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建筑的不同看智慧的差异

人类最初的想象力主要是围绕在“衣食住行”四个方面下功夫,想要发明什么工具也是围绕在这四个方面。但是首先是在“住”和“行”二大方面下的功夫最大。在“住”的方面,人类热衷于建筑。只是人类的愚昧,才会更热衷于建筑祭坛、神庙,帝王宫殿和陵墓。在“行”的方面,人类热衷于制造马车与船舶。直到蒸汽机的发明,开始用于纺织机的“衣”的方面来提高工效之后,人类的各项创造发明才越发不可收拾了。

正因为如此,我才会在最初人类涉足的建筑上,去探讨东西方智慧有哪些行径走向可寻。我曾写过《浅析东西方文明比较下的建筑风格》、《中国的长城之谜》、《石与木建筑不仅仅是硬度的不同》、《螺丝的启迪》、《欧洲三桅船的历史启发》等篇文章。

从工程建筑这个角度上来分析,最远要追朔到四千年之前古埃及开始,我发现这已经是东西方智慧的起跑线。也就是说,早在四千年之前就已经开始起步了,只是彼此发展缓慢,又相隔遙远,无法比较。这是不同智慧,不同思维之间的发展轨迹,优劣之处虽然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是短板最短的一方,才有今日显著的落后结局,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东西方文明虽说长期处在二条不相交的平行线上各自发展,使得近代中国人无法比较过去的优劣,或者何时谁更进步,谁更落后,都不清楚。在没有比较之前,中华智慧一直无法显露出缺陷,所以才沾沾自喜,以我为中心,以我为上等。但是中华智慧一旦与西半球另一端的人类智慧碰撞,就会立即相形见绌。我始终深信,中华智慧的落后不是在近几百年才刚刚发生的偶然现象,而是长达几千年渐变积累的结果。

中国往往是那种满足于有了小智慧而失去大智慧的民族。东西方不同点就在于:1、东方的智慧和成就,会很快经过中间地段的阿拉伯世界,传播到欧亚大陆的另一端的西方,但是不见西方的智慧和成就很快传回到东方。即使传过来的,也只不过是农作物的品种和鸦片,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思想,完全不会进入中国。2、西方人往往以求知者的姿态和激情主动地吸收外来文明,中国人则往往以失败者的悔屈被动地接受外来文明,又往往不搞到“亡党亡国”的时候,是决不会承认别人的东西也值得自己学习。

前言

随着现代人的生活水品在不断提高,旅游已不再是少数上层阶层的人专有的消遣方式;又随着中国各地国际旅行社代办鉴证的便捷,已有越来越多的国人跨出国门去旅游,由此让中国人放开眼界看世界。旅行游玩都想看到世界各地的奇迹,而看到的奇迹无非只有二类,一类是非人类物质的大自然奇景,如动植物和山川、海洋等形成的奇景;另一类是人类智慧力量所形成的奇观。

最能体现后者奇观的是人类创造出建筑方面的伟迹,可是很少有人会去发思古之悠情的那些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从古代的石材、木材、泥土发展到现代的钢铁、水泥和各种合成材料。是人类的智慧利用这些材料才创造出各个不同时代的顶尖建筑,几百、几千年风吹雨打,有的依然屹立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叹而观止。

我们能否能够再去思考一下,在这些古建筑遗址上所体现出来的东西方的智慧会有哪些不同点?又因为这些不同点才会影响到各自文明发展的方向?为什么中华大地上鲜有二千年以上的古建筑?更不要说还有三四千年前的古建筑,是因为除了万里长城和宝塔,几乎所有古建筑只有区区几百年的历史。砖木结构的脆弱性,让我们很难看到500年前的建筑。现在我们在中国各地旅游点所看到的,绝大多数都是近几十年内骗人钱的仿造膺品。是否保留在地面上的古建筑越久远越伟大,越有智慧呢?

之所以中国古建筑不能长久保留,是因为世世代代以农垦为生存手段的中华民族,只懂得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只熟悉泥土的性能,所以才会玩来玩去全部智慧都倾注在泥土上;还因为这是建材中最低廉,最微不足道的材料。连秦始皇的兵马俑个个都是泥土做的,足见到中国人的思维确实与西方人有很大的不同。

西方人首选的是石材,因而古建筑不但能保留持久,而且高贵雄伟;而他们的雕塑,也个个是石头材质,决不会是泥塑。二种材质,二种不同风格,二种智慧下的人类杰作,得出差异不同的思维方式,让我们对比一下,將会影响到哪些智能的发展?

一、“土木之国” 与“石头之国”的智慧

古代中国建筑材料取材偏向于木材和泥土,于是木材加工产生出木工艺,而泥土经烧造加工出来陶器砖瓦,体现几千年中国人的小智慧。

凡是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的地方,必定会先有陶器。中国陶器最早出现在商代,开始是陶水管,到西周初期创造出板瓦、筒瓦等建筑陶器。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后,陶塑生产规模十分发达,烧造技术、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创造出最富有特色的为画像砖和各种纹饰的瓦当,砖是盛行于战国秦汉时期的巨形建筑材料,其上大都饰有几何图案、动物图案以及历史或神话故事。秦代砖瓦也久负盛名素有“秦砖汉瓦”之称。

由陶器文化进而派生出来举世闻名的瓷器,China由此而得名。玩“泥土”能玩出瓷器,世界上也只有中国人能想得出来,这确实是一份骄傲。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等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绘的餐具或工艺品。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瓷器因其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使用。

