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复习重点

第一单元 绪论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有性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第四单元 温病的辨证 焦”辨证论治体系。 一、辨证内容: 8、王孟英著《温热经纬》 以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为理论核心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二、卫气营血辨证惑》1、卫分证:温邪袭表,肺卫失宣 第二单元 温病的概念 以发热恶寒,口微渴为要点 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 2、气分证:邪入气分,热炽津伤

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 以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为要点 感热病。 3、营分证:热灼营阴,心神被扰二、范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以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红絳为要点秋燥,冬温,温疟 《温病条辨》三、4、血分证:热盛迫血,热瘀交结 分类: 以斑疹,出血见症和舌质深絳为要点 1、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 三、三焦辨证 瘟、烂喉痧、暑燥疫----治疗应以清热保津湿1、邪在上焦 热类温病:湿温、伏暑、湿热疫、霍乱治疗 (1)手太阴肺卫证:邪袭肺卫,肺气失宣

--重在化湿透热。 以发热一定之规,咳嗽,口渴,脉浮数为要点 2、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2)手太阴肺热证:邪热壅肺,肺气郁闭 四、温病特点: 以身热,口渴,咳喘,苔黄为要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3)手厥阴心包证:邪陷心包,机窍阻闭 2、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 以昏谵,肢厥,舌红絳为主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2、邪在中焦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1)足阳明胃证:胃经热盛,熏蒸于外 以壮热,汗多,渴饮,苔黄燥,脉洪大为主

第三单元 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2)手阳明大肠证:肠道热结,腑气不通 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 以潮热,便秘,苔黄黑而燥,脉沉有力为主

1、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3)足太阴脾证:湿热固脾,气机郁阻 相关;病位有别 以身热不扬,脘痞苔腻,脉濡为主 2、各性3、邪在下焦(1)风热病邪: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先犯肺卫; (1)足少阴肾证:热邪久留,肾阴耗损 易伤肺胃阴津;病情变化迅速 以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脉虚神倦为(2)暑热病邪:发病可径犯阳明;易于耗气伤津;易(2)足厥阴肝证:水不涵木,虚风内动 致闭窍动风;夹湿邪为患 以手指里动或瘛疭,舌干絳而痿,脉虚弱为主 (3)湿热病邪: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易于复发;病位以脾胃为主;易困遏清阳,阻滞 第五单元 温病常用诊法 气机主要是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以及辨常见症状 (4)燥热病邪:病位以肺为主,初起以肺卫见症为主; 易致津液干燥,在病之初起时即可有较明显的津 第六单元 温病的治疗 液干燥的表现 一、温病的治疗原则 (5)温热病邪:病初即导致里热证;病情较重而易闭 卫气营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 窍、动风、动血;易耗伤阴液,后期多肝肾阴伤。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6)温毒病邪:具火热之性,致病具有局部红肿热痛三焦:“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

的特点;攻窜流走,外窜经络、肌腠,上冲头面,下

注宗筋、阴器;蕴结壅滞(7)疠气病邪:致病为强,众人触之即病;多从口鼻而入,有特异的病变定位;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易引起流行;为病严重,病情凶险;致病有种属的选择性。 二、发病类型

1、新感温病:初起邪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风温,秋燥,暑温,湿温,大头瘟,烂喉痧)

2、伏邪温病:一般无表证。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亢盛证为主。(春温,伏暑)

