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草提取工艺研究_吕津京

第13卷 第6期 2011 年 6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3 No. 6 Jun .,2011

凤尾草提取工艺研究

吕津京

(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中药房,北京 100853)

摘 要:目的: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凤尾草醇水双提最佳工艺。方法:通过L 18(2×37)正交试验考察醇提次数、

时间、温度、水提温度、料液比等影响因素,用UV 法测定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并结合出膏率综合评分,其中两者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6和0.4,最终获得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先用20倍60%乙醇在70℃下提取2次,每次3h,再将药渣以20倍量水在90℃下提取1.5h,总黄酮提取率可达5.55%,出膏率为38.6%。结论:采用此工艺提取效果佳且稳定性较好。

关键词:凤尾草;提取工艺;正交试验;方法学考察

(2011) 06- 中图分类号:R12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0241- 03

Study on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Pteris Multifida Poir

LU Jin-jing

(Dispensa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LA General Hospital,Beijing 100853,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best technology about extracting Pteris multifida Poir with Abstract:

Several of factors,such as the frequency,ethanol and water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Methods :

time,and temperature when extracting with ethanol,and the temperature,the ratio of the drug and water

,and the when extracting with water,were investigated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as L18(2×37)

content of total flavonoids was determined by UV method,then the best extraction technology was gained by scoring synthetically associating with drier electuary proportion. The proportion of them were 0.6 and 0.4. Results :At first,the Pteris multifida Poir was extracted at the temperature of 70℃,2 times,3 hours per timewith 60% ethanol by 20 times,then at the temperature of 90℃,1.5 hours with water by 20 times. The extraction

The rate of total flavonoids was 16.66%,and the drier electuary proportion was 38.6%. Conclusion :

extraction effect was good by using the best extra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stabilization was nice.

Pteris multifida Poir; extraction technology;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methodology

Key words:

validation

凤尾草系蕨类植物凤尾蕨科凤尾草(Pteris multifida Poir)的全草或根茎,又名井栏边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凤尾蕨(《浙江药用植物志》),金鸡尾、腊肾草(《四川中药志》)等。《履巉岩本草》载有小金星凤尾草,所附药图即今凤尾蕨科凤尾草Pteris multifida Poir。《植物名实图考》云:“凤尾草生山石及阴湿处,有绿茎、紫茎者。一名井阑草,或谓之石长生。”所附之图亦系本种。《纲目》石草类所绘的石长生图也与本种相似。具有清热利湿、止泻止带、通淋退黄作用,临床常可单用取效,用于湿热所致的泄泻,痢疾,小便淋浊,女子带下,黄疸诸症[1]。现代临床治疗痢疾、扁桃体炎、肝炎、糖尿病以及抗肿瘤等效果较好。

到目前为止,已有独以醇或水作为溶媒对凤尾草进行提取的工艺研究,但提取液中以总黄酮为含量指标的测定结果均较低。另外,凤尾草虽在临床上治疗效果较好,但其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尚未明

了,这就有必要将其中所含的成分尽可能提取出来,

以作进一步研究。因此,文章采用正交试验对凤尾草醇水双提工艺进行探讨,以期为工业生产及后续药理学研究等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凤尾草,购自成都市荷花池药材市场,除去杂质,剪碎,烘干。

1.2 仪器与试剂

BP211D 型电子分析天平(德国Sartorius 公司,感量0.01mg),BS200S-W 型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感量1mg),JJ500型精密电子天平(美国双杰兄弟有限公司),UV1100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长安科学仪器厂),RE-52A 型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1010-2型电热鼓风干燥箱(上海实验仪器厂有限公司);芦丁对照品(成都市药品检

收稿日期:2010-12-12

作者简介:吕津京(1981-),女,药师,研究方向:中药化学成分分析。

241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13卷

验所,批号:100080-200707);乙醇、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等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蒸馏水。

1.3 方法1.3.3 出膏率测定

准确量取50mL 提取液于坩埚内,挥干,105℃下烘至恒重,称重,通过体积换算得干膏总重,计算凤尾草的出膏率。

干膏净重

出膏率(%)=×100%

凤尾草干品质量

1.3.1 方法学考察

(NO3)(1)标准曲线绘制:采用NaNO 2-Al 3-NaOH

[2]