而在世界另一端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埃及,会玩“石头”,其建筑取材全部偏向于石材。于是石材加工产生雕刻工艺和雕塑艺术,以及搬运起重技术。坚硬的石材建筑庞大雄伟,空间感强烈,坚固耐用,使得建筑能保留4千年不腐朽。比之中国只有几百年土木建筑的短短寿命,留给现代旅游者观赏的效果大大震撼。

二、人类最早、最高智慧来自于古埃及

从秦朝开始建造的万里长城,一直成为世界仰慕中国古代智慧的标尺,从时间上看,最多只有二千年左右的历史,并且这中间还要不断修缮。我们很少详细了解其他国家的伟业,例如提到古埃及只知道宏伟的金字塔,对底比斯遗迹很少知道,其实那里才是人类最早、最高智慧的发祥地。底比斯位于埃及首都开罗南面700多千米处,横跨尼罗河中游两岸,是古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的首都。公元前2040年至公元前1085年,留下卢克索和卡纳克二座大型神庙遗迹。古埃及帝国曾经维持了1500多年。

卢克索神庙长262米,宽56米,由塔门、庭院、柱厅、方尖碑、放生池和诸神殿构成。塔门是神庙的主要入口。在塔门两侧矗立着六尊拉美西斯二世的巨石雕像,其中靠塔门两侧的两尊高达14米,但是让人可惜的是现在只剩下两尊雕像了。进入塔门的东北角是太阳神阿蒙庙。阿蒙神庙位于卢克索镇北4公里处,是卡尔纳克神庙的主体部分,埃及最大的神庙。

卡纳克神庙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有134根石柱,排列成16排。每根石柱直径达3.5米,其中最中间的12根高21米(有七层楼高),要6人才能合抱,重约700吨,柱顶上足可容纳50个人站立。高高悬架的石粱每根长9.21米,重65吨。电影《尼罗河惨案》中高耸的石柱、雄伟的庙宇以及巨大的石块从柱子顶部轰然坠落的场面,那一组惊险的镜头,就是在这个被称为石柱大厅的地方拍摄的。

让我们想象对比一下,中国60周年国庆时,天安门广场56根民族团结柱,已经够雄伟壮观的了。那只不过高13.6米,柱身还是轻质的玻璃钢,基座采用的是混凝土制作,直径3.8米,总重才25吨。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的方尖碑,是现在埃及境内最高的方尖碑。高30米,重320吨,女王花了7个月的时间从阿斯旺采下石料制成,沿尼罗河长途运输150公里,立在这座全埃及最大最神圣的神庙里,献给太阳神阿蒙。方尖碑本是一对,右侧的那一座在1838年被穆罕默德·阿里和法国换来一个时钟,换走的方尖碑现在就在巴黎的协和广场上。整个建筑群中,包括大小神殿20余座,这意昧着要用多少石匠的劳动力?多高超的起重运输能力!

三、为什么只有金字塔之谜而无长城之谜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万里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中国人的骄傲,骄傲是在于建造规模庞大,但如果把仰视长城的视角调整为平视角度,我们看到长城建造的伟大有待商榷。

因为万里长城是先人用去许多朝代,前后滴滴答答经过二千多年的时间,才以修建出来一万多里的墙体。如蚂蚁搬家一样,是用一块块小砖头堆砌出来的力气活,在工程原理上应该没有太大的难度,长城是大和长的时光累积,是“愚公移山”精神才让后人敬佩。从技术难度上来看与古埃及的金字塔无法相比,金字塔即便是现代人用大量图解和计算都难以破密它,但是从没有听说过中国长城有什么技术曾经难倒过全世界的人。在古埃及共计大约110座大小金字塔,以胡夫金字塔为例,来谈一谈其中的技术难度所在。

难度之一是吊装技术,共有近260万块巨石,每块重5000斤,如果一个人只能举起100斤重量的话,要50人才能举起一块巨石,金字塔高度146.59米,相当于4、50层楼,用4500年前的技术去思考如何将它们就位?

难度之二是测控技术。边长230米的底座上,金字塔四边互相的误差率还不到1%;现代建筑的一大难题“正直角技术”甚至被古建筑大师们游刃有余应用于金字塔的转角建构上,达到令人惊呀的“2秒之微”的误差,精度之高让现代人膛目结舌。

难度之三是砌筑质量技术。不象中国长城砖要用粘土和米浆粘连,金字塔没有使用任何粘合物,金字塔的外壁石块都精确地紧贴着,像利用激光切割的一样,甚至连一张名片也插不进去。塔身的石块之间,历经至少4500年的风吹雨打,其缝隙迄今仍相当紧密,如此精湛的工艺,的确令人难以相信。

难度之四是雕刻技术。如何把石块雕刻砌筑成陵墓的?陵墓内部的通道和陵室的布局宛如迷宫,石壁光滑,古代埃及人是用什么方法设计并凿雕出它们的?还有许多许多金字塔之谜,甚至认为它不是人类建造,而是地外文明的杰作。

因为古中国一直不具备有建造大型石材建筑的技术,才产生另一种以土木砖瓦为主材的建筑技术风格,直到清朝中叶邀请洋人指导,才以建造圆明园仿欧式花园,我们才看到许多精美的石雕技术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出现。晚清以后,更多的欧式建筑才以在诸如上海外滩等地的外国租界出现。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中国长城之谜,也不是纯技术方面的问题,而是其他方面,诸如,只剩下哪一段究竞属于在哪一个朝代建造的等等尚未分清的问题。因为长城最早据说始建于周朝,经过战国、秦、汉、北魏、隋、唐、五代、宋、元、明等许多朝代,直至清康熙帝下令:永不筑长城为止。