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2、增液润肠(增液汤) 二、温病主要治法 3、填补真阴(加减复脉汤) (一)泄卫透表法――开泄腠理、疏解表邪、透疹外(九)固正救脱法 达-用于温病初起,邪在卫表1、益气敛阴(生脉散) 1、疏风泄热(银翘散,桑菊饮)――风温初起,风2、回阳固脱(参附龙牡汤) 热病邪袭于肺卫 2、透表清暑化湿(新加香薷饮)――夏用感受暑湿,第七单元 温热类温病 复受寒邪侵犯肌表 第一节 风温 3、宣表化湿(藿朴夏苓汤)――湿温初起,湿热病一、诊断要点:发于冬春;发病初起在发热,恶风寒,邪侵于卫表4、疏表润燥(桑杏汤)――秋燥初起,燥咳嗽,口渴,脉浮等肺卫症;肺卫之邪不解,可逆传热病邪伤于肺卫 心包(二)清解气热法 二、风温的辨治 清热保津,止渴除炽,使气分无形邪热或从外泄治则:清泄肺热 或从里解 1、邪袭肺卫――辛凉解表,宣肺泄热――银翘散,桑1、轻清宣气(栀子豉汤加瓜蒌、杏仁、芦根)――邪菊饮 在气分,热郁胸肺,热势不甚而气失宣畅2、热入气分(邪热壅肺;痰热阻肺,腑有热结;肺热2、辛寒清气(白虎汤)――邪热炽盛于阳明气分 移肠;阳明热盛;阳明热结)3、清热泻火(黄芩汤、黄连解毒汤)――邪热内蕴,3、热入心包(热陷心包;内闭外脱) 郁而化火 4、余热未净,肺胃阴伤 (三)和解祛邪――透解邪热,疏泄分消,宣通气机 第二节 春温 1、清泄少阳(蒿芩清胆汤)――邪热夹痰湿郁于少一、诊断要点:发于春季的急性外感热病;发病急、阳,柩机不利,胃失和降病情重、变化快的特点,初起即见里热炽盛症状;在2、分消走泄(温胆汤加减或杏朴苓之类)――温病病变过程中极易出现斑疹、痉厥、神昏,后期易出现邪热与痰湿阻遏于三焦 肾阴耗竭、虚风内动 3、开达膜原(雷氏宣透膜原法)――湿热秽浊之邪二、辨治 郁伏膜原 治则――清泄里热,透邪外出,顾护阴液 4、和解截疟(小柴胡加减)――疟疾病1、气分郁热――苦寒清热,宣郁透邪――黄芩汤加豆(四)祛湿清热法――宣通气机,运脾和胃,通利水豉、玄参方 道 2、卫气同病――解表清里――葱豉桔梗汤加黄芩,增1、宣气化湿(三仁汤)―― 损双解散 湿温初起,湿蕴生热,郁遏气机 3、热灼营分――清营泄热――清营汤 2、燥湿泄热(王氏连朴饮)―― 4、卫营同病――泄卫透营――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湿渐化热,湿热俱盛而蕴伏中焦 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 3、分利湿邪(茯苓皮汤)――湿热郁阻下焦 第三节 温热类温病 (五)通下逐邪法 一、卫分证治

通腑泄热,荡涤积滞,通瘀破结1、风热犯卫证――辛凉解表,宣肺泄热――银翘散,1、通腑泄热(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 桑菊饮 热结阳明,内结肠腑 2、燥热犯卫证――辛凉甘润,轻透肺卫――桑杏汤2、导滞通便(枳实导滞汤) 二、气分证治 3、增液通下(增液承气汤)(一)邪热在肺 4、通瘀破结(桃仁承气汤)1、肺热壅盛证――清热宣肺平喘――麻杏石甘汤(六)清营凉血法2、燥热伤肺证――清泄肺热,养阴润燥―清燥救肺汤1、清营泄热(清营汤)―― 3、肺热腑实证――宣肺化痰,泄热攻下-宣白承气汤

邪热入营分而未有明显动血者 (生石膏、杏仁、瓜蒌皮、大黄) 2、凉血散血(犀角地黄汤)―― (二)热在胸膈 血热炽盛,热瘀交结迫血妄行1、热郁胸膈――清宣郁热――栀子豉汤3、气营两清(玉女煎,化斑汤,清瘟败毒饮)2、热灼胸膈――清解膈热――凉膈散 (七)开窍息风法 (三)邪热犯胃――清热保津――白虎汤 1、清心开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紫雪丹)(四)邪热在肠 2、豁痰开窍(菖薄郁金汤) 1、热结肠腑――软坚功下泻热――调胃承气汤3、凉肝息风(羚角钩藤汤)2、肠热下利――苦寒清热止利――葛根黄芩黄连汤4、滋阴息风(大定风珠,三甲复脉汤)(五)热郁少阳――苦寒清热,养阴透邪――黄芩汤(八)滋阴生津法加豆豉玄参1、滋养肺胃(沙参麦冬汤,益胃汤) 三、营分证治

1、热灼营阴――清营泄热――清营汤2、气营两燔――清气凉,解毒救阴――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四、热陷心包证 1、热闭心包--清心凉营,泄热开窍――

