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心雕龙]中看刘勰的"真情雅性"观

  摘要:《文心雕龙》乃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其内容博大精深,体系完备,它的文学思想与批评理论为人们所倍加重视。而刘勰对“情”的相关论述则较少完整的被人们重视。在《情采》篇中,他专门论述了情与采的关系。但是他对“情”的更多看法,则分散于其他各个篇章之中。在这些分散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窥见他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而了解他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将有助于我们对他的文学思想有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解。

  关键词:刘勰;文心雕龙;情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2-0000-01

  

  “情”,在刘勰《文心雕龙》一书中,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他已经自觉地肯定了人为审美主体,以“情”为审美艺术本质,注重情的表现和作用,形成了许多卓越见解。诸如“人禀七情,应物思感”(《明诗》),亦即“触兴致情”;“情固先乎辞”(《定势》);“情受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神思》);“情动而辞发”(《知音》)等等。在创作论方面提出“设情以位体”(《熔裁》),“酌事以取类”,“撮辞以举要”,“以情志为神明”(《附会》)。在创作态度上提出“为情而造文”(《情采》)。在鉴赏方面他从批评的角度提出“观文者,批文以人情”(《知音》)。刘勰以“情”构建他的文学理论大厦,注重真情的流露,注重情感的适度表现。刘勰“凭情以会通”(《通变》)的审美观是深刻的感觉与精湛的思想契合。

  一、论情探源

  刘勰在《明诗》中讲到“人禀七情,应物思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七情”指的是哪七情?《礼记・礼运》谓“七情”:“何为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就是讲七情不是后天学习才能获得的,而是人与生俱来的。情既与生俱来。因外物而兴感,这种思想来源甚早,非刘勰独创。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中就有记载:

  凡人虽有性,待物而后坐,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奠,喜怒哀悲之气,性也,及其见于外,则物取之也。(1、2简)

  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育性。始者近情,终者近义。(2、3简)

  这里的“天”,我觉得应该理解为天然之天,没有受到人为之影响之“天”。如《庄子・秋水》:“牛马四足,是为天”的“天”。命自天降,是说命来自其本然之存在。由命生性,故性亦出自本然;由性生情,就是1简说的性须待物而后作,而后作的是情。就是说,情的本然存在状态就是性,因外物之触动而引发时,就是情。于是我们可以得出:天―命―性―情。

  关于情与性的关系,后来的理学家也做了各种各样的阐释。程颐引《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朱熹注此称:“喜怒哀乐未发,无所偏倚,此之谓中。中,性也……喜怒哀乐之发,无所乖戾,此之为和。和,情也”。可见,在这一点上,朱熹更为清晰的肯定了“情”与“性”的天然联系。

  东汉末年以来,强调感物动情、极重抒情的倾向更是成为当时社会上一种主流。《世说新语》被称为“名仕的教科书”,它真实的记载了当时的世风人情。《世说新语・轻诋》记录了一件事,王坦之不为支道林所知,“乃著《论沙门不得为高士论》,大略云:‘高士必在纵情调畅,沙门虽云俗外,反更束于教,非情性自得之谓也。’”这是说,凡是高士必任情之所之,达到情性自得之境界,支道林受佛教义理之约束,做不到纵情,所以不是高士。看来在当时,只有做到任情纵欲,才能被称为高士。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士人重情的社会生活风貌。所谓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所谓情何以堪;所谓情动而不可已已,所谓情痴,都是出自这个时期的典型例子。由此观之,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刘勰在论文时重情,提出“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和“文质附乎性情”的观点就是顺理成章的啦。

  二、情真论

  在“情”的问题上,刘勰不仅把它作为根本(“况乎文章,述志为本”),而且还特别强调它的真实性。刘勰在《情采》篇提出“故为文者要约而写真”,这里的“真”,就是“真实”,“真情”。情之真,乃是文学作品成功之一大关键。真,才能感人,能动人。纵观中国文学史上,凡是被代代传承,口头相诵的文学奇葩,无不是情真意切之作品。例如,《诗经》,屈原的《离骚》,《孔雀东南飞》等等。我国古代文学的最大成就,就是抒情传统的绵延不绝,最好的作品,无不真情感人。陈世骧先生甚至认为,我国的文学传统,就是一个抒情的传统。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我过的文学传统,是一个重政教之用的传统。其实,重抒情与重政教之用本身并不矛盾,在我国古代的文学思想中,提倡文须有益于政教的言论虽不绝,但真正能起到政教之用的作品,离不开真感情。文学作品的政教之用,只有建立在真感情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刘勰之所以强调情真的重要性,是因为当时有些人的创作“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真宰弗存,翩其反矣”,刘勰认为这都是文学创作的致命伤,并痛切的指出:“夫以草木之微,依情待实;况乎文章,述志为本。言与志反,文岂足征?”这可以说是对于的当时虚浮成风的创作现状的针砭,对于现实的中国文艺也有深刻的警醒作用。黄侃先生云:“彦和论文,必以存真为主,亦鉴于楚艳汉侈之流弊而立言”,正是洞见了彦和倡导真情之良苦用心。