过去我们习惯听说长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而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中央集权制为主导的民族意识,即抗夷拒外的意识,以及中央集权制下的暴政化的成果。为了保卫每代王朝不被外族所扰、所灭,不惜动用巨大的人力物力,苛酷的军令逼死多少人的生命,哭出多少孟姜女式的人间悲剧?只是为了一个赵家、刘家或朱家的长期统治为目的。然而,比较古埃及为法老的陵墓建造金字塔的意义来讲,中国的长城又要高于它们的境界,虽然二者都是为了帝王而考虑,但长城毕竟还包括着许多人的安全。

四、欧洲文明最早胎孕于地中海型国家的地区

古代埃及是地中海型国家,古埃及虽衰败了,但古埃及人的石材建筑风格流传到中东地区,还有同样地中海型的古希腊、古罗马,乃至以后整个欧洲去继承。通常认为欧洲文明是希腊人、罗马人、犹太人三者共同的遗产。欧洲从希腊继承了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和动力线,即后来成为欧洲基石的民主实践;从罗马帝国继承了政治的和法律的思想,一种范畴;从犹太基督教继承了文明的灵魂和精髓。所以欧洲中世纪是吸收消化这些文明的过程,有了这些基础,欧洲文艺复兴才能正式启动,以链式反应之势,并将释放的能量,以强势之态引领世界高歌猛进。

而中华民族只能依靠单独的华夏文明一个脉源去发展,只引进过佛教一件外来文化,而且还是消极的遁世宗教。

古代希腊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曾经在科技、数学、医学、哲学、文学、戏剧、雕塑、绘画、建筑等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古希腊文明对欧洲影响最深远的是建筑和艺术雕塑。古希腊盛产石结构的大理石建筑,作为基础的柱式结构是希腊人的伟大创造,对后世影响深远。公元前5世纪末,在伊奥尼亚柱式的基础上形成了科林斯柱式,并于公元前4世纪被广泛采用。公元前7世纪以前,在科林斯等地已经出现了原始的神庙,其结构显然脱胎于迈锡尼时代的“麦加隆”(正厅)。公元前7世纪形成了两种围柱式神庙构筑法,即多利亚式和伊奥尼亚式。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雕塑艺术的代表人物有以表现运动中的竞技者著称的米隆的掷铁饼者,以精妙的青年运动员青铜雕像闻名的波利克利图斯,坡里彻利的持矛者等难以计数的稀世珍品。以雕塑神像享有盛名的菲迪亚斯(活动时期约公元前490~前430年)。菲迪亚斯创作的奥林匹亚宙斯庙中的宙斯像,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他领导建筑的耸立于雅典卫城上的帕台农神庙(设计师为伊克蒂诺和卡利克拉特),至今仍被视为古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他为这座神庙塑造的雅典娜女神像也享有盛名。公元前4世纪的卓越雕塑家有普拉克西特利斯、斯科帕斯和利西波斯。继维纳斯诞生以后,艺术家们又创造了一座男性雕像——《望楼的阿波罗》。这一雕像的诞生所引发的震撼力丝毫不亚于维纳斯的诞生,它不仅是古希腊史而且是整个人类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帕特农神庙基座占地面积达2.3万平方英尺,46根高达34英尺的大理石柱撑起了神庙。帕提侬神庙全由白色蓬泰利克大理石建成。它采取八柱的多立克式,东西两面是8根柱子,南北两侧则是17根,东西宽31米,南北长70米。东西两立面(全庙的门面)山墙顶部距离地面19米。柱高10.5米,柱底直径近2米,为多立克柱式。神庙内有一条饰以高凸浮雕、宽18英寸的中楣饰带,围绕在建筑物外部,是用大理石砌成的92块浮雕,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各种神像和珍禽异兽。这条浮雕带从门廊延伸到南北两面墙上,绕行一周,总长160米,人物超过500个。神庙东面有一个12米高的执盾的用黄金象牙镶嵌的全希腊最高大的雅典娜女神像浮雕(菲迪亚斯亲手制作)。

古代罗马继续了古希腊文明的一切建树,在农业科学、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医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文学、史学、雕塑、绘画、建筑技术。古罗马建筑与雕塑发展迅速,包括道路建筑、城市输水工程、广场、庙宇、凯旋门、纪念碑、浴堂等方面,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现存的建筑有:罗马斗兽场、君士坦丁凯旋门、万神庙等等。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都留下许多宏伟的遗迹,古代希腊许多杰出的艺术作品也正是靠罗马复制而流传后世的。

斗兽场呈椭圆形,长直径187米,短直径155米,周长527米,这座椭圆形的建筑物占地约2万平方米,是古罗马帝国的象征。

万神庙是供奉众神的庙宇,建于公元120~124年间。万神庙穹顶直径43米的记录直到20世纪还未被打破。穹顶的圆眼,直径为8.2米的采光圆孔,使阳光泻入万神庙。庙内的地面和城墙远离用钯彩鲜明的大理石建成。万神庙正面有长方形柱廊,柱廊宽34米,深15.5米;有科林斯式柱16根,前排8根,中、后排各4根。柱身高12.5米,底径1.43米,用整块埃及灰色花岗岩加工而成。柱头和柱础是白色大理石。穹顶和柱廊原来覆盖镀金铜瓦,663年被拜占廷皇帝掠去。735年以铅瓦覆盖。柱廊的铜质天花于17世纪上半叶被拆走。