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至宝丹 2、内闭外脱――清心开窍,固脱救逆――

参附汤或生脉散合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五、血分证治

1、热盛动血――凉血散血,清热解毒

――犀角地黄汤

2、热与血结――活血逐瘀――桃仁承气汤六、热盛动风证――凉肝息风,增液舒筋――

羚角钩藤汤 七、后期证治

1、余邪未净,肺胃阴伤――滋养肺胃,清涤余邪

――沙参麦冬汤

2、阴虚炎炽――泻火育阴――黄连阿胶汤 3、邪留阴分――滋阴透热――青蒿鳖甲汤 4、真阴耗竭――滋养肾阴――加减复脉汤 5、虚风内动――滋阴养血,柔肝息风―― 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第八单元 湿热类温病第一节 湿温 一、诊断要点:

夏秋季节发病,有发热而热势难退;起病较缓,初起恶寒发热,㘢扬,脉缓,继则热热渐升,持续难退,伴有头身重痛,胸闷脘痞,腹胀,恶心欲呕,舌苔厚腻,脉濡数;传变较慢,病热缠绵,病程较长,以湿热留恋气分阶段较长;病程中易发白培,后期可见便血。二、辨治

治则:祛湿清热治禁:禁汗、下、滋腻

1、湿遏卫气-芳香辛散,宣化表里湿邪- 藿朴夏苓汤,三仁汤

2、邪阻膜原 3、湿困中焦

4、湿热中阻5、湿热蕴毒

6、湿热酿痰,蒙蔽心包 7、湿热化燥,伤络便血 8、湿胜阳微

9、余邪未净第二节 湿热类温病

一、卫气分证治 1、邪遏卫气――芳香辛散,宣化表里湿邪―― 藿朴夏苓汤,三仁汤2、邪阻膜原――疏利透达膜原湿浊―― 雷氏宣透膜原法

3、卫气同病――疏解表邪,清暑化湿――

雷氏清暑化湿法;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加杏仁滑 石;黄连香薷饮

二、气分证治

1、湿重热轻,困阻中焦――芳香宣化,燥湿运脾―― 雷氏芳香化浊法 2、湿热并重,困阻中焦――辛开苦降,燥湿泄热―― 王氏连朴饮3、热重湿轻,蕴阻中焦――清泄胃热,兼燥脾湿―― 白虎加苍术汤4、湿热蕴毒――清热化湿解毒――甘露消毒丹

5、暑湿积滞,郁结肠道――导滞通下,清暑化湿―― 枳实导滞汤 6、暑湿郁阻少阳――和解少阳,清热化湿――

蒿芩清胆汤7、暑湿弥漫三焦――清热利湿,宣通三焦――三石汤8、湿热酿痰,蒙蔽心包――清热化湿,豁痰开窍―― 菖蒲郁金汤合苏合香丸或至宝丹三、营血分证治

1、热闭心包,血络瘀滞――清心开窍,活血通瘀―― 犀地清络饮;犀角地黄汤

2、湿热化燥,伤络便血――清火解毒,凉血止血―― 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四、后期证治 1、湿胜阳微――温肾健脾,祛寒逐湿―― 薛氏扶阳逐湿汤

2、余湿留恋――轻宣芳化,淡渗余湿―― 薛氏五叶芦根汤

第九单元 温毒类温病

第一节 大头瘟

一、病因:风热时毒

二、临床特点:多发于冬春,起病急骤,初起憎寒发热,有肺卫见证,伴有头面焮赤肿痛,热毒突出。一般不破溃糜烂。

三、治则:疏风透邪,清热解毒

辨治:邪偏卫表――疏风透邪,解毒消肿 毒壅肺胃――清热解毒,疏风消肿 毒炽肺胃,壅阻肠腑――清透热毒,攻下泄热 局部红肿明显――清热败毒,散结消肿 热退津伤――滋养肺胃,清泄余邪 第二节 烂喉痧 一、病因病机:温热时毒。正气亏虚

二、临床特点:初起有明显的肺卫热毒表现。丹痧分布迅速遍及全身,伴咽喉肿痛糜烂,病情较重者邪热易入营血→杨梅舌,内陷厥阴→昏痉,后期余邪未净而肺胃阳伤→皮肤脱屑 三、辨治

治则:清泄热毒初期――辛凉清解,透邪外出中期――清火解毒

后期――滋养营阴,兼清余邪

第三节 温毒类温病 一、卫分证治

1、风热毒邪犯卫――疏风透表,宣肺利咽――葱豉桔梗汤(葱鼓桔栀翘草竹)

