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国际关系

战后国际关系

一、简答(3个,一个15分,共45分)

1. 罗斯福的世界蓝图 ①强调大国合作,尤其是美苏合作。

罗斯福认为,必须通过“合作”把苏联和英国以致全世界纳入自己的世界蓝图,才能使美国充当世界盟主。罗斯福企图通过“合作”,软化苏联,达到美国称霸世界的目的。 ②建立联合国。

首先,联合国是一个单一的全球范围的国际组织,美国认为这样组织既可以防止苏英等国利用区域组织建立势力范围,又可通过操纵多数票,对苏联和其他国家施加压力,从而确立美国的领导地位。其次,联合国的核心是由大国组成的安理会,罗斯福认为只有美、英、苏、中几个大国才应拥有强大的军备,承担“世界警察”的任务。再者,罗斯福还提出“大国一致”原则,只有大国拥有否决权,这样既可使联合国成为大国合作对付小国的工具,又可使美国充当苏联和英国之间的“仲裁者”。总之,罗斯福设计的联合国,是要用大国“合作”的形式,建立美国在战后政治领域中的霸权地位。 ③设计一套建立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办法,以便控制国际贸易、金融和投资。

1944年,通过了著名的“布雷顿森林协定”:即由美元与黄金挂钩,35美元折合1盎司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必须与美元保持固定比价、固定汇率。这个协定一方面稳定了国际金融,另一方面美元等同于黄金,充当了清算货币、储备货币的职能,使美国得到很大好处(该体系在70年代解体),从而建立了以美元为支撑的战后资本世界的货币体系,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则成为美国输出资本的得力工具。

罗斯福把联合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为实行国际政治合作和经济合作的两块“奠基石”,企图背靠实力通过大国“合作”,采用和平方式,在战后世界建立起霸权地位。

2. 乔治·凯南遏制思想 p20-p21 第一编第二章

①认为苏联在其对外行为中表现出两个政治性格,第一个是既敌视西方又愿意同西方和平共处;第二个是既固执又灵活。苏联政权的目标是“僵硬和固执的”,但是苏联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又是谨慎和灵活的,他们富有耐心,不会为了虚幻的未来而冒丧失既得利益的风险。 ②把造成上述政治性格的苏联行为归结为其内部固有的不安全感,认为苏联政权的政治性格是意识形态和环境的产物,但未把意识形态看作是苏联行为的主要因素。

③美国对苏政策最主要的方面就是长期、耐心、坚定与警觉地对苏联扩张倾向进行遏制。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因素复杂交织在一起,使得苏联成为美国追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威胁与障碍。因此限制和减少苏联的影响,成为战后美国对外政策和凯南遏制政策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④美国抑制苏联的目标是把苏联的影响力限制在二战结束时苏联的势力范围内,减少苏联的影响,使东欧为主的国家和苏联闹独立,脱离苏联势力范围,瓦解社会主义阵营,使苏联进行和平演变。

3. 赫鲁晓夫关于当代国际关系重大理论问题的看法p85-p86 第二编第四章 ①关于防止现代战争的可能性问题

国际社会主义阵营出现,物质力量和反对战争的坚定意志在增长。其他一些国家,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也成为反对战争的重要力量。因此,现代战争是可以避免的。这一观点成为苏联调整对外战略的理论基础。 ②关于两种社会制度和平共处问题

各国应该承认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而且应该和平共处。 ③关于和平过渡问题

在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力量已经很强大,只要他们把农民,知识分子,和一切爱国力量团结到自己周围,并给机会主义分子坚决回击,就可能击败反动势力,在议会选举中

取得优势,为实现根本的社会变革创造条件。 ④关于和平竞赛问题

两种制度的意识形态分歧将继续存在,但这一分歧不应通过对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事务进行“武装干涉”或挑起“军事冲突”的办法来解决,只能通过和平竞赛。他相信,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优越性。

4. 亚非会议的十项原则(不用展开)p154 第二编第六章

①尊重基本人权,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②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承认一切种族和一切国家的平等

④不干预或干涉他国内政

⑤尊重每一个国家按照联合国宪章进行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

⑥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大国的利益服务

⑦不以侵略行为或侵略威胁或使用武力来侵犯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

⑧按照联合国宪章,通过和平途径解决国际争端

⑨促进共同利益与合作

⑩尊重正义和国际义务

5. 勃兰特提出的解决德国问题六原则(不用展开)p142第二编第五章第三节

①两国有义务维护德意志民族的统一,双方互不为外国

②遵守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一般原则,尊重双方的领土完整和现有边界,和平解决一切有争议的问题