君士坦丁凯旋门高21米,宽25.7米,纵身7.4米。它拥有3个拱门,中央的拱门高11.5米,宽6.5米;两侧的拱门则高7.4米,宽3.4米。除罗马之外,古罗马建筑还有威尼斯、佛罗伦萨和米兰等地。

五、建筑技术领先的民族,其他创造相应也会领先

由此我才惊叹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风格,使得古希腊美仑美涣的雕塑征服全人类的心,精致的雕塑又使西洋画更加立体化。与此相比,中国石材建筑的落后直接造成雕塑艺术的落伍,泥塑和木雕长期一贯粗糙的表现手法。石雕也只能靠山依山的琢雕成壁画状的,连半立体型都不如的作品。雕塑水平的落后降低了中国人三维空间的想像能力,这不但影响中国画始终停止在二维锥度上,更主要的是对发明工具产生不利的影响。

有网友说中国古人不喜欢石材建筑,我不敢苟同,为什么懂得墓碑使用石料?中华大地便不缺山少石,傻子都知道石材建筑坚固耐久,但制作的难度和起运的难度肯定远比土木材料困难得比。又有网友非说土木建材住得舒适,那也是个人嗜好或是廉价的因素。但对中国过去来说,大量使用土木建筑的原因,我看还是因技术和生产力所限。

总而言之,石材雕刻工艺和雕塑艺术改变了欧洲人三维观察空间的能力,对产生西洋油画有着直接的影响;西洋油画的透视学又促成了工程图的产生;工程图又促进了机械工具的发明创造;同时石材建筑的搬运起重技术,促进了大型工具的创造能力,推进诸如三桅船、风车等等的创造发明,由此才加强了欧洲人对力学的机构原理的思维能力,诸如扛杆原理、连杠机构、齿轮传动机构等等。

对于一贯依赖坚硬建材的强力需求,促成西方人最终发明了水泥。1756年,英国工程师J.斯米顿在研究某些石灰在水中硬化的特性时发现:要获得水硬性石灰,必须采用含有粘土的石灰石来烧制;用于水下建筑的砌筑砂浆,最理想的成分是由水硬性石灰和火山灰配成。这个重要的发现为近代水泥的研制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824年,英国建筑工人约瑟夫·阿斯谱丁发明了水泥并取得了波特兰水泥的专利权。它具有优良的建筑性能,在水泥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水泥混凝土成为建筑工程最重要的结构材料,得到广泛的应用。由它和钢材结构组合才形成为现代建筑结构的主流。几乎所有现代化的大型建筑,无不都是要用钢筋混凝土整体灌浇,有的甚至于连屋顶和承重墙都是如此,木材只是用于室内装潢部分,豪华建筑连砖块几乎都不用,墙体是玻璃幕墙和铝塑板幕墙或轻质彩钢板。

为什么我要从石材建筑推导出雕塑艺术的发展,再从雕塑艺术推导出工具的创造发明。为什么中国从土木建筑中产生不出来精巧的雕塑艺术,没有雕塑艺术的引导,就没有立体想象力,工具创造的思维能力受到了制约。

看看遍布于欧洲各城市广场上,到处都有几百上千年历史的栩栩如生的雕塑,再观察泥塑的兵马俑,你就会明白了:为什么兵马俑的四肢不能舒展,十指一个都不能分开,肢体不能成运动姿势?个个千篇一律的呆板站立着,或顶多呈下蹲状,整体呈桶状形态,更不要说能表现人体的骨胳、肌肉的细部。这种笨拙的造型都是因为没有强度的泥土所致。如果不是深藏在墓穴中,而是暴露在日晒雨淋中,那么连一年时候也无法保存。兵马俑只是占了一个“人多势众”的气势,和长城浩大是一样的道理,没有技艺之谜,世界上不会有人把它当作美术课的素描来习作。

当然也不是说只有雕塑艺术一项就可以完全影响智慧能力,但是缺少抽象思维却是最大障碍。所以才会对自然现象只有形象思维,一旦无力认识时,就会产生鬼神文化、“天人合一”的玄词。中国人只看到金木水火土,发现不到元素、分子、原子、粒子;只看到平面几何,看不到立体几何;只看到太阳公公、雷公老爷,发现不到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等电磁波,这不能不说这是长期智力发展迟滞的结果。

人类最初的想象力主要是围绕在“衣食住行”四个方面下功夫,想要发明什么工具也是围绕在这四个方面。但是首先是在“住”和“行”二大方面下的功夫最大。在“住”的方面,人类热衷于建筑。只是人类的愚昧,才会更热衷于建筑祭坛、神庙,帝王宫殿和陵墓。在“行”的方面,人类热衷于制造马车与船舶。直到蒸汽机的发明,开始用于纺织机的“衣”的方面来提高工效之后,人类的各项创造发明才越发不可收拾了。

正因为如此,我才会在最初人类涉足的建筑上,去探讨东西方智慧有哪些行径走向可寻。我曾写过《浅析东西方文明比较下的建筑风格》、《中国的长城之谜》、《石与木建筑不仅仅是硬度的不同》、《螺丝的启迪》、《欧洲三桅船的历史启发》等篇文章。

从工程建筑这个角度上来分析,最远要追朔到四千年之前古埃及开始,我发现这已经是东西方智慧的起跑线。也就是说,早在四千年之前就已经开始起步了,只是彼此发展缓慢,又相隔遙远,无法比较。这是不同智慧,不同思维之间的发展轨迹,优劣之处虽然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是短板最短的一方,才有今日显著的落后结局,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东西方文明虽说长期处在二条不相交的平行线上各自发展,使得近代中国人无法比较过去的优劣,或者何时谁更进步,谁更落后,都不清楚。在没有比较之前,中华智慧一直无法显露出缺陷,所以才沾沾自喜,以我为中心,以我为上等。但是中华智慧一旦与西半球另一端的人类智慧碰撞,就会立即相形见绌。我始终深信,中华智慧的落后不是在近几百年才刚刚发生的偶然现象,而是长达几千年渐变积累的结果。

