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播练习题

第三课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随着开放的深入,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而对于我们自己的传统节目却淡漠了。如此发展下去,带来的后果是 ( ) A、有利于世界文化的融合

B、能够使我们国家尽快与世界接轨,扩大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C、逐渐失去民族特色,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削弱了民族的凝聚力 D、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上题结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继续扩大开放,加快我国传统文化融入世界的步伐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C、要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D、加强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3.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青年人活动踊跃。提倡过中国传统节日,可以( ) A.可以有效抵制洋节日的入侵 B.能够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C.能够使青年人重视传统节日,不再过西洋节日 D.能够发挥文化对人影响的强制作用。 4. 中国春节之于中国人,是头等重要的节日。无论富有或贫穷,人们总是早早准备春节的到来,在外的人在除夕总千方百计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这是因为 ( ) 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④春节是汉族人的节日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随着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端午节等22个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 A.保护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B.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D.保护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6. 我们之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 )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③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能集中展示和表达民族文化的是( ) A.种类繁多的体育运动项目 B.庆祝民族节日 C.民族的文化遗产 D.民族的语言文字

各国电影都有其特点,有人曾形象地概括:美国电影打打闹闹,印度电影蹦蹦跳跳,英国电影说说笑笑,法国电影吓你一跳,韩国电影青春学校。回答8~9题。

8.从各国电影的不同特点可以看出 ( ) A.一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B.世界各国文化的多样性 C.一国民族文化的区域性 D.世界各国文化的共同性

9.下列关于各国电影特点形成原因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 A.由各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决定 B.由各民族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决定

C.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 D.由各民族间的区域性特点决定

10.中国菜如今有了官方标准英文译名。如“红烧狮子头”在标准译法中被称为Brais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而不能译成Red burned lion head(红烧狮子脑袋)。如果外国客人看到菜单中有狮子的脑袋,一定会向动物保护组织投诉的。这体现了 ( ) ①中西方文化具有趋同性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③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借鉴 ④中华文化在竞争中共同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1.2014年元旦,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以其独特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在德国,很多人会爬到椅子上,待新年的钟声传来,就跳下来跑到椅子背后,以示甩去灾祸。新年打井水则是英国中部乡村流传已久的风俗,据说第一个打到井水的人是一年中的有福之人。这些都说明 ( ) ①世界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②各民族文化之间只存在着差异性 ③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④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10年10月7日,在庆祝中意建交40周年和“中国文化年”开幕音乐会上,“东西方在歌剧中相遇”是第一个节目。京剧与西方歌剧咏叹调的选粹“联袂登场”。中国三位著名京剧演员和三位优秀歌剧演员分别以风格迥异的精彩演唱,以及对照鲜明的服饰与化妆,为全场观众演绎了一场中西文化合璧的精品节目,获得观众经久的掌声。这表明 ①中国文化已成为世界主流文化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中意文化已经消除了差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猫头鹰,在东方的中国被视为不祥之物,而在西方却被视为智慧的象征,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宠物就是一只猫头鹰。对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我们应该 ( ) A.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勇于抛弃本民族文化 B.通过文化交流,让西方认同我们的观念 C.加强不同文化的对话,尊重差异,理解个性D.承认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费孝通在谈及文化的多样性时有了一句名言:“各美其关,关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据此回答14—16题。

14.“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基本含义是

A.承认本民族文化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前提 B.只有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才能称誉世界

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D.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15.“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基本含义是

A.不同民族之问,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多样性 B.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C.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最终达到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 D.文化的交流和合作,能促进世界的融合的进程

16. 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意义有

①能更好的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③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④清除文化差异,实现文化完全统一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7.培根说:“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

深度和广度。”这句名言强调了 ( ) A.知识的重要性 B.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C.文化交流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D.知识的力量是巨大的