2、温热毒邪犯卫――透表泄热,解毒利咽,凉营透

疹――清咽栀豉汤;玉钥匙

(清咽栀豉汤:豉、薄荷、牛蒡、蝉衣、桔梗、银花 连翘、山栀、竹叶、犀角、马勃、僵蚕、甘草、芦根) (玉钥匙:焰硝、硼砂、冰片、僵蚕) 二、气分证治 1、毒盛肺胃――清热解毒,疏风消肿――普济消毒饮;三黄二香散(连柏 大黄 乳香没药)2、毒壅上焦――清气解毒,凉营退疹――余氏清心凉膈散;锡类散

(余氏清心凉膈散:生石膏、连翘、黄芩、竹叶、山栀、薄荷、桔梗、甘草)

(锡类散:象牙屑、珍珠、青黛、冰片、壁钱、西牛黄、焙指甲) 三、后期证治:

余毒伤阴――滋阴生津,兼清余热――清咽养营汤(西洋参、二冬、生地、玄参、白芍、甘草、知母、花粉、茯神)

第三节 温疫类温病主要证治

一、卫气同病――表里双解――增损双解散

(荆芥穗、防风、薄荷、蝉蜕、黄连、黄芩、连翘 栀子、姜黄、桔梗、僵蚕、白芍、当归、石膏、滑石、大黄、芒硝、甘草)

二、邪遏膜原――透达膜原,疏利化浊――达原饮 (槟榔、厚朴、草果、知母、芍药、黄芩、甘草)三、热毒充斥――泄热解毒,大清气血――

清瘟败毒饮(石膏、地黄、犀解、黄连、山栀、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甘草、丹皮、鲜竹叶)

四、正衰邪恋――扶正祛邪――三甲散

(鳖甲、龟甲、穿山甲、僵蚕、蝉蜕、白芍、当归 土鳖虫、甘草)

第十单元 温疫类温病

第一节 湿热疫

一、病因:外因――具有湿热性质的疠气侵袭;内因――正气不足,抗病力差病机:初起――湿热疠气伏膜原;邪犯脾胃、大小肠、三焦;病久――入厥阴二、临床特点: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起病急,病情重,病初多见邪伏膜原。 三、辨治

治则:清化湿热疫毒 疠气遏伏膜原――疏利透达 胶闭大肠――导滞通腑逐邪

清浊相干――芳香化浊,分利逐邪疫秽郁闭中焦――辟秽解毒,利气宣中疫困脾土――渗利逐邪

疫漫三焦,波及营血――芳化解毒,渗利逐邪,清凉并施邪入心脑――开窍复苏

阳明热盛――清热生津邪结肠腑――攻下逐邪

耗气亡阴――益气养阴,生津救逆 阴竭阳脱――益气固脱,回阳救逆化燥深入营血――清营凉血弘 第二节 暑燥疫

一、病因:外因-暑燥淫热之疠气;内因-正气亏虚 病机:火热之性突出,初起病变重心大多在阳明胃,病势快,病情复杂。 二、临床特点:

初起多为卫气同病,入里可闭结胃肠或熏蒸阳明,甚则见热毒充斥表里上下之证三、辨治 治 则:祛除疠气,扭转病情。 阳明胃热炽盛――清解阳明胃热,解除疫毒燥疫热毒,充斥表里――大剂清热解毒

热毒亢盛,而阴津将绝――大剂苦寒解毒清热护阴邪去正伤――清除余邪,恢复阴液

第一单元 绪论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有性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第四单元 温病的辨证 焦”辨证论治体系。 一、辨证内容: 8、王孟英著《温热经纬》 以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为理论核心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二、卫气营血辨证惑》1、卫分证:温邪袭表,肺卫失宣 第二单元 温病的概念 以发热恶寒,口微渴为要点 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 2、气分证:邪入气分,热炽津伤

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 以壮热不恶寒,口渴,苔黄为要点 感热病。 3、营分证:热灼营阴,心神被扰二、范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以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红絳为要点秋燥,冬温,温疟 《温病条辨》三、4、血分证:热盛迫血,热瘀交结 分类: 以斑疹,出血见症和舌质深絳为要点 1、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 三、三焦辨证 瘟、烂喉痧、暑燥疫----治疗应以清热保津湿1、邪在上焦 热类温病:湿温、伏暑、湿热疫、霍乱治疗 (1)手太阴肺卫证:邪袭肺卫,肺气失宣

