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课堂实录

16、桥

【教材简析】

《桥》是人教版小语五年级下册第四组的第三篇课文。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我在教学设计中,尊重学生认知,关注个性体验,创设积极健康的课堂氛围,组织学生深入读文,一边读,一边思,使学生收获在对老汉精神的体悟与认同上。

【预设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联系上下文,运用一边读一边思,对比烘托的方法,体会老汉精神的可贵,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情感与态度: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难点是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课时分配】

两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6个生字,理解词语,如“咆哮、狞笑、放肆、呻吟、祭奠”。会写14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领悟表达特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直接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16课“桥”,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同学们,你们见到过哪些桥?(汉江大桥、铁路桥、独木桥„„)还有一种桥是看不见的,可能感受到的,你知道还有哪些桥?(书籍是通往知识的桥,北京奥运会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桥,书信是沟通的桥梁,还有友谊桥、相思桥„„)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桥”是怎样的一座桥?下面我们就来共同的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想办法解决它,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想办法解决它,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读书情况。

①了解文章大意。

师:读完了吗?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出示生字词,检查字词。自由读、抽生读、齐读。

师:这是课文中的一些词语,请同学们先自己读读„„.谁愿意读一读......大家一起来读读吧!

咆哮、狂奔、势不可挡、跳舞、狞笑、放肆、窄窄、呻吟、拥戴、清瘦、沙哑、揪、吼、豹子、搀扶、祭奠

③抽生分自然段读,检查朗读情况。

师:我们把这些词语放进课文中,相信同学们也一定能读得准确流利,是这样吗?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27个自然段。哪些同学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书写“豹”、“奠”。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

2、直接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6课“桥”,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同学们,你们见到过哪些桥?(汉江大桥、铁路桥、独木桥„„),你知道还有哪些桥?(书籍是通往知识的桥,北京奥运会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桥,书信是沟通的桥梁,还有友谊桥、相思桥„„) 还有一种桥是看不见的,可能是感受到的,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桥”又是怎样的一座桥?这节课老师将带你们走进一个特殊的情境,用一颗平常心去感受桥边那不平凡的人和事。

二、品读文本,感悟精神

出示句子: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这些句子,看看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指名读有关句子)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读后的感受?

生:我从第一句中感受到了雨很大。雨是下的,可这里却说像泼,像倒。这两个比喻句让我感受到了这场雨的来势凶猛。

师: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生:(读第一句)

师:像泼,像倒。虽只有四个字,但却表达了雨下得迅猛。应该读得短促有力。谁愿意再读一读。

生:(读有关句子)

师:你还从那些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从“山洪咆哮着”感受到山洪暴发了,而且来势凶猛。这是一个拟人句。 生:我从“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中感受到了山洪从山谷里直冲下来,力量很大,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山洪比喻成了野马。

生:我从“狂奔而来,势不可当”感受到了山洪来的十分凶猛,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

师:说得真好,相信一定能够读好,谁愿意读?(生读第二句)

生:我从“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感受到洪水越来越大。一米高已经能没及人的腰部了,说明洪水很大。这是一个拟人句。

生:我从“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感受到了洪水正在威胁人们的生命。它也是一个拟人句,“狞笑”的意思是凶恶地笑,这里形容洪水太可怕了,太凶猛了。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几句话,读出洪水的凶猛、可怕。 生:(读有关句子)

师:你的朗读,仿佛又把我们带到了那个可怕的黎明。洪水这么大, 这个小村庄面临的将会是什么呢?

生:村庄被冲毁,人们都被洪水淹死。

师:全村一百号人从梦中惊醒。他们你拥我挤地向南跑,可是洪水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东面、西面也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这座桥,就是平时人们走过无数次的那座普通的木桥,可现在,它还普通吗?

生:不普通。它能为人们带来生命的希望。因为过了桥,就不会死。

师:想象一下,所有的人都向这座能带来的希望的木桥拥过去,后果会怎样? 生:木桥会塌。

生:人们会掉入河中,被洪水吞没。

师:一心求生的人们早已不顾这些了。可就在这你拥我挤,疯了一样的人群中,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他是谁呢?

