 17 ]龟玉都是宝物。龟:龟版,用来占卜。玉,在:指玉瑞和玉器。玉瑞用来表示爵位,玉器用于祭祀。椟(dú):匣子。

[ 18 ]固:指城郭坚固。近:靠近。费(古读bì):季氏的私邑,及今山东费县。

[ 19 ]这句说,君子厌恶那种态度:想这样,却撇开不谈,而一定要为它作些别的说辞。疾:痛恨。夫:代词,那种。舍:舍弃,撇开。

[ 20 ]这里指诸侯、大夫。国:诸侯统治的政治区域。家:卿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

[ 21 ]这两句当为“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寡:指人口少。

[ 22 ]这句大意是,财富分配公平合理,上下各得其分,就没有贫穷。

[ 23 ]这句大意是,上下和睦,人民都愿归附,就没有人口少的现象。

[ 24 ]安无倾:国家安定,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 25 ]夫:句首语气词。如是:如此。

[ 26 ]文:文教,指礼乐。来:使„„来(归附)。

[ 27 ]安:使„„安定。

[ 28 ]相:(xiàng)辅佐。

[ 29 ]分崩离析:四分五裂。守:守国,保全国家。

[ 30 ]干:盾牌。戈:古代用来刺杀的一种长柄兵器。干戈:指军事。

[ 31 ]萧墙:国君宫门内迎门的小墙,又叫做屏。因古时臣子朝见国君,走到此必肃然起敬,故称“萧墙”。萧:古通“肃”。这里借指宫廷。

[ 古今点评 ]

1.以一颛臾而与冉求辩论反复几三百言,盖有深意也。立国以屏障王室,为之附庸以屏翰诸侯。上下相维持之势固然也。„„颛臾存则鲁存,颛臾亡则鲁亡。是颛臾

为鲁社稷之臣。由求不知其意,夫子知之,而力争之。非存颛臾也,盖存鲁也;非折由求也,盖折季氏不臣之心也。 (郑如谐《论语意原》卷四)

2.此章分三段。孔子曰,三“求”字,通章精神眼目。„„夫颛臾节,先以大义责之,提出先王二字,把天下大名分所在压他。„„末句为季氏指利害了切,俾其怵然而自止也。

(牛运震《论语随笔》)

3.首段正意已足,下两段因由有两辩而发挥之。孔子之文及含蓄,唯此篇及发扬,波澜汹涌,峰峦高大。韩文公《诤臣论》章法学此。 (方存之《论文章本原》)

季氏将伐颛臾[1]

季氏将伐颛臾[2]。冉有、季路见于孔子[3],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4]。”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5]?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6],且在邦域之中矣[7],是社稷之臣也[8]。何以伐为[9]?”冉有曰:“夫子欲之[10],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11]:‘陈力就列[12],不能者止。’危而不持[13],颠而不扶[14],则将焉用彼相矣[15]?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

[16],龟玉毁于椟中[17],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18]。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19]。丘也闻有国有家者[20],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21]。盖均无贫[22],和无寡[23],安无倾[24]。夫如是[25],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26]。既来之,则安之[27]。今由与求也,相夫子[28],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29]。而谋动干戈于邦内[30]。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31]。”

[ 注释 ]

[ 1 ]本文选自《论语·季氏》。本文记录了孔子针对“季氏将伐颛臾”一事,批评辅佐季氏的冉有、季路的失职、暧昧、短视行为和态度,表现孔子反对兼并,反对贪欲,主张平均、和睦、安定的治国方略和以道德力量感化附属小国,反对武力征讨的对外政策。

[ 2 ]季氏:季孙氏,鲁国最有权势的贵族,这里指季康子,名肥。颛臾(zhuān yú),小国,是鲁国的属国,故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北。旧说季氏贪颛臾土地而攻之。依文意乃季氏与鲁君矛盾极深,历代鲁君欲除季氏,季氏恐颛臾再为患,这就助了鲁君,故欲攻之。

[ 3 ]冉有和季路当时都是季康子的家臣。见(xiàn):谒见。

[ 4 ]事,指军事。

[ 5 ]无乃:这里有“恐怕要”的意思。是:代词,复指宾语“尔”。过:责备。大意是,恐怕要责备你吧?

[ 6 ]先王:指周之先王。东蒙主:主祭东蒙山神的人。东蒙:即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县南四十里,西南接费县界。主:主祭人。