--重在化湿透热。 以发热一定之规,咳嗽,口渴,脉浮数为要点 2、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2)手太阴肺热证:邪热壅肺,肺气郁闭 四、温病特点: 以身热,口渴,咳喘,苔黄为要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3)手厥阴心包证:邪陷心包,机窍阻闭 2、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 以昏谵,肢厥,舌红絳为主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2、邪在中焦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1)足阳明胃证:胃经热盛,熏蒸于外 以壮热,汗多,渴饮,苔黄燥,脉洪大为主

第三单元 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2)手阳明大肠证:肠道热结,腑气不通 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 以潮热,便秘,苔黄黑而燥,脉沉有力为主

1、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3)足太阴脾证:湿热固脾,气机郁阻 相关;病位有别 以身热不扬,脘痞苔腻,脉濡为主 2、各性3、邪在下焦(1)风热病邪: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先犯肺卫; (1)足少阴肾证:热邪久留,肾阴耗损 易伤肺胃阴津;病情变化迅速 以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脉虚神倦为(2)暑热病邪:发病可径犯阳明;易于耗气伤津;易(2)足厥阴肝证:水不涵木,虚风内动 致闭窍动风;夹湿邪为患 以手指里动或瘛疭,舌干絳而痿,脉虚弱为主 (3)湿热病邪: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易于复发;病位以脾胃为主;易困遏清阳,阻滞 第五单元 温病常用诊法 气机主要是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以及辨常见症状 (4)燥热病邪:病位以肺为主,初起以肺卫见症为主; 易致津液干燥,在病之初起时即可有较明显的津 第六单元 温病的治疗 液干燥的表现 一、温病的治疗原则 (5)温热病邪:病初即导致里热证;病情较重而易闭 卫气营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 窍、动风、动血;易耗伤阴液,后期多肝肾阴伤。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6)温毒病邪:具火热之性,致病具有局部红肿热痛三焦:“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

的特点;攻窜流走,外窜经络、肌腠,上冲头面,下

注宗筋、阴器;蕴结壅滞(7)疠气病邪:致病为强,众人触之即病;多从口鼻而入,有特异的病变定位;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易引起流行;为病严重,病情凶险;致病有种属的选择性。 二、发病类型

1、新感温病:初起邪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风温,秋燥,暑温,湿温,大头瘟,烂喉痧)

2、伏邪温病:一般无表证。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亢盛证为主。(春温,伏暑)

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2、增液润肠(增液汤) 二、温病主要治法 3、填补真阴(加减复脉汤) (一)泄卫透表法――开泄腠理、疏解表邪、透疹外(九)固正救脱法 达-用于温病初起,邪在卫表1、益气敛阴(生脉散) 1、疏风泄热(银翘散,桑菊饮)――风温初起,风2、回阳固脱(参附龙牡汤) 热病邪袭于肺卫 2、透表清暑化湿(新加香薷饮)――夏用感受暑湿,第七单元 温热类温病 复受寒邪侵犯肌表 第一节 风温 3、宣表化湿(藿朴夏苓汤)――湿温初起,湿热病一、诊断要点:发于冬春;发病初起在发热,恶风寒,邪侵于卫表4、疏表润燥(桑杏汤)――秋燥初起,燥咳嗽,口渴,脉浮等肺卫症;肺卫之邪不解,可逆传热病邪伤于肺卫 心包(二)清解气热法 二、风温的辨治 清热保津,止渴除炽,使气分无形邪热或从外泄治则:清泄肺热 或从里解 1、邪袭肺卫――辛凉解表,宣肺泄热――银翘散,桑1、轻清宣气(栀子豉汤加瓜蒌、杏仁、芦根)――邪菊饮 在气分,热郁胸肺,热势不甚而气失宣畅2、热入气分(邪热壅肺;痰热阻肺,腑有热结;肺热2、辛寒清气(白虎汤)――邪热炽盛于阳明气分 移肠;阳明热盛;阳明热结)3、清热泻火(黄芩汤、黄连解毒汤)――邪热内蕴,3、热入心包(热陷心包;内闭外脱) 郁而化火 4、余热未净,肺胃阴伤 (三)和解祛邪――透解邪热,疏泄分消,宣通气机 第二节 春温 1、清泄少阳(蒿芩清胆汤)――邪热夹痰湿郁于少一、诊断要点:发于春季的急性外感热病;发病急、阳,柩机不利,胃失和降病情重、变化快的特点,初起即见里热炽盛症状;在2、分消走泄(温胆汤加减或杏朴苓之类)――温病病变过程中极易出现斑疹、痉厥、神昏,后期易出现邪热与痰湿阻遏于三焦 肾阴耗竭、虚风内动 3、开达膜原(雷氏宣透膜原法)――湿热秽浊之邪二、辨治 郁伏膜原 治则――清泄里热,透邪外出,顾护阴液 4、和解截疟(小柴胡加减)――疟疾病1、气分郁热――苦寒清热,宣郁透邪――黄芩汤加豆(四)祛湿清热法――宣通气机,运脾和胃,通利水豉、玄参方 道 2、卫气同病――解表清里――葱豉桔梗汤加黄芩,增1、宣气化湿(三仁汤)―― 损双解散 湿温初起,湿蕴生热,郁遏气机 3、热灼营分――清营泄热――清营汤 2、燥湿泄热(王氏连朴饮)―― 4、卫营同病――泄卫透营――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湿渐化热,湿热俱盛而蕴伏中焦 地、丹皮、大青叶倍玄参 3、分利湿邪(茯苓皮汤)――湿热郁阻下焦 第三节 温热类温病 (五)通下逐邪法 一、卫分证治