生:老汉。

师:(板书:老汉)请同学们读读课文里的7—23段,找出描写老汉的段落,读一读,从中感受一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小组交流合作)

生:(自读、找、画、思考)

师:谁愿意汇报?注意:汇报时要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汇报。

生:第七自然段中,我从“拥戴”这个词知道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很有地位、很有威信的人。“拥戴”就是维护,爱戴,因为他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所以大家都听他的,信任他。

生:在第八自然段中,老汉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这里用和那些乱哄哄的人们进行对比,说明老汉遇事不慌乱,是个沉着、冷静的人。

生:我还从这段中的“他像一座山”感受到老汉此时非常镇定,非常从容。 师:这是一个什么句?为什么这么说?

生:这是一个比喻句。把老汉比成山是因为老汉此时和山一样,那么从容,那么高大,那么可以依靠,他是人们的靠山。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谁愿意来读读这两段?读出老汉的冷静、从容? 生:(读有关语句)

师:谁愿意接着讲?

生:第十自然段中我从三个“!”可以感受到老汉下达命令时非常地果断。 师:你连“!”也没放过,真是个细心的孩子,还有补充吗?

生:我从“党员排在后边”可以感觉到老汉是一个关心群众的人。他是党支部书记,因此他不走,留下来指挥群众。他让党员排在最后面,说明他要求其他党员和他一样,做到关心群众,时刻把群众的生死放在前面。

生:他也是个舍己为人的人。

师:说的好。谁来读读这段?

生:(读10段)

师:注意“!”的语气,要有力些,谁再来读一读?

生:(再读)

师:接着汇报。

生:我从15段中的动词“冲、揪、吼”感受到老汉此时很生气,因为那个小伙子是党员还夹在人们中间去走。

生:联系下文我知道小伙子是他儿子,他的儿子夹在人群中间过桥,就可以获得生命,可老汉却把他揪出来,而且凶得像只豹子,说明他是一个关心群众,有原则的人。连他的儿子违反原则也不可以。

师:还能用什么词来形容?

生:不徇私情。

师;老汉这么生气,谁能读好?

生:(读有关语句)

师:接着讲。

生:课文20段,老汉吼道“少费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联系上文,我知道所有人都走过木桥了,只剩下他和小伙子了。而这时,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木桥也要塌了。老汉没有自己先走,而是让小伙子先走,老汉很爱他的儿子。

生:我从“吼”、“用力”、“推上”可以感觉到老汉是一个深爱他的儿子的人。生死关头,他把生让给了儿子,可以感受到浓浓的父子之情。

师:说他们是一对父子,你们是从哪知道的?

生:从课文的23到27自然段,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祭奠两个人,他丈夫和他儿子。可以知道老汉是她的丈夫,小伙子是她的儿子。老汉和小伙子是一对父子。

师:既然是父子,为什么父亲却不让儿子过桥?是他不爱儿子吗?

生:不是。他爱儿子,可他更爱人民群众。

生:他连亲生儿子都舍去了,可见他的品格多么高尚!

师:让我们再来看着这对父子吧!(引读)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 生:(齐读)只剩下他和小伙子。

师:(引读)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

生:(齐读)你先走!

师:(引读)老汉吼道——

生:(齐读)少费话,快走。

师:(引读)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突然,那桥轰的一声塌了—— 生:(齐读)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师:(引读)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

生:(齐读)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师:就在小伙子被洪水吞没的一刹那,老汉要喊什么呢?谁能说一说? 生:儿子,我对不起你!

生:他也可能会喊:“儿子,我是爱你的!”

生:他还可能会喊:“儿子,别怪我,我也是为了大家呀!”

师:是啊,为了大家,老汉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也牺牲了他儿子的生命。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用你积累过的词语来评价他。

生:舍己为人,关心群众。

生:忠于职守。

生:不徇私情。

生:顶天立地,人格高尚。

生:沉着冷静,做事果断。

生:舍己为人,高风亮节。

师:(板书:不徇私情 舍己为人)从你们对他的评价中,我听出了你们对他的敬佩。带着这种感情读读7至27自然段。

生:(自由读有关段落)

三、整体回顾,升华主题

师:这篇课文以写谁为主?