中国往往是那种满足于有了小智慧而失去大智慧的民族。东西方不同点就在于:1、东方的智慧和成就,会很快经过中间地段的阿拉伯世界,传播到欧亚大陆的另一端的西方,但是不见西方的智慧和成就很快传回到东方。即使传过来的,也只不过是农作物的品种和鸦片,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思想,完全不会进入中国。2、西方人往往以求知者的姿态和激情主动地吸收外来文明,中国人则往往以失败者的悔屈被动地接受外来文明,又往往不搞到“亡党亡国”的时候,是决不会承认别人的东西也值得自己学习。

前言

随着现代人的生活水品在不断提高,旅游已不再是少数上层阶层的人专有的消遣方式;又随着中国各地国际旅行社代办鉴证的便捷,已有越来越多的国人跨出国门去旅游,由此让中国人放开眼界看世界。旅行游玩都想看到世界各地的奇迹,而看到的奇迹无非只有二类,一类是非人类物质的大自然奇景,如动植物和山川、海洋等形成的奇景;另一类是人类智慧力量所形成的奇观。

最能体现后者奇观的是人类创造出建筑方面的伟迹,可是很少有人会去发思古之悠情的那些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从古代的石材、木材、泥土发展到现代的钢铁、水泥和各种合成材料。是人类的智慧利用这些材料才创造出各个不同时代的顶尖建筑,几百、几千年风吹雨打,有的依然屹立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叹而观止。

我们能否能够再去思考一下,在这些古建筑遗址上所体现出来的东西方的智慧会有哪些不同点?又因为这些不同点才会影响到各自文明发展的方向?为什么中华大地上鲜有二千年以上的古建筑?更不要说还有三四千年前的古建筑,是因为除了万里长城和宝塔,几乎所有古建筑只有区区几百年的历史。砖木结构的脆弱性,让我们很难看到500年前的建筑。现在我们在中国各地旅游点所看到的,绝大多数都是近几十年内骗人钱的仿造膺品。是否保留在地面上的古建筑越久远越伟大,越有智慧呢?

之所以中国古建筑不能长久保留,是因为世世代代以农垦为生存手段的中华民族,只懂得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只熟悉泥土的性能,所以才会玩来玩去全部智慧都倾注在泥土上;还因为这是建材中最低廉,最微不足道的材料。连秦始皇的兵马俑个个都是泥土做的,足见到中国人的思维确实与西方人有很大的不同。

西方人首选的是石材,因而古建筑不但能保留持久,而且高贵雄伟;而他们的雕塑,也个个是石头材质,决不会是泥塑。二种材质,二种不同风格,二种智慧下的人类杰作,得出差异不同的思维方式,让我们对比一下,將会影响到哪些智能的发展?

一、“土木之国” 与“石头之国”的智慧

古代中国建筑材料取材偏向于木材和泥土,于是木材加工产生出木工艺,而泥土经烧造加工出来陶器砖瓦,体现几千年中国人的小智慧。

凡是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的地方,必定会先有陶器。中国陶器最早出现在商代,开始是陶水管,到西周初期创造出板瓦、筒瓦等建筑陶器。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后,陶塑生产规模十分发达,烧造技术、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创造出最富有特色的为画像砖和各种纹饰的瓦当,砖是盛行于战国秦汉时期的巨形建筑材料,其上大都饰有几何图案、动物图案以及历史或神话故事。秦代砖瓦也久负盛名素有“秦砖汉瓦”之称。

由陶器文化进而派生出来举世闻名的瓷器,China由此而得名。玩“泥土”能玩出瓷器,世界上也只有中国人能想得出来,这确实是一份骄傲。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等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绘的餐具或工艺品。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瓷器因其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使用。

而在世界另一端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埃及,会玩“石头”,其建筑取材全部偏向于石材。于是石材加工产生雕刻工艺和雕塑艺术,以及搬运起重技术。坚硬的石材建筑庞大雄伟,空间感强烈,坚固耐用,使得建筑能保留4千年不腐朽。比之中国只有几百年土木建筑的短短寿命,留给现代旅游者观赏的效果大大震撼。

二、人类最早、最高智慧来自于古埃及

从秦朝开始建造的万里长城,一直成为世界仰慕中国古代智慧的标尺,从时间上看,最多只有二千年左右的历史,并且这中间还要不断修缮。我们很少详细了解其他国家的伟业,例如提到古埃及只知道宏伟的金字塔,对底比斯遗迹很少知道,其实那里才是人类最早、最高智慧的发祥地。底比斯位于埃及首都开罗南面700多千米处,横跨尼罗河中游两岸,是古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的首都。公元前2040年至公元前1085年,留下卢克索和卡纳克二座大型神庙遗迹。古埃及帝国曾经维持了1500多年。

卢克索神庙长262米,宽56米,由塔门、庭院、柱厅、方尖碑、放生池和诸神殿构成。塔门是神庙的主要入口。在塔门两侧矗立着六尊拉美西斯二世的巨石雕像,其中靠塔门两侧的两尊高达14米,但是让人可惜的是现在只剩下两尊雕像了。进入塔门的东北角是太阳神阿蒙庙。阿蒙神庙位于卢克索镇北4公里处,是卡尔纳克神庙的主体部分,埃及最大的神庙。