通腑泄热,荡涤积滞,通瘀破结1、风热犯卫证――辛凉解表,宣肺泄热――银翘散,1、通腑泄热(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 桑菊饮 热结阳明,内结肠腑 2、燥热犯卫证――辛凉甘润,轻透肺卫――桑杏汤2、导滞通便(枳实导滞汤) 二、气分证治 3、增液通下(增液承气汤)(一)邪热在肺 4、通瘀破结(桃仁承气汤)1、肺热壅盛证――清热宣肺平喘――麻杏石甘汤(六)清营凉血法2、燥热伤肺证――清泄肺热,养阴润燥―清燥救肺汤1、清营泄热(清营汤)―― 3、肺热腑实证――宣肺化痰,泄热攻下-宣白承气汤

邪热入营分而未有明显动血者 (生石膏、杏仁、瓜蒌皮、大黄) 2、凉血散血(犀角地黄汤)―― (二)热在胸膈 血热炽盛,热瘀交结迫血妄行1、热郁胸膈――清宣郁热――栀子豉汤3、气营两清(玉女煎,化斑汤,清瘟败毒饮)2、热灼胸膈――清解膈热――凉膈散 (七)开窍息风法 (三)邪热犯胃――清热保津――白虎汤 1、清心开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紫雪丹)(四)邪热在肠 2、豁痰开窍(菖薄郁金汤) 1、热结肠腑――软坚功下泻热――调胃承气汤3、凉肝息风(羚角钩藤汤)2、肠热下利――苦寒清热止利――葛根黄芩黄连汤4、滋阴息风(大定风珠,三甲复脉汤)(五)热郁少阳――苦寒清热,养阴透邪――黄芩汤(八)滋阴生津法加豆豉玄参1、滋养肺胃(沙参麦冬汤,益胃汤) 三、营分证治

1、热灼营阴――清营泄热――清营汤2、气营两燔――清气凉,解毒救阴――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玄参四、热陷心包证 1、热闭心包--清心凉营,泄热开窍――

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至宝丹 2、内闭外脱――清心开窍,固脱救逆――

参附汤或生脉散合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五、血分证治

1、热盛动血――凉血散血,清热解毒

――犀角地黄汤

2、热与血结――活血逐瘀――桃仁承气汤六、热盛动风证――凉肝息风,增液舒筋――

羚角钩藤汤 七、后期证治

1、余邪未净,肺胃阴伤――滋养肺胃,清涤余邪

――沙参麦冬汤

2、阴虚炎炽――泻火育阴――黄连阿胶汤 3、邪留阴分――滋阴透热――青蒿鳖甲汤 4、真阴耗竭――滋养肾阴――加减复脉汤 5、虚风内动――滋阴养血,柔肝息风―― 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第八单元 湿热类温病第一节 湿温 一、诊断要点:

夏秋季节发病,有发热而热势难退;起病较缓,初起恶寒发热,㘢扬,脉缓,继则热热渐升,持续难退,伴有头身重痛,胸闷脘痞,腹胀,恶心欲呕,舌苔厚腻,脉濡数;传变较慢,病热缠绵,病程较长,以湿热留恋气分阶段较长;病程中易发白培,后期可见便血。二、辨治

