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制备血小板的效果评价

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制备血小板的效果评价

康娜(天津市血液中心 300110)

摘要:目的:评价分离机分离血小板的质量。方法:比较分离机制备和手工制备的血小板在血小板回收率、红细胞、白细胞的差别。结果:分离机制备的血小板在回收率上要明显高于手工分离,而且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混入量也明显低于手工制备。分离机制备后血小板在形态上也没有过多的改变,没有造成血小板凝聚。结论:建立的手工分离血小板标准化制备技术适合大部分采供血机构。

关键词:手工分离,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血小板

近年来,随着临床血小板用量逐年上升,手工采集的血小板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使得原本浪费的资源又得以大量应用。[1]为使手工分离血小板实现自动化和标准化,我中心近年来引进了全血成分分离机,使制备过程全部在密闭的联袋系统中进行,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具有实用价值的制备方法,我们为了评价分离机的制备效果,于手工分离进行了比较,并对制备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下面就其研究情况作一介绍。 1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TACE-II TERUMO全血成分分离机;SORVALLRC3BP 离心机; 库尔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热合机;电子称.

1.2 试剂: 库尔特清洗液;库尔特稀释液;库尔特溶血素 1.3 血液来源:均来自本市街头无偿献血者。 1.3 实验方法:

1.3.1手工方法和全血成分分离机分离的效果比较

无菌采集的ACD-B 的抗凝全血(400ml )60袋,随机分为A,B 两组,每组30袋。统一称重,留取全血样本后进行离心,离心条件均相同(22±2℃,第一次离心:2600g /14min,第二次离心:183g/10min)。A 组使用全血成分分离机分离,B 组采用手工分离。分离血小板成品后,分别检测全血样本和成品血小板的血小板、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含量;MPV 和PDW 值。

1.3.2全血分离机分离出的血小板分离前后质量的比较

将A 组分离前后的MPV 和PDW 值分别进行比较,观察分离前后血小板在形态上有无

明显损伤。

1.4测定方法

用库尔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测定计算红细胞回收率浓缩血小板回收率。 1.5数据计算:

血小板回收率=(浓缩血小板计数*浓缩血小板净重/1000)/(全血血小板计数*

全血净重/1000) 1.6:统计学方法

1.6.1:手工方法和全血成分分离机分离的效果比较,采用t 检验 1.6.2全血分离机分离出的血小板分离前后质量的比较,采用t 检验 2 结果:

2.1手工方法和全血成分分离机分离的效果比较(表1):

表1分离机分离的和手工分离的血小板效果比较

血小板回收率(%) 红细胞含量(*109) 白细胞含量(*108) 浓缩血小板重量(g)* 悬浮红细胞压积HCT (%)* 注:*方差不齐采用近似t 检验

为了更清楚的显示比较效果做了以下两个图表 160 140120 100 80 60 40 20

全血分离机分离

70.1±10.1 0.90±0.26 0.52±0.15

手工分离

52.9±10.9 1.59±0.57 0.98±0.45

t

6.3 6.0 5.3 t ’=2.3 t ’=0.59

P

0.05

63.2±3.5

52±4.5

68.8±13

50.8±10.2

图1分离机与手工分离效果比较

%)

07)

06)

)

H C T (

*1

*1

%)

(g

2.2血小板分离机分离后血小板的变化(表2):

表2血小板分离机分离前后血小板MPV 和PDW 的变化

MPV PDW

图2分离机分离和手工分离成品的CV比较

悬浮红细胞压积HCT的CV(%)

浓缩血小板重量CV(%)