  齐梁以来,“为情造文”、“采滥忽真”之风盛行。刘勰在总结先秦以来文学创作的历史经验后,指出“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词人赋颂,为文而造情”,而后又详细阐述了“为情造文”与“为文造情”的区别,故此写道“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就是说如果华丽的辞采不能用来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好比“翠纶桂铒,反所以失鱼”,所以刘勰强调“卉象穷白,贵乎反本”,要求“设模以位理,拟地以置心,心定而后结音,理正而后�藻;使文不 灭质,博不溺心”,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的文采回归情理本体。

  三、情雅论

  刘勰的情论另一个精彩之处就是明确要求情之雅正,要求情受道德的约束,需要陶冶,需要雕琢。《宗经》篇提出文能宗经,则体有六义。六义之一,就是“情深而不诡”。不诡,就是正,感情应该雅正。感情雅正的准则,是遵循圣人之教诲,依经树则。

  《原道》篇云:“雕琢情性。”《征圣》篇云:“陶铸性情,功在上哲。”《宗经》篇云:“义既诞乎性情,辞矣匠于文理。”这里的“雕琢”、“陶铸”、“诞”都有“陶冶”之意。刘勰认为,“情”虽然重要,但它并不是不受到任何限制,它应该“发乎情,止乎礼”。具体而言,就是“情”必须“宗经”,把“情”统一到经书的雅正上来。在《明诗》篇中,刘勰给“诗”下的定义是:“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也。”其中的“持”字,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认为是“节制”之意。“持人情性”就是要节制人的情感,使之归于正。感情的雅正也包括信实。在《史传》篇中,他说史之著述,必使“惜理居正”。正,就是公正不偏,不能以个人感情之好恶论定是非。即使像司马迁、班固那样博通古今的史学家,也屡遭后人的诋毁,如果放任个人感情的好恶来写史,那就更危险了,“若任情失正,文其殆哉!”就是说不要任情,要控制好自己的感情,使归于正,归于无私。在《征圣》篇中他提出“情欲信”,也就是这个意思。情信的榜样,就是圣人。他专门写了《征圣》篇,意亦在此。

  

  参考文献:

  [1]罗宗强 《读文心雕龙手记》,三联书店出版社,2007年出版。

  [2]袁济喜 陈建农 《文心雕龙品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

  摘要:《文心雕龙》乃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其内容博大精深,体系完备,它的文学思想与批评理论为人们所倍加重视。而刘勰对“情”的相关论述则较少完整的被人们重视。在《情采》篇中,他专门论述了情与采的关系。但是他对“情”的更多看法,则分散于其他各个篇章之中。在这些分散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窥见他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而了解他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将有助于我们对他的文学思想有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解。

  关键词:刘勰;文心雕龙;情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2-0000-01

  

  “情”,在刘勰《文心雕龙》一书中,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他已经自觉地肯定了人为审美主体,以“情”为审美艺术本质,注重情的表现和作用,形成了许多卓越见解。诸如“人禀七情,应物思感”(《明诗》),亦即“触兴致情”;“情固先乎辞”(《定势》);“情受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神思》);“情动而辞发”(《知音》)等等。在创作论方面提出“设情以位体”(《熔裁》),“酌事以取类”,“撮辞以举要”,“以情志为神明”(《附会》)。在创作态度上提出“为情而造文”(《情采》)。在鉴赏方面他从批评的角度提出“观文者,批文以人情”(《知音》)。刘勰以“情”构建他的文学理论大厦,注重真情的流露,注重情感的适度表现。刘勰“凭情以会通”(《通变》)的审美观是深刻的感觉与精湛的思想契合。

  一、论情探源

  刘勰在《明诗》中讲到“人禀七情,应物思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七情”指的是哪七情?《礼记・礼运》谓“七情”:“何为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就是讲七情不是后天学习才能获得的,而是人与生俱来的。情既与生俱来。因外物而兴感,这种思想来源甚早,非刘勰独创。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中就有记载:

  凡人虽有性,待物而后坐,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奠,喜怒哀悲之气,性也,及其见于外,则物取之也。(1、2简)

  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育性。始者近情,终者近义。(2、3简)

  这里的“天”,我觉得应该理解为天然之天,没有受到人为之影响之“天”。如《庄子・秋水》:“牛马四足,是为天”的“天”。命自天降,是说命来自其本然之存在。由命生性,故性亦出自本然;由性生情,就是1简说的性须待物而后作,而后作的是情。就是说,情的本然存在状态就是性,因外物之触动而引发时,就是情。于是我们可以得出:天―命―性―情。

  关于情与性的关系,后来的理学家也做了各种各样的阐释。程颐引《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朱熹注此称:“喜怒哀乐未发,无所偏倚,此之谓中。中,性也……喜怒哀乐之发,无所乖戾,此之为和。和,情也”。可见,在这一点上,朱熹更为清晰的肯定了“情”与“性”的天然联系。

  东汉末年以来,强调感物动情、极重抒情的倾向更是成为当时社会上一种主流。《世说新语》被称为“名仕的教科书”,它真实的记载了当时的世风人情。《世说新语・轻诋》记录了一件事,王坦之不为支道林所知,“乃著《论沙门不得为高士论》,大略云:‘高士必在纵情调畅,沙门虽云俗外,反更束于教,非情性自得之谓也。’”这是说,凡是高士必任情之所之,达到情性自得之境界,支道林受佛教义理之约束,做不到纵情,所以不是高士。看来在当时,只有做到任情纵欲,才能被称为高士。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士人重情的社会生活风貌。所谓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所谓情何以堪;所谓情动而不可已已,所谓情痴,都是出自这个时期的典型例子。由此观之,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刘勰在论文时重情,提出“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和“文质附乎性情”的观点就是顺理成章的啦。

  二、情真论

  在“情”的问题上,刘勰不仅把它作为根本(“况乎文章,述志为本”),而且还特别强调它的真实性。刘勰在《情采》篇提出“故为文者要约而写真”,这里的“真”,就是“真实”,“真情”。情之真,乃是文学作品成功之一大关键。真,才能感人,能动人。纵观中国文学史上,凡是被代代传承,口头相诵的文学奇葩,无不是情真意切之作品。例如,《诗经》,屈原的《离骚》,《孔雀东南飞》等等。我国古代文学的最大成就,就是抒情传统的绵延不绝,最好的作品,无不真情感人。陈世骧先生甚至认为,我国的文学传统,就是一个抒情的传统。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我过的文学传统,是一个重政教之用的传统。其实,重抒情与重政教之用本身并不矛盾,在我国古代的文学思想中,提倡文须有益于政教的言论虽不绝,但真正能起到政教之用的作品,离不开真感情。文学作品的政教之用,只有建立在真感情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刘勰之所以强调情真的重要性,是因为当时有些人的创作“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真宰弗存,翩其反矣”,刘勰认为这都是文学创作的致命伤,并痛切的指出:“夫以草木之微,依情待实;况乎文章,述志为本。言与志反,文岂足征?”这可以说是对于的当时虚浮成风的创作现状的针砭,对于现实的中国文艺也有深刻的警醒作用。黄侃先生云:“彦和论文,必以存真为主,亦鉴于楚艳汉侈之流弊而立言”,正是洞见了彦和倡导真情之良苦用心。

  齐梁以来,“为情造文”、“采滥忽真”之风盛行。刘勰在总结先秦以来文学创作的历史经验后,指出“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词人赋颂,为文而造情”,而后又详细阐述了“为情造文”与“为文造情”的区别,故此写道“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就是说如果华丽的辞采不能用来表达真情实感,那么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好比“翠纶桂铒,反所以失鱼”,所以刘勰强调“卉象穷白,贵乎反本”,要求“设模以位理,拟地以置心,心定而后结音,理正而后�藻;使文不 灭质,博不溺心”,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的文采回归情理本体。

  三、情雅论

  刘勰的情论另一个精彩之处就是明确要求情之雅正,要求情受道德的约束,需要陶冶,需要雕琢。《宗经》篇提出文能宗经,则体有六义。六义之一,就是“情深而不诡”。不诡,就是正,感情应该雅正。感情雅正的准则,是遵循圣人之教诲,依经树则。