置50mL 光度法。精密称取芦丁对照品10.0mg,

容量瓶中,加60%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对照品溶液。精密吸取此对照品溶液0、1.0、2.0、4.0、6.0、8.0、10.0mL,分别置25mL 容量瓶中,各加入

摇匀,放置6min,加10% Al5%的NaNO 2溶液1mL,摇匀,放置6min,再加入4% NaOH(NO3)3溶液1mL,

溶液10mL,用60%浓度的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后放置15min。以第一管作空白,分别在510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芦丁标准溶液的浓度(mg/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线性

r =0.9999。结果表回归方程为:A=13.097C-0.0037,

明,芦丁质量浓度在0.0077~0.0773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成线性关系。

(2)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5mL,共5份,分别置25mL 量瓶中,按标准曲线项下方法平行操作显色,于510nm 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结果RSD=0.50%,说明仪器精密度较好。

(3)重复性试验:取同批凤尾草药材干品10.0g,共6份,以最佳工艺提取制备供试品溶液,按1.3.2项下方法平行操作显色,于510nm 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结果RSD=1.79%,表明重复性良好。

(4)稳定性试验:精密吸取同批供试品溶液,按1.3.2项下方法平行操作显色,在10、20、40、60、80、100min 时于510nm 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结果RSD=0.33%,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0~100min内稳定。

(5)加样回收试验:精密称取6份已知总黄酮含量的凤尾草干品0.1g,分别加入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适量,以最佳工艺提取制备供试品溶液,按1.3.2项下方法测定总黄酮含量,计算总黄酮含量,见表1。

表1 加样回收试验结果(n =6)

取样量

0.10680.10050.10080.10140.1003样品含量17.7916.7416.7916.8916.71加入量16.8516.9616.7316.7716.52测得量34.3833.6333.5833.2432.83回收率RSD 98.4499.57

1.15100.32

97.4797.552 结 果

2.1 正交设计方案与结果

根据文献报道[3-4]并结合前期实际考察,醇提部分的影响因素有提取次数、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料液比,水提部分的影响因素有提取时

混合水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为此选择L 18(2×37)

平表安排试验,见表2。以总黄酮含量及出膏率作为衡量提取效率的双重客观指标,优选最佳工艺。根据总黄酮含量(x)和出膏率(y)的作用,确定两者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6和0.4,对两项指标进行加权求和,通过公式z =0.6x +0.4y,就得到综合评分(z),结果见表3。

表2 因素水平表

水平123

提取次数醇浓度醇提提取料液提取温度提取时水提料提取温A(次)B(%)时间C(h)比DE(℃)间F(h)液比G度H(℃)

12

506070

123

1:101:151:20

50

6070

1.522.5

1:101:201:30

70

8090

表3 正交试验表

试验号A

总黄酮含出膏率

综合评分

量(%)(%)

52.4021.72.[1**********]

81.0231.83.[1**********]

99.5334.85.[1**********]

80.8431.23.[1**********]

83.5428.64.[1**********]

87.7334.84.[1**********]

77.1029.03.[1**********]

78.3428.43.[1**********]

74.1127.93.[1**********]

94.6631.55.[1**********]0

84.5333.33.[1**********]1

92.4833.94.[1**********]2

91.6635.24.[1**********]3

81.8129.74.[1**********]4

86.8033.64.[1**********]5

80.5730.83.[1**********]6

91.7734.24.[1**********]7

82.7231.04.[1**********]8

K1 79.40 84.10 79.54 78.41 77.72 82.40 77.48 79.74 K2 87.44 85.40 83.50 84.75 83.34 82.53 86.51 83.27 K3 80.77 87.22 87.11 89.21 85.34 86.27 87.26 R 8.04 4.63 7.68 8.70 11.49 2.94 9.03 7.52

B

C

D E

F G

H

1.3.2 凤尾草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凤尾草干品10.0g,按正交试验设计各项下工艺提取,提取液最终调整为500mL。准确吸取待测凤尾草提取液0.3mL,用蒸馏水稀释至5mL,转移至25mL 容量瓶中,加入5%的NaNO 2溶液1mL,

摇匀,摇匀,放置6min,加10%Al(NO3)3溶液1mL,

放置6min,再加入4%NaOH溶液10mL,用60%浓度的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后放置15min。平行空白,在510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凤尾草中总黄酮含量。