生:老汉。

师:为什么要以桥为题?

生:因为老汉本身就是一座桥,他用自己的生命为人们搭起一座桥。 师:老汉的身份是什么,从这个角度考虑一下。

生:他是一个老党员。这座桥还代表着党员关心群众,是联系群众的桥。 师:说得对!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老汉,并尽量用上“桥”吗? 生:能!

师:动笔写一句话,一会儿请大家说。

生:(动笔写)

师:请说说吧。

生:老汉,你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人们筑起了一座永不坍塌的桥!

生:老汉,你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留给自己,你就是一座生命之桥! 生:老汉,你像一座山,你像一座桥,你走了,你的精神会永远留下来!

生:说得好!这篇课文如此感人,除了内容的原因外,还因为作者在表达方法上独具匠心。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一看作者在表达上有那些特点?

生:这篇课文用了大量比喻句和拟人句,让我们感到很形象。

生:这篇课文的句子和自然段都特别简短。

生:这篇课文在最后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很有悬念。

四、聚焦表达,引向课外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大公无私、不徇私情的老汉,他只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中的一员,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

出示:

飞机遭遇意外时,改变飞行轨迹,错过最佳跳伞时机而牺牲的英雄冯思广;玉树地震中抢救受伤孤儿牺牲的黄福荣:汶川地震中用双手刨出10条生命,却没有时间去救自己儿子的原北川民政局局长王洪发;不顾生命安危救出两名同学的小林浩。

认识了老汉和这些英雄,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他们都是真正的英雄。

生:我要学习他们遇事沉着冷静,在危急的情况要想到别人。

生:„„

五、播放视频《再唱为了谁》

六、课后作业

师:是啊,这是课文很有特点的一种表达方法,希望同学们可以把这样的表达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板书:

16、桥

老汉

舍己为人 不徇私情

16、桥

【教材简析】

《桥》是人教版小语五年级下册第四组的第三篇课文。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我在教学设计中,尊重学生认知,关注个性体验,创设积极健康的课堂氛围,组织学生深入读文,一边读,一边思,使学生收获在对老汉精神的体悟与认同上。

【预设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联系上下文,运用一边读一边思,对比烘托的方法,体会老汉精神的可贵,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情感与态度: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难点是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课时分配】

两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6个生字,理解词语,如“咆哮、狞笑、放肆、呻吟、祭奠”。会写14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领悟表达特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直接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16课“桥”,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同学们,你们见到过哪些桥?(汉江大桥、铁路桥、独木桥„„)还有一种桥是看不见的,可能感受到的,你知道还有哪些桥?(书籍是通往知识的桥,北京奥运会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桥,书信是沟通的桥梁,还有友谊桥、相思桥„„)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桥”是怎样的一座桥?下面我们就来共同的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想办法解决它,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想办法解决它,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读书情况。

①了解文章大意。

师:读完了吗?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出示生字词,检查字词。自由读、抽生读、齐读。

师:这是课文中的一些词语,请同学们先自己读读„„.谁愿意读一读......大家一起来读读吧!

咆哮、狂奔、势不可挡、跳舞、狞笑、放肆、窄窄、呻吟、拥戴、清瘦、沙哑、揪、吼、豹子、搀扶、祭奠

③抽生分自然段读,检查朗读情况。

师:我们把这些词语放进课文中,相信同学们也一定能读得准确流利,是这样吗?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27个自然段。哪些同学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书写“豹”、“奠”。

第二课时

一、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

2、直接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6课“桥”,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同学们,你们见到过哪些桥?(汉江大桥、铁路桥、独木桥„„),你知道还有哪些桥?(书籍是通往知识的桥,北京奥运会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桥,书信是沟通的桥梁,还有友谊桥、相思桥„„) 还有一种桥是看不见的,可能是感受到的,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桥”又是怎样的一座桥?这节课老师将带你们走进一个特殊的情境,用一颗平常心去感受桥边那不平凡的人和事。

二、品读文本,感悟精神

出示句子: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这些句子,看看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指名读有关句子)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读后的感受?

