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IP管理|企业专利挖掘与专利布局

导 读

本文为思博版主Mufasa贡献的自己关于企业专利工作的回顾与总结。其中涉及企业专利挖掘与专利布局的内容,字字珠玑,是作者思想的结晶。分享给大家,希望与大家共同成长!

实际上,如果不是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或者不感兴趣的话,这个话题挺沉闷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挖掘的同时已经有了专利布局的意思。想法很好! 在真正重视创新和专利的企业中,这种方法会很有效的,但是需要比较多的资源(包括人力,时间,IP部门和研发部门的配合等)。

下面分开说明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开始第二、三条:

一、发明奖励,见上周六内容。

二、建立合理的内部审查制度和专利等级评价制度;

内部审查制度简单了说就是公司内部决定一个专利提案是否要申请专利,在哪些地方申请什么类型的专利。

好的内部审查制度有几个重要的作用,其一是过滤,把一些不具有专利申请价值的专利提案过滤掉,当然在有些公司,这部分的实质性的工作或准备工作应该是专利人员承担的,通过内部审查制度来进行最后确认。其二是对发明人而言具有激励作用。结合公司的运营策略,进行的客观的专利评审,会提高发明人的积极性。尤其是,最好能够吸收具有良好的专利布局意识和技术前瞻性的高管参与内部评审。如果他能够识别某些重要的发明并能及时的在评审会上给予发明人以充分的肯定,那么不单这位发明人会受到激励,整个技术团队也会受到积极的影响。其三是贯彻公司专利政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公司将来向那个技术方向发展?需要在哪些地方布局专利?站在这个角度去做内部专利审核,对技术部门和IP部门而言,是一种重要的导向,影响专利挖掘和专利布局的方向。

最好是能够吸收公司的决策层参与进来,管理层级越高效果越好。最好是熟悉公司运营策略的技术高管(虽然他们的时间很宝贵,但是在新技术和专利上多花点时间是值得的)。他在公司的管理层级越高,对推动专利挖掘和布局会越有利,当然对IP部门而言也是一种压力,工作做的不到位会被骂。但这同样是值得的,被骂被重视总归胜过被边缘化。我认为这里的重点是,专利内部评审员熟悉公司的现在的和将来的运营策略,甚至在公司的运营策略做出调整时他能够及时获知。只有在熟悉公司的运营策略的前提下,他才能审查某一个技术创新是否符合公司的运营策略或技术发展策略,才能够发挥所谓的布局导向作用。在我以前工作过的几家公司,有两家是公司的最高领导参与了内部审核,且从不缺席,对专利挖掘和布局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早期还有一家是聘请技术部门的中层主管和IP人员组成内部评审会,几乎没有导向作用,专利挖掘和布局说实话是散乱的,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做到所谓“布局”。我理解的中层领导可能更多的关注自己手头或自己部门的事情,对其他事情是不太关心或者说即便是关心可能也很难起到推动作用。我个人认为,所谓布局应该是对整个局面有一定的了解,在这个前提下才可能讲布局。

另外一个工具性的制度是内部专利评级制度。我认为公司应该建立一套内部专利评级标准,依据重要程度对专利进行评级,并根据专利等级进行管理。每个公司可能都有自己的发展策略,甚至在不同的阶段也有不同的发展策略。一个专利重要或不重要,只能结合公司自己的技术发展策略和运营策略来判断。不同的专利需要不同的申请策略和申请地域,需要投注不同的精力和成本进行管理。如果没有等级标准的话,所有的专利一锅粥,必然会使某些重要的专利得不到有效的经营管理。如果所有的专利都进行高品质的管理的话,成本必然高的吓人。我们看看一些500强的公司,有的专利只在本国申请,有的专利会在主要的市场申请,而有的专利会进行全球申请。而如何判断某一个专利应该哪里申请?我想可能大多都有内部专利等级判断的影子。

什么样的专利才叫重要?什么样的专利叫核心技术专利?其实没有统一的标准,必须结合公司的经营策略和技术发展策略来设定。这是关键。设立一套合理的专利等级标准,是专利布局的第一步。虽然有点粗放。但是,因为结合了公司的技术发展策略和运营策略,会对专利挖掘和布局产生导向性的影响。

设立内部专利等级标准的另一个作用是尽可能避免内部评审时主观因素的影响。有些技术的区别是很微妙的,重要或不重要,本身是一种主观判断。而结合了公司的运营策略和技术发展策略的一份专利等级标准,有助于领导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我们专利部门的人也好执行下去。

给不同的专利划分等级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是对专利进行有效的管理,并根据重要性的不同在不同的地域进行申请,甚至根据等级标准在某些重要的领域进行专利提案的重点挖掘。