治则:祛湿清热治禁:禁汗、下、滋腻

1、湿遏卫气-芳香辛散,宣化表里湿邪- 藿朴夏苓汤,三仁汤

2、邪阻膜原 3、湿困中焦

4、湿热中阻5、湿热蕴毒

6、湿热酿痰,蒙蔽心包 7、湿热化燥,伤络便血 8、湿胜阳微

9、余邪未净第二节 湿热类温病

一、卫气分证治 1、邪遏卫气――芳香辛散,宣化表里湿邪―― 藿朴夏苓汤,三仁汤2、邪阻膜原――疏利透达膜原湿浊―― 雷氏宣透膜原法

3、卫气同病――疏解表邪,清暑化湿――

雷氏清暑化湿法;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加杏仁滑 石;黄连香薷饮

二、气分证治

1、湿重热轻,困阻中焦――芳香宣化,燥湿运脾―― 雷氏芳香化浊法 2、湿热并重,困阻中焦――辛开苦降,燥湿泄热―― 王氏连朴饮3、热重湿轻,蕴阻中焦――清泄胃热,兼燥脾湿―― 白虎加苍术汤4、湿热蕴毒――清热化湿解毒――甘露消毒丹

5、暑湿积滞,郁结肠道――导滞通下,清暑化湿―― 枳实导滞汤 6、暑湿郁阻少阳――和解少阳,清热化湿――

蒿芩清胆汤7、暑湿弥漫三焦――清热利湿,宣通三焦――三石汤8、湿热酿痰,蒙蔽心包――清热化湿,豁痰开窍―― 菖蒲郁金汤合苏合香丸或至宝丹三、营血分证治

1、热闭心包,血络瘀滞――清心开窍,活血通瘀―― 犀地清络饮;犀角地黄汤

2、湿热化燥,伤络便血――清火解毒,凉血止血―― 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四、后期证治 1、湿胜阳微――温肾健脾,祛寒逐湿―― 薛氏扶阳逐湿汤

2、余湿留恋――轻宣芳化,淡渗余湿―― 薛氏五叶芦根汤

第九单元 温毒类温病

第一节 大头瘟

一、病因:风热时毒

二、临床特点:多发于冬春,起病急骤,初起憎寒发热,有肺卫见证,伴有头面焮赤肿痛,热毒突出。一般不破溃糜烂。

三、治则:疏风透邪,清热解毒

辨治:邪偏卫表――疏风透邪,解毒消肿 毒壅肺胃――清热解毒,疏风消肿 毒炽肺胃,壅阻肠腑――清透热毒,攻下泄热 局部红肿明显――清热败毒,散结消肿 热退津伤――滋养肺胃,清泄余邪 第二节 烂喉痧 一、病因病机:温热时毒。正气亏虚

二、临床特点:初起有明显的肺卫热毒表现。丹痧分布迅速遍及全身,伴咽喉肿痛糜烂,病情较重者邪热易入营血→杨梅舌,内陷厥阴→昏痉,后期余邪未净而肺胃阳伤→皮肤脱屑 三、辨治

治则:清泄热毒初期――辛凉清解,透邪外出中期――清火解毒

后期――滋养营阴,兼清余邪

第三节 温毒类温病 一、卫分证治

1、风热毒邪犯卫――疏风透表,宣肺利咽――葱豉桔梗汤(葱鼓桔栀翘草竹)

2、温热毒邪犯卫――透表泄热,解毒利咽,凉营透

疹――清咽栀豉汤;玉钥匙

(清咽栀豉汤:豉、薄荷、牛蒡、蝉衣、桔梗、银花 连翘、山栀、竹叶、犀角、马勃、僵蚕、甘草、芦根) (玉钥匙:焰硝、硼砂、冰片、僵蚕) 二、气分证治 1、毒盛肺胃――清热解毒,疏风消肿――普济消毒饮;三黄二香散(连柏 大黄 乳香没药)2、毒壅上焦――清气解毒,凉营退疹――余氏清心凉膈散;锡类散

(余氏清心凉膈散:生石膏、连翘、黄芩、竹叶、山栀、薄荷、桔梗、甘草)

(锡类散:象牙屑、珍珠、青黛、冰片、壁钱、西牛黄、焙指甲) 三、后期证治:

余毒伤阴――滋阴生津,兼清余热――清咽养营汤(西洋参、二冬、生地、玄参、白芍、甘草、知母、花粉、茯神)

第三节 温疫类温病主要证治

一、卫气同病――表里双解――增损双解散

(荆芥穗、防风、薄荷、蝉蜕、黄连、黄芩、连翘 栀子、姜黄、桔梗、僵蚕、白芍、当归、石膏、滑石、大黄、芒硝、甘草)