[ 7 ]指在鲁国疆土里边。

[ 8 ]是:代词,指颛臾。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社稷是祭祀谷神和土神

的祭坛。有国者必立社稷。国亡,社稷被覆盖起来废掉,故社稷为国家的象征。这里指鲁国。

[ 9 ]何以伐为:凭什么要攻打它呢?何以:为什么。为:语尾助词。

[ 10 ]夫子:季康子。

[ 11 ]周任:古代的史官。

[ 12 ]陈力两句:能施展自己才能,就接受职位;如若不能,就应辞去职务。陈:陈列,施展。就:担任。列:位次,职位。

[ 13 ]危:不稳,这里指站不稳。持:把着。

[ 14 ]颠:跌倒。扶:搀着。

[ 15 ]相(xiàng):扶着瞎子走路的人。

[ 16 ]兕(sì):独角犀。柙(xiá):关猛兽的笼子。

[ 17 ]龟玉都是宝物。龟:龟版,用来占卜。玉,在:指玉瑞和玉器。玉瑞用来表示爵位,玉器用于祭祀。椟(dú):匣子。

[ 18 ]固:指城郭坚固。近:靠近。费(古读bì):季氏的私邑,及今山东费县。

[ 19 ]这句说,君子厌恶那种态度:想这样,却撇开不谈,而一定要为它作些别的说辞。疾:痛恨。夫:代词,那种。舍:舍弃,撇开。

[ 20 ]这里指诸侯、大夫。国:诸侯统治的政治区域。家:卿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

[ 21 ]这两句当为“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寡:指人口少。

[ 22 ]这句大意是,财富分配公平合理,上下各得其分,就没有贫穷。

[ 23 ]这句大意是,上下和睦,人民都愿归附,就没有人口少的现象。

[ 24 ]安无倾:国家安定,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 25 ]夫:句首语气词。如是:如此。

[ 26 ]文:文教,指礼乐。来:使„„来(归附)。

[ 27 ]安:使„„安定。

[ 28 ]相:(xiàng)辅佐。

[ 29 ]分崩离析:四分五裂。守:守国,保全国家。

[ 30 ]干:盾牌。戈:古代用来刺杀的一种长柄兵器。干戈:指军事。

[ 31 ]萧墙:国君宫门内迎门的小墙,又叫做屏。因古时臣子朝见国君,走到此必肃然起敬,故称“萧墙”。萧:古通“肃”。这里借指宫廷。

[ 古今点评 ]

1.以一颛臾而与冉求辩论反复几三百言,盖有深意也。立国以屏障王室,为之附庸以屏翰诸侯。上下相维持之势固然也。„„颛臾存则鲁存,颛臾亡则鲁亡。是颛臾

为鲁社稷之臣。由求不知其意,夫子知之,而力争之。非存颛臾也,盖存鲁也;非折由求也,盖折季氏不臣之心也。 (郑如谐《论语意原》卷四)

2.此章分三段。孔子曰,三“求”字,通章精神眼目。„„夫颛臾节,先以大义责之,提出先王二字,把天下大名分所在压他。„„末句为季氏指利害了切,俾其怵然而自止也。

(牛运震《论语随笔》)

3.首段正意已足,下两段因由有两辩而发挥之。孔子之文及含蓄,唯此篇及发扬,波澜汹涌,峰峦高大。韩文公《诤臣论》章法学此。 (方存之《论文章本原》)


相关内容

  • 季氏将伐颛臾译文
  • 译文: 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快要攻打颛臾了."孔子说:"冉求,这不就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从前是周天子让它主持东蒙的祭祀的,而且已经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冉有说:"季孙大夫想去攻打,我们两个人都不 ...

  • [季氏将伐颛臾]导学案
  • 扬州市弘扬中学高二语文导学案 编写人: 审阅人:薛加功 编号:1 日期:2010-8-29 <季氏将伐颛臾>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1. 反复诵读,疏通文意. 2. 文言词语的理解归纳及文言句式特点的掌握. 3. 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及孔子 ...

  • 季氏将伐颛臾知识点归纳
  • <季氏将伐颛臾>知识点整理 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颛臾.冉有.子路两人拜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冉求!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颛臾,先代的国君曾经任命他主持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它是鲁国的藩属国,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有说:‚季康子要这么做的,我 ...

  • [季氏将伐颛臾]译文
  • 季氏将伐颛臾 选自<论语>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颇臾.冉有.子路两人参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颇臾,先王曾经任命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这正是跟鲁国 ...

  • [季氏将伐颛臾]知识点
  • <季氏将伐颛臾>知识点 通假字 无乃尔是过与 : "与"同"欤",句末语气词,表猜测(猜度). 古今异义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以为:古义:以之为的省略,可译为"把它作为":今义:认为)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 ...

  • 季氏将伐颛臾知识点整理
  • 季氏将伐颛臾 [作者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 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论语>是一部记载孔 ...

  • 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译文
  •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苏教版) 教学案--"我有一个梦想"专题 季氏将伐颛臾译文 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颛臾.冉有.子路两人拜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孔子说:‚冉求!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颛臾,先代的国君曾经任命他主持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 ...

  • 季氏将伐颛臾晏子治东阿知识点归纳dy
  • 季氏将伐颛臾 一.通假字: 1.无乃尔是过与 二.古今异义: 1.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国: .. 4.不患贫而患不安 .. 三.一词多义: 为:①何以伐为 ②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③后世必为子孙忧 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相:①则将焉用彼相矣 ...

  • 语文:[论语]之[为政以德]课后练习
  • 第一课 "为政以德"课后练习 班级: 姓名: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庶民 遮掩 摭拾 甘蔗 B.颛臾 祥瑞 揣测 水流湍急 ........ C.案牍 渎职 牛犊 买椟还珠 D.郾城 都江堰 偃旗息鼓 揠苗助长 ........ 2.下列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