三、企业IP人员对技术人员进行专利方面的培训;

这个话题比较简单,大多数有点规模的公司的知识产权部门对技术人员都会有多多少少的培训。

进行培训当然是很有必要的,无需多言。我只想简单说一下培训的内容。

个人认为面向技术人员的培训需要向技术人员讲明几个方向的问题就好了:

其一,申请了专利之后对发明人有什么好处。例如1)公司的专利奖励政策;2)申请了专利之后作为发明人有什么样的好处,如署名权,通过提的专利彰显自己在专业方面的积累,为自己赢得晋升或更好的工作机会等等,目的在于激励技术人员提专利提案的热情。

其二,讲清楚什么样的东西可以申请专利,这一点最好结合实际的案例来讲,不要照本宣科。务必要让技术人员明白,他的工作中或者他的设计中那些东西是有可能申请专利的。记得前面有人回复说专利挖掘的概念就像是挖金矿,从一大堆东西里面挖出金子来。我觉得这里可以把技术人员比成矿工,你要让他明白什么是金子,这样他才能挖出金子来。

其三,要让技术人员了解一些专利的基本的标准,尤其是要让技术人员树立起尊重专利的理念,让他明白能提出一项发明是一项了不起的工作,能够获得一项好的专利对公司的运营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而他如果提出了一项专利没有通过审核也是很正常的现象。我见过有的专利工程师为了挖掘专利,把专利说的好像是很容易很简单就可以申请成功获得授权。这非常不好,反而会让技术人员产生专利就那么回事的错觉,那么你很难再让他重新燃起对专利的热情,后续他再配合上也不会很积极。

其四,要让技术人员明白专利交底书中需要描述的内容。有的企业的交底书太过简单,有些企业的交底书则太过复杂,甚至有的企业的交底书就是按照标准的专利说明书的格式。太简单或太复杂都不好,最好的方式是要技术人员给出需要给出的内容,不要少给,也不要多给,给的交底材料太少,则不足以完成披露,后续再跟事务所沟通甚至在检索分析的时候都会有问题,需要重复沟通;太多也不好,多则乱,容易淹没重点,也会增加后续沟通的成本。

其五,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做一些稍微进阶一些的培训。例如讲企业的专利攻防策略,甚至更具体一些的专利侵权判断规则,例如全面覆盖原则,等同原则,禁止反悔原则等。讲企业的专利攻防策略,会让技术人员从更高的层次明白专利对于企业的意义,从理念上把专利化作与技术工作不可分割的意识,而讲专利侵权判定规则可以让技术人员了解面对竞争对手的专利如何做回避设计。如果同时有做专利地图或竞争对手专利分析的话,那么让技术人员明白侵权判定规则等于是多了一条重要的专利挖掘渠道,可以请他们来研读竞争对手的某些专利,从而激发出更多的可以申请专利的点子,因此而挖掘出的专利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更有价值,这也是专利挖掘和布局的一种手段,当然这是要结合竞争对手的专利分析的一些成果来进行。

书不尽言,抛砖引玉

导 读

本文为思博版主Mufasa贡献的自己关于企业专利工作的回顾与总结。其中涉及企业专利挖掘与专利布局的内容,字字珠玑,是作者思想的结晶。分享给大家,希望与大家共同成长!

实际上,如果不是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或者不感兴趣的话,这个话题挺沉闷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挖掘的同时已经有了专利布局的意思。想法很好! 在真正重视创新和专利的企业中,这种方法会很有效的,但是需要比较多的资源(包括人力,时间,IP部门和研发部门的配合等)。

下面分开说明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开始第二、三条:

一、发明奖励,见上周六内容。

二、建立合理的内部审查制度和专利等级评价制度;

内部审查制度简单了说就是公司内部决定一个专利提案是否要申请专利,在哪些地方申请什么类型的专利。

好的内部审查制度有几个重要的作用,其一是过滤,把一些不具有专利申请价值的专利提案过滤掉,当然在有些公司,这部分的实质性的工作或准备工作应该是专利人员承担的,通过内部审查制度来进行最后确认。其二是对发明人而言具有激励作用。结合公司的运营策略,进行的客观的专利评审,会提高发明人的积极性。尤其是,最好能够吸收具有良好的专利布局意识和技术前瞻性的高管参与内部评审。如果他能够识别某些重要的发明并能及时的在评审会上给予发明人以充分的肯定,那么不单这位发明人会受到激励,整个技术团队也会受到积极的影响。其三是贯彻公司专利政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公司将来向那个技术方向发展?需要在哪些地方布局专利?站在这个角度去做内部专利审核,对技术部门和IP部门而言,是一种重要的导向,影响专利挖掘和专利布局的方向。

