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知识产权的刑事保护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知识产权的刑事保护

作者:沙莎

来源:《经贸实践》2015年第03期

纵观世界各国,知识产权的发展和保护程度已经成为衡量该国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有民事保护、行政保护与刑事保护等几种。各国大都在不断调整各自的法律体系来增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此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几种保护手段中尤以刑事保护手段的力度最为强劲。本文结合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对知识产权的刑事保护问题略作探讨。

一、当前我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所面临的问题

(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

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产生在我国时间尚短,其中有待完善和提高的地方还很多,这就造成了我国国民普遍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人们对于盗窃、诈骗等侵犯有形财产的犯罪行为大多有很直观的认识,但对于侵犯著作权、商标权等行为往往不以为意,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改革开放之初,外国的投资者惊诧于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缺失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普遍而不敢投资。即便是当下,在我们已经大力提倡保护知识产权,并制定了相关法律的同时,国外的大公司来华抢占市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中国申请专利,在确保他们的权利后才投资。

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因为增强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而使得社会范围内普遍提高了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但大多数民众对知识产权犯罪行为的认识还是不够,认为侵犯知识产权只是民事案件,大不了赔点钱。甚至有的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还会庇护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这些都阻碍了知识产权保护在我国的前进道路。当下要重点增强在社会普遍范围内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力度。

(二)立法层面的缺失

这里要重点探讨一下有关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问题。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极大发展与迅速普及,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然而我国目前并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和约束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已有的法律当中,只在刑法第三章第七节“侵犯知识产权罪”当中稍有提及,但当前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严重性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了。在已有的刑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中,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细节。例如,部分学者主张在打击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方面,应当取消“以营利为目的”的主观要求,以此来约束如“免费下载”等虽不以营利为目的,但也严重侵害了知识产权的行为,认为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人主观上是否以营利为目的,事实上并不会直接影响到行为本身的社会危害性。对此笔者有不同观点。诚然,采用目的犯的立法模式,对实践中已大量出现的、不一定具有追求商业利益或者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知识产权的刑事保护

作者:沙莎

来源:《经贸实践》2015年第03期

纵观世界各国,知识产权的发展和保护程度已经成为衡量该国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有民事保护、行政保护与刑事保护等几种。各国大都在不断调整各自的法律体系来增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此为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几种保护手段中尤以刑事保护手段的力度最为强劲。本文结合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对知识产权的刑事保护问题略作探讨。

一、当前我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所面临的问题

(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

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产生在我国时间尚短,其中有待完善和提高的地方还很多,这就造成了我国国民普遍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人们对于盗窃、诈骗等侵犯有形财产的犯罪行为大多有很直观的认识,但对于侵犯著作权、商标权等行为往往不以为意,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改革开放之初,外国的投资者惊诧于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缺失和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普遍而不敢投资。即便是当下,在我们已经大力提倡保护知识产权,并制定了相关法律的同时,国外的大公司来华抢占市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中国申请专利,在确保他们的权利后才投资。

不可否认,近年来我国因为增强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而使得社会范围内普遍提高了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但大多数民众对知识产权犯罪行为的认识还是不够,认为侵犯知识产权只是民事案件,大不了赔点钱。甚至有的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还会庇护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这些都阻碍了知识产权保护在我国的前进道路。当下要重点增强在社会普遍范围内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力度。

(二)立法层面的缺失

这里要重点探讨一下有关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问题。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极大发展与迅速普及,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然而我国目前并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和约束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已有的法律当中,只在刑法第三章第七节“侵犯知识产权罪”当中稍有提及,但当前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严重性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了。在已有的刑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中,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细节。例如,部分学者主张在打击网络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方面,应当取消“以营利为目的”的主观要求,以此来约束如“免费下载”等虽不以营利为目的,但也严重侵害了知识产权的行为,认为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人主观上是否以营利为目的,事实上并不会直接影响到行为本身的社会危害性。对此笔者有不同观点。诚然,采用目的犯的立法模式,对实践中已大量出现的、不一定具有追求商业利益或者个


相关内容

  • 法律论文题目(仅供参考)
  • 论庭前证据交换制度 试论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试论婚前财产公证 试论企业法人财产权 违约责任何谓侵权责任竞合的法律思考 破产财产处理存在的问题及法律完善 我国仲裁司法监督制度初探 论股份公司控制股东之义务 新闻侵权行为的几点法律思考 论董事的义务 试论一人公司 宪法至上,依法治国的根本 试论我国上市 ...

  • 法律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 北京大学(深圳柏泰)法律本科毕业论文 部分题目参考范围 民法部分 6. 1. 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7. 2. 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 8. 3. 法人人格论 9. 4. 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意思表示 10. 5.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11. 6. 略论无效民事行为 12. 7. 效力未定行为之研究 ...

  • 刑法诉讼浅析自诉案件的收案范围
  • 浅析自诉案件的收案范围 杨军 对自诉案件范围,国外立法例主要采取特定化和泛化两种方式.所谓特定化,就是刑诉法规定几种特定的犯罪为自诉案件.如德国<刑事诉讼法>第374条规定,对于下列之一的犯罪行为,被害人可以通过自诉途径予以追究,无需事先告诉检察院:(1)非法侵入罪(刑法第123条),( ...

  • 浅析商业秘密罪的认定
  • 法制博览 司法实践 LEGALITYVISION 2014·11(中) ·177· 浅析商业秘密罪的认定 付 余 佛山528000 佛山市人民检察院,广东 [摘要]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在民事.行政和刑事领域都有相关的立法规定,但是在刑事领域所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罪由于其立法目的不同于民事和行政领域,故对 ...

  • 浅析坦白从宽法定化的依据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坦白从宽法定化的依据 作者:贺鹏 袁昊 修斌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5年第17期 [摘 要]坦白,一般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动归案后,如实交代自己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行为.2011 年2 月<刑法修正案(八)>将&q ...

  • 2011届法学本科论文选题1
  • 2011届法学本科论文选题 1论税权的合理配置 2不动产课税的可行性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3论税收立法的公众性 4电子商务税收问题研究 5完善我国财产税法律制度的思考 6环境税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7论房地产的税收调控 8论我国商品税的变革及得失 9网络环境下的税收问题 10浅议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 ...

  • 法理学毕业论文选题
  • 法理学毕业论文选题 1. 法治是推动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2. 略论我国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障 3. 法社会学视野下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4. 完善新形势下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 5. 在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6. 和谐社会与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 7. 培养和提高公民法律意识积极 ...

  • 浅析关于侦查权司法控制的基础理论
  • 浅析关于侦查权司法控制的基础理论 p 作为刑事诉讼的核心内容之一,刑事侦查是一个极其重要的 部分.它运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刑事诉讼的最终结果,即我们所追求的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能否出现.其实关于对侦查和侦查权的含义定位,已经有诸多的学者进行了深入的论述.譬如美国学者查尔斯,奥哈拉将侦查概括为三" ...

  • 浅析防卫过当
  • 摘 要 防卫过当不同于一般的犯罪行为,虽然防卫过当主观上存在罪过,客观上造成了不法侵害人的重大损害,构成了犯罪,但其出发点是制止犯罪.防卫过当由于其制止犯罪的初衷,决定了其主客观恶性要远远小于其他犯罪.但社会危害性决定了其刑事违法性.因此笔者以客观.理性的立场分析社会对犯罪防卫的态度和性质,从防卫过 ...