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诗歌传统比较

中西方诗歌传统比较

中华诗词之特美(二)已完成

1

下列诗句中,运用转喻手法的是:

∙ A、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D、吁嗟鸠兮,无食桑葚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

西方的史诗也好,戏剧也好,注重的是()。

∙ A、内涵 B、描述的方法、技巧、情节 C、所表达情感 D、所用的语言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C

3

西方《诗学》的作者是()。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尼采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

李白是诗句“美人如花隔云端”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 A、拟人 B、暗喻 C、明喻

∙ D、隐喻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

按照希腊的传统,希腊最早的诗指的是史诗。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6

以下哪句诗没有起到起“兴”的作用?()

∙ A、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B、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C、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D、将仲子兮,无逾我里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7

杜牧的诗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

∙ A、像喻 B、暗喻 C、明喻 D、转喻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8

西方诗歌的起源是史诗和戏剧。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9

西方美学史上第一部最为系统的美学和艺术理论著作是?

∙ A、《为诗一辩》 B、《诗艺》 C、《诗品》 D、《诗学》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0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这句词采用了以下哪种叙写手法? ∙

∙ A、外应物相 B、隐喻 C、拟人 D、转喻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1

外应物象(objuective correlative)最早由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12

《诗经·郑风·将仲子》采用的是“赋”这种引起感发的叙写方式。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13

西方诗学中总结出来的形象与情意之间的关系不包括()。 ∙

∙ A、明喻 B、转喻 C、起兴 D、象征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4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出自《诗学》。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15

“过尽千帆皆不是”所用手法为举隅。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16

“一襟余恨宫魂断”运用了寓托,其事源自: ∙

∙ A、鲁国 B、孤竹 C、齐国 D、越国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中西方诗歌传统比较

中华诗词之特美(二)已完成

1

下列诗句中,运用转喻手法的是:

∙ A、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D、吁嗟鸠兮,无食桑葚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

西方的史诗也好,戏剧也好,注重的是()。

∙ A、内涵 B、描述的方法、技巧、情节 C、所表达情感 D、所用的语言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C

3

西方《诗学》的作者是()。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尼采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

李白是诗句“美人如花隔云端”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 A、拟人 B、暗喻 C、明喻

∙ D、隐喻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

按照希腊的传统,希腊最早的诗指的是史诗。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6

以下哪句诗没有起到起“兴”的作用?()

∙ A、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B、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C、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D、将仲子兮,无逾我里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7

杜牧的诗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

∙ A、像喻 B、暗喻 C、明喻 D、转喻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8

西方诗歌的起源是史诗和戏剧。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9

西方美学史上第一部最为系统的美学和艺术理论著作是?

∙ A、《为诗一辩》 B、《诗艺》 C、《诗品》 D、《诗学》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0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这句词采用了以下哪种叙写手法? ∙

∙ A、外应物相 B、隐喻 C、拟人 D、转喻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1

外应物象(objuective correlative)最早由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12

《诗经·郑风·将仲子》采用的是“赋”这种引起感发的叙写方式。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13

西方诗学中总结出来的形象与情意之间的关系不包括()。 ∙

∙ A、明喻 B、转喻 C、起兴 D、象征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4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出自《诗学》。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15

“过尽千帆皆不是”所用手法为举隅。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16

“一襟余恨宫魂断”运用了寓托,其事源自: ∙

∙ A、鲁国 B、孤竹 C、齐国 D、越国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相关内容

  • 中国现代诗歌面面观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百年的中国新诗发展难为传统 有人从西方的"主义"中心出发,认为中国新诗是西方诗的一个支流,这个说法我不同意.为什么西方诗歌就不能是中国诗歌的支流?西方诗歌里的那些"主义",在中国的古典诗词里和<二十四诗品>< ...

  • 从符号学看中国传统文化
  • 作者:李幼蒸 史学理论研究 1995年12期 第一部分:基本问题--思想背景 1.中国文化: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文化矛盾现象 20世纪世界文化带有一面倒的西方模式.因此,一方面一切非西方国家都以不同方式受到不同程度的西化:另一方面,西方各国对于非西方国家的文化也进行了大量研究.本世纪以来,西方和非西 ...

  • 比较_中西方诗歌文化
  • 2000年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ofPingxiangCollege 2000NO.3 第3期 比较:中西方诗歌文段莲花 337100) ,分析文化全球化语境.作为中国诗歌文化现代化运动的必然结果,全球化语境把中国现代诗学及其写作带入了一个新的时空维度;这个新的维度对于诗歌文化比较研究 ...

  • 意象主义诗歌和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比较研究
  • 世界上的每种文明都包含了诗歌创作,诗歌在历史文化长河中突显着它不可抵挡的魅力.意象是经常被用到的诗歌创作手段之一,因为它是表现诗歌意义的桥梁,诗歌因为意象而璀璨.20世纪初,一股新的诗歌运动在欧美蓬勃兴起,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意象主义诗歌运动.意象主义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在这种语言艺术中意象是它的精髓, ...

  • 如何读懂现代诗歌
  • 一,引言:现代诗歌的困惑有人说,诗歌已死.但是诗歌依然像灵魂不散,让人感到莫名的惊疑,着迷,刺激.但凡爱好文学.涉及诗歌的读者都知道,与小说散文相比,现在的读诗歌的很少.看看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名不见经传的作者的小说散文可以大量地出版,而且非常畅销,有的作者已经成名人.畅销书作家,而出版社能为名不见经 ...

  • 古代诗歌于现在诗歌的区别
  • 诗歌,一种文学体裁,与别的文学体裁相比,诗歌的特点在于其的抒情性和音乐性,以及其的语言精辟的形象性.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许多种类.从内容上分,主要有抒情诗与叙事诗.其实单从诗歌的内容是很难区别的,也难以言明的!而从形式上分,有楚辞体,汉代乐府诗歌,古诗,格律诗.词,曲,散文诗体,自由诗体等. ...

  • [中国诗学]读书笔记
  • <中国诗学>读书笔记 20135000 徐雪婷 首先,与以往的诗学研究不同,叶维廉的<中国诗学>多采用中西比较的方法来阐述如何正确的研究中国诗歌.特别是受到西方文明冲击以来,对中国诗学乃至中国文学造成的莫大影响,对固有的.优良的诗学传统的摒弃,以及西方式的研究解构中国古诗美感 ...

  • 叶嘉莹比较诗学
  • 试论叶嘉莹中西比较诗学 理论 朱巧云 内容提要 著名加拿大籍华人女学者叶嘉莹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和研究,著作丰硕,阐发问题精微深刻,见解新颖独到.但目前大陆学术界对叶先生的研究成果和方法的探讨并不多,从比较诗学角度探讨的就更少了.事实上,在中西比较诗学方面,叶先生不仅有大量的批评实践,也 ...

  • 汉语诗歌的继承和创新----关于意象和意境
  • 汉语诗歌的继承和创新(二) ----关于意象和意境 一.关于意象 如韦勒克在所著<文学心理>中说:"文学的意义与功能主要呈现在隐喻和神话中.人类头脑中存在着隐喻式的思维和神话式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借助一般隐喻的手段,借诗歌叙述与描写的手段来进行的."这里所指的借隐喻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