最好是能够吸收公司的决策层参与进来,管理层级越高效果越好。最好是熟悉公司运营策略的技术高管(虽然他们的时间很宝贵,但是在新技术和专利上多花点时间是值得的)。他在公司的管理层级越高,对推动专利挖掘和布局会越有利,当然对IP部门而言也是一种压力,工作做的不到位会被骂。但这同样是值得的,被骂被重视总归胜过被边缘化。我认为这里的重点是,专利内部评审员熟悉公司的现在的和将来的运营策略,甚至在公司的运营策略做出调整时他能够及时获知。只有在熟悉公司的运营策略的前提下,他才能审查某一个技术创新是否符合公司的运营策略或技术发展策略,才能够发挥所谓的布局导向作用。在我以前工作过的几家公司,有两家是公司的最高领导参与了内部审核,且从不缺席,对专利挖掘和布局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早期还有一家是聘请技术部门的中层主管和IP人员组成内部评审会,几乎没有导向作用,专利挖掘和布局说实话是散乱的,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做到所谓“布局”。我理解的中层领导可能更多的关注自己手头或自己部门的事情,对其他事情是不太关心或者说即便是关心可能也很难起到推动作用。我个人认为,所谓布局应该是对整个局面有一定的了解,在这个前提下才可能讲布局。

另外一个工具性的制度是内部专利评级制度。我认为公司应该建立一套内部专利评级标准,依据重要程度对专利进行评级,并根据专利等级进行管理。每个公司可能都有自己的发展策略,甚至在不同的阶段也有不同的发展策略。一个专利重要或不重要,只能结合公司自己的技术发展策略和运营策略来判断。不同的专利需要不同的申请策略和申请地域,需要投注不同的精力和成本进行管理。如果没有等级标准的话,所有的专利一锅粥,必然会使某些重要的专利得不到有效的经营管理。如果所有的专利都进行高品质的管理的话,成本必然高的吓人。我们看看一些500强的公司,有的专利只在本国申请,有的专利会在主要的市场申请,而有的专利会进行全球申请。而如何判断某一个专利应该哪里申请?我想可能大多都有内部专利等级判断的影子。

什么样的专利才叫重要?什么样的专利叫核心技术专利?其实没有统一的标准,必须结合公司的经营策略和技术发展策略来设定。这是关键。设立一套合理的专利等级标准,是专利布局的第一步。虽然有点粗放。但是,因为结合了公司的技术发展策略和运营策略,会对专利挖掘和布局产生导向性的影响。

设立内部专利等级标准的另一个作用是尽可能避免内部评审时主观因素的影响。有些技术的区别是很微妙的,重要或不重要,本身是一种主观判断。而结合了公司的运营策略和技术发展策略的一份专利等级标准,有助于领导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我们专利部门的人也好执行下去。

给不同的专利划分等级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是对专利进行有效的管理,并根据重要性的不同在不同的地域进行申请,甚至根据等级标准在某些重要的领域进行专利提案的重点挖掘。

三、企业IP人员对技术人员进行专利方面的培训;

这个话题比较简单,大多数有点规模的公司的知识产权部门对技术人员都会有多多少少的培训。

进行培训当然是很有必要的,无需多言。我只想简单说一下培训的内容。

个人认为面向技术人员的培训需要向技术人员讲明几个方向的问题就好了:

其一,申请了专利之后对发明人有什么好处。例如1)公司的专利奖励政策;2)申请了专利之后作为发明人有什么样的好处,如署名权,通过提的专利彰显自己在专业方面的积累,为自己赢得晋升或更好的工作机会等等,目的在于激励技术人员提专利提案的热情。

其二,讲清楚什么样的东西可以申请专利,这一点最好结合实际的案例来讲,不要照本宣科。务必要让技术人员明白,他的工作中或者他的设计中那些东西是有可能申请专利的。记得前面有人回复说专利挖掘的概念就像是挖金矿,从一大堆东西里面挖出金子来。我觉得这里可以把技术人员比成矿工,你要让他明白什么是金子,这样他才能挖出金子来。

其三,要让技术人员了解一些专利的基本的标准,尤其是要让技术人员树立起尊重专利的理念,让他明白能提出一项发明是一项了不起的工作,能够获得一项好的专利对公司的运营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而他如果提出了一项专利没有通过审核也是很正常的现象。我见过有的专利工程师为了挖掘专利,把专利说的好像是很容易很简单就可以申请成功获得授权。这非常不好,反而会让技术人员产生专利就那么回事的错觉,那么你很难再让他重新燃起对专利的热情,后续他再配合上也不会很积极。