生:我从第一句中感受到了雨很大。雨是下的,可这里却说像泼,像倒。这两个比喻句让我感受到了这场雨的来势凶猛。

师: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生:(读第一句)

师:像泼,像倒。虽只有四个字,但却表达了雨下得迅猛。应该读得短促有力。谁愿意再读一读。

生:(读有关句子)

师:你还从那些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从“山洪咆哮着”感受到山洪暴发了,而且来势凶猛。这是一个拟人句。 生:我从“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中感受到了山洪从山谷里直冲下来,力量很大,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山洪比喻成了野马。

生:我从“狂奔而来,势不可当”感受到了山洪来的十分凶猛,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

师:说得真好,相信一定能够读好,谁愿意读?(生读第二句)

生:我从“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感受到洪水越来越大。一米高已经能没及人的腰部了,说明洪水很大。这是一个拟人句。

生:我从“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感受到了洪水正在威胁人们的生命。它也是一个拟人句,“狞笑”的意思是凶恶地笑,这里形容洪水太可怕了,太凶猛了。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几句话,读出洪水的凶猛、可怕。 生:(读有关句子)

师:你的朗读,仿佛又把我们带到了那个可怕的黎明。洪水这么大, 这个小村庄面临的将会是什么呢?

生:村庄被冲毁,人们都被洪水淹死。

师:全村一百号人从梦中惊醒。他们你拥我挤地向南跑,可是洪水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东面、西面也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这座桥,就是平时人们走过无数次的那座普通的木桥,可现在,它还普通吗?

生:不普通。它能为人们带来生命的希望。因为过了桥,就不会死。

师:想象一下,所有的人都向这座能带来的希望的木桥拥过去,后果会怎样? 生:木桥会塌。

生:人们会掉入河中,被洪水吞没。

师:一心求生的人们早已不顾这些了。可就在这你拥我挤,疯了一样的人群中,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他是谁呢?

生:老汉。

师:(板书:老汉)请同学们读读课文里的7—23段,找出描写老汉的段落,读一读,从中感受一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小组交流合作)

生:(自读、找、画、思考)

师:谁愿意汇报?注意:汇报时要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汇报。

生:第七自然段中,我从“拥戴”这个词知道了老汉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很有地位、很有威信的人。“拥戴”就是维护,爱戴,因为他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所以大家都听他的,信任他。

生:在第八自然段中,老汉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这里用和那些乱哄哄的人们进行对比,说明老汉遇事不慌乱,是个沉着、冷静的人。

生:我还从这段中的“他像一座山”感受到老汉此时非常镇定,非常从容。 师:这是一个什么句?为什么这么说?

生:这是一个比喻句。把老汉比成山是因为老汉此时和山一样,那么从容,那么高大,那么可以依靠,他是人们的靠山。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谁愿意来读读这两段?读出老汉的冷静、从容? 生:(读有关语句)

师:谁愿意接着讲?

生:第十自然段中我从三个“!”可以感受到老汉下达命令时非常地果断。 师:你连“!”也没放过,真是个细心的孩子,还有补充吗?

生:我从“党员排在后边”可以感觉到老汉是一个关心群众的人。他是党支部书记,因此他不走,留下来指挥群众。他让党员排在最后面,说明他要求其他党员和他一样,做到关心群众,时刻把群众的生死放在前面。

生:他也是个舍己为人的人。

师:说的好。谁来读读这段?

生:(读10段)

师:注意“!”的语气,要有力些,谁再来读一读?

生:(再读)

师:接着汇报。

生:我从15段中的动词“冲、揪、吼”感受到老汉此时很生气,因为那个小伙子是党员还夹在人们中间去走。

生:联系下文我知道小伙子是他儿子,他的儿子夹在人群中间过桥,就可以获得生命,可老汉却把他揪出来,而且凶得像只豹子,说明他是一个关心群众,有原则的人。连他的儿子违反原则也不可以。

师:还能用什么词来形容?