总黄酮质量

总黄酮含量(%)= ×100% 凤尾草干品质量

2.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由表4分析可知,各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程度依次为:A>E>G>D>C>H>B>F。即醇提次数影响最大,其次是醇提温度和水提料液比;而水提时间的影响程度是最低的,为次要因素,因此,考虑到生产的成本、水提时间选择1.5h。由此得出最佳工艺

即先用20倍60%乙醇在70℃为A 2B 2C 3D 3E 3F 1G 2H 3,

下提取2次,每次3h,再将药渣以20倍量水在90℃下提取1.5h。按此理论最佳工艺进行扩大验证试验,总黄酮提取率可达5.55%,出膏率为38.6%,试验结

242

第13卷 第6期 2011 年 6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3 No. 6 Jun .,2011

药用植物紫色和红色花保色技术研究

徐秋阳1,许亮2,翟延君2,王荣祥2

(1. 辽宁省药品检验所,辽宁 沈阳 110023;2.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大连 116600)

摘 要:文章对药用植物紫色花和药用植物红色花原色植物浸制标本制作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色刺梅

花原色浸制标本和紫色甘草花原色浸制标本取得了成功。这一研究成果对提高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标本陈列与展示,以及艺术观赏等方面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花类标本;保色技术;药用植物

(2011) 06- 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0243- 02

Study on Keeping Color Technology in Purple and Red Flowers Medicinal Plants Specimen

XU Qiu-yang1,XU Liang2,ZHAI Yan-jun2,WANG Rong-xiang2

(1. Liaoning Drug Inspection Office,Shenyang 110023,Liaoning,China;2.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alian 116600,Liaoning,China)

The keeping color technology about purple and red flowers of medicinal plants specimen Abstract:

have been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red and purple flower specimens was successful. This research result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pecimens,and art exhibition and display ornamental all aspects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flowers specimen;protect color technology;medicinal plantsKey words:花类原色植物浸制标本不仅在教学科研中

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标本陈列、展示和艺术观赏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价值。由于植物体内含有的化学成分复杂,其化学变化规律难以掌握,给研究果实类植物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在这方面的研制方法进展比较缓慢。目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刊物上尚未查找到系统研究的文字报道。我们对药用植物紫色花类和药用植物红色花原植物浸制标本制作方法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近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果一致。

表4 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A B C D E F G H 平方和自由度

1291.128

2 68.433

2177.464

2242.916

2396.579

2 33.305

2317.492

2169.485

均方

291.128 34.216 88.732121.458198.290 16.653158.746 84.7431 仪器与试剂

实验工具:标本瓶,烧杯,量筒,玻璃棒,剪刀,镊子,不锈钢盆,三脚架,石棉网,裁纸刀,2~3mm厚的透明玻璃片,玻璃刀。

实验试剂:醋酸铜,硫酸铜,甘油,亚硫酸,氯化铜,酒精,甲醛,硼酸,95%乙醇,硼酸,固体氯化钠,石蜡,蒸馏水(或冷开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红色花类原植物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1-2]

2.1.1 标本的采集

采集标本的花要新鲜、无病虫危害和机械损提取后总黄酮含量达到5.55%,出膏率达到38.6%,与已见相关文献报道中单用醇或水作为溶媒提取之总黄酮含量比较,有极大的提高。同时,凤尾草中所含成分以此工艺被更充分地提取出来,对于之后药效学研究的科学性、准确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 1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 M ] .2册.上

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22-123.

[ 2 ] 杨晓敏.凤尾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J ] .药物研究,

2008,17 ( 16 ) :28-29. [ 3 ] 余俊,陈晓青,蒋新宇,等.凤尾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 J ] .中成药,2007,29 ( 11 ) :1683-1685. [ 4 ] 刘国凌,宁正祥,彭小红.凤尾草黄酮类化合物的水提工艺条

件研究[ J ] .食品科学,2008,29 ( 8 ) :286-288.