卡纳克神庙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有134根石柱,排列成16排。每根石柱直径达3.5米,其中最中间的12根高21米(有七层楼高),要6人才能合抱,重约700吨,柱顶上足可容纳50个人站立。高高悬架的石粱每根长9.21米,重65吨。电影《尼罗河惨案》中高耸的石柱、雄伟的庙宇以及巨大的石块从柱子顶部轰然坠落的场面,那一组惊险的镜头,就是在这个被称为石柱大厅的地方拍摄的。

让我们想象对比一下,中国60周年国庆时,天安门广场56根民族团结柱,已经够雄伟壮观的了。那只不过高13.6米,柱身还是轻质的玻璃钢,基座采用的是混凝土制作,直径3.8米,总重才25吨。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的方尖碑,是现在埃及境内最高的方尖碑。高30米,重320吨,女王花了7个月的时间从阿斯旺采下石料制成,沿尼罗河长途运输150公里,立在这座全埃及最大最神圣的神庙里,献给太阳神阿蒙。方尖碑本是一对,右侧的那一座在1838年被穆罕默德·阿里和法国换来一个时钟,换走的方尖碑现在就在巴黎的协和广场上。整个建筑群中,包括大小神殿20余座,这意昧着要用多少石匠的劳动力?多高超的起重运输能力!

三、为什么只有金字塔之谜而无长城之谜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万里长城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中国人的骄傲,骄傲是在于建造规模庞大,但如果把仰视长城的视角调整为平视角度,我们看到长城建造的伟大有待商榷。

因为万里长城是先人用去许多朝代,前后滴滴答答经过二千多年的时间,才以修建出来一万多里的墙体。如蚂蚁搬家一样,是用一块块小砖头堆砌出来的力气活,在工程原理上应该没有太大的难度,长城是大和长的时光累积,是“愚公移山”精神才让后人敬佩。从技术难度上来看与古埃及的金字塔无法相比,金字塔即便是现代人用大量图解和计算都难以破密它,但是从没有听说过中国长城有什么技术曾经难倒过全世界的人。在古埃及共计大约110座大小金字塔,以胡夫金字塔为例,来谈一谈其中的技术难度所在。

难度之一是吊装技术,共有近260万块巨石,每块重5000斤,如果一个人只能举起100斤重量的话,要50人才能举起一块巨石,金字塔高度146.59米,相当于4、50层楼,用4500年前的技术去思考如何将它们就位?

难度之二是测控技术。边长230米的底座上,金字塔四边互相的误差率还不到1%;现代建筑的一大难题“正直角技术”甚至被古建筑大师们游刃有余应用于金字塔的转角建构上,达到令人惊呀的“2秒之微”的误差,精度之高让现代人膛目结舌。

难度之三是砌筑质量技术。不象中国长城砖要用粘土和米浆粘连,金字塔没有使用任何粘合物,金字塔的外壁石块都精确地紧贴着,像利用激光切割的一样,甚至连一张名片也插不进去。塔身的石块之间,历经至少4500年的风吹雨打,其缝隙迄今仍相当紧密,如此精湛的工艺,的确令人难以相信。

难度之四是雕刻技术。如何把石块雕刻砌筑成陵墓的?陵墓内部的通道和陵室的布局宛如迷宫,石壁光滑,古代埃及人是用什么方法设计并凿雕出它们的?还有许多许多金字塔之谜,甚至认为它不是人类建造,而是地外文明的杰作。

因为古中国一直不具备有建造大型石材建筑的技术,才产生另一种以土木砖瓦为主材的建筑技术风格,直到清朝中叶邀请洋人指导,才以建造圆明园仿欧式花园,我们才看到许多精美的石雕技术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出现。晚清以后,更多的欧式建筑才以在诸如上海外滩等地的外国租界出现。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中国长城之谜,也不是纯技术方面的问题,而是其他方面,诸如,只剩下哪一段究竞属于在哪一个朝代建造的等等尚未分清的问题。因为长城最早据说始建于周朝,经过战国、秦、汉、北魏、隋、唐、五代、宋、元、明等许多朝代,直至清康熙帝下令:永不筑长城为止。

过去我们习惯听说长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而我认为,更重要的是中央集权制为主导的民族意识,即抗夷拒外的意识,以及中央集权制下的暴政化的成果。为了保卫每代王朝不被外族所扰、所灭,不惜动用巨大的人力物力,苛酷的军令逼死多少人的生命,哭出多少孟姜女式的人间悲剧?只是为了一个赵家、刘家或朱家的长期统治为目的。然而,比较古埃及为法老的陵墓建造金字塔的意义来讲,中国的长城又要高于它们的境界,虽然二者都是为了帝王而考虑,但长城毕竟还包括着许多人的安全。

四、欧洲文明最早胎孕于地中海型国家的地区

古代埃及是地中海型国家,古埃及虽衰败了,但古埃及人的石材建筑风格流传到中东地区,还有同样地中海型的古希腊、古罗马,乃至以后整个欧洲去继承。通常认为欧洲文明是希腊人、罗马人、犹太人三者共同的遗产。欧洲从希腊继承了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和动力线,即后来成为欧洲基石的民主实践;从罗马帝国继承了政治的和法律的思想,一种范畴;从犹太基督教继承了文明的灵魂和精髓。所以欧洲中世纪是吸收消化这些文明的过程,有了这些基础,欧洲文艺复兴才能正式启动,以链式反应之势,并将释放的能量,以强势之态引领世界高歌猛进。