生:不徇私情。

师;老汉这么生气,谁能读好?

生:(读有关语句)

师:接着讲。

生:课文20段,老汉吼道“少费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联系上文,我知道所有人都走过木桥了,只剩下他和小伙子了。而这时,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木桥也要塌了。老汉没有自己先走,而是让小伙子先走,老汉很爱他的儿子。

生:我从“吼”、“用力”、“推上”可以感觉到老汉是一个深爱他的儿子的人。生死关头,他把生让给了儿子,可以感受到浓浓的父子之情。

师:说他们是一对父子,你们是从哪知道的?

生:从课文的23到27自然段,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祭奠两个人,他丈夫和他儿子。可以知道老汉是她的丈夫,小伙子是她的儿子。老汉和小伙子是一对父子。

师:既然是父子,为什么父亲却不让儿子过桥?是他不爱儿子吗?

生:不是。他爱儿子,可他更爱人民群众。

生:他连亲生儿子都舍去了,可见他的品格多么高尚!

师:让我们再来看着这对父子吧!(引读)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 生:(齐读)只剩下他和小伙子。

师:(引读)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

生:(齐读)你先走!

师:(引读)老汉吼道——

生:(齐读)少费话,快走。

师:(引读)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突然,那桥轰的一声塌了—— 生:(齐读)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师:(引读)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

生:(齐读)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师:就在小伙子被洪水吞没的一刹那,老汉要喊什么呢?谁能说一说? 生:儿子,我对不起你!

生:他也可能会喊:“儿子,我是爱你的!”

生:他还可能会喊:“儿子,别怪我,我也是为了大家呀!”

师:是啊,为了大家,老汉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也牺牲了他儿子的生命。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用你积累过的词语来评价他。

生:舍己为人,关心群众。

生:忠于职守。

生:不徇私情。

生:顶天立地,人格高尚。

生:沉着冷静,做事果断。

生:舍己为人,高风亮节。

师:(板书:不徇私情 舍己为人)从你们对他的评价中,我听出了你们对他的敬佩。带着这种感情读读7至27自然段。

生:(自由读有关段落)

三、整体回顾,升华主题

师:这篇课文以写谁为主?

生:老汉。

师:为什么要以桥为题?

生:因为老汉本身就是一座桥,他用自己的生命为人们搭起一座桥。 师:老汉的身份是什么,从这个角度考虑一下。

生:他是一个老党员。这座桥还代表着党员关心群众,是联系群众的桥。 师:说得对!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老汉,并尽量用上“桥”吗? 生:能!

师:动笔写一句话,一会儿请大家说。

生:(动笔写)

师:请说说吧。

生:老汉,你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人们筑起了一座永不坍塌的桥!

生:老汉,你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留给自己,你就是一座生命之桥! 生:老汉,你像一座山,你像一座桥,你走了,你的精神会永远留下来!

生:说得好!这篇课文如此感人,除了内容的原因外,还因为作者在表达方法上独具匠心。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一看作者在表达上有那些特点?

生:这篇课文用了大量比喻句和拟人句,让我们感到很形象。

生:这篇课文的句子和自然段都特别简短。

生:这篇课文在最后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很有悬念。

四、聚焦表达,引向课外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大公无私、不徇私情的老汉,他只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中的一员,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

出示:

飞机遭遇意外时,改变飞行轨迹,错过最佳跳伞时机而牺牲的英雄冯思广;玉树地震中抢救受伤孤儿牺牲的黄福荣:汶川地震中用双手刨出10条生命,却没有时间去救自己儿子的原北川民政局局长王洪发;不顾生命安危救出两名同学的小林浩。

认识了老汉和这些英雄,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他们都是真正的英雄。

生:我要学习他们遇事沉着冷静,在危急的情况要想到别人。

生:„„

五、播放视频《再唱为了谁》

六、课后作业

师:是啊,这是课文很有特点的一种表达方法,希望同学们可以把这样的表达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板书:

16、桥

老汉

舍己为人 不徇私情


相关内容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
  • 查看: 1422|回复: 0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实录课堂视频公开课名师授课录像优质课观摩课[复制链接] admin 管理员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9 19:40: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享到:开心网搜狐微博网易微博新浪微博百 ...