F 值

7.4360.8742.2663.1025.0650.4254.0552.165

显著性显著

显著显著

3 讨 论

采用此正交试验得出的最佳工艺,能使凤尾草

收稿日期:2010-12-22基金项目:辽宁中医药大学青年药学人才基金项目(YXRC0920)作者简介:徐秋阳(1978-),女,辽宁沈阳人,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中药质量研究。通讯作者:王荣祥(1951-),男,辽宁沈阳人,教授,研究方向:中药鉴定学教学与科研。

243

第13卷 第6期 2011 年 6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3 No. 6 Jun .,2011

凤尾草提取工艺研究

吕津京

(解放军总医院药品保障中心中药房,北京 100853)

摘 要:目的: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凤尾草醇水双提最佳工艺。方法:通过L 18(2×37)正交试验考察醇提次数、

时间、温度、水提温度、料液比等影响因素,用UV 法测定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并结合出膏率综合评分,其中两者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6和0.4,最终获得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先用20倍60%乙醇在70℃下提取2次,每次3h,再将药渣以20倍量水在90℃下提取1.5h,总黄酮提取率可达5.55%,出膏率为38.6%。结论:采用此工艺提取效果佳且稳定性较好。

关键词:凤尾草;提取工艺;正交试验;方法学考察

(2011) 06- 中图分类号:R12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0241- 03

Study on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Pteris Multifida Poir

LU Jin-jing

(Dispensa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LA General Hospital,Beijing 100853,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best technology about extracting Pteris multifida Poir with Abstract:

Several of factors,such as the frequency,ethanol and water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Methods :

time,and temperature when extracting with ethanol,and the temperature,the ratio of the drug and water

,and the when extracting with water,were investigated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as L18(2×37)

content of total flavonoids was determined by UV method,then the best extraction technology was gained by scoring synthetically associating with drier electuary proportion. The proportion of them were 0.6 and 0.4. Results :At first,the Pteris multifida Poir was extracted at the temperature of 70℃,2 times,3 hours per timewith 60% ethanol by 20 times,then at the temperature of 90℃,1.5 hours with water by 20 times. The extraction

The rate of total flavonoids was 16.66%,and the drier electuary proportion was 38.6%. Conclusion :

extraction effect was good by using the best extra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stabilization was nice.

Pteris multifida Poir; extraction technology;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methodology

Key words:

validation

凤尾草系蕨类植物凤尾蕨科凤尾草(Pteris multifida Poir)的全草或根茎,又名井栏边草(《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凤尾蕨(《浙江药用植物志》),金鸡尾、腊肾草(《四川中药志》)等。《履巉岩本草》载有小金星凤尾草,所附药图即今凤尾蕨科凤尾草Pteris multifida Poir。《植物名实图考》云:“凤尾草生山石及阴湿处,有绿茎、紫茎者。一名井阑草,或谓之石长生。”所附之图亦系本种。《纲目》石草类所绘的石长生图也与本种相似。具有清热利湿、止泻止带、通淋退黄作用,临床常可单用取效,用于湿热所致的泄泻,痢疾,小便淋浊,女子带下,黄疸诸症[1]。现代临床治疗痢疾、扁桃体炎、肝炎、糖尿病以及抗肿瘤等效果较好。

到目前为止,已有独以醇或水作为溶媒对凤尾草进行提取的工艺研究,但提取液中以总黄酮为含量指标的测定结果均较低。另外,凤尾草虽在临床上治疗效果较好,但其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尚未明

了,这就有必要将其中所含的成分尽可能提取出来,

以作进一步研究。因此,文章采用正交试验对凤尾草醇水双提工艺进行探讨,以期为工业生产及后续药理学研究等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凤尾草,购自成都市荷花池药材市场,除去杂质,剪碎,烘干。

1.2 仪器与试剂

BP211D 型电子分析天平(德国Sartorius 公司,感量0.01mg),BS200S-W 型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感量1mg),JJ500型精密电子天平(美国双杰兄弟有限公司),UV1100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天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长安科学仪器厂),RE-52A 型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1010-2型电热鼓风干燥箱(上海实验仪器厂有限公司);芦丁对照品(成都市药品检

收稿日期:2010-12-12

作者简介:吕津京(1981-),女,药师,研究方向:中药化学成分分析。

241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13卷

验所,批号:100080-200707);乙醇、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等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蒸馏水。