18.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北方的游牧人经常以畜产品同农耕人交换粮食、茶叶、布匹、铁器等,这种互通有无的贸易交流促进了文化的交融。这说明 ( ) ①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②文化传播需要一定的途径 ③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④贸易活动促进了人口的迁徙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19.2012年12月11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颁奖晚宴上发表获奖感言。“莫言热”“文学热”成为网友们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些话题通过网络迅速在社会传播,说明新媒体 ( ) ①传播信息具有快捷性特点 ②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具有传递、沟通和共享文化的功能 ④将传统的传媒手段完全取代了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20.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其他国家有孔子学院50多所,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加上各国家的2500余大学和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了汉语课程。这种文化传播方式是 ( )

A.商业贸易 B.人口迁徙 C.教育活动 D.大众传媒

2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随着中外贸易的发展,西方国家的某些观念、思想、思维也不知不觉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这主要说明 ( )

A、我国加快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步伐 B、经济和文化相互影响

C、经济活动必然推动文化的进步 D、商贸活动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22.大众传媒产生的标志是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印刷媒体的推广应用 C广播的出现 D.网络技术的推广 23.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现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段,主要原因是大众传媒 ( )

A.具有反馈及时的特点 B.其信息都是真实的 C: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现象

D.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24.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 )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 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这说明 ( ) ①中国文化要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②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文化交流就是为了文化创新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26.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这是因为( ) ①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②民族文化在民族的发展中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③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7.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说秦汉风云人物,品三国英雄。凭借其“大众口味、学者品位”而一举成为近年最火的文化学者,电视明星。他的作为与成功是在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的有效对接。这说明

①文化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现代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 ④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28. 在第61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集中展示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人民创造的各种文明成果。如果让你写一篇新闻报道,需要结合文化生活知识确定一组体现这一盛事的关键词,下列最准确的一组是

A.文化交流 文化融合 文化趋同 B.文化传播 文化交流 文化平等

C.文化传播 文化借鉴 文化渗透 D.文化繁荣 文化创新 文化渗透

29.“相约北京”从2000年起至今已历六届,每届都有上千名艺术家和中国艺术家同台演出,交流技艺。“相约北京”成了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这种文化交流 ( ) A.是通过大众传媒进行的文化传播 B:有利于促进中国和其他同家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C.能够超越时空的局限 D.是当今时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0.2011年是兔年,1月5日我国发行《辛卯年》生肖邮票,与此同时,法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也发行了与“兔”有关的邮票。这表明

A.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 B.各国的民族文化其内容与形式完全一致 C.兔被各国视为吉祥物 D.各国的信仰有相同的东西

31. 材料一:为进一步加强中法两国业已存在的友好合作关系,并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两国国家元首共同决定中法互办文化年。双方商定,2003年10月至2004年7月,中国在法国举办文化年;2004年秋季至2005年7月,法国在中国举办文化年。

材料二:中法两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文化大国。两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都十分重视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和维护文化主权。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法两国主张开展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和进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中法互办文化年有利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相互学习,共同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结合上述材料,结合文化交流的有关知识,回答中法互办文化年的意义。(10分) 33.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普及、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且中国很多城市和乡村的年俗都不一样,有着各地的特色,如煮腊八粥、扫尘送土、张贴年画、敬祭祖先等丰富多姿的民俗活动。只有申遗成功才能遏制年文化的消失。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春节”申遗的必要性。

(2)请对我国如何科学地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提出合理的建议。

29:参考答案:(1)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中法文化年的成功举办说明了什么?(15分)

(1)①中法文化年的举办,既展示了本民族文化的特点,又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充分说明了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法文化年的成功举办,说明了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这是发展本民族文化和繁荣世界文化的客观要求。

③中法文化年的成功举办,也说明了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2)①中国在法国举办“中国文化年”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增强了法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

②法国在中国举办“法国文化年”有利于法国优秀文化的传播,加深了中国对法国的了解。 ③中法文化传播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法国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11.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普及、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且中国很多城市和乡村的年俗都不一样,有着各地的特色,如煮腊八粥、扫尘送土、张贴年画、敬祭祖先等丰富多姿的民俗活动。只有申遗成功才能遏制年文化的消失。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春节”申遗的必要性。

(2)请对我国如何科学地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提出合理的建议。

12、近年来,北大附属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形成卫星、互联网、面授三方于一体的“天地人”三网合一的远程教育体系,为全国广大中小学教师、学生提供远程教育信息服务。北大附属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倡导“共建、共享、互动”,让优秀的资源直接与各地学校对接,提供了快捷、准确的信息渠道,实现了“零距离”教学。