分离前

7.85±1.35 15.68±3.05

分离后

7.35±1.25 15.34±3.37

t

1.49 0.41

P

>0.05 >0.05

3讨论

3.1:手工方法和全血成分分离机分离的效果比较:从表1可看出分离机制备的血小板在回收率上要明显高于手工分离,而且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混入量也明显低于手工制备。手工分离由于人员技术差别和环境的不同,成品血小板的质量参差不齐,而且在第二次离心分离血小板时,很容易混入红细胞和白细胞,分离机由于有探测器准确的判断和推板的均匀施力,使得血小板能保证在不混入过多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分离出血小板。这就使血小板的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另外由于个人的技术水平不同,分离后所得的浓缩血小板重量和悬浮红细胞压积的差异较大,从图2可看出,手工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和悬浮红细胞压积的CV 值均大于分离机制备,虽然两者分离的血小板重量都合格,但机器分离的血小板重量比手工分离的CV 值要小的多,重量更稳定,使临床更满意,而且悬浮红细胞的质量也控制的更稳定。

3.2全血分离机分离出的血小板分离前后质量的比较:MPV 显示血小板的平均大小PDW 显示血小板大小的均一程度,如果血小板发生凝聚PDW 和MPV 会明显变大,尤其是PDW 更为明显。 [2] 聚集的血小板对患者是没有疗效的。数据显示分离前后血小板的平均MPV 和PDW 并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在制备后血小板在形态上没有过多的

改变,没有造成血小板凝聚。

手工分离血小板首先可以使手工所采全血中的血小板得到充分利用避免这一资源的浪费;其次血小板价格低廉,容易被病人接受,从全血中分离白膜再获得血小板,可以降低全血保存后微聚物的形成,降低了受血者发生肺,脑栓塞的危险性,减少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在欧美临床应用的血小板始终以手工采集为主。[1]但是长期以来,手工制备的血小板由于操作者的手法以及离心效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产品的质量很难保证,并且整个制备过程也欠规范化、自动化,全自动血液成份分离仪通过光电探测技术帮助我们克服了手工制备血小板的弱点,实现了手工制备血小板的自动化,标准化,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同时保证了产品的有效性。此分离机及其标准化制备技术适合大部分采供血机构。 参考文献:

[1] 马曙轩,欧阳锡林,刘景汉. 手工采集血小板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中国输血杂志,2004.10(17):372-3741

[2] 成小玲. 血小板贮存损伤研究进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9.21(8) 【通信作者】:康娜

【联系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黄河道424号 【邮政编码】:300110 【电子邮件】:@163.com 【联系电话】:[1**********] 【第一作者】:康娜

【单位名称】:天津市血液中心(tianjin blood center) 【邮政编码】:300110

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制备血小板的效果评价

康娜(天津市血液中心 300110)

摘要:目的:评价分离机分离血小板的质量。方法:比较分离机制备和手工制备的血小板在血小板回收率、红细胞、白细胞的差别。结果:分离机制备的血小板在回收率上要明显高于手工分离,而且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混入量也明显低于手工制备。分离机制备后血小板在形态上也没有过多的改变,没有造成血小板凝聚。结论:建立的手工分离血小板标准化制备技术适合大部分采供血机构。

关键词:手工分离,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血小板

近年来,随着临床血小板用量逐年上升,手工采集的血小板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多,使得原本浪费的资源又得以大量应用。[1]为使手工分离血小板实现自动化和标准化,我中心近年来引进了全血成分分离机,使制备过程全部在密闭的联袋系统中进行,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具有实用价值的制备方法,我们为了评价分离机的制备效果,于手工分离进行了比较,并对制备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下面就其研究情况作一介绍。 1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TACE-II TERUMO全血成分分离机;SORVALLRC3BP 离心机; 库尔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热合机;电子称.