1.3 方法1.3.3 出膏率测定

准确量取50mL 提取液于坩埚内,挥干,105℃下烘至恒重,称重,通过体积换算得干膏总重,计算凤尾草的出膏率。

干膏净重

出膏率(%)=×100%

凤尾草干品质量

1.3.1 方法学考察

(NO3)(1)标准曲线绘制:采用NaNO 2-Al 3-NaOH

[2]

置50mL 光度法。精密称取芦丁对照品10.0mg,

容量瓶中,加60%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对照品溶液。精密吸取此对照品溶液0、1.0、2.0、4.0、6.0、8.0、10.0mL,分别置25mL 容量瓶中,各加入

摇匀,放置6min,加10% Al5%的NaNO 2溶液1mL,摇匀,放置6min,再加入4% NaOH(NO3)3溶液1mL,

溶液10mL,用60%浓度的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后放置15min。以第一管作空白,分别在510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芦丁标准溶液的浓度(mg/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线性

r =0.9999。结果表回归方程为:A=13.097C-0.0037,

明,芦丁质量浓度在0.0077~0.0773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成线性关系。

(2)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5mL,共5份,分别置25mL 量瓶中,按标准曲线项下方法平行操作显色,于510nm 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结果RSD=0.50%,说明仪器精密度较好。

(3)重复性试验:取同批凤尾草药材干品10.0g,共6份,以最佳工艺提取制备供试品溶液,按1.3.2项下方法平行操作显色,于510nm 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结果RSD=1.79%,表明重复性良好。

(4)稳定性试验:精密吸取同批供试品溶液,按1.3.2项下方法平行操作显色,在10、20、40、60、80、100min 时于510nm 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结果RSD=0.33%,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0~100min内稳定。

(5)加样回收试验:精密称取6份已知总黄酮含量的凤尾草干品0.1g,分别加入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适量,以最佳工艺提取制备供试品溶液,按1.3.2项下方法测定总黄酮含量,计算总黄酮含量,见表1。

表1 加样回收试验结果(n =6)

取样量

0.10680.10050.10080.10140.1003样品含量17.7916.7416.7916.8916.71加入量16.8516.9616.7316.7716.52测得量34.3833.6333.5833.2432.83回收率RSD 98.4499.57

1.15100.32

97.4797.552 结 果

2.1 正交设计方案与结果

根据文献报道[3-4]并结合前期实际考察,醇提部分的影响因素有提取次数、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料液比,水提部分的影响因素有提取时

混合水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为此选择L 18(2×37)

平表安排试验,见表2。以总黄酮含量及出膏率作为衡量提取效率的双重客观指标,优选最佳工艺。根据总黄酮含量(x)和出膏率(y)的作用,确定两者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6和0.4,对两项指标进行加权求和,通过公式z =0.6x +0.4y,就得到综合评分(z),结果见表3。

表2 因素水平表

水平123

提取次数醇浓度醇提提取料液提取温度提取时水提料提取温A(次)B(%)时间C(h)比DE(℃)间F(h)液比G度H(℃)

12

506070

123

1:101:151:20

50

6070

1.522.5

1:101:201:30

70

8090

表3 正交试验表

试验号A

总黄酮含出膏率

综合评分

量(%)(%)

52.4021.72.[1**********]

81.0231.83.[1**********]

99.5334.85.[1**********]

80.8431.23.[1**********]

83.5428.64.[1**********]

87.7334.84.[1**********]

77.1029.03.[1**********]

78.3428.43.[1**********]

74.1127.93.[1**********]

94.6631.55.[1**********]0

84.5333.33.[1**********]1

92.4833.94.[1**********]2

91.6635.24.[1**********]3

81.8129.74.[1**********]4

86.8033.64.[1**********]5

80.5730.83.[1**********]6

91.7734.24.[1**********]7

82.7231.04.[1**********]8

K1 79.40 84.10 79.54 78.41 77.72 82.40 77.48 79.74 K2 87.44 85.40 83.50 84.75 83.34 82.53 86.51 83.27 K3 80.77 87.22 87.11 89.21 85.34 86.27 87.26 R 8.04 4.63 7.68 8.70 11.49 2.94 9.03 7.52

B

C

D E

F G

H

1.3.2 凤尾草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凤尾草干品10.0g,按正交试验设计各项下工艺提取,提取液最终调整为500mL。准确吸取待测凤尾草提取液0.3mL,用蒸馏水稀释至5mL,转移至25mL 容量瓶中,加入5%的NaNO 2溶液1mL,