其四,要让技术人员明白专利交底书中需要描述的内容。有的企业的交底书太过简单,有些企业的交底书则太过复杂,甚至有的企业的交底书就是按照标准的专利说明书的格式。太简单或太复杂都不好,最好的方式是要技术人员给出需要给出的内容,不要少给,也不要多给,给的交底材料太少,则不足以完成披露,后续再跟事务所沟通甚至在检索分析的时候都会有问题,需要重复沟通;太多也不好,多则乱,容易淹没重点,也会增加后续沟通的成本。

其五,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做一些稍微进阶一些的培训。例如讲企业的专利攻防策略,甚至更具体一些的专利侵权判断规则,例如全面覆盖原则,等同原则,禁止反悔原则等。讲企业的专利攻防策略,会让技术人员从更高的层次明白专利对于企业的意义,从理念上把专利化作与技术工作不可分割的意识,而讲专利侵权判定规则可以让技术人员了解面对竞争对手的专利如何做回避设计。如果同时有做专利地图或竞争对手专利分析的话,那么让技术人员明白侵权判定规则等于是多了一条重要的专利挖掘渠道,可以请他们来研读竞争对手的某些专利,从而激发出更多的可以申请专利的点子,因此而挖掘出的专利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更有价值,这也是专利挖掘和布局的一种手段,当然这是要结合竞争对手的专利分析的一些成果来进行。

书不尽言,抛砖引玉


相关内容

  • 浅谈企业如何挖掘专利和进行专利布局
  • 科技应用 浅谈企业如何挖掘专利和进行专利布局 陈江红 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山西 朔州 036006 摘要: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包括专利的充分挖掘和专利的完美布局,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经营发展,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其他战略往往并驾齐驱.互相呼应,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 ...

  • 华凯弘信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产品清单(非表格)
  • 华凯弘信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产品清单 [项目研发]  研发立项(研发立项前,向企业提供查新检索.研发开题检索.专利专项战略等咨询)  帮助企业及时了解研发项目的专利技术现状及专利布局,降低研发决策风险,减少盲目 投入:  通过分析研发项目的发展脉络,积极寻找适合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突破口,提高研发的 ...

  • 科技局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 科技局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科技局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在上半年的工作中,随县科技局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科技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解放思想、实干xx县”的工作布局,全力实施科教xx县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进一步增强服务功能,取 ...

  • 2014_北京市专利资助与奖励政策解读_天悦
  • TIANYUE 北京市专利资助与奖励政策 解读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 2014年4月29日 TIANYUE 讲 师 简 介 •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专业,理学硕士: • 代理了几百件化学.化工.生物.医药.机械领域 的专利申请和答复审查意见的事务: • 参与多项市局的政府项目及课题研究,成功辅导普 ...

  • 知识产权局:印发[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工作方案(试行)]的通
  • 国知发管字[2015]5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知识产权局:局机关各部门.专利局各部门.局直属各单位: 为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努力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现制定印发<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工作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请结合工作实际,积极组织实 ...

  • 知识产权2.0时代的特点.挑战及应对研究
  • 摘 要?演在观察与归纳知识产权界典型现象与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知识产权2.0时代的概念.知识产权2.0时代作为制度环境,反映了知识产权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与战略关联度越来越高的事实.作为一种运用范式转变,知识产权越来越成为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的手段和博弈工具,知识产权利用方式越来越灵活.知识产权 ...

  • 知识产权管理推荐书目2012
  • 知识产权管理推荐书目 推荐说明: 为达成知识分享.智慧激荡之目的,节约资源搜寻.优化选择之成本,本人特别草拟,友情提供此推荐节目,以供知识产权管理研习者参考借鉴,期待能够有所助益,有所启示. 本书目特别为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研习知识产权的研究生友情提供,而且仅仅是根据本人的主观判断与个人喜好而择优选 ...

  • 中国企业如何进行模仿创新
  • 浩如烟海的国内外专利文献记载了100多年来人类技术进步中接近95%的创新技术,也就是说,世界上大约95%的技术创新都是用专利法进行保护的.专利制度作为市场经济中最为成熟的法律制度在技术成果保护.技术许可贸易以及维权诉讼等方面承担着极重要的角色. 比亚迪公司建立了一支上百人的技术团队,专门研究全球已经 ...

  • 专利相关知识
  • 8月2日~3日参加的培训主要涉及的内容为:专利信息资源及检索策略.专利信息分析分析方法及实例.产业联盟专利池构建中专利信息利用和专利价值分析中专利信息利用及实务,其中针对于今后的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如下: 一.专利信息与检索 1. 识别专利信息 专利文献中读出实用的技术信息,以及宏观的.微观的经济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