而中华民族只能依靠单独的华夏文明一个脉源去发展,只引进过佛教一件外来文化,而且还是消极的遁世宗教。

古代希腊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曾经在科技、数学、医学、哲学、文学、戏剧、雕塑、绘画、建筑等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古希腊文明对欧洲影响最深远的是建筑和艺术雕塑。古希腊盛产石结构的大理石建筑,作为基础的柱式结构是希腊人的伟大创造,对后世影响深远。公元前5世纪末,在伊奥尼亚柱式的基础上形成了科林斯柱式,并于公元前4世纪被广泛采用。公元前7世纪以前,在科林斯等地已经出现了原始的神庙,其结构显然脱胎于迈锡尼时代的“麦加隆”(正厅)。公元前7世纪形成了两种围柱式神庙构筑法,即多利亚式和伊奥尼亚式。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雕塑艺术的代表人物有以表现运动中的竞技者著称的米隆的掷铁饼者,以精妙的青年运动员青铜雕像闻名的波利克利图斯,坡里彻利的持矛者等难以计数的稀世珍品。以雕塑神像享有盛名的菲迪亚斯(活动时期约公元前490~前430年)。菲迪亚斯创作的奥林匹亚宙斯庙中的宙斯像,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他领导建筑的耸立于雅典卫城上的帕台农神庙(设计师为伊克蒂诺和卡利克拉特),至今仍被视为古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他为这座神庙塑造的雅典娜女神像也享有盛名。公元前4世纪的卓越雕塑家有普拉克西特利斯、斯科帕斯和利西波斯。继维纳斯诞生以后,艺术家们又创造了一座男性雕像——《望楼的阿波罗》。这一雕像的诞生所引发的震撼力丝毫不亚于维纳斯的诞生,它不仅是古希腊史而且是整个人类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帕特农神庙基座占地面积达2.3万平方英尺,46根高达34英尺的大理石柱撑起了神庙。帕提侬神庙全由白色蓬泰利克大理石建成。它采取八柱的多立克式,东西两面是8根柱子,南北两侧则是17根,东西宽31米,南北长70米。东西两立面(全庙的门面)山墙顶部距离地面19米。柱高10.5米,柱底直径近2米,为多立克柱式。神庙内有一条饰以高凸浮雕、宽18英寸的中楣饰带,围绕在建筑物外部,是用大理石砌成的92块浮雕,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各种神像和珍禽异兽。这条浮雕带从门廊延伸到南北两面墙上,绕行一周,总长160米,人物超过500个。神庙东面有一个12米高的执盾的用黄金象牙镶嵌的全希腊最高大的雅典娜女神像浮雕(菲迪亚斯亲手制作)。

古代罗马继续了古希腊文明的一切建树,在农业科学、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医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文学、史学、雕塑、绘画、建筑技术。古罗马建筑与雕塑发展迅速,包括道路建筑、城市输水工程、广场、庙宇、凯旋门、纪念碑、浴堂等方面,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现存的建筑有:罗马斗兽场、君士坦丁凯旋门、万神庙等等。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都留下许多宏伟的遗迹,古代希腊许多杰出的艺术作品也正是靠罗马复制而流传后世的。

斗兽场呈椭圆形,长直径187米,短直径155米,周长527米,这座椭圆形的建筑物占地约2万平方米,是古罗马帝国的象征。

万神庙是供奉众神的庙宇,建于公元120~124年间。万神庙穹顶直径43米的记录直到20世纪还未被打破。穹顶的圆眼,直径为8.2米的采光圆孔,使阳光泻入万神庙。庙内的地面和城墙远离用钯彩鲜明的大理石建成。万神庙正面有长方形柱廊,柱廊宽34米,深15.5米;有科林斯式柱16根,前排8根,中、后排各4根。柱身高12.5米,底径1.43米,用整块埃及灰色花岗岩加工而成。柱头和柱础是白色大理石。穹顶和柱廊原来覆盖镀金铜瓦,663年被拜占廷皇帝掠去。735年以铅瓦覆盖。柱廊的铜质天花于17世纪上半叶被拆走。

君士坦丁凯旋门高21米,宽25.7米,纵身7.4米。它拥有3个拱门,中央的拱门高11.5米,宽6.5米;两侧的拱门则高7.4米,宽3.4米。除罗马之外,古罗马建筑还有威尼斯、佛罗伦萨和米兰等地。

五、建筑技术领先的民族,其他创造相应也会领先

由此我才惊叹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风格,使得古希腊美仑美涣的雕塑征服全人类的心,精致的雕塑又使西洋画更加立体化。与此相比,中国石材建筑的落后直接造成雕塑艺术的落伍,泥塑和木雕长期一贯粗糙的表现手法。石雕也只能靠山依山的琢雕成壁画状的,连半立体型都不如的作品。雕塑水平的落后降低了中国人三维空间的想像能力,这不但影响中国画始终停止在二维锥度上,更主要的是对发明工具产生不利的影响。

有网友说中国古人不喜欢石材建筑,我不敢苟同,为什么懂得墓碑使用石料?中华大地便不缺山少石,傻子都知道石材建筑坚固耐久,但制作的难度和起运的难度肯定远比土木材料困难得比。又有网友非说土木建材住得舒适,那也是个人嗜好或是廉价的因素。但对中国过去来说,大量使用土木建筑的原因,我看还是因技术和生产力所限。

总而言之,石材雕刻工艺和雕塑艺术改变了欧洲人三维观察空间的能力,对产生西洋油画有着直接的影响;西洋油画的透视学又促成了工程图的产生;工程图又促进了机械工具的发明创造;同时石材建筑的搬运起重技术,促进了大型工具的创造能力,推进诸如三桅船、风车等等的创造发明,由此才加强了欧洲人对力学的机构原理的思维能力,诸如扛杆原理、连杠机构、齿轮传动机构等等。