  《原道》篇云:“雕琢情性。”《征圣》篇云:“陶铸性情,功在上哲。”《宗经》篇云:“义既诞乎性情,辞矣匠于文理。”这里的“雕琢”、“陶铸”、“诞”都有“陶冶”之意。刘勰认为,“情”虽然重要,但它并不是不受到任何限制,它应该“发乎情,止乎礼”。具体而言,就是“情”必须“宗经”,把“情”统一到经书的雅正上来。在《明诗》篇中,刘勰给“诗”下的定义是:“诗者,持也,持人情性也。”其中的“持”字,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认为是“节制”之意。“持人情性”就是要节制人的情感,使之归于正。感情的雅正也包括信实。在《史传》篇中,他说史之著述,必使“惜理居正”。正,就是公正不偏,不能以个人感情之好恶论定是非。即使像司马迁、班固那样博通古今的史学家,也屡遭后人的诋毁,如果放任个人感情的好恶来写史,那就更危险了,“若任情失正,文其殆哉!”就是说不要任情,要控制好自己的感情,使归于正,归于无私。在《征圣》篇中他提出“情欲信”,也就是这个意思。情信的榜样,就是圣人。他专门写了《征圣》篇,意亦在此。

  

  参考文献:

  [1]罗宗强 《读文心雕龙手记》,三联书店出版社,2007年出版。

  [2]袁济喜 陈建农 《文心雕龙品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


相关内容

  • [文心雕龙.原道]篇时代意义和"道"内涵
  • 浅议<文心雕龙.原道>篇的时代意义和"道"的内涵 摘要文学观念的形成,离不开所处时代环境的影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明确的观念正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酝酿形成的.本文将从刘勰所处的时代环境角度出发,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阐释<原道>篇中所指出的&q ...

  • 文心雕龙读书笔记
  • 一.关于<文心雕龙·征圣>中圣人之道是检验文章优劣的唯一标准的论述 <文心雕龙·原道篇>已给这本探讨文学理论的著作指定了基本的方向.一个大大的光环套在它的头上--道.文以载道,文以明道,虽然不是提倡先道德而后文章,但是本质的思想还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写出好文章来.一个人在写作 ...

  •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_由_文心雕龙_时序_看文学与时代的关系
  • ***第29卷第1期 Vol.29 No.1 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2月Feb.2009 JournalofSuihuaUniversity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由<文心雕龙·时序>看文学与时代的关系 张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岗 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文 ...

  • 文心雕龙读书报告
  • 刘勰创作<文心雕龙>历程的启示 初读刘彦和之<文心雕龙>,只觉其文均用骈文偶文写就,文字艰涩难解,加上用典繁多 而古奥,实不知其所云,唯有以"无法读懂之天书"喻之.故在此,我就其创作历程谈谈个 人的一点感受. <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 ...

  • 意象与意境辨析 (1)
  • 甚象"与"惠冼"辩斫 口李素华 体可见的外表形态与形象:"意"则是抽象的.形而上"不可言之理"(叶燮<原诗>),不能为视知觉所直接感知,但却能被读者理解与想象."意象"中的"意"是一种抽象 ...

  • 席慕蓉诗歌中的性灵美探析
  • 席慕蓉诗歌中的性灵美探析 内容摘要:台湾著名女诗人席慕蓉的诗歌以温柔唯美见长.席慕蓉以画家的眼光 和丰富的内心使她在平凡的自然景物中发现奇妙的诗意.她常借助于那些"灵动 着民族文化情蕴的象征意象"抒发自己对青春.爱情.理想.生命的向往与追求, 她将古典诗词的诗情画意融于诗歌中,以 ...

  • [文心雕龙]刘勰身世考究
  • <文心雕龙>刘勰身世考究 时间:2007-03-03 [来源:中国常州网] 在中国文化史上,刘勰是一个留下诸多谜语的人物.刘勰的生卒年代至今并无定论,<文心雕龙>的成书年代与写作地点说不清.最重要的是,刘勰的籍地一直是众说纷纭.其中通行的说法,认为刘勰是山东莒县人.这个判断因 ...

  • 刘勰的_宗经_辩正
  • 2004年3月求是学刊 SEEKING TRUTH Mar.,2004Vol.31 No.2 第31卷 第2期 □重塑文学史:古代文学研究新视界 刘勰的"宗经"辩正 孙蓉蓉 (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南京210093) 摘 要:文章通过对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quo ...

  • 出彩的高考作文
  • 出彩的高考作文 作文作为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如何才能出彩?刘勰<文心雕龙)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自古及今,一篇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作家在作文时是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情感甚至是凝聚着心血和生命的.所以,我们应该让作文洋溢生命的色彩.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