结合材料,谈谈对上述做法的认识。

1--5:DBCCD 6---10:CDBAA

11、(1) ①民族节日的重要地位(基础知识)。“春节”申遗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民 族的凝聚力。

②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基础知识)。“春节”申遗有利于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春节”特有的文化特色是世界文化 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2)

①积极地将优秀文化遗产申报给联合国教科组织,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给予保护。

②政府要增加投入,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③公民要树立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自觉投入到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中去。 12、(1)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2)互联网具有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

(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1.2012年西沙群岛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巡查和执法督察工作已结束,考古人员新发现水下文化遗存12处。我国之所以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 ( ) A.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B.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C.是文化多样性的主要载体 D.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第三课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

1.随着开放的深入,不少人尤其是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而对于我们自己的传统节目却淡漠了。如此发展下去,带来的后果是 ( ) A、有利于世界文化的融合

B、能够使我们国家尽快与世界接轨,扩大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C、逐渐失去民族特色,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削弱了民族的凝聚力 D、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上题结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继续扩大开放,加快我国传统文化融入世界的步伐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C、要尊重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D、加强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3.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青年人活动踊跃。提倡过中国传统节日,可以( ) A.可以有效抵制洋节日的入侵 B.能够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C.能够使青年人重视传统节日,不再过西洋节日 D.能够发挥文化对人影响的强制作用。 4. 中国春节之于中国人,是头等重要的节日。无论富有或贫穷,人们总是早早准备春节的到来,在外的人在除夕总千方百计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这是因为 ( ) ①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 ②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③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④春节是汉族人的节日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随着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端午节等22个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 A.保护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B.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D.保护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6. 我们之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 ( )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③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能集中展示和表达民族文化的是( ) A.种类繁多的体育运动项目 B.庆祝民族节日 C.民族的文化遗产 D.民族的语言文字

各国电影都有其特点,有人曾形象地概括:美国电影打打闹闹,印度电影蹦蹦跳跳,英国电影说说笑笑,法国电影吓你一跳,韩国电影青春学校。回答8~9题。

8.从各国电影的不同特点可以看出 ( ) A.一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B.世界各国文化的多样性 C.一国民族文化的区域性 D.世界各国文化的共同性

9.下列关于各国电影特点形成原因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 A.由各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决定 B.由各民族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决定

C.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 D.由各民族间的区域性特点决定

10.中国菜如今有了官方标准英文译名。如“红烧狮子头”在标准译法中被称为Brais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而不能译成Red burned lion head(红烧狮子脑袋)。如果外国客人看到菜单中有狮子的脑袋,一定会向动物保护组织投诉的。这体现了 ( ) ①中西方文化具有趋同性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③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借鉴 ④中华文化在竞争中共同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1.2014年元旦,世界各国的人们都以其独特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在德国,很多人会爬到椅子上,待新年的钟声传来,就跳下来跑到椅子背后,以示甩去灾祸。新年打井水则是英国中部乡村流传已久的风俗,据说第一个打到井水的人是一年中的有福之人。这些都说明 ( ) ①世界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②各民族文化之间只存在着差异性 ③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④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10年10月7日,在庆祝中意建交40周年和“中国文化年”开幕音乐会上,“东西方在歌剧中相遇”是第一个节目。京剧与西方歌剧咏叹调的选粹“联袂登场”。中国三位著名京剧演员和三位优秀歌剧演员分别以风格迥异的精彩演唱,以及对照鲜明的服饰与化妆,为全场观众演绎了一场中西文化合璧的精品节目,获得观众经久的掌声。这表明 ①中国文化已成为世界主流文化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中意文化已经消除了差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猫头鹰,在东方的中国被视为不祥之物,而在西方却被视为智慧的象征,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宠物就是一只猫头鹰。对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我们应该 ( ) A.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勇于抛弃本民族文化 B.通过文化交流,让西方认同我们的观念 C.加强不同文化的对话,尊重差异,理解个性D.承认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费孝通在谈及文化的多样性时有了一句名言:“各美其关,关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据此回答14—16题。