对于一贯依赖坚硬建材的强力需求,促成西方人最终发明了水泥。1756年,英国工程师J.斯米顿在研究某些石灰在水中硬化的特性时发现:要获得水硬性石灰,必须采用含有粘土的石灰石来烧制;用于水下建筑的砌筑砂浆,最理想的成分是由水硬性石灰和火山灰配成。这个重要的发现为近代水泥的研制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824年,英国建筑工人约瑟夫·阿斯谱丁发明了水泥并取得了波特兰水泥的专利权。它具有优良的建筑性能,在水泥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水泥混凝土成为建筑工程最重要的结构材料,得到广泛的应用。由它和钢材结构组合才形成为现代建筑结构的主流。几乎所有现代化的大型建筑,无不都是要用钢筋混凝土整体灌浇,有的甚至于连屋顶和承重墙都是如此,木材只是用于室内装潢部分,豪华建筑连砖块几乎都不用,墙体是玻璃幕墙和铝塑板幕墙或轻质彩钢板。

为什么我要从石材建筑推导出雕塑艺术的发展,再从雕塑艺术推导出工具的创造发明。为什么中国从土木建筑中产生不出来精巧的雕塑艺术,没有雕塑艺术的引导,就没有立体想象力,工具创造的思维能力受到了制约。

看看遍布于欧洲各城市广场上,到处都有几百上千年历史的栩栩如生的雕塑,再观察泥塑的兵马俑,你就会明白了:为什么兵马俑的四肢不能舒展,十指一个都不能分开,肢体不能成运动姿势?个个千篇一律的呆板站立着,或顶多呈下蹲状,整体呈桶状形态,更不要说能表现人体的骨胳、肌肉的细部。这种笨拙的造型都是因为没有强度的泥土所致。如果不是深藏在墓穴中,而是暴露在日晒雨淋中,那么连一年时候也无法保存。兵马俑只是占了一个“人多势众”的气势,和长城浩大是一样的道理,没有技艺之谜,世界上不会有人把它当作美术课的素描来习作。

当然也不是说只有雕塑艺术一项就可以完全影响智慧能力,但是缺少抽象思维却是最大障碍。所以才会对自然现象只有形象思维,一旦无力认识时,就会产生鬼神文化、“天人合一”的玄词。中国人只看到金木水火土,发现不到元素、分子、原子、粒子;只看到平面几何,看不到立体几何;只看到太阳公公、雷公老爷,发现不到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等电磁波,这不能不说这是长期智力发展迟滞的结果。


相关内容

  • 论罗马与希腊的建筑风格
  • 浅论罗马与希腊的建筑风格 摘要:建筑的形式与表现之间,充斥着太多的文化元素.罗马与希腊的建筑风格,无不例外地表现出了对立而又统一的文化传承关系.本文将通过对两个时期一些建筑细部以及类型的简要介绍,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论述时代更迭而呈现的不同建筑风格.从中透析不同时代中文化之间的差异. 关键字:建筑细 ...

  • 求同存异博采众长
  • 摘要: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现在依然存在,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这种建筑材料的的差异实质上已经折射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乃至中西社会的世界观.价值观的迥异,文章就是举例分析中西在建筑上的差异,进而能够达到古为今用,西为中用的目的,建设我们新型的社会主义城市 ...

  • 小学学习考察报告
  • 7月9日,我市小学校长提高(异地)培训班一行48人冒着上海地区三十年来创记录的高温,风尘仆仆地来到上海市北京东路小学考察学习。步入小巧精致的校园,巨幅的标语、精美的壁画、别致的班牌、整洁的环境映入眼帘,清新的充满细腻人文关怀的文化育人气息扑面而来。主人亲切的问候、如花的笑靥更是像一股清爽的凉风让人不 ...

  • 到周边看看教案
  • 教材分析: <到周边去看看>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 "漫游世界"的第1课.本单元整合了地理.历史.品德等教育方面的内容,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在介绍事实的同时,突出了对人类智慧的欣赏,并对人类的创造精神.进取精神和道德文明加以宏 ...

  •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蕴含的管理智慧
  •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蕴含的管理智慧 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指<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下称"四大名著"),蕴藏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宝藏.四大名著,既是小说,又是历史,还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管理教科书. 从四大名著中 ...

  • ?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仇保兴
  •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 仇保兴博士 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每年有一千多万人进城,新建成的建筑相当于世界建筑总量的一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引进海绵城市的建设模式,我国的城市地表径流量就会大幅度增加,从而引发洪涝积水.河流水系生态恶化.水 ...

  • 一年级下册生命安全教案
  • 一 年 级 生 活 生 命 与 安 全 教 案 2016年春 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小学<生活.生命与安全>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帮助儿童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 ...

  • 从中西文化的历史渊源来看中西文化差异
  • 文化艺术 从中西文化的历史渊源来看中西文化差异 杜丽萍 要]本文从中西文化的起源及各自的历史发展脉络,论述中西民族性格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在思维方式.风俗习惯.政治.军 事.外交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具体体现,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对待两种文化差异,我们应"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

  • 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
  • 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 -- 小学"品生"."品社"课应关注学生的实际 曹增坤(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中学高级) 聂满欣(北京市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小学高级) 李灵燕 (北京市通州区玉桥小学,小学高级) 曹老师 什么是教学策略:关于教学策略的内涵,有着很多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