1.2 试剂: 库尔特清洗液;库尔特稀释液;库尔特溶血素 1.3 血液来源:均来自本市街头无偿献血者。 1.3 实验方法:

1.3.1手工方法和全血成分分离机分离的效果比较

无菌采集的ACD-B 的抗凝全血(400ml )60袋,随机分为A,B 两组,每组30袋。统一称重,留取全血样本后进行离心,离心条件均相同(22±2℃,第一次离心:2600g /14min,第二次离心:183g/10min)。A 组使用全血成分分离机分离,B 组采用手工分离。分离血小板成品后,分别检测全血样本和成品血小板的血小板、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含量;MPV 和PDW 值。

1.3.2全血分离机分离出的血小板分离前后质量的比较

将A 组分离前后的MPV 和PDW 值分别进行比较,观察分离前后血小板在形态上有无

明显损伤。

1.4测定方法

用库尔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测定计算红细胞回收率浓缩血小板回收率。 1.5数据计算:

血小板回收率=(浓缩血小板计数*浓缩血小板净重/1000)/(全血血小板计数*

全血净重/1000) 1.6:统计学方法

1.6.1:手工方法和全血成分分离机分离的效果比较,采用t 检验 1.6.2全血分离机分离出的血小板分离前后质量的比较,采用t 检验 2 结果:

2.1手工方法和全血成分分离机分离的效果比较(表1):

表1分离机分离的和手工分离的血小板效果比较

血小板回收率(%) 红细胞含量(*109) 白细胞含量(*108) 浓缩血小板重量(g)* 悬浮红细胞压积HCT (%)* 注:*方差不齐采用近似t 检验

为了更清楚的显示比较效果做了以下两个图表 160 140120 100 80 60 40 20

全血分离机分离

70.1±10.1 0.90±0.26 0.52±0.15

手工分离

52.9±10.9 1.59±0.57 0.98±0.45

t

6.3 6.0 5.3 t ’=2.3 t ’=0.59

P

0.05

63.2±3.5

52±4.5

68.8±13

50.8±10.2

图1分离机与手工分离效果比较

%)

07)

06)

)

H C T (

*1

*1

%)

(g

2.2血小板分离机分离后血小板的变化(表2):

表2血小板分离机分离前后血小板MPV 和PDW 的变化

MPV PDW

图2分离机分离和手工分离成品的CV比较

悬浮红细胞压积HCT的CV(%)

浓缩血小板重量CV(%)

分离前

7.85±1.35 15.68±3.05

分离后

7.35±1.25 15.34±3.37

t

1.49 0.41

P

>0.05 >0.05

3讨论

3.1:手工方法和全血成分分离机分离的效果比较:从表1可看出分离机制备的血小板在回收率上要明显高于手工分离,而且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混入量也明显低于手工制备。手工分离由于人员技术差别和环境的不同,成品血小板的质量参差不齐,而且在第二次离心分离血小板时,很容易混入红细胞和白细胞,分离机由于有探测器准确的判断和推板的均匀施力,使得血小板能保证在不混入过多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分离出血小板。这就使血小板的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另外由于个人的技术水平不同,分离后所得的浓缩血小板重量和悬浮红细胞压积的差异较大,从图2可看出,手工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和悬浮红细胞压积的CV 值均大于分离机制备,虽然两者分离的血小板重量都合格,但机器分离的血小板重量比手工分离的CV 值要小的多,重量更稳定,使临床更满意,而且悬浮红细胞的质量也控制的更稳定。

3.2全血分离机分离出的血小板分离前后质量的比较:MPV 显示血小板的平均大小PDW 显示血小板大小的均一程度,如果血小板发生凝聚PDW 和MPV 会明显变大,尤其是PDW 更为明显。 [2] 聚集的血小板对患者是没有疗效的。数据显示分离前后血小板的平均MPV 和PDW 并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在制备后血小板在形态上没有过多的

改变,没有造成血小板凝聚。

手工分离血小板首先可以使手工所采全血中的血小板得到充分利用避免这一资源的浪费;其次血小板价格低廉,容易被病人接受,从全血中分离白膜再获得血小板,可以降低全血保存后微聚物的形成,降低了受血者发生肺,脑栓塞的危险性,减少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在欧美临床应用的血小板始终以手工采集为主。[1]但是长期以来,手工制备的血小板由于操作者的手法以及离心效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产品的质量很难保证,并且整个制备过程也欠规范化、自动化,全自动血液成份分离仪通过光电探测技术帮助我们克服了手工制备血小板的弱点,实现了手工制备血小板的自动化,标准化,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同时保证了产品的有效性。此分离机及其标准化制备技术适合大部分采供血机构。 参考文献:

[1] 马曙轩,欧阳锡林,刘景汉. 手工采集血小板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中国输血杂志,2004.10(17):372-3741

[2] 成小玲. 血小板贮存损伤研究进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9.21(8) 【通信作者】:康娜

【联系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黄河道424号 【邮政编码】:300110 【电子邮件】:@163.com 【联系电话】:[1**********] 【第一作者】:康娜

【单位名称】:天津市血液中心(tianjin blood center) 【邮政编码】:300110


相关内容

  • 血液成分的制备
  • 血液成分的制备 邱艳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 一.血液成分的制备 (一)血液成分的制备原理 人体血液经过抗凝处理后称为全血,全血离心后主要分为三层,自上而下依次为血浆层.白膜层和红细胞层.血浆层主要包含血浆.水.蛋白质.盐类和各种离子等:白膜层主要包括富含血小板区.富含淋巴细胞区.富含单核细胞区和富含 ...

  • 成 分 输 血
  • 成 分 输 血 第一章 成分输血简介 1.1 成分输血概念 成分输血就是把全血中的各种有效成分经过物理的方法分离出来,分别制成高浓度的或高纯度的制品,然后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这是当前输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也是输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1.2 成分输血的优点 成分输血的优点很多,主要优 ...

  • 血站质量控制
  • 8 质量控制 8.1 通则 8.1.1 质量控制目的和意义:通过各种实验手段,监控采供血的全过程,确保各种血液成分质量. 8.1.2 质量控制项目包括:全血及成分血质量检查.关键物料质量检查.关键设备质量检查和工艺卫生质量检查. 8.1.3 抽样原则:质控部门对全血及成分血.关键物料.血液检测标本进 ...

  • 血液流变学检验及临床应用分析
  •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检验及其在临床疾病的运用.方法对全血粘度给予自动清洗式的全血粘度计进行测定:血浆粘度采用普利生公司生产的血浆粘度测定仪(型号为PLS-F200B)进行测定.结果临床领域中血液流变检验得到广泛应用,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意见.结论血液流变学检验对不同的疾病诊断.发展及控制具 ...

  • 2014年输血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 朝阳医院 2014年输血知识培训试题 21.红细胞在正常人体血液循环中的平均寿命是多少时间?( ) A.10天左右 B.60天 C.120天 D.80天 22.血小板在正常人血液循环中的平均寿命大约是多少天?( ) A.3-4天 B.10天左右 C.24小时 D.7天 23.输用保存几天的血液可防止 ...

  • 检验仪器学教学大纲(检验四年制)
  • <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临床检验仪器和技术 学时与学分:2学分/32学时(其中实验学时: 4学时) 先修课程:物理.基础化学.分析化学.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 适用专业(方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围绕培养创新型医学检验人才的目标,使学生通过 ...

  • 血小板分离技术
  • 血小板分离术 基本内容 血小板分离术(Plateletpheresis 或platelet-richplasmapheresis )是将全血中的血小板分离出来,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 ,PRP )或浓缩血小板,是成份输血的一项重要技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血小板分 ...

  • 临床输血管理制度0
  • 输血管理制度 一.成立输血管理组织 1. 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第五条规定,医疗机构应设立临床输血管理 委员会. 2.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会组成由主管院长负责,成员由输血科(血库)主任.相关职能科 室负责人和临床科室主任组成. 3.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下设输血管理办公室 ...

  • 血液成分(全血类)
  • 1.悬浮红细胞 也称为红细胞悬液,是全血经过离心除去大部分血浆后,加入红细胞保存液制备而成. a .制备方法 (1)原料全血的要求:有效保存期内的全血均可,建议采血后6~8小时内制备 (2)采血袋要求:三联袋 (3)联袋全血平衡后对称装入离心机中 (4)离心条件设置:5000g ,7min ,温度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