③不得诉诸武力改变另一方的社会结构

④两国政府应努力谋求睦邻友好,加强两国在专业技术领域的合作

⑤尊重美苏英法四国对整个德国和柏林的现有权利和责任

⑥支持四国为改善柏林和柏林周围地区的局势所做出的努力

二、分析(25分)第四编第十三章第二节

英国和欧洲一体化的关系

三、论述(30分)

中美关系(习近平近期访美所谈论的问题,30分)

战后国际关系

一、简答(3个,一个15分,共45分)

1. 罗斯福的世界蓝图 ①强调大国合作,尤其是美苏合作。

罗斯福认为,必须通过“合作”把苏联和英国以致全世界纳入自己的世界蓝图,才能使美国充当世界盟主。罗斯福企图通过“合作”,软化苏联,达到美国称霸世界的目的。 ②建立联合国。

首先,联合国是一个单一的全球范围的国际组织,美国认为这样组织既可以防止苏英等国利用区域组织建立势力范围,又可通过操纵多数票,对苏联和其他国家施加压力,从而确立美国的领导地位。其次,联合国的核心是由大国组成的安理会,罗斯福认为只有美、英、苏、中几个大国才应拥有强大的军备,承担“世界警察”的任务。再者,罗斯福还提出“大国一致”原则,只有大国拥有否决权,这样既可使联合国成为大国合作对付小国的工具,又可使美国充当苏联和英国之间的“仲裁者”。总之,罗斯福设计的联合国,是要用大国“合作”的形式,建立美国在战后政治领域中的霸权地位。 ③设计一套建立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办法,以便控制国际贸易、金融和投资。

1944年,通过了著名的“布雷顿森林协定”:即由美元与黄金挂钩,35美元折合1盎司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货币必须与美元保持固定比价、固定汇率。这个协定一方面稳定了国际金融,另一方面美元等同于黄金,充当了清算货币、储备货币的职能,使美国得到很大好处(该体系在70年代解体),从而建立了以美元为支撑的战后资本世界的货币体系,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则成为美国输出资本的得力工具。

罗斯福把联合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为实行国际政治合作和经济合作的两块“奠基石”,企图背靠实力通过大国“合作”,采用和平方式,在战后世界建立起霸权地位。

2. 乔治·凯南遏制思想 p20-p21 第一编第二章

①认为苏联在其对外行为中表现出两个政治性格,第一个是既敌视西方又愿意同西方和平共处;第二个是既固执又灵活。苏联政权的目标是“僵硬和固执的”,但是苏联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又是谨慎和灵活的,他们富有耐心,不会为了虚幻的未来而冒丧失既得利益的风险。 ②把造成上述政治性格的苏联行为归结为其内部固有的不安全感,认为苏联政权的政治性格是意识形态和环境的产物,但未把意识形态看作是苏联行为的主要因素。

③美国对苏政策最主要的方面就是长期、耐心、坚定与警觉地对苏联扩张倾向进行遏制。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因素复杂交织在一起,使得苏联成为美国追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威胁与障碍。因此限制和减少苏联的影响,成为战后美国对外政策和凯南遏制政策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④美国抑制苏联的目标是把苏联的影响力限制在二战结束时苏联的势力范围内,减少苏联的影响,使东欧为主的国家和苏联闹独立,脱离苏联势力范围,瓦解社会主义阵营,使苏联进行和平演变。

3. 赫鲁晓夫关于当代国际关系重大理论问题的看法p85-p86 第二编第四章 ①关于防止现代战争的可能性问题

国际社会主义阵营出现,物质力量和反对战争的坚定意志在增长。其他一些国家,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运动,也成为反对战争的重要力量。因此,现代战争是可以避免的。这一观点成为苏联调整对外战略的理论基础。 ②关于两种社会制度和平共处问题

各国应该承认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而且应该和平共处。 ③关于和平过渡问题

在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力量已经很强大,只要他们把农民,知识分子,和一切爱国力量团结到自己周围,并给机会主义分子坚决回击,就可能击败反动势力,在议会选举中

取得优势,为实现根本的社会变革创造条件。 ④关于和平竞赛问题

两种制度的意识形态分歧将继续存在,但这一分歧不应通过对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事务进行“武装干涉”或挑起“军事冲突”的办法来解决,只能通过和平竞赛。他相信,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优越性。

4. 亚非会议的十项原则(不用展开)p154 第二编第六章

①尊重基本人权,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②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承认一切种族和一切国家的平等