14.“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基本含义是

A.承认本民族文化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前提 B.只有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才能称誉世界

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D.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 15.“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基本含义是

A.不同民族之问,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多样性 B.尊重和保存不同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C.尊重每个民族的文化特色,最终达到民族文化的完全融合 D.文化的交流和合作,能促进世界的融合的进程

16. 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意义有

①能更好的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③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④清除文化差异,实现文化完全统一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7.培根说:“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

深度和广度。”这句名言强调了 ( ) A.知识的重要性 B.文化传播的重要性 C.文化交流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D.知识的力量是巨大的

18.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北方的游牧人经常以畜产品同农耕人交换粮食、茶叶、布匹、铁器等,这种互通有无的贸易交流促进了文化的交融。这说明 ( ) ①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②文化传播需要一定的途径 ③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④贸易活动促进了人口的迁徙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19.2012年12月11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颁奖晚宴上发表获奖感言。“莫言热”“文学热”成为网友们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些话题通过网络迅速在社会传播,说明新媒体 ( ) ①传播信息具有快捷性特点 ②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③具有传递、沟通和共享文化的功能 ④将传统的传媒手段完全取代了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20.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其他国家有孔子学院50多所,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加上各国家的2500余大学和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了汉语课程。这种文化传播方式是 ( )

A.商业贸易 B.人口迁徙 C.教育活动 D.大众传媒

2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随着中外贸易的发展,西方国家的某些观念、思想、思维也不知不觉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这主要说明 ( )

A、我国加快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步伐 B、经济和文化相互影响

C、经济活动必然推动文化的进步 D、商贸活动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22.大众传媒产生的标志是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印刷媒体的推广应用 C广播的出现 D.网络技术的推广 23.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现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段,主要原因是大众传媒 ( )

A.具有反馈及时的特点 B.其信息都是真实的 C: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现象

D.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24.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 )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 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这说明 ( ) ①中国文化要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②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文化交流就是为了文化创新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26.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这是因为( ) ①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②民族文化在民族的发展中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③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7.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说秦汉风云人物,品三国英雄。凭借其“大众口味、学者品位”而一举成为近年最火的文化学者,电视明星。他的作为与成功是在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的有效对接。这说明

①文化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现代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 ④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28. 在第61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集中展示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人民创造的各种文明成果。如果让你写一篇新闻报道,需要结合文化生活知识确定一组体现这一盛事的关键词,下列最准确的一组是

A.文化交流 文化融合 文化趋同 B.文化传播 文化交流 文化平等

C.文化传播 文化借鉴 文化渗透 D.文化繁荣 文化创新 文化渗透

29.“相约北京”从2000年起至今已历六届,每届都有上千名艺术家和中国艺术家同台演出,交流技艺。“相约北京”成了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这种文化交流 ( ) A.是通过大众传媒进行的文化传播 B:有利于促进中国和其他同家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C.能够超越时空的局限 D.是当今时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0.2011年是兔年,1月5日我国发行《辛卯年》生肖邮票,与此同时,法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也发行了与“兔”有关的邮票。这表明

A.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 B.各国的民族文化其内容与形式完全一致 C.兔被各国视为吉祥物 D.各国的信仰有相同的东西

31. 材料一:为进一步加强中法两国业已存在的友好合作关系,并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两国国家元首共同决定中法互办文化年。双方商定,2003年10月至2004年7月,中国在法国举办文化年;2004年秋季至2005年7月,法国在中国举办文化年。

材料二:中法两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文化大国。两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都十分重视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和维护文化主权。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法两国主张开展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和进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中法互办文化年有利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相互学习,共同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结合上述材料,结合文化交流的有关知识,回答中法互办文化年的意义。(10分) 33.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普及、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且中国很多城市和乡村的年俗都不一样,有着各地的特色,如煮腊八粥、扫尘送土、张贴年画、敬祭祖先等丰富多姿的民俗活动。只有申遗成功才能遏制年文化的消失。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春节”申遗的必要性。