摇匀,摇匀,放置6min,加10%Al(NO3)3溶液1mL,

放置6min,再加入4%NaOH溶液10mL,用60%浓度的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后放置15min。平行空白,在510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凤尾草中总黄酮含量。

总黄酮质量

总黄酮含量(%)= ×100% 凤尾草干品质量

2.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由表4分析可知,各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程度依次为:A>E>G>D>C>H>B>F。即醇提次数影响最大,其次是醇提温度和水提料液比;而水提时间的影响程度是最低的,为次要因素,因此,考虑到生产的成本、水提时间选择1.5h。由此得出最佳工艺

即先用20倍60%乙醇在70℃为A 2B 2C 3D 3E 3F 1G 2H 3,

下提取2次,每次3h,再将药渣以20倍量水在90℃下提取1.5h。按此理论最佳工艺进行扩大验证试验,总黄酮提取率可达5.55%,出膏率为38.6%,试验结

242

第13卷 第6期 2011 年 6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3 No. 6 Jun .,2011

药用植物紫色和红色花保色技术研究

徐秋阳1,许亮2,翟延君2,王荣祥2

(1. 辽宁省药品检验所,辽宁 沈阳 110023;2.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大连 116600)

摘 要:文章对药用植物紫色花和药用植物红色花原色植物浸制标本制作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色刺梅

花原色浸制标本和紫色甘草花原色浸制标本取得了成功。这一研究成果对提高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标本陈列与展示,以及艺术观赏等方面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花类标本;保色技术;药用植物

(2011) 06- 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0243- 02

Study on Keeping Color Technology in Purple and Red Flowers Medicinal Plants Specimen

XU Qiu-yang1,XU Liang2,ZHAI Yan-jun2,WANG Rong-xiang2

(1. Liaoning Drug Inspection Office,Shenyang 110023,Liaoning,China;2.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alian 116600,Liaoning,China)

The keeping color technology about purple and red flowers of medicinal plants specimen Abstract:

have been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red and purple flower specimens was successful. This research result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pecimens,and art exhibition and display ornamental all aspects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flowers specimen;protect color technology;medicinal plantsKey words:花类原色植物浸制标本不仅在教学科研中

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标本陈列、展示和艺术观赏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价值。由于植物体内含有的化学成分复杂,其化学变化规律难以掌握,给研究果实类植物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所以在这方面的研制方法进展比较缓慢。目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刊物上尚未查找到系统研究的文字报道。我们对药用植物紫色花类和药用植物红色花原植物浸制标本制作方法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近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果一致。

表4 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A B C D E F G H 平方和自由度

1291.128

2 68.433

2177.464

2242.916

2396.579

2 33.305

2317.492

2169.485

均方

291.128 34.216 88.732121.458198.290 16.653158.746 84.7431 仪器与试剂

实验工具:标本瓶,烧杯,量筒,玻璃棒,剪刀,镊子,不锈钢盆,三脚架,石棉网,裁纸刀,2~3mm厚的透明玻璃片,玻璃刀。

实验试剂:醋酸铜,硫酸铜,甘油,亚硫酸,氯化铜,酒精,甲醛,硼酸,95%乙醇,硼酸,固体氯化钠,石蜡,蒸馏水(或冷开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红色花类原植物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1-2]

2.1.1 标本的采集

采集标本的花要新鲜、无病虫危害和机械损提取后总黄酮含量达到5.55%,出膏率达到38.6%,与已见相关文献报道中单用醇或水作为溶媒提取之总黄酮含量比较,有极大的提高。同时,凤尾草中所含成分以此工艺被更充分地提取出来,对于之后药效学研究的科学性、准确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 1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 M ] .2册.上

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22-123.

[ 2 ] 杨晓敏.凤尾草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J ] .药物研究,

2008,17 ( 16 ) :28-29. [ 3 ] 余俊,陈晓青,蒋新宇,等.凤尾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 J ] .中成药,2007,29 ( 11 ) :1683-1685. [ 4 ] 刘国凌,宁正祥,彭小红.凤尾草黄酮类化合物的水提工艺条

件研究[ J ] .食品科学,2008,29 ( 8 ) :286-288.