④不干预或干涉他国内政

⑤尊重每一个国家按照联合国宪章进行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

⑥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大国的利益服务

⑦不以侵略行为或侵略威胁或使用武力来侵犯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

⑧按照联合国宪章,通过和平途径解决国际争端

⑨促进共同利益与合作

⑩尊重正义和国际义务

5. 勃兰特提出的解决德国问题六原则(不用展开)p142第二编第五章第三节

①两国有义务维护德意志民族的统一,双方互不为外国

②遵守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一般原则,尊重双方的领土完整和现有边界,和平解决一切有争议的问题

③不得诉诸武力改变另一方的社会结构

④两国政府应努力谋求睦邻友好,加强两国在专业技术领域的合作

⑤尊重美苏英法四国对整个德国和柏林的现有权利和责任

⑥支持四国为改善柏林和柏林周围地区的局势所做出的努力

二、分析(25分)第四编第十三章第二节

英国和欧洲一体化的关系

三、论述(30分)

中美关系(习近平近期访美所谈论的问题,30分)


相关内容

  • 日本问题研究教学大纲2010
  • 日本问题研究2010 授课教员:归泳涛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开课学期:春季 周学时:3 学分:3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旨在通过文献评述.专题研讨的方法理解当代日本的变迁,着重探讨二战以后至今日本的内政外交以及中日关系,同时涉及具有重要当代意义的日本近现代历史.本课程 ...

  • 媒体:日本挑战二战后国际秩序行径实录|日本| 公告
  • 媒体:日本挑战二战后国际秩序行径实录 2015年07月25日 20:17 来源:新华社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7人参与 2评论 原标题:日本挑战二战后国际秩序行径实录 今年7月26日是<波茨坦公告>发表70周年纪念日.<波茨坦公告>与<开罗宣言>等 ...

  • 评战后美国的中东政策
  • 浅析战后美国的中东政策 (2012211436 郭培培 历史文化学院) 摘要:中东地处欧非亚三大洲交接处,拥有得天独厚的战略地位.丰富的能源资源.能源供应和价格影响各国经济盛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凭借在战争中膨胀起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并制定了"遏制 ...

  • 台湾战后,经济主事者不是为发展而发展,而是为救亡图存而发展!
  • 台湾战后经济为何成功发展? 瞿宛文:台湾战后初期,经济主事者不是为发展而发展,而是为救亡图存而发展,这是那一代人的共识与时代精神. 台湾学者 瞿宛文 台湾在战后持续了数十年的快速经济成长,发展成绩与南韩并居后进国之首.本书(指<台湾战后经济发展的源起:后进发展的为何与如何>)探讨造就这成 ...

  • 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原因探析
  • 摘要:从明治维新打开日本的国门,到二战后经济几十年的飞速发展,日本经济经历了一个迅速腾飞的阶段.文章旨在研究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崛起,深入了解日本经济腾飞的各方面的原因. Abstract: From the Meiji Restoration to open Japan''s doors to the ...

  • 历史教案-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新认识
  • 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再认识 我国学术界一般公认,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是在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上确定的.当时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三位领导人通过讨论交流,在重大国际问题上达成一致,通过建立雅尔塔体制来规范战后的世界秩序.冷战爆发以后,美苏两国战时形成的合作同盟关系宣告破裂,从此世界进入了美苏两大军事集 ...

  • 重思美国霸权的起源
  • 重思美国霸权的起源* 文章写于1989年,作者批评当时的国际关系学者过于关注美国霸权的衰落,而很少关注美国霸权占支配地位的早期时代. 传统观点认为,二战后美国利用它无与伦比的权力组织建立了一个非共产主义的国际体系,制定并推行国际政治经济的相关规则.美国按照自己的选择,创造了一个符合美国设计的战后秩序 ...

  • 西大本科 毕业论文
  •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 业 论 文 论 文 题 目: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学 生 李 福 章 学 号 [1**********]01 专 业 历史学教育 层 次 专升本 通讯地址 田阳县初级中学 邮政编码 533601 指导教师 吴建华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评定表 战后日本经济 ...

  • 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与苏联势力范围的确立
  • ・专题论文・ 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与苏联 势力范围的确立 张盛发 提 要:苏德战争之前,,,场上的胜利为基础,.安全保障和势力范围的大部分要求:西方国家 势力范围 雅尔塔体制 冷战 有关战后世界调整和安排的雅尔塔体制与美苏冷战有极其密切的关系.由于雅尔塔体制满足了苏联对战后安排的大部分要求,特别是保障了 ...

  • 中国的战后国际关系史研究
  • 中国的战后国际关系史研究 徐蓝 牛大勇 载<中国历史学30年(1978-2008)> 论著选载157 一 中国战后国际关系史研究的初步发展阶段(1980-1991)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美正式建交以及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学者能够从海外获得越来越多的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