(2)请对我国如何科学地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提出合理的建议。

29:参考答案:(1)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中法文化年的成功举办说明了什么?(15分)

(1)①中法文化年的举办,既展示了本民族文化的特点,又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充分说明了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法文化年的成功举办,说明了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这是发展本民族文化和繁荣世界文化的客观要求。

③中法文化年的成功举办,也说明了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2)①中国在法国举办“中国文化年”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增强了法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

②法国在中国举办“法国文化年”有利于法国优秀文化的传播,加深了中国对法国的了解。 ③中法文化传播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法国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11.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普及、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且中国很多城市和乡村的年俗都不一样,有着各地的特色,如煮腊八粥、扫尘送土、张贴年画、敬祭祖先等丰富多姿的民俗活动。只有申遗成功才能遏制年文化的消失。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春节”申遗的必要性。

(2)请对我国如何科学地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提出合理的建议。

12、近年来,北大附属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形成卫星、互联网、面授三方于一体的“天地人”三网合一的远程教育体系,为全国广大中小学教师、学生提供远程教育信息服务。北大附属中小学远程教育网倡导“共建、共享、互动”,让优秀的资源直接与各地学校对接,提供了快捷、准确的信息渠道,实现了“零距离”教学。

结合材料,谈谈对上述做法的认识。

1--5:DBCCD 6---10:CDBAA

11、(1) ①民族节日的重要地位(基础知识)。“春节”申遗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民 族的凝聚力。

②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基础知识)。“春节”申遗有利于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春节”特有的文化特色是世界文化 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2)

①积极地将优秀文化遗产申报给联合国教科组织,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给予保护。

②政府要增加投入,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③公民要树立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自觉投入到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中去。 12、(1)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2)互联网具有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的特点。

(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1.2012年西沙群岛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巡查和执法督察工作已结束,考古人员新发现水下文化遗存12处。我国之所以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 ( ) A.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B.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C.是文化多样性的主要载体 D.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相关内容

  • 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
  • 第三单元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一.教学目标: 学会关心.尊重.宽容.理解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和相互帮助,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 ...

  • [我们的中华文化]
  • <我们的中华文化>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 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3. 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能力目标: 培养提炼解读信息的能力,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 民族的认同感,坚信在党的领导 重难点: 包容性, ...

  •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
  •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_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6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2人,年龄一般在11-12岁之间,学生全部来自周围的几个自然村. 经过四年多的语文学习,已经具备了独立识字和独立阅读课外书的能力,学习目的比较明确,学习态度逐步端正,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多数学 ...

  • 山东省属事业单位招考真题及解析
  • 山东省属事业单位招考真题及解析--单选题四 单选题 1.国家财政政策的内容和力度取决于( ) A.国际的经济形势 B.国家宏观经济形势 C.企业的发展状况 D.市场的供求变化 2.对冲基金作为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模式,可以用"卖空"获得的现金进行"买空", ...

  • 时政热点:"一带一路"专项练习
  • "一带一路"专项练习 一.[背景材料] 2015年3月28日,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中国政府特制定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 ...

  • 文化练习卷答案
  • 1. [知识点]文化对人的影响 [试题解析]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这些都是政府和企业建设"文化车间"这样做的理由.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这说明"文化车间"建设不会直接 ...

  • 2016年职业发展与职业道德补充练习
  • 职业发展与职业道德补充练习题 1.职业让个体感觉到( A )A.更充实 2.对每个人来说( B )是展现人生魅力的大舞台.B.工作 3.生活方式通常反映一个人的( AB )和价值取向.A.情趣 B.爱好 4.生活方式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 D ) D.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5.我们要把( ...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练习3
  • 1. 试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价值 2.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3. 为什么说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它们的碰撞融合会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何启示 4. 如何正确评价儒教的历史作用和影响 5.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联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 1.中国国传统 ...

  • 语文教材分析
  •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材解读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上教材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提供丰盛的情感大餐 翻看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阅读教材,顿感浓浓的情如不竭的泉源奔涌四溢:<鼎湖山听泉>.<黄果树瀑布>,带着学生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研读自然,领略自然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