F 值

7.4360.8742.2663.1025.0650.4254.0552.165

显著性显著

显著显著

3 讨 论

采用此正交试验得出的最佳工艺,能使凤尾草

收稿日期:2010-12-22基金项目:辽宁中医药大学青年药学人才基金项目(YXRC0920)作者简介:徐秋阳(1978-),女,辽宁沈阳人,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中药质量研究。通讯作者:王荣祥(1951-),男,辽宁沈阳人,教授,研究方向:中药鉴定学教学与科研。

243


相关内容

  • 迷迭香种植项目分析
  • 作气氛,特别是团队工作.让员工在一种「受宠」与「受尊重」的香氛下,更能有强大的发挥能力! 3.迷迭香草茶的应用: 迷迭香茶拥有能令人头恼清醒的香味,能增强脑部的功能,可改善头痛,增强记忆力,对需要大量记忆的学生不妨多饮用迷迭香茶,此外对伤风.腹胀.肥胖等亦很有功效 4.迷迭香精油作用: ①.对松垮的 ...

  • 丹参中各有效成分不同提取工艺的比较
  • 丹参中各有效成分不同提取工艺的比较 摘要 本文比较了丹参中有效成分如丹酚酸B .丹参酮ⅡA .迷迭香酸.原儿茶醛和丹参素的不同提取工艺.得出了不同提取工艺所得到的提取率不同.表明了提取工艺是影响提取率高低的重要因素. 关键字 丹参:有效成分:提取工艺:提取率 Abstract :This paper ...

  • 2010届中药毕业论文-中药学院
  •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 丹参酮Ⅱa磺酸钠微量杂质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英文题目 Separation Of Microimpurity And Identification Of 专 业 中药学 院 部 中药学院 学 号 姓 名指导教师 课 题 完成场所 中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 论文工作时 ...

  • 中草药抗真菌研究十年回顾_dayi_39健康博客
  • 中草药抗真菌研究十年回顾 [收藏] 2009-02-25 21:14 标签:教授博客  中草药 分类:医药行业 近年来, 由于广谱抗生素.激素.化疗和免疫抑制剂的普遍应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日益增加.但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西药抗真菌药物,均存在着疗效差.毒性大等缺点.寻找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真菌新药已成为 ...

  •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第29卷(2010年)总目次
  • 中 国野 生 植 物资 源 2 9第卷 ( 00 ) 目年次 12总 第 期 1[ 0年02月 ) 2 1 国产槲 蕨 属 药用植 物研究 进 展- -- -- --- - -- -- --- -- - 肉苁杨 蓉化 的学 分及成药 理用 作究研 进展 松 茸的学化 成分及其 药 理 作 的研用 究 ...

  • 油茶壳的综合利用
  • SCIENCEANDTECHNOLOG. 油黧零黧嚣 省,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广西.广东.浙江等省区.油茶果壳约占整个油茶果实总量的60%以上,其组成成分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单宁等物质.据统计,全国现有油茶栽培面积达到400万公顷,年产油茶果实达560多万吨. 油茶籽全籽含油25%一35 ...

  • 凤尾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 中草药凤尾草,别名又叫鸡脚草.金鸡尾.井口边草.井边凤尾.井栏草.凤尾蕨.五指草等.为凤尾蕨科植物凤尾草的全草.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用.性状鉴别 商品多扎成小捆.全草长25-70cm.根茎短,棕褐色,下面丛生须根,上面有簇生叶,叶柄细,有棱,棕黄色或黄绿色,长4-30cm,易折断,叶片草质,一 ...

  • 植物挥发油的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 兰州交通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综合能力训练Ⅰ--文献综述 题目:植物挥发油的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姓名:赵珍 学号:201107124 指导教师:刘老师 完成日期:2011-7-24 植物挥发油的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摘 要] 本文对植物挥发性油的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的介绍,包括传统的提取方法和现 ...

  • 关于抗癌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
  • 福建警察学院 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关于抗癌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 学 学 系 专 指导教生姓名 : 钟 标 平 号 : 1130217962 部 : 法 律 系 业 : 法 学 师 : 摘 要:癌症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人类第二类杀手,目前抗癌常用化疗与放疗的方法可造成对人体不利的严重毒副反应.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