二、邪遏膜原――透达膜原,疏利化浊――达原饮 (槟榔、厚朴、草果、知母、芍药、黄芩、甘草)三、热毒充斥――泄热解毒,大清气血――

清瘟败毒饮(石膏、地黄、犀解、黄连、山栀、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甘草、丹皮、鲜竹叶)

四、正衰邪恋――扶正祛邪――三甲散

(鳖甲、龟甲、穿山甲、僵蚕、蝉蜕、白芍、当归 土鳖虫、甘草)

第十单元 温疫类温病

第一节 湿热疫

一、病因:外因――具有湿热性质的疠气侵袭;内因――正气不足,抗病力差病机:初起――湿热疠气伏膜原;邪犯脾胃、大小肠、三焦;病久――入厥阴二、临床特点: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起病急,病情重,病初多见邪伏膜原。 三、辨治

治则:清化湿热疫毒 疠气遏伏膜原――疏利透达 胶闭大肠――导滞通腑逐邪

清浊相干――芳香化浊,分利逐邪疫秽郁闭中焦――辟秽解毒,利气宣中疫困脾土――渗利逐邪

疫漫三焦,波及营血――芳化解毒,渗利逐邪,清凉并施邪入心脑――开窍复苏

阳明热盛――清热生津邪结肠腑――攻下逐邪

耗气亡阴――益气养阴,生津救逆 阴竭阳脱――益气固脱,回阳救逆化燥深入营血――清营凉血弘 第二节 暑燥疫

一、病因:外因-暑燥淫热之疠气;内因-正气亏虚 病机:火热之性突出,初起病变重心大多在阳明胃,病势快,病情复杂。 二、临床特点:

初起多为卫气同病,入里可闭结胃肠或熏蒸阳明,甚则见热毒充斥表里上下之证三、辨治 治 则:祛除疠气,扭转病情。 阳明胃热炽盛――清解阳明胃热,解除疫毒燥疫热毒,充斥表里――大剂清热解毒

热毒亢盛,而阴津将绝――大剂苦寒解毒清热护阴邪去正伤――清除余邪,恢复阴液


相关内容

  • 临床肿瘤学复习重点
  • 一. 填空题 1.化疗药物常见分类:烷化剂.抗代谢药.抗生素类.微管蛋白抑制剂.拓扑异构酶抑制剂.激素类. 2.肿瘤细胞在分次照射中的反应变化(4R):肿瘤细胞反射损伤的修复(repair).肿瘤细胞再增值(regeneration).细胞周期再分布(redistribution).乏氧细胞再氧合( ...

  • 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神经病学见习教学的体会
  • 浅谈临床医学八年制专业神经病学见习教学的体会 赵正卿,赵忠新(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神经内科,上海200003) [提 要] 临床医学八年制是医学生培养中的一种新的方式,旨在缩短临床医学尖端人才的教育时间.神经病学教 学涉及内容广泛,病种较多,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达到八年制医学本科神经病学临床见习的 ...

  • 流行病学人卫第六版(李立明)复习重点1
  • 流行病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绪 论 一.定义 1.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流行病学定义的诠释:研究内容的三个层次(疾病.伤害和健康),任务的三个阶段和三个范畴(揭示现象-描述性,找出原因-分析性,提供措施-实验性),研究 ...

  • 心内科护士实习鉴定
  • 本人通过半年多的护理工作实习,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带教下, 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人满意,这是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 ...

  • 护士临床实习鉴定
  • 护士神经内科实习鉴定 本人通过半年多的护理工作实习,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带教下, 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人满意,这是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 ...

  • 流行病学考试重点
  • 09临床C班流行病学考试复习重点 整理:成玄璇 结语:以下内容为老师在最后一次课上强调的内容加之前上课所讲的重点.本科目考试为本学期最后一门考试,至此我也为各位完成了总共六门课的复习重点整理,感谢大家五年的支持和理解!祝各位一切顺利!祝愿09临床的每一位有所收获.继续奋斗. ▲流行病学(epidem ...

  • 内科实习个人鉴定
  • 本人通过半年多的护理工作实习,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带教下, 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人满意,这是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 ...

  • 内科护士自我鉴定
  • 本人通过半年多的护理工作实习,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带教下, 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人满意,这是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 ...

  • 内科护士实习鉴定表
  • 本人通过半年多的护理工作实习,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与耐心带教下, 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法律法规,通过学习使我意识到,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让病人满意,这是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理论水平与实践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在实习过程当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