  • 名师(特级教师)课堂实录集锦(王君篇)
  • 王君,重庆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优秀教师,全国中语教改新星,重庆市骨干教师.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在国家级报刊发表教育教学文章 150 多篇,近 10 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语文教学通讯><教育文摘周报>等多家报刊推荐为封面人物.头版人物.曾应邀 ...

  • 读[我这样教数学]有感
  • 读<我这样教数学>有感 <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这本书的封面赫然油印着华老师的几张课堂实录照片,看起来并不魁梧还有点消瘦的华应龙老师在课堂上指点江山,那双明亮而深邃的小眼睛仿佛对每一位看到这本书的老师说:"跟我来吧,我传你课堂真经!"这本将近30 ...

  • 研读钱梦龙先生执教[愚公移山]的课堂实录有感(陶有杏)
  • 研读钱梦龙先生执教<愚公移山>的课堂实录有感 龙街中学 陶有杏 在仔细研读了钱先生执教<愚公移山>的课堂实录之后,我深受启发.以前我在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主要侧重的是字.词.句和文意的基本把握,只要上文言文,课堂气氛就一片沉寂,学生都感觉非常的枯燥乏味.而钱先生所上的这篇 ...

  • 从[企业经营者的素质]课堂实录看教学对话
  • 从<企业经营者的素质>课堂实录看教学对话 [关键词]课堂实录教学对话 观察目的:授课教师林凡工作6年,已经进行过高中教学的大循环.我们对她进行观察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她向骨干教师转化.因此,既要发现她课堂的不足,进行矫正性观察:又要注意捕捉她成功的经验,进行分析,利于她教学风格的形成. 观察 ...

  • 浅入或能深出_浅读则难深入_评_将进酒_课堂实录_郭惠宇
  • 中学语文教学 2006年3月 着好的生成.诗的语言简约凝练,诗的意境含蓄蕴藉,品味诗歌需要慢慢"浸泡".教师用竞聘"摄影家"的方式,把音乐引进课堂,把摄影引进课堂,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用绘画的眼睛,音乐的耳朵,诗意的心灵感知作品,欣赏作品,演绎出一段段荡人 ...

  • [黄山奇石]课堂实录
  • [<黄山奇石>课堂实录] <黄山奇石>课堂实录 浙江省临安市於潜二小管建刚执教预设目标:1.随文学习生字及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新词的意义,<黄山奇石>课堂实录.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能力的当堂熟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通过看图.学文,运用讲.读.写.画等形 ...

  • 一师一优课技术标准
  • "一师一优课"和"一课一名师"活动 "优课"技术标准 一.作品包制作技术标准 (一)作品包定义及规范 在本活 动中,教师展示.交流的基本单元为一个"作品包".作品包须设为一个独立文件夹,由一个课堂教学视频及相关文件组成. ...

  • 钱梦龙先生的[愚公移山]课堂实录观后评析
  • 钱梦龙先生的<愚公移山>课堂实录观后评析 在观看了钱梦龙先生的<愚公移山>教学实录之后,我受益匪浅.他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着眼于学生自身发展的过程,改变学生听和教师讲为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 从课堂的一开始,钱梦龙先生就是让学生们朗读一遍文章,读完 ...

  • 窗前的气球课堂实录
  • [窗前的气球课堂实录] 课前师生一起唱<歌声与微笑> 师:带着你的微笑,我们一起写课题 (师板书课题,生看) 齐读课题 师:窗前的气球想看吗?那就打开课文读吧! (生自由读课文) 师:如果小伙伴读得好,你怎么办?(生:称赞他)如果他读得不好呢?(生:帮助他) 再读的时候,我相信你们会读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